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用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
背景技术
现有多种具有立体形状的开孔的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例如,本申请人以前提出的表面片材(参见特开平5-228173号公报),在立体开孔的壁部和底部形成几乎没有透气性的薄膜状结构。该表面片材具有防止一旦被吸收体吸收的液体发生逆流的优良性能,同时也具有优良的液体隐蔽性。而且也可以防止在吸收性制品穿用中,由穿用者的体压使开孔地立体形状破坏。但是,由于成膜状结构,有时排泄的液体快速移动到吸收体上受阻,液体滞留在表面片材上。
另外有一种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参见特开平4-152945号公报),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的片材其中一部分形成导液管,同时在该导液管的下面开口端由加强筋形成。该加强筋使纤维的一部分熔融,使其膜化而形成。因而在该表面片材中存在和所述的特开平5-228173号公报中所述的表面片材同样的缺点。
另一方面,本申请人提出一种表面片材(参见特开平8-246321号公报),从具有立体开孔的顶部到底部,构成该开孔的无纺布的厚度逐渐减少。在该表面片材上,立体开孔呈现毛细管力的梯度,该梯度形成驱动力,将排泄的液体快速地导入吸收体,在表面片材上不产生液体的残留。该表面片材不存在特开平5-228173号公报和特开平4-152945公报上的缺点,但是相反在吸收性制品的穿用中,穿用者的体压容易破坏开孔的立体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其由含有立体卷曲状态(three-dimensionally crimped fiber)的纤维和热熔融粘合纤维,而且形成许多开孔的无纺布构成。该开孔是具有从该无纺布的上面向下面延伸出来的由该无纺布包围而形成的导液管的立体开孔。在该导液管的至少内表面上存在由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融固化形成的膜化区域(filmyportion),同时在该膜化区域的该导液管的厚度方向内部不膜化,而具有透液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收性制品表面片材的制造方法,作为制造所述表面片材优选的方法,其包括:使用加热到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以上温度的穿孔针(perforating pin),将包含潜在卷曲性纤维和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纤维网或无纺布穿孔,形成具有导液管的立体开孔,且在其形成的同时使所述导液管的至少内表面上存在的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熔融固化,在所述内表面形成膜化区域,然后在所述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所述纤维网或所述无纺布进行热处理,使所述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吸收性制品表面片材的另一制造方法,作为所述表面片材的又一个优选制造方法,在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包含该潜在卷曲性纤维和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纤维网或无纺布进行热处理,使该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然后使用被加热到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穿孔针,将所述纤维网或所述无纺布穿孔,形成具有导液管的立体开孔,且在其形成的同时使所述导液管的至少内表面上存在的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熔融固化,在所述内表面形成膜化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的斜视图。
图2是放大显示图1中所示的表面片材的纵断面的主要部分的简图。
图3是显示图1所示的表面片材上的液体流动的说明图。
图4是扩大显示本发明的表面片材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断面的主要部分的简图(与图2相当的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具有表面片材的生理用卫生巾的斜视图。
