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0771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06937.X

申请日:

1999.07.15

公开号:

CN1304366A

公开日:

2001.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7.15|||公开

IPC分类号:

B62D33/04

主分类号:

B62D33/04

申请人:

沃巴什技术公司;

发明人:

罗德尼·P·埃利希

地址:

美国伊利诺斯州

优先权:

1998.07.27 US 09/122,81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武玉琴;朱登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接头(144,244,344,444,544,644,744)用于将拖车壁(24,26,28)的板(142a,142b;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642a,642b;742a,742b)连接在一起。每个板都由金属内皮(148a,148b;248a,248b;348a,348b;448a,448b;548a,548b;648a,648b;748a,748b)金属外皮(150a,150b;250a,250b;350a,350b;450a,450b;550a,550b;650a,650b;750a,750b)和其间的塑料芯层(146a,146b;246a,246b;346a,346b;446a,446b;546a,546b;646a,646b;746a,746b)构成。至少板的端部的一部分彼此分开,在其间形成间隙(164,264,364,464,565,764)。一个件(166,266,366,466,566,666,784)与至少一个板的内皮固定并且有多个贯通的长孔(168,268,368,468,568,668,792),这些长孔与间隙对齐,供元件在壁上固定。有一装置(158,258,358,458,558,658,758)用来沿外皮将板连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在拖车体或类似物上用于形成壁的第一和第二板之间的接 头,每个上述板都有相对的端部并且包括金属内皮,金属外皮和在上 述内皮和上述外皮之间的塑料芯层,上述接头的特征在于:至少上述 板端的一部分被相互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以形成上述板(142a,142b; 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642a,642b;742a,742b) 间的间隙(164,264,364,464,564,764);一个件(166,266,366,466,566, 666,784)被固定到至少一个上述板的上述内皮(148a,148b;248a,248b; 348a,348b;448a,448b;548a,548b;648a,648b;748a,748b)上,上述件有 多个长孔(168,268,368,468,568,668,792),供元件与上述壁(24,26,28) 固定,上述长孔与上述间隙对齐;以及有沿上述外皮(150a,150b;250a, 250b;350a,350b;450a,450b;550a,550b;650a,650b;750a,750b)将上述 板连接在一起的装置(158,258,358,458,558,658,758)。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板(142a,242a, 342a,442a,542a,642a)的上述内皮(148a,248a,348a,448a,548a,648a) 的一部分(152,252,352,452,552,652)搭接上述件(166,266,366,466, 566,666),上述搭接部有多个贯通长孔(148,248,348,448,548,648), 这些长孔与通过上述件的长孔(168,268,368,468,568,668)对齐。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装置(158,258, 358,458,558,658)由搭接上述其它板(142a,242a,342a,442a,542a, 642a)的上述外皮(150a,250a,350a,450a,550a,650a)的上述一个板 (142b,242b,342b,442b,542b,642b)的上述外皮(150b,250b,350b,450b, 550b,650b)的一个部分(158,258,358,458,558,658)形成,上述外皮的 上述搭接部被固定到另一上述板的上述外皮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皮(150b,250b, 350b,450b,550b)的上述搭接部(158,258,358,458,558)有沿其长度的 外突部(160,460,560),上述外突部与上述间隙(164,264,364,464,564) 对齐。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板(142a,142b;242a, 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有一个预定的高度,上述外突 部(160,460,560)大致沿整个高度延伸,并且上述外皮(150b,250b,350b, 450b,550b)的上述搭接部(158,258,358,458,558)在靠近上述外突部的 顶和底边缘有平整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166,366)的一 部分被布置在上述内皮(148b,348a)和一个上述板(142b,348a)的上述芯 层(146b,346a)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266)的一部分 被布置在每个上述内皮(248a,248b)和每个上述板(242a,242b)的上述芯 层(146a,146b)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板(342b,442b, 542b)的上述内皮(348b,448b,548b)的一个端部(374,474)被制出台阶, 形成一个台阶状的端部(374,474);上述第一板(342a,442a,542a)的上 述搭接部之一(352,452,552)或上述件(366,466,566)的一部分布置在 紧顶上述第二板的上述台阶状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366,466,566) 的上述部分被布置在上述台阶状端部(374,474)和上述搭接部(352,452, 552)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366)的一部分 被布置在上述内皮(348a)和上述第一板(342a)的上述芯层(346a)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566)靠折叠上 述第一板(542a)的内皮(548a)制出,这样上述件(566)与上述第一板(542a) 形成一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有相对的 末端(674,676),至少一个上述端被卷起(676),并且上述第二板(242b) 的上述内皮(648b)有一个凹陷(680),上述件(676)的上述卷曲端(676)落 入上述凹陷(680)之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的两个 上述端(674,676)都被卷起并且上述第一板(642a)的上述内皮(648a)的 上述搭接部(652)与上述件(666)的形状一致。
14: 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被布置 在上述第一板(642a)的上述内皮(648a)的上述搭接部(652)和上述第二 板(642b)的上述内皮(648b)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上述第二 板(642b)的上述端被制出台阶以形成一个台阶状端部,上述凹陷(680) 沿上述台阶状端部的长度形成。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的一部 分被布置在上述第一板(642a)的上述内皮(648a)的上述搭接部(652)和 上述台阶状端部之间。
17: 根据权利要求15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的两个 上述端(674,676)都被卷起并且上述第一板(642a)的上述内皮(648a)的 上述搭接部(652)与上述件的形状一致。
18: 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566)靠折叠上 述第一板(542a)的内皮(548a)制出,这样上述件与上述第一板形成一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件(158,258,358, 458,558,548,758)由搭接上述另一板(142a,242a,342a,442a,542a,642a, 742a)的上述外皮(150a,250a,350a,450a,550a,650a,750a)的上述一个板 (142b,242b,342b,442b,542b,642b,742b)的上述外皮(150b,250b,350b, 450b,550b,650b,750b)的一个部分(158,258,358,458,558,658,758)形 成,上述外皮的上述搭接部被固定到另一上述板的上述外皮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9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皮(150b,250b, 350b,450b,550b)的上述搭接部(158,258,358,458,558)有沿其长度的 外突部(160,460,560),上述外突部与上述间隙(164,264,364,464,564) 对齐。
21: 根据权利要求20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板(142a,142b; 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有一个预定的高度,上 述外突部(160,460,560)大致沿整个高度延伸,并且上述外皮(150b, 250b,350b,450b,550b)的上述搭接部(158,258,358,458,558)在靠近上 述外突部的顶和底边缘有平整部分。
2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666,766)有相 对的端部,至少一个上述端部(676;786,788)被卷起,以及至少一个上 述板(642b;742a,742b)的上述内皮(648b;748a,748b)有一个凹陷(680; 782,784),上述件的上述卷曲端落入上述凹陷之内。
23: 根据权利要求22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件(766)的两个 上述端(786,788)都被卷起并且上述板(742a,742b)的两个上述内皮 (748a,748b)都有凹陷(782,784),上述件的上述卷曲端分别落入上述凹 陷之内。

