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89410.4
2004.12.10
CN1786648A
2006.06.14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姚德林 申请人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立新中路11支弄3号502室 邮政编码:201400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柘中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奉浦大道18号 邮政编码:201400登记生效日:2008.8.2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F28D21/00(2006.01)
F28D21/00
姚德林;
姚德林; 戴自振
201400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立新中路11支弄3号502室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叶克英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循环中的低传导工质与高传导工质进行循环热交换,然后再由循环的高传导工质将从低传导工质所吸收的热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发。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发挥高传导工质的传导热能力强的特点,高效地将低传导工质的热与外界散发。
1、 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循环中的低传导工质与高传导工质进行循环热交换,然后再由循环的高传导工质将从低传导工质所吸收的热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发。
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热力学工程技术中,热交换是一个常遇到的环节,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热交换场合,有的传导热的工质为了满足设备运行的工况及成本或环保的需要,其自身的热传导能力受到限制,而为了将工质与空气中或水进行高效率的热交换,一般采用的是加大换热面积,如目前的机械压缩制冷设备中,其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在被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其热传导能力降低,为了提高制冷效率,要尽可能地降低进入到蒸发器前的制冷剂温度,但是由于现有的制冷剂的热传导能力较差,由在管道外的散热翅片散热时,其降温较少,散热效率低,为了能更多地降温,只能加大冷凝器的体积以加大散热面积,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是解决由于工质本身传热能力差所存在的热交换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本发明设计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循环中的低传导工质与高传导工质进行循环热交换,然后再由循环的高传导工质将从低传导工质所吸收的热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发。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发挥高传导工质的传导热能力强的特点,高效地将低传导工质的热与外界散发。 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在筒体1上有环形散热管2,环形散热管2与筒体1的两个连接口3呈上下分布,在筒体1的下部有与筒体1壁相贴的中空腔体4,中空腔体4有进出管5。在筒体1上有真空管阀6。使用时先在筒体1抽负压,以便于高传热介质的吸热气化,如用于空调制冷,将高温的低传导工质(如氟里昂)由与筒体1壁相贴的中空腔体4通过,由于在筒体1内有高传导工质(纯净水),因此高传导工质将低传导工质(氟里昂)的高温热量吸收,然后在筒体1内汽化,汽化的高传导工质进到筒体1上端的环形散热管2,向大气散发热量,降低温度后汽化的高传导工质液化,流至筒体1的底部再次吸收与筒体1相贴的中空腔体4内的高温低传导工质(氟里昂)的热量,形成循环。由于低传导工质(氟里昂)的传导效率差,因此通过冷凝器直接散发高温的低传导工质(氟里昂)效率很差,而通过高传导工质(纯净水)可以将低传导工质(氟里昂)的热量予以高效散发。
《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传导工质对低传导工质进行中介的高效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循环中的低传导工质与高传导工质进行循环热交换,然后再由循环的高传导工质将从低传导工质所吸收的热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发。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发挥高传导工质的传导热能力强的特点,高效地将低传导工质的热与外界散发。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