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入器,更详细地说,涉及用来引入干药粉的吸入器。它还涉及与吸入器配用的装有药粉的泡状药板以及从泡状突起分送药粉的方法。
已知以干粉的形式提供某些药物以便吸入,用于治疗象气喘之类的呼吸状况。
还知道在通常称为泡状药板的密封药板内分别储备一次的药量。泡状药板最好包括一连串模制凹处,每个凹处装有一服药粉并用象箔那样的膜密封。或者是使用者必须用手从单个泡状突起上剥去箔,或者是必须提供复杂的机构,以便扎破泡状突起的箔或杯状部分。
对于某些病人来说,例如年纪小的,上了年纪的或实际上遭受气喘侵袭的那些人们,要找到箔的边缘并从泡状突起上剥去它而不洒出一些装着的药粉可能是困难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自动打开泡状突起的机构复杂,因而生产地费用昂贵。此外,自动机构不是从泡状突起上剥去箔,而是切开泡状突起本身的箔或杯状部分。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导致箔或泡状突起本身的一部分被分离并加入吸入的空气流的危险。此外,以这样的方式切开箔或泡状突起,以便确保从泡状突起内取出全部药粉或至少取出药粉的始终如一的部分,已经证明是极其困难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引入干药粉的吸入器,该吸入器包括:
在两个端头之间延伸的吸入器本体;
在所述两个端头之一端处的出口;
在所述两个端头的另一端处的吸入管;以及
在所述本体内部在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出口之间形成流体连接的吸入通道;其中
使吸入管这样成形并选定尺寸,以便插入装有药粉的泡状突起,使得通过吸入器本体的吸入将从泡状突起中通过吸入管和吸入通道吸出药粉并从出口出来。
还提供了一种把药粉从泡状突起传送到装置的出口的方法,该装置具有通过通道与出口连接的入口,该方法包括:
把入口插入泡状突起;以及
从出口中吸出空气,以便形成进入入口并通过装置的气流,气流从泡状突起中拾取药粉并携带它通过通道到达出口。
这样,可提供一种装置,它建造起来比较简单,对用户说来费用较低,使用简便,但在从泡状突起中取出药粉方面却非常有效。
由于吸入器本体与泡状药板分离,它具有或者每隔一定时间,或者在需要时易于清理的附加优点。可用任一方法清理吸入器本体,包括在水中全部露出,而没有弄脏或影响吸入器工作的任何危险。这与以前的更为复杂的吸入装置相反,在那里,即使药粉在泡状突起内被密封,以前残留在吸入器其它部分内的任何药粉可能不能从吸入装置的较为复杂的部分中被全部去除并可能由于通过洗涤操作被弄湿而影响装置的正确工作。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来从用薄膜覆盖层密封的泡状突起中引入干药粉的吸入器,该吸入器包括:
具有供插入泡状突起用的端头的吸入管;该端头具有:
通过其可吸入药粉的通道入口;以及
环绕通道入口的仅只一部分的切刀,使得在插入密封的泡状突起时,切刀环绕通道入口的仅只一部分切开薄膜覆盖层,以便形成切开的薄膜铰链片。
这样,在确保覆盖层被切开的部分仍然与覆盖层的其余部分相连的同时,确实按照需要切开了泡状突起的覆盖箔。这样,切开的覆盖层就不会被使用者吸入。
切刀最好包括由沿轴向延伸的间隔分开的、在轴向延伸的许多刀刃。
这样,保证从泡状突起到切刀内部的通道入口存在气流通路,因为空气总是能通过在轴向延伸的间隔流动。此外,由于刀刃和间隔之间的相互关系,覆盖箔将撕开,以便桥接切刀之间的间隔。
刀刃最好沿轴向延伸到吸入管端部的其余部分之外。
这样,在将覆盖箔推离覆盖层的其余部分而进入泡状突起之前,刀刃首先切开覆盖箔。在插入的最后时刻吸入管末端的其余部分可与切开的覆盖箔相接触,以便有助于把铰链片推入泡状突起。
通过利用这种与通道入口形成整体的切刀,仅在把吸入管放入泡状突起时才切开泡状突起。这样,在装入吸入管的同时穿透覆盖箔,使得在整个使用期间与泡状突起的配合和密封得以持续,因而避免了任何损失。
本发明还提供用来从用薄膜覆盖层密封的泡状突起中引入干药粉的吸入器,该吸入器包括:
