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9808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8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7430.0

申请日:

1999.05.21

公开号:

CN1235923A

公开日:

1999.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5B47/06; B65B57/00; B65D30/04

主分类号:

B65B47/06; B65B57/00; B65D30/04

申请人:

王根乐;

发明人:

王根乐

地址:

302850河北省文安县大留镇镇韩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皓晨;张正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由覆膜机、印刷机、压边机构、冷切机构、压袋机构和甩出料机构组成,覆膜机后有印刷机,印刷机和冷切机构之间有压边机构。可连续和自动完成编织袋的覆膜、印刷、冷切、压袋和甩出料;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包括覆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印刷机、压 边机构、冷切机构、压袋机构和甩出料机构,覆膜机后有印刷机,印刷机和冷切机构 之间有压边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压边机构自由辊 旁有光电管,光电管有电线和电脑以及位于主轴下方的电磁铁连接,电磁铁的拉杆连 接有接近开关,主轴外有磁条,电脑连接步进电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印刷机由第一平 辊、第一印刷辊、第二印刷辊、第二平辊、第三印刷辊和第四印刷辊组成,第一平辊 的轴头有链轮和驱动链条连接,还有两个链轮分别通过两根链条和两根齿轮轴上的链 轮连接,齿轮轴上齿轮啮合另一个齿轮,齿轮轴上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印刷辊,另一齿轮轴上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二平辊,第一平辊下有胶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压袋机构由压袋 杆、框架、垫块、支杆、轴、连杆和驱动压袋杆的偏心轮组成,轴31两端固定连接有 支杆,支杆前端铰接有支杆33,支杆33上端铰接有框架的立轴,轴31还固定连接有支 杆36,支杆36另端铰接于连杆上,连杆另端铰接于驱动压袋杆的偏心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甩出料机构由轮 盘、拨杆、撬杆、框架、甩袋框和吸杆组成,轮盘上有拨块,拨杆上有凸块,吸杆带 动拨杆,拨杆下端铰接有撬杆,甩袋框装入框架内,框架内有凸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冷切机构由冷切 刀、框架、轴、连杆和驱动冷切的偏心轮组成,轴24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前端 铰接有支杆,支杆上端铰接有框架的立轴,轴24还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另端铰接于 连杆上,连杆另端铰接于偏心轮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冷切机构前的坯 料上方有光电管,光电管有导线和电脑连接,电脑控制步进电机运转。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印刷机还可采用 现有技术的单面单色印刷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现有印刷机的传 动胶辊和传动辊之间、传动辊和覆膜机针辊之间以及针辊和总传动辊之间有链轮链条 副连接。

说明书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主要用来完成编织袋坯料的自动覆膜、印刷、冷切、压袋和出料、编织袋坯料是指由编织机编织出的成捆的筒状坯料。

    现有技术是将编织袋坯料捆经覆膜机覆膜、形成针孔和折边后成捆储存,松捆后人工切割或机动切断成编织袋的所需长度,然后人工送入印刷机印刷。其不足之处在于:不是连续作业,运输和切割是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连续和自动完成,覆膜(含形成针孔和折边)、印刷、冷切、压袋和出料的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本发明由覆膜机、印刷机、压边机构、冷切机构、压袋机构和甩出料机构组成,覆膜机后有印刷机,印刷机和冷切机构之间有压边机构。

    压边机构自由辊旁有光电管,光电管有电线和电脑以及位于主轴下方的电磁铁连接,电磁铁的拉杆连接有接近开关,主轴外有磁条,电脑连接步进电机。

    印刷机由第一平辊、第一印刷辊、第二印刷辊、第二平辊、第三印刷辊和第四印刷辊组成,第一平辊的轴头有链轮和驱动链条连接,还有两个链轮分别通过两根链条和两根齿轮轴上的链轮连接,齿轮轴上齿轮啮合另一个齿轮,齿轮轴上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印刷辊,另一齿轮轴上链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二平辊,第一平辊下有胶辊。

    压袋机构由压袋杆、框架、垫块、支杆、轴、连杆和驱动压袋杆的偏心轮组成,轴31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前端铰接有支杆33支杆33上端铰接有框架的立轴,轴31还固定连接有支杆36,支杆36另端铰接于连杆上,连杆另端铰接于驱动压袋杆的偏心轮。

