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体.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0827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7841.9

申请日:

1998.03.10

公开号:

CN1203174A

公开日:

1998.12.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D 75/66申请日:19980310授权公告日:20021002终止日期:2010031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5D75/66

主分类号:

B65D75/66

申请人:

索尼公司;

发明人:

关诚三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7.03.10 JP 54997/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力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包装物品的包装体,它用外包装膜进行包装,密封并粘接所述外包装膜的搭接部分,其包括:一非粘接部分,它在外包装膜的粘接部分之中,在外包装膜开启时成为开启带;一粘接度较低的弱粘接部分,它位于所述非粘接部分的周围;以及一切口,它设在所述弱粘接部分的一侧,使所述外包装膜能随意开启。所述包装体能避免错误地开启外包装膜,即在开启外包装膜时不必使用强力,就能将外包装膜用安全的方法打开,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装物品的包装体,它用外包装膜进行包装,密封并粘接所述外包 装膜的搭接部分,其包括: 一非粘接部分,它在外包装膜的粘接部分之中,在外包装膜时成为开启的 开启带一非粘接部分; 一粘接度较低的弱粘接部分,它位于所述非粘接部分的周围;并且 一切口,它设在所述弱粘接部分的一侧,使所述外包装膜能随意开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非粘接部分和 所述的弱粘接部分通过印刷厚度都是可控制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包装物品是盒 体。

说明书


包装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物品的包装体,如一盒体或类似物品的包装,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包装体而言,在其外包装膜的粘接部分上形成一开启带及设在开启带周围的一弱粘接部分,该弱粘接份有一切口使外包装膜能开启,以此改进外包装膜的开启。

    例如传统的盒式录音带、录象带或类似物品都期望成为一种好的商品能够在市场上直接销售,因此人们常用外包装膜(装饰膜)包装每一个装有磁带的盒体,然后再进行销售。

    这种外包装膜通常采用有极好韧性和热粘接性的聚丙烯(PP)或类似材料制成,而且盒体的包装也用这种膜。所述外包装膜包装后用热粘接法将其搭接部分密封。

    包装盒体的外包装膜开启方法通常是,在外包装膜中预先加入一分割带,当手指捏住该导向端将该分割带的向上开启的导向端沿预定的方向抽出时,外包装膜即被撕开,由此该包装被打开。可是,在采用分割带的盒体中,由于导向端与外包装膜的表面粘接,因此用手指捏住分割带的导向端是困难的。或者在盒体中,用分割带把外包装膜环绕一周撕开,而该外包装膜仍然留在盒体上,因此人工剥离这层留在盒体上的膜也是很麻烦的。

    在另一方面,一种不用分割带的开启包装的方法已经被提出,如已经公开的日本专利Hei8-72930号。该方法参照图5将以予描述。

    用外包装膜2包装所要包装地物品的盒体1,然后在物品的正面3及左右两侧面4、5使其密封。在包装物品的正面3,外包装膜2的两端互相搭接,用热密封法将搭接部分连接形成粘接部分6。外包装膜2的非粘接部分设在粘接部分6的中间部分,该非粘接部分作为开启外包装膜2的开启带7。如图所示,如采用焦糖的包装法,在左右侧面4、5形成外包装膜的搭接部分,用外包装膜2包装盒体,也可以用热密封法形成粘接部分8。

    当如上所述的包装体被开启,即用手指或类似物插入开启端7时,外包装膜的边缘被撕开,外包装膜2也被拆开,由于外包装膜2是用具有较高韧性的聚丙烯或类似材料制成的,于是出现一个问题,这就是该包装膜容易被伸长,但不容易被破损和扯断。因此,如果试图不合理地打开外包装膜,那么盒体势必会受到使其破损的强力的作用。而另一种方法是在开启带7上设一切口9,该切口能使外包装膜2很容易拆开,虽然设置一切口很简单,但是在开启外包装膜时,外包装膜通常还是被错误的打开,其开启端与切口未发挥有效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错误开启外包装膜的包装体,即在开启外包装膜时不必使用强力,就能以一种安全的方法打开外包装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包装体包括:一非粘接部分,一弱粘接部分及一切口。所述粘接部分位于外包装膜的粘接部分中,在外包装膜开启时它将成为开启带;所述弱粘接部分位于非粘接部分周围,而且具有较低的粘接度;所述切口位于弱粘接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当用手指或类似物捏位并拆开非粘接部分的开启带时,非粘接部分左右两边的弱粘接部分进一步被剥开,该切口能使外包装膜的开启变得随意而有效,因此能成功地开启外包装膜。

