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0711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5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94828.3

申请日:

1997.05.09

公开号:

CN1219204A

公开日:

1999.06.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C13D 1/06申请日:19970509授权公告日:20011128|||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13D 1/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班达伯格铸造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班达伯格沃克斯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变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13D1/06

主分类号:

C13D1/06

申请人:

班达伯格铸造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雷蒙德·J·哈特; 戴维·J·威尔逊; 德鲁克·B·巴特斯通

地址:

澳大利亚昆士兰

优先权:

1996.05.20 AU PN9930; 1996.11.01 AU PO335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设备具有相对的榨辊,至少一个辊上有糖汁通道,在糖汁进入通道后,通道暂时被蔗渣塞住。辊的进一步转动使堵住的糖汁从甘蔗层流走,然后蔗渣塞被刮出通道顶部,使糖汁可被排放,糖汁从甘蔗层排走而并不被再度吸收,从而提高了去除糖汁的效率。使辊对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从而使甘蔗层基本沿竖直方向运行,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在其间压榨甘蔗的 对转辊对,至少一个辊具有围绕辊延伸的圆周糖汁通道,糖汁可流入其 中,该通道制得在通道上部可形成一个蔗渣密封塞,使通道下部留下以 容纳糖汁,还具有蔗渣塞去除装置,其用于去除蔗渣塞,以便使糖汁可 以在糖汁不接触压榨的甘蔗层的位置上从通道排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布置得使甘蔗 基本沿竖直方向经过辊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辊都具有所述圆 周糖汁通道和所述蔗渣塞去除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汁通道基本呈 带有平行侧壁的U形,所述通道的深度大于传统辊中的槽。
5: 一种榨汁机,它具有多个间隔开来的对转辊对,在辊间甘蔗经过 并被压榨,所述辊布置得使甘蔗基本沿竖直方向经过辊间,至少一些辊 对具有围绕辊的圆周糖汁通道,糖汁可流入其中,所述通道制得在通道 上部可形成蔗渣密封塞,使通道下部留下以容纳糖汁,还具有蔗渣塞去 除装置,其用于去除蔗渣塞,从而使糖汁可以在糖汁不接触被压榨的甘 蔗层的位置从通道排放。
6: 一种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间隔开来 的对转辊对之间压榨甘蔗,使榨出的糖汁进入在至少一个辊上的糖汁通 道,在辊的压榨区用压实的一层蔗渣密封所述通道,转动所述辊以便将 密封的通道从压榨区移走并移入糖汁收集区,以及去除蔗渣使所述通道 被排放。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甘蔗是基本沿竖直方 向移动的。

说明书


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改善糖汁从甘蔗或蔗渣排出和分离的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

    糖汁是通过在榨辊间压榨甘蔗而从甘蔗中得到的。最初将甘蔗切成大约20至50cm的短段(称为蔗段),或者切成细小的碎块。然后,在多个间隔开来的榨汁机中压榨蔗段或切碎的甘蔗。

    一种公知的榨汁机是三辊榨汁机,它由两个底辊和一个顶辊构成,辊轴的中心布置成一个三角形。在这种布置中,一层甘蔗或蔗渣以基本水平或稍许倾斜的方式经过辊,在压榨过程中取得糖汁。

    另一种公知的榨汁机采用一对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对转的辊,使甘蔗水平地在辊间经过。

    有时,这种榨汁机在主榨辊之前设有一个或多个附加辊。附加辊用于将一层压缩的甘蔗或蔗渣推向主榨辊。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附加辊通常从甘蔗或蔗渣压出一些糖汁,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这些辊的主要功能是将甘蔗或蔗渣驱向榨辊。

    当在工厂中压榨甘蔗时,甘蔗经过多个分开的榨汁机。每个榨汁机由两、三、四或更多的上述辊装置构成。甘蔗从一个榨汁机送向下一个榨汁机,以便进一步压榨。

    所有传统地榨汁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下部辊的作用是排出大部分榨出的糖汁。这主要是由于重力作用,使榨出的糖汁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底辊。但是,顶辊也是一个榨辊,榨出的糖汁也积蓄在水平移动的甘蔗或蔗渣层顶部。