说明书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接头,该接头将复合板连接在一起构成拖车本体的壁。本发明特别涉及拖车本体的连接起来的复合板,其中每个复合板都包括夹在薄金属皮之间并且靠新型接头连接在一起的塑料芯层。

    这里公开的普通型拖车包括多种形式的侧壁。一种典型的熟知结构是包括铝侧桩的板型拖车。通常希望拖车侧壁较薄,由此拖车本体的总的内部空间可增大从而盛装最佳数量的货物。此外,还希望拖车侧壁重量轻。本发明的目的及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拖车壁中一对复合板连接在一起的新型接头构造,其中多个如此连接的板可用于构成拖车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拖车本体的新型壁,这种壁设计简单,制造经济,同时拖车本体内有最大的内部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个连接起来的复合板构成的新型壁,其中每个复合板都包括夹在薄金属皮之间地塑料芯层。

    通过阅读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和特点会更清楚。

    简单地说以及根据上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用于拖车壁的连接板的新型接头。该接头有至少两个被连接在一起的复合板。每个板都由内外薄金属皮以及夹在皮之间的塑料芯层构成。至少板端部的一部分相互分开一个预定的距离,在其间形成一间隙。

    提供了沿外皮将板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该连接结构可由一个板的外皮的一个部分搭接另外板的外皮,并通过适当件如铆钉与其固定而形成。搭接部沿长度可有一个与板之间的间隙对齐的外突部。外突部可沿板全高延伸或大体上沿全高延伸,这样在靠近外突部的板的顶和底端有平整部分。这有利于制成拖车壁时上下包条与连接好的板相固定。

