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0789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4038.8

申请日:

2004.10.18

公开号:

CN1609317A

公开日:

2005.04.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5B 37/06申请日:20041018授权公告日:20101208终止日期:201210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37/06

主分类号:

D05B37/06

申请人:

森胜司;

发明人:

森美喜雄

地址:

日本大垣市

优先权:

2003.10.17 JP 2003-35783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裁切装置,仅需要一小空间,供裁切器于收纳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布料裁切装置包括架置组件、可伸展组件以及裁切器。架置组件设于该缝纫机之上,并位于该缝纫头侧。可伸展组件可从该架置组件直线垂直延伸。裁切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端。当该可伸展组件于上位置以及下位置之间移动时,该裁切器可于收纳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收纳位置位于该缝纫头侧,该操作位置位于该缝纫机的该桌面侧。该布料裁切装置用于在缝纫操作中沿布料的进给方向裁切布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布料裁切装置,设于缝纫机之上,该缝纫机具有缝纫头、针杆以及工作台,该工作台设于该缝纫头之下,其特征在于该布料裁切装置用于在缝纫操作中沿布料的进给方向裁切该布料,包括:
架置组件,设于该缝纫机之上,并位于该缝纫头侧;
可伸展组件,可从该架置组件直线垂直延伸;以及
裁切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端,其中,当该可伸展组件于上位置以及下位置之间移动时,该裁切器可于收纳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收纳位置位于该缝纫头侧,该操作位置位于该缝纫机的该工作台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卡锁装置,用于在该上位置以及该下位置卡锁该可伸展组件;
一卡锁释放装置,用于释放该卡锁装置;以及
二握持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侧以及前侧;
其中,当该握持部由使用者握持时,该卡锁装置由该卡锁释放装置释放,且该使用者可握持该握持部,并垂直移动该可伸展组件;并当该使用者放开该握持部,该卡锁装置可于该上位置以及该下位置卡锁该可伸展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伸展组件包括固定组件以及可动组件,且该固定组件具有定位部,设于该固定组件的下部;且当该可伸展组件位于该下位置时,该定位组件被定位于相对于该缝纫机的该工作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针杆,其中,该可动组件具有连接部,当该可伸展组件位于该下位置时,该连接部连接于该驱动装置,且,该连接部设于该可动组件的上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裁切器包括一固定刀片,设于该固定组件的下端;以及可移动刀片,设于该可动组件的下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卡锁装置,用于在该上位置以及该下位置卡锁该可伸展组件;以及
一卡锁释放装置,用于释放该卡锁装置,并选择该可动组件的该连接部与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锁释放装置包括一卡锁操作组件,以枢接的方式依据一枢轴设于该固定组件之上;
其中,该卡锁操作组件具有第一握持部,设于该卡锁操作组件的该枢轴下侧;该固定组件具有第二握持部;以及该卡锁操作组件绕该枢轴枢转,当使用者握持第一握持部以及第二握持部时,释放该卡锁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锁操作组件还包括接触部,位于该枢轴的上侧;其中,该接触部用于接触该可动组件;以及该接触部促使该可动组件枢转,以当该卡锁操作组件枢转以释放该卡锁装置时,解除该连接部与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

