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 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罗纹圆编机或互锁圆编机上,让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具有提花生成效果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
罗纹织物,由于其具有的卓越弹性及厚重性,使其在外衣制做上,发挥较大的使用性能;尤有先进者,绝大多数的罗纹织物,其所有布边不生卷曲,使成衣前所必须的熨汤或轧光等操作,可以省略。其在外衣工业上极受欢迎,便于剪裁不能不算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罗纹织机是由两组织针组合而成,故其变化能力,自远较单组织针的平纹织机要广泛得多。罗纹织机除可提供变化多端的布料织物外,在某些情形下,并可供应一种水平弹性特强且绝不脱解的衣边用织物,供梭织或针织外衣的领口,袖口、下摆、袋口、裤口等束口部分使用。
另外,互锁圆编机的结构,非常相似上述的罗纹圆编机,而互锁织物最初仅见于内衣制做,但由于该一组织所具有的许多令人渴望的特质、逐渐地被人们发现,因而使得该型制品,在外衣的应用上,也引起广泛的注意。
上述两者在编织造环时,筒针受套筒的升针凸板作用而上升,板针受盖板的升针凸板作用而外伸,两织针交互钩圈所产生的花纹是由升针凸板的针织路径来决定,若是要变换另一种花纹时,圆编机上的升针凸板的路径需全部更换,如此一来,不但工程浩大,又费时,费工,且成本相对提高;
本发明地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使其圆编机的上针盘增设一电脑选针装置,以电脑选针装置驱动复数选针片,再搭配针筒中的筒针作交互成圈生成,让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具有提花生成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使其在选针片被驱动后,以选针帽末端归位部的斜面状可驱使选针片的导脚部回至选针帽原位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是运用于罗纹圆编机或互锁圆编机,且配置于上针盘上的上针盘选针装置,用以驱动于上针盘的板针,与针筒上的筒针交互编织造环时,即产生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配置于上述上针盘盖板处的电脑选针装置,该电脑选针装置具有一选针器及一受选针器驱动而动作的复数选针片;
一配置于盖板下位并让选针装置穿过的选针帽,其上具有驱动选针片动作的导引轨及一归位部;
借由上述选针装置在外部电脑控制下,使选针片将板针推出与筒针交互钩纱编织,即可产生具有提花生成的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中所述选针器其上具有复数对的选针脚,该选针脚的一端面上具有一斜面区。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中所述选针器上具有一动作动于上针盘的针身,该针身前端具有一枢接头,以枢接于板针末端的枢接部上,其针身末端上具有一受选针帽的导引轨驱动的导脚部及一受选针脚顶压的凸部。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中所述上针盘前端的升针凸板具有一导引轨,该导引轨上具有一山角部。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中所述选针帽的归位部呈一斜面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在圆编机的上针盘增设一电脑选针装置,可以使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具有提花生成的效果。在选针片被驱动后,以选针帽末端归位部的斜面状可驱使选针片的导脚部回至选针帽原位上。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上针盘配置电脑选针器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动作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局部动作示意图;
图7、图8、图9是为板针及筒针钩纱线的动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上针盘配置电脑选针器位置及展开示意图。本发明圆编针织机上针盘选针装置,是运用于罗纹圆编机或互锁圆编机,而此两种圆编机有两组织针,一种是配置于上针盘1的板针2,另一种则是配置于针筒3上的筒针4,而在编织造环时,筒针4受套筒的升针凸板(图中未示)作用而上升,板针2受盖板的升针凸板作用而外伸,而有交互成圈及同时成圈两种织出方法。如今这只是现有单一罗纹圆编机或互锁圆编机的织出方法,而产生单一的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
因此,本发明为了突破现有的作法,在上针盘1的盖板5上增设一电脑选针装置6,让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具有提花生成的效果。
上述所述的电脑选针装置6,其包括一选针器61及一受选针器61驱动而动作的选针片62所构成。该选针器61为一受外部电脑控制的选针器,其上具有复数对应顶至选针片62凸部621的针脚611,且该选针脚611的一端面上具有一供选针片62凸部621滑过的斜面区612。
而上述的选针片62上具有一动作于上针盘1的针身622,该针身622前端具有一枢接头623,借以驱接于上述板针2末端的枢接部21上,其针身622末端具有一配置于选针帽7的导引轨71中的导脚部624及一受选针脚611顶压的凸部621。
另外,选针帽7设于盖板5下方,其上具有驱动选针片62动作的导引轨71及一归位部72,因该归位部72为一斜面状可驱使选针片62的导脚部624回至选针帽7上。以上述组合构成一具有上针盘1电脑选针效果的圆编机。
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所示,在编织造环时,筒针4受针筒3的升针凸板(图中未示)作用而上升,板针2受盖板5的前端升针凸板8作用而外伸,该板针2与筒针4至给纱器10交互钩纱线9,在钩完纱线9后,板针2内缩与筒针4再下降时,将纱线交互成圈或同时成圈的动作,如图7、图8、图9所示。
在外部电脑自动控制选针器61时,在选针器61被触动后,该选针器61的选针脚611即上下动作,在选针器61的选针脚611上摆时,当选针脚611位移至选针片62上时,即顶至于选针片62的凸部621时,该凸部621便受选针脚611的斜面区612下压(如图4、图5所示),使选针片62下沉,该选针片62的导脚部624便离开选针帽7的导引轨71(如图6),此时选针片62的导脚部624由导引轨71外侧通过,使选针片62无法推动板针2产生位移提花的状态,板针2依原升针凸板8的导引轨81(如图2所示)做前后位移。而在前述的选针片62下沉完成前述的动作后,即由归位部72驱使选针片62的导脚部624回至选针帽7上。
若是选针器61的选针脚611下摆时,选针脚611由二选针片62的凸部621间通过,该选针片62的导脚部624依原选针帽7的导引轨71动作,当导引轨71的山角部711位移至选针片的导脚部624时,即可在升针凸板8导引轨81的山角部82(如图2虚线处)处将板针2推出产生一提花生成的动作。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在选针片62未被选取时,该板针2即可在选针帽7的导引轨71的山角部711处,产生一提花的生成状态,若是选针片62被选取时,板针2即依升针凸板8的导引轨81动作。而选针装置6在外部电脑控制下,可让传统罗纹组织或互锁组织的编织物具有提花生成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