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加工机械,比如精梳前准备工序机械,精梳机和并条机构均属
于这个范围,喂入的纺织材料在这些机器内藉助工作部件进行加工。例
如精梳前准备机,纤维条从棉条筒引出喂入到机器内,经牵伸装置牵伸
后形成纤维网。许多纤维网相互重叠在一个喂入台上并输入到其后面的
条卷装置形成一个小卷。这里纺织材料的加工是在牵伸罗拉区域内进
行,通过牵伸罗拉不同的转速来牵伸纤维。在这种牵伸过程中,一些纤
维通过工作部件(例如牵伸罗拉,加压辊)的运动能从纺织材料中分离
出来并作为所谓的“飞花”进入到机器内的空间。
在加工过程中,还有纺织材料中的灰尘释放到机器周围环境。特别
是在牵伸罗拉和加压辊最外端区域,这些灰尘不能予以固定,需在相应
的位置经由排气管道抽吸掉。通常,牵伸装置是安置在用墙板相隔的一
个隔间内,并设置有相适应的开口,以保证纺织材料进或出于牵伸装置
区域。在这些墙板中也设置有开口,使传动机构能通过相应的传动部件
(例如轴)传动牵伸罗拉。为了能够调节牵伸罗拉轴的隔距,这些开口
必须有足够的尺寸。配有加压辊的牵伸罗拉的空间可以按顺序所需要的
开口和需要的可接触性,而不是绝对按机器其余的相连区域加以屏隔,
在该区域内有传动部件和部分传动部件的支座。结果是,在工作区域内
设置一负压,迫使其他区域或隔间内也产生负压。这些区域内也有工作
部件和支座,尤其是这两个隔间直接并联或彼此毗连。这样,处于机器
周围区域的杂质,比如飞花经由缝隙和其他开口处进入到有工作部件和
部分支座的衬板区域或隔间内。
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干扰和中断,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区域周期
地按规定时间进行清洁和维护。
导致工作部件和轴承部位污染效应,一般也称“吸尘效应”。这就
要求投入大量维修工作以及操作人员的高度注意。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所述的精梳前准备工序机械以及并条机的牵伸
罗拉部分。
同样相似情况也出现在精梳机上,这里梳理由钳板机构钳持住的纤
维须丛的锡林,是安装在支承上位于落棉抽吸甬道内。该落棉甬道是受
到用墙板限定的一个隔间包围。在该隔间内有着支承部件和传动部件,
亦可以通过落棉抽吸甬道所产生的负压,收集灰尘和飞花等杂质。由于
这些区域是很难接触到的,因而这些隔间的维护特别困难和费功夫。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纺织加工机械作如下设计,即减少对于清洁工
作以及用隔板作为传动部件和安置支座所分成的隔间维护费用。
该任务的解决办法是,安装其他装置使空气输入到传动部件和其支
座的上述隔间内,输入空气的压力高于机器周围的大气压。这样就能防
止,处于机器周围的飞花和灰尘被吸到工作部件和支座的隔间内。藉助
建议的这种组合,可防止由于工作部件区域内施加负压,以及在传动部
件及其支座区域内施以超压所产生的飞花和灰尘的沉积及污染。因而花
费于人工维护时间能显著减少。
“工作部件”的概念主要是指直接作用于纤维的工具,该工具起到
改变喂入纤维材料的纤维结构。
“传动部件”的概念包括主要的齿轮,皮带盘,传动带、链条,轴
等。
支座概念主要是指轴支座和传动部件轴以及工作部件轴的轴承。
为传输传动功率,必须在工作部件的一些隔间和传动部件的隔间之
间设置一些开口,这样比如传动轴都能通过这些开口伸出来。这些传动
轴同时也是牵伸罗拉的传动轴。为了更好地将这两个隔间(负压间和超
压间)进行舱壁封隔,特建议上述的这些开口至少一部分要用柔性遮盖
件加以遮盖。这样在两个隔间之间的不必要和不希望的空气循环就得到
禁止。
较优的方式是,这种遮盖件是由一侧靠在墙板上固定于每个开口区
域内的鬃丝组成。
这种遮盖件也可以由一侧靠墙板固定在各个开口区域的密封唇,比
如橡胶件构成。
较优的方式是一台风机作为产生负压的工具。
为了对纺织材料加工起到作用,建议上述的工具含有一个对输送到
上述隔间的空气调节湿度装置。
此外建议,该工具应含有一个调节输送到上述隔间的空气温度的调
节装置。
为了使上述隔间内基本无灰尘,特建议安装一个过滤输入到上述隔
间空气的过滤装置。
实质上,这里风机就是建议中的一个合适的过滤部件,因为风机吸