一吸入管,具有:
用来插入泡状突起的端头,该端头具有通过其可吸入药粉的通道入口;以及
在沿着吸入管长度的某一位置处的通路入口和靠近所述通道入口的通路出口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进气通路,使得在把端头插入泡状突起的情况下,进气通路形成在泡状突起和泡状突起上方的空间之间的流体连接。
这样,可确保从泡状突起中吸出药粉,因为提供了到泡状突起的进气通道。特别是可把那些进气通道设置在泡状突起的外周,以便促使确保把泡状突起中的全部药粉取出。
吸入器最好还包括用来支撑泡状药板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供被支撑的泡状药板的每个泡状突起用的各个导向部分,每个导向部分用来引导所述吸入管进入相应的泡状突起并支撑被如此引导的带有所述吸入管的吸入器本体。
另一方面,可提供包括至少一个装有一服药物的泡状突起的泡状药板,该泡状突起包括:
用来保存所述药粉的杯状部分;
用来使泡状突起中的药粉密封的薄膜覆盖层;以及
从所述杯状部分延伸出的沿轴向的细长通路,用来引导吸入器的吸入管进入泡状突起。
这样,可确保把吸入器本体正确地插入泡状突起。由于引导吸入器本体进入泡状突起,连续使用吸入器本体将更为始终如一。此外,在使用它时使用者有更大把握的感觉。
在把泡状药板作成具有一连串构成相应的泡状突起的凹窝的大体上平的表面的场合,支撑部件可包括放置在靠近大体上平的表面处的导向壁,后者具有用来对准一连串凹窝的一系列孔,导向壁背离大体上平的表面延伸,以便形成导向部分。支撑部件可包括一壳体,可把泡状药板装在里面,导向壁是壳体的一个壁。
这样,就把泡状药板可靠地装在适宜于使用者的壳体内,其泡状突起对准导向部分。
支撑部件最好包括一具有用来容纳泡状药板的一系列凹窝的一系列凹窝的支撑构件,使得在使用时支撑构件的每个凹窝与导向壁上的一系列孔的相应一个孔相对。
可用任一种方法,例如通过铰接机构把支撑构件移进壳体和自其中取出,但是,支撑构件最好能滑入和滑出壳体,以便在支撑部件中装入和取出泡状药板。
这样,可方便地把泡状药板装入壳体或自其中取出。
支撑部件可包括保存部分,例如带有铰接的盖的托盘,以便在不用时保存吸入器本体。
这为使用者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总体吸入器,使得能用支撑部件可靠地保存吸入器本体。
支撑构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有预定尺寸和位置的凸出部分或凹进部分,使得用支撑构件只可装放带有相应的凹进部分或凸出部分的泡状药板。
这样,可确保在吸入器中只使用适当类型的泡状药板。例如,特定的吸入器可用于特定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使支撑构件这样成形,以便只接收含有那种特定药物的泡状药板。
吸入器本体的入口和支撑部件的导向部分的形状对于特定类型的吸入器来说也可是特定的,这样就不能把一种吸入器的吸入器本体插入另一种吸入器的导向部分。
在这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系列泡状突起,每一泡状突起包括一用薄膜覆盖层密封的凹窝,并装有一服相应的药物,每一凹窝的尺寸和/或形状唯一地确定在相应凹窝里面的药物类型。
应该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包括任意数量的泡状突起的,包括只有一个的泡状药板。