    甩出料机构由轮盘、拨杆、撬杆、框架、甩袋框和吸杆组成,轮盘上有拨块,拨杆上有凸块,吸杆带动拨杆,拨杆下端铰接有撬杆,甩袋框装入框架内,框架内有凸起。

    冷切机构由冷切刀、框架、轴、连杆和驱动冷切的偏心轮组成,轴24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前端铰接有支杆,支杆上端铰接有框架的立轴,轴24还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另端铰接于连杆上,连杆另端铰接于偏心轮上。

    冷切机构前的坯料上方有光电管,光电管有导线和电脑连接,电脑控制步进电机运转。

    印刷机还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单面单色印刷机。

    现有印刷机的传动胶辊和传动辊之间、传动辊和覆膜机针辊之间以及针辊和总传动辊之间有链轮链条副连接。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总图;

    图2为本发明冷切、压袋、甩出料机构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中主要表示出甩出料机构的结构;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主轴及其下部的放大结构;

    图7表示覆膜编织袋的剖面折边放大结构;

    图8表示本发明四色正反面印刷机的结构;

    图9为本发明采用现有印刷机地流程总图。

    附图件号表示:

    1、坯料          2、覆膜机             3、针辊        4、印刷机

    5、电机          6、印刷辊             7、链轮链条副  8、传动胶辊

    9、链轮链条副    10、传动辊            11、链轮链条副 12、总传动辊

    13、链轮链条副   14、折边装置          15、压边机构   16、主轴

    17、大皮带轮     18、驱动冷切的偏心轮

    19、驱动压袋的偏心轮

    20、轮盘         21、冷切刀            22、框架       23、连杆

    24、轴           25、支杆              26、支杆       27、立轴

    28、支杆         29、压袋杆            30、框架       31、轴

    32、连杆         33、支杆              34、支杆       35、立柱

    36、支杆         37、垫板              38、坯料       39、编织袋

    40、拨杆         41、撬杆              42、支杆       43、框架

    44、甩袋框       45、拨块              46、凸块       47、电磁铁

    48、吸杆         49、凸起              50、支点       51、复位弹簧

    52、复位弹簧     53、下辊              54、上升压边辊 55、第一上辊

    56、下降压边辊   57、自由辊            58、第二上升压边辊

    59、第二上辊     60、第二下降压边辊                   61、传动辊

    62、垂帘筒       63、中辊              64、光电管     65、光电管66、输出辊     67、矩形齿齿轮  68、定尺带     69、第一平辊70、第一印刷辊 71、第二印刷辊  72、第二平辊   73、第三印刷辊74、第四印刷辊 75、链轮        76、印刷凸板   77、链轮78、链轮       79、齿轮        80、齿轮       81、链轮82、链条       83、链轮        84、链轮       85、链轮86、齿轮       87、齿轮        88、链轮       89、链条90、链轮       91、链条        92、链条       93、链条94、链条       95、链轮        96、链轮       97、链条98、链轮       99、齿轮        100、齿轮      101、链轮102、链条      103、链轮       104、胶辊      105、印刷机106、步进电机  107、电磁铁     108、接近开关  109、磁头110、机架      111、印刷机     112、光电管    113、轨道114、折叠边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发明的总体构造和流程。编织袋坯科1的捆在松捆后经覆膜机2的覆膜、针辊3和折边装置14后进入印刷机4,折边装置和针滚为覆膜机的一个部件。覆膜机2是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将编织袋从松捆轻覆膜、印刷、压边、冷切、压袋及至出料连成线并自动完成。将印刷机和覆膜机的传动统一成由电机5来驱动,印刷机111的第一平辊69的链轮75通过驱动链76和传动辊10的链轮连接(对于采用现有印刷机4(见图9)的本发明,印刷辊6轴头之间有链条链轮副7联动,驱动印刷机运转的传动胶辊8通过链轮链条副9由传动辊10联动),传动辊10和针滚3之间有链轮链条副11联动,针辊3和总传动辊12之间有链轮链条副13联动。

