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置于室内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木本盆景钵状的装置本体,由在种植于本体内的观赏植物等的根部周围繁殖的微生物来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并将分解后的气体排出,利用生物净化作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作为现有的这种空气净化装置,在美国专利第5,351,438号中公开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周知的。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结构是这样的:具有装入土壤等的栽培用媒体,用于种植植物的容器,在上述栽培用媒体内放置通气管,该通气管上有多个气孔用于让空气通过,使流过该管内的空气与植物根部周围的栽培用媒体内滋生的微生物接触。将植物的根植入容器中栽培用媒体内至规定深度后,由于植物的根浸于栽培用水内时根将腐烂,因此,浇灌植物时应确保浇水量不能到达根的下端。
然而,在上述实例中,当将植物根种值得较深时,为防止根腐烂,必须少量多次地浇水。相反,当将植物根种植得较浅时,如果浇灌的水量不多,植物则不能充分吸收水份。因此,在上述实例中,不能正确地设定植物根地位置时,就难以调整好给水量。
另外,在上述实例中,必须装入与容器大小对应的大量栽培用媒体,除不经济外,因为栽培用媒体中繁殖的微生物与自然流通的空气通过管上的多个通孔接触,所以它们的接触量少,难以充分发挥空气净化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栽培用媒体内的空气顺利通过,而且将多余的栽培用水自动排出,同时,装置倾斜时栽培用水不会流入空气抽吸机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为:将顶面为开放、底面开设排气口的装置本体分隔成上部室和下部室并使两室相互连通,上部室为容纳可使空气通过各粒子的栽培用媒体的空间,在该上部室的内部设置容纳流过栽培用媒体的栽培用水的贮水空间的同时,分另设置可取出、可通气和通水的木本盆景容器,以便另外装入栽培用媒体后种植植物,以及吸入流过该木本盆景容器的空气的空气吸入部,另一方面,在下部室内与上述空气吸入部连通地设置空气抽吸机,抽吸从上述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从上述排气口将空气排出到装置本体外部。
较好的是将空气吸入部加工成底面为开放且截面为冂形的环状,同时用吸气管与上述空气抽吸机连通,并在上述吸入部的上述开放底面上设置防止栽培用媒体侵入的网状防护部件。
此外,更好的是再设置排水管,该排水管的流入口位于低于上述吸气管的上端的位置,而其排水口开在装置本体的外部,以便在倾斜空气净化装置时栽培用水不会流入吸气管内。
图1是示出空气净化装置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2是空气净化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纵向剖视图。
图4是在图2的B-B线的纵截面位置上的使用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示出防护部件的俯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具有装置本体1a,装置本体1a的顶面开放,底部设置了作为排气口的排气缝2,将装置本体1a分隔成上部室3和下部室4,它们彼此连通。如图4所示,上部室3是一个容纳作为栽培用媒体的由多孔石和炭混合而成的人工土a的空间,空气能够通过多孔石和炭粒子之间,在其内部设置了隔离框22,用于形成贮水空间,该贮水空间容纳流过人工土a的栽培用水b,同时分别地设置另外装入人工土a,用于种植观赏植物的可取出并能通气和通水的木本盆景容器5及吸入流过该木本盆景容器5内的空气的空气吸入部6。另一方面,在下部室4内与上述空气吸入部6连通地设置空气抽吸机7,抽吸从上述空气吸入部6吸入的空气,从上述排气缝2处将气体排到装置本体1a的外部。
如图2至图4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的空气吸入部6呈底面为开放且截面为冂形的环状,而且以四根吸气管8与空气抽吸机7连通,在上述空气吸入部6的上述开放底面上设置了防止人工土a侵入的防护部件9。此外,在上述空气净化装置1上设置了排水管10,该排水管10的水流入口位于低于上述各吸气管8的上端的位置,而其排水口在装置本体1a的外部,以便在倾斜装置本体1a时栽培用水b不会流入上述各吸气管8内。在上述装置本体1a的底部上设置下端开口的台部1b。
同样地,如图2至图4所示,木本盆景容器5顶面为开放,并由分别设置了空气和栽培用水b能够通过的多个透气孔11a,12a的外壁11和底部12构成。该木本盆景容器5在另外放入人工土a并种植观赏植物后,可取出地埋入上部室3的人工土a中。