    一个件被固定到至少一个板的内皮,这个件有多个通过那里的,与间隙对齐供元件向壁固定的长孔。

    在多数实施例中,一个板的内皮的一部分搭接这个件。搭接部有多个通过那里的与通过这个件的长孔对齐的长孔。在这些实施例中,这个件起重合件作用以加强通过搭接部的长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件与板的内皮连在一起并且起结构板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个件位于紧靠至少一个板的被制出台阶的端部。这个件可有位于形成于板内皮的凹陷中的卷边。

    这个件可被布置在内皮和一个或两个板的上述芯层之间。如果实施例采用被制出台阶的端部,这个件就优选位于搭接部和被制台阶的端部之间。

    这个件可以是与内皮分开的件。或者,这个件可通过折叠一个板的内皮形成,这样这个件与板成一体。附图简介

    本发明的结构方式及作用机理连同其更多的目的和优点,通过参见附图及以下说明可最好地了解,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构件,其中:

    图1是一个拖车的透视图,这个拖车有多个体现本发明的特点的,形成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

    图2是一个拖车的透视图,这个拖车有多个体现本发明特点的,形成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

    图3是一对连接好的板的透视图,用于构成示于图1的拖车的壁的第一实施例,这些板着重显示了壁的外侧;

    图4是一对图3的连接好的板的透视图,着重显示了壁的内侧;

    图5是示于图3和4的一对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

    图6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2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特点;

    图7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2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特点;

    图8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1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特点;

    图9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1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特点;

    图10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2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特点;和

    图11是一对用于形成示于图2的拖车壁的连接好的板的断面图,体现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特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尽管本发明可以是示于附图以及以下将详细说明的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应理解本公开只作为本发明原理的示例,本发明并不受其局限。

    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拖车20,20a示于图1和2并且可按传统方式如第5轮装配与牵引车(未示出)连接。拖车20,20a包括本体22,22a,这个本体由一对矩形侧壁24,24a,前壁26,26a,后门28,28a,顶板或顶30,30a以及底板构成。底板由传统的后支重台车装配34,34a支持同时有起落架36,36a固定于其下。顶板30,30a和侧壁24,24a的上部与顶包条38,38a固定,而底板和侧壁24,24a的下部与底包条40,40a固定。每个顶和底包条38,38a,40,40a通常都由挤压铝材制成。

    每个侧壁24,24a都包括多个由根据本发明制成的新型接头连接在一起的直立复合侧板。每个复合侧板都包括夹于内外金属皮之间并由适合的已知的粘结剂或其它类似物粘结于此的芯层。用于本发明的复合板的一个优点是,通过对下压区运用压力,板下压很容易,而在原有技术的铝侧壁中,铝侧壁不易下压。

    内皮和外皮厚度优选大约0.026英寸。皮优选由铝制成,以及由镀锌的完全淬硬钢,比如考虑其合理成本的美国钢铁学会E级完全淬硬钢或类似物。优选外皮由ASTM G90镀锌钢制成而内皮由ASTM G60镀锌钢制成。也可用铝,但在一些场合可能太软并且强度和冲击抗力差,但铝轻。通常每个板宽4英尺,但根据应用可长些或短些。至少两个板由新型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拖车本体22,22a的侧壁24,24a。

    每个芯层都由一些可压缩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热塑料,如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这些材料与见于原有拖车壁结构中的铝比较而言相对便宜。而且,由于使用复合板,拖车结构重量比有铝侧壁的拖车减轻。

    下面分析示于图3-12的,用于构成拖车侧壁24,24a的新型接头的各个实施例。新型接头构造144的第一实施例示于图3-5。新型接头构造244的第二实施例示于图6;新型接头构造344的第三实施例示于图7;新型接头构造444的第四实施例示于图8;新型接头构造544的第五实施例示于图9;新型接头构造644的第六实施例示于图10;新型接头构造744的第七实施例示于图11;新型接头构造844的第八实施例示于图12。相同件由相似标号表示,第一实施例为100系列,第二实施例为200系列,第三实施例为300系列,第四实施例为400系列,第五实施例为500系列,第六实施例为600系列,第七实施例为700系列及第八实施例为800系列。如图所示,仅示出了两个连接板142a,142b;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642a,642b;742a,742b;842a,842b的一部分。当然,多个被连接的板可被用来构成每个壁124,224,324,424,524,624,724,824。另外,新型接头144,244,344,444,544,644,744,844仅被示出了两个板142a,142b;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642a,642b;742a,742b;842a,842b的一个端部之间的情况。应理解,相似接头被设置在用于构成拖车壁的每个板的每个相邻端部之间。