图6是显示测定表面片材的白色度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该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即使在穿用者施加体压的状态下也使开孔的立体形状稳定地维持,具有优良的排泄液体透过性。
下面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附图说明本发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下面也称表面片材)的斜视图。图2是放大显示图1中所示的表面片材的纵断面的主要部分的简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具有规则地排列的许多开孔2,2,…,由包括上层3和与其邻接的下层4的2层结构的无纺布构成。上层3和下层4形成一体。上层3位于表面片材1的表面1A侧,而下层4位于底面1B侧。表面片材1的表面1A侧是指表面片材1在组装在吸收性制品上时,与穿用者相向的一侧。另外,底面1B侧是指与吸收性制品的吸收体相向的一侧。
构成表面片材1的无纺布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无纺布。可以根据表面片材的具体使用目的和用途适当选择,例如利用梳理法制造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利用热风处理得到的抽吸式热粘无纺布(suction heat bond)、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和针刺法无纺布等各种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中纤维的结合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粘合剂粘合或热熔融粘合。另外代替纤维的粘合,也可以利用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那样的使用纤维机械式络合。为了显著地实现所希望的特性、特别是光洁的触感,以及柔软性,作为无纺布,最适合选择使用由梳理法得到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网利用热风处理,不进行强固的压缩而无纺化的抽吸式热粘无纺布。
开孔2形成立体开孔,该立体开孔具有由从表面片材1的表面1A侧向底面1B侧延伸出来的无纺布包围而形成的导液管8。并且,导液管8的内表面2A由来自表面1A来的连续面构成。形成立体状的开孔2中,如图2所示,其周边2B位于开孔2的下端。导液管8的形状例如有圆筒状或者导液管8的直径从表面1A侧向底面1B依次增加的锥形,但是优选如图1和图2所示,导液管8的直径由表面1A侧向底面1B侧依次减小的倒锥形的形状。开孔2的横断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或四角形的开孔,从提高表面片材1的柔软感的观点来看,优选做成图1那样,没有各向异性的圆形开孔。
从提高导液管8的稳定维持性、液体透过性以及液体的隐蔽性的观点来看,开孔2在其下端2B上的开孔直径为0.5~3mm、特别优选7~1.5mm。从提高液体透过性方面考虑,优选表面片材1的开孔率为3~30%,更优选5~25%,再优选10~20%。开孔率是用表面片材1的面积除以表面片材1从其表面1A侧投影到底面1B侧时形成的开孔2的面积而求得的值。具体地说,开孔直径和开孔率具体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开孔直径和开孔率的测定方法]
使用光源[Sunlight SL-230K2;LPL(株)社制]、架子[Copy StandCS-5;LPL(株)社制]、透镜[Nikkol 24mm/F2.8D,Nikon Corp.]、CCD照相机[(hv-37;与日立电子(株)社制)通过F支架与透镜连接]以及显示板[Spectra 3200;Canopus Co.,Ltd.],得到表面片材1的底面1B侧的图像。将摄取的图像利用NEXUS社制的图像解析软件(ver.3.08)对开孔部分进行双值化处理。由双值化处理的图像求得等价圆的相应直径,将其作为开孔直径。用整个图像的面积除以双值化处理的部分面积,求得开孔率(%)。测定开孔直径的困难时,在图上满涂开孔部分等,进行辅助处理。
