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1455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8736.9

申请日:

2010.08.27

公开号:

CN101961597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1D 53/78申请公布日:201102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3/78申请日:20100827|||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78; B01D53/48

主分类号:

B01D53/78

申请人:

杭州勇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猛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553、555号1幢104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组成。空间脱硫室上部经入口烟道、脱硫喷嘴组和烟道挡板与锅炉烟道相通;下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间设置出口烟道,脱硫剂池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相连通,循环泵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相连,另一端与脱硫剂池侧壁的相连,脱硫剂池侧壁还开有脱硫剂入口管。把脱硫喷嘴组布置在入口烟道,取消吸收塔,减少设备空间,并实现空间脱硫化学反应。利用壁面吸附的原理,既实现烟气中细小脱硫剂液滴的回收脱除,又使除雾脱硫器内的钢管内外表面均布脱硫剂液膜,并与烟气再次发生表面脱硫化学反应。达到既高效脱硫,又有效除去烟气液滴,结构紧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锅炉烟道 (1)、 烟气挡板 (2)、 入口 烟道 (3)、 脱硫喷嘴组 (4)、 除雾脱硫室、 出口烟道 (8)、 循环泵 (9)、 脱硫剂入口管 (11) 和脱 硫剂废液管 (12) ; 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 (5)、 上、 下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 器 (6、 13) 和脱硫剂池 (7) 组成 ; 除雾脱硫室的空间脱硫室 (5) 上部与入口烟道 (3) 相连, 入 口烟道 (3) 经脱硫喷嘴组 (4) 和烟道挡板 (2) 后与锅炉烟道 (1) 相通 ; 下除雾脱硫器 (13) 和脱硫剂池 (7) 间设置出口烟道 (8), 脱硫剂池 (7) 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 (12) 相连通, 循环 泵 (9) 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 (4) 相连, 循环泵 (9) 的另一端与脱硫剂废液管 (12) 与出口烟 道 (8) 之间的脱硫剂池 (7) 侧壁的相连, 脱硫剂入口管 (11) 安装在脱硫剂废液管 (12) 与 出口烟道 (8) 之间的脱硫剂池 (7) 侧壁, 或将脱硫剂入口管 (11) 安装在循环泵 (9) 的入口 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入口烟道 (3) 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 下除雾 脱硫器 (6、 13) 结构相同, 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 (14) 均匀排列组合而成, 其外形为 圆形或方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硫喷嘴 组其外形为环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面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硫喷嘴 组其外形为横放的 “日” 字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 “日” 字形脱硫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 等分的脱硫喷嘴。

