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刷,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很好地清洁牙齿和牙龈表面、相邻牙齿间区域、以及牙齿和牙龈间的边缘区域的牙刷。本发明的牙刷也能很好地按摩牙龈,感觉舒适,并可满足长使用寿命的要求。
背景技术
普通牙刷主要被设计成用于清洁牙齿和牙龈表面、相邻牙齿间区域(以下将相邻牙齿间区域称为“牙间区”)、以及牙齿和牙龈间的边缘区域(以下将牙齿和牙龈间边缘区域称为“牙周区”),并除去牙间区和牙周区上的牙斑。以下称该功能为“清洁功能”。此外,用牙刷擦刷也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众所周知,按摩牙龈可十分有效地防止牙周炎或牙龈肿痛。该按摩作用也是使用牙刷的一个目的。为改善牙刷的清洁功能,此前已设计出多种类型的牙刷。
在日本实公昭61-1049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这样地实例,其中牙刷具有交替植入的渐尖形刷毛和非渐尖形刷毛。渐尖形刷毛用于清洁牙间区和/或牙周区,而非渐尖形刷毛则用于清洁牙齿和牙龈表面。但这种牙刷在设计上并未考虑对牙龈的按摩作用。因此,其清洁功能和按摩作用不兼容。
另一日本实公昭63-31640号公报也公开了一种牙刷,其中具有不同高度之球形末端的非渐尖形刷毛被植于刷头上,使得其末端呈阶梯状,从而增加了按摩作用。但由于该牙刷的非渐尖形刷毛具有球形末端,其末端部分不易弯曲。此外,其除牙斑和按摩的功能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另一日本实开平5-1583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刷毛全为渐尖形的牙刷。该牙刷的整体刚性不够并且其刷毛倾向于过度地弯曲。因此,尽管感觉舒适,其清洁功能和按摩作用均不足。
此外,日本特开平7-284412号公报和第5,500,975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牙刷,其中两种类型的刷毛末端,其一为球形而另一为渐尖形,被折叠成两部分并植入到各自的孔洞中。这种牙刷真正具有了其刷毛的球形末端对牙龈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具有好的擦除牙斑的作用,同时其渐尖形末端可很好地将牙斑从牙周缝中除去的优点。但是,尽管具有以上优点,该牙刷仍具有以下缺点:其球形末端刷毛要比其渐尖形末端刷毛更难弯曲,以及此处首先提及的球形末端刷毛降低了舒适度。而且,该牙刷也不能满足长使用寿命的要求。
为克服上述缺陷并最终开发出可克服上述缺陷的牙刷,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了非常刻苦的研究工作。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很好地清洁牙齿和牙龈表面、相邻牙齿间区域、以及牙齿和牙龈间的边缘区域,并且能很好地按摩牙龈,感觉舒适,同时满足长使用寿命要求的牙刷。
发明公开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它提供一种牙刷,该牙刷包括多个刷毛簇,所述刷毛簇各包括多个分别植于在牙刷头部垂直及横向构成的孔洞中的刷毛;其中,各所述刷毛簇包括第一和第二刷毛,而且在各刷毛簇中,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的总量为50%或更多。第一刷毛为渐尖形的,而且其在以下等式(Ⅰ)中的指数n=0.29-0.51。第二刷毛的末端处于比第一刷毛末端低的位置。所述各孔洞之间的垂直间隔为1.2mm至3.0mm,而所述各孔洞之间的横向间隔为0.75mm至1.5mm;
r(x)=a{(L-x)/L}n (Ⅰ)其中:r(x):截面半径,
x:从各刷毛基部算起的长度,
L:从各刷毛基部至末端的长度,
a:当x=0[=r(0)]时的截面半径,
n:指数。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各刷毛簇包括10%-90%的第一刷毛和90%-10%的第二刷毛。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各第一刷毛的末端与各第二刷毛的末端之间的高度差d在0.5mm至4.0mm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各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的基部外径为0.15mm至0.30mm,而各孔洞的内径为1.2mm至2.4mm。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各第二刷毛具有在其末端部形成的球形部分。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第二刷毛向其末端是渐尖的。
