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91626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3808.4

申请日:

2010.11.23

公开号:

CN101968056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4D 1/06公开日:20110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1/06申请日:20101123|||公开

IPC分类号:

F04D1/06; F04D7/04

主分类号:

F04D1/06

申请人:

章大初

发明人:

章大初

地址:

30006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刘莎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溢流自航吸泥泵,气动吸泥泵是由两排单组A泵体和B泵体焊在一起组成的两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焊有圆底状进泥铲,在圆底弧部呈栅栏状;A泵体内的A吸泥管上端固定有A铰接盖板,其下端呈圆锥栅栏状,A泵体内固定有A出泥管、A出泥管阀门、A进、出气管和气管阀门;B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B泵体内固定有B吸泥管和吸泥铲,B吸泥管上固定B铰接盖板,B泵体内有B出泥管,其上端固定有B出泥管阀门,还固定有B进、出气管和气管阀门;A、B泵体用钢板焊接在一起,交替吸泥和排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所吸泥沙的浓度高,实现了无溢流,阻力小,作业船可自航。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它包括气动吸泥泵、 进泥铲、 进泥管、 出泥管、 进、 出气管和 阀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气动吸泥泵是由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 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 A 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 A 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铲 (1) 、 A 吸泥 管 (2) 、 A 铰接盖板 (3) 、 A 出泥管 (4) 、 A 出泥管阀门 (5) 、 A 进、 出气管 (6) 和气管阀门 (7) ; 圆底状进泥铲 (1) 焊在 A 泵体上, 圆底状进泥铲 (1) 为封闭型其圆底的弧部呈栅栏状 ; A吸 泥管 (2)下端插入圆底状进泥铲 (1) 内, A 吸泥管 (2) 下端呈圆锥栅栏状, 而上端焊在 A 泵 体内, A 吸泥管 (2) 的顶部固定有 A 铰接盖板 (3),A 泵体内固定有 A 出泥管 (4) , 在 A 出泥 管 (4) 上端固定有 A 出泥管阀门 (5) , A 泵体内固定有 A 进、 出气管 (6) 和 A 气管阀门 (7) ; B 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 B 泵体上固定有 B 吸泥管 (8) , 它的端部焊有吸泥铲,B 吸泥管 (8) 上固定有 B 铰接盖板 (9) , B 泵体内 B 出泥管 (10) 的上端固定有 B 出泥管阀门 (11) , B 泵体内还固定有 B 进、 出气管 (12) 和 B 气管阀门 (13) ; A 泵体和 B 泵体用钢板 (14) 焊接在 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A 泵体和 B 泵体组 成一个单元, 也可选用 2—4 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 其单元组内的各单元的 A 泵体焊在一 起、 B 泵体也焊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圆底状进泥铲 (1) 的 长度与 A 泵体的长度相匹配。

