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自动制冰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冰箱,特别是一种自动制冰器,它可以在供水周期运行时把水从冰槽回流至蓄水盒。
通常,电冰箱包括一种自动制冰器,该自动制冰器循环运行一个向冰槽提供冷冻用水的供水周期,一个在水槽内冻结水的制冰周期,以及一个由驱动装置倒置除去冰槽内冰块的冰块移动周期,然后使其内形成的冰块落入冰块接收盒,随后冰槽又恢复到初始位置。
图1给出的是常见的冰箱自动制冰器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自动制冰器100包括一个放结冰用水的冰槽130,一个承接在冰槽130内结成冰块的冰块接收盒140,一个向冰槽130供水的供水装置160及一个水管150。冰槽130安装在冷冻室110的一预定位置。在冰槽130内,若干个隔板134把冰槽130分成若干个小格。冰槽130一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一转轴132,转轴132整体延伸并与一驱动装置(未画出)组装在一起。冰槽130为盒子形状,它的上部是敞开的。冰槽130的下方是冰块接收盒140。当冰块移动周期运行时,冰槽130由一个驱动装置驱使转动,使其内形成的冰块落入冰块接收盒140中。冰块接收盒140的容积比冰槽130大,所以可以稳定地接到从冰槽130中落下地冰块。
供水装置160安装在冷藏室120上部的一预定位置,它包括一个存储冰槽130用水的蓄水盒170和一个安装在蓄水盒170一侧用来抽水的泵172。
自动制冰器100还包括一输送泵172抽出水的水管150。水管150的一端与泵172相接,另一延伸至冰槽130的上端,以便向冰槽130灌水。
同时,蓄水盒170与水箱(未画出)流体连通。通过一个阀(未画出)使蓄水盒170中的水位保持在与水箱水位的同样高度上。水箱内的水是人工灌入的。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常见的自动制冰器100中,供水是由泵172驱动的。当预定的水量输送到冰槽130内,供水周期停止而开始制冰周期。这时,冰槽里的水结成冰块。在水完全结成冰块之后,冰槽130由驱动装置驱使转动,使冰块落入冰块接收盒140中。随后,供水周期再次开始。
同时,在冰槽130的下部设置一温度检测传感器136。如果传感器136检测到温度在由泵172驱动的供水周期之后的一段预定时间内低于预定温度,传感器136则将一电信号传送至ECU(未画出)。此时,由ECU判断供水失败并控制供水装置160在预定时间之后再次供水。如果传感器136检测到温度在再次供水之后的一段预定时间内仍低于预定温度,传感器136再将电信号送至ECU,ECU判断供水装置160出了故障并彻底关闭制冰器100。
供水装置160还包括在供水周期开始之前用来检测蓄水盒170是否有水的测水棒174。测水棒174检测蓄水盒170是否有水,如果检测无水则将一电信号传送到ECU。ECU使供水装置160保持静止不动直至向蓄水盒170灌水,并再次使用测水棒174检测。
如上所述,由于常见的自动制冰器100仅在蓄水盒170有水时启动,那么就需要一个用来检测蓄水盒是否有水,控制制冰器100的附加流程。另外,当冰槽130内的冰块由于上部边缘连接形成一大块冰时,很不容易移出这块冰,而在此时又向冰槽130再次供水,使水从冰槽130内溢出。
授予Ted M.Stanfill的美国专利第4,848,102号公开了一种自动制冰器,该制冰器通过位于蒸发器共心环形线圈将水从冰槽循环至蓄水盒。制冰器通过降低冰槽供水的温度可以减少制冰时间,但它的结构过于复杂。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使用的自动制冰器,该制冰器在供水周期运行时可通过一传感器稳定地控制供水,并可将溢出的水从冰槽回流至蓄水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的电冰箱的自动制冰器,它包括:
接收冷冻用水的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安装在冷冻室的一预定位置,其内被分为若干个格;
接收第一容器内形成冰块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位于第一容器的下部;
存放第一容器用水的第三容器,第三容器安装在冷藏室的一预定位置;
一个将第三容器存水提供到第一容器的装置;
一个将从第一容器溢出的水输送到第三容器的第一水管;
一个通过接触溢出水流并检测它的传感器,如果触到溢出水流传感器则将电信号传送到ECU使之关闭第一容器的供水。
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三容器一侧将第三容器的水抽出的泵,和把泵抽出的水输送到第一容器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至第一容器的上方。
第一水管的一端与在第一容器上侧壁形成的、对应于该容器内隔板上边缘的孔相连,另一端向下延伸与第三容器的上部相通。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第一水管是一柔性管。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传感器是一对导电材料,安装在第一水管的内壁,当它们接触溢出的水流时二者之间导电而产生电信号。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当泵启动后的一段预定时间内如果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溢出的水流,ECU就关闭制冰器操作,预定时间为灌满第一容器所需的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水管底部与第一容器相邻。
