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17138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5850.7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号:

CN101973933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13/30申请日:20101022|||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13/30; C07F15/00; C09K11/06; C09K19/34; C09K19/40; H01L51/54;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C07D213/30

申请人:

湘潭大学

发明人:

朱卫国; 王亚飞; 刘煜; 朱美香

地址:

411105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西郊羊牯塘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颜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了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为环金属配体,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偏振荧光和液晶性能的研究。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在环金属配体2-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5-位上,引入烷氧甲基,然后通过芴桥连接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双烷氧基链的C^N环金属配体;以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合成得到了一类新的以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液晶材料为环金属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与传统的功能化苯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的环金属铂发光材料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高效的发光性能,而且具有好的液晶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本发明为获得具有液晶偏振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 其特征在 于: 在环金属配体 2- 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 5- 位上, 引入烷氧甲基, 然后通过芴桥连接 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 C^N 环金属配体 ; 这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 的具有双配位中心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的分子结构为 : 式中 n 为碳原子个数, 所述 n 为 4, 8 或 12 的烷基。
2: 一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其特征在于 : 构成环金属铂配合物的 环金属配体, 即第一配体为 2, 7- 二 [4 ′ -(4 ″ - 烷氧甲基 -2 ″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 构成环金属铂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即第二配体为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 酰基 ] 甲烷阴离子配体 ; 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是下面分 子结构的一种 式中 n 为碳原子个数, 所述 n 为 4, 8 或 12 的烷基。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以芴桥连接的双配位中心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 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这类配体具有液晶性能, 作为第一配体, 用于合成环金属铂配合物液 晶偏振发光材料, 改善环金属铂配合物的电学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
4: 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 物具有液晶性质和偏振发光性能, 作为一类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用于偏振发光的有机 / 聚 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用于液晶显示器 的背景光源。

