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报刊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制品,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报刊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报刊物,如报纸、期刊等,是我们常用来发表见解、交流信息的工具,它能够反映政治、文化、经济和国内国际形势等时代背景,因此对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刊物进行永久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传承价值。
现有技术中的报刊物往往都是纸质品,容易氧化腐蚀,不容易实现永久保存,就算纸质本身能够长期保存,但随着保存年代的久远,也无法避免纸质上印刷的文字和图案发生退变。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背景下,提出一种陶瓷报刊物,即用陶瓷作为载体,把具有纪念意义的报刊物图文记载下来,由此可以实现报刊物的永久保存,不仅给子孙后代保留了精神财富,而且保证了社会文化的传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报刊物,可以实现报刊物的永久保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陶瓷报刊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陶瓷报刊物,它是以陶瓷为载体记载报刊物内容的制品。
所述的陶瓷报刊物厚度为0.2cm。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陶瓷报刊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坯
将陶土经过练泥、压坯、刨坯、裁坯、补水、烘干、打磨、上釉、入窑以1300℃的温度烧制8小时,烧制后制成坯板;所述的压坯是将练好的原料泥浆放在上下两块模板之间,用20~25kg的压力紧压坯板至半干;
2)上色
根据目标产品的图文信息,设计分色、绷网、调色,然后对步骤1)制得的坯板进行套色,最后再二次入窑以1300℃的温度烧制8小时,最终得到本发明所述的陶瓷报刊物。
所述的套色优选将每种颜色经过4~5次套色完成,按照颜色成数的百分比计,第一次完成10%,第二次达到20%,第三次达到50~60%,最后的1~2次完成100%;每次上色后待颜料干至不流动即可开始下一次上色。
套色过程中要对图案的层次合理分类,并注意控制色层厚度。
本发明的陶瓷报刊物成品通常的规格为55×40cm,78×55cm,27×39cm,或者21×30cm,与现有技术中的纸质报刊物基本一致。
本发明的陶瓷报刊物的制备方法也可以用于陶瓷书画等其他对瓷板平整度和图文清晰度要求较高的陶瓷工艺品的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是以陶瓷作为载体,记载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信息,因此适合永久保存,具有收藏意义和研究价值。
2.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模板压坯的方法,通过上下模板的压力可使瓷板的密度达到很高的水平且不含气泡,因此,即使本发明的陶瓷报刊物瓷板仅有0.2cm的厚度(还不足普通瓷板的一半),其仍然能够经受1300℃高温的烧制而不变形,平整度可以达到99%;而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方法制备的普通瓷板,虽然厚度较大,但通常只能在780℃的温度下烧制,且平整度仅能达到70~80%。
3.本发明通过独特的上色方式,能够使陶瓷报刊物的图文清晰度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在正常的陶瓷彩绘上,色成数高的部位容易糊,只有在每次套色的成数低于40%的情况下,才比较清晰。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建立了是如上所述的多次过渡的上色方法,这样的方法得到的颜色柔和且不易断层,能够实现报刊物中图文的高清晰度,与纸质刊物高度一致,不会失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刊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关图文的《竞报》头版制作成陶瓷报刊物,步骤如下:
1)取常规高白陶土进行练泥,然后将泥浆放在上下两块模板中间,以25kg的重量压制成半干燥的0.2cm厚的坯板;
2)将步骤1)压好的坯板进行常规的刨坯、裁坯、补水、烘干、打磨、上釉,然后入窑以1300℃高温烧制8小时;
3)经步骤2)烧制出窑后,检查平度,根据目标产品中的图文设计分色,绷网、调色,然后按照以下方式套色:将每种颜色都分成4步完成套色,按颜色成数计,第一次完成10%,第二次达到20%,第3次达到60%,第四次完成100%,每次套色后待颜料干至不流动即可开始下一次套色;
4)将完成步骤3)上色的坯板再次入窑以1300℃高温烧制8小时即可。
实施例2
将刊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关图文的《竞报》主题页制作成陶瓷报刊物,步骤如下:
1)取常规高白陶土进行练泥,然后将泥浆放在上下两块模板中间,以20kg的重量压制成半干燥的0.2cm厚的坯板;
2)对步骤1)压制得到的坯板进行常规的刨坯、裁坯、补水、烘干、打磨、上釉,然后入窑以1300℃高温烧制8小时;
3)经步骤2)烧制出窑后,检查平度,根据目标产品中的图文设计分色,绷网、调色,然后按照以下方式套色:将每种颜色都分成5步完成套色,按颜色成数计,第一次完成10%,第二次达到20%,第3次达到50%,第四次达到80%,第五次完成100%,每次套色后待颜料干至不流动即可开始下一次套色;
4)将完成步骤3)上色的坯板再次入窑以1300℃高温烧制8小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