说明书


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背景技术 在煤粉锅炉烟气脱硫技术中, 常采用干法、 半干法和湿法三类脱硫技术, 石灰石石 膏湿法脱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其基本特征是烟气在吸收塔内与脱硫剂浆液进行充分混合 和化学反应, 脱硫后的烟气需要经过专门的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细小液滴, 其技术关键在 于吸收塔内需要化学反应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烟气流速不能过高, 因而吸收塔体积庞大。 化 学反应后的烟气需要经过专门的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细小液滴, 一是需要足够空间, 二是 存在烟气阻力过大问题。因此, 常规湿法脱硫存在结构庞大, 烟气阻力损失高等问题, 尤其 对于老机组改造而言, 场地难以布置, 一次性投资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 硫装置。取消了常规的吸收塔, 除雾吸收合二为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包括锅炉烟道、 烟气挡板、 入口烟道、 脱硫喷嘴组、 除雾脱硫室、 出口烟道、 循环泵、 脱硫剂入口管和脱硫剂废液管 ; 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 上、 下两个间 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组成 ; 除雾脱硫室的空间脱硫室上部与入口烟道相连, 入 口烟道经脱硫喷嘴组和烟道挡板后与锅炉烟道相通 ; 下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间设置出口 烟道, 脱硫剂池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相连通, 循环泵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相连, 循环泵的另 一端与脱硫剂废液管与出口烟道之间的脱硫剂池侧壁的相连, 脱硫剂入口管安装在脱硫剂 废液管与出口烟道之间的脱硫剂池侧壁, 或将脱硫剂入口管安装在循环泵的入口端。
     所述入口烟道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上、 下除雾脱硫器结构相同, 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均匀排列组合而 成, 其外形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环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面上开有等分 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
     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横放的 “日” 字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 “日” 字形脱硫 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
     把脱硫喷嘴组布置在入口烟道, 取消了常规的吸收塔, 减少了设备空间, 并实现了 空间脱硫化学反应。 利用壁面吸附的原理, 既实现了烟气中细小脱硫剂液滴的回收脱除, 又 使除雾脱硫器内的薄壁钢管内外表面均布脱硫剂液膜, 并与烟气再次发生表面脱硫化学反 应。达到既高效脱硫, 又有效除去烟气液滴, 结构紧凑, 减少投资的目的。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的 A-A 剖视图。
     图 3 是环形脱硫喷嘴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 “日” 字形脱硫喷嘴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 : 1、 锅炉烟道, 2、 烟气挡板, 3、 入口烟道, 4、 脱硫喷嘴组, 5、 空间脱硫室, 6、 上 除雾脱硫器, 7、 脱硫剂池, 8、 出口烟道, 9、 循环泵, 10、 循环管, 11、 脱硫剂入口管, 12、 脱硫剂 废液管, 13、 下除雾脱硫器, 14、 薄壁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包括锅炉烟道 1、 烟气挡板 2、 入口烟道 3、 脱硫喷嘴组 4、 除雾 脱硫室、 出口烟道 8、 循环泵 9、 脱硫剂入口管 11 和脱硫剂废液管 12 ; 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 由空间脱硫室 5、 上、 下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 6、 13 和脱硫剂池 7 组成 ; 除雾脱硫室的 空间脱硫室 5 上部与入口烟道 3 相连, 入口烟道 3 经脱硫喷嘴组 4 和烟道挡板 2 后与锅炉 烟道 1 相通 ; 下除雾脱硫器 13 和脱硫剂池 7 间设置出口烟道 8, 脱硫剂池 7 底部与脱硫剂 废液管 12 相连通, 循环泵 9 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 4 相连, 循环泵 9 的另一端与脱硫剂废液 管 12 与出口烟道 8 之间的脱硫剂池 7 侧壁的相连, 脱硫剂入口管 11 安装在脱硫剂废液管 12 与出口烟道 8 之间的脱硫剂池 7 侧壁, 或将脱硫剂入口管 11 安装在循环泵 9 的入口端。 所述入口烟道 3 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上、 下除雾脱硫器 6、 13 结构相同, 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 14 均匀排列 组合而成, 其外形为圆形或方形, 如图 2 所示其外形为圆形。
     如图 3 所示, 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环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 面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
     如图 4 所示, 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横放的 “日” 字形, 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 “日” 字形脱硫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
     在需要投入本烟气脱硫装置时, 开启烟气挡板 2, 含硫烟气从锅炉烟道 1 通过烟气 挡板 2 进入入口烟道 3, 被脱硫喷嘴组 4 喷出的脱硫剂细微液滴充分洗涤, 发生空间化学反 应, 达到第一步脱硫效果, 含大量脱硫剂细微液滴的烟气在进入除雾脱硫室后, 通过上除雾 脱硫器 6 上的薄壁钢管 14 时, 大量的脱硫剂细微颗粒被薄壁钢管 14 捕捉吸附, 在薄壁钢管 14 内外表面形成脱硫剂液膜, 含硫烟气再次与脱硫剂液膜发生表面化学反应, 实现第二次 脱硫。下除雾脱硫器 13 作用与上除雾脱硫器 6 相同, 起到再次脱硫和除雾作用。薄壁钢管 14 内外表面形成的脱硫剂液膜增厚并被烟气撕裂破碎形成较粗的液滴, 由于其重力和烟气 携带惯性的共同作用滴落到脱硫剂池 7 中, 而脱硫后的烟气从出口烟道 8 排出。
     脱硫剂与烟气发生脱硫反应后密度增加, 沉入脱硫剂池 7 的下部, 由脱硫剂废液 管 12 排出, 新鲜的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入口管 11 进入脱硫剂池 7, 脱硫剂池 7 的中上部液体 通过循环管 10、 循环泵 9 再次进入脱硫喷嘴组 4, 达到循环利用, 充分提高脱硫剂的利用效 率。新鲜的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入口管 11 也可以进入循环泵 9 入口, 与循环液一起进入脱硫
     喷嘴组 4, 实现新鲜的脱硫剂连续供应和计量。
     入口烟道 3 的流通面积接近锅炉烟道 1, 除雾脱硫室 的烟气流通面积仅相当于 锅炉烟道 1 面积的 1.2 倍左右, 采用空间烟道脱硫、 液膜脱硫和除雾三者结合, 与常规湿法 脱硫相比, 取消了常规的体积庞大的吸收塔和阻力很大的除雾器, 除雾吸收合二为一, 对烟 气流速没有严格要求, 脱硫效率很高, 结构紧凑, 大大节省了场地和投资费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 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1597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1597ACN101961597A21申请号201010268736922申请日20100827B01D53/78200601B01D53/4820060171申请人杭州勇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553、555号1幢104房72发明人郑猛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代理人林怀禹54发明名称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组成。空间脱硫室上部经入口烟道、脱。

