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918316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14190.0

申请日:

20180108

公开号:

CN108191742A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211/96,A61P35/00,A61P29/00

主分类号:

C07D211/96,A61P35/00,A61P29/00

申请人:

滨州医学院

发明人:

侯桂革,王春华,李宁,姚彬荣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优先权:

CN20181001419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七个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属于抗肿瘤和抗炎药物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是首先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柱层析得到不同取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H),然后,与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该化合物抗肿瘤和抗炎活性好,可避免现在使用的抗肿瘤药的基因毒性,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小,同时具有抗炎活性。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利于其在抗肿瘤和抗炎领域的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

1.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分别命名为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1)、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4)、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4-氰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3-(3-硝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特殊之处在于,其结构式为: 2.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合成路线:首先,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H),然后,与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其合成路线如下:其中,R1为2-氟时,R2为3,4,5-三甲氧基、3,5-二甲氧基、3-硝基、4-氰基;R1为3,4,5-三甲氧基时,R2为4-氰基、3,5-二甲氧基、3-硝基。 3.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将4-哌啶酮盐酸盐和两种芳醛按照1:1:1的摩尔比溶解在溶剂1中,加入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薄层分析跟踪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沉淀抽滤,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剂,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BAP-H,然后,将中间体BAP-H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溶剂2中,加入碱,常温搅拌过夜,沉淀抽滤,水洗得到发明产物BAP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芳醛是指当一种是2-氟苯甲醛时,另外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氰基苯甲醛;当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时,另外一种是4-氰基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指氢氧化钠、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5-50℃,所述反应时间为6-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1是指乙酸、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溶剂2是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是指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吡啶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柱层析是指选用200~300目硅胶,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1(体积比)作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 10.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在制备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属于抗肿瘤和抗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莪术等)根茎中得到的一种黄色酚类色素,由于其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原虫、抗风湿、抗老年痴呆、保肝、利胆、止痛、利尿、降血糖和健胃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结构不稳定、生物可利用度低等缺点,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因此,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将姜黄素中间的二酮结构用N-取代-4-哌啶酮替换得到新型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期望该类化合物能够改善姜黄素的缺点。

新型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3,5-bis(arylmethylene)-4-piperidone,BAP)的药效团是1,4-戊二烯酮,是该类化合物与肿瘤细胞结合的主要结合位点;当哌啶酮的氮原子被取代后形成一个辅助结合位点;当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分子两侧的芳香环被活性基团取代后,则会形成另一辅助结合位点。三个结合位点的协调作用,可以有效提高BAP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大量的对称的BAP衍生物被合成和筛选活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3,5-二(2-氟苯亚甲基)-4-哌啶酮(EF24),能通过激活caspase-3和增强Bax到Bcl-2、Bcl-xL等来抑制HCT-116、HT-29、AGS的增殖,从而达到抑制结肠癌和胃肠癌的效果。3,5-二(2-吡啶苯亚甲基基)-4-哌啶酮(EF31)能够抑制NF-κB通路表现出抗肿瘤和抗炎活性。

目前,关于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结构改造,主要在两个辅助位点上。是现阶段研究较深入,得到效果较好的一种改性方法。N-烷基化改性主要是把烷基、烯基、芳基等引入哌啶酮的氮原子上。改造后,该类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对肿瘤细胞的活性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如Hafez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N-乙基-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另外还有N-异丙基、N-烯丙基、N-炔丙基等取代的化合物,他们的抗肿瘤活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中心哌啶氮原子上进行酰化的研究较多,根据酰化基团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脂肪族酰化、芳香族酰化、磷酰化和苯磺酰化等。脂肪族酰化的经典例子是N-(丁烯二酰基)-3,5-二(2-氯苯亚甲基)-4-哌啶酮(CLEFMA),该化合物由Lagisetty合成,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通过诱导细胞自体吞噬,发挥潜在的抗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CLEFMA可通过氧化应激的作用,选择性的诱导肺癌细胞死亡,并且体内无毒且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Lagisetty合成了一系列EF24脂肪族酰化的产物,通过活性研究总结其构效关系:①哌啶酮氮原子上的不饱和羧基短链更能增加化合物活性;②哌啶酮氮原子上短的脂质修饰不会对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产生不利的影响。Dimmock课题组通过酰基化反应在哌啶酮氮原子上引入一个α,β-不饱和酮单元得到芳香族酰化产物,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疟疾以及抗分枝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它们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自体吞噬、作用于fyn激酶和多药耐药的机制发挥作用,并总结得出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分子密度、分子拓扑和几何指数是确定细胞毒性特征的最主要因素。磷酰化改性得到N-磷酰基-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能通过激活caspase-3通路或引起核小体间DNA断裂引起连续细胞毒性,并且有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

相比而言,对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进行脂肪族酰化、芳香族酰化、磷酰化研究和产物较多,而对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进行苯磺酰化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含有苯磺酰基的药物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抗炎药塞来昔布、抗菌药磺胺嘧啶、抗高血压药甲氯噻嗪、长效糖尿病药格列美脲、治痛风药丙磺舒、抗心律失常药多菲利特等。这些药物中,磺酰基的引入可以调节小分子的溶解性和酸碱性,并可以提高药物活性及生物利用度。如果在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氮原子上引入苯磺酰基,期望能够调节分子的溶解性和酸碱性,进一步改善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

尽管如此,已经报道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均为对称的化合物,对于不对称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报道较少。此外,对此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的研究报道也较少。对如果在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两侧引入不同的取代基,特别是吸电子能力和供电子能力不同的取代基,如吸电子基团氟、硝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甲氧基等,可能影响分子的极性、溶解性、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并且关于苯磺酰基取代的不对称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构效关系和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分析上缺乏系统性。