    为了排除这些糖汁,在顶辊上有时设有孔,通过这些孔使糖汁通过并从辊的的每个端面排出。

    为了改善甘蔗或蔗渣的压榨效率,大家知道在顶辊和底辊上开槽以形成一种啮合式作用。

    对于底辊来说,公知的作法是在辊上每个或每隔一条或每隔2条槽上切割出深至大约25mm的附加汁槽。这些汁槽为糖汁提供一条从压榨流出的通道。

    但是,这种作法的缺点在于,糖汁逆着辊的方向向后流动。糖汁反抗辊而运动的这种逆流有损于糖汁排出的效率。辊面接触糖汁的摩擦阻力减慢糖汁的流动。这种减速作用随着辊面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汁槽可能带来的好处受到流速减缓的限制,当表面速度增加到糖汁的逆流停止,糖汁随辊向前载运的程度时,可能被完全抵销。

    这种作用由于能力直接与辊的长度、辊的直径和辊的速度有关因而严重地限制了榨汁机的能力。

    普通榨汁机的辊速增加至大约每秒300mm就可能导致榨取效率的急剧下降。

    曾有人试图在辊之前将深剌刮刀放入槽中以除去蔗渣,但是这样做的不利后果是使糖汁再次被蔗渣吸收,这又导致榨取效率的下降。

    当甘蔗从一个榨汁机送至下一个榨汁机时,当蔗层从一个榨汁机排出时且在其受到下一榨汁机压榨之前倾向于膨胀。

    为了提高在下一个榨汁机中糖汁榨取效率,公知的作法是当蔗层膨胀时向其加承,稀释糖汁,这种方法称为“吸水法”。

    在两辊榨汁机中在此阶段加水,即,稀释糖汁的缺点是,甘蔗层也要求处于一种半压缩的状态,因而在每个压榨阶段之间要设置压槽。由于将蔗渣水平送向下一阶段时所需要的驱动力,压槽将甘蔗层或蔗渣保持在半压缩状态。

    但是,将蔗渣保持在半压缩状态,并没有完全膨胀,因而吸水并不是完全成功的。

    当将吸液加入半压缩的蔗渣时,如果蔗渣不保持在一种半压缩的系统中,蔗渣不仅不能尽可能多地吸收液体,而且由于蔗渣是沿水平或稍许倾斜的角度输送的,因而吸液喷到或加到蔗渣层的顶部时并不容易渗过蔗渣层。一般不可能将液体加到或喷到蔗渣层的底部,因为重力将使液体径直落下而并不被吸收。

    现有榨汁机的另一个缺点是糖汁抵抗甘蔗的下向流动的有害的上向流动。例如,在传统的三辊榨汁机或两辊榨汁机中,一个辊处于其它辊的上方,甘蔗或蔗渣沿着基本水平的通道运行(虽然该通道在特定区域中可稍许倾斜)。由于大的压力作用在榨辊间的甘蔗上,已经发现糖汁具有上行移至辊表面的倾向,因此,不能有效地与甘蔗分离。糖汁上行也降低了辊对蔗渣的夹持,使辊打滑。这种作用的原因是甘蔗或蔗渣通过榨汁机的基本水平移动的缘故。

    目前的榨汁机布置的另一个缺点是,如果任一辊对发生故障,由于发生故障的阶段不能超越,因而整个串列的榨汁机将停止工作。

    现有榨汁机布置的另一个缺点是,辊对的供料端具有相当小的喂料区,在其横截面上辊将蔗渣开始拉入。使喂料区尽可能大是理想的,使甘蔗或蔗渣通过喂料区自动喂入辊。公知的喂料辊可增加喂料区的横截面积,但是会显著增加设备成本。

    传统榨汁机的另一个缺点是,为了形成可以接受的榨汁效率需要数目较多的辊,这会增大其能耗。

    人们对甘蔗压榨中使用的榨辊的设计和制造曾给予很多关注。

    榨辊在甘蔗工艺中是大家公知的,并且广泛在榨汁机中使用,以便在糖汁澄清、蒸发及糖的结晶之前榨取甘蔗汁。

    为提高从甘蔗榨取糖汁的效率曾进行过很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效率是根据驱动榨辊所需的功耗、甘蔗的通过量及从甘蔗榨取糖汁的榨取效率来测定的。