说明书


一类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 晶偏振发光材料

    技术领域 本 发 明 涉 及 液 晶 偏 振 有 机 发 光 材 料 领 域, 特 别 涉 及 了 一 类 以 2, 7- 二 [4 ′ -(4 ″ - 烷氧甲基 -2 ″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为环金属配体,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为阴离子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 理、 液晶和偏振荧光性能。
     背景技术 自 Dyreklev 课题组 1995 年首次将有机偏振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LED) 以来 [1], 液晶偏振 OLED 由于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主动发光、 发光亮度高、 无需起偏 器, 可以直接用于液晶显示 (LCD) 的背景光源等优点, 近年成为了有机电致发光和液晶显 [1-8] 示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 。
     实现液晶偏振 OLED 在 LCD 背景光源的实际应用的关键是开发新型液晶偏振发光 材料。目前文献报道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主要是液晶偏振荧光材料, 包括聚噻吩、 聚苯乙 撑、 聚芴、 聚甲基丙烯酸酯、 噁二唑、 希夫碱等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液晶偏振荧光材料 [9-11]。 但是液晶偏振磷光材料报道甚少。
     金属液晶结合了过渡金属的光学、 电子学和磁力学以及液晶的有序性等特性近年 成为了有机液晶偏振发光材料新的研究热点 [12]。但已报道的基于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 发光材料仅仅是镧系金属络合物 [13]。
     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1) 与传统的 OLED 相比, 液晶偏振 OLED 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偏低, 不利于应用于高效率、 高亮度的液晶背光源 ; (2) 报道的液 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仅为荧光材料 ; 而液晶偏振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尚未见到文献报 道。这制约了液晶偏振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及其应用 ; (3) 基于重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 光材料种类较少,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此, 我们在已发明的单核环金 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拓宽重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种类, 改善金属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 发明了一类新型的 9, 9- 二辛基芴为桥的双 2-(4 ′ - 苯基 )-5-( 烷氧甲基 ) 吡啶环金属配体和 1, 3- 二 (4 ′ - 十二烷氧基苯基 )-1, 3- 丁二酮辅助配体, 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 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 与已有的液晶偏振荧光材料相比, 具有高的理论量子发光效率 ; 与单 核的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相比, 具有显著降低的发光淬灭 ; 因此, 双核环金属 铂配合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将在高效的液晶偏振电致 发光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附: 参考文献
     [1]M.Grell, D.D.C.Bradley.Adv.Mater., 1999, 11, 895.
     [2]D.H.Hwang, H.K.Shim.Thin Solid film, 2002, 417, 166.
     [3]Y.H.Tao, S.H.Yang, C.S.Hsu.Polymer, 2006, 47, 8297.
     [4]M.O’ Neill, S.M.Kelly.Adv.Mater., 2003, 15, 1135. [5]H.C.Lin, C.M.Tsai, G.H.Huang, Y.T.Tao, Macromolecules, 2006, 39, 557. [6]Y.Geng, A.C.A.Chen, J.J.Ou, et al.Chem.Mater., 2003, 15, 4352. [7] 李瑛, 王广途, 李曦 . 四川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版 ), 2005, 37, 71. [8] 杨国波, 田文晶 . 液晶与显示, 2003, 18, 251. [9]J.Cognard.Mol.Cryst.Liq.Cryst.Suppl.Ser, 1982, Supp, Ement 1, 53. [10]N.A.J.M.Aerle, M.Barmentlo, R.W.J.Hollering.J.Appl.Phys, 1993, 74,3111. [11]G.Lussem, R.Festag, A.Greiner.Adv.Mater.1995, 7, 923.
     [12]R.J.Bushby, O.R.Lozman.Curr.Opin.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2, 7, 343 ; M.O ′ Neill, S.Kelly.Adv.Mater., 2003, 15, 1135 ; J.Hanna.Opto-Electron.Rev., 2005, 13, 259.
     [13]G.Yury, A.Andrey, I.Vagif, T.Cardinaels, K.Driesen, C. -Walrand, K.Binnemans.Adv.Mater., 2008, 20, 25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环金属配体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 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作为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 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 配体 : 在环金属配体 2- 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 5- 位上, 引入烷氧甲基, 然后通过芴桥连 接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 C^N 环金属配体 ; 这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 接的具有双配位中心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的分子结构为 :
     式中 n 为碳原子个数, 所述 n 为 4, 8 或 12 的烷基。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液晶性能的双核环金属配合物 : 是以 2, 7- 二 [4′ -(4″ - 烷氧 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为环金属配体 ( 第一配体 ), 以二 [(4- 十二 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为阴离子配体 ( 第二配体 ) ; 通过环金属化反应和去桥联反应合 成得到。 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可以是下面分子结构的一 种。
     式中 n 为碳原子数目, 所述 n 优先为 4, 8 和 12 的烷基。