2、硫喷嘴组和烟道挡板与锅炉烟道相通;下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间设置出口烟道,脱硫剂池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相连通,循环泵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相连,另一端与脱硫剂池侧壁的相连,脱硫剂池侧壁还开有脱硫剂入口管。把脱硫喷嘴组布置在入口烟道,取消吸收塔,减少设备空间,并实现空间脱硫化学反应。利用壁面吸附的原理,既实现烟气中细小脱硫剂液滴的回收脱除,又使除雾脱硫器内的钢管内外表面均布脱硫剂液膜,并与烟气再次发生表面脱硫化学反应。达到既高效脱硫,又有效除去烟气液滴,结构紧凑。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61598A1/1页21一种紧凑型高。

3、效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烟道1、烟气挡板2、入口烟道3、脱硫喷嘴组4、除雾脱硫室、出口烟道8、循环泵9、脱硫剂入口管11和脱硫剂废液管12;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5、上、下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6、13和脱硫剂池7组成;除雾脱硫室的空间脱硫室5上部与入口烟道3相连,入口烟道3经脱硫喷嘴组4和烟道挡板2后与锅炉烟道1相通;下除雾脱硫器13和脱硫剂池7间设置出口烟道8,脱硫剂池7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12相连通,循环泵9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4相连,循环泵9的另一端与脱硫剂废液管12与出口烟道8之间的脱硫剂池7侧壁的相连,脱硫剂入口管11安装在脱硫剂废液管12与出口烟道8之间的脱硫剂池。

4、7侧壁,或将脱硫剂入口管11安装在循环泵9的入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烟道3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除雾脱硫器6、13结构相同,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14均匀排列组合而成,其外形为圆形或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环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面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横放的“日”字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日。

5、”字形脱硫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权利要求书CN101961597ACN101961598A1/3页3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煤粉锅炉烟气脱硫技术中,常采用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脱硫技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特征是烟气在吸收塔内与脱硫剂浆液进行充分混合和化学反应,脱硫后的烟气需要经过专门的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细小液滴,其技术关键在于吸收塔内需要化学反应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烟气流速不能过高,因而吸收塔体积庞大。化学反应后的烟气需要经过专门的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细小液滴,一。

6、是需要足够空间,二是存在烟气阻力过大问题。因此,常规湿法脱硫存在结构庞大,烟气阻力损失高等问题,尤其对于老机组改造而言,场地难以布置,一次性投资很大。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高效烟气脱硫装置。取消了常规的吸收塔,除雾吸收合二为一。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本发明包括锅炉烟道、烟气挡板、入口烟道、脱硫喷嘴组、除雾脱硫室、出口烟道、循环泵、脱硫剂入口管和脱硫剂废液管;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上、下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组成;除雾脱硫室的空间脱硫室上部与入口烟道相连,入口烟道经脱硫喷嘴组和烟道挡板后与。

7、锅炉烟道相通;下除雾脱硫器和脱硫剂池间设置出口烟道,脱硫剂池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相连通,循环泵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相连,循环泵的另一端与脱硫剂废液管与出口烟道之间的脱硫剂池侧壁的相连,脱硫剂入口管安装在脱硫剂废液管与出口烟道之间的脱硫剂池侧壁,或将脱硫剂入口管安装在循环泵的入口端。0006所述入口烟道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0007所述上、下除雾脱硫器结构相同,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均匀排列组合而成,其外形为圆形或方形。0008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环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面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0009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横放的“日”字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

8、“日”字形脱硫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0010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0011把脱硫喷嘴组布置在入口烟道,取消了常规的吸收塔,减少了设备空间,并实现了空间脱硫化学反应。利用壁面吸附的原理,既实现了烟气中细小脱硫剂液滴的回收脱除,又使除雾脱硫器内的薄壁钢管内外表面均布脱硫剂液膜,并与烟气再次发生表面脱硫化学反应。达到既高效脱硫,又有效除去烟气液滴,结构紧凑,减少投资的目的。说明书CN101961597ACN101961598A2/3页4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0014图3是环形脱硫喷嘴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0015图4是“日”字形脱。

