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143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100150.6

申请日:

2004.12.06

公开号:

CN1624230A

公开日:

2005.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19/02

主分类号:

D05B19/02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赤羽浩一; 堀亮彦; 铃木裕之; 位田敬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3.12.05 JP 2003-407464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喜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M),在可装卸地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M1)并根据缝制条件需要调换的零件(割刀(6)、锤子(7)、压脚(32))上,设置有存储这些零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T),设置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T)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信息收发信的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在将零件(6、7、32)安装在缝制装置(M)上后,通过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将无线标签(T)的信息读出,控制装置(17)可容易地对零件(6、7、32)与各设定值的组合是否适合作出检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制装置,具有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 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其特征在于,具 有: 设置成与所述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的无线标签; 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其无线标签进行辨认的辨认手段; 以及根据该辨认手段的辨认结果、生成控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 或在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的第1信号生成手段。
2: 一种缝制装置,具有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 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其特征在于,具 有: 设置成与所述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的、并存储有该装卸式零件 方面信息的无线标签; 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读取有关该装卸式零件信息的读取 手段; 以及根据由该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生成控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 号或在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的第2信号生成手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表示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 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根据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 类识别信息,将为了选择预定的缝制条件或缝制动作用的缝制程序的信号作 为缝制控制信号来生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个体识别信息, 具有根据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在各个 装卸式零件个体上存储有关其使用信息的使用信息存储手段。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 息, 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当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 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所述缝制装置本体或构件上的安装 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对于所述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 动作,将为了施加预先设定用于设定之外零件的规定限制用的信号作为缝制 控制信号来生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 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 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由使用者选择是否要施加这一限制 用的信号。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 在对缝制动作施加了规定限制时,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 息, 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当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 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所述缝制装置本体或所述构件上的 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将显示这一内容用的信号 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使用履历信息, 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将与执行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 的使用履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 所述第2信号生成手段,与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 识别信息对应,将对有关使用该零件的缝制的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及 设定作出制导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
12: 一种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具有缝制装置本体;与可装卸地安装 在该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用于在 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的缝制装置中、与所述装卸式零件相关联的信息进 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成与所述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的、并存储有有关该装卸式 零件信息的无线标签; 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读取有关所述装卸式零件信息的读 取手段; 以及信号生成手段,其根据由该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生成控制缝制动 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向所述缝制装置本体侧进行输出或者生成在显示手段中 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输出。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表示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 所述信号生成手段,根据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 别信息,将为了选择预定的缝制条件或缝制动作用的缝制程序的信号作为缝 制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个体识别信息, 具有根据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在各个 装卸式零件个体上存储有关其使用信息的使用信息存储手段。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 息, 所述信号生成手段,当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 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所述缝制装置本体或构件上的安装对象 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对于所述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动作, 将为了施加预先设定用于设定之外零件的规定限制用的信号作为缝制控制信 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信号生成手段,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 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信号生成手段,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由使用者选择是否要施 加这一限制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信号生成手段,在对缝制动作施加了规定限制时,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 的信号并进行输出。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 息, 所述信号生成手段,当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 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所述缝制装置本体或所述构件上的安装 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将显示这一内容用的信号作为 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使用履历信息, 所述信号生成手段,将与执行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使用履 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
21: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 所述信号生成手段,与由所述读取手段从所述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 信息对应,对有关使用该零件的缝制的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作 出制导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

说明书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的缝制装置,特别涉及可进行有关缝制作业的信息交接的缝制装置及其信息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缝制装置的例子,已有日本国专利特许申请公开平成9年第145980号公报所记载的圆头锁眼缝纫机。这种圆头锁眼缝纫机具有用于在加工布上形成钮孔的割刀和锤子,在加工布上缝制出由圆头孔部和与其连续的直线状的末端部组成的圆头孔锁眼。此时,使用者根据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的规格,将所述割刀和锤子调换成适合的零件,成为了可使用的调换式零件。

    在缝制装置中,除了上述用于形成钮孔的割刀和锤子之外,调换式零件还包括:缝制被缝制物(布等)的缝针、包含缝制时按压或把持被缝制物进行保持的所谓的压脚和刺绣框架在内的布保持构件、圆头锁眼缝纫机中用于形成钮孔地割刀、与割刀抵接时可使割刀取得切断反力的锤子、以及缝制结束后将缝线切断的剪线割刀等。并且,除了需要根据上述缝制形态及规格进行调换之外,还要根据使用状况,在规定时期内因寿命劣化而必须进行调换的零件,包括:挂住上线使其通过的并调整张力用的挑线杆、当缝针贯通到被缝制物的下方时将松弛的上线钩住的梭子的梭尖部、以至于驱动各种动作构件的电机等。

    在上述传统技术中,为了方便于调换,前述的进行调换的零件通常是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侧。由于采用了使用者比较自由(简单)的可装卸式构造,因此会造成使用者使用了对于安装零件未必是最佳的错误缝制条件和缝制程序进行缝制、或者错误地安装了与原本应安装的零件不一样的零件来使用。在这种场合,不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会导致缝制不良和缝制作业效率的降低,还会使缝制装置本体发生局部的耐久性下降或故障。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通常是考虑比如在具有许多台缝制装置的缝制工场中,由维修人员定期·定向性地进行检查的方法,但该场合,对于所有的缝制装置,必须对零件的组合逐一进行检查,成为了非常麻烦且费时的作业。又,在检查时,必须使作为对象的缝制装置停止,导致生产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对于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即使进行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对其进行适合性检查的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缝制装置,设置有与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的无线标签(tag),还具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其无线标签进行辨认的辨认手段;以及根据该辨认手段的辨认结果、生成控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或在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的第1信号生成手段。

    上述结构中,无线标签被设置成比如以附加或一起捆扎在各装卸式零件上等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在将装卸式零件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侧使用的场合,可由辨认手段对该无线标签进行辨认。通过该无线标签的辨认,可对是否安装了所需的装卸式零件、或者被安装的装卸式零件是否属于作为安装对象预先设定的零件(比如纯正品)作出判定。并且,根据该辨认结果,通过第1信号生成手段来生成缝制控制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

    此时,当未安装所需的装卸式零件的场合以及安装了不是预先设定的零件的场合,作为缝制控制信号,可以生成比如禁止缝制动作开始用的信号和限制缝制动作用的信号。或者作为显示控制信号,可以生成在显示手段中显示出不是装卸式零件的内容或作为安装对象不是预先设定零件的内容用的信号。

    这样,即使进行装卸式零件的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对其进行适合性检查,能可靠地防止动作不良和故障等的发生,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并且,与由维修人员逐一进行手工作业的检查的传统方法相比,由于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大量的信息传递和自动判定·显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地进行检查作业。又,检查时不需要停止缝制装置,故可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缝制装置,设置有与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并存储有该装卸式零件方面信息的无线标签,还具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读取有关该装卸式零件信息的读取手段;以及根据由该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生成控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或在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的第2信号生成手段。

    上述结构中,关于各自的装卸式零件,存储有关该装卸式零件信息的无线标签,被设置成比如以附加或一起捆扎在该装卸式零件上等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在将装卸式零件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侧使用的场合,通过读取手段,从与该装卸式零件对应的无线标签中读取有关该装卸式零件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由第2信号生成手段来生成缝制控制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

    此时,根据从无线标签中读取的装卸式零件的信息,作为缝制控制信号,可以生成根据装卸式零件的种类来执行与装卸式零件种类对应的缝制动作用的信号、以及当安装了不是预先设定零件的场合时禁止或限制缝制动作用的信号。或者作为显示控制信号,可以生成在显示手段中显示出不是作为安装对象的预先设定零件(纯正品)这一内容用的信号、执行与使用履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以及缝制时对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作出制导(guidance)显示用的信号等。

    这样,即使进行装卸式零件的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对其进行适合性检查。并且,通过将上述生成的信号输出,不仅能尽量避免耐久性的降低,而且可实现符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规格的缝制条件。其结果,可充分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可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与由维修人员逐一进行手工作业的检查的传统方法相比,由于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大量的信息传递和自动判定·显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地进行检查作业。又,检查时不需要停止缝制装置,故可提高生产率。