    参照图3-5,显示了新型接头构造144的第一实施例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合板142a,142b的端部。

    板142a有止于芯层146a边缘的外皮150a。内皮148a伸出芯层146a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152。内皮148a的延伸部152有多个沿板142a高度贯通的分开的结构长孔156。

    板142b有止于芯层146b边缘的内皮148b。外皮150b伸出芯层146b的端部外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158。接近芯层146b端部的延伸部158的一部分160被下压或卷曲而从压或卷部160到外皮150b的端部的一部分162是平的。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142a,142b连接在一起,芯层146a,1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164。板142b的外皮150b的平部162紧靠及搭接板142a的外皮150a,外皮150b的下压或卷曲部160与在芯层146a,1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164对齐并且跨过它。内皮148a的长孔156与空气隙164对齐。延伸部158的形状保证了空气隙164的额外空间。

    平件或重合件166也设置于接头构造144。在这个实施例中,重合件166的一部分被布置在内皮148a的延伸部152和空气隙164之间而重合件166的其它部分被布置在内皮148b和芯层146b之间,这样延伸部152搭接重合件166一部分。重合件166的一端紧顶芯层146a的端部而另一端被布置在内皮148b和芯层146b之间。重合件166靠适当方法同延伸部152的内部粘接。重合件166有多个贯通的结构长孔168,这些长孔与通过延伸部152的结构长孔156和空气隙164对齐。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1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170穿过平部162,外皮150a,芯层146a和内皮148a。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172穿过外皮150b,芯层146b,重合件166和内皮148b。

    以下分析示于图6的新型接头构造244的第二实施例。新型接头构造244显示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合板242a,242b的端部。

    板242a有止于芯层246a边缘的外皮250a。内皮248a伸出芯层246a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252。内皮248a的延伸部252有多个沿板242a高度贯通的分开的结构长孔256。

    板242b有止于芯层246b边缘的内皮248b。外皮250b伸出芯层246b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258。如图所示,延伸部258是平的;也就是说,不像示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下压或卷曲部。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242a,242b连接在一起,芯层246a,2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264。板242b的外皮250b的延伸部258的一部分紧靠并搭接板242a的外皮250a,外皮250b的一部分与在芯层246a,2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264对齐并跨过它。内皮248a的长孔256与空气隙264对齐。延伸部258外弯以搭接板242a的外皮246a。

    一个平件或重合件266也设置于接头构造244。在这个实施例中,重合件266的端部及其一端被布置在内皮248a和芯层246a之间;重合件266的中部被布置在内皮248a的延伸部252和空气隙264之间;而重合件266的另一端部及其另外的端部被布置在内皮248b和芯层246b之间,这样延伸部252搭接重合件266的一部分。重合件266靠适当方法同内皮248a,248b及延伸部252的内部粘接。重合件266有多个通过其中部的结构长孔268,这些长孔与通过延伸部252的结构长孔256和空气隙264对齐。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2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270穿过紧靠外皮250a的延伸部258,外皮250a,芯层246a,重合件266的端部和内皮248a。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272穿过外皮250b,芯层246b,重合件266的另一端部和内皮248b。

    下面分析示于图7的新型接头构造344的第三实施例。新型接头构造344显示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合板342a,342b的端部。

    板342a有止于芯层346a端的外皮350a。内皮348a延伸一个超出芯层346a的端部以确定延伸部352的预定距离。内皮348a的延伸部352有多个分开的,沿板342a高度通过那里的结构长孔356。

    板342b有止于芯层346b边缘的内皮348b。内皮348b下压或被制出台阶以确定一个下压或台阶端部374。外皮350b延伸出芯层346b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358。如图所示,延伸部358是平的;也就是说,图中并未显示有下压或卷曲部。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342a,342b被连接在一起,芯层346a,3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364。板342b的外皮350b的延伸部358的一部分紧靠并搭接板342a的外皮350a,外皮350b的一部分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与在芯层346a,3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364对齐并跨过它。内皮348a的长孔356与空气隙364对齐。延伸部358外弯以搭接板342a的外皮346a。