说明书


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泥泵,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效率高, 无溢流, 阻力小, 作业船可自航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背景技术 : 目前, 使用的离心泵挖泥船, 排泥浓度低, 需增加溢流过程, 即将泥舱内上层的稀泥浆 在挖泥区实施外溢, 据测定约有 23% 的疏浚泥土被溢出, 而且溢流还会影响港区海水清澈 度, 从而破坏了环境, 增加了成本, 另外, 气动吸泥泵尽管排泥浓度高, 但须采用锚拉方式, 有时在航道中抛锚会影响其它船只的正常航行, 故不方便。
     发明内容 :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效率高, 无 溢流, 阻力下, 作业船可自航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的气动吸泥 泵是由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A 泵体为第一 级气动吸泥泵,A 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铲、 A 吸泥管、 A 铰接盖板、 A 出泥管、 A 出泥管阀门、 A 进、 出气管和气管阀门 ; 圆底状进泥铲焊在 A 泵体上, 圆底状进泥铲为封闭型其圆底的弧 部呈栅栏状 ; A 吸泥管下端插入圆底状进泥铲内, A 吸泥管下端呈圆锥栅栏状, 而上端焊在 A 泵体内, A 吸泥管的顶部固定有 A 铰接盖板,A 泵体内固定有 A 出泥管, 在 A 出泥管上端固 定有 A 出泥管阀门, A 泵体内固定有 A 进、 出气管和 A 气管阀门 ; B 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 泵, B 泵体上固定有 B 吸泥管 , 它的端部焊有吸泥铲,B 吸泥管上固定有 B 铰接盖板, B泵 体内 B 出泥管的上端固定有 B 出泥管阀门, B 泵体内还固定有 B 进、 出气管和 B 气管阀门 ; A 泵体和 B 泵体用钢板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所述的 A 泵体和 B 泵体组成一个单元, 也可选用 2— 4 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 其单元 组内的各单元的 A 泵体焊在一起、 B 泵体也焊在一起。
     所述的圆底状进泥铲的长度与 A 泵体的长度相匹配。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的 一个单元的两级气动吸泥泵,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效率高, 因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而实 现了无溢流, 牵引阻力小, 故作业船可自航。
     附图说明 : 图 1 是无溢流自航吸泥泵整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1、 图 2 中 : 1. 圆底状进泥铲,2 .A 吸泥管,3. A 铰接盖板, 4. A 出泥管,5. A 出泥管阀门,6.A 进、 出气管,7. 气管阀门, 8. B 吸泥管,9.B 铰接盖板,10.B 出泥管,11. B 出泥管阀门, 12. B 进、 出气管,13. 气管阀门,14. 钢板,15. 吊缆,16. 拉缆。
     具体实施方式 :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 特点及功效, 兹例举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下 : 如图 1、 图 2 所示 : 所述的一个单元两级气动吸泥泵是由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 在一起而构成, 其两级气动吸泥泵中, A 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 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 铲 1、 A 吸泥管 2、 A 铰接盖板 3、 A 出泥管 4、 A 圆底状进泥铲 1 的长度与 A 泵体的长度匹配, 圆底状进泥铲 1 为封闭型, 它的圆底弧部呈栅栏状, 圆底状进泥铲 1 在施工时, 四周的海水 不易进入圆底状进泥铲 1 内, 从而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 有利于实现不溢流效果, A 吸泥 管 2 的两端分别地插入圆底状进泥铲 1 和 A 泵体内, A 吸泥管 2 的上端固定有 A 铰接盖板 3, A 吸泥管 2 的下端呈圆锥栅栏状, 泥沙通过该处可流向后面, A 泵体内固定有 A 出泥管 4, 在 A 出泥管 4 上端固定有 A 出泥管阀门 5, A 泵体内固定有 A 进、 出气管 6 和气管阀门 7 ; B 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 B 泵体上固定有 B 吸泥管 8, 其上焊有吸泥铲, B 吸泥管 8 上固 定有 B 铰接盖板 9, B 泵体内 B 出泥管 10 的上端固定有 B 出泥管阀门 11, B 泵体内还固定有 B 进、 出气管 12 和气管阀门 13 ; A 泵体和 B 泵体用钢板 14 焊接在一起, 它们交替工作。所 述的一个单元两级气动吸泥泵由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或根据需要也 可选用 2— 4 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 其单元组内的各单元的 A 泵体焊在一起、 B 泵体也焊 在一起。 通常在作业船作业时, 航道中为了不影响其它船只的航行, 而不允许作业船抛锚 后进行挖泥, 这就必须减小被拖挖泥泵的阻力才能实现, 为此, 采用 A 泵体和 B 泵体两级吸 泥泵, 即为了使作业船在水面能自航施工, 由水面作业船牵引的水底泵体必须能够自由滑 动, 故将前面的 A 泵体上固定圆底状进泥铲 1, 当遇到不平水底时它可被拖滑爬坡, 同时, 当 A 泵体排泥时, 泥沙还可通过 A 吸泥管 2 下端的呈圆锥栅栏状头部的空隙中进入后面 B 泵体 的 B 吸泥管 8 内, 工作时, 首先, 用吊缆 15 将两个 A 泵体和 B 泵体吊住, 水面上的挖泥作业船在航行中用 拉缆 16 拉动 A 泵体和 B 泵体, 边航行边吸泥, A 泵体和 B 泵体交替工作, 当 A 泵体工作时, 在 A 进、 出气管 6 排气的同时 A 泵体中的 A 吸泥管 2 开始吸泥, 泥沙冲开 A 铰接盖板 3, 进入 A 泵体中 ; 在 A 进、 出气管 6 进气时, 泥沙顶开的 A 出泥管阀门 5, 并从出泥口将泥沙排出, 与此 同时, 泥沙将 A 进、 出气管 6 关闭, 等待 A 进、 出气管 6 排气后, 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 当 B 泵体 工作时, 在 B 进、 出气管 12 排气的同时 B 泵体中的 B 吸泥管 8 开始吸泥并冲开 B 铰接盖板 9, 泥沙进入 B 泵体中的 B 出泥管 10 内, 泥沙顶开的 B 出泥管阀门 11, 并从出泥口将泥沙排 出, 与此同时, 泥沙将 B 进、 出气管 12 关闭, 等待 B 进、 出气管 12 进气, 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 当 B 泵体排气时, A 进、 出气管 6 开始进气, 打开 A 进、 出气管 6 后, 又开始排气, 如此 A 泵体 和 B 泵体交替往复不间断进行 ; 又因采用了封闭式的圆底状进泥铲 1 使四周的海水不易进 入吸泥管, 从而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 有利于实现不溢流效果 ; 采用 A 泵体和 B 泵体两级 气动吸泥泵, 提高了效率又减小了牵引阻力, 实现了作业船不溢流和自航作业 ; 封闭式的圆 底状进泥铲 1 起到了带动吸泥泵的爬坡和隔离脏东西的作用。
     其优点是 : A 泵体和 B 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 结 构简单, 使用方便, 效率高, 因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而实现了无溢流, 减小了阻力小, 故作 业船可自航。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 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溢流自航吸泥泵.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8056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8056ACN101968056A21申请号201010553808422申请日20101123F04D1/06200601F04D7/0420060171申请人章大初地址300061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0号72发明人章大初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代理人刘莎莉54发明名称无溢流自航吸泥泵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溢流自航吸泥泵,气动吸泥泵是由两排单组A泵体和B泵体焊在一起组成的两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焊有圆底状进泥铲,在圆底弧部呈栅栏状;A泵体内的A吸泥管上端。