附图简述
与附图一起参考以下发明详述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将容易地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的评价并认识其优点,其中:
图1为显示本发明牙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2为显示上述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头部的透视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牙刷中刷毛的侧视图,;
图4为显示用上述本发明牙刷的实施方案刷擦时第一和第二刷毛末端的侧视图;
图5(a)至5(e)为显示本发明牙刷中多种类型的渐尖形第二刷毛的侧视图;
图6(a)至6(e)为显示在本发明牙刷刷毛末端构成的多种类型球形部分的侧视图;
图7为显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牙刷的研磨装置结构的透视图,;
图8为显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牙刷的研磨装置的刷子部的放大透视图;和
图9为显示在用于制造本发明牙刷的研磨装置中逐步研磨牙刷的-种方式的侧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现参考附图,其中参考数字在几个图中标法一致或指示相应的部分,现将描述本发明牙刷的一个实施方案。图1为该实施方案侧视图,图2为显示该实施方案的头部的透视图,图3为显示该实施方案中刷毛的侧视图,而图4为显示刷擦时该实施方案的第一和第二刷毛末端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牙刷包括多个刷毛簇1,各刷毛簇1又包括多个刷毛,刷毛簇1被分别植于在头部2垂直或横向构成的孔洞21、21...中。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在此方面与相关的牙刷没什么不同。
如图2中所示,该实施方案牙刷的特点是各刷毛簇1包括第一和第二刷毛11、12,而且在各刷毛簇中,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11、12的数量为50%或更多。第一刷毛11为渐尖的,而且其在以下等式(Ⅰ)中的指数n=0.29-0.51。第二刷毛12的末端处于比第一刷毛11末端低的位置,各孔洞21、21…之间的垂直间隔P1为1.2mm至3.0mm,而横向间隔P2为0.75mm至1.5mm。
r(x)=a{(L-x)/L}n (Ⅰ)
在上述等式(Ⅰ)中,“r(x)”为x的函数并代表刷毛环截面的半径,“x”代表从刷毛基部算起的长度,“L”代表从各刷毛基部至末端的长度,“a”代表数值“r(O)”(当x=0时的截面半径),而“n”代表指数。对于本发明来讲,指数“n”取0.29至0.51间的数值。
应注意的是,为阐明头部2的结构,图2仅显示了一个第一刷毛11和一个第二刷毛12,但事实上如图1所示有多个第一刷毛11和多个第二刷毛12被分别植于孔洞21中。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如图1所示,与普通牙刷一样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包括其中植有多个刷毛簇1、1...的头部2,一个使用时被夹持的柄部4,和一个将头部2和柄部4连接在一起并处于两者之间的颈部3。
植于孔洞21、21...中的刷毛11、12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尼龙(6-12、6-10、6-6)、聚丙烯等制成。如图2所示,通常将各刷毛从中心处折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构成第一刷毛11而另一部分则构成第二刷毛12,折叠部用平板22支撑将刷毛插进并植于相应的孔洞21中。
应注意的是,为阐明头部2的结构,图2仅显示了一个第一刷毛11和一个第二刷毛12,但事实上如图1所示有多个第一刷毛11和多个第二刷毛12被分别植于孔洞21中。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刷毛11具有由上述等式(Ⅰ)得到的渐尖形状。通过机械法如研磨机或采用常用化学处理方法的化学法将第一刷毛11变尖。在该实施方案中,如以下详述的那样,采用机械方法将第一刷毛11和第二刷毛12变尖。
