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16734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07707.3

申请日:

2010.10.15

公开号:

CN101979919A

公开日:

2011.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3D 14/8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陈远平变更后权利人:汕头市信一塑机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高新区科技西路6号6楼B03变更后权利人:515021 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159号登记生效日:201107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D 14/82申请日:20101015|||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4/82

主分类号:

F23D14/82

申请人:

陈远平

发明人:

陈远平

地址:

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高新区科技西路6号6楼B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代理人:

林希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同类技术存在不能完全阻断回火氢氧焰和输送的氢氧混合气,造成防回火器内燃烧发热,损害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会导致氢氧焰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危险性大,更换防回火器费用高,影响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的缺陷。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干式防回火器、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阀关闭的传感器,防回火器和电磁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供气管路上,且防回火器处于电磁阀后面,传感器设于防回火器后面,特征是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包括干式防回火器、 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阀 关闭的传感器, 其中干式防回火器和电磁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 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 且干式防回火器处于电磁阀后面, 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后面, 其 特征是 : 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 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 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 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 磁阀进行电连接。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是接在 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一个管壁能够透光的管段, 或者是在不透光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 路上开一洞口, 用透光材料封闭洞口成为透光部位。
3: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是 采用高硼硅玻璃、 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塑料等材料制造的透明部位, 或者采用白色 的聚酰胺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等材料制造的半透明部位, 半透明部位采用薄壁结构。
4: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光敏器 件采用光敏二极管或者光敏三极管。
5: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在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与干式防回火器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 接入一个由单向阀、 电磁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 并在其接入点至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串接单向阀。
6: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带有 手动操作功能。
7: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是 一个连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管壁能够透光的透明管段, 并通过透明管段端部的螺 纹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连接, 电子光敏器件封装在一个设有套环部位的透明壳体内, 套 环部位套设固定在透光部位上, 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氢氧混合气作燃料的燃烧器具的配件或部件, 特别是一种在 氢氧焰产生回流时防止在氢氧混合气送气通道内产生燃烧甚至爆炸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 火装置。
     背景技术 将水电解产生的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 作为具有便宜、 环保、 高效、 节能等特点 的能源, 可以取代乙炔、 丙烷、 碳三气、 液化气等传统燃料气, 是近年兴起的技术项目, 目前 已在玻璃制品生产、 钢化玻璃生产、 陶瓷制品生产、 焊割行业、 汽车能源和家用燃气等领域 有了大量应用。 用水电解产生氢氧混合气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一般也可方便的用水电解 产生氢气, 氢气要用为燃料气时需由氧气助燃, 燃烧前也是氢氧混合气。 由于氢氧焰的燃烧 速度比传统燃料气要快很多, 使用过程极容易发生氢氧焰回流与燃料气接触而在送气通道 内产生燃烧甚至爆炸, 所以使用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必须妥善解决防回火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氢氧焰防回火器有干式和湿式二类, 其中干式防回火器有如中国专利 第 93241030.8 号的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 其特点是在止火管内设置活塞、 活塞杆, 在进气 口处设置金属球体, 利用氢氧焰回火时在止火管内部产生的爆炸力相继推动活塞、 活塞杆 及球体, 让球体将进气口关闭, 以防止火焰回流。但是, 按目前的加工工艺水平, 已有的干 式防回火器的活塞和球体还不能完全阻断回流的氢氧焰, 也不能完全阻断输送的氢氧混合 气, 所以当氢氧焰回火时, 少量的氢氧混合气还是会源源不断透过干式防回火器与回流的 氢氧焰相遇, 然后在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 如果这时没有及时发现而切断氢氧混合气源, 也 会引起干式防回火器或附近管路爆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专利第 99216919.4 号提供了一种双控式干式防回火器 的技术方案, 其要点是 : 在干式防回火器的出气口处设一导热管, 在导热管上设置热电偶, 热电偶与干式防回火器前面的燃气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 即当干式防回火器内产生回 火燃烧时, 燃烧产生的热通过导热管传递给热电偶, 通过热电偶控制电磁阀自动切断燃气 源。这一技术方案的缺陷是 : 干式防回火器属于较精密、 价格较高的器件, 让其内部燃烧发 热、 再将热量传导到外头然后控制切断其燃气源, 这时干式防回火器内部的温度已经很高, 将引起其内部结构产生变形而使其阻火性能受到损害, 再次发生回火时氢氧焰就可能会越 过干式防回火器, 其危险性就更大, 而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会较高, 所以影响到氢氧混合 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第 200920054931.4 号的一种吹气式氢氧焰防回火 器, 其要点是 : 在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至燃烧器之间的供气回路上接入一个由单向阀、 电磁 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 再在所述接入节点至氢氧混合 燃料气回 气发生装置之间的燃料气回路上串接入单向阀和电磁阀。当控制燃烧器熄火时, 路的电磁阀关闭, 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的电磁阀同时打开, 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停止供气, 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即向燃烧器提供高速不可燃气体, 将所述接入节点至燃烧器之间供气
