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不传递扭矩的新型全贯流潜水电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贯流式潜水电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轴不传递扭矩的新型全贯流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普通贯流式潜水电泵的水泵与电机同轴,电机是干式潜水电机,泵送水流经过电机外壁流到出水流道,与电机内部没有关系。普通贯流式潜水电泵有如下不足:可靠性差,电机腔易进水,容易引起绕组烧毁现象;由于电机直径限制,水泵的出水处有一个扩散角,造成一定的扩散损失,影响到水泵的效率;潜水电泵轴向长度长,长度为2100~6300mm,不易于安装成闸门泵等形式;结构复杂,不易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轴不传递扭矩的新型全贯流潜水电泵,此种电泵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提高了电机、水泵效率,并且结构紧凑,用料节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不传递扭矩的新型全贯流潜水电泵,其特征在于:潜水电机采用湿定子绕组结构,水泵的叶轮置于电机转子的内腔,叶轮的叶片与由硅钢板叠装而成的电机转子内圆焊为一个整体,叶轮泵送液体的动力是潜水电机旋转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的,轴不传递扭矩,带有叶轮的电机转子内部密封轴承腔内设置有径向轴承和双向推力轴承,带有叶轮的转子是转动的,轴是不转动的,旋转的轴承腔内采用动密封结构。
上述湿定子绕组结构直接与环境水接触,环境水起冷却作用,采用高绝缘强度双层共熔共挤技术的特种耐水绕组线作为定子绕组;
上述轴的作用是提供转子旋转中心定位,并把轴向力传递到静止固定的导叶体上,并能承受正、反两个方向的推力;
上述动密封结构采用浮动油封或机械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绕组线提高了潜水电机的电气绝缘强度,因此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叶轮的叶片与由硅钢板叠装而成的电机转子内圆焊为一个整体,以减小电机转子外径,提高电机效率,对轴的强度及刚度要求大大降低,提高了可靠性,动密封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还可以减小轴向长度尺寸,使结构紧凑,用料节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其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轴不传递扭矩的新型全贯流潜水电泵,其主要部件为:潜水电机采用湿定子绕组(1)结构,水泵的叶轮(3)置于电机转子(2)的内腔,叶轮(3)的叶片与由硅钢板叠装而成的电机转子(2)内圆焊为一个整体,叶轮(3)泵送液体的动力是潜水电机旋转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带动叶轮(3)旋转产生的,轴(6)不传递扭矩,带有叶轮(3)的电机转子(2)内部密封轴承腔内设置有径向轴承和双向推力轴承,带有叶轮(3)的转子是转动的,轴是不转动的,旋转的轴承腔内采用动密封结构(5)。
潜水电机的定子绕组(1)采用高绝缘强度双层共熔共挤技术的特种耐水绕组线,这种绕组线提高了潜水电机的电气绝缘强度,因此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
电机的水摩损耗与电机转子(2)外径的五次方成正比,为了降低电机的水摩损耗,尽可能地减小电机转子(2)外径是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本发明取消了水泵叶轮外壳壳体,将叶轮(3)的叶片与由硅钢板叠装而成的转子内圆焊接为一个整体,由电机转子(2)充当叶轮外壳,电机转子(2)外径相应减小,水摩损耗也随之减小,电机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叶轮(3)与转子(2)内圆焊为一个整体,叶轮(3)不直接安装在轴(6)上,而是通过安装在轮毂内地轴承(4)与轴(6)相连接,因此泵送液体的动力是潜水电机旋转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带动叶轮(3)旋转产生的,是轴承(4)外圈与叶轮(3)及转子(2)一起旋转,而轴承(4)内圈与轴(6)均不旋转,所以轴(6)是不传递扭矩的,对轴(6)的强度及刚度的要求大大降低。
带有叶轮(3)的电机转子(2)内部密封轴承腔内设置有径向轴承(4)和双向推力轴承(4),带有叶轮的转子(2)是转动的,轴(6)是不转动的,轴(6)的作用是提供转子(2)旋转的中心定位,并把轴向力传递到静止固定的导叶体(7)上,并能承受正、反两个方向的推力。
潜水电泵轴承室的密封通常采用机械密封辅以骨架油封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对使用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很难进行控制,并且骨架油封在运转一段时间之后会在轴上磨出深沟,之后骨架油封就不再起作用,本发明采用浮动油封(5),该油封结构简单,抗沙能力强,密封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它结构紧凑,可以有效缩短轴向长度尺寸。
为了防止转子转动时,水流对绕组端部的冲刷,设计了防冲刷迷宫(10)。此防冲刷迷宫(10)限制了转子(2)端面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的直接冲刷绕组的绝缘层,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