    一平件或重合件366也设置于接头构造344。在这个实施例中,重合件366的端部及其一端被布置在内皮348a和芯层346a之间;重合件366的中部被布置在内皮348a的延伸部352和空气隙364之间;而重合件366的另一端部及其另外端被布置在内皮348a的延伸部352和内皮348b的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374之间,这样延伸部352搭接重合件366的一部分。因此,本实施例中内皮348a的延伸部352比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延伸部152,252长得多。重合件366靠适当方法同内皮348a和延伸部352的内部粘接。重合件366有多个通过其中部的结构长孔368,这些长孔与通过延伸部352的结构长孔356和空气隙364对齐。延伸部352的端部和重合件366的端部止于下压或制出台阶的端部374和内皮348b的剩余部分的转变点。由于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374,板342a的内皮348a与板342b的内皮348b共平面。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3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370穿过紧靠外皮350a的延伸部358,外皮350a,芯层346a,重合件366的端部和内皮348a。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372穿过外皮350b,芯层346b,重合件366的另一端部和内皮348b的延伸部352,这样铆钉372穿过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374。

    下面分析示于图8的新型接头构造444的第四实施例。新型接头构造444显示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合板442a,442b的端部。

    板442a有止于芯层446a边缘的外皮450a。内皮448a伸出芯层446a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452。内皮448a的延伸部452有多个沿板442a高度贯通的分开的结构长孔456。

    板442b有止于芯层446b边缘的内皮448b。内皮448b下压或制出台阶以确定一个下压或台阶状的端部474。外皮450b伸出芯层446b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458。靠近芯层446b的端部的延伸部458的一部分460下压或卷曲,而从下压或卷曲部460到外皮450b的端部的部分462是平的。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442a,442b被连接在一起,芯层446a,4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464。延伸部458的一部分462紧靠并搭接外皮450a,下压或卷曲部46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与在芯层446a,4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464对齐并跨过它。内皮448a的长孔456与空气隙464对齐。

    设置一平件或重合件466,使其一端紧靠芯层446a,其另一端被布置在内皮448a的延伸部452和内皮448b的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474之间,这样延伸部452搭接重合件466。重合件466靠适当方法同内皮448a的延伸部452的内部粘接。重合件466有多个通过其中部的结构长孔468,这些长孔与通过延伸部452的结构长孔456和空气隙464对齐。延伸部452的端部和重合件466的端部止于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474和内皮448b的剩余部分的转变点。由于下压或制出台阶的端部474,板442a的内皮448a与板442b的内皮448b共平面,两者间形成基本平滑表面。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4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470穿过紧靠外皮450a的延伸部458,外皮450a,芯层446a和内皮448a。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472穿过外皮450b,芯层446b,重合件466的另外端部和内皮448b的延伸部452,这样铆钉472穿过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474。

    下面分析示于图9的新型接头构造544的第五实施例。本接头构造544的实施例与示于图8的接头构造的实施例相同,只是通过将延伸部552向下折叠或卷曲成双层来制出重合件566。所以,重合件552不是像其它实施例所示的单独部件。示于图中的本实施例的标号在其它实施例中表示相似的结构。重合件566可延长,这样它有布置在芯层546和内皮548a之间的端部并且铆钉570可从那里穿过。

    下面分析示于图10的新型接头构造644的第六实施例。新型接头构造644显示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合板642a,642的端部。

    板642a有止于芯层646a边缘的外皮650a。内皮648a伸出芯层646a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延伸部652。内皮648a的延伸部652有多个沿板642a高度贯通的分开的结构长孔656并且形状如本文所述。

    板642b有止于芯层646b边缘的内皮648b。内皮648b下压或制出台阶以确定一个下压或台阶状的端部674。此外,内皮648b有一个紧靠下压或台阶状的端部674和内皮648b的剩余部分的转变点的凹陷680,这个凹陷680通过下压内皮648b形成。外皮650b伸出芯层646b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平延伸部658。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642a,642b被连接在一起,芯层646a,6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664。板642b的外皮650b的伸部658的一部分紧靠及搭接板642a的外皮650a,外皮650的一部分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与在芯层646a,6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664对齐及跨过它。内皮648a的长孔656与空气隙664对齐。

    在这个实施例中,件或重合件666不是完全平的。重合件666有卷曲端674,676,带有平中间部678。结构长孔668通过平中间部678。

    设置重合件666使得卷曲端674的端部紧顶芯层646a而另一卷曲端676被布置在内皮648a的延伸部652和内皮648b的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674之间。卷曲端676在凹陷676之内。延伸部652搭接并且制弯以与重合件666形状吻合。重合件666靠适当方法同内皮648a的延伸部652的内部粘接。多个通过其平中间部678的结构长孔668与通过延伸部652的结构长孔656和空气隙664对齐。重合件666的形状保证了空气隙664的额外空间。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6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670穿过紧靠外皮650a的延伸部658,外皮650a,芯层646a和内皮448a。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672穿过外皮650b,芯层646b,重合件666的另一端部和内皮648b的延伸部652,这样铆钉672穿过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的端部674。重合件666可延长,这样它有布置在芯层646和内皮648a之间的端部并且铆钉670可从那里穿过。