    图1是传统的外包装膜在包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是外包装膜包装物品时的包装状态透视图;

    图3是展开状态的外包装膜平面图;

    图4是外包装膜在开启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外包装膜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以盒体为例,如用外包装膜包装盒体,该外包装膜即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将对包装体以予描述。

    图2是包装状态下盒体的外观透视图,其中有一些标码,与在图5中所示传统结构的相同零件一样。

    用于包装盒体1的外包装膜2由,如聚丙烯(PP)或类似材料透明膜制成,这种材料具有极好的韧性和热粘接性,在包装状态下,外包装膜2在其物品的正面3相当于盒体1的纵向以及左右侧面4、5被密封,。

    外包装膜2的两端在盒体1的物品的正面3搭接,该搭接部分热密封后形成粘接部分6。在盒体左右侧面4、5的外包装膜2的搭接部分也被一种用于焦糖的包装方法,例如热密封形成粘接部分8。

    没有粘接力的一非粘接部分在粘接部分6的中部形成,当开启外包装膜2时,该非粘接部分作为开启带10。在该实施例中,开启带10以箭头的形式表示外包装膜的开启方向。该开启带的宽度约为15-20mm,因此用手能很容易的捏住该开启带10。

     粘接度比粘接部分6低的弱粘接部分11a、11b设于开启带10的左右两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弱粘接部分11a、11b的长度分别为b,该长度是从开启带10的一侧起计算,其每一个长度b的范围内为20-30mm。

    通过切割一弱粘接部分11a的靠近外包装膜2的外缘,将一切口12设在该外缘处。

    为了形成所述的非粘接部分即开启端及弱粘接部分11a、11b,可采用一种印刷法Printing mettlod。也就是说,由于采用热密封法使外包装膜2溶化并粘接,如果在其粘接表面采用印刷法,那么搭接膜之间则不能形成有效的粘接。因此,印刷层的厚度应该能够控制其粘接的强度。

    图3是包装前展开状态的外包装膜2的后部视图,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外包装膜是经过印刷处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展开的外包装膜2上、下端的粘接部分6全部是透明的,即没有印刷层。因此包装膜2的这部分用于包装,而粘接部分6则用热密封法使其相互搭接部分形成强力粘接。

    对非粘接部分的开启带10印刷一普通的印刷厚度。而且,即使该非粘接部分在粘接部分6搭接,并用热密封使其密封,所述开启带10仍然处于非粘接状态。

    在弱粘接部分11a、11b处印刷一薄层,使该部分的粘接力较粘接部分6低。由此,所述弱粘接部分11a、11b在粘接部分6处搭接,并采用热密封法使其粘接,使其形成较弱的粘接力。

    在展开状态下,位于外包装膜2左右端的全部粘接边8均未印刷并且是透明的。当外包装膜2采用一焦糖包装法包装时,外搭接边的连接面被热密封,而且这部分粘接为强力粘接。

    除了以上所述各部分,外包装膜2的其他全部表面都必须定向设计印刷。因此,如图2所示,所述外包装膜2只是其粘接部分6和粘接边8被热密封粘接,其余部分与盒体1即所包装的物品并未粘接。

    用聚丙烯(PP)制成的外包装膜2通常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如果使用,包装后对其进行热处理中,其纵向收缩更多的定向聚丙烯(OPP),那么包装状态会变得松紧合适,由此也增加了作为商品的价值。