    本发明的发明点还包括压边机构15、冷切机构、压袋机构、甩出料机构和四色正反面印刷机。

    本发明的印刷机105为四色正反面滚筒式印刷机(见图7),由第一平辊69、第一印刷辊70、第二印刷辊71、第二平辊72、第三印刷辊73和第四印刷辊74构成,第一平辊69轴头有链轮75和驱动链15连接,第一平辊轴头还有链轮77,通过链条和齿轮轴上的链轮78咬合,齿轮轴上的齿轮79和齿轮80啮合,齿轮80轴上的链轮81通过链条82带动第一印刷辊轴头的链轮83转动,链轮83分别通过链条传动第二印刷辊71轴头上的链轮84和通过链条94传动齿轮轴上的链轮85,齿轮轴上的齿轮86和齿轮87啮合,齿轮轴上的链轮88通过链条89带动第三印刷辊的链轮90和通过链条91带动第四印刷辊轴头上的链轮95,以带动第三、第四印刷辊转动。第一平辊轴头还有链轮96通过链条97传动齿轮轴上的链轮98,齿轮轴上的齿轮99和齿轮100啮合,以带动该齿轮轴上的链轮101,通过链条102传动第二平辊72上的链轮以带动第二平辊72转动。第一平辊下方贴紧有胶辊104。第一至第四印刷辊上有印刷凸板76。使用时,待印刷的坯料1绕过胶辊和第一平辊间隙,绕经第一平辊和第二、第一印刷辊后,由第二、第一印刷辊上的印刷弧板76对坯料该面进行双色印刷,然后绕过第二平辊和第四、第三印刷辊,由第四、第三印刷辊上的印刷凸板76对坯料另面进行另面的双色印刷,以完成对坯料1的正反两面进行四色印刷。

    本发明的印刷机还可以用现有技术的单色(单面)印刷机13(见图8),有两对印刷辊,印刷机由电机14通过链轮链条副15和16驱动两对印刷辊,对坯料进行印刷。

    覆膜机输出的坯料1是两侧有折叠边114的编织筒(见图7),要求在以后的工序中继续保持折叠边不张开,即必须压边完好。覆膜和印刷后坯料经过压边机构15,由下辊53、上升压边辊54、上辊55、下降压边辊56、自由辊57、第二上升压边辊58、第二上辊59、第二下降压边辊60、传动辊61、垂帘筒62和中辊63组成。坯料1先绕过下辊53,在提升至上辊55之前设有上升压边辊54,该压边辊54由三个辊构成,第一个辊和第三个辊位于坯料上方,第二个辊位于坯料下方,由该三个辊稳稳地压住折叠边114,使之不能张开或松散。坯料绕过上辊后在下降至自由辊前又经过下降压边辊56,下降压边辊仍由三个辊构成,第一和第三个辊位于坯料上方,第二个辊位于坯料下方,下降压边辊的作用仍然是稳稳地压住折叠边114。自由辊57两端各有轨道113,只允许自由辊做上下滑动,其作用是调节从覆膜机的来料速度和从本发明输出速度的不协调,当输出速度快于来料速度时,自由辊沿轨道上升。当输出速度慢于来料速度时,自由辊沿轨道下降。在自由辊旁设有光电管64,即当输出速度过快而导致自由辊上升至超过光电管照射部位时,会使输出辊66不转而不出料,这样就可使自由辊下降,待其下降至处于光电管照射范围下时,恢复至正常的输出料工序。图6表示主轴16下方和光电管配合以控制出料的结构。自由辊下降后,光电管能照射到其前方的坯料而出现信号,此信号通过电线输送至电脑和电磁铁107,电磁铁不接通,接近开关108仍维持上方位置,驱动上切刀上下移动的主轴外缘的磁头109继续和接近开关108起作用,电脑控制输出辊66按正常程序依次照常输出切断后的坯料。当自由辊上升至超过光电管64照射位置时,光电管无信号输出,电磁铁接通,通过拉杆,将接近开关108拉向下,主轴16转动后,其上的磁头不能和接近开关108起作用,此时,电脑控制输出辊不转,即不输出切断后的坯料一次或二次,并有延时机构进行调整。这样,坯料继续垂下,就可使自由辊下降到光电管照射部位的下方,又恢复到正常的输出坯料工序。坯料绕过自由辊后,经过第二上升压边辊58、第二上辊59和第二下降压边辊60,以进一步压住折叠边114。坯料经传动辊61后下垂,绕过垂帘筒62后上升至中辊62。垂帘筒62是一个上端固定的草帘,下面自由地卷成筒。由于输出辊66是上下两个,夹着编织袋坯料1快速输出至予定长度并经切断后成定尺的制成品。输出辊的下辊轴端有矩形齿齿轮67,通过定尺带68和步进电机69轴端的矩形齿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为提高输出料的效果,每次步进电机高速运转使坯料达定尺,为适应输出料既快速又步进的特点,其在前工序配置一个由垂帘筒来保证坯料运行的平稳和可靠性。绕过垂帘筒并上升至中辊63后进入切断机构。

