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895956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80577.0

申请日:

2015.12.04

公开号:

CN105315379A

公开日:

2016.0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B 31/12申请日:20151204|||公开

IPC分类号:

C08B31/12; C08B31/18; D21H21/14; D21H19/14

主分类号:

C08B31/12

申请人:

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向东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广园快速路出口东侧东莞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代理人:

李玉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保温反应,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0.03的阳离子淀粉;醚化改性:将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42℃,反应得到羟丙基淀粉;氧化改性:将羟丙基淀粉降温至,先加入稀酸,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0-5.5,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具有抗油脂作用,可应用于制备防油剂,应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油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6.5-8份 液体烧碱3.5-6份 硫酸钠8-12份 环氧丙烷15-1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18-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份 液体烧碱4份 硫酸钠10份 环氧丙烷15.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5份 液体烧碱5份 硫酸钠11份 环氧丙烷16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0.2%,水分为12-14%,酸度为12-18,细度为99-99.8%,白度为84-88%,粘度为600-800BU,磷含量为0.01-0.0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60-80℃,保温反应0.5-1.5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0.03的阳离子淀粉;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1-42℃,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42℃,调节pH为11.3-11.4,反应15-18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3-35℃,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2-9.5,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0-9.2,反应1-3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0-5.5,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Cl、H2SO4或HNO3,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0-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5-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4.2-5.5%,浆膜吸湿率为22.7-25.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200-1800BU,白度为92-94。 10.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以及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制得的防油淀粉应用于制备防油剂,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0-45%。

说明书

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组成的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具有支链和直链两种结构,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茎和果实中,是一种可再生、无毒、可生物降解、资源丰富的绿色产品。淀粉分子上有很多羟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能吸水膨胀而糊化,具有一定的粘性和粘着力,在工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天然原淀粉因其结构和性能上的缺陷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阳离子淀粉是变性淀粉的主要品种之一,与天然原淀粉相比,具有流动性好、粘度稳定性高、渗透性强、粘结力好等优点,在造纸行业中应用广泛。

制备阳离子淀粉的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湿法生产用水量大,污染环境,且工艺生产流程长,干燥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干法存在淀粉与化学试剂混合不均匀,产品溶解性差等问题,应用上受到限制。

目前,常用的阳离子淀粉的合成方法通常以淀粉、氢氧化钠和阳离子醚化剂为原料,然后通过调浆、碱化、醚化、中和、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加工制得,但是该现有技术得到的阳离子淀粉并不具备抗油脂作用,适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制得的防油淀粉具有抗油脂作用,可应用于制备防油剂,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6.5-8份

液体烧碱3.5-6份

硫酸钠8-12份

环氧丙烷15-1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18-23份。

优选地,该防油淀粉还包括有亚硫酸钠,用于去除反应后余下的残氯,当检测到氯离子为0时,可停止添加亚硫酸钠。

优选地,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份

液体烧碱4份

硫酸钠10份

环氧丙烷15.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份。

更优选地,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5份

液体烧碱5份

硫酸钠11份

环氧丙烷16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5份。

其中,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0.2%,水分为12-14%,酸度为12-18,细度为99-99.8%,白度为84-88%,粘度为600-800BU,磷含量为0.01-0.03%。

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60-80℃,保温反应0.5-1.5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0.03的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醚化剂与液体烧碱反应生成2-3环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ETA),ETA与淀粉反应生成取代度为0.025-0.003的阳离子淀粉。

在防油剂中添加取代度为0.025-0.003的阳离子淀粉,制成的防油剂可应用于制浆造纸中,在纸浆内湿部添加可提高细小纤维留着率,在纸张表面涂布以提高纸张表面的平滑度。相比于其他阳离子淀粉,有更好的助留、助滤和提高纸的湿强度的效果,更好的成纸质量,减少防油剂,降低综合成本。

阳离子淀粉的阳离子取代度高于0.003时,其吸水性能增强,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为冷水可溶,降低糊化温度,用于表面施胶时降低印刷和书写时的吸墨性能;而阳离子取代度低于0.025时,其吸水性能降低,链节活动能力降低,从而降低淀粉的粘度,降低了对油的乳化作用,形成的施胶液稳定性较差。本发明的阳离子淀粉的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0.03,其吸水性能适中,链节活动能力较强,淀粉的粘度适中,对油的乳化作用好,形成的施胶液稳定性好,当用作表面施胶时,可提高纸张强度,改善印刷和书写时的吸墨性能。与此同时,防油淀粉还可提高纸张的表面光滑度,纸张更洁白,提高纸张档次。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2,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1-42℃,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42℃,调节pH为11.3-11.4,反应15-18h,得到羟丙基淀粉。

