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8983914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98347.4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号:

CN105524128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H15/236,C07H1/06

主分类号:

C07H15/236,C07H1/06

申请人: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超一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12号

优先权:

CN20151099834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为;孟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的连续分离纯化工艺,本发明利用连续色谱层析工艺实现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的高效分离。将回收所得的庆大霉素C1a,进入连续色谱系统经吸附、洗杂、洗脱、收集洗脱液及色谱柱再生,收集的洗脱液浓缩,再得到庆大霉素C1a,采用本法分离的庆大霉素C1a得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的连续色谱层析分离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步骤为:a)通过连续色谱层析分离技术,b)获得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续色谱层析分离技术是指连续色谱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或者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庆大霉素C1a水解液上连续色谱柱,分去相关杂质,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解吸液。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吸液进一步用加热减压浓缩,操作条件为真空度0.02~0.15Mpa,操作温度为30~90℃,浓缩至庆大霉素C1a的质量浓度为15%~70%。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液ELSD测定庆大霉素C1a的纯度≥90%。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庆大霉素C1a水解液上连续色谱柱,其中的庆大霉素C1a水解液的质量浓度在1%~40%。 7.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连续色谱柱数量是20~40根,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选自:D103、HPD100、华震层析1号、华震层析2号、JK006、DK110、D110、DK-1、D101、YPR-Ⅱ等,各区的色谱柱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洗杂区用去离子水或氨水洗涤;解吸区采用梯度洗脱或者定量浓度洗脱的方式洗脱,解吸溶剂为3wt%~20wt%乙醇溶液;再生活化区采用的活化洗涤剂依次用乙醇、水交替活化洗涤。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华震层析1号、华震层析2号、YPR-Ⅱ树脂,树脂颗粒直径在30~100目,均匀度9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选自:华震层析1号、YPR-Ⅱ树脂,树脂颗粒直径在50~100目,均匀度9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庆大霉素C1a水解液上连续色谱柱,分去相关杂质,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解吸液,解吸液进一步用加热减压浓缩,操作条件为真空度0.02~0.15Mpa,操作温度为30~90℃,浓缩至庆大霉素C1a的质量浓度为15%~70%。其中所述连续色谱柱,所述树脂为华震层析1号树脂,树脂粒径为100目95%以上,每个树脂柱填装量为0.08m,树脂柱容量为0.1m,实际填装比为80%,系统总尺寸为3m×3m×5m(长×宽×高),连续色谱柱选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该系统分以下几个区域:1)吸附区:(11号单元)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通过流速控制,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再通过串联进入12号单元进行洗杂,2)洗杂区:(10、12~14号单元)经过吸附后,各树脂需要水洗,位于吸附区前后,树脂柱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夹带在树脂间的料液被水顶出,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同进入12号单元,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区,提高解吸液的纯度,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3)解吸区(3~9号单元)在该解吸区,用连续、梯度解吸方式,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解吸区分为如下几部分:Ⅰ7~9号串联进3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Ⅱ4~6号串联,4号单元进纯化水,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5wt%,6号出口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大霉素C1a;Ⅲ3号串联进10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4)再生清洗区(1、2号单元);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1号为纯化水,其中:吸附区:进料量30L/hr;树脂总量0.08m吸附后水洗60L/hr;解吸区:纯化水1:120L/hr;乙醇溶液1(3wt%乙醇溶液):120L/hr;乙醇溶液2(10wt%乙醇溶液):270L/hr,纯化水2:270L/hr,再生区:各单元再生分别为:95%乙醇洗120L/hr;水洗120L/hr。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合成化学制药领域,涉及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回收液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依替米星(Etimicinsulfate)是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毒、抗耐药菌的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唯一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的抗感染药物。本品适用于对其敏感的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沙雷氏杆菌属、枸橡酸杆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临床研究显示本品对以下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肺部感染等。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急性肾孟肾炎、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等。皮肤软组织和其它感染: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外伤、创伤和手术产后的感染及其他敏感菌感染。同时具有较低的耳、肾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证明了硫酸依替米星是临床应用中高效、安全的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目前,生产硫酸依替米星使用的工艺均为专利报道的工艺(申请号:93112412.3)。其主要步骤为:庆大霉素C1a碱在溶剂中加入醋酸锌、乙酸酐,生成3,2″,6″,-三-N-乙酰基庆大霉素C1a(P1),经过提取浓缩,浓缩液通入硫化氢气体除去锌离子,经初步分离得到纯度为90%的P1,然后加入乙醛,在0~5℃冰水浴中用还原剂氢化,得到3,2″,6″,-三-N-乙酰基-1-N-乙基庆大霉素C1a(依替米星),经吸附型大孔树脂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依替米星,纯度较高的依替米星加入1N的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回流48小时,水解液经吸附型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纯度为90%以上的1-N-乙基庆大霉素C1a(依替米星)溶液,加酸成盐,活性炭脱色,冷冻干燥,即得依替米星盐。