    大家知道,榨取效率可以通过在榨辊的圆周上开槽及通过在该圆周后形糖汁排放通道而提高。这种辊的实例可以在有关现有辊的下述专利文件中找到:澳大利亚专利申请第74784/81、84046/82、34686/84、10914/88号;美国专利第3,536,002、4,007,316、4,220,288、4,378,253、4,168,660、4,420,863、4,804,418号;英国专利申请第2,025,260号;法国专利申请第2,251,622、2,569,608号;德国专利第2,716,666、2,657,232、3,427,418号。

    糖汁通道在辊内恰好在辊的圆周即压榨面后纵向延伸。糖汁通道通常是在辊中形成的直径较小的管。这些管与辊面流体连通,这是公知的,糖汁通常的功能是改善液体与被压榨材料的分离。糖汁通道互不连接,数目相当多的平行延伸的糖汁通道整个围绕着辊延伸。

    糖汁通道又与出口连通,使糖汁可流过通道,进入出口,在出口糖汁被运走作进一步加工。如果需要,出口可设有阀门。出口可以在辊的两个侧面上设置。出口与辊的侧面滑动且密封地接合,因而当辊转动时,糖汁通道沿出口经过以便排出糖汁。出口可以整个围绕辊延伸,但是出口通常只沿辊侧面的一部分延伸,这个部分当然处于糖汁进入糖汁通道的部位。

    大家知道,压榨效率是通过增加辊径而提高的。但是,传统的3、4、5和6辊榨汁机的结构和几何形状将辊径限制在辊的长度的一半。已经发现这种直径与长度的比值可以提供生产能力、榨取效率和辊重之间的合理折衷。

    传统的构思和技术方案是通过改变圆周槽的形状、在辊中提供排出通道、向辊提供背压以及减小辊间的间隙而提高辊的效率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压榨甘蔗从其榨取糖汁的设备和方法,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为公众提供有益的或商业上的选择。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设备具有一对在其间压榨甘蔗的对转辊,至少一个辊具有围绕辊延伸、糖汁可流入的圆周糖汁通道,该通道构制得使蔗渣的密封塞可构成通道的上部,留下通道的下部用于容纳糖汁,蔗渣塞除去装置,其用于除去蔗渣塞,以便使糖汁可以在糖汁不接触被压榨的甘蔗层的位置上从通道排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一对间隔开来的对转辊之间压榨甘蔗,当甘蔗经过辊间并被压榨时,甘蔗沿基本垂直的方向移动;使榨出的糖汁进入在所述辊中至少一个上的糖汁通道;在辊的压榨区用一层紧凑的蔗渣密封通道开口;使辊转动,从压榨区移开密封的压榨区以进入糖汁收集区;以及除去蔗渣排泄通道。

    已经发现这种设备和方法可提供满意水平的糖汁榨取,功率消耗小且结构简单得多。

    对转辊可以为各种直径和长度,这种辊可以用各种材料制成,典型的材料是铸铁。

    辊一般是转动轴线水平地并排设置的,因而甘蔗或蔗渣沿基本垂直的方向经过辊间。

    辊一般间隔开来,使辊面可在辊对转时压榨甘蔗或蔗渣。一个或两个辊可以开槽以利于压榨。

    至少一个辊,最好是两个辊具有糖汁通道以便当甘蔗或蔗渣在辊间压榨时收集糖汁。

    糖汁通道最好适当围绕辊以利于糖汁进入糖汁通道并使糖汁从通道排出。

    糖汁通道可以为各种横截面形状。一种糖汁通道可以为“瓶形”,在槽的底部有一较窄的颈部通入较大的通道部分。颈部有利于限制或防止甘蔗或蔗渣进入糖汁通道。

    在另一种形式中,糖汁通道可以基本呈U形,带有平行的侧壁,通道具有比传统辊上的槽更深的深度。似乎甘蔗或蔗渣在顶部上经过或只是部分地进通道,但是并不满全注入通道。

    在另一种形式中,至少一个辊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开槽,在槽的底部形成孔,这些孔与内部的糖汁通道连通,以便将糖汁从辊间的压榨区运走。