第一刷毛11的高度h优选为9mm至13mm。如果第一刷毛11的高度h小于9mm,第一刷毛11将变得弯曲十分困难,从而降低了按摩效能和清洁效能。反之,如果第一刷毛11的高度h大于13mm,刷擦时刷毛相互干扰并且刷毛11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降低了按摩效能和清洁效能。
以直径计,第一和第二刷毛11、12的非渐尖形部分的厚度优选在0.15mm至0.30mm之间。如果该直径厚度小于0.15mm,刷毛11、12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降低了按摩效能和清洁效能,并且刷毛易于被折断和被严重磨损,也牺牲了长使用寿命的要求。反之,如果该直径厚度大于0.30mm,刚性过度地增加,从而降低了按摩效能和清洁效能。考虑到按摩效能和清洁效能,优选将9至25个第一和第二刷毛组合植于各孔洞中(但是这还受到孔洞21的大小和刷毛11、12厚度的影响)。
如上所述,第一刷毛11具有所述等式(Ⅰ)指示的形状。在上述等式(Ⅰ)中,当“n”取更接近0的数值时刷毛的形状更象一个圆柱体,而当“n”取更接近1的数值时刷毛的形状更象一个渐尖体。对于本发明来讲,指数“n”取0.29至0.51间的数值,因而各第一刷毛具有一个流线形的末端。
由于第一刷毛11采取如上述等式(Ⅰ)在指数“n”取0.29至0.51时的渐尖形式,该实施方案的牙刷易于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不过分地硬,从而感觉舒适,具有一个适于按摩牙龈的硬度,并具有令人满意的长使用寿命。也就是说,为满足以上功效,指数“n”必须在上述范围之内。
如果指数“n”小于0.29,各第一刷毛11的形状更象一个圆柱体,而且第一刷毛11的硬度将过度地增加,使牙刷具有硬的感觉。此外,这会造成刷擦时第二刷毛12某种程度上从牙齿表面突出而偏离适当的位置。因此第一刷毛11不易与第二刷毛12协同工作,从而清洁效能和按摩效能趋于下降。反之,如果指数“n”大于0.51,各第一刷毛11的形状更象一个圆渐尖体,使硬度过度地减少。结果造成第一刷毛11过度地弯曲,当刷擦时进入第二刷毛12和牙齿间、以及第二刷毛12和牙龈间,因此第一刷毛11不易与第二刷12毛协同工作,从而清洁效能和按摩效能趋于下降。由于可使使用寿命增加,指数“n”优选取0.33至0.40间的值。
在距其末端为总长度的30%和80%区域内,第一刷毛11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至1.5μm。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激光型表面构造显微测量仪进行Ra的测量。尽管在图3所示的一个刷毛实施例中,刷毛被从中折叠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第一刷毛11而另一部分构成第二刷毛12,但在实际操作中,该实施方案牙刷的刷毛是在被植入后再被研磨渐尖的。
由于各第一刷毛11采取上述渐尖形状和表面粗糙度范围,其末端部易于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并具有很好的清洁效能。此外,由于末端易于弯曲,使得感觉上舒适。而且尽管末端易于弯曲,但用其侧面仍可有效地刷去牙斑和污物。如果表面粗糙度Ra低于0.5μm,第一刷毛11的侧面变得过于平滑,不能用其外侧面达到刷除作用。其结果是,降低了牙斑清除效能。反之,如果Ra大于1.5μm,不仅制造上困难,而且第一刷毛的使用寿命也被减少。再者,如果表面粗糙的范围少于从末端算起为总长的30%,刷除作用优异的区域范围将被过度减少,不能得到有效的刷除作用。反之,如果表面粗糙的范围超过80%,使用寿命将降低,而且制造困难。
另一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刷毛12的形状为末端具有球形部12a并向其末端渐尖。为在渐尖的刷毛的末端构成球形部,当刷毛预先磨尖后将刷毛的末端加热构成球形部,或者球形部在圆柱形刷毛上形成后再用化学处理法或机械法如研磨机将刷毛变尖。此处使用术语“球形部”指球形部的最大侧边外径大于球形部基部的外径。
在第二刷毛12末端构成的各球形部12a的最大侧边外径优选为0.15mm至0.38mm。如果其小于0.15mm,则很难获得足够的按摩效能,并且将牙斑和污物从牙齿和牙龈上刷去的效果也很难达到。反之,如果其大于0.38mm,制造上有困难,而且各刷毛的刷毛簇1变得不易弯曲,事实上牙刷已不能使用。