     上述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包括下面任何衍生物 :
     环金属铂配合物 (C4bippy-fl)Pt(C12DBM) : n=4;
     环金属铂配合物 (C8bippy-fl)Pt(C12DBM) : n=8;
     环金属铂配合物 (C12bippy-fl)Pt(C12DBM) : n = 12。
     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质和偏振发光性能, 作为一类液晶偏振发光材 料, 用于偏振发光的有机 /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所述的偏振发光的有机 /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特别适用于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 景光源。
     本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
     在 50mL 三口瓶中, 加入 1mmol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2, 7- 二 [(2- 苯基 )-5-( 烷 氧 甲 基 ) 吡 啶 -C2 ′, N1](μ- 二 氯 ) 合 铂 (II), 3mmol 无 水 Na2CO3, 1mmol 辅 助 配 体 (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 和 12mL 乙二醇单乙醚。氮气保护下控温 80℃反应 20h。冷却至常温, 加入 10mL 蒸馏水, 混合液用二氯甲烷萃取, 萃取液经水洗、 无水 MgSO4 干 燥、 减压除去溶剂和柱色谱分离, 得固体粉末。
     本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与目前所报道的偏振荧光材料 和金属有机液晶材料相比, 其特点是 : (1) 分子结构简单, 易于合成和纯化。发明的双核环 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 环金属化反应和去桥联反应制备, 合 成工艺简单, 产品易纯化 ; (2) 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已报道的偏振荧光材料, 最大的内量子 效率只有 25% ; 而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理论上的最大的内量子效 率可达 100%。(3) 本发明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 热分解温度不低于 300℃。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与传统的功能化苯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的环金属铂发光材料相 比, 本发明不仅具有高效的发光性能, 而且具有好的液晶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 本发明为获 得具有液晶偏振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 图 2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热力学曲线 (TGA) 图。5谱图。
     101973933 A CN 101973937
     说明书4/9 页图 4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差热扫描量热曲线 (DSC) 图。 图 5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在降温至 110℃时的偏光图。 图 6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的 X 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 7 为本发明的 (C12bippy-fl)Pt(C12DBM) 在聚酰亚胺中的偏振荧光发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 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
     2-(4′ - 溴苯基 )-5-( 烷氧甲基 ) 吡啶的合成
     1.12-(4′ - 溴苯基 )-5-( 丁氧甲基 ) 吡啶的合成
     在 100mL 三口瓶中, 加入 5.0g(25mmol)4- 溴苯硼酸酯, 6.1g(25mmol)2- 溴 -5-( 丁 氧甲基 ) 吡啶, 0.58g(0.5mmol)Pd(PPh3)4, 15mL 2M K2CO3 溶液, 30mL 甲苯和 15mL 乙醇, 氮气
     保护下 80℃反应 24h。冷却, 反应液倒入饱和 NH4Cl 溶液中, 用二氯甲烷萃取, 萃取液经水 洗、 无水 Na2SO4 干燥、 蒸馏除去溶剂、 柱分离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20 ∶ 1) 后得 6.8g 白 1 色固体。产率 85.6%。 H NMR(400MHz, CDCl3, TMS), 8.65(s, 1H), 7.90-7.89(d, J = 8.4Hz, 2H), 7.78-7.76(d, J = 7.0Hz, 1H), 7.71-7.69(d, J = 8.1Hz, 1H), 7.62-7.60(d, J = 8.4Hz, 2H), 4.57(s, 2H), 4.06-4.00(t, 2H), 3.55-3.52(t, 2H), 1.70-1.60(m, 2H), 1.48-1.38(m, 2H), 0.96-0.93(t, 3H).
     1.2 2-(4′ - 溴苯基 )-5-( 辛氧甲基 ) 吡啶的合成
     方法同 1.1, 得白色固体, 产率 81.6%。1H NMR(400MHz, CDCl3, TMS), 8.64(s, 1H), 7.89-7.86(d, J = 8.5Hz, 2H), 7.78-7.77(d, J = 7.8Hz, 1H), 7.71-7.69(d, J = 8.1Hz, 1H), 7.61-7.59(d, J = 8.5Hz, 2H), 4.56(s, 2H), 3.53-3.50(t, 2H), 1.64-1.59(m, 2H), 1.36-1.27(m, 10H), 0.89-0.86(t, 3H).
     1.3 2-(4′ - 溴苯基 )-5-( 十二烷氧甲基 ) 吡啶的合成
     方法同 1.1, 得白色固体, 产率 83.5%。1H NMR(400MHz, CDCl3, TMS), 8.65(s, 1H), 7.89-7.87(d, J = 7.9Hz, 2H), 7.81-7.79(d, J = 7.9Hz, 1H), 7.72-7.70(d, J = 8.0Hz, 1H), 7.61-7.59(d, J = 7.8Hz, 2H), 4.55(s, 2H), 3.52-3.49(t, 2H), 1.64-1.59(m, 2H), 1.36-1.25(m, 18H), 0.89-0.86(t, 3H).
     实施例 2
     5-( 烷氧甲基 )-2-(4-(4, 4, 5, 5- 四甲基 -1, 3, 2- 二氧杂硼烷 -2- 基 ) 苯基 ) 吡啶 的合成
     2.1 5-( 丁氧甲基 )-2-(4-(4, 4, 5, 5- 四甲基 -1, 3, 2- 二氧杂硼烷 -2- 基 ) 苯基 )吡啶的合成
     在 100mL 三口瓶中, 加入 2.0g(5.4mmol)2-(4′ - 溴苯基 )-5-( 丁氧甲基 ) 吡啶, 1.5g(5.9mmol) 双 嚬 哪 醇 硼 酸 酯, 1.6g(16.2mmol) 醋 酸 钾, 0.13g(0.16mmol)PdCl2(dppf) CH2Cl2 和 60mL 二甲基亚砜, 氮气保护下 80℃反应 24h。 冷却, 将反应液倒入 100mL 水中, 用二 氯甲烷萃取, 萃取液经水洗、 无水 Na2SO4 干燥、 蒸馏除去溶剂、 柱分离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 10 ∶ 1) 得 1.2g 灰白色固体, 产率为 60.5%。H NMR(400MHz, CDCl3, TMS), δ(ppm) : 8.67(s, 1H), 8.03-8.01(d, J = 8.0Hz, 2H), 7.94-7.92(d, J = 8.0Hz, 2H), 7.78(s, 2H), 4.57(s, 2H), 3.54-3.50(t, 2H), 1.67-1.63(m, 2H), 1.39(s, 12H), 1.27-1.26(m, 2H), 0.91-0.88(t, 3H).