适合于利用本发明引入机体的药物是可通过吸入传送的任意一种药物。适宜于吸入的药物可包括,例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促效药,例如舒喘灵,特普他林,哌喘定,酚丙喘宁,瑞普特罗,肾上腺素,吡丁醇,异丙肾上腺素,异丙喘宁,双甲苯喘定,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克喘素,异丙喹喘宁,溴恶特罗,匹库特罗,TA-2005,马布特罗等等以及药理上可接受的它们的酯和盐;抗胆硷能支气管扩张药,例如溴化异丙基阿托平等等;糖皮类固醇,例如倍氯米松,氟替卡松,丁地去炎松,替泼尼旦,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新诺龙,氟羟泼尼松龙,acetonide,莫米松等等以及在药理上可接受的它们的酯和盐;抗变应性药物,例如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钠;祛痰剂;粘液溶解剂;抗组胺剂;环氧合酶抑制剂;白细胞三烯合成抑制剂;白细胞三烯对抗剂,磷脂酶-A2(PLA2)抑制剂,血小板聚集因子(PAF)对抗剂和气喘预防剂;抗心律失常药物,镇定药,强心甙,激素,抗高血压药物,抗糖尿病,抗寄生物和抗癌药物,镇静和止痛药物,抗菌素,抗风湿药物,免疫疗法,抗霉和抗低血压药物,疫苗,抗病毒药物,蛋白,多肽和肽,例如肽激素和生长因子,多肽疫苗,酶,内啡肽,包含在血凝固级联中的脂蛋白和多肽,维生素以及其它,例如细胞表面受体阻滞剂,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和N,N′二乙酰胱氨酸的有机盐。
从参照附图仅只作为例子给出的下面的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2和3分别表示吸入器壳体的顶视,端视和侧视图;
图4说明插入吸入器壳体的导向部分的吸入器本体;
图5和6分别表示吸入器本体的互相垂直的侧视图;
图7说明在图6中指出的Ⅶ-Ⅶ剖面图;
图8说明吸入器本体的接口端;
图9说明吸入器本体的入口端;
图10表示图9的放大图;
图11说明在图4中用Ⅺ-Ⅺ指出的吸入器本体和吸入器壳体的剖面图;
图12说明在图6中用Ⅻ-Ⅻ指出的吸入器本体的剖面图;
图13说明在图5中用ⅩⅢ-ⅩⅢ指出的吸入器本体的剖面图;
图14说明插入装在吸入器壳体内的泡状突起中的吸入器本体的入口;
图15说明插入装在吸入器壳体内的泡状突起中的吸入器本体的剖面图,但是具有与图11和14中所示者垂直的视角;
图16说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吸入器壳体的上面部分;
图17说明插入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部件中的吸入器本体;
图18说明供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的泡状药板;
图19说明靠近图18的泡状药板的图17的支撑部件;
图20说明在图19中用ⅩⅩ-ⅩⅩ指出的泡状药板上的支撑部件的剖面图;
图21说明图19的支撑部件的两个导向部分的顶视图;
图22说明图21的支撑部件的变形;
图23说明在图22中用ⅩⅢ-ⅩⅢ指出的通过导向部分和泡状突起的剖面图;
图24说明在杯状泡状突起外侧具有独特特征的泡状药板;
图25说明表示独特特征的图24的泡状药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26说明在图25中用ⅩⅩⅥ-ⅩⅩⅥ指出的通过图24和25的泡状药板的剖面图;
图27说明具有另一种可供选择的独特特征的泡状药板;
图28说明在图29中用ⅩⅩⅧ-ⅩⅩⅧ指出的吸入器本体的入口的一种变形的剖面图;以及
图29说明图28的吸入器本体的入口的视图。
将参照图1到4描述最佳吸入器的基本操作。
吸入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泡状药板容器V和吸入器本体S。为容器V可提供保护罩。
泡状药板容器V容纳如图18所示的、装有粉末状药物服量的泡状药板。它具有相应地与泡状药板上的一系列泡状突起对应的一系列导向部分L。它可能具有与纸巾盒或香烟盒类似的尺寸。
吸入器本体S最好具有大致上相当于成人小手指的长度,通常安放在下面将要描述的小室34中。在把吸入器本体S从小室34中取出后,把它的入口端19,20插入导向部分L之一并向下推进容器V,以便扎破装在相应的导向部分L下面的相应泡状突起的密封箔。