在依替米星洗脱液中有大量的庆大霉素C1a残留,通过回收庆大霉素C1a,可节省成本。但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杂质,如1-N-乙基加洛糖胺、6″-N-乙基庆大霉素C1a、1-N-乙基庆大霉素C2b等,这些杂质结构与庆大霉素C1a相似,用传统固定床较难除去,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分离提纯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倡绿色化学。

发明内容

推荐的方法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的方法─采用连续色谱分离系统使庆大霉素回收液能够更有效地得到分离纯化。

庆大霉素C1a的结构式如下:

化学命名如下:

O-3-deoxy-4-C-methyl-3-(methylamino)-β-L-arabinopyranosyl-(1→6)-O-[2,6-diamino-2,3,4,6-tetradeoxy-α-D-erythro-hexopyranosyl-(1→4)]-2-deoxy-D-Streptamine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

a.回收液上连续色谱柱,分去相关杂质(1-N-乙基加洛糖胺、6″-N-乙基庆大霉素C1a、1-N-乙基庆大霉素C2b等),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

b.再用加热减压浓缩,操作条件为真空度0.02~0.15Mpa,操作温度为35~90℃,浓缩至庆大霉素C1a质量浓度为15%~70%;

c.浓缩液ELSD测定庆大霉素C1a纯度≥90%;

所述利用连续色谱分离技术,上连续色谱柱的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稀释至庆大霉素C1a质量浓度控制在1%~40%。

所述利用连续色谱分离技术,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中分离纯化庆大霉素C1a,所采用的色谱柱数量是10~20根,树脂为D103、HPD100、华震层析1号、华震层析2号、JK006、DK110、D110、DK-1、D101、YPR-Ⅱ等,树脂孔径为30~100目,各区的色谱柱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洗杂区用纯化水洗涤;解吸区采用乙醇溶液洗脱,解吸溶剂为3wt%~20wt%乙醇溶液;再生活化区,依次用乙醇,水交替活化再生。

进一步推荐

所述连续色谱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或者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均能达到本发明所要的效果。

(1)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提纯庆大霉素C1a的工艺:

根据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中各成分的特性,本发明所选择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树脂颗粒直径在30~100目,均匀度95%以上。

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为吸附区、洗杂区、解吸区、再生清洗区四个区。

1)吸附区:1根柱;控制流速,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从11或1号柱进入。

2)洗杂区:3~6根柱;经吸附后,树脂柱转到洗杂区,控制流速。

3)解吸区:5~10根柱;各柱子之间为串、并连接。控制流速,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解吸,且全部采用正进料。

4)再生清洗区:1~5根柱;控制流速,正、逆向单独进料;洗脱剂回收利用。

步骤(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一般包括恒流泵、带夹套离子交换柱、控制阀、pH计、温度计。

步骤(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需要将各个区的进出口沿着料液流动方向分别进行周期性切换,收集洗脱液。

所述的周期性切换是指,通过调节进料液、洗杂剂、洗脱剂、再生剂的流量,使得各区的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后,同时切换进入下一区,成为下一区的最后一根柱子,执行下一区流程。