入的空气是不含灰尘的。
较优的方式是,这些工具能够含一台空调设备。
此外建议,喂入机构可以是由一台精梳机钳板机构组成。钳板机构
将需要进行梳理的纤维须丛由钳板机构钳持住喂给锡林,这个锡林是被
一个落棉甬道所包围,该甬道是由一些墙板组成的一个隔间。
较优的方式是,风机吸风侧是同落棉抽吸甬道相连接。
其余的优点将借助于下面的实施例作详细展示和说明。其中:
根据图1,一台精梳机的一个梳理头具有一个摆动的钳板1,一个
间歇性旋转的喂给罗拉2支承于钳板内。应予精梳的棉层从一个由两个
旋转的棉卷罗拉4和5支承的小卷3输送到喂给罗拉2。当钳板1处于
退回位置时,从喂入棉层出来的纤维须丛被钳持于钳板的两个钳持板中
间,并被一个回转的锡林6梳理,一个同样旋转的毛刷7与锡林6同时
起梳理作用。钳板1然后移动到图上所示的推进终端位置并开启,纤维
须丛则通过带罗拉对8和9的分离机构从棉层上分离并与先前由精梳材
料形成的棉网相接合。
经过梳理的各精梳条然后经由棉网导板10(也称棉网枢纽)运行到
分离罗拉对11和12,并从该处以条子形式或棉网形成交付给一个输出
台13,输出台共同将条子送到精梳机的所有梳理头。
锡林6受到一个落棉抽吸甬道的包围,该甬道有一块前墙板14,两
块侧墙板15和16(图2)以及一块后墙板17。甬道14、15、16、17
通到下面排风管道18,后者也是连接到精梳机的各个梳理头。落棉(短
绒)和杂质则通过甬道由气流排走。落棉和杂质是由锡林6以及图上未
标示的顶梳从纤维须丛内梳理出,在甬道14、15、16、17中还安有旋
转的毛刷7。
落棉抽吸甬道14、15、16、17是受到四边墙板19、20、21和22
所设定的一个隔间包围。即受到一块前罩板19、一块后罩板20和两块
侧墙板21和22的包围,各梳理头的传动罗拉轴都支承在侧墙板21和22
内。在侧墙板21和22的任一位置,可以连接其余的梳理头,这些梳理
头都是相同于前面所述的。
上述这种类型精梳机皆在大家所知。在已知的精梳机中产生一个积
累在包围落棉抽吸甬道14、15、16、17隔间中的纤维和杂质问题。这
些纤维和杂质特别来自于棉层从小卷3向给棉罗拉2移动时,以及来自
运行的棉层从分离装置8、9,并经过棉网导板10以及通过分离罗拉对
11、12的棉网。上述隔间的墙板清洁工作,特别是前面和边侧靠近落棉
甬道14、15、16、17的清洁是费力和费时的,因为接触到这些隔板是
困难的。
根据本发明,设计一种装置将空气输送到上述隔间内,空气压力应
高于精梳机的环境大气压。这种装置含有一个空气输送管道23,该管道
出自风机24,并通向接入上述隔间的开口,例如,图上所示的在前侧壁
19中的开口25。这样上述隔间为超压控制,从而由隔间产生的气流进
入到周围环境。利用该气流阻止纤维和杂质可能入侵到上述隔间内;这
些纤维和杂质主要来自向给棉罗拉2移动的棉层,或者来自分离装置8、
9和分离罗拉对11、12之间的棉网。
在众所周知的这些精梳机中,其效应正好相反,因为落棉抽吸甬道
14、15、16、17至少在其上端与包围着它的隔间相连接,以及在用于气
流排除落棉和杂质的甬道内,都是受负压控制,因此在这些众所周知的
精梳机内,包围抽吸甬道的隔间也是受负压控制,而带飞花的气流会从
周围环境进入到隔间内。
在风机24的吸风侧最好安装一种调节吸入空气湿度的装置26,或
者一种空调装置,即它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同时清洁净化空气。
这种装置26可以是一台空调设备。如果说来自包围落棉抽吸甬道14、
15、16、17隔间的空气向上对着向给棉罗拉2移动的棉层,并对着介于
分离装置8、9和分离罗拉对11、12之间的棉网吹风,调湿或调湿调温
的话,则对精梳机周围环境的通常空调要求就可以减少。
该空调装置26自然可以安装在管道23内,以代替风机24的抽吸
侧和风机的压力侧。
风机24吸入的空气可以经由进气管道27从周围环境抽取。
风机24也可以同时作为这样一种风机,即它产生负压来抽吸落棉
抽吸甬道14、15、16、17的落棉和杂质,亦即风机24的吸入侧在一定
条件下能够经由装置26,管道28和一个常用的落棉分离器29与吸棉管
道18相连接。
在以下的图中,比如图3展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3表示一
个给棉板35,配备有依次排列的牵伸装置36和37。将相邻排列的纤维