相邻的开孔2之间向表面1A侧凸状弯曲而形成具有顶部5。表面片材1上的顶部5对应的底面1B同样面向表面1A凸状弯曲着。也就是,相邻的开孔2间形成弓形状。并且许多顶部5大致呈直线连接,形成棱部。棱部6,6,…以多列形成。相邻的棱部6,6之间形成沟部7,棱部6和沟部7交替配置,以致于没有形成平面部。棱部(ridge)6向表面1A侧呈凸状弯曲,而且沟部7向底面1B侧呈凸状弯曲。沟部7上设置一定的间隔,形成许多开孔2,2,…。通过形成这样的棱部6和沟部7,使与棱部6和沟部7平行的方向,以及其直角方向上的弯曲特性(例如丰满柔软度(bulk softness)等)具有各向异性,提高表面片材1与身体的适应性或质地。棱部6和沟部7交替配置,沟部7由来自棱部6的连续面形成。相邻棱部6,6间的距离(即5,5间的距离)优选为1~6mm,特别为1.5~4mm。相邻的沟部7间的距离同样优选为1~6mm、更优选1.5~4mm。棱部6和沟部7的方向可以和作为表面片材1的原料无纺布制造时的纵方向(机械方向)相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上层3由热熔融粘合纤维构成。热熔融粘合纤维适合使用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等。另外,下层4由呈现卷曲的潜在卷曲性纤维构成。潜在卷曲性纤维是一种具有如下性质的纤维,加热前可以和现有的无纺布用的纤维进行同样处理,而且通过在所定的温度下加热,呈现螺旋状的立体卷曲并收缩。潜在卷曲性纤维的熔点比上层3含有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高。由此,如后述使下层4不膜化,使上层3的至少表面容易膜化。也就是,作为潜在卷曲性纤维使用的是,无论在呈现卷曲前后,在上层3含有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是不熔融粘合的。热熔融粘合纤维和/或潜在卷曲性纤维由2种以上的树脂构成时,该纤维的熔点为熔点最低的树脂的相应熔点。为了提高该下层的强度,下层4中也可以含有热熔融粘合纤维。
如图2所示,在表面片材1中,导液管8的内表面膜化。更详细地说,构成导液管8的内表面的上层3的表面通过构成该上层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融固化,连续膜化,形成膜化区域9。膜化区域9为由导液管8的周边2B到所定高度的整个区域。因此表面片材1上的顶部5和其周边区域不预先膜化,可以通液。而且导液管8在膜化区域9上,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内部不膜化,而具有透液性。具体地说,与上层3上的下层4的界面近旁区域和下层4不膜化,而具有透液性。下层4中含有的潜在卷曲纤维之间没有热熔融粘合。所谓膜化,即构成纤维熔融,多根纤维熔融粘合,纤维之间的间隙覆盖,熔融粘合部的表面变成平滑的状态。膜化区域也可以不在导液管8的内表面的整个区域上形成。以液体透过性的观点来看,以及使导液管的形状稳定化,防止穿着中相应压力等外力带来的开孔部的闭塞的观点来看,优选在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的10%以上,特别是30%以上,而且导液管8的周边方向的70%以上、特别是80%以上,形成膜化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中的导液管8中通过存在薄膜状态的部分,使导液管8具有刚性。结果在具有该表面片材的吸收性制品的穿用中,穿着者的体压即使施加至导液管8,也可以防止其破坏,可以稳定维持其立体形状。另外,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内部由于没有膜化,通过导液管8的内部的液体产生快速地移动,可以防止表面片材1中滞留液体。特别是在没有膜化的区域,由于主要由立体卷曲呈现的潜在卷曲性纤维构成,所以可以形成许多液体透过的空间。由此,通过导液管8的内部的液体更加快速地进行移动。因此表面片材1经常保持干爽的状态,不易产生对肌肤的发粘性等不舒适感。
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的液体透过机理,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表面片材1中的液体流通路径有三个①~③。①的路径为通过开孔2的液体直接透过。②的路径为通过表面片材1的内部的液体透过,利用该路径,被排泄的液体从表面片材1的表面1A侧吸收到该表面片材中,通过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内部,向吸收体(图中无显示)导入。如前所述,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内部主要由呈现立体卷曲的潜在卷曲性纤维构成,所以形成许多透过液体的空间,使得通过该空间排泄的液体可以顺利地透过。③的路径为顺着表面片材1的表面1A的液体透过。利用该路径,排泄的液体顺着膜化的导液管8的表面流动。膜化的部分液体难以滞留,因此液体快速向吸收体导入。这样,利用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无论通过任何路径,排泄的液体被快速地导向吸收体,难以在表面片材1中产生液体残留。
