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1053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6135.0

申请日:

2010.04.14

公开号:

CN101817789A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239/69申请公布日:20100901|||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9/69

主分类号:

C07D239/69

申请人:

如皋市信宇兽药原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诸刚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吴窑居委会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代理人:

钟廷良;徐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主要以由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构成,其各步聚工艺中以物料按重量比配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反应形成;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中间体及最终产品,本工艺克服了传统的生产工生产步骤繁多,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的缺陷,能符合生产需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主要由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化工艺为: 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以氯脂为1重量份为标准,氯脂∶甲醇钠=1∶1.8~
2: 2 A、甲醇钠浓缩:把甲醇钠投入1500L反应锅中,开启蒸汽,搅拌升温至59~69℃℃开始蒸甲醇; B、加入氯脂:锅内物料成固态,基本无甲醇,冷却锅内温度为75-85℃以下,缓慢加入氯脂; C、升温回流:开启蒸汽,升温至温度逐步上升75-85℃时,回流视锅内有料液流出,关闭蒸汽,回流1-3小时; D、加压反应:升温115℃以上,开始蒸粗甲脂至蒸馏锅内,待锅内物料呈固态,用真空进行30分钟负压蒸馏,至锅内剩下残渣,无物料;加水洗锅; E、精馏:精馏锅上塔顶温度在69~59℃时,收集甲醇,65-75℃时,收集中止,115-125℃收集精甲醇; 所述加成工艺为: 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为,以精甲脂重量份1份为标准:精甲脂∶PCL3∶DMF∶火油=1∶1~1.5∶1~1.5∶0.8~1.2;加料 F、加入火油至2000L反应锅中,开起搅拌; G、慢慢滴加3-5重量份的PCL3,除去锅内水份; H、将锅内温度降至30℃以下,加入DMF,温度控制在25℃±3; I、加剩余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 J、加入重量份精甲脂,时间控制在15分钟; K、加入剩余的重量份PCL3,剩余的重量份精甲脂,时间控制在30分钟,温度控制在30-45℃; L、保温反应:时间为3.5小时,反应过程温度应慢慢上升,反应过程往复,终点温度在50℃~58℃之间; M、放料稀释:开起稀释锅搅拌,对锅内甲醇进行冷却,打开加成锅放料阀,将加成油慢慢放入稀释锅内进行稀释; N、抽料:开起真空,将稀释的加成油抽入高位槽; 所述缩合工艺为: 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以加成油甲醇1重量份为标准:加成油甲醇∶甲醇钠∶磺胺脒=1∶1.3~1.7∶0.15~0.45; O、将甲醇钠投入3000L反应锅中,开始搅拌,加入磺胺脒,盖紧入孔盖; P、加入加成油甲醇稀释溶液; Q、关闭所有阀门,升温至90-100℃,关闭蒸汽,锅内压力控制在0.25~0.3Mpa,反应1.5小时; R、反应结束后,开起蒸汽,无水甲醇蒸馏阀,先进行无水甲醇的蒸馏,再加水进行有水甲醇的蒸馏; S、待锅内物料呈黄色,基本无甲醇,停止蒸馏,加入热水进行稀释溶解,加水结束后,将锅内物料压入粗品结晶锅内,冷却至60~65℃,用盐酸中和值
5: 4~5.8为准,复测PH不变后,将粗品放入吸滤槽,待水滤干,用饮用水冲洗后,进行离心脱水,甩干后的SMD粗品转下序。

说明书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药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具体是采用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通过对甲化、加成、缩合的工艺进行调整,达到能生产出磺胺对甲氧嘧啶的目的。

    背景技术

    磺胺对甲氧嘧啶主要用于蓄、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对结球虫等有显著疗效。由于其传统的生产工艺相对较传统,其生产步骤繁多,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因此,该产品几乎无人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即实现整个产品生产的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主要由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化工艺为: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以氯脂为1重量份为标准,氯脂∶甲醇钠=1∶1.8~2.2;

    A、甲醇钠浓缩:把甲醇钠投入1500L反应锅中,开启蒸汽,搅拌升温至59~69℃℃开始蒸甲醇;

    B、加入氯脂:锅内物料成固态,基本无甲醇,冷却锅内温度为75-85℃以下,缓慢加入氯脂;

    C、升温回流:开启蒸汽,升温至温度逐步上升75-85℃时,回流视锅内有料液流出,关闭蒸汽,回流1-3小时;

