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3171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3171ACN101963171A21申请号201010520336222申请日20101026F15D1/0420060171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址710055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72发明人李安桂高然邱国志雷文君郝鑫鹏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代理人李婷54发明名称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和两个出口段,其中一个出口段与入口段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通过分流段水平连接。
2、端与一个出口段相连,分流段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端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本发明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的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1963172A1/1页21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1)和两个出口段(5、10),其中一个出口段(10)与入口段(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5)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
3、直于入口段(1)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入口段(1)通过分流段(2)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10)相连,分流段(2)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9)相连,在缓冲段(9)下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5)相连的整流段(11);所述的整流段(11)内上端设有整流叶片(3、6、7、8),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4)将整流段(11)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缓冲段(3)长度与入口段(1)管道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叶片(3、6、7、8)沿整流段(11)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
4、流段(11)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4)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1)纵向相互平行。5一种设计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11)内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5、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1)前T型分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步骤二、确定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
5、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权利要求书CN101963171ACN101963172A1/4页3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空调系统中的一种局部构件,特别涉及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背景技术0002T型三通是暖通动力流体机械中非常常见的改变流体流向并且分流的管件,在分流管路中,由于流体的转弯,出现了从曲率中心向管子外弧面的离心力,这就使得流体从管道的直线段过渡到弯曲管段在拐弯结束前时,外弧。
6、面的压力增高而内弧面的压力降低。所以,在外弧面处流体的流速将减小,而在内弧面处流体的流速相应地增大。因此,在外弧面附件出现扩散效应,而在靠近内弧面处出现收缩效应。流体从弯曲管段过渡到直管段拐弯后时,又有相反的现象发生,即内弧面附近产生扩散效应,外弧面附近产生收缩效应。扩散效应使得流体脱离壁面,同时弯曲管段流体由于惯性而流向外弧面的运动更加剧了从内弧面的分离。0003由于以上原因,流体在流过T型三通并且分流后,流体会由于扩散和收缩效应而分层,如图1所示,这会导致流体在图中所示右侧的流速大于左侧。这就意味着流体流速不均匀。在暖通空调领域,一方面会在管道内部发生振动而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如果将这部分。
7、流体直接送入房间,会造成室内气流组织与设计相悖从而影响室内舒适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该T型分流整流三通的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6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和两个出口段,其中一个出口段与入口段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通过分流段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相连,分流段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端。
8、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0007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点为0008所述的缓冲段长度与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0009所述的整流叶片沿整流段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0010所述的导流叶片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纵向相互平行。0011另外,设计上述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内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2步骤一、确定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管道尺寸和管道说明书CN101963171ACN。
9、101963172A2/4页4入口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前T型分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0013步骤二、确定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0014由以上可见,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流段对流体进行分流,使流体进入出口前的缓冲段内,流体在缓冲段内进行缓冲,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
10、切割,并通过导流叶片与壳体之间形成五个大小相等通道消除流体的横向速度。从而消除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如图2所示。附图说明0015图1为流体通过传统T型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0016图2为安装本发明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后流体通过T型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0017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传统T型三通出口段横断面流体速度分布积分图;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出口段速度分布图0020图中各符号表示以下信息1、入口段;2、分流段;3、整流叶片;4、导流叶片;5、出口段;6、7、8、整流叶片;9、缓冲段;10、出口。