    本第2技术方案的缝制装置中,再具体地讲,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表示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第2信号生成手段作成根据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将为了选择预定的缝制条件或缝制动作用的缝制程序的信号作为缝制控制信号来生成的结构。这样,可以检查被安装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选择与其对应的缝制条件或缝制程序。由此可执行适合的缝制动作,能可靠地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又,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作成设置有根据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在各个装卸式零件个体上存储有关其使用信息的使用信息存储手段的结构。这样,通过在使用信息存储手段中存储有关各个装卸式零件使用的信息,故即使是同种类的零件也能分别地对每1个体的使用履历(进而是零件寿命)进行单独管理。这样,不存在安装已到达使用寿命的零件来使用等的可能性,故不会发生缝制不良,可防止在缝制装置本体上发生局部的耐久性下降或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可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或者,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和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第2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以下的结构即、当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缝制装置本体或构件上的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对于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动作,也可以将为了施加预先设定用于设定之外零件的规定限制用的信号作为缝制控制信号来生成的结构。这样,当装卸式零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正规品(比如所谓的纯正品)的场合,作为缝制控制信号,可生成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限制用的信号。根据这一信号对缝制动作执行限制,由此,即使使用了非纯正品的零件和仿造品也不会发生不能缝制的现象,不仅能预防故障等的发生和缝制不良,而且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来执行缝制动作。

    此时,第2信号生成手段,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的结构,这样,可将对缝制动作施加的规定限制这一内容预先报知给使用者,使用者能辨认出难以发挥原本的性能这一内容。

    或者,第2信号生成手段,也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由使用者选择是否要施加这一限制用的信号的结构,这样,使用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在使用者确认的基础上,可执行限制使用该零件的缝制动作。

    并且,第2信号生成手段,也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了规定限制时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的结构,这样,在对缝制动作施加有规定限制的期间,可将这一内容报知给使用者,使用者能辨认出当时正在执行的缝制动作正处于限制中、原本的性能不能发挥的这一内容。

    上述的本发明的第2缝制装置中,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第2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以下的结构即、当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缝制装置本体或所述构件上的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将显示这一内容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的结构。这样,当装卸式零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正规品(比如所谓的纯正品)的场合,可在显示手段中显示这一内容,故使用者能辨认出难以发挥原本的性能这一内容。其结果,可防止因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所导致的故障发生,避免在不合理的状态下使用,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使用履历信息的结构,同时将第2信号生成手段作成将与执行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使用履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的结构。这样,能可靠地向使用者报知装卸式零件已到达了或接近于使用寿命这一信息,在耐久性降低之前,由使用者快速地调换与其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等,能更加可靠地根据各零件的耐久性及使用寿命来进行合适的管理。

    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第2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与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对应、对有关使用该零件的缝制的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作出制导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的结构。这样,缝制时可将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向使用者作出制导显示,促使使用者采用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的规格的缝制条件,可执行适合的缝制动作。

    并且,本发明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是一种与可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装卸式零件相关联的信息进行通信用的系统,设置存储有与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的有关该装卸式零件信息的无线标签,还具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读取有关该装卸式零件信息的读取手段;以及根据由该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生成控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或在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输出的信号生成手段。

    上述结构中,关于各自的装卸式零件,存储有关该零件信息的无线标签,被设置成比如以附加或一起捆扎在该装卸式零件上等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在将装卸式零件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侧使用的场合,通过读取手段,从与该装卸式零件对应的无线标签中读取有关该装卸式零件的信息,根据该信息,由信号生成手段来生成缝制控制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

    此时,根据从无线标签中读取的装卸式零件的信息,作为缝制控制信号,可以生成根据装卸式零件的种类来执行缝制动作用的信号、以及当安装了不是预先设定零件的场合时禁止或限制缝制动作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或者作为显示控制信号,可以生成在显示手段中显示出不是作为安装对象的预先设定零件(纯正品)这一内容用的信号、执行与使用履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以及缝制时对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及设定作出制导显示用的信号等并进行输出。

    这样,即使进行装卸式零件的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对其进行适合性检查。并且,通过将上述生成的信号输出,不仅能尽量避免耐久性的降低,而且可实现符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规格的缝制条件。其结果,可充分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可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与由维修人员逐一进行手工作业的检查的传统方法相比,由于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大量的信息传递和自动判定·显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地进行检查作业。又,检查时不需要停止缝制装置,故可提高生产率。

    另外,该场合,可在缝制装置的外部设置读取手段和信号生成手段。又,当然在1台的缝制装置上也可分别设置各1台读取手段和信号生成手段,即使是由设置于这些缝制装置外部的1台系统计算机对多台缝制装置进行管理的场合,也可由1台读取手段将所有的缝制装置中的装卸式零件的无线标签的信息读取。又,可作成由1个信号生成手段来生成所有的有关缝制装置的缝制控制信号或显示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的结构。对于显示手段,也是既可设置在每1个缝制装置中,也可由1个显示手段来执行所有的有关缝制装置的显示。

    本缝制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再具体地讲,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表示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信号生成手段作成根据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将为了选择预定的缝制条件或缝制动作用的缝制程序的信号作为缝制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可以辨认安装在缝制装置上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选择与其对应的缝制条件或缝制程序。由此,在缝制装置中可执行适合的缝制动作,能可靠地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又,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作成具有根据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在各个装卸式零件个体上存储有关其使用信息的使用信息存储手段的结构。这样,通过在使用信息存储手段中存储有关各个装卸式零件使用的信息,即使是同种类的零件也能分别地对每1个体的使用履历(进而是零件寿命)进行单独管理。这样,不存在安装已到达使用寿命的零件来使用等的可能性,故不会发生缝制不良,可防止在缝制装置本体上发生局部的耐久性下降或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可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或者,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以下的结构即、当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缝制装置本体或构件上的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对于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动作,将为了施加预先设定用于设定之外零件的规定限制用的信号作为缝制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当装卸式零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正规品(比如所谓的纯正品)的场合,作为缝制控制信号,可生成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限制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根据这一信号执行被限制的缝制动作,由此,即使使用了非纯正品的零件和仿造品,也可在不发生不能缝制的情况下预防故障等的发生和缝制不良,而且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来执行缝制动作。

    此时,信号生成手段,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可将对缝制动作施加的规定限制这一内容预先报知给使用者,使用者能辨认出难以发挥原本的性能的这一内容。

    或者,信号生成手段,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由使用者选择是否要施加这一限制用的信号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使用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在使用者确认的基础上,可执行限制使用该零件的缝制动作。

    并且,信号生成手段,也可以作成在对缝制动作施加了规定限制时生成将其内容作出报知用的信号的结构。这样,在对缝制装置中的缝制动作中施加有规定限制的期间,可将这一内容报知给使用者,使用者能辨认出当时正在执行的缝制动作正处于限制中、原本的性能不能发挥的这一内容。

    上述的本发明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中,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以下的结构即、当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不属于与作为在缝制装置本体或所述构件上的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装卸式零件相对应的场合,将显示这一内容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当装卸式零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正规品(比如所谓的纯正品)的场合,可在显示手段中显示这一内容,使用者能辨认出难以发挥原本的性能这一内容。其结果,可防止因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所导致的故障发生,避免在不合理的状态下使用,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使用履历信息的结构,同时将信号生成手段作成将与执行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使用履历信息对应的警告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能可靠地向使用者报知装卸式零件已到达了或接近于使用寿命这一信息,在耐久性降低之前,由使用者快速地调换与其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等,能更加可靠地根据各零件的耐久性及使用寿命来进行合适的管理。

    可将无线标签作成存储有对应的装卸式零件的种类识别信息的结构,同时将信号生成手段作成与由读取手段从无线标签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对应、对有关使用该零件的缝制的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作出制导显示用的信号作为显示控制信号来生成并进行输出的结构。这样,在缝制装置中,缝制时可将其它所需的零件或准备作业或设定向使用者作出制导显示,促使使用者采用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的规格的缝制条件,可执行适合的缝制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中的缝制装置整体概略构造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送布台附近的详细构造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包含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方框图。

    图4为表示操作盘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无线标签结构一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6为表示标签阅读器/记录器的整体构造的功能方框图。

    图7为表示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为压脚与割刀的不同尺寸的组合是否适合的示例图。

    图9为表示锤子与割刀的不同尺寸的组合是否适合的例子图。

    图10为表示压脚的不同尺寸的构成例的主视图。

    图11为表示割刀的不同尺寸的构成例的侧视图。

    图12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一)。

    图13为表示缝制数据作成的详细顺序的流程图。

    图14为圆头锁眼缝的线迹数据内容一例的示图。

    图15为表示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孔锁眼线迹的详细构造的俯视图。

    图16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二)。

    图17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三)。

    图18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四)。

    图19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五)。

    图20为表示操作盘的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之六)。

    图21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表示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整体概略构造的功能方框图。