所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是指各区液体进口处的柱子。

所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是指吸附区第一根柱子吸附饱和,洗杂区第一根柱子杂质完全洗掉;解吸区第一根柱子庆大霉素C1a完全被洗脱;再生区第一根柱子树脂完全被再生,能满足下一轮吸附。

(2)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提纯庆大霉素C1a工艺:

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为吸附区、洗杂区、解吸区、再生清洗区四个区。

1)吸附区:1~3个单元;控制流速,水解液从11或5号单元进入。

2)洗杂区:1~10个单元;经吸附后,树脂柱转到洗杂区,控制流速。

3)解吸区:5~12个单元;在该解吸区,用连续、梯度解吸方式,分别收集各出口解吸液。

4)再生清洗区:1~5个单元;均单独进料,且为顺、逆向进料,洗脱剂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益处:

1)将固定床工艺的所有步骤都集合在一套工艺系统中,系统简单化,并减少工艺管道的布置;占地面积节约80%,厂房高度只需要固定床高度的1/3,同样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投资节约30%以上。

2)树脂利用率高,产品浓度、纯度及收率最优化;本发明工艺与固定床树脂分离工艺比较,其树脂用量为仅为原来的30%,并且在树脂内部可以很容易实现正、逆流切换,以疏松树脂防止结块。

3)减少化学试剂与水的用量,减少废水的排放;此工艺实现了洗脱溶剂回套使用,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

4)系统紧凑,且采用自控装置,减少劳动负荷。

5)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能,生产周期相对于原固定床树脂分离工艺减少了1/3时间。

附图说明

图1连续色谱分离纯化庆大霉素C1a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选树脂为华震层析1号树脂,树脂粒径为100目95%以上,每个树脂柱填装量为0.08m3,树脂柱容量为0.1m3,实际填装比为80%。系统总尺寸为3m×3m×5m(长×宽×高)。

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庆大霉素C1a分以下几个区域:

1)吸附区:(11号单元)

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通过流速控制,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再通过串联进入12号单元进行洗杂。

2)洗杂区:(10、12~14号单元)

经过吸附后,各树脂需要水洗,位于吸附区前后。树脂柱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夹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要是澄清液)被水顶出,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同进入12号单元。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区,提高解吸液的纯度,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

3)解吸区(3~9号单元)

在该解吸区,用连续、梯度解吸方式,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根据工艺方法设计分为如下几部分:

Ⅰ7~9号串联进3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

Ⅱ4~6号串联,4号单元进纯化水,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5wt%,6号出口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大霉素C1a;

Ⅲ3号串联进10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

4)再生清洗区(1、2号单元);

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

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1号为纯化水;

本实例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吸附区:进料量30L/hr;树脂总量0.08m3

吸附后水洗60L/hr;

解吸区:纯化水1:120L/hr;乙醇溶液1(3wt%乙醇溶液):120L/hr;乙醇溶液2(10wt%乙醇溶液):270L/hr,纯化水2:270L/hr。

再生区:各单元再生分别为:95%乙醇洗120L/hr;水洗120L/hr。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选树脂为YPR-Ⅱ树脂,树脂为80目,每个树脂柱填装量为0.08m3,树脂柱容量为0.1m3,实际填装比为80%。系统总尺寸约为3m×3m×5m(长×宽×高)。

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庆大霉素C1a分以下几个区域:

1)吸附区:(11号单元)

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通过流速控制,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再通过串联进入12号单元进行洗杂。

2)洗杂区:(10、12~14号单元)

经过吸附后,各树脂需要水洗,位于吸附区前后。树脂柱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夹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要是澄清液)被水顶出,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同进入12号单元。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区,提高解吸液的纯度,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

3)解吸区(3~9号单元)

在该解吸区,用连续、梯度解吸方式,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根据工艺方法设计分为如下几部分:

Ⅰ7~9号串联进5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

Ⅱ4~6号串联,4号单元进纯化水,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10wt%,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大霉素C1a;