说明书

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在缝纫操作中,沿布料进给方向裁切布料的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要在缝纫操作中裁切布料,目前已有各式各样的裁切装置,设于缝纫机之上。例如,日本特开第2002-18170号专利,公开了裁切装置,其具有缝纫组件,枢接于缝纫机的机台前端。裁切器设于该缝纫组件的一端,如此,该裁切器可于收纳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收纳位置位于该缝纫头之中,而该操作位置紧邻缝纫机的工作台,欲被缝纫的该布料即置于该工作台之上。
然而,由于该缝纫组件以相对于该缝纫头的方式枢转,因此需要较大的空间,以允许裁切器在收纳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进行缝纫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援引日本第2003-357837号专利申请案的申请日为本案的优先权日。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布料裁切装置,其仅需要一小空间,供裁切器于收纳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料裁切装置,设于缝纫机之上,以在缝纫操作中沿布料的进给方向裁切该布料。该布料裁切装置包括架置组件、可伸展组件以及裁切器。架置组件设于该缝纫机之上,并位于该缝纫头侧。可伸展组件可从该架置组件直线垂直延伸。裁切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端。当该可伸展组件于上位置以及下位置之间移动时,该裁切器可于收纳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收纳位置位于该缝纫头侧,该操作位置位于该缝纫机的该工作台侧。
由于该裁切器与该可伸展组件沿直线垂直移动,该裁切器与该可伸展组件的移动路径位于垂直线之上。因此,供该裁切器与该可伸展组件移动的空间可以被减到最小。所以,该裁切装置可以容易地被设于该缝纫机之上。
该布料裁切装置可还包括卡锁装置、卡锁释放装置以及二握持部。卡锁装置用于在该上位置以及该下位置卡锁该可伸展组件。卡锁释放装置用于释放该卡锁装置。握持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侧以及前侧。当该等握持部由使用者握持时,该卡锁装置由该卡锁释放装置释放。该使用者可握持该等握持部,并垂直移动该可伸展组件。当该使用者放开该等握持部,该卡锁装置可于该上位置以及该下位置卡锁该可伸展组件。
由于用于释放及卡锁该可伸展组件的该等握持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侧以及前侧,该使用者可轻易地抓住该握持部以操作该卡锁装置。此外,该可伸展组件的垂直运动凭由握持该等握持部而轻易地达成。
该可伸展组件包括固定组件以及可动组件。且该固定组件具有一定位部,设于该固定组件的下部。当该可伸展组件位于该下位置时,该定位组件被定位于相对于该缝纫机的该工作台。
因此,当该可伸展组件被延伸或是抽回至该下位置时,该定位组件可容易地相对于该工作台被定位。因为该可伸展组件的延伸方向以及该定位组件的定位方向,相对于该工作台,是彼此相同的,该定位组件可具有一简单结构。
该布料裁切装置可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针杆。该可动组件具有连接部,当该可伸展组件位于该下位置时,该连接部连接于该驱动装置。该连接部设于该可动组件的上部。
因此,当该可伸展组件被置于该下位置以将该裁切器定位于该操作位置,该针杆的往复运动带动该可动组件,通过该裁切器裁切该布料。
该裁切器包括固定刀片以及可移动刀片。固定刀片固设于该固定组件的下端。可移动刀片固设于该可动组件的下端。
该卡锁释放装置用于释放该卡锁装置,并选择该可动组件的该连接部以及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
因为同一个组件可作为该卡锁释放装置,又同时可用于选择该可动组件与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该裁切装置的部件数量可以被减少,而简化该裁切装置的结构。
该卡锁释放装置包括卡锁操作组件,以枢接的方式依据一枢轴设于该固定组件之上。该卡锁操作组件具有第一握持部,设于该卡锁操作组件的该枢轴下侧。该固定组件具有第二握持部。该卡锁操作组件绕该枢轴枢转,以当该第一握持部以及该第二握持部由使用者握持时,释放该卡锁装置。如此,该卡锁操作组件可当作该卡锁释放装置。