如图6(a)至6(e)所示,在第二刷毛12末端上构成的球形部12a可构成多种形状。在图6(a)至6(c)的实施例中,完美的球形部在尺寸上有变化。在图(6d)的另一实施例中,球形部12a在垂直方向上扩张。在图(6e)的又一实施例中,球形部12a在水平方向上扩张。在图5(a)-5(e)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刷毛12的渐尖形状是任意的。但优选采用如第一刷毛11那样按上述等式(Ⅰ)得到的形状。如果第二刷毛12采用按上述等式(Ⅰ)的形状,则可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第二刷毛距其末端为总长度的30%和80%区域处,第二刷毛12的表面粗糙度Ra也为0.5μm至1.5μm。如果表面粗糙度Ra低于0.5μm,第一刷毛11的侧面变得过于平滑,不能用其外侧面达到刷除作用。其结果是,降低了牙斑清除效能。反之,如果Ra大于1.5μm,不仅制造上困难,而且第一刷毛的使用寿命也被减少。再者,如果表面粗糙的范围少于从末端算起为总长的30%,刷除作用优异的区域范围被过度减少,不能得到有效的刷除作用。反之,如果表面粗糙的范围超过80%,使用寿命将降低,而且制造困难。
头部2具有一个阶梯状的形状,其中部50是凹陷的(图2)。两排各为三个和四个的孔洞21、21...构建在前部区51上,三排各为五个的孔洞21、21...构建在中部区51上,而两排各为五个和四个的孔洞21、21...构建在后部区52上。
虽然适当的孔洞21的直径要依赖于被植入刷毛11、12的厚度和硬度,各孔洞21被设计成直径为1.2mm至2.4mm。如果直径小于1.2mm,刷毛簇1的硬度将过度地下降。因而造成按摩和清洁效能的下降。反之,如果直径大于2.4mm,刷毛簇1的硬度将过度地增加。因而造成按摩和清洁效能的下降。
在头部2的中部50处构成台阶“D”,使得植于较高台阶处(前部区51和后部区52)的刷毛簇1、1...的硬度大于植于较低台阶处(中部50)的刷毛簇1、1...的硬度。因此,刷毛簇1增加了清洁效能。由于植于较低台阶处的刷毛簇1的硬度小于植于较高台阶处的刷毛簇1的硬度,整个牙刷的硬度没有过度地增加,因而按摩效能和舒适感并未下降。
台阶D优选为0.5mm至3.0mm高。如果小于0.5mm,植于较高台阶处(前部区51和后部区52)的刷毛簇1和植于较低台阶处(中部50)的刷毛簇1的硬度级别没有差别。反之,如果大于3.0mm,植于较高台阶处(前部区51和后部区52)的刷毛簇1和植于较低台阶处(中部50)的刷毛簇1的硬度差将过度地增加,在不降低按摩效能和舒适感的同时增加清洁效能将变得困难。
孔洞21、21...优选以1.2mm至3.0mm的垂直间隔(如图2所示P1)、0.75mm至1.5mm的横向间隔(如图2所示P2)设置。如果间隔P1和P2分别小于1.2m和0.75mm,相邻刷毛簇1、1靠得太近而不能弯曲,使得整个硬度过度地增加,从而使按摩和清洁效能下降。反之,如果间隔P1和P2分别大于3.0mm和1.5mm,相邻刷毛簇1、1隔得太远而太易弯曲,使得整个硬度过度地下降,从而使按摩和清洁效能下降。
关于孔洞21、21...在头部2上所占面积的相对比例,该比例优选为20%至35%。如果比例小于20%,刷毛簇1、1...在头部2的顶部过于稀疏,使得整个硬度过度地下降而使按摩和清洁效能下降。反之,如果比例大于35%,刷毛簇1、1...在头部2的顶部过于稠密,使得整个硬度过度地增加而使按摩和清洁效能下降。
虽然在头部2的前部51和后部52上第一刷毛11的长度与在头部2的中部50上的第一刷毛11有所不同,但所有第一刷毛11的末端通常在同一高度水平。类似地,虽然在头部2的前部51和后部52上第二刷毛12的长度与在头部2的中部50上的第二刷毛12有所不同,但所有第二刷毛12的末端通常在同一高度水平。
如前所述,在各第一刷毛11的末端和各第二刷毛12的末端间构成高度差“d”。该高度差“d”被定为在0.5mm至4.00mm之间。如图4所示,高度差“d”的作用是刷擦时使第一刷毛11的末端易于弯曲。同样由于高度差“d”的存在,可获得舒适感,并且第一刷毛11的末端易于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而将牙斑和污物从其上刷除。此外,第二刷毛12的球形部分12a对牙龈提供好的按摩作用,积存在牙齿和牙龈表面的牙斑和污物可被球形部分12a刷除。而且,由于第二刷毛12是渐尖的,仅第二刷毛12的末端可容易地被弯曲,同时不降低清洁和按摩效能,因此刷毛具有感觉舒适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如果高度差“d”小于0.5mm,第一刷毛11的末端不弯曲,而仅仅和第二刷毛12的球形部分12a同时与牙齿和牙龈表面接触。因而舒适感未被加强。另外由于第一刷毛11的末端不易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清洁效能难以被增加。反之,如果高度差“d”大于4.0mm,第二刷毛12与第一刷毛11的末端发生干扰,从而不可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按摩作用。另外由于刷擦仅由较低硬度的第一刷毛11来承担,清洁效能难以被增加。