    图22为表示中央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第1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图20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缝制装置即、对在被缝制物(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孔并在其周围进行锁眼缝的圆头锁眼缝纫机场合的例子。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圆头锁眼缝纫机)M的整体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1中,缝制装置M由大致呈矩形箱状的底座2与从该底座2的后方部上部朝前方连续地延伸的机臂3一体构成,并载放在缝纫机台板1上。

    针杆4可上下移动及朝左右方向摆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臂3的前端侧的机头部3a的下部。缝针9可装卸地安装在该针杆4的下端部。从卷线筒等的上线供给源(未图示)向缝针9供给作为缝制材料的上线。另外,在机臂3上,设置有对所述上线赋予张力的缝线张力调节机构和从该缝线张力调节机构向缝针9延伸的上线的中途部所卷挂的挑线杆(未图示)等。

    设置在所述缝纫机台板1上的缝纫机电机20(参照图3)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针杆4,使其上下运动。与此同时,由所述缝纫机电机20的驱动进行回转的主轴(上轴)10的回转力通过凸轮机构(未图示)传递,从中心以规定幅度边左右摆动边上下驱动。该场合,所述主轴10转1圈,针杆4在左侧摆动位置和右侧摆动位置进行2次上下运动。

    另一方面,所述底座2上,在与所述机臂头部3a下方的针杆4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弯针座5。该弯针座5具有2个弯针5a(参照图2),因所述主轴10的回转力通过凸轮机构的传递而使这些弯针5a与针杆4同步动作。又,针杆4及弯针座5通过设置在底座2内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θ方向驱动电机22及由齿轮机构11构成的转动机构12,可分别在水平面上绕铅垂轴一体地转动。

    而且,在底座2上,设置有固定配置于弯针座5的后方侧位置的割刀(下切刀)6,同时可摆动地设置有从上方对该割刀6进行接离的冲压用锤子7。该锤子7如图3所示,由具有设于底座2内的气缸24及对该气缸24的供给空气进行控制的电磁切换阀25的锤子驱动机构13进行驱动。由此,通过与所述割刀6的互动,可在被缝制物(加工布)上形成由圆头孔部和与其相连的直线状的边端孔部构成的圆头孔DH(参照图15)。另外,作为被缝制物C,除加工布以外还有皮革制品、缓冲气袋等。

    此时,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1A~图11C所示,作为所述割刀6准备了不同尺寸的3种类。即,形成长度比较短的圆头孔DH用的S尺寸的割刀6(S)、形成中间的长度的圆头孔DH用的M尺寸的割刀6(M)、形成长度比较长的圆头孔DH用的L尺寸的割刀6(L),这些构件可调换(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底板2)上。使用者通过选择该3种类的割刀6中与想要形成的圆头孔DH对应的那1个来进行安装。又,虽未详细图示,所述锤子7也是准备了S、M、L尺寸的3种类,可调换(装卸)地进行安装。

    并且,在底座2的上面部,设置有可安放被缝制物的送布台8。该送布台8如图2所示,整体呈薄型的矩形箱状,在其下面,开放有与弯针座5及割刀6对应的部位。在该送布台8的上面,设置具有开口部14a的金属制的横板(cloth plate)14。在所述横板14上的所述开口部14a的左右两侧(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压布位置),设置有用于按压保持被缝制物的压脚32(参照图10)。

    此时,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0A~图10C所示,所述压脚32也是准备了不同尺寸的3种类。即,与长度比较短的圆头孔DH对应的S尺寸的压脚32(S)、与中间的长度的圆头孔DH对应的M尺寸的压脚32(M)、与长度比较长的圆头孔DH对应的L尺寸的压脚32(L),这些构件也可调换(装卸)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

    所述送布台8,通过设置在底座2内的由X方向驱动电机28及Y方向驱动电机30等构成的送布机构27(参照图3),可独立地朝与圆头锁眼线迹DN的边端部F(参照图15)平行的Y方向(前后方向)、与该Y方向正交的X方向(左右方向)进行水平移动。所述X方向驱动电机28及Y方向驱动电机30分别由比如步进电机构成。下面适当地将所述缝制装置M中通常设置成不可拆卸的部分(比如缝纫机台板1、底座2、机臂3、送布台8等)称为缝制装置本体M1。

    并且,在该缝制装置M(缝纫机台板1)上,设置有由对各机构进行控制的微机构成的控制装置17(参照图3)。又,如图5所示,在缝制装置M中,设置有用于设定后述的圆头锁眼线迹DN的线迹长度等的操作盘15和脚踏式的起动·停止开关(踏板)16。而且,还设有检测所述主轴10的回转相位并输出相位信号的定时信号发生器18、以及详细后述的与存在于可存取范围内的无线标签T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信(读取及写入)的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

    图3是表示包括所述控制装置17在内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在该图3中,控制装置17由CPU17a、ROM17b、RAM17c、通过数据总线等各种总线与它们连接的输入接口17d及输出接口17e等构成。

    在所述输入接口17d上,连接着所述起动·停止开关16、与所述压脚32连接的压脚开关19、定时信号发生器18、操作盘15、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输入来自这些构件的信号。

    所述输出接口17e上,连接着对所述缝纫机电机2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1;对θ方向驱动电机22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3、对所述电磁切换阀25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6、对所述X方向驱动电机28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9、对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3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31、操作盘15、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向这些构件输出控制信号(缝制控制信号、显示控制信号等,详细后述)。

    在所述ROM17b中,存储有详细后述的主控制程序、为了执行圆头锁眼缝而预先设定的多个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针对各控制程序预先设定的多个线迹数据等。在RAM17c中,具有包括存储有根据所述操作盘15的操作而设定的线迹数据的数据存储器等在内的各种存储器和缓冲存储器等。

    图4是表示所述操作盘15的结构。该操作盘15具有用于进行有关圆头锁眼线迹DN的各种设定的3个显示灯15a~15c。还具有选择键15d和用于变更输入各项目的数值的数值增加键15e及数值减少键15f(比如数值减少键15f可兼作回车键)。而且,具有用于执行包含设定的数值在内的各种显示的显示手段、比如由带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15g。

    所述显示灯15a~15c具体包括:用于选择设定圆头锁眼线迹DN的线迹长度(边端部F的长度尺寸,以下用线迹长度F表示)的「线迹长度」选择显示灯15a;用于选择设定线迹间距的「线迹间距」选择显示灯15b;用于选择设定圆头孔部DE的针数的「针数」选择显示灯15c。当操作选择键15d时,各选择显示灯15a~15c依次切换点灯。并且,通过操作数值增加键15e及数值减少键15f,可对选择显示灯点灯的项目进行数值设定。此时,在显示部15g上进行包含设定的数值在内的各种显示。

    作为本实施形态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可装卸地设置、可调换及使用的装卸式零件,为此,将无线标签T与这些装卸式零件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地进行设置。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割刀6、锤子7、压脚32相当于装卸式零件。在所述无线标签T中,预先存储有与各零件6、7、32对应的无线标签信息(比如,表示各构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或者即使同一种类也在每个单体上标有个体识别信息等)。该无线标签T比如直接附加设置在零件6、7、32上,具体是将装入无线标签T的标记贴在各零件6、7、32上。

    图5是表示该无线标签T结构的功能方框图。该无线标签T具有IC电路部100和与该IC电路部100连接的天线部101。天线部101在与所述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的天线40(参照图6)之间,利用UHF频带等高频,非接触地进行信号收发信(无线通信)。

    详细地说,所述IC电路部100包括:对通过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11;用于对由该整流部111整流后的载波的能量进行聚集以用作驱动电源的电源部112;对IC电路部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3;从由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中抽取时钟信号并供给控制部113的时钟抽取部114;具有存储规定的信息信号的信息存储部的功能的存储器部115;以及与天线部101连接的调制解调部116。

    调制解调部116对通过天线部101接收到的、来自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的天线40的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同时根据来自控制部113的回复信号,将从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进行反射调制。控制部113,通过对由所述调制解调部116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解释,根据存储器115中存储的信息信号生成回复信号,执行由调制解调部116的回复控制等的基本控制。本实施形态中,IC电路部100作成了通过控制部113能对储存部115所存储的信息执行读出·写入双方的结构。

    图6是表示所述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的整体结构的功能方框图。该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具有:在与所述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之间、利用比如UHF频带等高频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交接的天线40;通过该天线40在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中进行存取(执行读取及写入)用的高频电路51;对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读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读出信息、同时生成存取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用的存取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52;以及对包括高频电路51和信号处理电路52等在内的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用的控制电路60。