    送料机构的垂帘筒62旁设有光电管112,其作用是通过光电开关来控制驱动传动辊的电机(图上未表示)的启动和停止的。当坯料1上起超过光电管112的照射范围时,光电管无信号,通过光电开关来控制驱动传动辊的电机的启动,坯料下降至低于光电管的照射范围时,光电管有信号,通过光电开关控制使驱动传动辊的电机停转。

    当覆膜或不覆膜的编织袋坯料经过印刷后进入本发明的切断机构前,为使编织袋能以印刷标识为尺寸依据进行切断,在切断机构前的坯料上方设有光电管65,光电管在照射到予定的印刷标识部位后,输出信号,电脑控制步进电机,以满足切断尺寸的要求。

    图2-图4表示本发明压边机构15、冷切机构、压袋机构和甩出料机构的结构。机架73和袋(含坯料38和制成品编织袋39)均用双点画虚线表示。主轴16上有大皮带轮17、驱动冷切的偏心轮18、驱动压袋的偏心轮19和驱动甩袋框的轮盘20。电机后有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小皮带轮通过皮带(图上未表示出)传动大皮带轮连同主轴一起转动。为了简明地表示出偏心轮,图上以曲轴形式表示偏心轮18和19的结构。冷切机构包括冷切刀21、框架22、轴24、连杆23和驱动冷切的偏心轮18,轴24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杆25,支杆25前端铰接有支杆26,支杆26上端铰接有框架22的立轴27,轴24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杆28,支杆28另端铰接于连杆23上,连杆另端铰接于偏心轮18上,偏心轮18旋转以带动连杆23摆动,通过支杆28带动轴24连同支杆25和支杆26运动,最后通过立柱27连同框架22一起,驱动框架上的冷切刀做上下运动,切断后的编织袋受压袋机构作用而按予定数压成堆垛。压袋机构包括压袋杆29、垫板37、框架30、支杆、轴31、连杆32和驱动压袋的偏心轮19构成,轴31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杆33,支杆33前端铰接有支杆34,支杆34上端铰接有框架30的立柱35,轴31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杆36,支杆36另端铰接于连杆32上,连杆另端铰接于偏心轮19上。偏心轮19旋转以带动连杆32摆动,通过支杆36带动轴31连同支杆33和支杆34运动,最后通过立柱35连同框架30一起,驱动框架上的压袋杆做上下运动,将编织袋压成堆垛,本实施例有每25、50、100个编织袋成一垛。

    成垛后的编织袋由甩出料机构来完成出料,还参见图5。甩出料机构包括轮盘20、拨杆40、撬杆41、支杆42、框架43和甩袋框44构成,轮盘20上有凸起的拨块45,拨杆40上有凸块46,撬杆中部架支于支点50上。电磁铁47的吸杆48吸动拨杆40上的凸块46靠近轮盘。电脑按予定的成捆数按时启动电磁铁47,吸杆48将拨杆40吸向轮盘20,轮盘上的拨块45带动拨杆上的凸块46连同撬杆上升,撬杆另端拉动支杆42连同框架43突然下降,框架上的凸起49驱动甩袋框44摆动(见图2和5),将垂下的编织袋39甩出,在此以前,压袋杆已提升至脱离编织袋。由复位弹簧51和52分别拉动框架43和甩袋框44复位。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可连续和自动完成编织袋的覆膜、印刷、冷切、压袋和甩出料;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覆膜编织袋自动生产线由覆膜机、印刷机、压边机构、冷切机构、压袋机构和甩出料机构组成,覆膜机后有印刷机,印刷机和冷切机构之间有压边机构。可连续和自动完成编织袋的覆膜、印刷、冷切、压袋和甩出料;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