就象在下面将要描述的那样,吸入器本体S包括在入口19,20和接口17之间延伸的吸入通道31。这样,在把入口19,20插入泡状突起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从接口17通过吸入通道31吸入,以便通过起吸入流通桥作用的吸入器本体S吸出装在泡状突起内的药粉。正如将要明显地看到的那样,通过把吸入器本体S依次插入与以前未用的相应的泡状突起对应的导向部分L获得逐次的服量。
如图所示,容器V包括容纳泡状药板的壳体1。此外,在最佳实施例中,它包括小室34,在不用时可把吸入器本体S存放其中。如图所示,用盖33关闭小室34,盖33借助于铰链枢轴35可转动打开和闭合。闭合接缝倾斜延伸,以便在闭合罩或盖33上保留更大的抓握表面积,盖33在顶壁侧面具有相应的突出部分,以便更好地抓握。接缝相对于壳体的平面部分最好处于45°。当然,其它结构也是可能的。例如,可把吸入器本体S沿轴向插入壳体1侧面的开口。在任何一种结构中,还可提供本体S装在其上的细长的刷子。这样,每当存放本体S时,通过贯穿其吸入通道31延伸的刷子不仅把它保持在适当位置上,而且还把它刷净。确实,在把本体S拉离刷子时,在使用前直接把它刷干净。
为了避免本体S和容器V分开并丢失一个,可提供象绳子之类的构件,以便把一个连接到另一个上面。最好应使用极细轻的绳状构件。借助弹簧机构可把它自动缩进本体S和容器V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例如,可环绕滚轮缠绕绳子,而滚轮克服比较柔和的弹性力松开。
在吸入器中要使用的泡状药板最好与图18中所示的类似。这种泡状药板2具有一大体上平的薄壁板体11,其中形成凹窝8,以便装入药粉9。特别是把凹窝8形成杯状部分10。然后用象箔之类的,最好是铝的薄片14覆盖板体11,以便形成使凹窝8中的药粉9密封的无支撑部分14′。
如上所述,把泡状药板2放在壳体1内,使得各个泡状突起8正好位于导向部分L下面。壳体1特别备有大体上平的导向壁6,泡状药板2就被放置在它的对面。导向壁6具有贯穿其厚度的孔,以便形成导向部分L并引导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口部分19,20进入无支撑的覆盖箔14′,并容纳入口部分,使得它不至于倾斜。导向部分可采取环绕覆盖箔的无支撑部分14′的框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壁6的下面设置有细长的壁6′,如图11所示,它使泡状药板2与导向壁6的下表面间隔开。各细长壁6′位于相邻排导向部分L之间并跨越容器V的宽度延伸。它们的作用是相对于导向壁6和下面要描述的支撑盘3可靠地固定泡状药板2。但是,通过在导向部分L的区域中于泡状药板2和导向壁6之间提供间隔,细长壁6′使得周围的空气能良好流动并进入要使用的任一特定的泡状突起。
泡状药板容器V最好允许更换泡状药板2,使得在把它们用完时,一个吸入器可供接连的泡状药板2使用。可提供许多不同的机构,以便把泡状药板2放入容器V和自其中取出,例如通过提供铰接的后盖。但是,在最佳实施例中,提供了可滑动的托盘3。托盘3滑入和滑出壳体1的一端,它本身最好备有与泡状药板2的杯10的间隔对应的一系列凹处或杯状接收空穴12。这样,可把泡状药板2放在抽出的托盘3上并可靠地固定,使得在把托盘3插回壳体1时,泡状突起8,10以及无支撑的覆盖箔14′正好对准导向部分L。杯状接收空穴12至少在外形上与泡状药板2的杯10相对应,其如图所示在靠近顶板的连接部位是筒形。空穴12形成以方格排的形式排布的火山口结构(crater structure),间壁13靠它们的端面支撑着座靠的板体11。
为了便于取出托盘3,图示的实施例备有伸入导向壁6的凹槽5的小突出部或把手4。就象明显看到的那样,在导向壁6的窄壁一侧的边缘部位形成凹槽5而没有任何突出部分。
托盘3最好备有某种形式的锁闩,以便把它固定在装入的位置上。这可仅仅在托盘3和壳体1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锁销,或者可能是把手4的一部分,使得只有在使用者以某种方式使把手4片偏移时,才能松开托盘3。
如图所示,为了能把托盘3滑入和滑出壳体1,壳体1备有具有大体上为C状外形的导向槽7。
在明确地研究吸入器本体S如何与导向部分L及泡状药板2互相配合以前,我们将参照图5到13研究吸入器本体S本身。