条F经由图中未详细表示的输入装置送到牵伸装置内。牵伸装置由从动
下罗拉W1-W4组它们各配有加压辊D1-D4。由于图中所示的两个牵伸
装置36和37是相同的,因而也使用相同的标号。由牵伸装置36牵伸
后的纤维条子,作为纤维网V1并经由罗拉对40、41到达给棉板35的
导向面44。此时下罗拉41被传动。向下一个牵伸装置37喂入的纤维条
F,经过牵伸过程作为纤维网V2也进到导向面44并铺放到从头一个牵
伸装置36出来的纤维网V1上,构成双层棉网。象这样并合的纤维网V
继续输送到下一个图上未标示的成卷装置,绕成一个小卷。这种机器的
完整描述可参阅已公开的专利EP-A1 679741。纤维网V2经由罗拉对42
和43传送到导向面44以及纤维网V1上。罗拉43此时被传动。
根据图3,只是展示了下罗拉W1-W4以及罗拉41和43,它们是由
下述的传动装置来传动的。从图3以及图4中看出,牵伸机构(W1-W4
和D1-D4)和分离罗拉对(40,41和42,43)基本上是位于被墙板50、
51、52和53所包围封闭的隔间48、49中。在纤维条F入口区域内的罩
板55以及各个纤维网V1(V2)交付区域内的罩板56都设置有相应的开
口,以便纺织材料能够进出。
图3和图4示意指出,隔间48、49中的空气经由管道60、61和62
被一台风机抽出并且形成一个负压。图4表明,管道60、61接到抽吸
缝隙66的区域内,该缝隙是设置在加压辊的上方。这样就能够进行有
目的的带走积存在隔离48、49内的飞花和灰尘。
特别为了维护工作和消除故障,牵伸装置的罩盖设计成两部分,上
部罩设计成通过图5所示的一个绞链可以向上转动。即侧壁50、51和
罩壁56均设计成两部分。在这些壁的分离处可以装配橡胶密封件(图
上未表示),它们在分开的罩壁上下合拢时起到密封作用。
在牵伸装置36、37的下方,于给棉板35的端面上配置一个风机风
扇叶轮75,该叶轮通过一个筛网过滤器76将机器周围的空气吹到用墙
板包围的隔间78内。隔间78是被墙板79、80和下墙板81以及导向面
44所包围。同样被墙板包围的隔间90、91和92,其内装有需作详细说
明的传动装置和变速机构70、71以及轴承位置,同处于超压的隔间78
相连接。
罗拉W1-W4是由变速箱70和71通过传动轴A1-A4来传动。这些
传动轴是通过墙板51上的开口58伸入到隔间48和49内。这里传动轴
A1-A4可设计成联节轴(图中未表示),它们可以调节罗拉W1-W4的
轴距。
传动轴A1-A4伸入到开口58的细节放大见图5。开口58位于墙
板51的固定部分51″中并做成这样的尺寸,即罗拉W1-W4的间距是可
调整的。在开口58的上下边缘区域,总是固定有鬃丝排B1和B2,其鬃
丝突伸到开口58区域并且一部分遮盖中间区域。由于鬃丝排B1和B2
的鬃丝是柔曲的,它们在传动轴A1-A4的区域可以紧靠到这些轴上以
及对轴的通道放行。这样就能使有传动部件并处于超压的隔间90和91
相对于处于负压的隔间48和49达到部分地密封,而且保证罗拉W1-W4
的轴间距的可调性。在罗拉41和43的传动轴A5穿通的区域内,也可
以采用相似的密封。罗拉W1-W4是处在传动轴A1-A4的对应侧,由图
中所示的轴承L支承。变速箱70和71的传动是通过图中所示的皮带传
动68以及横轴72和73进行。图中所示罗拉41和43的传动轴A5用的
皮带传动也是藉助横轴72和73传动。皮带传动68也是安装在隔间92
内,它是由图中未详细表示的传动马达驱动,并处于超压下。当然,其
余图上未表示的成卷机构的传动部件,也可以安装在这些同样处于超压
的隔间内。
显然,罩板和墙板是不能作这样的设计,使隔间面对机器的周围呈
绝对的密封。宁可在一些位置上留有小缝隙和开口。尤其是让空气能从
超压的隔间经由开口出来。这点是有其好的一面,即机器上的积尘可以
藉助流出的空气予以防止。正如已例举的精梳机例子(图1),风机75
可配备能对抽吸的空气调湿或空调的这些装置。
通过上述的布置,实施加工纤维材料的这些隔间就能对产生的飞花
和灰尘保持清洁,而其他基本是安置有传动装置和/或轴承地方的这些
隔间也能保持无尘和无飞花。因此机器的维护周期能明显拉长一些。此
外,机器还获得一定程度的自动清洁效应。
本发明的用途当然不局限上述的机型,而且还可用于所有纺织机械
的所有区域,即一方面实施纤维材料加工,而另一方面是安置有工作部
件的传动装置以及轴承部件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