如图2至图5所示,上部室3的空气吸入部6是这样设置,它覆盖连通下部室4的空气抽吸机7、且沿纵向延伸的四根吸气管8的各开口上端,呈底面为开放且截面为冂形的环状。另外,该空气吸入部6在上述吸气管8的各上端设置了与上述吸气管8的各上端嵌合的四个嵌合部6a,另外,在其底面的开放部分上具备空气可流通,但防止人工土a侵入的带多个通孔的防护部件9。
如图3及图4所示,上部室3的各吸气管8的下端分别与倒扣碗状的汇流部13连通,该汇流部13通过一个配置在连通上部室3和下部室4的连通孔14a上的过滤网14与下部室4的空气抽吸机7连通。该空气抽吸机7由抽吸风扇15和驱动该抽吸风扇15的电机16构成。另外,在上述汇流部13的顶面上设置了向上突出的四个卡止木本盆景容器15的底部边缘的卡止突起13a,使木本盆景容器15不会横向错位(参照图2)。
同样,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部室3的底部17上面固定了显示水量的水量计18的下端,水量计18的上端从装置本体1a的上缘向上方突出。该水量计18的构成是这样的,在下端开口的浮子管19内放入与标志杆20成一体的浮子21,确保水量计18内部的水位与上部室3内的水位一致。另外,与浮子21一起升降的标志杆20的上端位于装置本体1a上缘的上方,通过观察其变位,确认上部室3内的栽培用水b的水量。
如图2及图4所示,排水管10在上部室3内容纳的栽培用水b超过所需量时将水自动排出,排水管10上下贯通上部室3的底部17,其开口的上端位于上部室3内,下端在下部室4的底部外开口而成为排水口。该排水管10的开口上端的高度位置应该这样设定,即在倾斜装置本体1a,从其上缘强制排水时,栽培用水b不会流入到吸气管8内。
同样,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部室3的底部17上配置了围着各吸气管8外侧的环状隔离框22。该隔离框22上设置了栽培用水b可通过的图中未示出的缺口。当抽吸风扇15使空气强制流过人工土a内时,栽培用水b极容易蒸发,但由于设计了该隔离框22,其内侧的贮水空间内容纳的栽培用水b较难蒸发,能够充分地存贮栽培用水b,因此不必频繁地给水。由于植物的根部与栽培用水b直接接触会使根部腐烂,因此上部室3内不能预先加入过多的栽培用水b。
接着,说明上述空气净化装置1的动作。如图4所示,将装入人工土a,再将观赏植物种c植入的木本盆景容器5放置到汇流部13外面的各卡止突起13a内侧,之后,向上部室3内填入人工土a将容器5埋起来。边观察水量计18的标志杆20边向上部室3内注入栽培用水b,以使栽培用水b的水量不要达到观赏植物c的根部。
就观赏植物c的根部而言,当在根的周围繁殖微生物之后使电机16转动时,由抽吸风扇15的吸力抽吸上部室3上方的空气,而流入木本盆景容器5内的人工土a内,流过繁殖有微生物的根部周围,穿过木本盆景容器5的通孔11a再流入其外侧的人工土a内。
流入人工土a内的空气经过空气吸入部6,各吸气管8,过滤器14和抽吸风扇15后流入下部室4内,从排气缝2向外部排出清洁的空气。即,空气流过观赏植物c的植物根部周围时,由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分解掉。对于空气净化装置1,由于在空气吸入部6的开放部分设有具有多个孔的防护部件9,因此人工土a不会通过各吸气管8内而流入下部室4内。另外,当上部室3内容纳的栽培用水b过多时,即水位高于排水管10的开口上端时,栽培用水b流入排水管10内,从其排水口流到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水位自动下降。再者,由于在上部室3内设置了隔离框22,因此,不仅由隔离框22形成的贮水空间内贮存的栽培用水b不容易蒸发掉,还由于该贮水空间将多余的栽培用水b贮存起来而不必频繁地供给栽培用水b。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例如,所种植的植物与观赏植物c不同也可以,另外,栽培用媒体只要各粒子间空气能够通过,即使不是用多孔石和炭混合而成的人工土a也可以。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利用空气抽吸机的吸引力使空气强制流过栽培用媒体内的植物根部周围并与微生物接触,因此接触量增多,不仅有效地发挥了空气净化作用,还由于可在木本盆景容器内放入少量的栽培用媒体再种植植物,因此作业容易,减少人工外,还能起到植物更换容易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空气吸入部的开放底面设置了防止栽培用媒体侵入的防护部件,因此能够起到防止因栽培用媒体流入吸气管而引起的空气流动不畅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了流入口的位置低于吸气管的上端、排水口开在装置外部的排水管,因此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当水位高于规定高度时,能够将栽培用水排到装置外部,另外,在倾斜装置而进行排水时,栽培用水不会流到上述吸气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