     回路内的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 使氢氧焰不发生回火现象, 其防回火器的可靠性高, 可使氢 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安全问题就得到较理想解决。但是, 这一技术方案只适用于使用者 主动熄火时的防回火情况, 而对燃烧器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造成氢氧焰回火的 情况, 则不能起到防回火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存在不能完全阻断回火氢氧焰和输送的氢氧 混合气, 造成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发热, 损害干式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 再次回火时氢氧焰 可能会越过干式防回火器, 危险性大, 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较高, 影响氢氧混合气用作燃 料气的普及推广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 置, 包括干式防回火器、 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阀关闭的传感器, 其中干式防回火器和电磁 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 且干式防回火器处 于电磁阀后面, 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后面, 其特征是 : 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 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 透光部位的外侧安 装有电子光敏器件, 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所谓后面或前面, 是按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输出的氢氧混合气输 送到达的先后而定, 氢氧混合气先到达的零部件即称处于前面, 氢氧混合气后到达的零部 件即称为处于后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位, 可以是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一个管壁能够透 光的管段 ; 也可以是在不透光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开一洞口, 用透光材料封闭洞口成 为透光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位, 可以是透明部位, 也可以是半透明部位。 所谓透明是指 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的可见光基本都能够透射出外侧, 且外侧能够透视看清楚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内部的状态 ; 所谓半透明是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的可见光一部分能够透射 出外侧, 但外侧不能够透视看清楚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部的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位最好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耐用性, 为此, 透明部位可以采用高硼硅玻璃、 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 (LCP) 塑料等材料来制 造; 半透明部位可以采用白色的聚酰胺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等材料来制造, 且最好采用 薄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子光敏器件, 可以是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等。
     上述技术方案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与干式防回火器之间的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上, 还可以接入一个由单向阀、 电磁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 燃气体供气回路, 并在其接入点至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 路上串接单向阀。
     上述技术方案的燃烧器可以是炉、 窑、 焊炬、 割炬、 发动机汽缸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可以是用水电解直接产生氢氧混合气的装 置, 也可以是用水电解直接产生燃料用氢气再混合入氧气助燃的装置, 还可以是直接使用
     氢气为燃料并混合入氧气助燃的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磁阀都可以带有手动操作功能, 以应付当电磁动作失灵时的临 时操作。
     本发明当然也可用于乙炔、 液化石油气等传统燃料气的使用场合, 这种情况也应 属于本发明的等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由于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 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 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 电 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 所以当电 子光敏器件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透光部位, 监测到供气管路内有回火闪光时, 速即通过电路控制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切断氢氧混合气源, 使得回流的氢氧焰到 达干式防回火器时没有了燃料供给, 从而不会燃烧起来, 不会引起干式防回火器升温, 这样 其阻火性能就不会因回火而受到损害, 确保了干式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和耐用性, 即解决 了使用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安全问题, 也减少了其使用成本, 可以有效促进氢氧混合 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电连接的电路部分) 。
     图 2 是图 1 的透光部位及安装于其上的电子光敏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回路示意图。
     图中 : 1、 干式防回火器 ; 2、 电磁阀 ; 3、 燃烧器 ; 4、 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 5、 氢氧混 合气供气管路 ; 6、 透光部位 ; 7、 电子光敏器件 ; 8、 套环部位 ; 9、 透明壳体 ; 10、 电路 ; 11、 干 式防回火器 ; 12、 电磁阀 ; 13、 燃烧器 ; 14、 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 15、 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 16、 透光部位 ; 17、 电子光敏器件 ; 18、 单向阀 ; 19、 电磁阀 ; 20、 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 ; 21、 接 入节点 ; 22、 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 1, 本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包括干式防回火器 1、 电磁阀 2 和用于 控制电磁阀 2 关闭的传感器, 其中干式防回火器 1 和电磁阀 2 串接在燃烧器 3 和氢氧混合 气发生装置 4 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上, 且干式防回火器 1 处于电磁阀 2 后面, 传感 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 1 后面, 其特征是 : 所述干式防回火器 1 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 6, 透光部位 6 外侧安装有作为所 述传感器的电子光敏器件 7, 电子光敏器件 7 通过电路与电磁阀 2 进行电连接。