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上的上层3和下层4的各个基重为,在收缩和开孔前的状态分别按如下进行优选。即从提高膜化区域形成的容易度、表面片材1的隐蔽性、质地、吸附性等方面考虑,优选上层3的基重为5~40g/m2、特别为10~20g/m2,下层4的基重为5~50g/m2、特别为10~35g/m2。收缩和开孔后状态的层3,4的基重是在收缩和开孔前的状态下的基重乘以后述的面积收缩率的所得值。收缩和开孔所形成的表面片材1本身基重为,从表面片材1的质地和无纺布的加工性方面考虑,优选15~180g/m2、特别优选20~100g/m2。
表面片材1本身的厚度使用カト一テツク株式会社制、KES-FB3压缩试验机进行测定。通过使该试验机的具有面积2cm2的圆形压缩面的加压部下降—上升,对布或膜状试样施加压缩—回复负荷,得到其压缩和回复过程的1周期的压缩负荷—压缩变形量的滞后曲线,由此可以求得试样的厚度。将表面片材1切成2.5cm×2.5cm的正方形,以其作为试样,安装在压缩试验机上。并且以0.02mm/秒的加压速度使加压部下降,将片材加压至50gf/cm2的压力。然后将加压部的动作由下降改变为上升,直至施加在片材上的压力为0gf/cm2,使加压部上升。得到以该压缩—回复过程作为1周期的滞后曲线。由得到的滞后曲线读取压缩过程中0.5gf/cm2条件下的片材厚度。将片材的5个不同位置测定的厚度的平均值设定为表面片材1的厚度。
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优选按照以下所述的方法制造。首先使用梳理机分别制造各具上层3和下层4结构的纤维网。构成上层3的纤维网由热熔融粘合纤维构成,构成下层4的纤维网由卷曲呈现前的潜在卷曲性纤维构成。将得到的纤维网直接层积,或利用预定的无纺布制造方法做成无纺布后进行层积,再进行压花处理,使对应的两层接合。压花处理时,为了使下层4中含有的潜在卷曲性纤维中不呈现卷曲,优选使两层的层积体安装在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上以限制卷曲。下层4在其面内近乎各自相等地收缩,所以在将所述层积体安装在约束装置上时,优选将整个周边安装在约束装置上。然后在下层4含有的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两层层积体进行热处理,使该潜在卷曲性纤维呈螺旋状立体卷曲,使其收缩。收缩结果是,主要在下层4内形成许多可以透过液体的空间。该空间作为排泄液体透过的路径。热处理的方法可以使用透气方式(air through)的吹热风或红外线照射等。在收缩时,调整热处理的温度以使潜在卷曲性纤维之间不产生热熔融粘合。收缩的程度以面积收缩率表示,优选为30~80%,特别优选为30~60%。
收缩的程度可以调整,对所述层积体的所有周边采取先前使用的安装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使其符合收缩后的尺寸。面积收缩率用以下式表示,将收缩前的基准面积设定为S0,基准面积的收缩后面积设定为S1
面积收缩率(%)=(S0-S1)/S0×100
然后在所述层积体上形成立体开孔。具体地说,是使所述层积体介于第1挤压模件和第2挤压模件之间,进行挤压。第1挤压模件由销辊(pin roll)构成,该销辊沿着所述层积体的搬运方向,使方锥或圆锥形的许多穿孔针(凸状针)形成列状,而且该列呈多列并排设置。第2挤压模件由槽纹辊(fluted roll)构成,该槽纹辊具有第1的第1挤压模件上的多列突状针之间嵌入的突条部(ridge)。这时,挤压所述层积体,使上层3与第1挤压模件相对,而且下层4与第2挤压模件相对。结果由槽纹辊的突条部,容易地形成所述顶部5,并且通过销辊上的凸状针向所述层积体挤压,使所述层积体穿孔,形成具有导液管8的开孔2。开孔后的无纺布的厚度比开孔前更大。
穿孔时,将凸状针在所定的温度下预先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设定在上层3含有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以上,而且未到处于卷曲状态的潜在卷曲性纤维的熔点的温度。由此,在形成具有导液管8的开孔2的同时,使该导液管内表面上存在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熔融固化,在该内表面形成膜化区域9。导液管8的厚度方向内部保持原样而不膜化。这时,如前所述,优选将所述层积体安装在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上,限制潜在卷曲性纤维进一步卷曲。