     2.2 5-( 辛氧甲基 )-2-(4-(4, 4, 5, 5- 四甲基 -1, 3, 2- 二氧杂硼烷 -2- 基 ) 苯基 ) 吡啶的合成
     方法同 2.1, 得白色固体, 产率 51.6%。1HNMR(400MHz, CDCl3, TMS), 8.67(s, 1H), 8.03-8.01(d, J = 7.8Hz, 2H), 7.94-7.92(d, J = 7.8Hz, 2H), 7.78(s, 2H), 4.57(s, 2H), 3.54-3.51(t, 2H), 1.67-1.63(m, 2H), 1.39(s, 12H), 1.29(m, 10H), 0.91-0.88(t, 3H).
     2.3 5-( 十二烷氧甲基 )-2-(4-(4, 4, 5, 5- 四甲基 -1, 3, 2- 二氧杂硼烷 -2- 基 ) 苯 基 ) 吡啶的合成 方法同 2.1, 得白色固体, 产率 49.5%。1H NMR(400MHz, CDCl3, TMS), 8.65(s, 1H), 8.01-7.99(d, J = 8.0Hz, 2H), 7.92-7.90(d, J = 7.9Hz, 2H), 7.76(s, 2H), 4.55(s, 2H), 3.52-3.49(t, 2H), 1.64-1.61(m, 2H), 1.37(s, 12H), 1.32-1.25(m, 18H), 0.89-0.86(t, 3H).
     实施例 3
     2, 7- 二 [4′ -(4″ - 烷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的合 成
     3.1 2, 7- 二 [4′ -(4″ - 丁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的合成 在 100mL 三口瓶中, 加入 1.0g(2.7mmol)2-[(4 ′ - 溴苯基 )-5-( 烷氧甲基 ) 吡 啶 ]-4, 4, 5, 5- 四 甲 基 -1, 3, 2- 二 氧 杂 硼 烷, 0.8g(1.2mmol)9, 9- 二 辛 基 -2, 7- 二 溴 芴, 93mg(0.08mmol)Pd(PPh3)4, 15mL 2M K2CO3 溶液, 30mL 甲苯和 15mL 乙醇, 氮气保护下 80℃反 应 24h。冷却, 反应液倒入饱和 NH4Cl 溶液中, 用二氯甲烷萃取, 萃取液经水洗、 无水 Na2SO4 干燥、 蒸馏除去溶剂、 柱分离 ( 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 ∶ 1), 干燥后得 0.89g 白色固体, 1 产率为 75.6%。 H NMR(400MHz, CDCl3, TMS), 8.70(s, 2H), 8.15-8.13(d, J = 8.2Hz, 4H), 7.83-7.81(m, 10H), 7.69-7.65(t, 4H), 4.60(s, 4H), 3.58-3.54(t, 4H), 2.11-2.07(m, 4H), 1.68-1.64(m, 4H), 1.27-1.10(m, 36H), 0.98-0.95(t, 6H), 0.87-0.84(t, 6H), 0.77(m, 8H).
     3.2 2, 7- 二 [4′ -(4″ - 辛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的合成
     方 法 同 3.1, 得 白 色 固 体, 产 率 73.5 %。1H NMR(400MHz, CDCl3, TMS), 8.70(s,
     2H), 8.15-8.13(d, J = 8.2Hz, 4H), 7.83-7.78(m, 10H), 7.70-7.65(t, 4H), 4.60(s, 4H), 3.57-3.53(t, 4H), 2.11-2.07(m, 4H), 1.69-1.63(m, 4H), 1.39-1.10(m, 52H), 0.92-0.77(m, 20H).
     3.3 2, 7- 二 [4 ′ -(4 ″ - 十二烷氧甲基 -2 ″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 基 ) 芴的合成
     方 法 同 3.1, 得 白 色 固 体, 产 率 70.5 %。1H NMR(400MHz, CDCl3, TMS), 8.70(s, 2H), 8.15-8.13(d, J = 8.2Hz, 4H), 7.83-7.81(m, 10H), 7.69-7.65(t, 4H), 4.60(s, 4H), 3.57-3.53(t, 4H), 2.11-2.07(m, 4H), 1.68-1.65(m, 4H), 1.39-1.10(m, 68H), 0.92-0.77(m, 20H).
     实施例 4
     4- 十二烷氧基苯乙酮的合成
     在 250mL 单口瓶中, 加入 6.8g(50mmol)4- 羟基苯乙酮, 15.0g(60mmol)1- 溴十二 烷, 8.3g(60mmol) 无 水 碳 酸 钾, 0.5g(4.2mmol) 碘 化 钾 和 120mL 丙 酮, 在 N2 保 护 下 回 流 24h。冷却, 抽滤, 蒸馏除去丙酮, 剩余物以石油醚为洗脱剂柱色谱分离, 得白色固体 14.6g, 1 产 率 95.8 %。 H NMR(400MHz, CDCl3, TMS), 7.94-7.91(d, J = 8.7Hz, 2H), 6.93-6.91(d, J = 8.7Hz, 2H), 4.03-4.0(t, 2H), 2.55(s, 3H), 1.85-1.77(m, 2H), 1.46-1.27(m, 18H), 0.90-0.87(m, 3H).
     实施例 5
     4- 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在 250mL 单 口 瓶 中, 加 入 7.0g(46.1mmol)4- 羟 基 苯 甲 酸 甲 酯, 13.8g(55.3mmol)1- 溴 十 二 烷, 7.8g(55.3mmol) 无 水 碳 酸 钾, 0.5g(4.2mmol) 碘 化 钾 和 120mL 丙酮, 在 N2 保护下回流 24h。冷却, 抽滤, 蒸馏除去丙酮, 剩余物以石油醚为洗脱剂 1 柱分离, 得白色固体 14.2g, 产率 96.3%。 H NMR(400MHz, CDCl3, TMS), 7.99-7.97(d, J= 8.6Hz, 2H), 6.91-6.89(d, J = 8.7Hz, 2H), 4.02-3.99(t, 2H), 3.89(s, 3H), 1.88-1.76(m, 2H), 1.55-1.27(m, 18H), 0.90-0.87(m, 3H).
     实施例 6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在 250mL 单 口 瓶 中,加 入 3.0g(9.4mmol)4- 十 二 烷 氧 基 苯 甲 酸 甲 酯, 2.9g(9.4mmol)4- 十二烷氧基苯乙酮, 1.8g(47.0mmol)60%的 NaH, 和 70mL 乙二醇二甲醚,在 N2 保护下回流 16h。冷却, 减压除去溶剂, 用二氯甲烷 / 乙醇= 1 ∶ 1 混合溶剂重结晶, 1 得白色固体 4.7g, 产率 85.6%。 H NMR(400MHz, CDCl3, TMS), 17.2(s, 1H), 7.96-7.94(d, J = 8.7Hz, 4H), 6.97-6.95(d, J = 8.8Hz, 4H), 6.73(s, 1H), 4.04-4.01(t, 4H), 1.85-1.77(m, 4H), 1.47-1.27(m, 36H), 0.90-0.87(m, 6H).
     实施例 7
     {2, 7- 二 [4′ -(4″ - 烷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C3, N1}{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 合铂 (II) 的合成
     7.1{2, 7- 二 [4 ′ -(4 ″ - 丁氧甲基 -2 ″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C3, N1}{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 合铂 (II)[(C4bippy-fl)Pt(C12DBM)] 的合成
     在 25mL 三口瓶中, 加入 0.70g(0.72mmol)2, 7- 二 [4′ -(4″ - 丁氧甲基 -2″ - 吡 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0.3g(0.72mmol)K2PtCl4, 5mL 蒸馏水和 15mL 乙二醇单 乙醚, 氮气保护下, 控温 80℃反应 24h。冷却至室温, 析出固体, 抽滤, 固体用乙醇洗涤, 干 燥, 得 {2, 7- 二 [4′ -(4″ - 丁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C3, N1}(μ- 二氯 ) 合铂 (II)0.81g。