     参照图 2, 透光部位 6 是一个连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上的管壁能够透光的透 明管段, 透明管段可以采用高硼硅玻璃、 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 (LCP) 塑料等材料来制 造, 并通过透明管段端部的螺纹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连接 ; 电子光敏器件 7 是一个光敏 二极管, 电子光敏器件 7 封装在一个设有套环部位 8 的透明壳体 9 内, 透明壳体 9 连同其套 环部位 8 可以采用普通有机玻璃材料制造即可, 套环部位 8 套设固定在透光部位 6 上 ; 电子 光敏器件 7 通过电路 10 等与电磁阀 2 进行电连接。使用上, 当燃烧器 3 正常工作时, 电磁阀 2 处在导通的状态, 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4 输出的氢氧混合气通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依次经过电磁阀 2、 干式防回火器 1、 透光部 位 6 到达燃烧器 3, 为燃烧器 3 提供燃料 ; 当燃烧器 3 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时, 会产生氢氧焰向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内回流, 并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内伴随有回火 闪光, 当氢氧焰经过透光部位 6 时, 电子光敏器件 7 透过其透明壳体 9 和透光部位 6 的透明 管壁, 监测到氢氧焰的回火闪光, 即通过电路 10 等控制电磁阀 2 动作变为关闭状态, 切断干 式防回火器 1 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使干式防回火器 1 没有了氢氧混合气, 这样回 流的氢氧焰就不会在干式防回火器 1 内燃烧起来, 并会被干式防回火器 1 所隔断而熄灭 ; 当 使用上要正常熄火时, 使用者可主动控制电磁阀 2 动作变为关闭状态, 直接切断干式防回 火器 1 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即可。
     参照图 3, 本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包括干式防回火器 11、 电磁阀 12 和用 于控制电磁阀 12 关闭的传感器, 其中干式防回火器 11 和电磁阀 12 串接在燃烧器 13 和氢 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14 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上, 且干式防回火器 11 处于电磁阀 12 后面, 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 11 后面, 其特征是 : 所述干式防回火器 11 后面的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 15 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 16, 透光部位 16 的外侧安装有作为所述传感器的电子光敏器件 17, 电子光敏器件 17 通过电路与电磁阀 12 进行电连接, 另外, 在中干式防回火器 11 和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的电磁阀 12 之间的氢 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上, 还接入一个由单向阀 18、 电磁阀 19 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 20 串 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 在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的接入 点 21 至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的电磁阀 12 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上串接单向阀 22。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看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第 200920054931.4 号 内容。
     使用上, 当燃烧器 13 正常工作时, 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的电磁阀 12 处在导通 状态, 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的电磁阀 19 处在关闭状态 ; 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14 输出的氢氧 混合气通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依次经过电磁阀 12、 干式防回火器 11、 透光部位 16 到达 燃烧器 13, 为燃烧器 13 提供燃料 ; 当燃烧器 13 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时, 会产生 氢氧焰向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内回流, 并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内伴随有回火闪光 ; 当氢氧焰经过透光部位 16 时, 电子光敏器件 17 透过透光部位 16, 监测到氢氧焰的回火闪 光, 即通过电路 10 等控制电磁阀 12 动作变为关闭状态, 切断干式防回火器 11 前面的氢氧 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使干式防回火器 11 没有了氢氧混合气, 这样回流的氢氧焰不会在干式 防回火器 1 内燃烧起来 ; 当电磁阀 12 动作变为关闭状态时, 电磁阀 19 随之动作变为导通状 态, 这时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 20 高速输出的不可燃气体即经过电磁阀 19、 单向阀 18、 接入 点 21、 干式防回火器 11、 透光部位 16 到达燃烧器 17, 将这一段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15 内的 回流氢氧焰和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 使氢氧焰回火现象迅速消除, 并较彻底消除了氢氧混 合气供气管路 15 内发生燃烧的问题 ; 当使用上要正常熄火时, 使用者可主动控制电磁阀 12 动作变为关闭状态, 直接切断干式防回火器 1 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 5, 同时电磁阀 19 随之动作变为导通状态, 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 20 高速输出的不可燃气体即经过电磁阀 19、 单向阀 18、 接入节点 21、 干式防回火器 11、 透光部位 16 到达燃烧器 17, 将这一段氢氧混合 气供气管路 15 内的回流氢氧焰和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9919A43申请公布日20110223CN101979919ACN101979919A21申请号201010507707322申请日20101015F23D14/8220060171申请人陈远平地址515041广东省汕头市高新区科技西路6号6楼B0372发明人陈远平74专利代理机构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44219代理人林希南54发明名称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57摘要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同类技术存在不能完全阻断回火氢氧焰和输送的氢氧混合气,造成防回火器内燃烧发热,损害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会导致氢氧焰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危险性大,更换防。

