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90400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1484.6

申请日:

2000.02.01

公开号:

CN1306881A

公开日:

2001.08.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5.19|||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2.1

IPC分类号:

B01D57/00

主分类号:

B01D57/00

申请人:

杨承权;

发明人:

杨承权

地址:

132013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临江西区1区12号楼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属于动物繁殖方面的性别控制方法。是以全新的理论和全新的方法将X、Y精子分离。利用X、Y精子的不同旋转性及逆流而上性,经稀释后装入100cc注射器中,在一定距离一定光强的照射下,形成闭锁循环对流,40分后将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成功率达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利用X、Y精子有 顺、反旋转的不同及逆流而上性,其特征在于分离方法是: (1)将马、驴精液用奶、糖稀释液稀释; (2)将稀释后的精液抽取在注射器中; (3)将注射器水平放置用灯光照射; (4)X、Y精子在注射器内闭琐循环中自动分离为两部 分排列,由此将X、Y精子分离。
2: 如权利要求1的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其特 征在于稀释液配方为:蔗糖  10%-12%               奶粉  9%-11%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其 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方法分离: (1)将马、驴精液用11%蔗糖50毫升、10%奶粉50毫 升稀释液;按1∶1稀释; (2)用100毫升注射器抽取30毫升稀释后的精液; (3)将注射器水平放置,用300W电灯光,距注射器43 厘米距离对注射器垂直照射; (4)照射40分钟后,X、Y精子自动分离。

说明书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

    本发明涉及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属于动物繁殖方面的性别控制方法。

    资料报导,世界各国对家畜的性别控制已研究了近一个世纪。主要是用实验的方法区分X精子和Y精子间的微妙差异,诸如精子的形态、重量和比重、化学成份、对酸碱的反应,所带电荷的不同及抗原性等,其方法如电泳法、密度梯度离心法、酸碱法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数以亿计的家畜精液样本分成X和Y精子以供人工授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能在种畜场和配种站广泛使用的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实现现代遗传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马、驴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是雄性配子异型。含X、Y染色体的精子产生的数量相等,因此与卵子结合的概率也基本相同,从而后代的性比接近1∶1。据此,在马匹人工授精的实践中,若将马、驴的两性精子分离,便可达到性别控制的目地。

    利用含X、Y染色体的精子在流体中各自地运动特性将其分离,依据有二:

    顺、反旋转性(自转运动):据观察和实验,精子是沿其纵轴旋转着向前运动的,从尾部望去,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顺时针旋转者为Y精子;反时针旋转者为X精子。

    逆流而上性:在流速为精子运动速度的1~2倍或略高一些的液流中,精子有逆流而上的特性。

    产生顺、反旋转的机理:

    家畜正常的精子是沿其纵轴旋转着向前运动的,这在几十年前就有报导。但是关于旋转的方向问题,根据荷兰E、M、BIOknuis的实验(第四届国际家畜繁殖会议选译1961),他认为:“从后面看,精子的头部以反时针方向旋转(当然尾部也旋转),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例外”。经过发明人多次观察和实验,证明这种看法只反映问题的一面,即除反时针方向旋转之外,还有顺时针的。

    如果我们用低倍镜观察马、驴、精子的运动情况,便可发现其运动轨迹有四种特殊的现象:

    其一,如果移动视野,跟踪一个精子,则可以发现精子的运动轨迹是园形的,并非当前公认的直线前进运动。所有正常的具有活力的精子都是这样(畸形、稀释液配制不良造成运动失调者除外),其运动轨迹和运动的直线方向(假想线)略有偏离,呈圆弧状弯曲。如图1精子圆弧轨迹示意图(虚线是假想线;圆圈表示视野)。

    其二,正常精子的圆形运动轨迹的方向分为两种,一种是顺时针的,一种是反时针的。

    其三,顺时针和反时针圆形运动轨迹的精子数的比例为1∶1。

    其四,正常精子沿圆形轨迹运动到一段时间后便向相反圆弧的方向运动,这是接触到载玻片的结果。

    精子的运动轨迹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呢?根据发明人观察,系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精子的外形特殊,精子能旋转(自转)运动及流体力学。

    ①精子的外形——分头、颈、尾三部份。头部呈扁卵圆形,中间凹陷;颈较短,细圆轴状;尾部很长,约为头长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活体的精子的头部平面与尾部的摆动平面之间有一个交角。