     另 在 25mL 三 口 瓶 中, 加 入 0.81g(0.28mmol){2, 7- 二 [4 ′ -(4 ″ - 丁 氧 甲 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C3, N1}(μ- 二氯 ) 合铂 (II), 0.8g(1.4mmol) (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0.15g(1.4mmol)Na2CO3, 15mL 乙二醇单乙醚, 氮气 保护下, 控温 100℃反应 24h。冷却至室温, 加 10mL 水, 混合物用 CH2Cl2 萃取, 有机层溶液用 水洗, 无水 MgSO4 干燥, 蒸馏除去溶剂, 剩余物以石油醚 / 二氯甲烷 (1 ∶ 2) 为洗脱剂柱分 1 离, 得 0.2g 黄色粉末, 产率 30.1%。 H NMR(400MHz, CDCl3, TMS), 9.20(s, 2H), 8.10-8.05(t, 8H), 7.95-7.93(d, J = 8.7Hz, 2H), 7.80-7.76(t, 4H), 7.61-7.59(d, J = 8.0Hz, 2H), 7.47-7.45(d, J = 7.6Hz, 2H), 7.29(s, 2H), 7.14-7.11(t, 2H), 6.98-6.91(m, 10H), 6.70(s, 2H), 4.59(s, 4H), 4.04-4.03(t, 8H), 3.26-3.53(t, 4H), 1.86-1.81(t, 12H), 1.70-1.66(t, 4H), 1.48-1.25(m, 148H), 0.89-0.87(m, 24H).
     7.2{2, 7- 二 [4 ′ -(4 ″ - 辛氧甲基 -2 ″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芴 -C3, N1}{(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 合铂 (II)[(C8bippy-fl)Pt(C12DBM)]
     的合成 方法同 7.1, 得黄色粉末, 产率 33.5%。1H NMR(400MHz, CDCl3, TMS), 9.20(s, 2H), 8.10-8.05(t, 8H), 7.95-7.93(d, J = 8.7Hz, 2H), 7.80-7.76(t, 4H), 7.61-7.59(d, J = 8.0Hz, 2H), 7.47-7.45(d, J = 7.6Hz, 2H), 7.29(s, 2H), 7.14-7.11(t, 2H), 6.98-6.91(m, 10H), 6.70(s, 2H), 4.59(s, 4H), 4.04-4.03(t, 8H), 3.26-3.53(t, 4H), 1.86-1.81(t, 12H), 1.70-1.66(t, 4H), 1.48-1.25(m, 148H), 0.89-0.87(m, 24H).
     7.3{2, 7- 二 [4′ -(4″ - 十二烷氧甲基 -2″ - 吡啶 ) 苯基 ]-9, 9- 二 ( 十二烷基 ) 3 1 芴 -C , N }{( 二 [(4- 十二烷氧基 ) 苯甲酰基 ] 甲烷 } 合铂 (II)[(C12bippy-fl)Pt(C12DBM)] 的合成
     方法同 7.1, 得黄色粉末, 产率 28.4%。1H NMR(400MHz, CDCl3, TMS), 9.17(s, 2H), 8.07-8.03(t, 8H), 7.94-7.92(d, J = 8.4Hz, 2H), 7.80-7.76(t, 4H), 7.61-7.59(d, J = 8.0Hz, 2H), 7.47-7.45(d, J = 7.6Hz, 2H), 7.29(s, 2H), 7.14-7.11(t, 2H), 6.98-6.91(m, 10H) , 6.70(s , 2H) , 4.59(s , 4H) , 4.04-4.03(t , 8H) , 3.26-3.53(t , 4H) , 1.86-1.81(t , 12H) , 1.70-1.66(t , 4H) , 1.48-1.25(m , 148H) , 0.89-0.87(m , 24H).Anal.Calcd.for C163H240N2O10Pt2 : C 70.48, H 8.71, N 1.01.Found : C 69.5, H 8.76, N 1.11% .
     配合物 (C12bippy-fl)Pt(C12DBM) 在二氯甲烷溶液 (1×10-5M) 中的紫外 - 可见吸 收光谱如图 1 所示, 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 282nm、 350nm 和 403nm, 分别归属于配体的 π-π* 1 电子跃迁、 自旋许可的金属到配体的单线态电荷转移 ( MLCT) 跃迁和自旋禁止的金属到配 体的三线态电荷转移 (3MLCT) 跃迁 ;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如图 2 所示, 其最大发射 峰位于 493nm 和 525nm, 位于蓝绿光区域。配合物的热失重曲线如图 3 所示, 其热分解温度 ( 分解 5%的温度 ) 为 300℃, 表明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实施例 8
     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液晶性能研究
     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 研究环金属铂配合物的相转变现象。具体操作 步骤如下 : 在氮气流下, 先以 20 ℃ /min 的速率升温至 200 ℃, 然后以 10 ℃ /min 的速率降 温 0℃, 再以 10℃ /min 的速率升温至 200℃, 观察其分别在升温和降温时的相变情况。以 (C12bippy-fl)Pt(C12DBM) 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为例, 测量的 DSC 图对应于图 4, 由图 4 可知, 在升温的过程中, 分别在 24℃, 69℃和 117℃处有相转变过程, 同时在降温的过程中也出现 相对应的相转变过程, 我们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 初步预测其具有液晶性能。
     2: 利用偏光显微镜 (POM) 观察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双折射现象。具体操作步骤如 下: 先将样品置于热台上, 然后以 10℃ /min 的速率升温至各相同性, 再以相同的速率降温, 降温至各向异性时, 观察其相态并记录。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 (C12bippy-fl)Pt(C12DBM) 为例, 测试所获的偏光图对应于图 5。 该偏光图表明该化合物在高温区具有典型的树枝状光 学质构和液晶性能。样品的 X 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 图 6), 进一步表明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 物在高温区域确实具有液晶性。
     实施例 9
     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偏振发光性能研究
     取实施例 7 中的双核环金属配合物 (C12bippy-fl)Pt(C12DBM) 为例。 将配合物置于 具有一定取向的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片上制备成薄膜, 加热至其各向异性, 形成一定的取
     向, 然后淬火。 在入射光偏振的条件下, 测其平行和垂直方向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发光强度 比 ( 偏振比 R)。(C12bippy-fl)Pt(C12DBM) 的偏振发光光谱图对应图 7。其平行方向的发射 峰位于 491nm、 527nm 和 570nm, 垂直方向的发射峰位于 489nm、 531nm 和 578nm。高能区的发 光归属于分子的自身发射和低能区的发光归属于分子间形成的聚集态 (excimers) 发射。 通过简单的聚酰亚胺的取向诱导, 获得了具有高效偏振比 (R = 10.3) 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 物液晶发光材料。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思, 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还 可以对此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 对芴桥连接的二 ( 吡啶苯基 ) 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 上的吡啶苯基或者烷氧基团或者芴的结构修饰等等, 类似的这些变换和修改均属于本发明 的实质。