2、回火器费用高,影响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的缺陷。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干式防回火器、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阀关闭的传感器,防回火器和电磁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供气管路上,且防回火器处于电磁阀后面,传感器设于防回火器后面,特征是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1979924A1/1页21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包括干式防回火器、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

3、阀关闭的传感器,其中干式防回火器和电磁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且干式防回火器处于电磁阀后面,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后面,其特征是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是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一个管壁能够透光的管段,或者是在不透光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开一洞口,用透光材料封闭洞口成为透光部位。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

4、是采用高硼硅玻璃、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塑料等材料制造的透明部位,或者采用白色的聚酰胺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等材料制造的半透明部位,半透明部位采用薄壁结构。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光敏器件采用光敏二极管或者光敏三极管。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与干式防回火器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接入一个由单向阀、电磁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并在其接入点至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串接单向阀。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

5、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带有手动操作功能。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部位是一个连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管壁能够透光的透明管段,并通过透明管段端部的螺纹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连接,电子光敏器件封装在一个设有套环部位的透明壳体内,套环部位套设固定在透光部位上,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1979919ACN101979924A1/4页3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氢氧混合气作燃料的燃烧器具的配件或部件,特别是一种在氢氧焰产生回流时防止在氢氧混合气送气通道内产生燃烧甚至爆炸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装置。

6、。背景技术0002将水电解产生的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作为具有便宜、环保、高效、节能等特点的能源,可以取代乙炔、丙烷、碳三气、液化气等传统燃料气,是近年兴起的技术项目,目前已在玻璃制品生产、钢化玻璃生产、陶瓷制品生产、焊割行业、汽车能源和家用燃气等领域有了大量应用。用水电解产生氢氧混合气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一般也可方便的用水电解产生氢气,氢气要用为燃料气时需由氧气助燃,燃烧前也是氢氧混合气。由于氢氧焰的燃烧速度比传统燃料气要快很多,使用过程极容易发生氢氧焰回流与燃料气接触而在送气通道内产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使用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必须妥善解决防回火的问题。0003目前已有的氢氧焰防回火器有干式。

7、和湿式二类,其中干式防回火器有如中国专利第932410308号的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其特点是在止火管内设置活塞、活塞杆,在进气口处设置金属球体,利用氢氧焰回火时在止火管内部产生的爆炸力相继推动活塞、活塞杆及球体,让球体将进气口关闭,以防止火焰回流。但是,按目前的加工工艺水平,已有的干式防回火器的活塞和球体还不能完全阻断回流的氢氧焰,也不能完全阻断输送的氢氧混合气,所以当氢氧焰回火时,少量的氢氧混合气还是会源源不断透过干式防回火器与回流的氢氧焰相遇,然后在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如果这时没有及时发现而切断氢氧混合气源,也会引起干式防回火器或附近管路爆炸。000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第99216。

8、9194号提供了一种双控式干式防回火器的技术方案,其要点是在干式防回火器的出气口处设一导热管,在导热管上设置热电偶,热电偶与干式防回火器前面的燃气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即当干式防回火器内产生回火燃烧时,燃烧产生的热通过导热管传递给热电偶,通过热电偶控制电磁阀自动切断燃气源。这一技术方案的缺陷是干式防回火器属于较精密、价格较高的器件,让其内部燃烧发热、再将热量传导到外头然后控制切断其燃气源,这时干式防回火器内部的温度已经很高,将引起其内部结构产生变形而使其阻火性能受到损害,再次发生回火时氢氧焰就可能会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其危险性就更大,而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会较高,所以影响到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