2、固定有A铰接盖板,其下端呈圆锥栅栏状,A泵体内固定有A出泥管、A出泥管阀门、A进、出气管和气管阀门;B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B泵体内固定有B吸泥管和吸泥铲,B吸泥管上固定B铰接盖板,B泵体内有B出泥管,其上端固定有B出泥管阀门,还固定有B进、出气管和气管阀门;A、B泵体用钢板焊接在一起,交替吸泥和排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所吸泥沙的浓度高,实现了无溢流,阻力小,作业船可自航。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68056A1/1页21一种无溢流自航吸泥泵,它包括气动吸泥泵、进泥铲、进泥管、出泥管、进、出气管和阀门,。

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吸泥泵是由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A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铲(1)、A吸泥管(2)、A铰接盖板(3)、A出泥管(4)、A出泥管阀门(5)、A进、出气管(6)和气管阀门(7);圆底状进泥铲(1)焊在A泵体上,圆底状进泥铲(1)为封闭型其圆底的弧部呈栅栏状;A吸泥管(2)下端插入圆底状进泥铲(1)内,A吸泥管(2)下端呈圆锥栅栏状,而上端焊在A泵体内,A吸泥管(2)的顶部固定有A铰接盖板3,A泵体内固定有A出泥管(4),在A出泥管(4)上端固定有A出泥管阀门(5),A泵体内固定有A进、出气管(6)和A气管阀门(7);B泵。

4、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B泵体上固定有B吸泥管(8),它的端部焊有吸泥铲,B吸泥管(8)上固定有B铰接盖板(9),B泵体内B出泥管(10)的上端固定有B出泥管阀门(11),B泵体内还固定有B进、出气管(12)和B气管阀门(13);A泵体和B泵体用钢板(14)焊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泵体和B泵体组成一个单元,也可选用24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其单元组内的各单元的A泵体焊在一起、B泵体也焊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底状进泥铲(1)的长度与A泵体的长度相匹配。权利要求书CN101968056A1/3页3无溢流自航吸泥。

5、泵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泥泵,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溢流,阻力小,作业船可自航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0002背景技术目前,使用的离心泵挖泥船,排泥浓度低,需增加溢流过程,即将泥舱内上层的稀泥浆在挖泥区实施外溢,据测定约有23的疏浚泥土被溢出,而且溢流还会影响港区海水清澈度,从而破坏了环境,增加了成本,另外,气动吸泥泵尽管排泥浓度高,但须采用锚拉方式,有时在航道中抛锚会影响其它船只的正常航行,故不方便。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溢流,阻力下,作业船可自航的无溢流自航吸泥泵。0004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

6、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气动吸泥泵是由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A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铲、A吸泥管、A铰接盖板、A出泥管、A出泥管阀门、A进、出气管和气管阀门;圆底状进泥铲焊在A泵体上,圆底状进泥铲为封闭型其圆底的弧部呈栅栏状;A吸泥管下端插入圆底状进泥铲内,A吸泥管下端呈圆锥栅栏状,而上端焊在A泵体内,A吸泥管的顶部固定有A铰接盖板,A泵体内固定有A出泥管,在A出泥管上端固定有A出泥管阀门,A泵体内固定有A进、出气管和A气管阀门;B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B泵体上固定有B吸泥管,它的端部焊有吸泥铲,B吸泥管上固定有B铰接。