11、段;11、整流段;其他,箭头方向表示流体流动方向。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2如图3所示,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1和两个出口段5、10,其中一个出口段10与入口段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5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1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1通过分流段2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10相连,分流段2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9相连,此处缓冲段3的设计用于确保整个合流三通管内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的流体。在缓冲段9下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5相连的整流段11;所述的整流段11内上端设有整流叶片3、6、7、8,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
12、4将整流段11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从而实现对整个分流三通管道内的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0023由于流体在经过变向后流动特性变得不稳定,为了使其能够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然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本发明在整流段前设置长度与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的缓冲段。0024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体进行切割,所述的整流叶片3、6、7、8沿整流段11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11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这种类型导流叶片与流体碰撞时的接触面面积更小,有此所产生的碰撞阻力也小,由于碰。
13、撞产生流体涡旋的可能性也小。以此可以有效的减小切割流体所引起的阻力。说明书CN101963171ACN101963172A3/4页50025同样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经整流叶片的流体进行导流,所述的导流叶片4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1纵向相互平行,当流体通过分流段2后所形成的与来流方向相垂直的速度分量会被导流叶片4所消除,从而消除了流体通过分流段2后形成涡旋并增加阻力的可能。0026当流体流过T型三通后由于前文所述的扩张和收缩作用,会在如图1所示位置形成右侧速度大,左侧速度小的速度分层。本发明通过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所得出的流过T。
14、型三通后流体流速分布及大小,确定整流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距大小,使得流体流过整流叶片后的在每个通道的流体流量相同。由于整流叶片对流体进行了切割,流体会在被切割后形成涡旋。本发明中的整流片在横截面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对流体的横向速度进行抵消,从而消除其所形成的涡旋,使流体只具有纵向速度。从而在消除速度分层,达到整流目的。0027本发明设计上述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11内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8步骤一、确定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5、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段1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
15、MPLE算法。0029首先、求解动量方程00300031然后求解压强修正的连续性方程00320033为流体密度;UI,UJ为速度,I,J为张量下角标,I,J1,2,3;,T为动力黏度,下角标T表示该物理量由湍流脉动引起;K,为常数;C,C1,C2为经验系数,其取值如下表所示。0034并且更新压强、便面质量流量并以此求解雷诺应力方程。并判断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停止计算,如果不收敛则继续求解动量方程。RSM模型常数,如表1所示0035表1模型常数0036系数CC1C2K数值00914419210130037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1前T型分流整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
16、布。0038步骤二、确定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求出整流段11的位置横剖面内各个点的速度大小,从左向右对流速及流体与整流段11内壁的距离进行积分,当流量满足总流量的1/5时停止积分,所求得的距离即为整流叶片与整流段11内壁的设置距离以及各整流叶片之间的设置间距。这样就满足这五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都是相通的皆为总流量的1/5。利用面积分原理,从而完成满足每个流说明书CN101963171ACN101963172A4/4页6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的。
17、大小的设置。0039具体实施例0040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41遵循上述技术方案,以中央空调风管连接用T型分流三通的优化过程为例,首先确认T型分流整流三通管道各部分的尺寸,其中入口段尺寸300MM300MM,两个出口段尺寸均为300MM300MM,分流段弯度为15,整流段长度为300MM,整流段中的整流叶片长度为100MM,导流叶片长度为300MM。0042然后列出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离散格式,使用SIMPLE方法进行求解,可以得出从未添加整流段时整流段11所在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
18、布值。确定整流段入口处大小,如图4所示,根据积分原理,图4中的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及为流量大小,以入口处风速为7M/S为例,总的入口提及流量为7M/S300MM300MM063M3/S。本发明一共为五个流道,则每个流道内应流过的流体体积为0126M3/S。因此,只要从图4中的左端向右端依次沿着管道宽度进行积分,当积分值达到0126M3/S时积分停止即可。通过计算当宽度从左向右依次分别达到80MM、40MM、50MM、60MM、70MM时,其各流道中的体积流量积分值皆为0126M3/S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依次为525M/S、105M/S、84M/S、7M/S、6M/S。这样就能够确定出五个流体。
19、通道入口处的大小从左向右分别为80MM300MM、40MM300MM、50MM300MM、60MM300MM、70MM300MM。通过这种流体切割,五个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量相等,所以流体通道出口大小也是相等的,其流体通道出口尺寸从左向右依次为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均为7M/S。0043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方差英文VARIANCE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00440045因此,为了分析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
20、流三通出口处速度分布的不同,这里引进方差的概念对其进行流速稳定性分析。0046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流三通的速度方差进行对比,传统T型分流三通出口处管道横断面速度方差为1265459,本发明出口处管道横断面速度方差为0791196。其速度稳定程度提375。0047与此同时,通过整理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流三通横截面速度分布值,如图5所示。本发明出口处的速度分布明显比传统弯管更加均匀,这样既避免了管内流体因流速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振动噪音又可使进入空调房间的气流稳定,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说明书CN101963171ACN101963172A1/3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3171ACN101963172A2/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63171ACN101963172A3/3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6317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