    在包装情况下,外包装膜2的开启是用手捏住开启带10撕开开始的。由此而使开启带10左右的弱粘接部分11a、11b的膜沿着开启带10的边向上撕开。当弱粘接部分11a、11b被剥开至切口12时,切口12的一边缘12a被拉起,而另一内侧边缘12b却仍粘接在原处(见图4)。结果,所述切口12能使包装膜沿着切口打开。在以下状态中,如图4所示,当所述膜2朝盒体1的顶面撕开时,外包装膜2就被开启。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含有切口12的弱粘接部分11a、11b的粘接度。例如,当粘接度过低时,所述弱粘接部分11a则带着切口12一起被撕开,由于未撕开切口12,因此这种开启也是不成功的。反之,如果粘接度过强,则弱粘接部分11a、11b则无法撕开,包装膜只会被拉长,因此这种开启也是不成功的。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弱粘接部分11a、11b的粘接度应适当选择,以便使切口12被能撕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弱粘接部分11a、11b印刷一薄层(厚度约为0.6μm),约为开启带10印刷层厚度的30%(其印刷层厚度约为2μm),由此控制弱粘接部分11a、11b的粘接度。

    作为另一种方法,当弱粘接部分11a、11b的印刷层厚度与作为开启带10的非粘接部分的印刷层厚度几乎相同时(厚度约为2μm),弱粘接部分11a、11b的印刷面积是可调节的,其约为开启带10的70%,这也能够调节弱粘接部分11a、11b的粘接度。

    根据包装体的外包装膜材料的不同,在包装物品或类似使用时,如果改变弱粘接部分11a、11b的印刷层厚度或面积,例如,增加厚度或面积(如提高20%),或降低(如减少20%),那么除盒体以外,该包装体还能被广泛应用于别的物品。

    弱粘接部分11a、11b的切口12被精心的设置于距开启带10的边缘为C的距离处,C范围为10-20mm,当撕开外包装膜2时,由于开启作用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弱粘接部分11a与有一定宽度的开启带10一起被撕开。

    切口12通常设在开启端10左边的弱粘接部分11a处的原因在于,当开启包装时,往往用右手捏住外包装膜2的开启端10,包装膜很容易顺着切口12被撕开。可是,如果在弱粘接部分11a、11b两边都设有切口12,开启端10也能够撕开和剥开,但是由于切口12的两侧同时撕开,使外包装膜2成环状撕开,外包装膜2仍留在盒体1一侧,这也是很麻烦的。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开启端10以不同的颜色设计印刷在外包装膜2上。因此该开启端10的位置很容易辨认,这使得外包装膜2的开启更迅速。

    另外,当盒体的开启带10位于物品外包装膜2的正面3时,如图5所示,根据外包装膜2的包装状态及式样,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包装,即外包装膜2的两侧面4、5搭接部分粘接后形成粘接边6,而当物品的正面3用焦糖包装法进行包装时,其搭接部分粘接后形成粘接部分8。在这种包装中,一开启带10为非粘接部件,且位于一侧面4上,而弱粘接部件11a、11b设在开启端10的两侧,与此同时一切口12设于一弱粘接部件11a中。因此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外包装膜2沿盒体1的纵向开启。

    根据上述的包装体,在开启外包装膜2时,以切口12为开启口是容易的,而且盒体1能被迅速打开,因此在录象或录制广播节目时不会延误时机。

    进一步在于,由于开启外包装膜2不需要用强力,因此盒体1也不容易损坏。

    在包装情况下,作为开启端10的非粘接部分不一定要位于外包装膜2的中部,它可以设在任意位置,而且在开启时大多数外包装膜2也能够撕开。

    在该实施例中,已经对以录音带盒、录像带盒及类似物品为包装的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除了以上所述实例,本发明还能广泛用于各种包装物品。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包装体是这样的结构,使具有低粘接力的弱粘接部分设在非粘接部分的周围,并在开始时以此作为开启带。所述切口设在弱粘接部分中,包装体的外包装膜在切口打开时必然会撕开,因此这种开启能迅速有效,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粘接部分。

    更进一步在于,由于不用强力开启,因此消除了任何有损于包装物品的危险。

    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发明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违背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规定的精神,技术熟练的人可以进行各种更改。

包装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包装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包装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装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体.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包装物品的包装体,它用外包装膜进行包装,密封并粘接所述外包装膜的搭接部分,其包括:一非粘接部分,它在外包装膜的粘接部分之中,在外包装膜开启时成为开启带;一粘接度较低的弱粘接部分,它位于所述非粘接部分的周围;以及一切口,它设在所述弱粘接部分的一侧,使所述外包装膜能随意开启。所述包装体能避免错误地开启外包装膜,即在开启外包装膜时不必使用强力,就能将外包装膜用安全的方法打开,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