另外,在药物分子设计过程中,乙酰氨基在药物发挥药物活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乙酰氨基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药物分子的酸碱性、生物利用度,并且可以与药物靶标之间形成更加复杂的氢键作用,进一步增加药物的药理作用。如果在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氮原子上引入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期望能够调节分子的亲脂性、酸碱性和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分子与靶标之间的结合能力,进一步改善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发明了一类不对称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抗肿瘤和抗炎活性好的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提供7个不对称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同时提供上述7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分别命名为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1)、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4)、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4-氰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3-(3-硝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特殊之处在于,其结构式为:

上述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原理为:首先,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H),然后,与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1为2-氟时,R2为3,4,5-三甲氧基、3,5-二甲氧基、3-硝基、4-氰基;R1为3,4,5-三甲氧基时,R2为4-氰基、3,5-二甲氧基、3-硝基。

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将4-哌啶酮盐酸盐和两种芳醛按照1:1:1的摩尔比溶解在溶剂1中,加入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薄层分析跟踪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沉淀抽滤,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剂,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BAP-H,然后,将中间体BAP-H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溶剂2中,加入碱,常温搅拌过夜,沉淀抽滤,水洗得到发明产物BAP 1-7,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验证其结构的正确性。

所述两种芳醛是指当一种是2-氟苯甲醛时,另外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氰基苯甲醛;当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时,另外一种是4-氰基苯甲醛、3,5-二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

所述催化剂是指氢氧化钠、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的一种;

所述反应温度为15-50℃,所述反应时间为6-24小时;

所述溶剂1是指乙酸、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所述溶剂2是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所述碱是指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吡啶中的一种;

所述硅胶柱层析是指选用200~300目硅胶,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1(体积比)作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在制备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高,利于其在抗肿瘤和抗炎领域的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化合物BAP 1-7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分泌的IL-6、TNF-α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1)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常温搅拌反应15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1),然后,将中间体BAP-H(1)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1),收率为32%。

Mp:202-204℃;IR(cm-1):3331(s),3114(m),3072(m),2945(m),2837(m),1702(s),1668(s),1585(s),1536(s),1502(m),1487(s),1450(s),1435(m),1417(s),1367(m),1334(m),1261(m),1222(s),1187(s),1149(s),1089(s),1044(s),1010(s),961(s),938(s),829(m),811(s),760(m),732(m),680(m),658(m),637(m),581(m).1H NMR(400MHz,DMSO)δ10.42(s,1H),7.76(d,J=8.6Hz,2H),7.63(s,1H),7.58(s,2H),7.52(d,J=8.6Hz,2H),7.47(d,J=7.5Hz),7.40(dd,J=12.5,6.2Hz),6.78(s,2H),4.60(s,2H),4.48(s,2H),3.86(s,6H),3.76(s,3H),2.12(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77,169.23,160.32(d,J=249.4Hz),152.93,143.84,138.94,138.14,132.52,132.11(d,J=8.8Hz),131.05,130.00,129.64,129.49,129.11(d,J=3.9Hz),128.64,124.94(d,J=3.4Hz),121.74(d,J=13.2Hz),118.57,116.04(d,J=21.5Hz),108.08,60.20,56.05,47.06,46.80,24.24.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8H25F2NO6S(541.56):C 62.10,H 4.65,N 2.59,S 5.92;Found:C 62.11,H 4.63,N 2.57,S 5.91.

实施例2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5-二甲氧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常温搅拌反应15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2),然后,将中间体BAP-H(2)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收率为30%。

Mp:241-243℃;IR(cm-1):3344(s),2937(m),2839(m),1702(s),1669(s),1590(s),1523(s),1485(s),1452(s),1421(m),1402(s),1367(m),1342(m),1242(m),1221(s),1206(s),1154(s),1089(s),1047(s),1008(s),956(s),944(s),839(m),813(s),797(m),754(m),675(m),641(m),627(m),550(m).1H NMR(400MHz,DMSO)δ10.39(s,1H),7.70(d,J=8.6Hz,2H),7.57(s,2H),7.50(s,1H),7.48–7.42(m,1H),7.40(d,J=8.8Hz,3H),7.37(s,1H),6.63(s,1H),6.58(s,2H),4.60(s,2H),4.50(s,2H),3.81(s,6H),2.10(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84,169.24,160.57,160.32(d,J=249.4Hz),143.79,137.75,137.35,135.84,132.42,131.04(d,J=4.8Hz),130.86,130.49,129.37(d,J=3.8Hz),128.51,124.92(d,J=3.3Hz),121.72(d,J=13.2Hz),118.48,116.04(d,J=21.5Hz),108.11,101.88,55.44,46.81,46.66,24.23.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9H27FN2O6S(550.60):C 63.26,H 4.94,N 5.09,S 5.82;Found:C 63.21,H 4.93,N 5.07,S5.85.