Ⅲ3号串联进15wt%乙醇溶液,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

4)再生清洗区(1、2号单元);

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

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1号为纯化水;

本实例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吸附区:进料量50L/hr;树脂总量0.08m3

吸附后水洗50L/hr;

解吸区:纯化水1:120L/hr;乙醇溶液1(5wt%乙醇溶液):120L/hr;乙醇溶液2(15wt%乙醇溶液):270L/hr,纯化水2:270L/hr。

再生区:各单元再生分别为:95%乙醇洗100L/hr;水洗100L/hr。

分离纯度:6号收集部分能够满足下游工艺的要求;庆大霉素C1a与其他组分完全分开。

在本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内,做到了批内回用,吸附后的水洗液重新回到吸附区,减少了吸附时的损失,并充分交换吸附了料液中的有效组分;再生后的水洗用水回用到洗杂和解吸试剂中,水和试剂都做到了回收利用。

模拟移动床系统工作温度20℃。将进料液入口、洗脱剂入口、洗脱液出口及废液出口沿着料液流动方向分别进行周期性切换,收集洗脱液。周期性切换是指通过调节进料液、洗杂剂、洗脱剂、再生剂的流量,使得各区的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后,切换进入下一区,成为下一区的最后一根柱子,执行下一区流程。

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是指吸附区第一根柱子吸附饱和,洗杂区第一根柱子杂质完全洗掉;解吸区第一根柱子庆大霉素C1a完全被洗脱;再生区第一根柱子树脂完全被再生,能满足下一轮吸附。

运行费用分析:

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运行费用主要集中在树脂、乙醇溶液、纯化水这三部分,主系统的电耗量极少。在进料700L/d的情况下,系统树脂用量为1.2m3,寿命与固定床一样;

乙醇、水:95%乙醇4500L/d(其中80%回收套用);水用量15T/d。

经济效益分析:

①减少树脂用量,减少再生试剂和水的消耗;

树脂用量减少了50%,乙醇用量减少了50%,水用量减少了50%。

②纯度提高;原来的纯度一般在90%左右,现在能达到95%以上。

③连续色谱分离系统还带来占地面积的减少、操作的简便、生产周期缩短等诸多益处。

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98347.4 (22)申请日 2015.12.25 C07H 15/236(2006.01) C07H 1/06(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长江南路 12 号 申请人 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薛超一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130 代理人 王为 孟旭 (54) 发明名称 一种庆大霉素 C1a 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庆大霉素 C1a 回收液的连续 分离。

2、纯化工艺, 本发明利用连续色谱层析工艺实 现庆大霉素 C1a 回收液的高效分离。将回收所 得的庆大霉素 C1a, 进入连续色谱系统经吸附、 洗 杂、 洗脱、 收集洗脱液及色谱柱再生, 收集的洗脱 液浓缩, 再得到庆大霉素 C1a, 采用本法分离的庆 大霉素 C1a 得率高, 纯度高, 成本低, 环保, 适合工 业化生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5524128 A 2016.04.27 CN 105524128 A 1.一种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的连续色谱层析分离纯化工艺, 其特征在于, 。

3、所述分离步骤 为: a)通过连续色谱层析分离技术, b)获得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连续色谱层析分离技术是指连续色谱 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或者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方法, 步骤如下: 庆大霉素C1a水解液 上连续色谱柱, 分去相关杂质, 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解吸液。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解吸液进一步用加热减压浓缩, 操作条件为真 空度0.020.15Mpa, 操作温度为3090, 浓缩至庆大霉素C1a的质量浓度为1570。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4、, 其特征在于: 浓缩液ELSD测定庆大霉素C1a的纯度 90。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庆大霉素C1a水解液上连续色谱柱, 其中的庆大 霉素C1a水解液的质量浓度在140。 7.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用的连续色谱柱数量是2040根, 树脂为大 孔吸附树脂, 选自: D103、 HPD100、 华震层析1号、 华震层析2号、 JK006、 DK110、 D110、 DK-1、 D101、 YPR-等, 各区的色谱柱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 洗杂区用去离子水或氨水洗 涤; 解吸区采用梯度洗脱或者定量浓度洗脱的方式洗脱, 解吸溶剂为3wt20wt乙醇溶 液;。