本发明的冰箱用自动制冰器能够连续运行供水直至灌满冰槽,其控制程序简单,能够将溢出的水输送到蓄水盒避免在制冰格内形成不必要的冰块。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详细叙述,将会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有进一步的理解。其中,
图1是常见的冰箱用自动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冰箱用自动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冰箱用自动制冰器20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自动制冰器200包括一个接收结冰用水的冰槽230,一个承接在冰槽230内结成冰块的冰块接收盒240,一个向冰槽230供水的供水装置260及一个水管250。冰槽230安装在冷冻室210的一预定位置。在冰槽230内,若干个隔板234把冰槽230分成多个小格。冰槽230一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一转轴232,转轴232整体向外延伸并与一驱动装置(未画出)组装在一起。冰槽230为盒子形状,它的上部是敞开的。冰槽230的下方是冰块接收盒240。当冰块移动周期运行时,冰槽230由一驱动装置驱使转动,使其内形成的冰块落入冰块接收盒240中。冰块接收盒240的容积比冰槽230大,所以可以稳定地接到冰块。
供水装置260安装在冷藏室220上部的一预定位置。供水装置260包括一个存储槽230用水的蓄水盒270和装在蓄水盒270一侧用来抽水的泵272。
供水装置260还包括一个把泵272抽出的水输送到冰槽230的水管250。水管250的一端与泵272相接,另一端延伸至冰槽230的上端。
同时,蓄水盒270与水箱(未画出)连通,通过一个阀(未画出)使其水位保持在与水箱水位的同样高度上。水箱内的水是人工灌入的。
当供水周期运行时,水甚至溢过冰槽230中隔板234的上边缘。本发明的自动制冰器200包括一个把溢出的水回流至蓄水盒270的溢流管280。如图3所示,冰槽230在其一侧壁对应于隔板234的上边缘处设有一孔236。溢流管280的一端接在孔236上与冰槽230连通,另一端向下延伸与蓄水盒270的上部连通,这样溢流管280可以把溢出的水输送到蓄水盒270。传感器290设置在溢流管280的环形内壁使之与冰槽230相邻。当水流过溢流管280时,水流接触到传感器290,传感器290将一电信号传送到ECU,关闭泵272。
溢流管280最好是柔性管,当冰槽230由驱动装置驱而转动时可随之移动。
传感器是一对导电材料,当它们接触水流时二者之间导电而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至ECU。传感器290最好安装在溢流管280内壁底部,使其与冰槽230相邻,这样不管溢出水量多少均可与溢出水流接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冰箱用自动制冰器200的工作情况。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制冰器200中,通过泵272把水输送到冰槽230内。当水从冰槽230溢出接触到传感器290,则停止供水周期。然后制冰周期开始,在冰槽230内结出冰块。当冰块完全形成,驱动装置驱使冰槽230转动并使冰块落入冰块接收盒240中。之后,供水周期再次运行。在供水周期运行时,泵272连续不断地工作直至传感器290将电信号传给ECU。如果泵启动后在灌满冰槽230所需的时间内传感器290没有触到多余的水,ECU就会指出泵290出现故障或是蓄水盒270没有水,然后关闭自动制冰器200。
常见的自动制冰器100由安装在供水装置160上的测水棒174在供水之前检测蓄水盒170是否有水。但对于本发明自动制冰器200,供水仅仅由传感器290的启动来控制,与蓄水盒270是否有水无关,所以制冰器200没有设置上述测水棒,这样使工作程序简单,无需预检测程序即可立刻供水。
供水时,最后会有多余的水量输送到冰槽230内,多余的水将流入与冰槽230一侧相连的溢流管280内,通过溢流管280把多余的水回流至蓄水盒270中。
此时,当溢出的水流入溢流管280,传感器290接触到水流使其触发导电并将电信号传至ECU。根据这个信号,ECU关闭泵272,使供水周期停止,开始制冰周期。
当制冰结束后,驱动装置驱使装置230转动使其内形成的冰块落入冰槽下方的冰块接收盒240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自动制冰器可连续供水直至供水完毕,这样使控制程序简单,并可将溢出的水输送到水箱,避免在制冰格内形成不必要的冰块。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做一些变动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