该卡锁操作组件还包括接触部,位于该枢轴的上侧。该接触部用于接触该可动组件。该接触部促使该可动组件枢转,以当该卡锁操作组件枢转以释放该卡锁装置时,解除该连接部与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如此,该操作组件也可当作选择该可动组件的该连接部以及该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设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布料裁切装置的缝纫机的透视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沿II-II线的截面图,其中,该卡锁操作组件因方便描述而省略;
图3是显示该布料裁切装置的收纳位置的后视图;
图4是显示一可伸展组件;
图5是显示该裁切装置零件的后视图,设于该缝纫机的缝纫头之中,并显示有该可伸展组件及其相关零件;
图6是显示该可伸展组件及其相关零件的分解左视图;
图7是显示该裁切装置处于一操作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显示该裁切装置处于该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布料裁切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布料裁切装置的后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布料裁切装置的可伸展组件;
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可伸展组件及其相关零件的分解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将会以图1至图8为代表描述。参照图1,此缝纫机10具有工作台12、反转的L形臂15、和缝纫头11。工作台12上方延伸出该L形臂15,L形臂15的左端连接该缝纫头11。工作台12有针板13附加于工作台12上,与在工作台12内的送布牙19一起推送布料使之缝纫。针杆14和压杆17自缝纫头11向工作台12垂直向下延伸,压脚18连接至压杆17的下端。L形臂15内部有马达,针杆14由连接装置连接至马达,当马达启动时,此针杆便会上下来回移动。
如图1所显示的,缝纫头11内部具有裁切装置1。参阅图2,此裁切装置1包含架置组件2、可伸展组件30、裁切器6与驱动机构(20、21、22和23)。架置组件2被包覆在缝纫头11里,可伸展组件30相对于架置组件2,可直线向下伸展。裁切器6则设于可伸展组件30的下端。
如图4所示,架置组件2具有架置部2a与2b,并设于缝纫机的骨架16上。轨道组件2c与2d设于架置组件2上,彼此平行延伸以定义引导部2e。
请参考图4,驱动机构(20、21、22和23)包含枢接支撑组件23、两个连结组件21与22和上连接组件20。连结组件22地下端以可枢转的方式,由针杆14经由枢接支撑组件23而支撑,且连结组件22的上端则枢接至该连结组件21。组件21轴心的左端枢接于连接连结组件22(请见图1与图2),连结组件21的右端枢设于于轨道组件2d。连结组件21右侧的中心部份有狭缝21c,此狭缝21c沿连结组件21长轴方向延伸。
上连接组件20具有一长形片状的构造,此构造可通过引导部2e垂直上下移动。第一连接插拴20a被固定在上连接组件20上部的一面并延长穿过连结组件21的狭缝21c。通过此方法,上连接组件20可通过连结组件21与22连接至针杆14,当上连接组件20上下来回移动时,针杆14也会跟着运动。如图4所示,上连接组件20具有第二连接插拴20b连接至可伸展组件4的连接部4d(请见图7)。
如图4所示,定位组件7也是一卡锁组件,置于缝纫头11中。定位组件7自轨道组件2d垂直延伸并具有抵接凹陷部7a和7b(如图5)。抵接凹陷部7a和7b设计是使之与抵接插拴5e抵接,抵接插拴5e固定于操作组件5并连接至可伸展组件30(将会后述说明)。如图3所示,当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a抵接,可伸展组件30将会被卡锁在收纳位置。相对的,当抵接插拴5e与抵接部7b抵接(如图8),可伸展组件30则会被卡锁在操作位置。
参照图6,可伸展组件30具有固定组件3与可动组件4。固定组件具有垂直延伸的片状构造。固定组件3的上端形成凹陷部3a,下端则固定接附固定刀片60。固定组件3的前面(右面如图6)形成握持部3d,前面边缘形成上升部3b、其延伸方向与固定组件3垂直。参见图2,固定组件3的宽度与引导部2e同宽,因而防止固定组件3向前或向后倾斜。图5中,固定组件3置于架置组件2与上连接组件20之中,因而也防止固定组件向左或右倾斜,如朝向固定组件3的厚度方向。也即,固定组件3可以与架置组件2一起稳定的上下移动。
同样在图6,可动组件4也具有一垂直延伸的片状构造。如图8所示,可动组件4平行其厚度方向排列。如图6,可动组件4具有上升部4a、连接部4b、与架置部4c。上升部4a垂直延伸至可动组件4并具有一穿孔供螺旋弹簧50的一端穿过。连接部4d是以可动组件上部4形成一穿孔以可移动的收纳第二连接插拴20b(如图8)。架置部4c设置于可动组件4的下端。可动刀片61则枢设于该架置部4c之上。
如图6,裁切器6由固定刀片60与可动刀片61所组成。上述提及,固定刀片60固定接附于固定组件3的下端。此固定刀片60具有架置部60c、定位部60a与刀刃60d。定位部60a设置于固定刀片60的下端并自其向下延伸。如图7所示,定位部60a插入位于针板13形成的插入孔13a,以定位于工作台12的相对位置。架置部60c形成于固定刀片60的后部,而可动刀片61的架置部61a则枢设于架置部60c之上。