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3933A43申请公布日20110216CN101973933ACN101973933A21申请号201010515850722申请日20101022C07D213/30200601C07F15/00200601C09K11/06200601C09K19/34200601C09K19/40200601H01L51/54200601G02F1/1335720060171申请人湘潭大学地址411105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西郊羊牯塘72发明人朱卫国王亚飞刘煜朱美香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代理人颜勇54发明名称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

2、液晶偏振发光材料57摘要本发明涉及了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为环金属配体,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偏振荧光和液晶性能的研究。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在环金属配体2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5位上,引入烷氧甲基,然后通过芴桥连接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双烷氧基链的CN环金属配体;以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合成得到了一类新的以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液晶材料为环金属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与传统的功能化苯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的环金属铂发光材料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高效的发光性能。

3、,而且具有好的液晶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本发明为获得具有液晶偏振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CN101973937A1/1页21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其特征在于在环金属配体2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5位上,引入烷氧甲基,然后通过芴桥连接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CN环金属配体;这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具有双配位中心的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的分子结构为式中N为碳原子个数,所述N为4,8或12的烷基。2一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

4、,其特征在于构成环金属铂配合物的环金属配体,即第一配体为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构成环金属铂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即第二配体为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阴离子配体;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是下面分子结构的一种式中N为碳原子个数,所述N为4,8或12的烷基。3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芴桥连接的双配位中心的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这类配体具有液晶性能,作为第一配体,用于合成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改善环金属铂配合物的电学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4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质和偏振。

5、发光性能,作为一类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用于偏振发光的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景光源。权利要求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1/9页3一类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偏振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类以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为环金属配体,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液晶和偏振荧光性能。背景技术0002自DYREKLEV课题组1995年首次将有机偏振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

6、致发光器件OLED以来1,液晶偏振OLED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主动发光、发光亮度高、无需起偏器,可以直接用于液晶显示LCD的背景光源等优点,近年成为了有机电致发光和液晶显示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18。0003实现液晶偏振OLED在LCD背景光源的实际应用的关键是开发新型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目前文献报道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主要是液晶偏振荧光材料,包括聚噻吩、聚苯乙撑、聚芴、聚甲基丙烯酸酯、噁二唑、希夫碱等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液晶偏振荧光材料911。但是液晶偏振磷光材料报道甚少。0004金属液晶结合了过渡金属的光学、电子学和磁力学以及液晶的有序性等特性近年成为了有机液晶偏振发光材料新的研究热点12。。

7、但已报道的基于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仅仅是镧系金属络合物13。0005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传统的OLED相比,液晶偏振OLED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偏低,不利于应用于高效率、高亮度的液晶背光源;2报道的液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仅为荧光材料;而液晶偏振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这制约了液晶偏振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及其应用;3基于重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种类较少,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在已发明的单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重金属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种类,改善金属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发明了一类新型的9,9二。

8、辛基芴为桥的双24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环金属配体和1,3二4十二烷氧基苯基1,3丁二酮辅助配体,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与已有的液晶偏振荧光材料相比,具有高的理论量子发光效率;与单核的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相比,具有显著降低的发光淬灭;因此,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磷光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将在高效的液晶偏振电致发光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0006附参考文献00071MGRELL,DDCBRADLEYADVMATER,1999,11,89500082DHHWANG,HKSHIMTHINSOLIDFILM,2002,41。

9、7,16600093YHTAO,SHYANG,CSHSUPOLYMER,2006,47,8297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2/9页400104MONEILL,SMKELLYADVMATER,2003,15,113500115HCLIN,CMTSAI,GHHUANG,YTTAO,MACROMOLECULES,2006,39,55700126YGENG,ACACHEN,JJOU,ETALCHEMMATER,2003,15,435200137李瑛,王广途,李曦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7100148杨国波,田文晶液晶与显示,2003,18,25100159J。

10、COGNARDMOLCRYSTLIQCRYSTSUPPLSER,1982,SUPP,EMENT1,53001610NAJMAERLE,MBARMENTLO,RWJHOLLERINGJAPPLPHYS,1993,74,3111001711GLUSSEM,RFESTAG,AGREINERADVMATER1995,7,923001812RJBUSHBY,ORLOZMANCURROPINCOLLOIDINTERFACESCI,2002,7,343;MONEILL,SKELLYADVMATER,2003,15,1135;JHANNAOPTOELECTRONREV,2005,13,259001913GYU。

11、RY,AANDREY,IVAGIF,TCARDINAELS,KDRIESEN,CWALRAND,KBINNEMANSADVMATER,2008,20,252发明内容002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环金属配体及其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002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作为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应用。0022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在环金属配体2苯基吡啶分子的吡啶环的5位上,引入烷氧甲基,然后通过芴桥连接构筑一个双配位中心的具有液晶性能的CN环金属配体;这类具有液晶性能的以芴桥连接的具有双配位中心的二吡啶苯基芴。

12、衍生物环金属配体的分子结构为00230024式中N为碳原子个数,所述N为4,8或12的烷基。0025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液晶性能的双核环金属配合物是以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为环金属配体第一配体,以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为阴离子配体第二配体;通过环金属化反应和去桥联反应合成得到。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可以是下面分子结构的一种。0026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3/9页50027式中N为碳原子数目,所述N优先为4,8和12的烷基。0028上述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包括下面任何衍生物0029环金属铂配合物C4。

13、BIPPYFLPTC12DBMN4;0030环金属铂配合物C8BIPPYFLPTC12DBMN8;0031环金属铂配合物C12BIPPYFLPTC12DBMN12。0032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质和偏振发光性能,作为一类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用于偏振发光的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0033所述的偏振发光的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特别适用于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景光源。0034本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0035在50ML三口瓶中,加入1MMOL9,9二十二烷基芴2,7二2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C2,N1二氯合铂II,3MMOL无水NA2CO3,1MMOL辅助配体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

14、基甲烷和12ML乙二醇单乙醚。氮气保护下控温80反应20H。冷却至常温,加入10ML蒸馏水,混合液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经水洗、无水MGSO4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和柱色谱分离,得固体粉末。0036本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与目前所报道的偏振荧光材料和金属有机液晶材料相比,其特点是1分子结构简单,易于合成和纯化。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环金属化反应和去桥联反应制备,合成工艺简单,产品易纯化;2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已报道的偏振荧光材料,最大的内量子效率只有25;而发明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理论上的最大的内量子效率可达100。3本发明的材料。

15、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热分解温度不低于300。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与传统的功能化苯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的环金属铂发光材料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高效的发光性能,而且具有好的液晶性能和偏振发光性能。本发明为获得具有液晶偏振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附图说明0038图1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0039图2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图。0040图3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热力学曲线TGA图。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4/9页600。