    控制电路60由微机构成,具有CPU、ROM及RAM等(未作详细图示),一边利用RAM的临时存储功能一边根据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执行信号处理。又,控制电路60通过输出输入接口61与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连接,可与控制装置17之间交接信息。

    所述高频电路51包括:通过天线40对无线标签T发送信号的发信部53;输入由天线40接收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的接收部54;以及定向耦合器55。

    所述发信部53具有发生存取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进行读取及写入)用的载波的作为载波发生部功能的水晶振子56、PLL(Phase LockedLoop)57、以及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58,同时具有第1混频器71和第1放大器72。所述第1混频器71,根据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2供给的信号,对由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进行调制(比如基于「TX-ASK」信号的振幅调制),具有作为载波调制部的功能。第1放大器72,对由该第1混频器71调制后的已调波进行放大,具有作为已调波放大部的功能。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使用UHF频带的频率,所述第1放大器72的输出通过定向耦合器55向天线40传递,供给到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

    所述接收部54由第2混频器73、带通滤波器74、第2放大器76、第1限幅器75、第3混频器77、带通滤波器78、第3放大器80、第2限幅器79、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81等构成。

    所述第2混频器73将由天线40接收到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与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进行复合,来自该第2混频器73的输出通过带通滤波器74后,由第2放大器76放大后供给第1限幅器75。另外,所述第3混频器77将由天线40接收到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与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的相位错开90°的载波进行复合。来自该第3混频器77的输出通过带通滤波器78后,由第3放大器80放大后供给第2限幅器79。

    并且,从所述第1限幅器75输出的信号「RXS-I」和从第2限幅器79输出的信号「RXS-Q」,被输入信号处理电路52中进行处理。此时,第2放大器76和第3放大器80的输出也输入RSSI81,将表示这些信号的强度的信号「RSSI」输入信号处理电路52。由此,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中,通过I-Q正交解调对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进行解调。

    上述结构的无线标签T中存储的无线标签信息(前述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当割刀6、锤子7、压脚32分别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侧时(或接近于即将要安装时),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出,该读出的信息输入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

    下面,参照图7~图20对主要是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所执行的控制进行说明。图7的流程图是表示主控制程序所执行的、通过无线标签T的信息读出,由控制装置17执行的控制顺序。即,首先,比如在电源刚接通后的步骤S10中,如上所述,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出的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被输入而得到识别。下一步骤S20中,将由操作盘15设定的缝制条件「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读取进行识别。

    并且,步骤S30中,通过参照预先存储于ROM17b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图表,对于由上述步骤S10辨认的从无线标签信息识别的割刀6、锤子7、压脚32和由上述步骤S20辨认到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判定它的相互组合是否适合。

    图8和图9表示上述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的一例。图8是表示压脚32与割刀6的尺寸(L、M、S)不同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图,图9是表示锤子7与割刀6的尺寸(L、M、S)不同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图。图中,「○」表示适合,「×」表示不适合。

    图8中,对于相对较小的S尺寸的压脚32(参照图10A),只适合于相对较小的S尺寸的割刀6(参照图11A),不适合于相对较大的L尺寸(参照图11C)和中间的M尺寸(参照图11B)的割刀6。又,对于M尺寸的压脚32(参照图10B),适合于S尺寸和M尺寸的割刀6,不适合于L尺寸的割刀6。另一方面,对于L尺寸的压脚32(参照图10C),均适合于S尺寸、M尺寸、L尺寸的割刀6。

    综上所述,在S、M、L的3等级的尺寸表中,从割刀6一侧看,适合于压脚32的尺寸相同或比其大的场合,不适合于压脚32的尺寸小的场合。这是因为若压脚32若是相对较小的尺寸,则圆头孔DH形成时割刀6会与压脚32发生干扰的缘故。

    图9也一样,在S、M、L的3等级的尺寸表中,从割刀6一侧看,适合于锤子7的尺寸相同或比其大的场合,不适合于锤子7的尺寸小的场合。

    返回图7,步骤S30中,当组合适合的场合(Yes)时进入步骤S40。步骤S40中,在操作盘15的显示部15g中生成显示属于适合这一内容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输出。图12表示此时在显示部15g中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例。此时,将缝制条件的各设定值及被安装的零件6、7、32的类型(尺寸)及其原有的作成缝制数据的内容作出显示。

    在步骤S50中,根据在操作盘15设定输入的各种设定值,从存储在ROM17b的程序存放区域内的多个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中选择最佳的程序进行读出。详细地说,CPU17a作为缝制控制信号生成选择所述控制程序的选择信号,向ROM17b输出,从ROM17b读出与其对应的控制程序。另外,与其对应地从存放在所述ROM17b中的多个线迹数据(线迹条件数据)中,适当地选择最适合于本次缝制的数据。详细地说,CPU17a作为缝制控制信号生成选择所述线迹数据的选择信号,向ROM17b输出,从ROM17b读出与其对应的线迹数据。另外,也可对读出后的线迹数据进一步加工。

    这样,作成了本次的圆头锁眼缝的缝制数据(线迹数据)。该线迹数据中,对于各规定的针数(图15所示的例子是17针),为了决定出外针相对于内针的落针位置,对每1针的X方向驱动电机28、Y方向驱动电机30、θ方向驱动电机22的各驱动脉冲数进行设定。

    图13的流程图表示该步骤S50中作成缝制数据的详细顺序。另外,图15是表示在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的线迹形状的具体例子,图14是表示该圆头锁眼缝的线迹数据的具体例子。

    如图13所示,步骤S51中,首先作成圆头锁眼缝第1针的线迹数据,该线迹数据重新存放在比如RAM17c的数据存储器内。然后在步骤S52中,同样作成第2针的线迹数据,存放在RAM17c内。以下同样地作成第3针、第4针,最终作成规定的针数N+1(本例是N=17)的第N+1针的线迹数据,将其存放在RAM17c中(步骤S53),结束该处理。

    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具体例子中,17针中的第1针1N~第5针5N是右侧边端部FR的包边缝用的线迹数据,第6针6N~第13针13N是圆头孔部DE的包边缝用的线迹数据,第14针14N~第17针17N是左侧边端部FL的包边缝用的线迹数据。

    另外,图15中,比如将第1针1N的内针用<1>表示,第1针的外针用(1)表示。另外,作为送布台8的移动方向,将X方向上的送布台8的左方移动定义为“+”侧,Y方向上的前方移动定义为“+”侧。

    返回图7,当所述步骤S50中的缝制数据的作成结束后,进入步骤S60,在显示部15g中显示出缝制数据。在该处理中,生成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内容及同等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17e输出,执行与操作盘15的显示部15g对应的显示。

    在下一步骤S70中,对来自起动·停止踏板16的操作信号进行识别,对踏板16是否被踩下(是否为了起动而ON操作)进行判定。在踩下踏板16后(Yes),进入步骤S80,执行缝制处理。

    本步骤S80的缝制处理中,按照每1线迹读出存放在RAM17c的数据存储器中的线迹数据,一边将各线迹数据与从ROM17b的程序存放区域中选择读出的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配合,一边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后输出,通过对电机20、22、28、30及电磁切换阀25进行控制,以执行缝制装置M的缝制动作。即,如前面的图15所示,通过从第1号线迹1N至第17号线迹17N的运针,在加工布上缝制出由右侧边端部FR、圆头孔部DE和左侧边端部FL构成的圆头锁眼线迹DN。

    另一方面,上述步骤S30中,当判定为组合不适合的场合(No),步骤S90中,从由步骤S10所识别的无线标签信息中,对被安装的零件6、7、32是否缝制装置M的制造厂家的纯正品作出判定。当辨认了所有的零件6、7、32均是纯正品这一内容的场合(Yes),则进入步骤S100。

    步骤S100中,在参照ROM17b中存储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的基础上,对上述的不适合是否可以在不调换零件6、7、32的情况下通过变更缝制条件的设定值来予以回避作出判定。对于这种有无回避可能性的信息也已被记载在上述是否适合的参照表中,详细的说明省略。

    当可以通过设定值的变更来予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100中的Yes),步骤S110中,生成为了显示执行这一回避用的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盘15输出。

    图16表示此时显示部15g中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例。这里,显示部15g中显示的是:在当前的设定值中,若将线迹长度F的设定值从30mm变更为20mm,则可在不改变除此之外的设定或不调换零件6、7、32的情况下可进行合适的缝制这一内容。同时还一并显示出同意该设定值变更的「是」按钮和不同意的「不」按钮。