如图6,可动刀片61可向前或向后延伸。可动刀片61的后部枢设于固定刀片60之上,而可动刀片61的前部则枢设于可动组件4的架置部4c之上。因此,当可动组件4上下来回移动时,可动刀片61会绕架置部60c枢转,所以相对于固定刀片60与其刀刃60d,可动刀片61的刀刃61b也会上下来回移动。
如图6,裁切装置具有卡锁操作组件5设置于可伸展组件30的侧边。并且,此卡锁操作组件5具有一垂直延伸的片状构造与架置部5c。架置部5c位于卡锁操作组件5长轴方向的中央。架置部5c是以穿孔延伸的方式通过锁操作组件5的厚度,并通过支撑组件31枢设于固定组件3的上升部3b。因此,卡锁操作组件5与固定组件3成垂直,如图8所示,且卡锁操作组件5可相对于固定组件3的左右方向(例:固定组件的厚度方向)枢转。
如图6,卡锁操作组件5上端形成接触部5h。在图8中,接触部5h延伸至可动组件4与固定组件3的中间位置,因此当卡锁操作组件枢转时,可动组件4可通过接触部5h自固定组件3移开。又如图6,接触部具有一斜移动制止部5j,可防止运动组件4向前与向后枢转。
如图6,卡锁操作组件5下端形成握持部5g。此握持部5g自卡锁操作组件5向前延伸。参见图8的组装状态,固定组件3的握持部5g与3d相互往前平行延伸。如使用者用手抓住握持部3d与5g,握持部5g会向握持部3d方向移动使卡锁操作组件5绕架置部5c枢转。
如图5,螺旋弹簧50与51架置于卡锁操作组件5之上。螺旋弹簧51延伸于卡锁操作组件5与固定组件3之间,以逆时针方向对卡锁操作组件5的下部施力。螺旋弹簧50延伸于卡锁操作组件5与可动组件4之间,以逆时针方向(接触部5h的侧边方向)对卡锁操作组件5上部施力。
如图5,螺旋弹簧51施加偏力于卡锁操作组件5,迫使位于卡锁操作组件5上部的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a或7b抵接(请见图3与图8)。如此,抵接插拴5e可确实的与抵接凹陷部7a或7b抵接。此状态可称为“卡锁状态”。如为使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a或7b不抵接,使用者可简单的抓住握持部3d与5g,使卡锁操作组件5枢转以抵抗螺旋弹簧51的偏力,因而使抵接插拴5e自抵接凹陷部7a或7b移开。此状态可称为“卡锁解除(释放)状态”。
在图8中,螺旋弹簧50和51通过卡锁操作组件5使可动组件4靠向固定组件3。因此,可动组件4的连接部4d被迫使移向第二连接插拴20b,所以连接部4d可以确实的与连接插拴20b抵接。此状态可称为“连接状态”。如为使连接部4d与第二连接插拴20b不抵接,使用者可简单的抓住握持部3d与5g,使卡锁操作组件5枢转以抵抗螺旋弹簧51的偏力,因而使接触部5h连接至可动组件4并使其枢转,进而使连接部4d自第二连接插拴20b移开。此状态可称为“连接解除状态”。
此外,在可伸展组件30的收纳位置(请见图3),连接插拴20b与连接部4d互相垂直抵销。所以,连接插拴20b与连接部4d在收纳位置并不连接。再者,在收纳位置中,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a抵接,而使可动组件4位于轴心位置。总之,可动组件4可被防止与连接插拴20b接触。
如图6与图8,叶片弹簧40通过架置座41架置于固定组件3的下部并使可动组件4向固定组件3偏移。因此,施加强大压力于架置于可动组件4上的可动刀片61,迫使与架置于固定组件3上的固定刀片60接触。于是,可动刀片61与固定刀片60合作可确实的裁切布料。
以下将会详述可伸展组件30移动于收纳位置与操作位置间的操作方式。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部3d与3g(请见图2与图3)使抵接插拴5e脱离抵接凹陷部7a。其次,紧握着握持部3d与5g,使用者将可伸展组件30向下拉并将定位部60a插入插入孔13a,如图7。如此,下部则相对的定位于工作台12。其后,使用者释放握持部3d与5g,使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b抵接并使可动组件4的连接部4d与上连接组件20的连接插拴20b抵接。在此情况下,可动组件4可像针杆14一样地上下来回移动。
为使可伸展组件30自操作位置移动至收纳位置,使用者可抓住握持部3d与5g(如图8)使抵接插拴5e脱离抵接凹陷部7b,进而使连接部4d脱离连接插拴20b。其次,使用者紧握住握持部3d与5g并提起可伸展组件30,使抵接插拴5e与抵接凹陷部7a抵接,如图3。
根据代表实施例,裁切器6可与可伸展组件30相对于架置组件2一起直线上下移动(如图3与图7)。所以,裁切器6与可伸展组件30上下移动的路径位于一直线之上。因此裁切器6与可伸展组件30的运动需要一定的空间。换句话说,裁切装置1可以简单的架置于缝纫机10上。
此外,根据代表实施例,卡锁操作组件5同时也是一种卡锁释放装置,且由定位组件7与抵接插拴5e组成卡锁装置。因此,卡锁释放装置(5)是以握持部3d与5g释放卡锁装置(7,5e)。因握持部3d与5g设于可伸展组件30的下方,此缝纫机的使用者可轻易地抓住握持部3d与5g以操作卡锁装置。再者,通过紧握握持部3d与5g,使用者可轻易地上下移动可伸展组件30。
