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8531A43申请公布日20110323CN101988531ACN101988531A21申请号201010253027322申请日20100812F15D1/0020060171申请人苏州顶裕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地址215213江苏省吴江市汾湖镇莘塔联南西路551号72发明人杨健康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张惠忠54发明名称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57摘要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涉及工业塔器涡流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气管、塔体,塔体上设置进气管,还包括罩帽、导流锥、导流叶片、连接板,进气管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
2、,连接板的另一侧连接导流叶片,导流叶片上设置导流锥,导流锥上设置罩帽。本发明实现了结构简单,可有效地提高塔器的生产、净化、除尘处理效率,减少塔器设备占地空间、节省塔器设备生产原材料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1988531A1/1页21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包括进气管5、塔体6,塔体6上设置进气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帽1、导流锥2、导流叶片3、连接板4,进气管5的一端与连接板4的一侧连接,连接板4的另一侧连接导流叶片3,导流叶片3上设置导流锥2,导流锥2上设置罩帽1。2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流叶片3为平行布置的弧形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板4呈环形。权利要求书CN101988531A1/2页3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工业塔器涡流装置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诸多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生产工艺塔器和废气处理除尘塔器的进气口多是以轴向和切向直接进气,进入的气体在装置内部流通后从装置的出风口流出。但是装置内部的气体流转时是在一个方向直线前进,不能使气体在塔器内以涡流形式运动,因此流转时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增加入风口的流量,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也增。
4、加了制造成本。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地提高塔器的生产、净化、除尘处理效率,减少塔器设备占地空间、节省塔器设备生产原材料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的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0004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包括进气管、塔体,塔体上设置进气管,还包括罩帽、导流锥、导流叶片、连接板,进气管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连接导流叶片,导流叶片上设置导流锥,导流锥上设置罩帽。0005本发明的导流叶片为平行布置的弧形叶片。0006本发明的连接板呈环形。000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依据气体涡流产生的原理使。
5、气体进入塔器后就以涡旋的形式沿塔器内壁进行涡流周向运动。本发明的气体经过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后就转变为涡流气体。改变了气流的方向、流速和气体的形态,广泛适用于化工、纺织印染、食品、电子、医药、电镀、印刷、喷涂、冶金、水泥生产等行业企业,可有效地提高塔器的生产、净化、除尘处理效率,减少塔器设备占地空间、节省塔器设备生产原材料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0010图3是图1、图2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001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工业塔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包括进气。
6、管5、塔体6,塔体6上设置进气管5,还包括罩帽1、导流锥2、导流叶片3、连接板4,进气管5的一端与连接板4的一侧连接,连接板4的另一侧连接导流叶片3,导流叶片3上设置导流锥2,导流锥2上说明书CN101988531A2/2页4设置罩帽1。0013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导流叶片3为平行布置的弧形叶片。0014本发明的连接板4呈环形。0015本发明的罩帽1由圆锥帽和圆形环板组成然后与导流锥2和弧形导流叶片3相连接,罩帽1制成圆锥形或圆球面形,以防止气体的回流、水雾珠及异物等杂物进入进气管5内,导流锥2制成圆锥形或圆球面形,当气体的气流碰撞至导流锥2时气流的运动方向将得以改变,导流锥2与罩帽1相连接。弧形导流叶片3按设定的入口角和出口角的数值计算出导流叶片弧面的半径R将叶片制成数片弧形板然后与罩帽1和环形连接板4相连接。环形连接板4按设计尺寸切割成圆形环板与弧形叶片3和进气管5相连接。进气管5按工艺设计尺寸制成圆筒与环形连接板4相连接。然后该工业塔器器入风口涡流发生装置安装在塔体6上。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进气管5位于塔体6的下端。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进气管5位于塔体6的侧壁上。说明书CN101988531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88531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88531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