16、41图4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差热扫描量热曲线DSC图。0042图5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在降温至110时的偏光图。0043图6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0044图7为本发明的C12BIPPYFLPTC12DBM在聚酰亚胺中的偏振荧光发射图。具体实施方式004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46实施例1004724溴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的合成004800491124溴苯基5丁氧甲基吡啶的合成0050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50G25MMOL4。

17、溴苯硼酸酯,61G25MMOL2溴5丁氧甲基吡啶,058G05MMOLPDPPH34,15ML2MK2CO3溶液,30ML甲苯和15ML乙醇,氮气保护下80反应24H。冷却,反应液倒入饱和NH4CL溶液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经水洗、无水NA2SO4干燥、蒸馏除去溶剂、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后得68G白色固体。产率856。1HNMR400MHZ,CDCL3,TMS,865S,1H,790789D,J84HZ,2H,778776D,J70HZ,1H,771769D,J81HZ,1H,762760D,J84HZ,2H,457S,2H,406400T,2H,355352T,2H,170160。

18、M,2H,148138M,2H,096093T,3H00511224溴苯基5辛氧甲基吡啶的合成0052方法同11,得白色固体,产率816。1HNMR400MHZ,CDCL3,TMS,864S,1H,789786D,J85HZ,2H,778777D,J78HZ,1H,771769D,J81HZ,1H,761759D,J85HZ,2H,456S,2H,353350T,2H,164159M,2H,136127M,10H,089086T,3H00531324溴苯基5十二烷氧甲基吡啶的合成0054方法同11,得白色固体,产率835。1HNMR400MHZ,CDCL3,TMS,865S,1H,789787。

19、D,J79HZ,2H,781779D,J79HZ,1H,772770D,J80HZ,1H,761759D,J78HZ,2H,455S,2H,352349T,2H,164159M,2H,136125M,18H,089086T,3H0055实施例200565烷氧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苯基吡啶的合成00570058215丁氧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苯基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5/9页7吡啶的合成0059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20G54MMOL24溴苯基5丁氧甲基吡啶,15G59MMOL双嚬哪醇硼酸酯,16G1。

20、62MMOL醋酸钾,013G016MMOLPDCL2DPPFCH2CL2和60ML二甲基亚砜,氮气保护下80反应24H。冷却,将反应液倒入100ML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经水洗、无水NA2SO4干燥、蒸馏除去溶剂、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12G灰白色固体,产率为605。1HNMR400MHZ,CDCL3,TMS,PPM867S,1H,803801D,J80HZ,2H,794792D,J80HZ,2H,778S,2H,457S,2H,354350T,2H,167163M,2H,139S,12H,127126M,2H,091088T,3H0060225辛氧甲基244,4,5,5四甲基1。

21、,3,2二氧杂硼烷2基苯基吡啶的合成0061方法同21,得白色固体,产率516。1HNMR400MHZ,CDCL3,TMS,867S,1H,803801D,J78HZ,2H,794792D,J78HZ,2H,778S,2H,457S,2H,354351T,2H,167163M,2H,139S,12H,129M,10H,091088T,3H0062235十二烷氧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苯基吡啶的合成0063方法同21,得白色固体,产率495。1HNMR400MHZ,CDCL3,TMS,865S,1H,801799D,J80HZ,2H,792790D,J79HZ,2H,。

22、776S,2H,455S,2H,352349T,2H,164161M,2H,137S,12H,132125M,18H,089086T,3H0064实施例30065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00660067312,7二44丁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0068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10G27MMOL24溴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08G12MMOL9,9二辛基2,7二溴芴,93MG008MMOLPDPPH34,15ML2MK2CO3溶液,30ML甲苯和15ML乙醇,氮气保护下80反应24H。冷却,反应液倒入饱和NH4C。

23、L溶液中,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经水洗、无水NA2SO4干燥、蒸馏除去溶剂、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干燥后得089G白色固体,产率为756。1HNMR400MHZ,CDCL3,TMS,870S,2H,815813D,J82HZ,4H,783781M,10H,769765T,4H,460S,4H,358354T,4H,211207M,4H,168164M,4H,127110M,36H,098095T,6H,087084T,6H,077M,8H0069322,7二44辛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0070方法同31,得白色固体,产率735。1HNMR400MHZ,CDCL3,TM。

24、S,870S,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6/9页82H,815813D,J82HZ,4H,783778M,10H,770765T,4H,460S,4H,357353T,4H,211207M,4H,169163M,4H,139110M,52H,092077M,20H0071332,7二44十二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的合成0072方法同31,得白色固体,产率705。1HNMR400MHZ,CDCL3,TMS,870S,2H,815813D,J82HZ,4H,783781M,10H,769765T,4H,460S,4H,357353T,4H,211207M,。

25、4H,168165M,4H,139110M,68H,092077M,20H0073实施例400744十二烷氧基苯乙酮的合成00750076在250ML单口瓶中,加入68G50MMOL4羟基苯乙酮,150G60MMOL1溴十二烷,83G60MMOL无水碳酸钾,05G42MMOL碘化钾和120ML丙酮,在N2保护下回流24H。冷却,抽滤,蒸馏除去丙酮,剩余物以石油醚为洗脱剂柱色谱分离,得白色固体146G,产率958。1HNMR400MHZ,CDCL3,TMS,794791D,J87HZ,2H,693691D,J87HZ,2H,40340T,2H,255S,3H,185177M,2H,146127M。

26、,18H,090087M,3H0077实施例50078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00790080在250ML单口瓶中,加入70G461MMOL4羟基苯甲酸甲酯,138G553MMOL1溴十二烷,78G553MMOL无水碳酸钾,05G42MMOL碘化钾和120ML丙酮,在N2保护下回流24H。冷却,抽滤,蒸馏除去丙酮,剩余物以石油醚为洗脱剂柱分离,得白色固体142G,产率963。1HNMR400MHZ,CDCL3,TMS,799797D,J86HZ,2H,691689D,J87HZ,2H,402399T,2H,389S,3H,188176M,2H,155127M,18H,090087M,3H0。