    ②旋转(自转)运动

    根据观察,马精子的前进运动是靠尾部的有节律的摆动来实现的。摆动呈波形,与其周围液体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形成推力,在前进的同时,由于精子的头部平面与尾部的摆动平面有一个交角,而这个交角又非常巧妙的适宜,头部的扁平面和侧方的液体发生相对运动。和放风筝相似,迎着液体运动的一面和相背的一面产生压强差,并形成举力。在此举力的作用下,精子头部便向侧方上扬或下抑。当头部达到新的位置时,由于尾部和头部是一整体,被扭转后也随之达到新的位置,并继续摆动。循此下去,尾部的摆动平面和头部平面均在空间的不断的依序变换位置,精子便旋转前进了。X、Y精子表现在尾部摆动平面与头部平面的相对位置是手征式的轴对称,这样旋转方向从尾部望去便有顺时针和反时针的不同。

    ③流体力学

    在静止的三维空间的液体中,精子的运动轨迹如下:

    (1)精子旋转前进运动的同时,也受到重力场的影响,因此它的运动轨迹是逐渐下降的。

    (2)精子在旋转前进并下降的过程中,由于有顺、反两种旋转运动,在两种精子前进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便会出现下面的运动轨迹;

    第一种介质——盐、糖类

    以含Y精子为例,精子下降的落点不是在自由落体的投影上,而是向左偏移。这是由于精子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其左边转动的速度向上,其右边转动的速度向下,在受重力场影响下降的过程中,流体的运动速度(相对速度)的方向也是向上。这样根据速度相加原理,左边便成了两个速度之和,右边便成了两个速度之差。“差”的压强要大于“和”的压强,因此含Y的精子的运动轨迹在此“附加压力”的作用下便脱离了自由落体的轨迹而向左偏移。同理,含X的精子的运动轨迹向右偏移。

    第二种介质——奶类

    奶类稀释液和糖、盐稀释液不同,是乳浊液,充满着球状颗粒。在这种不匀质的液体中,精子运动轨迹的偏移方向受两个相反方向的力所左右:一是“附加压力”,一是“反作用力”。随着颗粒质量及浓度的改变,X、Y精子的偏移方向存在与第一种介质相同或相反或不偏移的三种可能性。

    (3)精子旋转前进的过程中,它的前进方向不是直线而是曲线,这是由于精子受重力而下降,受“附加压力”而偏移的过程中,精子本身的形状不匀称,头部比尾部宽几倍,头部所受的力大。在此种持续力的作用下,其前进方向的运动轨迹便逐渐弯曲,最后近似的形成一个圆圈。因为精子本身有顺、反两种自转方式,所以圆圈也呈顺、反不同的转迹。

    总结(1)(2)(3)各点,在静止的三维空间的流体中,由于X、Y精子的外形构造,决定了精子本身的顺、反自转运动。由于顺、反的自转运动又决定了顺、反两种圆圈运动轨迹及其比例为1∶1。

    精子逆流而上的运动特性:

    正常的精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当遇到自己运动速度1~2倍的液流时均毫无例外地头朝向同一方向逆流而上。液流速度增加,精子的旋转数及运动速度亦相应加快。

    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1、将马、驴精液用奶、糖稀释液稀释;

    2、将稀释后的精液抽取在注射器中;

    3、将注射器水平放置用灯光照射;

    4、X、Y精子在注射器内闭琐循环中自动分离为两部分排列,由此将X、Y精子分离。

    稀释液配方:

        蔗糖  10%-12%

        奶粉  9%-11%

    附图1是精子圆弧轨迹示意图,虚线是假想线,圆圈表示视野。

    图2是X、Y精子流动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X、Y精子占据部位示意图。

    图中:1-注射器,2-分离架,3-灯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分离方法作进一步描述。为实现本发明的分离方法,选用如下设备和动力;

    ①动力——电灯光。该动力比较平稳、匀速、易于控制。

    ②设备——注射器、分离架。

    分离时将注射器抽取适量精液水平放置在带有铝制托片的一个垂直分离架上。在其对面的一定距离上安装一光源进行照射,光线和注射器呈直角。注射器受到光线照射后便将光能转化成热能。近光线的精液受热较快,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而上升,其空出的位置被流来的较凉的密度较大的精液所填充。如此交替不止便产生了对流。近光线和远光线的精液总是存在温差,因此对流便持续不停。这种对流现象在光线照射后的数秒种之内便可启动。