    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解设定值变更的操作(按压操作「是」按钮)的场合,步骤S120中成为Yes,返回步骤S20,对变更后的设定值进行识别,其后反复同样的顺序。反之,当使用者执行了不想了解设定变更的操作(按压操作「不」按钮)的场合(步骤S120中的No),进入步骤S130。

    步骤S130中,在参照ROM17b中预先存储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的基础上,对于上述的不适合,是否可以在不变更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执行有关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而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来予以回避地作出判定。对于这种有无回避可能性的信息也已被记载在上述是否适合的参照表中,详细的说明省略。

    当不能由上述的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30中的No),因向使用者报知了应执行设定变更这一信息,故返回上述步骤S11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可以由上述的动作限制来回避不适合的场合(步骤S130中的Yes),在下一步骤S140中,生成显示为了执行这一回避的方法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盘15输出。图17表示此时显示部15g中所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例。这里,显示的是:在当时的设定值中,将线迹长度F的设定强制性限制为从30mm变更为20mm这一内容的预告,同时还一并显示出了解该动作限制的「是」按钮和不同意的「不」按钮。

    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不了解动作限制的操作(按压操作「不」按钮)的场合,步骤S150中成为No,为了向使用者再次报知必需要进行动作限制这一信息,返回步骤S140执行同样的显示。反之,当使用者执行了想了解动作限制的操作(点击「是」按钮)的场合(步骤S150中的Yes),进入步骤S50。执行如上所述的缝制数据作成的处理。但在该场合,通过规定的限制,作成了对此时的线迹长度F的设定限制成20mm的缝制数据。然后,与前述一样,执行从步骤S60开始的处理。

    又,当步骤S100中通过设定的变更不能回避不适合的场合(步骤S100中的No),进入步骤S160。在步骤S160中,生成为了执行这一回避而报知应执行调换零件这一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盘15输出。图18表示此时显示部15g中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例。这里,显示的是:若临时断开电源,将割刀6从当时的L尺寸调换成S尺寸,就可执行合适的缝制的这一内容。同时还一并显示出同意该调换的「是」按钮和不同意的「不」按钮。

    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解零件调换的操作(按她操作「是」按钮)的场合(步骤S170中的Yes),在步骤S180中,将缝制装置M整体的电源进行OFF,结束该处理。通过将该电源OFF,使用者可进行零件调换。或者,当使用者执行了不想了解零件调换的操作(按压操作“不”按钮)的场合(步骤S170中的No),进入步骤S190。

    步骤S190中,在参照ROM17b中所存储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的基础上,对上述的不适合是否可以在不调换零件6、7、32的情况下通过执行有关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而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来予以回避作出判定。对于这种有无回避可能性的信息也已被记载在上述是否适合的参照表中,详细的说明省略。

    当不能由上述的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90中的No),为了向使用者再次报知了应执行零件调换这一信息,返回步骤S16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可以由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90中的Yes),进入步骤S140,与前述一样,生成显示为了执行这一回避的方法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向操作盘15输出,其后执行同样的顺序。

    另一方面,上一步骤S90中,当辨认出零件6、7、32中的某1个无线标签信息不是纯正品的场合、或者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不能读取无线标签信息本身的场合(无辨认信息的场合)(步骤S90中的No),则进入步骤S200。

    步骤S200中,与上述步骤S100一样,在参照预先存储在ROM17b中的规定的组合参照表的基础上,对于有关上述非纯正品的不适合是否可以通过不调换零件6、7、32而是通过变更设定值来予以回避作出判定。将有无这种回避可能性的信息存储在判定参照表中,详细的说明省略。

    当通过变更设定值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200中的Yes),进入步骤S210,与前述的步骤S110一样,生成为了显示执行上述回避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盘15输出。图19是此时显示部15g中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本例中,若变更为比如属于不能辨认割刀6的无线标签信息的非纯正品的内容、以及在当时的设定中,将线迹长度F的设定值从30mm变更为20mm,则在不改变除此之外的设定值和不调换锤子7及压脚32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这一内容。与其同时,一并显示出同意该设定值变更的“是”按钮、不同意的“不”按钮。

    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了解设定值的变更的操作(按压操作「是」按钮)的场合,步骤S220中成为Yes,返回步骤S20,对变更后的设定值作出识别,然后重复同样的顺序。反之,使用者执行不想了解设定变更的操作(按压操作「不」按钮)的场合(步骤S220中的No),进入步骤S230。

    在步骤S230中,在不执行变更设定值而是使用者用肉眼对安装着的(未能辨认的)零件6、7、32(本场合是割刀6)进行确认的条件下,对上述的不合适能否回避进行判定。这里,参照预先存储在ROM17b中的规定组合的判定参照表,在使用者确认的基础上,对是否能回避作出判定。此时,有关有无这一避免的可能性的信息也被装入上述判定参照表中。

    通过使用者确认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230中的Yes),在下一步骤S240中,生成报知该使用者侧应执行的确认内容用的显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盘15输出。图20是此时显示部15g中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本例中,显示部15g中比如不能辨认割刀6的无线标签信息的场合,在该割刀6形成圆头孔DH时,显示要求确认是否不会与压脚32发生干扰的画面显示。另外,同时显示出想了解该确认要求的「是」按钮、不同意的「不」按钮。

    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不想了解确认要求的操作(按压操作「不」按钮)的场合(步骤S250中的No),返回步骤S240,执行同样的显示。执行了想了解确认要求的操作(按压操作「是」按钮)的场合(步骤S250中的Yes),进入步骤S50中,在通过上述确认不会发生干涉这一前提下,与前述同样地作成缝制数据。并且,以下,同样地执行从步骤S60开始的处理。

    通过上述使用者侧的确认,在不能避免问题的场合(步骤S230中的No),进入步骤S260。步骤S260中,有关上述非纯正品等的不合适,对在不调换该零件(上述例子中为割刀6)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动作限制是否能避免作出判定。本例中,参照预先存储在ROM17b中的规定的是否合适的判定参照表,通过对缝制动作施加非纯正品等的零件用的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对是否能进行缝制动作作出判定。此时,有关有无这种回避可能性的信息也被装入是否合适的参照表中。

    通过上述动作限制无法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中的No),为了再次向使用者报知应调换零件这一信息,进入步骤S16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通过上述动作限制可以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中的Yes),进入步骤S140,如上所述,生成为了报知执行上述回避用的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向操作盘15输出,其后执行相同的处理。

    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以上那种控制装置17的软件构成作为中心的处理(程序的执行)等,构成本发明的以下各装置。即,控制装置17包括:与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等一起构成了通过与无线标签T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读取有关装卸式零件6、7、32的信息(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读取手段。又,控制装置17根据由读取手段读取的信息,生成为了控制缝制动作的缝制控制信号或显示手段中执行规定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具有作为第2信号生成手段的功能。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中,对可拆装地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根据缝制条件等调换的装卸式零件6、7、32,添加了存储有有关这些零件6、7、32的信息的无线标签T。并且,在将这些零件6、7、32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M1侧(或接近于即将要安装)的状态下,通过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将与各无线标签T对应的有关零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读取。这样,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对这些的各零件6、7、32相互间的适合性、以及这些的各零件6、7、32与被设定·输入在操作盘15中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的适合性作出判定,生成与其对应的缝制控制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

    具体来讲,控制装置17生成的信号包括:缝制程序·线迹数据的选择信号和动作限制程序的选择信号(步骤S50)、驱动控制信号(步骤S80)等的、执行与零件6、7、32的种类对应的缝制动作用的信号、以及安装了不是预先设定的零件的场合下的禁止或限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又,控制装置17生成的信号还包括:用于显示零件6、7、32与各设定值的组合属于适合这一内容的信号(步骤S40)、用于显示缝制数据内容的信号(步骤S60)、用于显示设定值的变更劝告的信号(步骤S110、S210)、用于显示动作限制的预告的信号(步骤S140)、用于显示零件调换的劝告的信号(步骤S160)、以及用于显示向使用者要求确认的信号(步骤S240)等的、用于在显示部15g上执行规定显示的显示控制信号。

    这样,即使是执行装卸式零件6、7、32的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进行其适合性的检查。并且,通过输出上述生成的信号,不仅能尽量避免缝制装置M的耐久性降低,而且能实现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M规格的缝制条件。其结果,可充分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并且,与由维修人员逐一用手工作业进行检查的传统方法相比,能以极短的时间且容易地进行利用无线通信的大量的信息传递和自动判定·显示方式的检查作业。又,由于检查时不需要使缝制装置M停止,故可提高生产率。