    D、加压反应:升温115℃以上,开始蒸粗甲脂至蒸馏锅内,待锅内物料呈固态,用真空进行30分钟负压蒸馏,至锅内剩下残渣,无物料;加水洗锅;

    E、精馏:精馏锅上塔顶温度在69~59℃时,收集甲醇,65-75℃时,收集中止,115-125℃收集精甲醇;

    所述加成工艺为:

    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为,以精甲脂重量份1份为标准:精甲脂∶PCL3∶DMF∶火油=1∶1~1.5∶1~1.5∶0.8~1.2;加料

    F、加入火油至2000L反应锅中,开起搅拌;

    G、慢慢滴加3-5重量份的PCL3,除去锅内水份;

    H、将锅内温度降至30℃以下,加入DMF,温度控制在25℃±3;

    I、加剩余的PCL3,温度控制在25℃以下,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

    J、加入重量份精甲脂,时间控制在15分钟;

    K、加入剩余的重量份PCL3,剩余的重量份精甲脂,时间控制在30分钟,温度控制在30-45℃;

    L、保温反应:时间为3.5小时,反应过程温度应慢慢上升,反应过程往复,终点温度在50℃~58℃之间;

    M、放料稀释:开起稀释锅搅拌,对锅内甲醇进行冷却,打开成锅放料阀,将加成油慢慢放入稀释锅内进行稀释;

    N、抽料:开起真空,将稀释的加成油抽入高位槽;所述缩合工艺为:

    物料按重量比配比,以加成油甲醇1重量份为标准:加成油甲醇∶甲醇钠∶磺胺脒=1∶1.3~1.7∶0.15~0.45;

    O、将甲醇钠投入3000L反应锅中,开始搅拌,加入磺胺脒,盖紧入孔盖;

    P、加入加成油甲醇稀释溶液;

    Q、关闭所有阀门,升温至90-100℃,关闭蒸汽,锅内压力控制在0.25~0.3Mpa,反应1.5小时;

    R、反应结束后,开起蒸汽,无水甲醇蒸馏阀,先进行无水甲醇的蒸馏,再加水进行有水甲醇的蒸馏;

    S、待锅内物料呈黄色,基本无甲醇,停止蒸馏,加入热水进行稀释溶解,加水结束后,将锅内物料压入粗品结晶锅内,冷却至60~65℃,用盐酸中和值5.4~5.8为准,复测PH不变后,将粗品放入吸滤槽,待水滤干,用饮用水冲洗后,进行离心脱水,甩干后的SMD粗品转下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其测试结果如下:中间体质量标准:1、甲脂的质量标准,外观:白色液体,水份:≤1%,沸程:≥(120-127℃);2、加成油的质量标准,外观:棕红色液体水份:≤1%;3粗品质量标准,外观:黄色粉含量≥95%;4母液的质量标准,澄清度:溶液澄清、无可见异物,PH值:9.5-10,色泽:微黄,含量:3.0~3.5%;操作方法:澄清度:取压滤液置比色管中,在灯光下检视,溶液应澄清、无可见异物。含量:精密吸取压滤滤液10ml,放入250ml烧杯中加盐酸(1→2)15ml,用0.1mol/LnaNO2滴定液滴定(方法参照兽药典2005版),计算得出滤液含量。

     X%=M×280.31/1000xV28.031×100%]]>

    色泽:取母液至比色管中进行目测,应为微黄色。

    PH值:用PH酸度计进行测试。

    5.结晶离心后的半成品(湿品)质量标准,含量:本品含磺胺对甲氧嘧啶≥90.0%,测定方法:参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6.干燥后的半成品质量标准,含量:本品含磺胺对甲氧嘧啶≥90.0%;测试方法:参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7.混合后半成品的质量标准,混合均匀度: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附录混合均匀度测试方法测试,应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

    【具体实施方式】

    1.产品名称概述

    本品全称磺胺对甲氧嘧啶,化学名称为N-(5-甲氧基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分子式和分子量为C11H12N4O3S=280.30,广泛用于蓄、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对结球虫等有显著疗效。

    N

    结构式为:-OCH3

    产品质量标准                        N

    本品为N-(5-甲氧基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含C11H12N4O3S不得少于99.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0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苦。本品在乙醇中微溶,在水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在稀盐酸中微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为210~214℃