实施例3

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硝基苯甲醛混合于15mL甲醇和水的溶液中,滴加2-3mL20%氢氧化钠溶液,40℃搅拌反应6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3),然后,将中间体BAP-H(3)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收率为33%。

Mp:229-231℃;IR(cm-1):3344(s),3191(m),3069(m),1699(s),1670(s),1611(s),1592(s),1522(s),1483(s),1452(s),1403(m),1344(m),1308(s),1241(m),1203(s),1157(s),1092(s),1044(s),1004(s),985(s),952(s),842(m),818(s),798(m),782(m),690(m),639(m),604(m),551(m).1HNMR(400MHz,DMSO)δ10.40(s,1H),8.31(d,J=8.0Hz,1H),8.26(s,1H),7.92(d,J=7.5Hz,1H),7.81(t,J=7.8Hz,1H),7.72(d,J=8.6Hz,2H),7.67(s,1H),7.61(s,1H),7.57(s,1H),7.45(d,J=8.4Hz,3H),7.38(d,J=7.3Hz,2H),4.62(s,2H),4.50(s,2H),2.10(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72,169.22,160.34(d,J=249.5Hz),148.10,143.86,136.44,135.54,135.07,132.69,132.31,132.22,131.08(d,J=1.4Hz),130.49,130.25,129.68(d,J=4.1Hz),128.62,124.95(d,J=3.3Hz),124.65,124.10,121.64(d,J=13.1Hz),118.56,116.07(d,J=21.5Hz),46.75,46.60,24.23.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7H22FN3O6S(535.54):C 60.55,H 4.14,N7.85,S 5.99;Found:C 60.41,H 4.13,N 7.87,S 5.95.

实施例4

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4)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4-氰基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25℃搅拌反应12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4),然后,将中间体BAP-H(4)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4),收率为40%。

Mp:223-225℃;IR(cm-1):3334(s),3181(m),3069(m),2228(s),1690(s),1670(s),1615(s),1584(s),1529(s),1484(s),1451(s),1401(m),1349(m),1315(s),1261(m),1230(s),1204(s),1183(s),1154(s),1090(s),1043(s),987(s),960(s),835(m),806(s),757(m),733(m),690(m),647(m),601(m),581(m).1H NMR(400MHz,DMSO)δ10.41(s,1H),8.00(d,J=8.1Hz,2H),7.71(d,J=8.6Hz,2H),7.67(d,J=8.1Hz,2H),7.60(s,2H),7.56(d,J=6.5Hz,1H),7.49–7.35(m,5H),4.63(s,2H),4.53(s,2H),2.12(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77,169.21,160.34(d,J=249.6Hz),143.80,138.59,135.50,133.00,132.69,132.29,132.21,131.07(d,J=1.7Hz),131.01,130.52,129.69(d,J=4.1Hz),128.55,126.12,124.93(d,J=3.3Hz),121.64(d,J=13.1Hz,118.55,116.06(d,J=21.5Hz),111.77,46.65,46.57,24.25.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C28H22FN3O4S(515.56):C 65.23,H 4.30,N 8.15,S 6.22;Found:C 65.29,H 4.23,N 8.18,S 6.27.

实施例5

3-(4-氰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和0.01mol的4-氰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15℃搅拌反应16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5),然后,将中间体BAP-H(5)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4-氰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收率为31%。

Mp:255-257℃;IR(cm-1):3352(s),3196(m),3043(m),2993(m),2823(m),2229(s),1701(s),1671(s),1602(s),1583(s),1532(s),1504(s),1453(s),1404(m),1375(m),1345(s),1315(m),1257(m),1206(s),1186(s),1151(s),1053(s),1006(s),972(s),929(s),849(m),819(s),768(m),757(m),658(m),645(m),635(m),597(m).1H NMR(400MHz,DMSO)δ10.41(s,1H),7.99(d,J=8.1Hz,2H),7.76(d,J=8.6Hz,2H),7.69(d,J=8.1Hz,2H),7.64(s,1H),7.59(s,1H),7.57(d,J=8.7Hz,2H),6.78(s,2H),4.56(s,2H),4.55(s,2H),3.86(s,6H),3.76(s,3H),2.12(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99,169.22,152.94,143.84,139.00,138.67,138.12,134.94,133.22,132.69,130.99,129.88,129.65,129.43,128.70,118.68,118.59,111.69,108.12,60.21,56.06,46.97,46.77,24.24.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31H29N3O7S(587.64):C 63.36,H 4.97,N 7.15,S5.46;Found:C 63.33,H 4.95,N 7.12,S 5.47.

实施例6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3,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0.01mol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常温搅拌反应8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6),然后,将中间体BAP-H(6)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收率为37%。

Mp:287-289℃;IR(cm-1):3355(s),3093(m),3003(m),2937(m),2842(m),1693(s),1663(s),1606(s),1593(s),1531(s),1504(s),1466(s),1403(m),1369(m),1341(m),1316(s),1233(m),1205(s),1187(s),1094(s),1076(s),1019(s),974(s),946(s),850(m),820(s),728(m),688(m),669(m),641(m),618(m),582(m).1H NMR(400MHz,DMSO)δ10.43(s,1H),7.77(d,J=8.6Hz,2H),7.56(t,J=8.2Hz,4H),6.78(s,2H),6.64(s,1H),6.62(s,2H),4.56(s,1H),4.54(s,1H),3.86(s,6H),3.83(s,6H),3.76(s,3H),2.12(s,3H).13C NMR(100MHz,DMSO)δ184.10,169.23,160.57,152.94,143.84,138.89,137.71,137.11,135.91,131.11,129.84,129.82,129.52,128.62,118.63,108.07,108.04,101.78,60.20,56.05,55.42,47.07,46.91,24.23.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32H34N2O9S(622.69):C 61.72,H 5.50,N 4.50,S 5.15;Found:C 61.71,H 5.45,N 4.46,S 5.13.