更进一步的说,如图7,可伸展组件30包含固定组件3与可动组件4。裁切器6包含固定刀片60与可动刀片61,其分别位于固定组件3与可动组件4。定位组件60a设于固定组件的下端并相对于缝纫机10的工作台12而被定位。
综上所述,当固定组件3向下移动,定位组件60a可轻易地定位于相对于工作台12的位置,例如脱离方向。相对的,日本特开第2002-18170号专利的布料剪裁装置具有一定位组件位于摆动组件的下端。此摆动组件相对于摆动机构枢转。另外,当摆动组件摆动或枢转至操作位置时,该定位组件会延伸自摆动组件的下端。所以,摆动组件与定位组件是朝反方向运动。根据代表实施例,当缝纫机定位时,定位组件60a的运动方向是与伸展组件30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定位组件60a可有一简单的架构。换句话说,定位组件60a不必对可伸展组件延伸或缩回。
另外,在图8中,上连接组件20也是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为针杆14所驱动。卡锁释放装置(5)是使可动组件4的连接部4d连接或脱离自驱动装置(20)。如此,相同的部位也可做不同的功用,裁切装置的结构也可以更为简化。除此之外,如图3的收纳位置,可动组件是与驱动装置脱离,而此为一种节省缝纫机能源的可行方法。
所以,卡锁操作组件5可相对于固定组件3枢转,以释放卡锁装置(7,5e)并使连接部4d自驱动装置(20)脱离。
实施例2
参照图9至图12,其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该实施例2为该实施例1的变形。因此,在图9至图12中,相似的组件会给予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标号,而有关于这些组件的描述将不会再重复。
如图9所显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布料裁切装置101包括可伸展组件130、裁切器106、驱动装置(120、121、122、23)以及一定位组件107,附加于架置组件2之上。该布料裁切装置101也具有一卡锁操作组件105(参照图12)。该可伸展组件130包括一固定组件103以及一可动组件104。
同样如图9所显示的,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结组件122,枢设于该针杆14之上,以及第二连结组件121,枢接该第一连结组件。如图11所显示的,该驱动装置还包括上连接组件120。第一连接插拴120a设于该上连接组件120的上部,并插入于形成于该第二连结组件121的长形狭缝121c。第二连接插拴120b设于该上连接组件120的下部。该第二连接插拴120b适用于当该可动组件104延伸或向下抽回时,与形成于可伸展组件130的可动组件104之中的连接部104d抵接。
一缺口部103a形成于该固定组件103的上部,而一固定刀片160设于该固定组件103的下端。该固定刀片160包括架置部160c、定位部160a、刀刃160d以及握持部103d。该握持部103d从该固定组件103的前侧延伸,而由树脂制成的握持组件103e则设于该握持部103d之上。
如图12所显示的,接触部104a形成于该可动组件104的上端,而可动刀片161枢设于该可动组件104的下端。架置部161a设于该可动刀片161的后部,并枢接该固定刀片160的该架置部160c。因此,该可动刀片161的前部绕可动组件104的架置部104c枢转。
如图9所显示的,该接触部104a沿该右侧方向(垂直于图9的纸面),所以当该可伸展组件130位于图9中所显示的收纳位置时,接触部104a与定位组件107上端的延长部分107接触。因此,该可动组件104相对于该固定组件103的位置可通过该接触部104a决定,所以该可动刀片的枢转角度(位置)可以被维持在图9中的位置,其中,该可动刀片161以及该固定刀片160彼此重迭。因此,该可动刀片161以及该固定刀片的刀刃将会有最小的部分露出在该收纳位置之外。
如图12所显示的,架置座141可固设于该固定组件103之上。该架置座141具有架置板141a,用以设于该固定组件103之上,上升板141b,延伸垂直于该架置板141a,以及回转板141c,从该上升板141a的上部向回弯曲。叶片弹簧140,其上端固定于该回转板141c。该叶片弹簧140的下端接触该可动组件104的架置部104c,以推使该固定刀片160邻接该可动刀片161。因此,该固定刀片160被施力而邻接该可动刀片161,所以该固定刀片160相对配合该可动刀片161以裁切布料。