羟丙基淀粉的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快速增稠能力,中等粘度,有较高的保水性,其糊化温度低于原始的木薯淀粉,冷热黏度变化较原木薯淀粉稳定,羟丙基淀粉用作造纸表面施胶,使印刷油墨鲜明、均匀,胶膜更光滑减少油墨消耗,并有一定搞拉毛能力,有利于提高淀粉膜的成膜性。

醚化改性需要在21-22波美中反应,浓度高,设备无法运转,浓度低,降低反应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3-35℃,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2-9.5,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0-9.2,反应1-3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氯离子含量为零),中和pH为5.0-5.5,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

氧化反应切断淀粉分子链,降低淀粉分子链长度,在淀粉分子上产生羧基和羰基,降低淀粉糊粘度,作为造纸表面施胶剂使用时,其粘度合适,改善淀粉成膜性氧化后淀粉的白度可从原始的88提升到92-94,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白度较高。

其中,所述步骤(1)中,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液体烧碱的浓度高于30%时,淀粉浆会糊化,液体烧碱的浓度低于30%时,调到同样PH值加入的碱量大,淀粉浆浓度过低,降低反应效率。

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Cl、H2SO4或HNO3,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0-12%。

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5-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4.2-5.5%,浆膜吸湿率为22.7-25.4%。

淀粉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高,吸湿性能好,有利于提升纸张的物料性能。将本发明制得的阳离子接枝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整其质量浓度为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膜,测得浆膜的断裂强度为17.5-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4.2-5.5%,浆膜吸湿率为22.7-25.4%。浆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高,吸湿性能好,有利于提升纸张的抗拉强度、耐折度等物理指标,成品纸张品质高。

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200-1800BU,白度为92-94。

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0-45%。

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应用在防油剂上,将用防油剂施胶后的纸,进行油滴实验,油滴从2.54厘米的高度滴落到待测试纸上,15秒后检查纸的污染情况(用棉球擦试,应无明显油斑),形成连续的均匀的淀粉薄膜,不会吸到纸张上,防油性好。

该防油淀粉,可用于造纸表面施胶用,有利于提高淀粉膜的强度、韧性、施胶连续性和保水性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应用在防油剂上,将用防油剂施胶后的纸,进行油滴实验,油滴从2.54厘米的高度滴落到待测试纸上,15秒后检查纸的污染情况(用棉球擦试,应无明显油斑),形成连续的均匀的淀粉薄膜,不会吸到纸张上,防油性好。

(2)本发明的阳离子醚化反应为干法反应,药剂即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与淀粉直接混合,在半干状态下反应,反应效率高,药剂残留在后续反应完成后一同旋流洗涤去除,不需要大量的水或有机溶剂,减少生产用水,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200-1800BU,白度为92-94。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5-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4.2-5.5%,浆膜吸湿率为22.7-25.4%。该防油淀粉,可用于造纸表面施胶用,有利于提高淀粉膜的强度、韧性、施胶连续性和保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6.5份

液体烧碱3.5份

硫酸钠8份

环氧丙烷15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18份。

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水分为12%,酸度为12,细度为99%,白度为84%,粘度为600BU,磷含量为0.01%。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60℃,保温反应1.5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的阳离子淀粉;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1℃,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调节pH为11.3,反应18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3℃,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2,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0,反应3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0,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Cl,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0%。

本实施例的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200BU,白度为92,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5N/mm2,断裂伸长率为4.2%,浆膜吸湿率为22.7%。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本发明的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0%,将用防油剂施胶后的纸,进行油滴实验,油滴从2.54厘米的高度滴落到待测试纸上,15秒后检查纸的污染情况(用棉球擦试,应无明显油斑),形成连续的均匀的淀粉薄膜,不会吸到纸张上,防油性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份