27、081实施例60082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00830084在250ML单口瓶中,加入30G94MMOL4十二烷氧基苯甲酸甲酯,29G94MMOL4十二烷氧基苯乙酮,18G470MMOL60的NAH,和70ML乙二醇二甲醚,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7/9页9在N2保护下回流16H。冷却,减压除去溶剂,用二氯甲烷/乙醇11混合溶剂重结晶,得白色固体47G,产率856。1HNMR400MHZ,CDCL3,TMS,172S,1H,796794D,J87HZ,4H,697695D,J88HZ,4H,673S,1H,404401T,4H,185177M,4H,14712。

28、7M,36H,090087M,6H0085实施例700862,7二44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合铂II的合成00870088712,7二44丁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合铂IIC4BIPPYFLPTC12DBM的合成0089在25ML三口瓶中,加入070G072MMOL2,7二44丁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03G072MMOLK2PTCL4,5ML蒸馏水和15ML乙二醇单乙醚,氮气保护下,控温80反应24H。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抽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干燥,得2,7二44丁氧甲基2吡啶苯基9。

2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氯合铂II081G。0090另在25ML三口瓶中,加入081G028MMOL2,7二44丁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氯合铂II,08G14MMOL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015G14MMOLNA2CO3,15ML乙二醇单乙醚,氮气保护下,控温100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加10ML水,混合物用CH2CL2萃取,有机层溶液用水洗,无水MGSO4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剩余物以石油醚/二氯甲烷12为洗脱剂柱分离,得02G黄色粉末,产率301。1HNMR400MHZ,CDCL3,TMS,920S,2H,810805T,8H,795793D,J87HZ,。

30、2H,780776T,4H,761759D,J80HZ,2H,747745D,J76HZ,2H,729S,2H,714711T,2H,698691M,10H,670S,2H,459S,4H,404403T,8H,326353T,4H,186181T,12H,170166T,4H,148125M,148H,089087M,24H0091722,7二44辛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合铂IIC8BIPPYFLPTC12DBM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8/9页10的合成0092方法同71,得黄色粉末,产率335。1HNMR400M。

31、HZ,CDCL3,TMS,920S,2H,810805T,8H,795793D,J87HZ,2H,780776T,4H,761759D,J80HZ,2H,747745D,J76HZ,2H,729S,2H,714711T,2H,698691M,10H,670S,2H,459S,4H,404403T,8H,326353T,4H,186181T,12H,170166T,4H,148125M,148H,089087M,24H0093732,7二44十二烷氧甲基2吡啶苯基9,9二十二烷基芴C3,N1二4十二烷氧基苯甲酰基甲烷合铂IIC12BIPPYFLPTC12DBM的合成0094方法同71,得黄色粉末。

32、,产率284。1HNMR400MHZ,CDCL3,TMS,917S,2H,807803T,8H,794792D,J84HZ,2H,780776T,4H,761759D,J80HZ,2H,747745D,J76HZ,2H,729S,2H,714711T,2H,698691M,10H,670S,2H,459S,4H,404403T,8H,326353T,4H,186181T,12H,170166T,4H,148125M,148H,089087M,24HANALCALCDFORC163H240N2O10PT2C7048,H871,N101FOUNDC695,H876,N1110095配合物C12BI。

33、PPYFLPTC12DBM在二氯甲烷溶液1105M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282NM、350NM和403NM,分别归属于配体的电子跃迁、自旋许可的金属到配体的单线态电荷转移1MLCT跃迁和自旋禁止的金属到配体的三线态电荷转移3MLCT跃迁;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如图2所示,其最大发射峰位于493NM和525NM,位于蓝绿光区域。配合物的热失重曲线如图3所示,其热分解温度分解5的温度为300,表明这类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0096实施例80097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液晶性能研究00981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环金属铂配合物的相转变现象。具体操。

34、作步骤如下在氮气流下,先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然后以10/MIN的速率降温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观察其分别在升温和降温时的相变情况。以C12BIPPYFLPTC12DBM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为例,测量的DSC图对应于图4,由图4可知,在升温的过程中,分别在24,69和117处有相转变过程,同时在降温的过程中也出现相对应的相转变过程,我们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初步预测其具有液晶性能。00992利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双折射现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将样品置于热台上,然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各相同性,再以相同的速率降温,降温至各向异性时,观察其相态并记。

35、录。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C12BIPPYFLPTC12DBM为例,测试所获的偏光图对应于图5。该偏光图表明该化合物在高温区具有典型的树枝状光学质构和液晶性能。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图6,进一步表明该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在高温区域确实具有液晶性。0100实施例90101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偏振发光性能研究0102取实施例7中的双核环金属配合物C12BIPPYFLPTC12DBM为例。将配合物置于具有一定取向的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片上制备成薄膜,加热至其各向异性,形成一定的取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9/9页11向,然后淬火。在入射光偏振的条件下,测其平行和垂直方向的光致。

36、发光光谱以及发光强度比偏振比R。C12BIPPYFLPTC12DBM的偏振发光光谱图对应图7。其平行方向的发射峰位于491NM、527NM和570NM,垂直方向的发射峰位于489NM、531NM和578NM。高能区的发光归属于分子的自身发射和低能区的发光归属于分子间形成的聚集态EXCIMERS发射。通过简单的聚酰亚胺的取向诱导,获得了具有高效偏振比R103的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发光材料。0103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思,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还可以对此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对芴桥连接的二吡啶苯基芴衍生物环金属配体上的吡啶苯基或者烷氧基团或者芴的结构修饰等等,类似的这些变换和修改均属于本发明的实质。说明书CN101973933ACN101973937A1/4页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3933ACN101973937A2/4页13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73933ACN101973937A3/4页1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73933ACN101973937A4/4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7393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