    注射器需水平放置,这样液体流动的方向才能与地面呈环形垂直。由于注射器装满一定量的精液,不留空隙,因此精液在注射器内以管壁为外介作圆形闭琐的循环流动。

    精液是粘滞液体,具有内摩擦力,所以外层的流动必然引起内层相应的流动。精液的流速很小,其内部的液流是层流状态。最外层流速最大,中轴部分流速为零,中间有一个速度梯度。根据力学原理,液体流速大则动量大;流速小则动量也小。精子在运动中头部前方形成喇叭口形,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喇叭口受到液流动量之差的作用被逐渐冲到较慢的一层。循此下去,精子便被动的向中轴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由于精子的旋转而产生“附加压力”,由于顺、反时针旋转的不同而向注射器两端分离。

    分离方法:

    分离宜在18-25℃的暗室中进行。

    首先制作精液稀释液:

    将11%蔗糖50ml和10%奶粉50ml等量混合,放入同一三角烧瓶中,蒸汽消毒10分钟,取出冷却至37-40℃备用。分离装置有一分离架,为一带座的垂直木板。木板上安放三排铝制的托片,其高度分别为7、13、19cm,放注射器用。在分离架对面距43cm处,放一个300W的电灯泡,距桌面高度5.6cm。

    当采取马或驴精液并测定完精液量之后,立即用稀释液以1∶1稀释。用100ml注射器抽取稀释后的精液30ml;精液内留一小气泡(以便取水平,相当于水平仪中的气泡),其直径3mm为宜。注射器口用已消毒的火柴杆堵塞。将该注射器放置在分离架的托片上。调节注射器内的气泡,使之处在液面的中央。注射器要与光线垂直。打开电源开关,照射40分钟。然后将火柴杆轻轻拔掉,在尽量保持注射器平稳的情况下推送注射器柄,将前半部收集于精液瓶中,余下半部收集于另一带有标记的精液瓶中。被分离出的带X、Y精液占据注射器的部位见图4:X、Y精子占据部位示意图。

    根据配种需要,对分离后的精液再稀释一次进行输精。

    发明的效果见表1。

    本发明人从1976年至1982年内部保密实施本发明分离方法成功的对X、Y精子进行分离的效果,其性别控制成功率高达90.9%

    表1:              马、驴性别控制结果年度产驹数精子类别产驹的雌雄比例性控成功百分率 1976    9    X    7∶2    78.0 1977    29    X    21∶8    72.4 1978    37    X    26∶11    70.2 1979    21    Y    16∶5    76.2 1982    44    X    40∶4    90.9

    实施例:

    此发明宜在种马(驴)场或配种站进行。X、Y精子分离前应先作好准备工作。在室温为18-25℃的条件下,主要是1、配好稀释液:11%蔗糖50毫升;10%奶粉

    50毫升;二者混合后为100毫升。并调整在37℃-40℃。

    2、放置好分离装置,使分离架和300W光源保持43厘米。灯光高度5.6厘米。3、将采得的精液用稀释液按1∶1稀释,之后用100cc注射器抽取30毫升稀后精液。精液内留一小汽泡,其直经3mm为宜。注射器口用消毒后的火柴杆堵塞,放置在带铝片托的分离架上(分离架上分三格:7、13、19厘米,每格均可),调节注射器与光线垂直并保持水平。打开灯光开关。照射40分种后,将火柴杆轻轻拔掉。轻推注射器柄,将前半部精液收集于标有Y的精液瓶中,后半部收集于另一标有X的精液瓶中。根据配种数量的需要,对分离后的精液再稀释一次,并选取性别控制所需的X或Y精液对母马进行输精。人工授精程序省略。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马、驴X、Y精子流动分离法属于动物繁殖方面的性别控制方法。是以全新的理论和全新的方法将X、Y精子分离。利用X、Y精子的不同旋转性及逆流而上性,经稀释后装入100cc注射器中,在一定距离一定光强的照射下,形成闭锁循环对流,40分后将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成功率达90%以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