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硅油离合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14555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9928.1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号:

CN101963088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P 7/08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P 7/08申请日:20100831|||公开

IPC分类号:

F01P7/08; F16D35/00

主分类号:

F01P7/08

申请人:

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星勇; 龚档锦; 严刚

地址:

215400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工业园顾港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壳体、从动板、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风扇、储油腔、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从动板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回油孔;在回油孔边设有挡油块,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回油孔的圆心与挡油块的近端边缘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在回油管内设有钢球,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为片式感温器。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偶合转速高,达到驱动转速的95%以上;在风扇高速运转下,减缓硅油回油速度,提高风扇转速,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在风扇低速运转下,可减少消耗功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 包括前盖 (1)、 壳体 (2) 和从动板 (3) 用螺钉组成一体, 通过 轴承装在主动轴 (4) 上, 前盖 (1) 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温器 (5), 后端面设有顶销铜柱 (12), 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 (5) 连接, 另一端与阀片 (6) 连接, 以实现通断硅油 ; 风扇 装在壳体 (2) 上, 从动板 (3) 与前盖 (1) 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 其内装有硅油, 从动板 (3) 与 壳体 (2) 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 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 从动板 (3) 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 油腔和工作腔的进油孔 (8) 和回油孔 (9), 其特征在于 : 在回油孔 (9) 边设有挡油块 (10), 挡油块 (10) 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 ; 回油孔 (9) 的圆心与挡油块 (10) 的近端边缘距 离小于或等于 5mm ; 在回油管 (7) 内设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钢球 (11) ; 所述的双金属感温 器 (5) 为片式感温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片式硅油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挡油块 (10) 与主动板之间的 间隙距离为 0.3-0.5mm。