5、 再生活化区采用的活化洗涤剂依次用乙醇、 水交替活化洗涤。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孔吸附树脂, 选自: 华震层析1号、 华震层 析2号、 YPR-树脂, 树脂颗粒直径在30100目, 均匀度9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孔吸附树脂, 选自: 华震层析1号、 YPR- 树脂, 树脂颗粒直径在50100目, 均匀度9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 步骤如下: 庆大霉素C1a水解液上连续色谱柱, 分去相关杂质, 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解吸液, 解吸液进一步用加热减压浓缩, 操作条件为真空度0.020.15M。

6、pa, 操作温度为3090, 浓缩至庆大霉素C1a的质量浓度为1570。 其中所述连续色谱柱, 所述树脂为华震层析1号树脂, 树脂粒径为100目95以上, 每个 树脂柱填装量为0.08m3, 树脂柱容量为0.1m3, 实际填装比为80, 系统总尺寸为3m3m5m (长宽高), 连续色谱柱选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 该系统分以下几个区域: 1)吸附区: (11号单元) 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 通过流速控制, 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 再通过串联 进入12号单元进行洗杂, 2)洗杂区: (10、 1214号单元) 经过吸附后, 各树脂需要水洗, 位于吸附区前后, 树脂柱旋转到吸附。

7、水洗区后, 夹带在 树脂间的料液被水顶出, 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同进入12号单元, 洗去 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 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区, 提高解吸液的纯度, 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 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 3)解吸区(39号单元)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524128 A 2 在该解吸区, 用连续、 梯度解吸方式, 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 解吸区分为如 下几部分: 79号串联进3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 46号串联, 4号单元进纯化水, 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5wt, 6号出 口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

8、大霉素C1a; 3号串联进10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 4)再生清洗区(1、 2号单元); 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 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 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 1号为纯化 水, 其中: 吸附区: 进料量30L/hr; 树脂总量0.08m3 吸附后水洗60L/hr; 解吸区: 纯化水1: 120L/hr; 乙醇溶液1(3wt乙醇溶液): 120L/hr; 乙醇溶液2(10wt 乙醇溶液): 270L/hr, 纯化水2: 270L/hr, 再生区: 各单元再生分别为: 95乙醇洗120L/hr; 水洗120L/hr。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524128 A 3 。

9、一种庆大霉素C1a的连续色谱分离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半合成化学制药领域, 涉及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回收液分离纯化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硫酸依替米星(Etimicinsulfate)是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 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高效、 低毒、 抗耐药菌的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是唯一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 书的抗感染药物。 本品适用于对其敏感的大肠埃希杆菌、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沙雷氏杆菌 属、 枸橡酸杆菌、 肠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 变形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 球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 临床研究显示本品对以下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呼吸道感染:如急。

10、性 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社区肺部感染等。 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急性肾 孟肾炎、 膀胱炎、 慢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等。 皮肤软组织和其它感染:如皮肤 及软组织感染、 外伤、 创伤和手术产后的感染及其他敏感菌感染。 同时具有较低的耳、 肾毒 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证明了硫酸依替米星是临床应用中高效、 安全的新一代半合成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 0003 目前, 生产硫酸依替米星使用的工艺均为专利报道的工艺(申请号: 93112412.3)。 其主要步骤为: 庆大霉素C1a碱在溶剂中加入醋酸锌、 乙酸酐, 生成3, 2 , 6 , -三-N-乙酰基 庆大霉素C1a(P1),。