9、的普及推广。0005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第2009200549314号的一种吹气式氢氧焰防回火器,其要点是在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至燃烧器之间的供气回路上接入一个由单向阀、电磁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再在所述接入节点至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燃料气回路上串接入单向阀和电磁阀。当控制燃烧器熄火时,燃料气回路的电磁阀关闭,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的电磁阀同时打开,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停止供气,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即向燃烧器提供高速不可燃气体,将所述接入节点至燃烧器之间供气说明书CN101979919ACN101979924A2/4页4回路内的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使氢氧焰不发生回。

10、火现象,其防回火器的可靠性高,可使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安全问题就得到较理想解决。但是,这一技术方案只适用于使用者主动熄火时的防回火情况,而对燃烧器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造成氢氧焰回火的情况,则不能起到防回火作用。发明内容0006为了克服现有氢氧焰干式防回火器存在不能完全阻断回火氢氧焰和输送的氢氧混合气,造成干式防回火器内燃烧发热,损害干式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再次回火时氢氧焰可能会越过干式防回火器,危险性大,更换干式防回火器费用较高,影响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

11、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包括干式防回火器、电磁阀和用于控制电磁阀关闭的传感器,其中干式防回火器和电磁阀串接在燃烧器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且干式防回火器处于电磁阀后面,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后面,其特征是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所谓后面或前面,是按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输出的氢氧混合气输送到达的先后而定,氢氧混合气先到达的零部件即称处于前面,氢氧混合气后到达的零部件即称为处于后面。0009上述技。

12、术方案的透光部位,可以是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一个管壁能够透光的管段;也可以是在不透光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开一洞口,用透光材料封闭洞口成为透光部位。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位,可以是透明部位,也可以是半透明部位。所谓透明是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的可见光基本都能够透射出外侧,且外侧能够透视看清楚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部的状态;所谓半透明是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的可见光一部分能够透射出外侧,但外侧不能够透视看清楚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部的状态。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位最好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耐用性,为此,透明部位可以采用高硼硅玻璃、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LCP)塑料。

13、等材料来制造;半透明部位可以采用白色的聚酰胺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等材料来制造,且最好采用薄壁结构。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电子光敏器件,可以是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等。0013上述技术方案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与干式防回火器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还可以接入一个由单向阀、电磁阀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并在其接入点至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串接单向阀。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燃烧器可以是炉、窑、焊炬、割炬、发动机汽缸等。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可以是用水电解直接产生氢氧混合气的装置,也可以是用水电解直接产生燃料用氢气再混。

14、合入氧气助燃的装置,还可以是直接使用说明书CN101979919ACN101979924A3/4页5氢气为燃料并混合入氧气助燃的装置。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磁阀都可以带有手动操作功能,以应付当电磁动作失灵时的临时操作。0017本发明当然也可用于乙炔、液化石油气等传统燃料气的使用场合,这种情况也应属于本发明的等同技术方案。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干式防回火器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透光部位的外侧安装有电子光敏器件,电子光敏器件通过电路与电磁阀进行电连接,所以当电子光敏器件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上的透光部位,监测到供气管路内有回火闪光时,速。

15、即通过电路控制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的电磁阀切断氢氧混合气源,使得回流的氢氧焰到达干式防回火器时没有了燃料供给,从而不会燃烧起来,不会引起干式防回火器升温,这样其阻火性能就不会因回火而受到损害,确保了干式防回火器的阻火性能和耐用性,即解决了使用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安全问题,也减少了其使用成本,可以有效促进氢氧混合气用作燃料气的普及推广。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回路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电连接的电路部分)。0021图2是图1的透光部位及安装于其上的电子光敏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22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回路示意图。002。

16、3图中1、干式防回火器;2、电磁阀;3、燃烧器;4、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5、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6、透光部位;7、电子光敏器件;8、套环部位;9、透明壳体;10、电路;11、干式防回火器;12、电磁阀;13、燃烧器;14、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15、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6、透光部位;17、电子光敏器件;18、单向阀;19、电磁阀;20、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21、接入节点;22、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0024参照图1,本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包括干式防回火器1、电磁阀2和用于控制电磁阀2关闭的传感器,其中干式防回火器1和电磁阀2串接在燃烧器3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4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上。