正如由图12和13的剖面图所最佳说明的那样,吸入器本体S一般包括细长的主体,后者具有在一端的入口,在另一端的带出口的接口17以及在入口和出口之间提供流体连接的吸入通道31。在最佳实施例中,吸入器本体S的接口17和出口端一般是椭圆形状,而入口端一般在外形上是圆形。正如从下面的描述中将会明显看到的那样,这不是必需的,但确实导致某些附加的优点。特别是平椭圆形接口在嘴中要比圆形接口更为舒适。此外,通过使吸入通道31如图示那样成形,使得它从入口端到出口扩大,在入口处可获得更高速度的空气流,以便既改进从泡状突起中收集药粉,还可防止该药粉结块。
如图所示,尽管吸入通道31逐渐变细,吸入器本体S的总的外形沿其长度的大部分,至少一直到台肩21仍然保持椭圆形。确实,它的总的整体形状只是在要插入泡状药板容器V的导向部分L的部分19的台肩21处才改变。椭圆的平坦部分为握紧的手的指尖提供了空间。为了保持椭圆形状,沿吸入器本体S的长度提供了拱肋18。这些是优越的性能,它们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而可靠的握紧吸入器本体S的手段。这特别有用,因为在把吸入器本体S插入导向部分L以便扎破无支撑的覆盖箔14′时,需要对它施加很小的力。
如图所示,在一系列拱肋18的末端,刚好在支撑台肩21的后面,提供了进入吸入通道31的进气口32。这些横向空气导入孔32是辅助进气口,它们使得能把更多的空气吸进吸入通道31并与从其入口抽入吸入器本体S的空气和药粉的混合物混合。提供这样的辅助进气口32使得使用者能吸入较小浓密的药粉混合物。此外,补充空气与通过吸入通道31的气流混合的作用形成某种湍流并有助于消除气流中的药粉结块。如上所述通过使吸入通道31变窄增强了这种效应。两个横向空气导入孔32的截面一起最好大致相当于吸入通道31在底部区域的圆形截面。
把辅助进气口32设置在靠近台肩21处是有利的,因为在把吸入器本体S放入导向部分L时,导向部分L的围绕物使得使用者不会用他或她的手指堵住辅助进气口32。
可认为吸入器本体S的入口端包括两个部分,即吸入管19和环形切刀20。
使吸入管19具有某种形状,以便可靠地配装在导向部分L中,同时使得能吸引靠近其侧面的空气进入下面扎破的泡状突起。如图所示,它在截面上与孔15的形状相配并可能是圆形的,以便实现与壁6的没有阻断的支撑得很好的接触。它形成带摩擦接触的插入式连接。
如上所述,备有台肩21把吸入管19和吸入器本体的上面部分分开。在使用中这个台肩21以防止倾斜的方式搁在导向壁6的上面,并从而还紧靠在导向壁6上,以便确保吸入管19总是按相同的量被插入导向部分L以及有关的泡状突起8,10。当然,要选择吸入管19具有这样的长度,它把其末端放置在泡状突起内最适宜于抽出药粉的位置上。
吸入管19的一个特征是提供在其外侧厚度上形成的并沿着其长度向下的空气入口通道29。正如在下面将要明显看到的那样,并确实如图14所示,这些通道29提供从泡状药板表面的上方一直到被扎破的覆盖箔14吓面的位置的空气通路。换句话说,在通过吸入器本体S吸入的过程中,通过空气入口通道29吸引空气进入泡状突起8,10,以便吸取药粉9。由此产生的空气/药粉混合物然后继续向上进入吸入管19并通过吸入通道31。
如图所示,在吸入管19的末端备有环形切刀20。它具有环绕其外周的较大部分配置的许多切割刀刃。切割刀刃本身被间隔26彼此分开。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备有四个间隔26,以便形成三个环形切削刀刃28。间隔26之间剩余的第四个扇形没有配置刀刃。如图5和15所示,这个扇段向上朝泡状突起8,10的顶面逐渐缩小。确实,一般可使环形切刀20相对于吸入器本体S的轴线形成角度,使得与没有切割刀刃的扇段相对的切割刀刃28在其它切割刀刃28之前接触泡状药板2的覆盖箔14′。