11、 经过提取浓缩, 浓缩液通入硫化氢气体除去锌离子, 经初步分离得到纯 度为90的P1, 然后加入乙醛, 在05冰水浴中用还原剂氢化, 得到3, 2 , 6 , -三-N-乙酰 基-1-N-乙基庆大霉素C1a(依替米星), 经吸附型大孔树脂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依替米 星, 纯度较高的依替米星加入1N的氢氧化钠溶液, 水解回流48小时, 水解液经吸附型大孔树 脂分离得到纯度为90以上的1-N-乙基庆大霉素C1a(依替米星)溶液, 加酸成盐, 活性炭脱 色, 冷冻干燥, 即得依替米星盐。 0004 在依替米星洗脱液中有大量的庆大霉素C1a残留, 通过回收庆大霉素C1a, 可节省 成本。 但庆大霉素C。

12、1a回收液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杂质, 如1-N-乙基加洛糖胺、 6 -N-乙基庆大 霉素C1a、 1-N-乙基庆大霉素C2b等, 这些杂质结构与庆大霉素C1a相似, 用传统固定床较难 除去, 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分离提纯工艺, 以提高产品质量, 提倡绿色化学。 发明内容 0005 推荐的方法为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的方法采用连续色谱分 离系统使庆大霉素回收液能够更有效地得到分离纯化。 0007 庆大霉素C1a的结构式如下: 说明书 1/5 页 4 CN 105524128 A 4 0008 0009 化学命名如下: 0010 O-3-deoxy-4-C-met。

13、hyl-3-(methylamino)- -L-arabinopyranosyl-(16)-O- 2,6-diamino-2,3,4,6-tetradeoxy- -D-erythro-hexopyranosyl-(14)-2-deoxy-D- Streptamine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到: 0012 a.回收液上连续色谱柱, 分去相关杂质(1-N-乙基加洛糖胺、 6 -N-乙基庆大霉素 C1a、 1-N-乙基庆大霉素C2b等), 得到高纯度的庆大霉素C1a; 0013 b.再用加热减压浓缩, 操作条件为真空度0.020.15Mpa, 操作温度为3590, 浓缩至庆大霉。

14、素C1a质量浓度为1570; 0014 c.浓缩液ELSD测定庆大霉素C1a纯度 90; 0015 所述利用连续色谱分离技术, 上连续色谱柱的庆大霉素C1a回收液稀释至庆大霉 素C1a质量浓度控制在140。 0016 所述利用连续色谱分离技术, 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中分离纯化庆大霉素C1a, 所采 用的色谱柱数量是1020根, 树脂为D103、 HPD100、 华震层析1号、 华震层析2号、 JK006、 DK110、 D110、 DK-1、 D101、 YPR-等, 树脂孔径为30100目, 各区的色谱柱分别采用串联或 并联方式连接; 洗杂区用纯化水洗涤; 解吸区采用乙醇溶液洗脱, 解吸溶剂。

15、为3wt 20wt乙醇溶液; 再生活化区, 依次用乙醇, 水交替活化再生。 0017 进一步推荐 0018 所述连续色谱用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或者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 系统, 均能达到本发明所要的效果。 0019 (1)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提纯庆大霉素C1a的工艺: 0020 根据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中各成分的特性, 本发明所选择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 树脂颗粒直径在30100目, 均匀度95以上。 0021 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为吸附区、 洗杂区、 解吸区、 再生清洗区四个 区。 0022 1)吸附区: 1根柱; 控制流速, 庆大霉素C1a回收液从11或1号柱。

16、进入。 0023 2)洗杂区: 36根柱; 经吸附后, 树脂柱转到洗杂区, 控制流速。 0024 3)解吸区: 510根柱; 各柱子之间为串、 并连接。 控制流速,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 解吸, 且全部采用正进料。 0025 4)再生清洗区: 15根柱; 控制流速, 正、 逆向单独进料; 洗脱剂回收利用。 0026 步骤(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一般包括恒流泵、 带夹套离子交 说明书 2/5 页 5 CN 105524128 A 5 换柱、 控制阀、 pH计、 温度计。 0027 步骤(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 需要将各个区的进出口沿着料 液流动方向分别进行周期性切。