7、盖板,B泵体内B出泥管的上端固定有B出泥管阀门,B泵体内还固定有B进、出气管和B气管阀门;A泵体和B泵体用钢板焊接在一起。0005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A泵体和B泵体组成一个单元,也可选用24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其单元组内的各单元的A泵体焊在一起、B泵体也焊在一起。0006所述的圆底状进泥铲的长度与A泵体的长度相匹配。000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单元的两级气动吸泥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因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而实现了无溢流,牵引阻力小,故作业船可自航。0008附图说明图1是无溢流自航吸泥泵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

8、结构示意图。0009图1、图2中1圆底状进泥铲,2A吸泥管,3A铰接盖板,4A出泥管,5A出泥管阀门,6A进、出气管,7气管阀门,8B吸泥管,9B铰接盖板,10B出泥管,11B出泥管阀门,12B进、出气管,13气管阀门,14钢板,15吊缆,16拉缆。说明书CN101968056A2/3页40010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一个单元两级气动吸泥泵是由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其两级气动吸泥泵中,A泵体为第一级气动吸泥泵,A泵体包括圆底状进泥铲1、A吸泥管2、A铰接盖板3、A出泥管4、A圆底状进泥。

9、铲1的长度与A泵体的长度匹配,圆底状进泥铲1为封闭型,它的圆底弧部呈栅栏状,圆底状进泥铲1在施工时,四周的海水不易进入圆底状进泥铲1内,从而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有利于实现不溢流效果,A吸泥管2的两端分别地插入圆底状进泥铲1和A泵体内,A吸泥管2的上端固定有A铰接盖板3,A吸泥管2的下端呈圆锥栅栏状,泥沙通过该处可流向后面,A泵体内固定有A出泥管4,在A出泥管4上端固定有A出泥管阀门5,A泵体内固定有A进、出气管6和气管阀门7;B泵体为第二级气动吸泥泵,B泵体上固定有B吸泥管8,其上焊有吸泥铲,B吸泥管8上固定有B铰接盖板9,B泵体内B出泥管10的上端固定有B出泥管阀门11,B泵体内还固定有B。

10、进、出气管12和气管阀门13;A泵体和B泵体用钢板14焊接在一起,它们交替工作。所述的一个单元两级气动吸泥泵由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或根据需要也可选用24个单元构成一个单元组,其单元组内的各单元的A泵体焊在一起、B泵体也焊在一起。0011通常在作业船作业时,航道中为了不影响其它船只的航行,而不允许作业船抛锚后进行挖泥,这就必须减小被拖挖泥泵的阻力才能实现,为此,采用A泵体和B泵体两级吸泥泵,即为了使作业船在水面能自航施工,由水面作业船牵引的水底泵体必须能够自由滑动,故将前面的A泵体上固定圆底状进泥铲1,当遇到不平水底时它可被拖滑爬坡,同时,当A泵体排泥时,泥沙还可通过A吸泥管2。

11、下端的呈圆锥栅栏状头部的空隙中进入后面B泵体的B吸泥管8内,工作时,首先,用吊缆15将两个A泵体和B泵体吊住,水面上的挖泥作业船在航行中用拉缆16拉动A泵体和B泵体,边航行边吸泥,A泵体和B泵体交替工作,当A泵体工作时,在A进、出气管6排气的同时A泵体中的A吸泥管2开始吸泥,泥沙冲开A铰接盖板3,进入A泵体中;在A进、出气管6进气时,泥沙顶开的A出泥管阀门5,并从出泥口将泥沙排出,与此同时,泥沙将A进、出气管6关闭,等待A进、出气管6排气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当B泵体工作时,在B进、出气管12排气的同时B泵体中的B吸泥管8开始吸泥并冲开B铰接盖板9,泥沙进入B泵体中的B出泥管10内,泥沙顶开的。

12、B出泥管阀门11,并从出泥口将泥沙排出,与此同时,泥沙将B进、出气管12关闭,等待B进、出气管12进气,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当B泵体排气时,A进、出气管6开始进气,打开A进、出气管6后,又开始排气,如此A泵体和B泵体交替往复不间断进行;又因采用了封闭式的圆底状进泥铲1使四周的海水不易进入吸泥管,从而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有利于实现不溢流效果;采用A泵体和B泵体两级气动吸泥泵,提高了效率又减小了牵引阻力,实现了作业船不溢流和自航作业;封闭式的圆底状进泥铲1起到了带动吸泥泵的爬坡和隔离脏东西的作用。0012其优点是A泵体和B泵体气动吸泥泵焊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元的两级吸泥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因提高了所吸泥沙的浓度而实现了无溢流,减小了阻力小,故作业船可自航。说明书CN101968056A3/3页5001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1968056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8056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