如图12所显示的,接触部105h、斜移动制止部105j以及抵接插拴105e形成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的上部。握持部105g形成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的下端。架置部105c形成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长轴方向的中央。该架置部105c枢穿过该支撑组件31,设于该架置座141的该上升板141b之上。该握持部105g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向前延伸。握持组件105k由树脂所制成,设于该握持部105g之上。此外,该握持组件105k收纳于形成于该固定组件103的握持组件103e上的凹陷部103e1,并可在该凹陷部103e1中沿该凹陷部103e1的深度方向移动。因此,当该使用者握持该握持组件103e以及105k时,该握持组件105k朝该握持组件103e移动,所以该卡锁操作组件105环绕该架置部105c枢转。
如图10以及图12所显示的,螺旋弹簧151设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以及该固定组件103之间,所以该螺旋弹簧151将该卡锁操作组件105朝逆时针方向施力,如图10所显示的。螺旋弹簧150设于该卡锁操作组件105以及该可动组件104之间,所以该螺旋弹簧150朝该卡锁操作组件105的该接触部105h对该可动组件104施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2,其操作方式类似实施例1,其优点也相同。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裁切装置                2:架置组件
2a、2b:架置部             2b、2c、2d:轨道组件
2e:引导部                 3:固定组件
3a:凹陷部                 3b:上升部
3d、3g:握持部             4:可动组件(可伸展组件)
4a:上升部               4b:连接部
4c:架置部               4d:连接部
5:卡锁操作组件          5c:架置部
5e:抵接插               5g:握持部
5h:接触部               6:裁切器
7:定位组件              7a、7b:抵接凹陷部
10:缝纫机               11:缝纫头
12:工作台               13:针板
13a:插入孔              14:针杆
15:L形臂                16:骨架
17:压杆                 18:压脚
19:送布牙               20:上连接组件
20a:第一连接插拴        20b:第二连接插拴
21、22:连结组件         21c:狭缝
23:枢接支撑组件         30:可伸展组件
40:叶片弹簧             41:架置座
50、51:螺旋弹簧         60:固定刀片
60a:定位部(定位组件)    60c:架置部
60d:刀刃                61:可动刀片
61a:架置部              61b:刀刃
101:布料裁切装置        103:固定组件
103a:缺口部             103d:握持部
103e:握持组件           103e1:凹陷部
104:可动组件            104a:接触部
104c:架置部             104d:连接部
105:卡锁操作组件        105c:架置部
105e:抵接插拴           105g:握持部
105h:接触部              105j:斜移动制止部
105k:握持组件            106:裁切器
107:定位组件             120:上连接组件
120a:第一连接插拴        120b:第二连接插拴
120c:狭缝                121:第二连结组件
121c:长形狭缝            122:第一连结组件
130:可伸展组件           130d:握持部
140:叶片弹簧             141:架置座
141a:架置板              141b:上升板
141c:回转板              150:螺旋弹簧
151:螺旋弹簧             160:固定刀片
160a:定位部              160c:架置部
160d:刀刃                161:可动刀片
161a:架置部

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缝纫机搭配使用的布料裁切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裁切装置,仅需要一小空间,供裁切器于收纳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布料裁切装置包括架置组件、可伸展组件以及裁切器。架置组件设于该缝纫机之上,并位于该缝纫头侧。可伸展组件可从该架置组件直线垂直延伸。裁切器设于该可伸展组件的下端。当该可伸展组件于上位置以及下位置之间移动时,该裁切器可于收纳位置以及操作位置之间移动,该收纳位置位于该缝纫头侧,该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