17、换, 收集洗脱液。 0028 所述的周期性切换是指, 通过调节进料液、 洗杂剂、 洗脱剂、 再生剂的流量, 使得各 区的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后, 同时切换进入下一区, 成为下一区的最后一根柱子, 执行下一 区流程。 0029 所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是指各区液体进口处的柱子。 0030 所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是指吸附区第一根柱子吸附饱和, 洗杂区第一根 柱子杂质完全洗掉; 解吸区第一根柱子庆大霉素C1a完全被洗脱; 再生区第一根柱子树脂完 全被再生, 能满足下一轮吸附。 0031 (2)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提纯庆大霉素C1a工艺: 0032 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为吸附区、 洗。

18、杂区、 解吸区、 再生清洗区四个区。 0033 1)吸附区: 13个单元; 控制流速, 水解液从11或5号单元进入。 0034 2)洗杂区: 110个单元; 经吸附后, 树脂柱转到洗杂区, 控制流速。 0035 3)解吸区: 512个单元; 在该解吸区, 用连续、 梯度解吸方式, 分别收集各出口解 吸液。 0036 4)再生清洗区: 15个单元; 均单独进料, 且为顺、 逆向进料, 洗脱剂回收利用。 0037 本发明的益处: 0038 1)将固定床工艺的所有步骤都集合在一套工艺系统中, 系统简单化, 并减少工艺 管道的布置; 占地面积节约80, 厂房高度只需要固定床高度的1/3, 同样生产能力。

19、的固定 资产投资节约30以上。 0039 2)树脂利用率高, 产品浓度、 纯度及收率最优化; 本发明工艺与固定床树脂分离工 艺比较, 其树脂用量为仅为原来的30, 并且在树脂内部可以很容易实现正、 逆流切换, 以 疏松树脂防止结块。 0040 3)减少化学试剂与水的用量, 减少废水的排放; 此工艺实现了洗脱溶剂回套使用, 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 0041 4)系统紧凑, 且采用自控装置, 减少劳动负荷。 0042 5)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能, 生产周期相对于原固定床树脂分离工艺减少了1/3时 间。 附图说明 0043 图1连续色谱分离纯化庆大霉素C1a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实施例。

20、1: 0045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6 本发明所选树脂为华震层析1号树脂, 树脂粒径为100目95以上, 每个树脂柱填 装量为0.08m3, 树脂柱容量为0.1m3, 实际填装比为80。 系统总尺寸为3m3m5m(长宽 高)。 说明书 3/5 页 6 CN 105524128 A 6 0047 圆盘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庆大霉素C1a分以下几个区域: 0048 1)吸附区: (11号单元) 0049 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 通过流速控制, 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 再通过 串联进入12号单元进行洗杂。 0050 2)洗杂区: (10、 1214号单元) 0。

21、051 经过吸附后, 各树脂需要水洗, 位于吸附区前后。 树脂柱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 夹 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要是澄清液)被水顶出, 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同 进入12号单元。 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 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区, 提高解吸液的纯度, 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 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 0052 3)解吸区(39号单元) 0053 在该解吸区, 用连续、 梯度解吸方式, 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 根据工艺 方法设计分为如下几部分: 0054 79号串联进3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 0055 46号串联, 4号单元进纯。

22、化水, 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5wt, 6 号出口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大霉素C1a; 0056 3号串联进10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 0057 4)再生清洗区(1、 2号单元); 0058 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 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 0059 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 1号为纯化水; 0060 本实例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0061 吸附区: 进料量30L/hr; 树脂总量0.08m3 0062 吸附后水洗60L/hr; 0063 解吸区: 纯化水1: 120L/hr; 乙醇溶液1(3wt乙醇溶液): 120L/hr; 乙醇溶液2 (10wt乙醇溶液): 270L/hr, 。