本发明的表面片材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具有类似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的结构。两者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在片材1上的底面1B侧,面向表面1A侧凸状弯曲的程度比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小。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中,底面1B侧和吸收体接触的面积比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大。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中,液体向吸收体的移动性良好。该表面片材1的制造方法如下所示。首先使用梳理机分别制造构成上层3和下层4的纤维网,得到的纤维网直接或利用所定的无纺布制造方法制成无纺布后进行积层,据此进行压花处理以使两层接合,得到层积体。这时优选将该层积体安装在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上。对于该层积体进行所述的穿孔操作,形成具有导液管的开孔。在穿孔时,将凸状针预先加热到上层3含有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之上,而且低于卷曲状态时的该潜在卷曲性纤维的熔点的温度。由此可以仅使导液管的内表面存在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熔融固化,在该内表面形成膜化区域。可以防止下层4中含有的该潜在卷曲性纤维之间熔融粘合,导液管厚度方向内部可以保持原样而不膜化。这时,优选将层积体安装在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上,使潜在卷曲性纤维不呈现卷曲。
然后,对所述层积体,在下层4中含有的潜在卷曲性纤维呈现卷曲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该潜在卷曲性纤维螺旋状地进行立体卷曲,使其收缩。收缩的结果是,主要在下层4内形成许多液体可以透过的空间。该空间作为如前所述排泄的液体透过的路径。在进行收缩时,优选如前所述将层积体安装在针链拉幅机等约束装置上,设定该层积体的面积收缩率的范围在前述范围内。
下面以生理用卫生巾为例,参见附图说明具有所述各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的吸收性制品。图5是具有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的吸收性制品用作生理用卫生巾的斜视图。图5中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0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液体不透过性的底面(图中无显示)和吸收体(图中无显示)。表面片材1在至少对应于穿用者的排泄部的区域具有开孔(图5中在表面片材1的整个区域形成开孔2)。表面片材1中的棱部6和沟部7的方向和卫生巾1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使卫生巾10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材1,由此使这样的卫生巾10在表面片材1上液体残留少,具有舒适的干爽感、良好的穿着感。由于立体开孔不易溃烂,液体一旦被吸收体吸收,难以呈现返流,由此显示好的干爽感、良好的穿着感。
本发明中呈立体卷曲状态的纤维也可以使用卷曲纤维,通过机械性卷曲使其具有三维卷曲,该卷曲纤维代替螺旋状的呈现卷曲状态的潜在卷曲性纤维。这时的片材制造方法如下。将含有预先进行机械卷曲的卷曲纤维、和在低于该卷曲纤维的软化点的温度下软化的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纤维网,使用加热到该热熔融粘合纤维的软化点以上而且低于卷曲纤维软化点的温度的穿孔针,对该纤维网穿孔。在形成具有导液管的立体开孔的同时,伴随孔的形成使该导液管的至少内表面上存在的所述热熔融粘合纤维熔融固化,在该内表面上形成膜化区域。机械卷曲的卷曲纤维的材质或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软化点比热熔融粘合纤维的软化点高就可以。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导液管8的内表面连续地膜化,但是也可以将在热熔融粘合性纤维的熔点下不熔融粘合的纤维适量混入上层等进行处理,导液管8的内表面不连续地膜化。不仅导液管8的内表面,外表面也可以膜化。