    在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包括一个榨汁机的辊,该辊具有比以往可能要大的得多的直径而并无损于辊的总重量。这可以使辊在吊车的最安全负载内被吊车拆卸。由于具有较大直径的辊,喂料区增大,喂料区为入口上方的区域,在入口甘蔗被辊抓住并被迫进入辊间。

    因此,较大直径的辊,其长度可制得较短而并不减小其工作能力。较大的喂料区连同较大直径的辊也可以提高榨取效率,这是由于在辊的压榨区中可以得到更高的纤维密度。

    这种榨汁机的辊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中央毂部、从该毂部外伸,厚度显著小于第一长度的环形连接板部,以及适于研磨地接触物料的周圈部分。

    由具有上述结构的榨汁机辊,辊具有比传统实心辊小得多的材料体积,因而制造成本较低。

    辊的重量也减少许多,从而使辊可以具有比至今可能的直径大得多的直径和/或具有长得多的长度,同仍在吊车工作负载所要求的重量限度内。这又可增加压榨能力和榨汁效率。

    辊的毂部可以具有中心孔,使辊可安装在轴上。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传统结构,可以为通常用于安装公知榨辊的钢轴。

    辊本身可以用任何传统的材料制造。榨辊一般是由特种铸铁制造,已经发现,它在甘蔗压榨中很有效,因而上述辊可以用类似的材料制成。辊可以用钢、其它金属或合金材料制造。辊的周面可以开槽,槽可以和公知的用于榨糖中的槽类似。槽可以表面硬化或用任何公知的用耐磨材料镀层或积淀的方法加以保护。

    辊的外表面可以穿孔,这些孔可以使榨出的糖汁流过并进入辊内的排出通道。

    毂部具有第一长度,该长度能够足以使毂部牢固地安装在轴上。毂部的长度当然可以变化,并或多或少地由榨辊本身所需的长度和/或榨辊的直径来确定。

    周圈部分具有一个与甘蔗研磨接触的外表面。周圈部分可以具有内部通道以运走榨出的糖汁。周圈部分具有一个长度,与毂部一样,该长度可以变化以适应榨辊的需要长度和/或榨辊的直径。但是,周圈部分的长度最好与毂部的长度相同。

    环形连接板部分在周圈部分和毂部之间延伸,其作用是将两者连在一起。连接板部分最好在沿毂部和周圈部分的一半处,从而使辊是对称的。

    为了可以减轻榨辊的重量,连接板部分的厚度显著小于毂部的长度,连接板部分的厚度最好至少为毂部长度的一半甚至小于毂部长度的一半。

    毂部的厚度最好大致相当于连接板部分的厚度,周圈部分也大致为相同的厚度,或者可以稍许薄于毂部的厚度。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已经从下述惊人的发现发展出来,即,已知榨汁机的许多缺点都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克服或至少减轻:提供一种具有一对相对的辊的榨汁机系统,各榨汁机相互上、下布置,使甘蔗或蔗渣从一组辊向另一组辊运行时是沿一条基本竖直的路径运行的。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用于从含液体材料如甘蔗榨取液体的榨汁机包括多个成对的在其间可通过上述材料的相对的榨辊,成对的相对的辊相互间隔开来,并且具有基本竖直的排放端,使材料沿一条基本竖直的路径从一对辊的排放端运行至下部的一对辊的供料端。

    辊最好布置得使供料端与排放端一样是竖直的。

    已经发现,由于具有竖直的供料端,甘蔗或蔗渣自动喂料的横截面积被加大。由于甘蔗或蔗渣可从比以往更大的横截面积(可称为“喂料区”)被拉入,因而一对辊可实现更高的压缩和改善的榨汁效果。

    榨辊的转动轴线最好布置在水平面上或接近水平的面上。如果需要这对或每对相对的辊可配置喂料辊、高的滑槽、裙式喂料器或其它可在喂料区增加蔗渣密度的装置,上述装置是公知的。

    由于具有从水平的或接近水平的面上的辊的竖直排放,蔗渣从一组辊向下一组辊的供应可大大简化。一般来说,在称为“吸胀法”的方法中,四、五或六级压榨可采用向蔗渣的逆流糖汁添加。