23、纯化水2: 270L/hr。 0064 再生区: 各单元再生分别为: 95乙醇洗120L/hr; 水洗120L/hr。 0065 实施例2: 0066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67 本发明所选树脂为YPR-树脂, 树脂为80目, 每个树脂柱填装量为0.08m3, 树脂柱 容量为0.1m3, 实际填装比为80。 系统总尺寸约为3m3m5m(长宽高)。 0068 模拟移动床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分离庆大霉素C1a分以下几个区域: 0069 1)吸附区: (11号单元) 0070 该区域共有1个单元(11号单元), 通过流速控制, 原料首先进入11号单元, 再通过 串联进入12号单元进行。

24、洗杂。 0071 2)洗杂区: (10、 1214号单元) 0072 经过吸附后, 各树脂需要水洗, 位于吸附区前后。 树脂柱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 夹 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要是澄清液)被水顶出, 流出液与吸附区11号单元的流出液混合一 同进入12号单元。 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处的料液并尽量带走杂质, 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吸 区, 提高解吸液的纯度, 并将其水洗液进入到吸附区, 再次吸附水洗液中的有效组分。 0073 3)解吸区(39号单元)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5524128 A 7 0074 在该解吸区, 用连续、 梯度解吸方式, 收集洗脱庆大霉素C1a出口解吸液, 根据工艺 方法。

25、设计分为如下几部分: 0075 79号串联进5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12号单元; 0076 46号串联, 4号单元进纯化水, 将进入该区域的乙醇溶液浓度调节至10wt, 解吸液收集主要为庆大霉素C1a; 0077 3号串联进15wt乙醇溶液, 解吸液进入4号单元 0078 4)再生清洗区(1、 2号单元); 0079 该区两个单元均单独进料, 且为逆向或顺向进料。 0080 其中2号为95乙醇溶液; 1号为纯化水; 0081 本实例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0082 吸附区: 进料量50L/hr; 树脂总量0.08m3 0083 吸附后水洗50L/hr; 0084 解吸区: 纯化水1: 120L。

26、/hr; 乙醇溶液1(5wt乙醇溶液): 120L/hr; 乙醇溶液2 (15wt乙醇溶液): 270L/hr, 纯化水2: 270L/hr。 0085 再生区: 各单元再生分别为: 95乙醇洗100L/hr; 水洗100L/hr。 0086 分离纯度: 6号收集部分能够满足下游工艺的要求; 庆大霉素C1a与其他组分完全 分开。 0087 在本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内, 做到了批内回用, 吸附后的水洗液重新回到吸附区, 减 少了吸附时的损失, 并充分交换吸附了料液中的有效组分; 再生后的水洗用水回用到洗杂 和解吸试剂中, 水和试剂都做到了回收利用。 0088 模拟移动床系统工作温度20。 将进料液入。

27、口、 洗脱剂入口、 洗脱液出口及废液出 口沿着料液流动方向分别进行周期性切换, 收集洗脱液。 周期性切换是指通过调节进料液、 洗杂剂、 洗脱剂、 再生剂的流量, 使得各区的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后, 切换进入下一区, 成为 下一区的最后一根柱子, 执行下一区流程。 0089 述的各区第一根柱子处理完全是指吸附区第一根柱子吸附饱和, 洗杂区第一根柱 子杂质完全洗掉; 解吸区第一根柱子庆大霉素C1a完全被洗脱; 再生区第一根柱子树脂完全 被再生, 能满足下一轮吸附。 0090 运行费用分析: 0091 连续色谱分离系统的运行费用主要集中在树脂、 乙醇溶液、 纯化水这三部分, 主系 统的电耗量极少。 在。

28、进料700L/d的情况下, 系统树脂用量为1.2m3, 寿命与固定床一样; 0092 乙醇、 水: 95乙醇4500L/d(其中80回收套用); 水用量15T/d。 0093 经济效益分析: 0094 减少树脂用量, 减少再生试剂和水的消耗; 0095 树脂用量减少了50, 乙醇用量减少了50, 水用量减少了50。 0096 纯度提高; 原来的纯度一般在90左右, 现在能达到95以上。 0097 连续色谱分离系统还带来占地面积的减少、 操作的简便、 生产周期缩短等诸多 益处。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5524128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10552412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