9、硫喷嘴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0016图中1、锅炉烟道,2、烟气挡板,3、入口烟道,4、脱硫喷嘴组,5、空间脱硫室,6、上除雾脱硫器,7、脱硫剂池,8、出口烟道,9、循环泵,10、循环管,11、脱硫剂入口管,12、脱硫剂废液管,13、下除雾脱硫器,14、薄壁钢管。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锅炉烟道1、烟气挡板2、入口烟道3、脱硫喷嘴组4、除雾脱硫室、出口烟道8、循环泵9、脱硫剂入口管11和脱硫剂废液管12;除雾脱硫室从上到下由空间脱硫室5、上、下两个间隔布置的除雾脱硫器6、13和脱硫剂池7组成;除雾脱硫室的空间脱硫室5上部与入口烟道。

10、3相连,入口烟道3经脱硫喷嘴组4和烟道挡板2后与锅炉烟道1相通;下除雾脱硫器13和脱硫剂池7间设置出口烟道8,脱硫剂池7底部与脱硫剂废液管12相连通,循环泵9的一端与脱硫喷嘴组4相连,循环泵9的另一端与脱硫剂废液管12与出口烟道8之间的脱硫剂池7侧壁的相连,脱硫剂入口管11安装在脱硫剂废液管12与出口烟道8之间的脱硫剂池7侧壁,或将脱硫剂入口管11安装在循环泵9的入口端。0019所述入口烟道3和除雾脱硫室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或方形。0020所述上、下除雾脱硫器6、13结构相同,均由多个相同结构的薄壁钢管14均匀排列组合而成,其外形为圆形或方形,如图2所示其外形为圆形。0021如图3所示,所述脱硫喷。

11、嘴组其外形为环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脱硫喷嘴组环面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0022如图4所示,所述脱硫喷嘴组其外形为横放的“日”字形,朝向入口烟道一面的“日”字形脱硫喷嘴组上开有等分或不等分的脱硫喷嘴。002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0024在需要投入本烟气脱硫装置时,开启烟气挡板2,含硫烟气从锅炉烟道1通过烟气挡板2进入入口烟道3,被脱硫喷嘴组4喷出的脱硫剂细微液滴充分洗涤,发生空间化学反应,达到第一步脱硫效果,含大量脱硫剂细微液滴的烟气在进入除雾脱硫室后,通过上除雾脱硫器6上的薄壁钢管14时,大量的脱硫剂细微颗粒被薄壁钢管14捕捉吸附,在薄壁钢管14内外表面形成脱硫剂液膜,含硫烟气再次与。

12、脱硫剂液膜发生表面化学反应,实现第二次脱硫。下除雾脱硫器13作用与上除雾脱硫器6相同,起到再次脱硫和除雾作用。薄壁钢管14内外表面形成的脱硫剂液膜增厚并被烟气撕裂破碎形成较粗的液滴,由于其重力和烟气携带惯性的共同作用滴落到脱硫剂池7中,而脱硫后的烟气从出口烟道8排出。0025脱硫剂与烟气发生脱硫反应后密度增加,沉入脱硫剂池7的下部,由脱硫剂废液管12排出,新鲜的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入口管11进入脱硫剂池7,脱硫剂池7的中上部液体通过循环管10、循环泵9再次进入脱硫喷嘴组4,达到循环利用,充分提高脱硫剂的利用效率。新鲜的脱硫剂通过脱硫剂入口管11也可以进入循环泵9入口,与循环液一起进入脱硫说明书CN。

13、101961597ACN101961598A3/3页5喷嘴组4,实现新鲜的脱硫剂连续供应和计量。0026入口烟道3的流通面积接近锅炉烟道1,除雾脱硫室的烟气流通面积仅相当于锅炉烟道1面积的12倍左右,采用空间烟道脱硫、液膜脱硫和除雾三者结合,与常规湿法脱硫相比,取消了常规的体积庞大的吸收塔和阻力很大的除雾器,除雾吸收合二为一,对烟气流速没有严格要求,脱硫效率很高,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场地和投资费用。0027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1961597ACN101961598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1597ACN101961598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1597ACN101961598A3/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615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