    所述一对相对的辊的竖直排放最好在下部的一对辊的供料端上方竖直延伸。

    这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使辊对基本竖直地一个在另一个的上方以形式塔式布置。

    在这种布置中,不再需要输送器,提升器或加喂料滑槽。因此,竖直布置可以具有比传统的系统简单得多的机械结构。在传统的系统中则水平地布置有中间运输装置或在各级间的提升器。

    由于具有竖直的布置或辊对,而且由于在每级间不再需要加压滑槽,蔗渣可以比以往更为膨胀,从而使吸水法更为有效。

    竖直布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吸胀液可以向蔗渣层的两侧添加,由两侧吸收。然而在加压滑槽布置中,蔗渣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蔗渣层的顶部喷洒。

    竖直布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如果任一辊对发生机械故障,可将其简单地从工作中撤出,然后,蔗渣层可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地运行至故障辊组的下方的辊组。这就是说,(虽然少一个辊组)榨汁机仍可运转。

    如上所述,由于具有重力辅助系统,从一个辊组的排放端排出的蔗渣可以充分地解除压力以改善吸胀液的混合。为了进一步促进受压蔗渣块变成较小的颗粒,可以进行例如机械搅拌及液体喷射等步骤。

    上述“塔式”榨汁机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与传统榨汁机相比需要的占地面积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并排的水平辊的每个辊内设有径向和轴向孔。在压榨期间,糖汁流过这些孔,满意地与蔗渣分离。观察到很大比例的糖汁在其到达辊底部时流出这些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辊有所改变,在每个圆周槽中提供一个全圆周的窄缝。窄缝与一个大约12mm的较大宽度尺寸相连通,径向向内通至轴向孔的内缘。全圆周窄缝与分开的若干径向缝相比可为压缩区(压榨区)中糖汁的入流提供大得多的横截面积,并且为糖汁向下排放至辊的底部提供大得多的横截面积。

    设置狭窄的进口可限制蔗渣的进入,设置发散的截面则有利于除去现进入的蔗渣颗粒。缝的狭窄部分可防止糖汁排入辊的咬合区后的膨胀区中的蔗渣中。

    上述带有全圆周糖汁通道的辊使性能有重大改进。糖汁很少向上流动,大部分糖汁向下进入辊的底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辊是由传统的铸铁材料制成的,并用普通的设备开槽。这与提供带有向内发散的全圆周糖汁通道所使用的方法相比较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在这种传统铸铁辊中,糖汁通道制成为大约5mm宽、50mm深的平行槽缝。虽然大家知道糖汁通道设置在普通的底部喂料辊中,但是,传统的糖汁通道并不具有上面给出的那样的深度与直径的比值,该比值是为糖汁从通道中排放而选择的。

    曾经认为,通过提供敞通槽缝式糖汁通道,在压榨区后会发生糖汁严重回吸进膨胀区中的蔗渣的情况。

    但是,令人惊讶和意料不到的是,据观察性能极少或没有下降。也就是说,尽管通道是敞通的槽缝,但未发现糖汁显著再次吸入蔗渣。已经发现,从大宽度平行通道辊收集的糖汁与在上述窄进口通道辊中收集的糖汁大约相同。

    虽然并不希望受到理论的约束,但是,糖汁通道似乎被挤入通道上部的蔗渣所密封。这一点受到下述现象的支持:在膨胀区中,蔗渣层分成两部分,每部分连接于辊的槽面。蔗渣被高度压缩,渗透测量表明在这种高度压缩状态中的蔗渣基本是不可渗透的,因而不能从通道再次吸收糖汁。因此,通道中的糖汁被不可渗透的蔗渣的“塞”限制在全圆周糖汁通道中,直至顺利地经过刮刀。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特征是,糖汁与甘蔗或蔗渣层同向流动,这促进了糖汁的排放流动。

    对于传统的辊,辊速的增加使榨取效率急剧下降。本发明的设备却并没有这样的限制,辊可以基本水平地布置,从而使两个辊有相同的糖汁排放,通道中的糖汁流与辊的运动同向。

    表格1表示传统榨汁机和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辊的辊速及糖汁榨取百分数。

    表格1                                                 传统辊(水平喂料)    辊速mm/s    糖汁榨取%    142    66.5    181    62.6    210    62.5    291.5    60.0    311    60.8    本发明的辊(竖直喂料)    辊速    糖汁榨取%    103    74.2    203    73.3    303    72.7