正如从附图中将会明显看到的那样,当把吸入管19插入导向部分L时,环形切刀20的各切割刀刃28将与未破损的覆盖箔14′接触。在把吸入器本体S进一步推入导向部分L时,各切割刀刃28将开始切破覆盖箔14′。当然,在出现间隔26的地方,覆盖箔14′将不会象这样被刀刃28切开。但是,各间隔26相对于刀刃28和泡状突起8,10是这样的尺寸,使得覆盖箔14′将容易地撕开,以便在刀刃28之间于覆盖箔14′上形成一连续切口。如上所述,环形切刀20的各刀刃28不是环绕吸入管19的整个环面延伸,而是留出一个最好大约90°的不切割覆盖箔14′的扇段。确实,直到切割刀刃28已经切开覆盖箔14′并已被插入泡状突起8,10的容积时,它才开始与覆盖箔14′接触。各切割刀刃28仅只是环形切刀20整个厚度的削尖的刃口并位于环形切刀20厚度的外侧边缘。因此,当把吸入管19进一步推入泡状突起8,10时,环形切刀20随着它推动切开的覆盖箔14′。没有切开的覆盖箔14′的那个部分从而起到铰链27的作用。换句话说,在无支撑部分14′的冲开的铰链片状的自由薄片和无支撑部分14′的边缘区域之间留下实际上形成铰链的桥。在把吸入管19充分插入泡状突起8,10的情况下,环形切刀20没有刀刃28的部分可与箔接触,但此时只是确保切开的覆盖箔14′被下推入泡状突起8,10,从而确保在环形切刀20中央形成的吸入通道入口对泡状突起8,10的内部敞开。
最好这样切开覆盖箔14′,以便在图1中看时在上边留下铰链。这是因为在正常使用中,将在使泡状药板从远端向下倾斜的情况下握住装置,以使得各个泡状突起内的药粉将离开铰链聚集,以便于排出。
应当理解的是,切割和插入结构确保总是出现可靠而一致的切开覆盖箔14′,同时由于铰链27还确保切开的覆盖箔14′不会被带入使用者的吸入空气流。沿径向向内下部切去的刀刃28的间断实现周边沿纵向指向的进气通道29,后者作为进气截面不会被覆盖箔材料堵塞。吸入管19侧面的通道29确保有效地吸引空气进入覆盖箔14下面的泡状突起8,10。它们还在许多位置上引导引进的空气进入泡状突起8,10的外围,以便确保整个泡状突起8,10内的药粉9被暴露于空气流。从另一方面来说,间隔26确保所得到的空气-药粉混合物将总能流过切开的覆盖箔14′向上进入吸入通道31。
回到图1和4,将会注意到,不是把导向部分L仅只形成简单的圆孔,而是形成具有径向伸出部分16,16′和25的孔15。确实,为了最有效地利用可用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孔15共用伸出部分,使得它们通过共用的伸出部分16接合。
与那些伸出部分16,16′和25相对应,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备有突出部分23和24。图14说明突出部分23如何与伸出部分16(或16′)相配合。同样,突出部分24如何与伸出部分25相配合本身也是明显的。
相应的伸出部分16,16′,25和突出部分23,24把插入的吸入器本体S更可靠地保持在导向部分L内,从而使吸入器使用起来更容易和更令人愉快。
利用伸出部分和突出部分的不对称结构意味着,只可按一种特定的预定方位插入吸入器本体S。这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一贯的和令人愉快的操作。此外,如果泡状突起具有非对称的杯形,那末这也是有利的,因为它确保总是按正确的方位插入吸入管19。
不考虑泡状突起的特征,确保总是以相同的方位插入吸入器本体S具有下述优点。使用者只能按以前曾使用过的相同的方位把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插入以前使用过的泡状突起。如果使用者偶然把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插入以前使用过的泡状突起,并且以与以前使用的相反的方位插入它的话,那末切开的覆盖箔14′可能被完全剥离,从而使使用者能把它吸入。但是,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如图14所示,突出部分23和24紧靠在泡状药板2的上表面上。确实,备有台肩22以便紧靠在泡状药板22上,而在提供有突出部分23和24的情况下,它们形成这个紧靠台肩的一部分。台肩的支撑面对着限定杯状接收腔12的分隔壁13的上端夹紧泡状药板。这样,不管台肩21的位置如何,例如由于公差原因出现的变化,都可确保环形切刀20和吸入管19将不会被插入泡状突起8,10太深。这特别重要,因为如果把吸入管19插入太深,没有刀刃28的环形切刀20的那个部分会撕破并剥离覆盖箔14′。