    鉴别:(1)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

    (2)取本品约0.1g,加水与0.4%氢氧化钠试液各3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加硫酸铜试液1滴,即生成淡咖啡色沉淀,放置后变为紫红色(与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区别)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酸度取本品2.0g,加水100ml,置水浴中振摇加热10分钟,立即放冷,滤过;分取滤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0.20ml,应显粉红色。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与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12.5ml,加水至25ml)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 取酸度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乙醇-浓氨溶液(9∶1)制成没1ml中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乙醇-浓氨溶液(9∶1)稀释成每1ml中含有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1%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氨试液(30∶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在105℃加热10分钟,放冷,喷以乙醇制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使显色。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炽灼残 渣不得过0.1%。

    重金 属取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项下的溶液,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

    含金属: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盐酸溶液(1→2)20ml溶解后(必要时加热),加水50ml,放冷,照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溶液(0.1mol/L)滴定。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8.03mg的C11H12N4O3S。

    作用与用途:磺胺类药。主用于敏感菌感染,也用于球虫菌感染。

    化学反应过程如附图所示,主要为:

    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

    实施例:

    将640Kg甲醇钠投入1500I反应锅内,升温至64℃,开始蒸甲醇,直至锅内物料呈固态,基本无甲醇,待锅内物料温度冷却至75℃,缓慢加入320Kg氯脂,加结束后,升温回流,回流反应2小时,回流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开蒸汽阀升温加压反应,锅内压力控制在0.3Mpa,加压反应3小时,加温升压速度不宜太快,反应结束后,升温开始,蒸出粗甲脂,温度在125℃以上,蒸出的粗甲脂投入精馏锅内进行精馏,升温至64℃,回收甲醇,升温至70℃回收中滞,升温120℃时,收集精甲脂,作为加成反应使用。

    将140Kg的火油投入2000L反应锅内,开始搅拌,加入5KgPCL3,去除锅内水分,反应锅夹套内加冷冻液,至锅内温度30℃以下,加入D.M.F165Kg,温度控制在25℃±3℃,滴加PC1395Kg,温度控制在25℃以下,然后滴加70Kg甲脂,滴加结束后,开始双滴加入95kgPC13,70Kg甲脂,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温度控制在39℃,滴加结束后,开始升温反应,时间为3.5小时,视其反应情况,可延长反应时间,终点温度控制在50-58℃,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将锅内加成油放入,以投入250Kg甲醇的反应锅内,进行稀释,反应锅夹套使用冷冻液对其加成油冷却,稀释结束后,将加成油抽入高位槽,供下序生产。

    将1000Kg甲醇钠投入无水的3000L反应锅内,开起搅拌,投入磺胺脒195Kg,盖好入孔盖,将高位槽内的650Kg加成油稀释放入锅内,关闭蒸馏阀,打开蒸汽阀加温反应,温度至95-105℃之间,锅内压力0.25~0.3Mpa,加压保温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开始蒸馏无水甲醇250Kg,蒸出甲醇后,加入沸腾的饮用水1000Kg,继续蒸馏有水甲醇,待锅内物料呈黄色,基本无甲醇,停止蒸馏加入,加入1500Kg热水稀释,加水结束后,将锅内物料压入粗品结晶锅内,冷却至60-65℃,用盐酸中和至PH=5.4-5.8为准,复测PH不变后,将粗品放入吸滤槽,待水滤干,用饮用水冲洗后,用离心机甩干水分,待检查后,转下序生产。

    在两只3000L的反应锅内加入约2500Kg水,用蒸汽加热至60℃左右,将上序生产出的粗品,分别投入两只反应锅内,然后加入石灰水调PH=10±0.5,使SMD粗品完全溶解后,加入活性炭20~40Kg,视其粗品的色泽也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活性炭的用量,以确保产品的最终色泽,升温至90-95℃开始保温脱色1小时,压滤,母液流转下工序。

    将压滤母液放入结晶锅内,开始搅拌进行精品结晶,结晶中和温度控制在75~80℃,用冰醋酸中和,PH终点为5.8~6,反复测试PH不变,冷却至45℃以下,开始放料脱水,边脱水边洗料,甩料结束后,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甩干出料,进行以下工序,干燥、粉碎、半成品检验、混合、成品检验、分装内包、外包、入库。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对甲氧嘧啶生产工艺,主要以由甲化、加成、缩合、脱色、精制五大步骤构成,其各步聚工艺中以物料按重量比配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反应形成;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中间体及最终产品,本工艺克服了传统的生产工生产步骤繁多,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的缺陷,能符合生产需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