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9792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2508.3

申请日:

1999.02.03

公开号:

CN1262187A

公开日:

2000.08.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0G11/14; B62D21/00

主分类号:

B60G11/14; B62D21/00

申请人:

邝赤科;

发明人:

邝赤科

地址:

510130广东省广州市和平西路120号零栋603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属车辆制造领域。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运动副、摇臂所构成,利用此装置可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制造需要,具有更安全、轻巧、减震性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
A、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所构成;
B、前左悬挂装置与前右悬挂装置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前部左、右部;
后悬挂装置设于主车架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
悬挂总成;
C、前左悬挂装置由与主车架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向后侧斜引出摇臂,
摇臂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支点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与主车架相连,摇臂
下设运动副,运动副与轮轴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前左悬挂装置
上的支点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组成,或采用带距离调节
器、滑动支点的支撑板与摇臂相连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前左悬挂装置
亦适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悬挂装置,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设计,亦
可选择采用现有车辆悬挂技术;后悬挂装置更可采用由主车架后部两端、中
间各引出一组减震器,三组减震器另一端相汇与后悬挂装置支撑杆相连,形
成中心点减震后悬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主车架采用现
有车架技术外,可采用防侧撞设计,即主车架由外框架及外框架内横杆组成,
外框架内为车架的承载区,车辆受侧撞时,外框架起保护承载区的作用。

说明书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

本发明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
车的车辆制造领域。

现有的车辆其主车架位于车辆纵向中部,在车辆受侧撞时,主车
架不能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安全。其悬挂装置多采用主车架外伸的独立
悬挂装置,结构复杂,难以方便调节减震器,造成车辆造价高、维修
复杂、安全性差。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能够适合车
辆制造的需要,达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车辆悬挂的减震效果,
降低车辆造价和方便对减震性能的调节。

本发明创造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由主车架、
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所构成;前左悬挂装置与
前右悬挂装置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前部左、右部;后悬挂装置设于主
车架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
前左悬挂装置由与主车架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向后侧斜引出摇臂,摇
臂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支点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与主车架相连,
摇臂下设运动副,运动副与轮轴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

前左悬挂装置上的支点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
组成,或采用带距离调节器、滑动支点的支撑板与摇臂相连组成。前
左悬挂装置亦适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悬挂装置,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
挂装置的设计,亦可选择采用现有车辆悬挂技术;后悬挂装置更可采
用由主车架后部两端、中间各引出一组减震器,三组减震器另一端相
汇与后悬挂装置支撑杆相连,形成中心点减震后悬挂装置。主车架采
用现有车架技术外,可采用防侧撞设计,即主车架由外框架及外框架
内横杆组成,外框架内为车架的承载区,车辆受侧撞时,外框架起保
护承载区的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制造出更轻便、安全、减震性的主车架
及悬挂装置,能适应车辆制造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1、主车架  2、前左悬挂装置  3、前右悬挂装置
4、后悬挂装置  5、摇臂  6、支点  7、减震器  8、支撑杆
9、减震器  10、减震器  11、减震器  12、运动副  13、
运动副  14运动副

图2中:15、运动副  16、摇臂  17、支撑板  18、距
离调节器  19、滑动支点  20、减震器  21、运动副  22、
轮轴

图1中所示实施例,它由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由主车架(1)、
前左悬挂装置(2)、前右悬挂装置(3)、后悬挂装置所构成(4);前左
悬挂装置(2)与前右悬挂装置(3)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1)前部左、右
部;后悬挂装置(4)设于主车架(1)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
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前左悬挂装置(2)由与主车架(1)左前部相
连的运动副(12)向后侧斜引出摇臂(5),摇臂(5)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
(6),支点(6)与减震器(7)相连,减震器(7)与主车架(1)相连,摇臂(5)
下设运动副(14),运动副(14)与轮轴(22)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前
左悬挂装置(2)上的支点(6)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
组成。

图2中所示实施例,采用带距离调节器(18)、滑动支点(19)的支
撑板(17)与摇臂(16)相连摇臂(16)运动副(15)相连组成。前左悬挂
装置(2)亦适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悬挂装置,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
装置的设计,亦可选择采用现有车辆悬挂技术;后悬挂装置(4)更可
采用由主车架(1)后部两端、中间各引出一组减震器,三组减震器(9)、
(10)、(11)另一端相汇与后悬挂装置支撑杆(8)相连,形成中心点减
震后悬挂装置(4)并与运动副(13)相连。

主车架(1)采用现有车架技术外,可采用防侧撞设计,即主车架由
外框架及外框架内横杆组成,外框架内为车架的承载区,车辆受侧撞
时,外框架起保护承载区的作用。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车架及悬挂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属车辆制造领域。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运动副、摇臂所构成,利用此装置可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制造需要,具有更安全、轻巧、减震性强的优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