    特别是安装了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零件(比如非纯正品或虽是同一厂家但不属于对象品等)的场合,通过对这种零件施加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可在不用调换零件的情况下使缝制装置M进行缝制动作。由此,即使使用了比如非纯正品的零件,也不会出现不能缝制的现象,不仅不会导致故障等的发生,而且可预防缝制不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

    尤其是在执行上述动作限制时,在施加该动作限制之前,执行了是否要施加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的显示(步骤S140、图17)。由此,能预先让使用者可靠地辨认执行动作限制就会使原本的性能不容易发挥的这一内容。又,当零件6、7、32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零件的场合,通过执行这一内容的显示(步骤S210、S240、图19、图20),能让使用者辨认缝制装置M不易发挥原本的性能这一内容。其结果,尽可能避免导致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引起的故障发生那样的不合理的使用,由此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并且,有关使用这种零件的缝制,可以制导显示其它所需要的准备作业(使用者一方需要进行的确认作业)的内容(步骤S240、图20)。这样,可促进使用者能可靠地实现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M的规格的缝制条件,由此也可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

    <2>第2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21和图2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适用于本发明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与第1实施形态大致共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的符号「’」。

    图2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S整体的概略结构。该信息通信系统S比如设置于缝制工场,比如具有:由圆头锁眼缝纫机组成的多台缝制装置M’、与这些缝制装置M’另外分开设置的比如1个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执行与各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的信息交接并执行这些缝制装置M’的总体控制的与所谓的缝制系统的主计算机相当的中央控制装置200、根据输入信号来执行各种显示的显示手段、即显示装置210。

    所述缝制装置M’比如由圆头锁眼缝纫机组成,除了没有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之外,其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相同。即,缝制装置M’包括缝制装置本体M1’以及在其上面可装卸的(需要调换的)多个零件P(相当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零件6、7、32等)而构成。在零件P上添加·设置有与第1实施形态同等的无线标签T。在无线标签T中存储着有关各零件P的无线标签信息(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

    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比如设置成对于该缝制工场内的多个的(或所有的)缝制装置M’能共用的形态,配置在缝制工场内的适合的场所(角落部、中央部、顶棚等)上。该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同等的结构,具有通过与各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可读取无线标签信息的作为读取手段的功能。在将各零件P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M1’(或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的构件)上时(或接近时),被存储在添加于所述多个(所有)的缝制装置M’的零件P上的各无线标签T中的无线标签信息通过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取,将该读取的信息输出到中央控制装置200。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200,比如设置成对于该缝制工场内的多个的(或所有的)缝制装置M’能共用的形态,配置在缝制工场内的适合的场所(角落部、中央部等)上。该中央控制装置200包括:执行各部的控制、数据的转送、各种运算等的CPU200a;执行数据的临时性存储等的RAM200b;储存控制程序等的ROM200c;对与所述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和各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进行数据输出输入控制的I/O(输出输入接口)200d;以及构成未图示的数据库的主存储装置。

    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ROM17b一样,在所述ROM200c中存储着详细后述的主控制程序、为了执行圆头锁眼缝而预先设定有多个圆头锁眼缝的控制程序、每1种控制程序中预先设定的多个线迹数据(缝制条件数据)、以及各种的参照表等。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RAM17c一样,在RAM200b中,具有对包括根据所述操作盘15的操作而设定的线迹数据进行存储用的数据储存器等在内的各种存储器及缓冲存储器等。

    作为本实施形态的最大特征,将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的与执行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相同的控制顺序,由中央控制装置200对于作为对象的全体缝制装置M’执行单元性控制。此时,中央控制装置200构成了根据由该读取手段、即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取的信息来生成缝制控制信号或显示控制信号的信号生成手段。

    图22的流程表示的是通过执行中央控制装置200中的主控制程序,根据无线标签T的信息读出来实现执行中央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顺序。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是对各个缝制装置M’分别执行。另外,该图22的流程所示的控制顺序是以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执行的处理顺序(图7)同等或以此为基准,因此各步骤的步骤号是在图7的步骤号上标记有「’」符号,对于该处理内容予以简略地进行说明。

    即,首先,比如在电源接通后的步骤S10’中,如上所述,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出的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被输入而得到识别。下一步骤S20’中,将由缝制装置M’的操作盘15设定的缝制条件「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读取进行识别。

    并且,步骤S30’中,通过参照组合是否适合的图表,对于由上述步骤S10’辨认的从无线标签信息识别的零件P和由上述步骤S20’辨认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判定它的相互组合是否适合。当组合适合的场合(步骤S30’中的Yes),步骤S40’中,生成在显示装置210中显示属于适合这一内容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输出。

    接着,步骤S50’中执行缝制数据的作成处理。该处理是与所述各种设定值对应地通过被存储在ROM200c中的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及线迹数据(缝制条件数据)的选择等来进行,作成后的缝制数据(每1针的线迹数据)被存储在RAM200b中。

    一旦缝制数据的作成处理结束,在步骤S60’中,生成作成的缝制据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输出,在显示装置210中显示缝制数据。然后,在步骤S70’中,识别来自各缝制装置M’的启动·停止踏板16的操作信号,对踏板16是否已被踩下(为了启动而是否进行了ON操作)进行判定。若踏板16已被踩下(Yes),则进入步骤S80’,执行缝制处理。在本步骤S80’的缝制处理中,按照每1线迹读出存放在RAM200b的数据存储器中的线迹数据,一边将各线迹数据与从所述ROM200c的程序存放区域中选择读出的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配合,并生成驱动控制信号,通过I/O200d向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输出,对缝制装置M’的电机20、22、28、30及电磁切换阀25进行控制,以执行各缝制装置M’的缝制动作。

    另一方面,上述步骤S30’中,当判定了组合不适合的场合(No),步骤S90’中,从由步骤S10’所识别的无线标签信息中,对被安装的零件P是否缝制装置M’的制造厂家的纯正品作出判定。当辨认了所有的零件P均是纯正品这一内容的场合(Yes),则进入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通过参照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对上述的不适合在不调换零件P而是通过变更缝制条件的设定值的情况下能否回避作出判定。

    当通过变更设定值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100’中的Yes),步骤S110’中,生成为了显示执行上述回避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向显示装置210输出。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中央控制装置200的操作者)执行了了解设定值的变更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20’中成为Yes,返回步骤S20’,对变更后的设定值作出识别,然后重复同样的顺序。反之,使用者执行不了解设定变更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20’中的No),进入步骤S130’。步骤S130’中,通过参照预先存储在ROM200c中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对上述的不适合在不变更设定值而是通过执行有关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而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的情况下能否回避作出判定。

    当不能由上述的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30’中的No),为了向使用者再次报知应执行设定变更这一信息,返回上述步骤S11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可以由动作限制来回避不适合的场合(步骤S130’中的Yes),在下一步骤S140’中,生成显示为了执行这一回避的方法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向显示装置210输出。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不了解动作限制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50’中成为No,为了向使用者再次报知必需要进行动作限制这一信息,返回步骤S140’,执行同样的显示。反之,当使用者执行了了解动作限制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50’中的Yes),进入步骤S50’。执行如上所述的施加了规定限制的缝制数据作成的处理。

    步骤S100’中,当通过设定的变更不能回避不适合的场合(步骤S100’中的No),进入步骤S160’。在步骤S160’中,生成为了执行这一回避而报知应执行调换零件这一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向显示装置210输出。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了解零件调换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70’中的Yes),在步骤S180’中,将缝制装置M’的电源进行OFF,结束该处理。通过将该电源OFF,使用者就可进行零件的调换。又,当使用者执行了不了解零件调换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170’中的No),进入步骤S190’。步骤S190’中,参照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对上述的不适合在不调换零件P而是通过执行有关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而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能否回避作出判定。

    当不能由上述的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90’中的No),为了向使用者再次报知应执行零件调换这一信息,返回步骤S16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可以由动作限制来回避的场合(步骤S190’中的Yes),进入步骤S140’,与前述一样,生成显示为了执行这一回避的方法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向显示装置210输出,其后执行同样的顺序。

    另一方面,上一步骤S90’中,当辨认出缝制装置M’的零件P中的某1个无线标签信息不是纯正品的场合、或者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不能读取无线标签信息本身的场合(无辨认信息的场合)(步骤S90’中的No),则进入步骤S200’。步骤S200’中,与上述步骤S100’一样,对于有关上述非纯正品的不适合是否可以通过不调换零件P而是通过变更设定值来予以回避作出判定。