说明书


片式硅油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背景技术 片式硅油离合器, 用硅油作为介质, 利用硅油高粘度的特性传递扭矩。 利用散热器 后面空气的温度, 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温度低时, 硅油不流动, 风扇离合器分离, 风扇转速减慢, 基本上是空转。 温度高时, 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 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旋转, 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
     现有的硅油离合器, 偶合转速低, 硅油回油速度快, 难以提高风扇转速, 不利于发 动机快速散热, 在风扇低速运转下, 功率消耗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产品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片式硅油离 合器, 减缓硅油回油速度, 解决偶合转速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 包括前盖、 壳 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 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 前盖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温器, 后 端面设有顶销铜柱, 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连接, 另一端与阀片连接, 以实现通断硅 油; 风扇装在壳体上, 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 其内装有硅油, 从动板与壳体之 间的空腔为工作腔, 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 从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油腔和工作腔 的进油孔和回油孔, 其特征在于 : 在回油孔边设有挡油块, 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 距; 回油孔的圆心与挡油块的近端边缘距离小于或等于 5mm ; 在回油管内设有与其大小相 匹配的钢球 ; 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为片式感温器。
     所述的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的间隙距离为 0.3-0.5mm。
     有益效果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具有以下优点 : 偶合 转速高, 达到驱动转速的 95 %以上 ; 在风扇高速运转下, 减缓硅油回油速度, 提高风扇转 速, 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 ; 在风扇低速运转下, 可减少消耗功率, 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挡油块、 回油管、 回油孔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挡油块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片式感温器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片式感温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 包括前盖 1、 壳体 2 和从动板 3 用螺钉 组成一体, 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 4 上, 前盖 1 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温器 5, 后端面设有顶 销铜柱 12, 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 5 连接, 另一端与阀片 6 连接, 以实现通断硅油 ; 风 扇装在壳体 2 上, 从动板 3 与前盖 1 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 其内装有硅油, 从动板 3 与壳体 2 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 主动板与主动轴 4 固定连接, 从动板 3 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油腔和 工作腔的进油孔 8 和回油孔 9。
     如图 2、 图 3 所示, 在回油孔 9 边设有挡油块 10, 在风扇高速运转下, 减缓硅油回油 速度, 提高风扇转速, 在受热状态下, 风扇转速是越高越好, 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 挡油 块 10 对高度要求较精确, 其高度偏低起不了挡油的作用, 高度偏高又可能与主动板产生磨 擦。挡油块 10 与主动板之间的间隙控制在 0.3-0.5mm。回油孔 9 的圆心与挡油块 10 的近 端边缘控制在 5mm 范围内。由于回油孔 9 的钻孔工艺是从外向内加工的, 故在回油管 7 内 设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钢球 11, 钢球 11 处与回油管 7 紧密贴合, 避免出现漏油现象。
     图 4、 图 5 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 5 为片式感温器, 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升高时, 片式感温器受热后会拱起, 通过顶销铜柱 12 迫使阀片 6 转动, 打开从动板 3 上进油孔 8。从 动板 3 与前盖 1 之间储藏的硅油便流入主动板与从动板 3 之间的工作腔, 离合器接合, 风扇 转速升高。空气温度越高阀片 6 开度越大风扇转速就越快。在片式感温器中间部位设有不 锈钢铆钉 13。 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下降时, 片式感温器恢复原状, 阀片 6 关闭进油孔 8, 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 硅油经回油孔 9 从工作腔返回储油腔, 离合器分离, 风扇转速变得很低。
     当发动机冷起动或者小负荷下工作时, 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 进 油孔 8 被阀片 6 关闭, 工作腔内无硅油, 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 仅仅由于密 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 使风扇随同壳体 2 在主动轴 4 上空转打滑, 转速极低。
     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 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 片式感温器受 热拱起而带动顶销铜柱 13 及阀片 6 转动。当流经片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 65 度时, 进油 孔 8 被完全打开, 于是硅油从储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 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 性带动壳体 2 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 粘度下降, 使硅油在壳体 2 内不断循环。由于主 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 3, 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储油腔 外缘的油压力高, 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 9 流向储油腔, 而储油腔又经进油孔 8 及时向工作 腔补充油液。
     当发动机负荷减小, 流经双金属感温器 5 的气体温度低于 35 度时, 片式感温器恢 复原状, 阀片 6 将进油孔 8 关闭, 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 9 流回储油腔, 直至甩空为止。 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具有以下优点 : 偶合转速高, 达到驱动转速的 95% 以上 ; 在风扇高速运转下, 减缓硅油回油速度, 提高风扇转速, 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 ; 在风扇低速运转下, 可减少消耗功率, 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片式硅油离合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片式硅油离合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片式硅油离合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式硅油离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式硅油离合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308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3088ACN101963088A21申请号201010269928122申请日20100831F01P7/08200601F16D35/0020060171申请人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地址215400江苏省太仓市城厢工业园顾港路17号72发明人秦星勇龚档锦严刚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片式硅油离合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壳体、从动板、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风扇、储油腔、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从动板上设置有进油孔和。

2、回油孔;在回油孔边设有挡油块,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回油孔的圆心与挡油块的近端边缘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在回油管内设有钢球,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为片式感温器。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偶合转速高,达到驱动转速的95以上;在风扇高速运转下,减缓硅油回油速度,提高风扇转速,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在风扇低速运转下,可减少消耗功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63089A1/1页21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1、壳体2和从动板3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4上,前盖1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

3、温器5,后端面设有顶销铜柱12,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5连接,另一端与阀片6连接,以实现通断硅油;风扇装在壳体2上,从动板3与前盖1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其内装有硅油,从动板3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从动板3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油腔和工作腔的进油孔8和回油孔9,其特征在于在回油孔9边设有挡油块10,挡油块10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回油孔9的圆心与挡油块10的近端边缘距离小于或等于5MM;在回油管7内设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钢球11;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5为片式感温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挡油块10与主动板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305MM。权利要求。