实施例7

3-(3-硝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的合成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3-硝基苯甲醛和0.01mol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常温搅拌反应15小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即中间体BAP-H(7),然后,将中间体BAP-H(7)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5滴吡啶,常温搅拌过夜,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硝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收率为36%。

Mp:288-290℃;IR(cm-1):3357(s),3109(m),3069(m),2995(m),2834(m),1700(s),1668(s),1610(s),1591(s),1523(s),1503(s),1415(s),1401(m),1343(m),1313(s),1258(m),1207(s),1187(s),1093(s),1055(s),1012(s),973(s),958(s),842(m),821(s),808(m),770(m),655(m),636(m),622(m),559(m).1H NMR(400MHz,DMSO)δ10.44(s,1H),8.31(d,J=11.9Hz,2H),7.94(d,J=7.6Hz,1H),7.84(d,J=7.9Hz,1H),7.82–7.76(m,2H),7.72(s,1H),7.62–7.57(m,3H),6.78(s,2H),4.56(s,4H),3.87(s,6H),3.76(s,3H),2.12(s,3H).13C NMR(100MHz,DMSO)δ183.96,169.24,152.94,148.10,143.92,138.98,138.07,136.35,135.61,134.50,132.90,130.49,129.70,129.61,129.43,128.74,124.69,124.00,118.67,108.10,60.21,56.06,46.99,46.88,24.23.Elementalanalysis(%)calcd.For C30H29N3O9S(607.63):C 59.30,H 4.81,N 6.92,S 5.28;Found:C 60.03,H4.83,N 6.89,S 5.26.

抗肿瘤活性及正常细胞毒性评价

本发明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 1-7的抗肿瘤活性及正常细胞毒性评价。

本发明中抗肿瘤活性及正常细胞毒性评价采用MTT法(化学名称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使用三种肝癌细胞系(HepG2、QGY-7703、SMMC-7721)和两种正常肝细胞(LO2、HHL-5)展开实验,细胞来自滨州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剂效应与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阿霉素(DOX)作为阳性对照药。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配制成4×104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200μL,培养24h后加入20μL不同浓度的合成化合物,继续培养24h后,向每孔加入20μL的MTT试剂,37℃孵育4小时后,弃上清液,每孔加150μL DMSO,振荡10min充分溶解结晶,用酶标仪测定在570nm处的吸光度,计算IC50。所用BAP 1-7的浓度分别是10、8、5、3、2、1、0.5、0.1、0.05、0.01μg/mL,用阿霉素(DOX)作阳性对照,所用的浓度分别是8、6、5、3、1.5、1、0.8、0.5、0.1μg/mL,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

表1.化合物BAP 1-7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M)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化合物BAP-1、BAP-4、BAP-5、BAP-6、BAP-7对三种肿瘤细胞系均表现出显著活性,特别是对QGY-7703、SMMC-7721,其IC50值均低于5μM。七个化合物中化合物BAP-5对三种肿瘤细胞系的IC50值均低于3μM,与阳性药DOX很相近。同时化合物BAP1-7对两种正常肝细胞的IC50值均大于10μM,表现出较低的毒性。

抗炎活性评价

本发明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 1-7的抗炎活性评价。

本发明中抗炎活性评价采用体外ELISA法检测BAP衍生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分泌的IL-6、TNF-α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细胞来自滨州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剂效应与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PDTC(NF-кB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检测BAP衍生物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当BAP衍生物浓度≤10μM,对RAW264.7细胞无毒性,抗炎活性评价实验药物浓度设为10μM。

取RAW264.7细胞一瓶,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细胞,用移液管吹打均匀,调整细胞数至2×105/mL。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细胞悬液,置于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2h。取出培养板后吸掉原培养液,每孔加入180μL浓度为10μM的BAP衍生物无血清培养液。2h后加入20μL LPS(终质量浓度为1μg/mL),另设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药组(PDTC:30μM)。加入LPS后,于微孔板振荡器上振荡混匀,置于CO2培养箱中分别继续培养24h。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IL-6的含量。

化合物BAP1-7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分泌的IL-6、TNF-α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用LPS刺激在RAW264.7细胞中诱导高水平的TNF-α和IL-6产生(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用化合物BAP-2、BAP-4、BAP-5、BAP-6处理组,相比单独使用LPS刺激的细胞中IL-6的水平显著降低>50%,这两种化合物的抑制作用甚至高于阳性药PDTC的抑制作用。同样化合物BAP-3、BAP-5处理组,相比单独使用LPS刺激的细胞中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50%,这四种化合物的抑制作用甚至高于阳性药PDTC的抑制作用。其他,与单独LPS刺激的细胞相比,化合物BAP-3也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中IL-6产生的水平,化合物BAP-4、BAP-6、BAP-7也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中TNF-α产生的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基础之上的任何改动、修改、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14190.0 (22)申请日 2018.01.08 (71)申请人 滨州医学院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 346号 (72)发明人 侯桂革王春华李宁姚彬荣 (51)Int.Cl. C07D 211/9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2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 基-4-哌啶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七个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

2、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 哌啶酮化合物, 属于抗肿瘤和抗炎药物技术领 域。 其制备方法是首先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 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 柱层 析得到不同取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 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H), 然后, 与4-乙酰氨基 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 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 (BAP)。 该化合物抗肿瘤和抗炎活性好, 可避免现 在使用的抗肿瘤药的基因毒性, 对正常细胞的毒 性小, 同时具有抗炎活性。 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反 应条件温和, 合成产率高, 利于其在抗肿瘤和抗 炎。

3、领域的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CN 108191742 A 2018.06.22 CN 108191742 A 1.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 合物, 分别命名为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 酰基)-4-哌啶酮(BAP-1)、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 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 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 磺酰基)-4-哌啶酮(BAP-3)、 3-(。

4、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 酰基)-4-哌啶酮(BAP-4)、 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4-氰基苯亚甲基)-N-(4-乙酰 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 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 3-(3-硝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 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 特殊之处在于, 其结构式为: 2.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 。