对于该实施方案,由于其相对的两端构成第一刷毛11和第二刷毛12并被折叠成两部分的刷毛被用于构成刷毛簇1,很多第一刷毛11位于刷毛簇1的一边,而很多第二刷毛12位于刷毛簇1的另一边。而且在所有的刷毛簇1中,平板22的安装基本与牙刷的长轴L形成角度α(参见图2)。
现简述一步制造该实施方案牙刷的装置和方法,其是用于构成渐尖刷毛和具有上述表面粗糙度的刷毛的侧面。通常将具有一个第一圆柱末端和一个顶端具有球形部分的第二圆柱末端的刷毛从中折叠,由此将其构成两部分,然后用平板22将它们分别植于孔洞21中,用如此得到的牙刷作原料制造该实施方案的牙刷。然后用线刷将牙刷的刷毛磨成渐尖形状。接着用尼龙刷研磨,使刷毛侧面具有上述表面粗糙度。在该过程中,在其端部形成的球形部分之一以研磨来区分。
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制造该实施方案牙刷的研磨装置包括具有一对沿不同方向转动的筒形线刷101、102的第一研磨机构103,第二和第三研磨机构104和105,和使纤维材料末端接触转动的线刷101和102的传动机构107,这样,牙刷106在线刷101、102上沿平面转动时牙刷106逐渐沿线刷101、102的纵向方向移动。具有一对沿不同方向转动的筒形尼龙刷120、121的第四研磨机构122被置于第三研磨机构105的前部。
如图8所示,第一研磨机构103至第三研磨机构105各具有一对筒形线刷101、102。线刷101、102作为一套以一对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于刷子安装基座108上,并由刷子转动马达109按图8箭头A和B所示的不同方向转动。
即,如图8所示,线刷对101、102包括与置于刷子转动马达109之驱动杆110末端上的伞形齿轮111相啮合的转动传送齿轮112、113。这种设计使得刷子转动马达109的转动通过转动传送齿轮112、113被传递至线刷101、102,使线刷101、102按相反方向转动。因此,线刷101按图8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而另一线刷102如图8箭头B所示按相反的方向转动。
通常线刷101、102在与牙刷106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图7箭头C所示的方向)摇摆,其中牙刷106按图7箭头W所示的方向转圈运动。如图7所示,这样被构建的第一研磨机构103至第三研磨机构105沿牙刷106的运动方向被安置在预定位置上,使得如图9所示牙刷106的刷毛和线刷101、102的接触高度逐渐增加。
即第一研磨机构103中的线刷101、102位于图9所示的实线H1上,第二研磨机构104中的线刷101、102位于所示的单点虚线H2上,而第三研磨机构105中的线刷101、102位于所示的两点虚线H3上,使得线刷101、102的高度分阶段地或不分阶段地从第一研磨机构103至第二研磨机构104再至第三研磨机构105而增加。
如图7所示,第一研磨机构103至第三研磨机构105按以下方式被安置于牙刷106的运动方向上。即,在牙刷106被研磨前,第一研磨机构103被安置于牙刷106的后部,第二研磨机构104被安置于第一研磨机构103的前部的预定位置,而第三研磨机构105被安置于面向第二研磨机构104的位置。
由于仅通过线刷101、102研磨的抛光表面不够光滑,安装第四研磨机构122以制造光滑的抛光表面。
尼龙刷120、121具有塑于其表面的研磨颗粒。除刷子为尼龙刷外,第四研磨机构122与第一研磨机构103至第三研磨机构105构造相同,故省略相同部分的描述。
接下来将简述采用上述装置研磨牙刷106的方法。当还未被研磨成如上所述渐尖形的牙刷106被送入装置时,通过牙刷夹将牙刷106的头部夹住(未作显示)并使刷毛冲下。通过传动机构107,牙刷沿图7箭头W所示方向逐渐而连续地运动。于此同时,如图8所示,牙刷106围绕其头部沿水平面转动。然后如图7所示,牙刷106接触第一研磨机构103的高速而相对旋转的线刷101、102,在线刷101、102上沿水平面转动的同时逐渐沿线刷101、102的纵向方向运动。
在第一研磨机构103中,牙刷106接触位于图9实线H1所示位置上的线刷101、102。即牙刷106刷毛的末端接触线刷101、102。接着如图7箭头C所示,在与牙刷106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摇摆的线刷101、102通过线刷101、102转动和摇摆的相互作用研磨牙刷106。