4、书CN101963088ACN101963089A1/3页3片式硅油离合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背景技术0002片式硅油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高粘度的特性传递扭矩。利用散热器后面空气的温度,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温度低时,硅油不流动,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减慢,基本上是空转。温度高时,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旋转,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0003现有的硅油离合器,偶合转速低,硅油回油速度快,难以提高风扇转速,不利于发动机快速散热,在风扇低速运转下,功率消耗大。发明内容0004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产品。

5、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片式硅油离合器,减缓硅油回油速度,解决偶合转速低的问题。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壳体和从动板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上,前盖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温器,后端面设有顶销铜柱,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连接,另一端与阀片连接,以实现通断硅油;风扇装在壳体上,从动板与前盖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其内装有硅油,从动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从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油腔和工作腔的进油孔和回油孔,其特征在于在回油孔边设有挡油块,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回油孔的圆心与挡油块的近端边缘距离小于或等于5M。

6、M;在回油管内设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钢球;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为片式感温器。0006所述的挡油块与主动板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305MM。000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具有以下优点偶合转速高,达到驱动转速的95以上;在风扇高速运转下,减缓硅油回油速度,提高风扇转速,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在风扇低速运转下,可减少消耗功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0009图2为本发明挡油块、回油管、回油孔结构示意图;0010图3为本发明挡油块示意图;0011图4为本发明片式感温器结构示意图;0012图5为本发明片式感温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

7、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书CN101963088ACN101963089A2/3页4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14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1、壳体2和从动板3用螺钉组成一体,通过轴承装在主动轴4上,前盖1的前端面设有双金属感温器5,后端面设有顶销铜柱12,其一端与所述双金属感温器5连接,另一端与阀片6连接,以实现通断硅油;风扇装在壳体2上,从动板3与前盖1之间的空腔为储油腔,其内装有硅油,从动板3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为工作腔,主动板与主动轴4固定连接,从动板3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油腔和工作腔的进油孔8和回油孔9。0。

8、015如图2、图3所示,在回油孔9边设有挡油块10,在风扇高速运转下,减缓硅油回油速度,提高风扇转速,在受热状态下,风扇转速是越高越好,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挡油块10对高度要求较精确,其高度偏低起不了挡油的作用,高度偏高又可能与主动板产生磨擦。挡油块10与主动板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305MM。回油孔9的圆心与挡油块10的近端边缘控制在5MM范围内。由于回油孔9的钻孔工艺是从外向内加工的,故在回油管7内设有与其大小相匹配的钢球11,钢球11处与回油管7紧密贴合,避免出现漏油现象。0016图4、图5所述的双金属感温器5为片式感温器,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升高时,片式感温器受热后会拱起,通过顶销铜。

9、柱12迫使阀片6转动,打开从动板3上进油孔8。从动板3与前盖1之间储藏的硅油便流入主动板与从动板3之间的工作腔,离合器接合,风扇转速升高。空气温度越高阀片6开度越大风扇转速就越快。在片式感温器中间部位设有不锈钢铆钉13。0017当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温度下降时,片式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6关闭进油孔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硅油经回油孔9从工作腔返回储油腔,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变得很低。0018当发动机冷起动或者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8被阀片6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2在主动轴4上空转打滑,转。

10、速极低。0019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液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片式感温器受热拱起而带动顶销铜柱13及阀片6转动。当流经片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65度时,进油孔8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储油腔进入工作腔。硅油十分粘稠,主动板即可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2和风扇转动。此时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0020为不使工作腔中的硅油温度过高,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2内不断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3,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液压力比储油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9流向储油腔,而储油腔又经进油孔8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0021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双金。

11、属感温器5的气体温度低于35度时,片式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6将进油孔8关闭,工作腔中油液继续从回油孔9流回储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0022本发明提供的片式硅油离合器具有以下优点偶合转速高,达到驱动转速的95以上;在风扇高速运转下,减缓硅油回油速度,提高风扇转速,有利于给发动机快速散热;在风扇低速运转下,可减少消耗功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说明书CN101963088ACN101963089A3/3页5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1963088ACN101963089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3088ACN101963089A2/2页7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630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