5、合物的制备方法, 特征在于, 它包括如下合成路线: 首先, 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得到不同取 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H), 然后, 与4-乙酰氨基苯磺酰 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 (BAP), 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 R1为2-氟时, R2为3,4,5-三甲氧基、 3,5-二甲氧基、 3-硝基、 4-氰基; R1为3,4,5- 三甲氧基时, R2为4-氰基、 3,5-二甲氧基、 3-硝基。 3.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

6、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 合物的制备方法, 特征在于, 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将4-哌啶酮盐酸盐和两种芳醛按照1:1:1的摩尔比溶解在溶剂1中, 加入催化剂, 控制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薄层分析跟踪反应进程, 反应完全后, 沉淀抽滤, 用稀碳酸氢钠溶液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8191742 A 2 洗剂,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BAP-H, 然后, 将中间体BAP-H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 于溶剂2中, 加入碱, 常温搅拌过夜, 沉淀抽滤, 水洗得到发明产物BAP 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4-哌。

7、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种芳醛是指当一种是2-氟苯甲醛时, 另外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 3,5- 二甲氧基苯甲醛、 3-硝基苯甲醛、 4-氰基苯甲醛; 当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时, 另外 一种是4-氰基苯甲醛、 3,5-二甲氧基苯甲醛、 3-硝基苯甲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是指氢氧化钠、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

8、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温度为15-50, 所述反应时间为6-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1是指乙酸、 水、 甲醇、 乙醇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2是1,2-二氯乙烷、 二氯甲烷中 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碱是指碳酸氢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吡啶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 亚甲基。

9、-4-哌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胶柱层析是指选用200300目硅胶,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1(体积比)作 为洗脱剂, 进行柱层析。 10.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 4-哌啶酮化合物在制备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191742 A 3 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 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 属于抗肿瘤和抗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

10、域。 背景技术 0002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如姜黄, 莪术等)根茎中得到的一种黄色酚类色素, 由于其 具有抗炎、 抗菌、 抗肿瘤、 抗氧化、 抗原虫、 抗风湿、 抗老年痴呆、 保肝、 利胆、 止痛、 利尿、 降血 糖和健胃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 结构不稳定、 生物可 利用度低等缺点, 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 因此, 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造, 将姜黄素中间的二 酮结构用N-取代-4-哌啶酮替换得到新型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 期望该类化合物能 够改善姜黄素的缺点。 0003 新型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3,5-bis(arylmethylene)。

11、-4-piperidone, BAP) 的药效团是1,4-戊二烯酮, 是该类化合物与肿瘤细胞结合的主要结合位点; 当哌啶酮的氮 原子被取代后形成一个辅助结合位点; 当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分子两侧的芳香环被 活性基团取代后, 则会形成另一辅助结合位点。 三个结合位点的协调作用, 可以有效提高 BAP的抗肿瘤活性。 因此, 大量的对称的BAP衍生物被合成和筛选活性。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3, 5-二(2-氟苯亚甲基)-4-哌啶酮(EF24), 能通过激活caspase-3和增强Bax到Bcl-2、 Bcl-xL 等来抑制HCT-116、 HT-29、 AGS的增殖, 从而达到抑制结肠癌和胃肠。

12、癌的效果。 3,5-二(2-吡 啶苯亚甲基基)-4-哌啶酮(EF31)能够抑制NF- B通路表现出抗肿瘤和抗炎活性。 0004 目前, 关于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结构改造, 主要在两个辅助位点上。 是现 阶段研究较深入, 得到效果较好的一种改性方法。 N-烷基化改性主要是把烷基、 烯基、 芳基 等引入哌啶酮的氮原子上。 改造后, 该类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 对肿瘤细胞的活性 较好, 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如Hafez在碱性条件下, 合成了N-乙基-3,5-二芳亚甲基-4-哌 啶酮衍生物。 另外还有N-异丙基、 N-烯丙基、 N-炔丙基等取代的化合物, 他们的抗肿瘤活性 均得到一。

13、定程度的改善。 0005 在中心哌啶氮原子上进行酰化的研究较多, 根据酰化基团的种类不同, 可以分为 脂肪族酰化、 芳香族酰化、 磷酰化和苯磺酰化等。 脂肪族酰化的经典例子是N-(丁烯二酰 基)-3,5-二(2-氯苯亚甲基)-4-哌啶酮(CLEFMA), 该化合物由Lagisetty合成, 活性研究发 现, 该化合物能通过诱导细胞自体吞噬, 发挥潜在的抗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 CLEFMA可通过氧化应激的作用, 选择性的诱导肺癌细胞死亡, 并且体内无毒且对肿瘤细胞 具有选择性。 Lagisetty合成了一系列EF24脂肪族酰化的产物, 通过活性研究总结其构效关 系: 哌啶酮氮原子上。

14、的不饱和羧基短链更能增加化合物活性; 哌啶酮氮原子上短的脂 质修饰不会对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Dimmock课题组通过酰基化反应在哌啶 酮氮原子上引入一个 , -不饱和酮单元得到芳香族酰化产物, 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抗 疟疾以及抗分枝杆菌的作用, 机制研究显示它们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自体吞噬、 作用于fyn 说明书 1/10 页 4 CN 108191742 A 4 激酶和多药耐药的机制发挥作用, 并总结得出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分子密 度、 分子拓扑和几何指数是确定细胞毒性特征的最主要因素。 磷酰化改性得到N-磷酰基-3, 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 。