    下面分析示于图11的新型接头构造744的第七和最后实施例,它用于将板742a和742b连接在一起。

    板742a有止于芯层746a的边缘的内和外皮748a,750a。内皮748a在距其端部一个预定距离上有凹陷782。凹陷782靠下压内皮748a形成。

    板742b有止于芯层746b的端部的内皮748b。内皮748b在距其端部一个预定距离上有凹陷784。凹陷784靠下压内皮748b形成。外皮750b伸出芯层746b的端部一定距离以形成平延伸部758。

    如果第一和第二板742a,742b被连接在一起,芯层746a,746b的端部就相互分开,形成空气隙764。板742b的外皮750b的延伸部758的一部分紧靠及搭接板742a的外皮750a。外皮750b的一部分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与在芯层746a,746b的端部之间的空气隙764对齐及跨过它。

    件784用于连接内皮746a,746b。这个件有卷曲端786,788,带一平中间部790。有多个结构长孔792通过平中间部790。

    件784被布置成卷曲端786位于凹陷782内而卷曲端788位于凹陷784内。平中间部790跨过空气隙764。多个通过平中间部790的结构长孔792和空气隙764对齐。

    有适当件将接头构造744固定在一起。如图所示,多个分开的铆钉770穿过紧靠外皮750a的延伸部758,外皮750a,芯层746a,内皮748a和件784。同样,多个分开的铆钉772穿过外皮750b,芯层746b,内皮748b和件784。卷曲端786,788分别位于凹陷782,784之内以保证件784和内皮746a,746b间的圆滑过渡。

    在有下压或制出台阶部即图7-11所示实施例中,如果板被下压或被制出台阶,芯层在内和外皮之间就被挤或压并且芯层可从板的端部轻微外突。而且,板端部的下压充分压缩塑料芯层,从而承受来自铆钉的夹紧力或压力而不会松动。

    在示于图1-10的每个实施例中,件或重合件166,266,366,466,566,666都是加强通过内皮148a,248a,348a,448a,548a,648a的延伸部152,252,352,452,552,652的结构长孔156,256,356,456,556,656的件。在示于图3-8,10和11的实施例中,重合件166,266,366,466,666是单独部件并且由比用作皮148a,150a,148b,150b的材料更重和更强的材料,例如对接头提供强度和刚度的材料来制做。当然,如图9所示的折叠内皮形成重合件可用于示于图1-8和10的任何实施例。

    重合件与板的固定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但并不局限于粘接、粘附带层、铆钉、U形钉、镦锻以及钻孔和下压。镦锻包括对两层材料都冲击,但不到剪断点,移开冲机以及对被冲通块材镦锻或下压而制出互锁。钻孔和下压涉及沿多边但不是所有边剪两种材料,然后对其下压,两件咬合在一起。

    结构长孔156,168;256,268;356,368;456,468;556,568;656,668提供了设备例如用夹可与拖车20,20a的侧壁24,24a的内侧接合的方法。外皮延伸部158,458,558的与结构长孔156,168;556,568;656,668和/或卷曲件666,766对齐的下压或卷曲部160,460,560为固定提供了额外空间。在示于图3-5,8和9的实施例中,由于靠下压或卷曲部160,460,560形成的凸起被设在拖车20的外部,基本上光滑的内表面就在拖车20内了。

    当然,尽管图中未显示,沿拖车外部的下压或卷曲部可被用于接头构造244,344,444。同样,如根据已被例举的第二实施例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中的延伸部都可以是平的。

    另外,尽管根据拖车侧壁说明了本发明,新型接头可用于连接形成前壁和后门的板,如果没有后门时可用于连接形成后壁的板。

    尽管以上已经图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可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范围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计出本发明的各种改型。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板垂直接头结构.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接头(144,244,344,444,544,644,744)用于将拖车壁(24,26,28)的板(142a,142b;242a,242b;342a,342b;442a,442b;542a,542b;642a,642b;742a,742b)连接在一起。每个板都由金属内皮(148a,148b;248a,248b;348a,348b;448a,448b;548a,548b;648a,648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