    当通过变更设定值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200’中的Yes),进入步骤S210’,与前述的步骤S110’一样,生成为了显示执行上述回避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通过I/O200d向显示装置210输出。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解设定值变更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220’中成为Yes,返回步骤S20’,对变更后的设定值进行识别,其后反复同样的顺序。反之,当使用者执行了不了解设定变更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220’中的No),进入步骤S230’。步骤S230’中,在不变更设定值的情况下,以使用者用肉眼确认被安装着的(未作辨认的)零件P作为条件能否回避上述的不适合作出判定。

    在通过使用者确认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230’中的Yes),在下一步骤S240’中,生成报知该使用者侧应执行的确认内容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I/O200d向显示装置210输出。当看到该显示的使用者执行了不了解确认要求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250’中的No),返回步骤S240’,执行同样的显示。执行了已了解确认要求的操作的场合(步骤S250’中的Yes),进入步骤S50’,在通过上述确认不会发生干涉这一前提下,与前述同样地作成缝制数据。并且,以下,同样地执行从步骤S60’开始的处理。

    通过上述使用者侧的确认,在不能避免问题的场合(步骤S230’中的No),进入步骤S260’。在该步骤S260’中,有关上述非纯正品等的不合适,对在不调换该零件P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动作限制是否能避免作出判定。在通过上述动作限制无法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中的No),为了再次向使用者报知应调换零件这一信息,进入步骤S16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通过上述动作限制可以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中的Yes),进入步骤S140’,如上所述,生成为了报知执行上述回避用的方法的显示控制信号,并向显示装置210输出,以下,执行同样的处理。

    上述的第2实施形态也能获得大致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的信息系统S中,对可拆装地设置在各缝制装置本体M’上、根据缝制条件等被调换的装卸式零件P,添加了存储有有关这些零件P的信息的无线标签T。并且,在将这些零件P安装于对应的缝制装置本体M1’侧(或接近于即将要安装)的状态下,通过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将与各无线标签T对应的有关零件P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进行读取。这样,中央控制装置200对各缝制装置M’中的这些的各零件P相互间的适合性、以及这些的各零件P与被设定·输入在各缝制装置M’的操作盘15中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的适合性作出判定,生成与其对应的缝制控制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进行输出。

    具体来讲,中央控制装置200生成的信号,包括:缝制程序·线迹数据的选择信号和动作限制程序的选择信号(步骤S50’)、驱动控制信号(步骤S80’)等的、执行与零件P的种类对应的缝制动作用的信号;以及安装了不是预先设定的零件的场合下的禁止或限制缝制动作用的缝制控制信号。又,中央控制装置200生成的信号,还包括:用于显示零件P与各设定值的组合属于适合这一内容的信号(步骤S40’)、用于显示缝制数据内容的信号(步骤S60’)、用于显示设定值的变更劝告的信号(步骤S110’、S210’)、用于显示动作限制的预告的信号(步骤S140’)、用于显示零件调换的劝告的信号(步骤S160’)、以及用于显示向使用者要求确认的信号(步骤S240’)等的、用于在显示装置210上执行规定显示的显示控制信号。

    这样,即使是执行装卸式零件P2的零件调换,也能容易地进行其适合性的检查。通过输出上述生成的信号,不仅能尽量避免各缝制装置M’的耐久性降低,而且能实现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M’规格的缝制条件。其结果,可充分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并且,与由维修人员逐一用手工作业进行检查的传统方法相比,能以极短的时间且容易地进行利用无线通信的大量的信息传递和自动判定·显示方式的检查作业。又,由于检查时不需要使每个缝制装置M’都停止,故可提高生产率。

    特别是安装了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零件(比如非纯正品或虽是同一厂家但不属于对象品等)的场合,通过对这种零件施加预先设定的动作限制,可在不用调换零件的情况下使缝制装置M’进行缝制动作。由此,即使使用了比如非纯正品的零件,也不会出现不能缝制的现象,不仅不会导致故障等的发生,而且可预防缝制不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

    尤其是在执行上述动作限制时,在施加该动作限制之前,执行了是否要施加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的显示(步骤S140’)。由此,能预先让使用者可靠地辨认执行动作限制就会使原本的性能不容易发挥这一内容。又,当零件P不是作为安装对象而预先设定的零件的场合,通过执行这一内容的显示(步骤S210’、S240’),能让使用者辨认缝制装置M’不易发挥原本的性能这一内容。其结果,尽可能避免导致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引起的故障发生那样的不合理的使用,由此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并且,有关使用这种零件的缝制,可以制导显示其它所需要的准备作业(使用者一方需要进行的确认作业)的内容(步骤S240’)。这样,可促进使用者能可靠地实现适合于缝制形态和缝制装置M’的规格的缝制条件,由此也能可靠地发挥缝制装置原本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

    <3>其它实施形态

    上述第2实施形态中,有关各缝制装置M’上的圆头孔锁眼的各种设定,与第1实施形态一样通过缝制装置M’的操作盘15来执行,但不限定于此,也可在中央控制装置200中设置(或者也可与其分开设置)共用的操作输入手段(比如键盘、鼠标器等),由此来执行上述的设定。由共用的显示装置210来执行有关各缝制装置M’的各种显示(比如也包括步骤S140’的动作限制警告显示、步骤S110’、步骤S160’、步骤S210’的劝告·警告显示等),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一样,将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各缝制装置M’的显示部15g中进行显示。

    上述第2实施形态中,根据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读取的结果,中央控制装置200使用ROM200c的缝制程序及线迹数据作成最终性的缝制数据,再根据这一数据,生成传向对象缝制装置M’的电机20、22、28、30及电磁切换阀25的缝制控制信号、即驱动控制信号,通过I/O200d和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直接向这些作动器输出,但不限定于此。

    即,中央控制装置200也可根据读取和判定结果,将作为缝制控制信号的选择指示信号向对象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输出,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一样,在各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一侧生成最终的线迹数据,生成驱动信号。又,控制程序也可以被保持于中央控制装置200一侧,从中选择最佳的程序向对象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送出,同时与其对应地选择被保持于控制装置17一侧的线迹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生成最终的线迹数据,并生成驱动信号。

    以上,满足了步骤S130’、步骤S190’、步骤S260’的判定,在步骤S50’中,在动作限制下作成缝制数据的场合也是一样。即,也可以是中央控制装置200使用ROM200c的动作限制下的缝制程序(动作限制程序)及与其对应的线迹数据,生成最终的线迹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生成上述驱动控制信号,直接向作动器输出。或者,也可以是中央控制装置200根据上述读取及判定结果将所述动作限制程序的选择指示信号输出,由控制装置17侧选择动作限制程序,同时选择与其对应的线迹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生成最终的线迹数据,生成驱动信号。又,所述动作限制程序也可以是被保持于中央控制装置200一侧,从中选择后向对象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送出,与其对应地选择与控制装置17一侧对应的线迹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生成最终的线迹数据,生成驱动信号。

    并且,上述第1和第2实施形态中,在对缝制动作施加限制时,采用了由使用者执行是否要预先进行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比如,既可以不进行确认输入而是直接执行动作限制,也可以是在该执行之前将施加规定的动作限制的这一内容,单纯地在显示部15g和另外设置的显示·声音警报手段(也包含信号灯、灯等)等中作出显示,也可以是在执行前不进行显示而是在缝制动作中作出正在施加动作限制这一内容的显示。又,不限定于显示部1 5g的显示,也可代之以采用蜂呜器及其声音警报手段的发声等的其它报知手段的进行报知的方法。

    又,上述第1和第2实施形态中,采用了在施加动作限制时选择与动作限制对应的缝制程序的方法,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一边由线迹数据(缝制条件)侧执行与某种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一边使用通常的缝制程序来进行缝制。或者,也可在使用通常的缝制程序、通常的缝制数据来执行缝制动作时,添加与某种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比如,可以将缝制装置M的电机20、22、28、30和气缸24等的根据装卸式零件的状况使动作变化的作动器,作成能最终接受规定的动作限制的结构。该场合,也可在生成各电机等的驱动信号时进行修正(当电压值不足1.0倍时增大等),也可除了控制装置17之外再设置滤波手段,向其输出作为缝制控制信号的滤波指示信号,对于从控制装置17按照通常方法输出的驱动信号执行与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滤波)。

    又,上述第1和第2实施形态中,在步骤S240或步骤S240’中,作为缝制时的其它必需的准备作业,对由使用者侧执行的应确认的内容采用了制导显示的方法,但除此之外,也可同样地比如对新的必需的零件或新的必需的设定进行制导显示。