15、能通过激活caspase-3通路或引起核小体间DNA断裂引起 连续细胞毒性, 并且有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 0006 相比而言, 对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进行脂肪族酰化、 芳香族酰化、 磷酰化研 究和产物较多, 而对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进行苯磺酰化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含有苯 磺酰基的药物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抗炎药塞来昔布、 抗菌药磺胺嘧啶、 抗高血压药甲氯 噻嗪、 长效糖尿病药格列美脲、 治痛风药丙磺舒、 抗心律失常药多菲利特等。 这些药物中, 磺 酰基的引入可以调节小分子的溶解性和酸碱性, 并可以提高药物活性及生物利用度。 如果 在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氮原子。

16、上引入苯磺酰基, 期望能够调节分子的溶解性和酸 碱性, 进一步改善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 0007 尽管如此, 已经报道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均为对称的化合物, 对 于不对称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报道较少。 此外, 对此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的研究报道也较少。 对如果在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两侧引入不同的取代基, 特别是吸 电子能力和供电子能力不同的取代基, 如吸电子基团氟、 硝基、 氰基等, 吸电子基团甲氧基 等, 可能影响分子的极性、 溶解性、 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等, 并且关于苯 磺酰基取代的不对称的3,5-。

17、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的构效关系和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分析 上缺乏系统性。 0008 另外, 在药物分子设计过程中, 乙酰氨基在药物发挥药物活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 用。 乙酰氨基的引入, 可以有效改善药物分子的酸碱性、 生物利用度, 并且可以与药物靶标 之间形成更加复杂的氢键作用, 进一步增加药物的药理作用。 如果在3,5-二(芳亚甲基)-4- 哌啶酮的氮原子上引入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 期望能够调节分子的亲脂性、 酸碱性和生物 利用度, 增强药物分子与靶标之间的结合能力, 进一步改善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 以及生物利用度。 0009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发明了一类不对称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

18、取代的3,5-二芳亚 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抗肿瘤和抗炎活性好的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 提供7个 不对称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衍生物; 同时提供上述7个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1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2 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 化合物, 分别命名为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 磺酰基)-4-哌啶酮(BAP-1)、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

19、酰氨 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 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 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 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 磺酰基)-4-哌啶酮(BAP-4)、 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4-氰基苯亚甲基)-N-(4-乙 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 说明书 2/10 页 5 CN 108191742 A 5 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 3-(3-硝基苯。

20、亚甲基)-5-(3,4,5-三 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7), 特殊之处在于, 其结构式 为: 0013 0014 上述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 啶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原理为: 首先, 通过4-哌啶酮盐酸盐分别与两种芳醛进行克莱 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基的3,5-二芳亚甲基-N-H-4-哌啶酮盐酸盐中间体(BAP- H), 然后, 与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发生苯磺酰化反应得到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 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BAP), 其合成路线如下: 0015 0016 其。

21、中, R1为2-氟时, R2为3,4,5-三甲氧基、 3,5-二甲氧基、 3-硝基、 4-氰基; R1为3, 4,5-三甲氧基时, R2为4-氰基、 3,5-二甲氧基、 3-硝基。 0017 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甲基-4-哌啶酮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特殊之处在于, 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8 将4-哌啶酮盐酸盐和两种芳醛按照1:1:1的摩尔比溶解在溶剂1中, 加入催化剂, 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薄层分析跟踪反应进程, 反应完全后, 沉淀抽滤, 用稀碳酸氢钠 溶液洗剂,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得到中间体BAP-H, 然后, 将中间体BAP-H和4-乙酰。

22、氨基苯磺酰 氯溶于溶剂2中, 加入碱, 常温搅拌过夜, 沉淀抽滤, 水洗得到发明产物BAP 1-7, 并通过红外 光谱、 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验证其结构的正确性。 0019 所述两种芳醛是指当一种是2-氟苯甲醛时, 另外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 3,5-二甲氧基苯甲醛、 3-硝基苯甲醛、 4-氰基苯甲醛; 当一种是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时, 说明书 3/10 页 6 CN 108191742 A 6 另外一种是4-氰基苯甲醛、 3,5-二甲氧基苯甲醛、 3-硝基苯甲醛; 0020 所述催化剂是指氢氧化钠、 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的一种; 0021 所述反应温度为15-50, 所述反应时。

23、间为6-24小时; 0022 所述溶剂1是指乙酸、 水、 甲醇、 乙醇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2是1,2-二氯乙烷、 二氯甲 烷中的一种; 0023 所述碱是指碳酸氢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吡啶中的一种; 0024 所述硅胶柱层析是指选用200300目硅胶, 石油醚/乙酸乙酯10:11:1(体积 比)作为洗脱剂, 进行柱层析。 0025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 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在制备新型抗肿瘤和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6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取代的3,5-二芳亚 甲基-4-哌啶酮化合物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24、, 反应条件温和, 合成产率高, 利于其在抗肿瘤和 抗炎领域的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7 图1: 化合物BAP 1-7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分泌的IL-6、 TNF- 细胞因 子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 哌啶酮(BAP-1)的合成 0031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4,5-三甲氧 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 连。

25、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 常温搅拌反应15小时, 通 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 液调pH值至中性,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0:10:1)得黄色固体, 即中间体BAP-H(1), 然后, 将中间体BAP-H(1)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 点。 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 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

26、固体发明产物3-(3,4,5-三甲氧基苯亚甲 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1), 收率为32。 0032 Mp:202-204; IR(cm-1):3331(s),3114(m),3072(m),2945(m),2837(m),1702(s), 1668(s),1585(s),1536(s),1502(m),1487(s),1450(s),1435(m),1417(s),1367(m),1334 (m),1261(m),1222(s),1187(s),1149(s),1089(s),1044(s),1010(s),961(s),938(s),。