在使导液管8的外表面膜化时,将构成表面片材的无纺布做成三层结构,含有热熔融粘合纤维的上层、含有呈立体卷曲状态的纤维的中间层和含有热熔融粘合纤维的下层。该呈立体卷曲状态的纤维只要是该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点以下不熔融粘合的即可。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表面片材具有2层结构,此外也可以将其做成单层结构。还可以将其做成如前述的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表面片材1的纵断面形状不限于图2等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特开平4-152945号公报第3或第7图中所示的形状。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1)上层的制造
热熔融粘合纤维使用大和纺织株式会社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商品名NBF-SH、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鞘:聚乙烯、芯/鞘重量比=5/5、纤度2.2dtex、纤维长51mm)。作为鞘的聚乙烯的熔点为130℃。使用梳理机对该纤维解纤,做成纤维网,然后利用透气方式进行热处理(120℃),得到基重为12g/m2的透气法无纺布。
(2)下层的制造
使用潜在卷曲性纤维(以聚丙烯作为芯成分,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作为鞘成分的热收缩性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纤度2.2dtex、大和纺织株式会社制、开始卷曲温度90℃)作为原料,和上层相同地制造梳理法纤维网。鞘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熔点为139℃。使用凹凸辊和平滑辊组合形成的热压花辊装置(辊温度:压花面145℃),对该纤维网进行压花加工。凹凸辊的各个压花点为圆形,其压花面积为0.0055cm2。沿着纵方向(机器方向)上压花点中心间的距离(节距)为7mm,沿横方向的压花点中心间的距离(节距)为1.4mm。压花面积率为28%。得到的热压花无纺布的基重为20g/m2。
(3)层积体的制造
将两无纺布层积,使其通过由凹凸辊和平滑辊组合组成的热压花辊装置,从而将两无纺布接合使其成为一体,得到层积体。凹凸辊的温度设定在155℃。凹凸辊的压花图案是一种所谓的千鸟状的图案,各个压花点为圆形,其压花面积为0.047cm2。沿着纵方向的压花点中心间的距离(节距)为7mm、沿横方向的压花点中心间的距离(节距)为7mm。沿着斜向45℃的方向的压花点中心间的距离为5mm。压花面积率为7.2%。
(4)潜在卷曲性纤维的卷曲
在加热到130℃后的热干燥机内,将层积体热处理1~3分钟,使下层的潜在卷曲性纤维收缩。这时,为了得到所定的收缩率,设定收缩后的尺寸,将层积体的四边固定在针链拉幅机上,限制以上收缩。收缩率如表1所示。收缩后的层积体的基重为60g/m2。
(5)开孔的形成
在收缩后的层积体上形成立体开孔。将层积体介于第1挤压模件和第2挤压模件之间,挤压,制成开孔。第1挤压模件由销辊构成,前端形成圆锥形状的许多穿孔针沿着搬运方向,形成列状,而且该列呈多列并排设置。第2挤压模件由具有嵌入第1的第1挤压模件上的多列穿孔针之间突条部的槽纹辊构成。穿孔针的直径为1.5mm,销辊加热至130℃。这样得到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立体开孔的无纺布。开孔率和厚度分别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潜在卷曲性纤维的卷曲和形成开孔的顺序颠倒,除上下层的基重和收缩率如表1所示之外,和实施例1相同地得到图4所示的具有立体开孔的无纺布。开孔率和厚度分别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使用花王株式会社制的生理用卫生巾Laurier Sarasara Cushion Slim(无护翼)(销售名:Laurier UN-f-11)的表面片材。该表面片材是一种利用梳理机将芯鞘型复合纤维(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鞘∶聚乙烯、芯/鞘的重量比为5/5、纤度2.2dtex、纤维长51mm)做成纤维网,利用透气法将该纤维网制成无纺布制成的物品。并且通过直径1.5mm的穿孔针形成图1所示的立体开孔。
性能评价
使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无纺布(表面片材)在低载重和高载重下测定吸收模拟血液样后的白色度。结果示于以下表1。将无纺布的上层和下层各自的基重、制造无纺布时的面积收缩率、开孔部上的表面片材的厚度、开孔率一并记录在表1中。