    在上面的表格中,两榨汁机压榨的都是精细制备的甘蔗。传统榨汁机的压缩比为3.5,按照本发明的榨汁机的压缩比为3∶1。压缩比越高,糖汁榨取越好。结果表明本发明明显具有糖汁排放得到改善的优点。不仅在较低压缩比下有显著较高的糖汁榨取率,而且显著降低了较高辊速的不利影响。

    由于能力直接与辊速相关,因而本发明的重要贡献在于在更高辊速下工作的性能。能力也直接与辊的长度和直径相关。在本发明中发现如果两个接近标准几何形状的辊在两倍于传统辊速下工作的话,那么,它们具有与普通五或六辊榨汁机相同的能力。减少至两具辊,这显著降低了制造及安装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特征是两个辊平等地分担了糖汁的排放,这与普通的榨汁机中大部分糖汁只从下部辊排放的情况不同。

    曾在本发明的榨汁机和公知的市售设备之间进行过比较,结果表示在表格2中。从糖厂取得制备的甘蔗,同时,对糖厂第一榨汁机排放的蔗渣取样。该榨汁机是传统的六辊榨汁机。来自市售的榨汁机和本申请主题的榨汁机的制备的甘蔗和蔗渣经过分析,在相同压缩比范围上对pol榨取进行了比较。在任何第一榨汁机上的pol榨取稍高于糖汁榨取(在两个试验装置之间前述比较的基础)。pol是蔗糖的量度(measure)。

       表格2                                                     传统榨汁机(水平喂料)    压缩比    pol榨取%    3.6    69.0    3.7    65.1    3.9    72.0    4.0    70.8    4.1    74.4                                                    本发明的榨汁机(竖直喂料)    压缩比    pol榨取%    3.2    75.4    3.4    72.3    3.5    78.7    3.7    79.1    3.8    80.0    4.4    81.3

    本发明的榨汁机包括一对水平的相对的辊,在相同的压缩范围内表现出明显优越的榨取性能。糖汁从本发明的辊底排放,避免了糖汁进入可转动地支承辊的轴承的问题,而这是传统榨汁机常见的问题。这也改善了榨汁机的卫生状态。

    本发明的榨汁机压榨每吨甘蔗的功耗也显著低于普通的六、五、四和三辊榨汁机。五和六辊榨汁机具有两个压力喂料板和一个翻转棒,它们通过摩擦阻力吸收能量。压力喂料板和翻转棒具有刮削件以便从辊面的斜槽清除压实的蔗渣。实际上,所有的榨汁机为每个附加辊都必须具有刮削件,因而额外的刮削件消耗额外的能量。

    从本发明的特别深的糖汁通道清除蔗渣,这已导致新颖刮削件和支承装置的研制。

    推荐使用两级蔗渣刮削。在第一级中,刮削件形成排放滑道的前缘。传统刮削件是用钢板制成的且具有与辊上的斜槽啮合的齿。在蔗渣向下填至槽底的情形中,刮削件的齿承受过度的磨损。在本发明中,蔗渣和糖汁是同向运动的,蔗渣是在槽的倾斜部分中,糖汁是在内部的平行槽中。显然刮削件不应太深入上述平行槽中,但是齿的前端需要某些深入,以便当蔗渣是疏松地受压的蔗渣的情形时从下面铲起,而不会发生切过重度压实的蔗渣时那种磨损。一种改进的刮削件已经研制出来,它具有在每个平行槽中的弹簧钢或其它适当材料制成的刮片。这些刮片支承在具有适当形状的齿的刮板上。但是,刮板作用是将由上述刮片弄松的蔗渣移入排放滑道。因此,上述刮片在板部之前适当伸出,前端可紧靠辊的咬合区。上述刮片可以是可更换零件,固定在板上的槽中,或借助其它适当的装置固定。

    第二刮削件类似于用来清洁浅糖汁槽的刮削件。但是,通过使刮削件定位得竖直地悬下并通过使用适当形状的刮片,这种刮削件可以安装在圆形或成形的棒上,使其可自由地侧向移动,并且具有进、出槽的某种运动自由度。以上述方式安装的刮片借助辊的运动和排放蔗渣的小的力而保持在槽中。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榨辊的纵剖图。