    以上是存储有关零件6、7、32(或零件P)的无线标签T对应的种类识别信息和个体识别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对应的零件相互间以及与操作盘15上的缝制条件的设定值的组合的适合性作出判定,但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不考虑操作盘15的设定值而是单纯地对零件6、7、32(或零件P)相互间的组合的适合性作出判定。该场合,即使执行了零件调换也能实现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即、能可靠地发挥原本的性能,容易地执行为了防止缝制不良的发生和作业效率·耐久性下降而进行的适合性的检查。在其含义下,无线标签T只要至少存储了对应的零件6、7、32(或零件P)的种类识别信息即可。

    并且,不仅上述那种组合的适合性,而且也可考虑对各零件6、7、32(或零件P)的每1个的使用履历的管理。比如,将存储有无线标签T的对应零件的个体识别信息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M1(或缝制装置本体M1’)侧时(或接近时),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或50’读出。与其对应地在零件6、7、32(或零件P)的每个单体上,将有关其使用的信息(使用履历信息、使用时的各电机20、22、28、30以及气缸24等的动作状态量的信息),通过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或50’写入·存储在无线标签T中,也可存储在控制装置17的RAM17c(或中央控制装置200的RAM200b)等的适合的存储手段中。数据的形态比如以使用履历信息为例,既可是将单位使用数据向上累加,也可是每次对使用时间数据进行更新。该场合,上述无线标签T或RAM17c(或RAM200b)构成了存储有关使用信息的使用信息存储手段。

    本变形例中,通过存储有关各零件6、7、32(或零件P)每1个使用的信息,即使是同种类的零件6、7、32(或零件P)也能对各个单体个别地进行零件寿命管理,可防止耐久性下降,故能可靠地实现前述的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此时,可以使用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或50’,根据由无线标签T读取的使用履历信息,使控制装置17或中央控制装置200生成比如在接近于使用寿命等时、为了执行规定的警告显示用的显示控制信号,向操作盘15或显示装置210输出。这样,根据使用情况可将接近于使用寿命的这一信息报知给使用者。其结果,在耐久性降低之前能快速地进行该零件6、7、32或装卸式零件P的调换,故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降低。

    本变形例中,当将使用履历信息写入·存储在无线标签T中的场合,有关各零件6、7、32、P的无线标签T未必一定要存储个体识别信息。即,在无线标签T中,只要将对应零件6、7、32、P的种类识别信息以及比如只存储有该零件6、7、32、P的使用时间的累计值信息,将来自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50’侧的与缝制作业时间对应的使用时间信息送出·写入到这些无线标签T中就足够了。该场合,由于不需要将使用状况如何这一信息送出·存储在无线标签T中,因此具有可减少送信或写入信息量的效果。

    以上,在步骤S30(步骤S30’)中,控制装置17(或中央控制装置200)一边参照预先存储于ROM17b(或ROM200c)中的规定的组合是否适合的参照表,一边对于从步骤S10(步骤S10’)中已辨认的无线标签信息中识别的割刀6、锤子7、压脚32(或零件P)的种类(尺寸)、以及步骤S20(步骤S20’)中已辨认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针数」的设定值,对它们相互间的组合是否适合作出判定,但不限定于此。

    即,对于预定的1个装卸式零件(比如割刀6或零件P)(或者对于多个装卸式零件,在各个零件中),当缝制装置本体M1(或M1’)上应安装的种类或个体已被决定在1个或规定的范围内的场合,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或50’)也可以只对能否辨认有关被其限定的零件的无线标签信息作出判定。当能辨认的场合,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或中央控制装置200),比如可以选择通常的缝制控制程序来执行通常的缝制控制。当不能辨认的场合,控制装置17(或中央控制装置200),可将其非纯正品等的安装对象视为不属于预先设定的零件、或者属于原本就未安装零件本身(忘记装上零件),可生成这一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向操作盘15的显示部15g(或显示装置210)输出并作出显示。或者,也可考虑是生成并输出禁止缝制动作开始那样的缝制控制信息、还是一边根据该零件的不同种类、以极度限定的形态执行动作限制,一边生成可以缝制动作那样的缝制控制信号进行输出。该场合,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或50’)构成了权利要求1中的、通过与无线标签T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辨认该无线标签T的辨认手段,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或中央控制装置200)具有了根据该辨认手段的辨认结果来生成缝制控制信号或显示控制信号的作为第1信号生成手段的功能。

    采用本变形例,通过输出如上所述生成的信号,能可靠地防止比如在忘记安装零件本身的场合所发生的动作不良和故障等。又,当使用了不属于纯正品的零件的场合,与前述的实施形态一样,不会导致不能缝制以及发生因耐久性降低而引起的故障,并且可预防缝制不良,能确保必要的最小限度的缝制性能,与不能缝制的场合相比,至少可实现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

    以上,无线标签T是直接附设(粘贴)在作为对象的装卸式零件(上述例子中是割刀6、锤子7、压脚32或零件P),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附设困难的场合等,也可将无线标签T附设或一起捆扎该零件6、7、32的箱子、容器、包装纸、附带的说明书等上,总之,只要在不失去与对应的零件6、7、32相对应的形式下与该零件6、7、32联系起来予以对待地进行设置即可。

    上述各实施形态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缝制装置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应用于以下各种缝制装置(缝纫机)。即,布通过抓住手段、即工件夹,从其上下抓住或夹持,其2个零件及布朝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的缝纫机;布通过按压手段、即压脚,从其上方朝下方的缝纫机台板(底座)侧按压,压脚及布朝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的所谓加固套结缝纫机;布仅通过压脚沿规定的单一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同时缝针适时地在与该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锁眼缝纫机;布不是由压脚而是由抓住手段、即刺绣框,从其上下抓住或夹持移动的刺绣缝纫机;多枚布由压脚按压,与压脚一起移动的滚边缝纫机;布由在水平方向不移动的压脚按压,由该压脚下方的送布齿使布移动的缝纫机等。不限定于工业用缝纫机,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家用缝纫机。

    而且,与上述相关地作为装卸式零件,并不限定于割刀6、锤子7、压脚32,本发明适用于上述的针杆4、主轴10、对被缝制物(布、皮革制品、缓冲气袋等)进行缝制的缝针(上述实施形态中是缝针9)、压脚32,除此之外,也适用于缝制时对被缝制物进行保持的包括刺绣框在内的布保持构件、缝制结束后切断缝线的切线割刀等,使用者根据缝制的形态和缝制装置的规格调换使用合适的零件(有时也称为量规)。另外,除了与这种缝制形态和规格相对应的调换以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以下零件,即:勾住上线进行穿通并调节张力用的挑线杆;缝针从被缝制物的下方贯通时挂住松弛的上线用的梭子的梭尖部;用于将来自主轴的动力传递给梭子的下轴;具有送布机构的送布齿;设置在一部分的压脚的下端部的压脚爪;比如缝制结束时切断上线或下线的切线割刀;切断被缝制物的布的切布割刀;进而是驱动各种动作构件的电机(上述实施形态中的缝纫机电机20、θ方向驱动电机22、X方向驱动电机28、Y方向驱动电机30等);各种轴承等也包含在装卸式零件内。另外,该场合,比如上述缝针9等那样,不是直接可装卸地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或M1’上而是相对于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或M1’上的构件(本例中是针杆4)可装卸式设置的构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对象中。

    而且,此时,对于缝制条件的设定值,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的圆头锁眼缝纫机中的“线迹长度F”、“线迹间距”、“圆头孔部DE的针数”,也可包含比如缝线张力设定、缝制区域设定、缝制速度设定等其它的设定值。另外,也包括上述圆头锁眼缝纫机以外的其它类型的缝纫机中的各种设定值。此时,作为这种缝制条件设定值输入的手段并不限定于操作盘,也可是键盘、鼠标器、度盘等。

    又,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和50’是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中执行无线标签信息的读出或写入的结构,但写入功能未必一定要具备,也可以是只执行无线标签信息的读出。也可以是只对无线标签T进行读出。该场合,即使进行了零件调换也能实现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即、能可靠地发挥原本的性能,可容易地为了防止缝制不良的发生和作业效率·耐久性下降而进行的适合性的检查。

    其它不再作逐一例示,只要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本发明可添加各种变更来进行实施。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M),在可装卸地安装于缝制装置本体(M1)并根据缝制条件需要调换的零件(割刀(6)、锤子(7)、压脚(32)上,设置有存储这些零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T),设置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T)之间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信息收发信的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在将零件(6、7、32)安装在缝制装置(M)上后,通过由标签阅读器/记录器(50)将无线标签(T)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