27、829 (m) ,811(s) ,760(m) ,732(m) ,680(m) ,658(m) ,637(m) ,581(m) .1H NMR(400MHz,DMSO) 10.42(s,1H),7.76(d,J8.6Hz,2H),7.63(s,1H),7.58(s,2H),7.52(d,J8.6Hz,2H), 7.47(d,J7.5Hz),7.40(dd,J12.5,6.2Hz),6.78(s,2H),4.60(s,2H),4.48(s,2H),3.86 (s,6H),3.76(s,3H),2.12(s,3H).13C NMR(100MHz,DMSO) 183.77,169.23,160.32。

28、(d,J 说明书 4/10 页 7 CN 108191742 A 7 249.4Hz),152.93,143.84,138.94,138.14,132.52,132.11(d,J8.8Hz),131.05,130.00, 129.64,129.49,129.11(d,J3.9Hz) ,128.64,124.94(d,J3.4Hz) ,121.74(d,J 13 .2Hz) ,118 .57 ,116 .04(d ,J21 .5Hz) ,108 .08 ,60 .20 ,56 .05 ,47 .06 ,46 .80 , 24.24.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

29、8H25F2NO6S(541.56):C 62.10,H 4.65,N 2.59,S 5.92; Found:C 62.11,H 4.63,N 2.57,S 5.91. 0033 实施例2 0034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 啶酮(BAP-2)、 的合成 0035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5-二甲氧基 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 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 常温搅拌反应15小时, 通过 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沉淀溶解。

30、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 调pH值至中性,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2:1)得黄 色固体, 即中间体BAP-H(2), 然后, 将中间体BAP-H(2)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 甲烷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液用 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 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 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2), 收率为30。 0036 Mp:。

31、241-243; IR(cm-1):3344(s),2937(m),2839(m),1702(s),1669(s),1590(s), 1523(s),1485(s),1452(s),1421(m),1402(s),1367(m),1342(m),1242(m),1221(s),1206 (s),1154(s),1089(s),1047(s),1008(s),956(s),944(s),839(m),813(s),797(m),754 (m),675(m),641(m),627(m),550(m).1H NMR(400MHz,DMSO) 10.39(s,1H),7.70(d,J 8.6Hz,2H。

32、),7.57(s,2H),7.50(s,1H),7.487.42(m,1H),7.40(d,J8.8Hz,3H),7.37(s, 1H),6.63(s,1H),6.58(s,2H),4.60(s,2H),4.50(s,2H),3.81(s,6H),2.10(s,3H).13C NMR (100MHz,DMSO) 183.84,169.24,160.57,160.32(d,J249.4Hz),143.79,137.75,137.35, 135.84,132.42,131.04(d,J4.8Hz) ,130.86,130.49,129.37(d,J3.8Hz) ,128.51, 124.92(d,。

33、J3.3Hz) ,121.72(d,J13.2Hz) ,118.48,116.04(d,J21.5Hz) ,108.11, 101.88,55.44,46.81,46.66,24.23.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9H27FN2O6S (550.60):C 63.26,H 4.94,N 5.09,S 5.82; Found:C 63.21,H 4.93,N 5.07,S5.85. 0037 实施例3 0038 3-(3-硝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 (BAP-3)的合成 0039 将0.01mol的4-哌啶。

34、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3-硝基苯甲醛 混合于15mL甲醇和水的溶液中, 滴加2-3mL20氢氧化钠溶液, 40搅拌反应6小时, 通过薄 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 (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 即中间体BAP-H(3), 然后, 将中间体BAP-H (3)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 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 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

35、/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硝基苯亚甲 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3), 收率为33。 说明书 5/10 页 8 CN 108191742 A 8 0040 Mp:229-231; IR(cm-1):3344(s),3191(m),3069(m),1699(s),1670(s),1611(s), 1592(s),1522(s),1483(s),1452(s),1403(m),1344(m),1308(s),1241(m),1203(s),1157 (s),1092(s),1044(s),1004(s),985(s),952。

36、(s),842(m),818(s),798(m),782(m),690(m), 639(m),604(m),551(m).1HNMR(400MHz,DMSO) 10.40(s,1H),8.31(d,J8.0Hz,1H),8.26 (s,1H),7.92(d,J7.5Hz,1H),7.81(t,J7.8Hz,1H),7.72(d,J8.6Hz,2H),7.67(s, 1H),7.61(s,1H),7.57(s,1H),7.45(d,J8.4Hz,3H),7.38(d,J7.3Hz,2H),4.62(s,2H), 4.50(s,2H),2.10(s,3H). 13C NMR(100MHz,DMSO。

37、) 183.72,169.22,160.34(d,J249.5Hz), 148.10,143.86,136.44,135.54,135.07,132.69,132.31,132.22,131.08(d,J1.4Hz), 130.49,130.25,129.68(d,J4.1Hz) ,128.62,124.95(d,J3.3Hz) ,124.65,124.10, 121.64(d,J13.1Hz),118.56,116.07(d,J21.5Hz),46.75,46.60,24.23.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 C27H22FN3O6S(535.54):C 60.5。

38、5,H 4.14,N7.85,S 5.99; Found:C 60.41,H 4.13,N 7.87,S 5.95. 0041 实施例4 0042 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 (BAP-4)的合成 0043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2-氟苯甲醛和0.01mol的4-氰基基苯甲 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 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 25搅拌反应12小时, 通过薄层 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 值至中性,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