17、,且干式防回火器1处于电磁阀2后面,传感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1后面,其特征是所述干式防回火器1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6,透光部位6外侧安装有作为所述传感器的电子光敏器件7,电子光敏器件7通过电路与电磁阀2进行电连接。0025参照图2,透光部位6是一个连接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上的管壁能够透光的透明管段,透明管段可以采用高硼硅玻璃、聚苯硫醚塑料或液晶聚合物(LCP)塑料等材料来制造,并通过透明管段端部的螺纹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连接;电子光敏器件7是一个光敏二极管,电子光敏器件7封装在一个设有套环部位8的透明壳体9内,透明壳体9连同其套环部位8。

18、可以采用普通有机玻璃材料制造即可,套环部位8套设固定在透光部位6上;电子光敏器件7通过电路10等与电磁阀2进行电连接。说明书CN101979919ACN101979924A4/4页60026使用上,当燃烧器3正常工作时,电磁阀2处在导通的状态,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4输出的氢氧混合气通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依次经过电磁阀2、干式防回火器1、透光部位6到达燃烧器3,为燃烧器3提供燃料;当燃烧器3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时,会产生氢氧焰向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内回流,并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内伴随有回火闪光,当氢氧焰经过透光部位6时,电子光敏器件7透过其透明壳体9和透光部位6的透明管壁,监测到氢氧焰。

19、的回火闪光,即通过电路10等控制电磁阀2动作变为关闭状态,切断干式防回火器1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使干式防回火器1没有了氢氧混合气,这样回流的氢氧焰就不会在干式防回火器1内燃烧起来,并会被干式防回火器1所隔断而熄灭;当使用上要正常熄火时,使用者可主动控制电磁阀2动作变为关闭状态,直接切断干式防回火器1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即可。0027参照图3,本氢氧焰回火干式阻火光控装置,包括干式防回火器11、电磁阀12和用于控制电磁阀12关闭的传感器,其中干式防回火器11和电磁阀12串接在燃烧器13和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14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上,且干式防回火器11处于电磁阀12后面,传感。

20、器设于干式防回火器11后面,其特征是所述干式防回火器11后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上设有监测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回火闪光的透光部位16,透光部位16的外侧安装有作为所述传感器的电子光敏器件17,电子光敏器件17通过电路与电磁阀12进行电连接,另外,在中干式防回火器11和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的电磁阀12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上,还接入一个由单向阀18、电磁阀19和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20串接构成的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在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与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的接入点21至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的电磁阀12之间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上串接单向阀22。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

21、参看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第2009200549314号内容。0028使用上,当燃烧器13正常工作时,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的电磁阀12处在导通状态,不可燃气体供气回路的电磁阀19处在关闭状态;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14输出的氢氧混合气通过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依次经过电磁阀12、干式防回火器11、透光部位16到达燃烧器13,为燃烧器13提供燃料;当燃烧器13因某些故障造成无法预知的熄火时,会产生氢氧焰向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回流,并在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伴随有回火闪光;当氢氧焰经过透光部位16时,电子光敏器件17透过透光部位16,监测到氢氧焰的回火闪光,即通过电路10等控制电磁阀12动作变为关闭。

22、状态,切断干式防回火器11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使干式防回火器11没有了氢氧混合气,这样回流的氢氧焰不会在干式防回火器1内燃烧起来;当电磁阀12动作变为关闭状态时,电磁阀19随之动作变为导通状态,这时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20高速输出的不可燃气体即经过电磁阀19、单向阀18、接入点21、干式防回火器11、透光部位16到达燃烧器17,将这一段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的回流氢氧焰和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使氢氧焰回火现象迅速消除,并较彻底消除了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发生燃烧的问题;当使用上要正常熄火时,使用者可主动控制电磁阀12动作变为关闭状态,直接切断干式防回火器1前面的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5,同时电磁阀19随之动作变为导通状态,不可燃气体气源装置20高速输出的不可燃气体即经过电磁阀19、单向阀18、接入节点21、干式防回火器11、透光部位16到达燃烧器17,将这一段氢氧混合气供气管路15内的回流氢氧焰和残留氢氧混合气吹掉。说明书CN101979919ACN101979924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9919ACN101979924A2/2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799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