当然,可利用导向部分L的其它许多不同的形状。图16说明一种可能性,即利用具有平边37的孔15。这种结构在确定吸入器本体S和导向部分L的相对方位方面可取代上述突出部分和伸出部分。弄平的部分37最好位于和与其平行的薄膜铰链27径向相反的一侧。这导致更短的阀片状分离切割(valve-flap-like freeing cut)。从而使得吸入管19端面的开口区域更为畅通。此外,由于重力,材料聚集在铰链板自由端的前面,药粉9占据杯子容积的一小部分。
到目前为止,只是针对泡状药板容器V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还可能提供象图17所示的不装有泡状药板2的等效装置G。
装置G基本上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导向壁那样的导向壁6,后者具有形成导向部分L的孔15的短管36。短管36接纳吸入管19,使得它不至于倾斜。可用塑料材料生产装置G。
可用两种功能上等同但商业上不同的方法体现装置G。它可象图19所示那样与泡状药板形成整体,或者,就象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那样,作为单独装置与接连的泡状药板2配用。
当作为泡状药板本身的一部分生产装置G时,可把导向壁6固定到覆盖箔14上,例如通过粘合剂或热密封。但是,当作为单独的产品制造装置G时,它最好备有把泡状药板可分离地固定到其背面并把它保持在正确的相对位置上的某种装置。例如,装置G的四个边中的三个边可备有大体上为C形的唇缘,以便把泡状药板从没有这种唇缘的边上滑入装置G上的适当位置。
在功能上以与容器V同样的方法使用装置G。特别是把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和环形切刀20插入导向部分L的开口15,以便扎破除了铰链27以外的全部覆盖箔14′。
不是具有象与容器V一起使用的那样的小室,装置G备有一个或多个夹子,例如弹性卡子,以便把本体S固定到它上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向部分L不具备伸出部分。因此,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同样不具备突出部分。但是,当然可为其它实施例设置如上所述的突出部分/伸出部分或者使导向部分L具有前述的形状。在这方面,图22和23的实施例与图20和21的实施例稍有不同,就象图16的实施例那样,在开口15上形成弄平的部分37,以便确保总是以相同的方位插入吸入器本体S。
图20和21的实施例以及图22和23的实施例两者都说明使用具有与泡状突起8,10的上面部分相同的截面的短管36。尤其是图23的泡状突起8,10具有与短管36的平的部分37相配的平的部分38。但是,短管36没有必要具有与其泡状突起8,10相同的形状。希望插入泡状突起8,10的吸入管19的那些部分大体上覆盖泡状突起8,10的全部区域,以便从泡状突起8,10中提升全部药粉9。但是,吸入管19的其它部分以及吸入器本体S可在泡状突起8,10的外围延伸。这样,可任意改变短管36的形状和/或尺寸。确实,如果短管36至少局部大于泡状突起8,10,在吸入器本体S上可设置就象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台肩22那样的台肩。
在进一步讨论以前,应该指出,导向部分L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不管是孔15还是短管36,都具有另外的值得注意的优点。可根据要配发的药物选择导向部分L的形状。这样,可根据用来与之一起使用的药物使吸入器本体S具有某种形状。尽管吸入器本体S的基本结构适于供任意一种药物使用,但最好不要把单一一个吸入器本体S供不同类型的药物使用。因此,对于必须引入两种或更多类型药物的使用者来说,通过根据药物的类型使吸入器本体S和导向部分L独特地具有某种形状,使用者将没有可能由于疏忽而把吸入器本体S用于不同的药物。