39、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黄色固 体, 即中间体BAP-H(4), 然后, 将中间体BAP-H(4)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 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液用2mol/L 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 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4-氰基苯亚甲基)-5-(2-氟苯亚甲基)-N-(4-乙酰 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4), 收率为40。 0044 Mp:223-225; IR(cm-1):3334(s),3181(m。

40、),3069(m),2228(s),1690(s),1670(s), 1615(s),1584(s),1529(s),1484(s),1451(s),1401(m),1349(m),1315(s),1261(m),1230 (s),1204(s),1183(s),1154(s),1090(s),1043(s),987(s),960(s),835(m),806(s),757 (m),733(m),690(m),647(m),601(m),581(m).1H NMR(400MHz,DMSO) 10.41(s,1H),8.00 (d,J8.1Hz,2H),7.71(d,J8.6Hz,2H),7.67。

41、(d,J8.1Hz,2H),7.60(s,2H),7.56(d,J 6.5Hz,1H),7.497.35(m,5H),4.63(s,2H),4.53(s,2H),2.12(s,3H).13C NMR(100MHz, DMSO) 183.77,169.21,160.34(d,J249.6Hz),143.80,138.59,135.50,133.00,132.69, 132.29,132.21,131.07(d,J1.7Hz) ,131.01,130.52,129.69(d,J4.1Hz) ,128.55, 126.12,124.93(d,J3.3Hz) ,121.64(d,J13.1Hz,118。

42、.55,116.06(d,J21.5Hz) , 111.77,46.65,46.57,24.25.Elemental analysis()calcd.ForC28H22FN3O4S(515.56):C 65.23,H 4.30,N 8.15,S 6.22; Found:C 65.29,H 4.23,N 8.18,S 6.27. 0045 实施例5 0046 3-(4-氰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 4-哌啶酮(BAP-5)的合成 0047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和0.01mol的4- 。

43、说明书 6/10 页 9 CN 108191742 A 9 氰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 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 15搅拌反应16小时,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氧化钠 溶液调pH值至中性,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0:10:1)得黄色固体, 即中间体BAP-H(5), 然后, 将中间体BAP-H(5)和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 点。 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

44、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 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4-氰基苯亚甲基)-5-(3,4, 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5), 收率为31。 0048 Mp:255-257; IR(cm-1):3352(s),3196(m),3043(m),2993(m),2823(m),2229(s), 1701(s),1671(s),1602(s),1583(s),1532(s),1504(s),1453(s),1404(m),1375(m),1345 (s),1315(m),1257(m),1206(s。

45、),1186(s),1151(s),1053(s),1006(s),972(s),929(s),849 (m) ,819(s) ,768(m) ,757(m) ,658(m) ,645(m) ,635(m) ,597(m) .1H NMR(400MHz,DMSO) 10.41(s,1H),7.99(d,J8.1Hz,2H),7.76(d,J8.6Hz,2H),7.69(d,J8.1Hz,2H),7.64 (s,1H),7.59(s,1H),7.57(d,J8.7Hz,2H),6.78(s,2H),4.56(s,2H),4.55(s,2H),3.86 (s,6H),3.76(s,3H),2.12。

46、(s,3H). 13C NMR(100MHz,DMSO) 183.99,169.22,152.94,143.84, 139.00,138.67,138.12,134.94,133.22,132.69,130.99,129.88,129.65,129.43,128.70, 118.68,118.59,111.69,108.12,60.21,56.06,46.97,46.77,24.24.Elemental analysis ()calcd.For C31H29N3O7S(587.64):C 63.36,H 4.97,N 7.15,S5.46; Found:C 63.33,H 4.95,N 7.1。

47、2,S 5.47. 0049 实施例6 0050 3-(3,5-二甲氧基苯亚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 酰基)-4-哌啶酮(BAP-6)的合成 0051 将0.01mol的4-哌啶酮盐酸盐与0.01mol的3,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0.01mol的3,4, 5-三甲氧基苯甲醛混合于10mL乙酸中, 连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45min, 常温搅拌反应8 小时,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应终点。 反应完毕后沉淀抽滤, 沉淀溶解于水中并用氢 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 所得沉淀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 甲醇10:10:1)。

48、得黄色固体, 即中间体BAP-H(6), 然后, 将中间体BAP-H(6)和4-乙酰氨基苯 磺酰氯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 加入3-5滴吡啶, 常温搅拌过夜, 通过薄层色谱法(TLC)确定反 应终点。 反应液用2mol/L盐酸溶液水洗两遍, 反应液减压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洗 脱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10:10:1)得黄色固体发明产物3-(3,5-二甲氧基苯亚甲 基)-5-(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N-(4-乙酰氨基苯磺酰基)-4-哌啶酮(BAP-6), 收率为 37。 0052 Mp:287-289; IR(cm-1):3355(s),3093(m),3003(m),。

49、2937(m),2842(m),1693(s), 1663(s),1606(s),1593(s),1531(s),1504(s),1466(s),1403(m),1369(m),1341(m),1316 (s),1233(m),1205(s),1187(s),1094(s),1076(s),1019(s),974(s),946(s),850(m),820 (s),728(m),688(m),669(m),641(m),618(m),582(m).1H NMR(400MHz,DMSO) 10.43(s, 1H),7.77(d,J8.6Hz,2H),7.56(t,J8.2Hz,4H),6.78(s,2H),6.64(s,1H),6.62(s,2H), 4.56(s,1H) ,4.54(s,1H) ,3.86(s,6H) ,3.83(s,6H) ,3.76(s,3H) ,2.12(s,3H) .13C NMR (100MHz,DMSO) 184.10,169.23,160.57,152.94,143.84,138.89,137.71,137.11,135.91, 说明书 7/10 页 10 CN 108191742 A 10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