    图2是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榨辊的纵剖图。

    图3是图2所示榨辊的端视图。

    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竖直塔式榨汁机,表示适当的封闭滑道连接的竖直的一组辊对。

    图5所示剖视图表示按照一个连接于一根轴的实施例的榨辊。

    现在参阅附图,首先参阅图1,图中表示一根辊的纵剖面。

    辊包括平行的圆板1,它们借助传统的装置安装在中心轴2上。圆板的形状形成全圆周的斜槽8,其径向向内地向着全圆周榨槽缝5收敛,然后向着较宽的全圆周通道6发散。通道6与轴向孔9相交。在斜槽的末端和侧面可设置坚硬、粗糙涂层7。在工作中,榨出糖汁的甘蔗或蔗渣由相对的水平辊压入槽中。压紧的蔗渣被限制在斜槽8中。糖汁径向向内且向下地自由流过全圆周槽,并通过径向孔流出。实际上最小阻力的路径是向下的,因而无糖汁流过轴向孔。

    图2表示第二种榨辊的纵剖面,其制造成本低、易于清洁且改善了糖汁的排放。这种辊是由一个或多个构件10构成的,构件10可以是整体的铸铁、球墨铸铁、钢或其它适当材料的,呈壳状,适当地紧固在中心轴12上。在壳上形成全圆周斜槽13。在每条槽底部形成全圆周平行通道14。在工作中,蔗渣借助水相对的其它辊紧紧压入斜槽13和平行通道14的外面的部分中。糖汁自由地径向向内并向下流过平行通道14,并从榨辊的底座流出。

    图3是穿过全圆周斜槽和平行的糖汁通道之一的中平面的轴向剖面。图中也表示主、副刮削件和收集糖汁的承盘的剖面。刮削件从斜槽13和平行糖汁通道14的外面部分移出压实的蔗渣。刮片15的定位使得刮片的前端深于任何压紧的蔗渣地刺入平行糖汁通道14。当辊和蔗渣向下移动时,刮片15将蔗渣推向右方、推出槽并推入排放滑道。糖汁自由向下排至全圆周通道14,直至辊的底座,以便排入糖汁收集承盘16。刮片15稍许薄于平行糖汁通道14的宽度。刮片15由板17支承,板17具有斜顶部,将疏松的蔗渣引入蔗渣排放滑道。

    现在参阅图4,图中表示竖直的塔式榨汁机20。塔式榨汁机20包括五对相对的对转辊21-25。每个辊对21-25包括两个对转辊,甘蔗层26经过其间并被压榨。蔗段、压碎的甘蔗或甘蔗碎片通过传统的喂料斗送入上部的辊对21。糖汁从辊由喷射泵循环至前面的滑道。辊本身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但是,最好是图2和3所示的那种辊。在这个实施例中,每对相对的辊是由各自的驱动装置驱动的。甘蔗层竖直地穿过每个辊对,这具有超过水平运行甘蔗层的各种优点。

    现在参阅图5,图中表示一个甘蔗榨辊50,它是用铸铁制成的,安装在转轴52上。辊可相对于轴52转动。

    辊具有一个毂部51、一个向外延伸的连接板部分51以及一个周圈部分57。周圈部分57具有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那种槽53。周圈部分具有穿孔和/或槽缝,它们与纵向的糖汁通道54连通,以便送走糖汁。

    可以看出,由于连接板部分56的相对较薄的壁结构,辊形成两个环形空穴58,显著减轻了重量。上述空穴显著减轻了辊的重量,这使辊可以制得显著长于以往的辊,或者,具有比以往的辊大得多的直径。因此提高了压榨能力和糖汁榨取效率。

    显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作各种修改和变化而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榨甘蔗的设备和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从甘蔗榨取糖汁的设备具有相对的榨辊,至少一个辊上有糖汁通道,在糖汁进入通道后,通道暂时被蔗渣塞住。辊的进一步转动使堵住的糖汁从甘蔗层流走,然后蔗渣塞被刮出通道顶部,使糖汁可被排放,糖汁从甘蔗层排走而并不被再度吸收,从而提高了去除糖汁的效率。使辊对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从而使甘蔗层基本沿竖直方向运行,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糖工业〔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