在低载重和高载重下吸收模拟血液样后的白色度的测定。
(1)模拟血液的配制
在2L烧杯中加入离子交换水1500g,用磁搅拌器边搅拌边加入5.3g羧基甲基纤维素钠[关东化学(株)制,CMC-Na](将该溶液称作A)。然后在1L烧杯中加入离子交换水556g,用磁搅拌器边搅拌边加入27.0g氯化钠[关东化学(株)制]和12g碳酸氢钠[NaHCO3,关东化学(株)制]使其完全溶解(将该溶液称作B)。再在3L烧杯中量取900g甘油,加入所述(A)和(B)进行搅拌。再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mulgen 935][制造销售花王(株)]的浓度(表面活性剂/水)=1g/L的水溶液15ml,和食用红色素2号[销售方:アイゼン(株);保土硅谷化学工业(株)、制造方:ダイワ化成(株)]29.6g,搅拌。利用玻璃过滤器将得到的溶液进行抽吸过滤,以该滤液作为模拟血液。另外在配制模拟血液时,代替上述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使用其它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得到同样的结果。但是需要调整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使最终得到的模拟血液相对玻璃表面的接触角范围为35~40°。使用接触角测定装置(协和表面科学(株),FACE接触角计CA-A型),在乙醇洗干净的玻璃表面上测定所述接触角。
(2)白色度的测定
在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无纺布(表面片材)的下面,设置吸收体和内面片材,按照通常的方法得到图5所示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底面片材和吸收体分别使用花王株式会社制Laurier Sarasara Cushion Slim(无护翼)(销售名:Laurier UN-f-11)中使用的底面片材(聚乙烯薄膜制)和吸收体(厚度4.5mm、基重为200g/m2的短纤浆)中配合吸水聚合物(丙烯酸丙烯酸钠盐共聚物)40g/m2,再用16g/m2的吸收纸包裹而成)。将得到的卫生巾使其表面片材向上水平放置,其上放置图6所示的带圆筒的聚丙烯酸酯板。这时,在聚丙烯酸酯板上放置重物,在卫生巾上施加载重5g/cm2和50g/cm2。聚丙烯酸酯板的尺寸为长度200mm×宽100mm×厚度8mm、圆筒的高度为50mm、内径为10mm。在聚丙烯酸酯板上也具有同样直径的孔。使聚丙烯酸酯板载重放置,使其上设置的孔位于卫生巾的中心位置。在该状态下,将模拟血液6g放入10毫升的烧杯中,稳定地注入圆筒内。注入量为3g,使其在约5秒时间内完成注入。注入结束后,放置300秒,之后卸除重物和聚丙烯酸酯板,利用日本电色工业(株)制的简易型分光色差计NF333(商品名),测定卫生巾上的表面片材的白色度。投光管为30φ,使用30mmφ的试样台。进行标准校准之后,将卫生巾装载在试样台上,使其表面片材朝向投光侧。然后在卫生巾上的测定面相反的面放置色差计附带的试样压板(黑色板)。向1个卫生巾中的不同地方注入模拟血液,测定注入部位5次。以该平均值作为白色度。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上层基重为(g/m2) 12 20 25下层基重为(g/m2) 20 20 -面积收缩率/% 50 70 -表面片材厚度(mm) 1.96 1.77 1.22开孔率(%) 7 5 8低载重(5g/cm2)下的白色度 49.6 49.3 44.0高载重(50g/cm2)下的白色度 45.8 50.1 43.8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在装有各实施例的表面片材的卫生巾中,无论在低载重下和高载重下,表面片材的白色度都高,可以阻止被吸收体吸收的模拟血液发生倒流。尽管表中无显示,但是在实施例的表面片材中,在开孔的内表面上存在着由热熔融粘合纤维的熔融固化而形成的膜化区域。膜化区域上的该开孔的厚度方向内部(下层部分)的潜在卷曲性纤维之间不存在热熔融粘合,没有膜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在导液管的至少内表面上形成膜化区域,可以提高该导液管的刚性,在使用者施加体压的状态下,开孔的立体形状也可以稳定地维持,由此可以防止一旦被吸收体吸收的液体发生倒流。本发明的吸收性制品的表面片材因为导液管的厚度方向内部不膜化,而具有透液性,所以排泄的液体的透过性好,液体残留少。因而装有该表面片材的吸收性制品具有优良的干爽感、良好的穿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