液体烧碱4份

硫酸钠10份

环氧丙烷15.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份。

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9%,水分为13%,酸度为14,细度为99.2%,白度为85%,粘度为650BU,磷含量为0.02%。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65℃,保温反应1.2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6的阳离子淀粉;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1.5℃,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5℃,调节pH为11.4,反应17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4℃,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3,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1,反应2.5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1,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2SO4,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1%。

本实施例的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300BU,白度为92.5,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8N/mm2,断裂伸长率为4.6%,浆膜吸湿率为23.2%。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本发明的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5%。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5份

液体烧碱5份

硫酸钠11份

环氧丙烷16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0.5份。

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2%,水分为14%,酸度为15,细度为99.4%,白度为86%,粘度为700BU,磷含量为0.03%。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70℃,保温反应1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7的阳离子淀粉;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2℃,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2℃,调节pH为11.4,反应16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5℃,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4,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1,反应2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3,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NO3,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2%。

本实施例的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500BU,白度为93,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8.3N/mm2,断裂伸长率为4.7%,浆膜吸湿率为23.8%。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本发明的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0%。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8份

液体烧碱4.5份

硫酸钠9份

环氧丙烷16.5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3份。

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18%,水分为13%,酸度为16,细度为99.8%,白度为87%,粘度为750BU,磷含量为0.02%。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75℃,保温反应0.8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8的阳离子淀粉;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1,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2℃,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2℃,调节pH为11.3,反应16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4℃,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4,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1,反应1.5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4,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Cl,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0%。

本实施例的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689BU,白度为93.5,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8.2N/mm2,断裂伸长率为5.1%,浆膜吸湿率为24.5%。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本发明的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5%。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淀粉100份

阳离子醚化剂7份

液体烧碱6份

硫酸钠12份

环氧丙烷17份

次氯酸钠水溶液22份。

所述淀粉为鲜木薯淀粉,灰分为0.2%,水分为14%,酸度为18,细度为99.5%,白度为88%,粘度为800BU,磷含量为0.01%。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到80℃,保温反应0.5h,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3的阳离子淀粉;阳离子醚化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胺氯化物,液体烧碱的浓度为30%;

步骤(2)、醚化改性:将步骤(1)制得的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阳离子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2,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至41℃,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调节pH为11.3,反应15h,得到羟丙基淀粉;

步骤(3)、氧化改性:将步骤(2)制得的羟丙基淀粉降温至34℃,先加入稀酸,调节pH为9.5,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保持pH为9.2,反应1h,再加入亚硫酸钠,去除残氯,中和pH为5.5,旋流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用于制备具有抗油脂作用的防油淀粉。所述稀酸是浓度为10%的HNO3,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为11%。

本实施例的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800BU,白度为94,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5.5%,浆膜吸湿率为25.4%。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淀粉的应用,本发明的防油淀粉在防油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0%。

本实施例的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1-5制得的防油淀粉与传统木薯淀粉的物理指标对比如下:


粘度 (BU)白度断裂强度 N/mm2断裂伸长率(%)吸湿率(%)
实施例112009217.54.222.7实施例2130092.517.84.623.2实施例315009318.34.723.8实施例4168993.518.25.124.5实施例518009419.25.535.4普通木薯淀粉600-80084-8713.62.318.6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5生产的防油淀粉,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的粘度为1200-1800BU,白度为92-94。将制得的防油淀粉制成淀粉浆液,调节其质量浓度为5-6%,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成淀粉膜,淀粉膜的断裂强度为17.5-19.2N/mm2,断裂伸长率为4.2-5.5%,浆膜吸湿率为22.7-25.4%。该防油淀粉,可用于造纸表面施胶用,有利于提高淀粉膜的强度、韧性、施胶连续性和保水性。

另外,本发明制得的防油淀粉应用在防油剂上,将用防油剂施胶后的纸,进行油滴实验,油滴从2.54厘米的高度滴落到待测试纸上,15秒后检查纸的污染情况(用棉球擦试,应无明显油斑),形成连续的均匀的淀粉薄膜,不会吸到纸张上,防油性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油淀粉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淀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取阳离子醚化剂、液体烧碱混合均匀,喷入淀粉中,混合均匀,升温,保温反应,得阳离子取代度为0.025-0.03的阳离子淀粉;醚化改性:将阳离子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钠,保温,加入环氧丙烷,保持温度41-42,反应得到羟丙基淀粉;氧化改性:将羟丙基淀粉降温至,先加入稀酸,加入次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