在把装置G粘附到泡状突起上的场合,不管是为了区别方位,药物或者两者,都必须相对于泡状突起固定成形的导向部分L。但是,对于与可互换泡状药板的本发明使用的装置来说,使用者总是按同一个方位相对于装置把泡状药板定位以及/或者只使用具有装着正确药物的泡状药板的装置,那时这就变得重要。因此,本申请推荐一种泡状药板,它不仅包括许多密封的泡状突起,而且还包括辨别方位以及/或者泡状药板里面的东西的某种装置。
在可电控的装置中,提供具有某种形式的例如以磁条或光学条形码形式的可用电子方法读出的信息的泡状药板是可以想象的。为了用简单的机械系统提供辨别特征,建议提供包括具有用来辨别方位/药物类型的特殊形状,尺寸和位置的部分的泡状药板。特别是为了辨别方位,相对于泡状药板在其另外可能的插入方位之间的转动,特征应该是非对称的。
图24到26说明一种泡状药板,平板11在成圆形的杯状凹窝8的中间区域39中形成有特定分布的三个开口4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开口40仍然用覆盖箔14覆盖着。这些区域根据它们的位于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拐角处的中心点定位。这个实施例特别适宜于图1的实施例,其中在插入泡状药板容器V之前把泡状药板放在托盘3上。如图26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托盘3备有在尺寸、形状和位置上与泡状药板2的开口40对应的突出部分41。这样,当把泡状药板放到托盘上时,在其泡状突起8,10位于托盘3相应的凹进部分中的情况下,突出部分41配入开口40。正如从图24中明显看到的那样,如果以相反的方位把泡状药板2放到托盘3上时,托盘3的突出部分41就不会对准泡状药板2的开口40,使得泡状药板2处于高出托盘3的形态并妨碍插入泡状药板容器V。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将可看出,有二十个可在其中形成开口的中间区域39,因而允许有组合变化的巨大可能性。用箔14覆盖开口40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就可把开口从视野中隐蔽起来。
还可利用泡状药板2上开口40的形状,位置或尺寸来辨别特定的药物。这样,如果把泡状药板和具有与不同药物对应的突出部分的托盘3一起使用,泡状药板2将再次处于高出状态并阻止插入。
上述开口40和突出部分41具有菱形或正方形外形。但是,变化当然是可能的,例如提供如图27所示的从边缘42延伸的狭缝40。图示的狭缝这样定位,使得它们沿反向延伸。它们平行于包装板2的矩形基本外形的窄边延伸。狭缝的长度大于窄边长度的一半。因此,在包装板2的中间部位狭缝互相重叠。狭缝的布局是靠中心的(paracentral)。与这类开口40相关联的阳模部分是相应的板条状或刀片状形式并从装置的基座3延伸。还有,就象其它实施例那样,覆盖箔14可能是断开的,以便与开口40相对应。
泡状药板可能备有突出部分,例如象众多的适当配置的小泡状突起。确实,可把突出部分形成象杯子10那样的热成形凸起。另外,泡状突起本身的形状和定位可辨别方位和/或药物类型。
对于供各连续的泡状药板使用的装置G来说,可把突出部分/凹进部分设置在泡状药板2的覆盖箔14的面上以及装置G相对的面上。对于上述的在相对的边上具有C形唇缘的实施例来说,还可使装置G和泡状药板2的宽度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小,使得只能把泡状药板2窄端最先插入装置G。
图28和29说明吸入器本体S的吸入管19的变形,它可适用于以前描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一个。在这个变形中,进气口29不是沿着吸入管19的侧面向下的在环形切刀20的间隔26处中止的通道,而是在吸入管19的壁内部的具有靠近间隔26之间的切割刀刃28的广阔出口的封闭式通道,通过吸入管19侧面的开口29′吸入空气。出口是用a,b和c表示的环状扇段部分。这种变形具有环绕泡状突起更大的外围提供进入泡状突起8,10的气流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