在牙刷106接触线刷101、102的过程中,引入冷水以减少刷毛被损坏的可能性并洗去研磨粉。通过过滤器如无纺布或纸回收研磨粉后,将冷水再循环。当研磨在第一研磨机构103中被完成后,如图7所示,牙刷106被接着安设的第二研磨机构104研磨。在第二研磨机构104中,牙刷106接触位于图9单点虚线H2所示位置上的线刷101、102。即牙刷106从其末端稍向基部沿伸的区域接触线刷101、102。类似地,通过线刷101、102转动和摇摆的相互作用用线刷101、102研磨牙刷106。
当研磨在第二研磨机构104中被完成后,如图7所示,牙刷106被接着安设的第三研磨机构105研磨。在第三研磨机构105中,牙刷106接触位于图9两点虚线H3所示位置上的线刷101、102。即牙刷106从其末端稍向基部沿伸的区域接触线刷101、102。类似地,通过线刷101、102转动和摇摆的相互作用用线刷101、102研磨牙刷106。
当研磨在第三研磨机构105中被完成后,如图7所示,牙刷106被接着安设的第四研磨机构122研磨。在第四研磨机构122中,牙刷106接触与第三研磨机构105线刷101、102相同位置的尼龙线刷120、121,即图9两点虚线H3所示的位置。类似地,通过尼龙线刷120、121转动和摇摆的相互作用用尼龙线刷120、121研磨牙刷106。接着将通过上述四步研磨操作磨制而成的牙刷106从传动机构107的牙刷夹上松开,并传送至未被显示的出口中。
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牙刷,第一刷毛11具有等式(Ⅰ)指示的渐尖形状,其中指数n=0.29-0.51,而且第一刷毛11的末端高于第二刷毛,在各第一刷毛11和第二刷毛12之间形成高度差d。因此,第一刷毛11仅在其末端易于弯曲,不会降低单个刷毛的硬度。而且,第一刷毛11可比第二刷毛更早接触牙齿和牙龈,使得在刷牙时可提供良好的舒适感。再者,第一刷毛11的末端易于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由此更有效地从牙齿中刷除污物和牙斑。另外,第一刷毛11的末端易于按摩接近洁牙间区和牙周区的牙龈,而这些区域用常规方法很难按摩到。
如果指数n在0.29-0.51之间,可满足以下项目:(1)第一刷毛的形状使其更易于进入牙间区和牙周区;(2)可得到同时满足清洁效能和按摩效能的最合适硬度;(3)第一刷毛11的使用寿命增长;以及(4)感觉舒适。因此,上述范围是指数n的最佳范围。
而且,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牙刷,第二刷毛12的末端低于第一刷毛11的末端。因此,通过与末端易于弯曲的第一刷毛11共同作用,除上述作用外,还可达到以下效能:牙齿和牙龈表面上的污物和牙斑可被末端部分刷除。
也就是说,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在刷牙时可对牙齿和牙龈提供舒适的感觉。其不仅可以有效地清洁牙齿和牙龈的表面,而且还可有效地清洁牙间区和牙周区。另外,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可对包括在牙间区的牙龈部分提供良好的按摩功能,否则该区域很难被按摩到。根据该实施方案的牙刷包括所有这些功能。
本发明的牙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案。例如可将两种类型的刷毛折叠成两部分制成刷毛簇1,第一类型的刷毛具有在其相对的末端上构成的第一刷毛11,而第二类型的刷毛具有在其相对的末端上构成的第二刷毛12。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虽然头部2是具有台阶D的阶梯形,头部2也可具有平的上表面。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对于平板22采用多个图3中所示的刷毛时,第一刷毛11位于一边而第二刷毛12位于另一边。此外采用图3中刷毛时第一刷毛11和第二刷毛12可混合位于同一边。根据需要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也可对本发明牙刷的其他部分作改进。
很明显,受上述教授的启发有可能对本发明作多种改进和改变。因此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除在此详细描述的以外本发明也可以其他方式被实施。
工业可应用性
本发明的牙刷可很好地清洁牙齿和牙龈表面,相邻牙齿间区域,以及牙齿和牙龈间的边缘区域。本发明的牙刷也能很好地按摩牙龈,感觉舒适,并可满足长使用寿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