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9035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12071.X

申请日:

1999.02.03

公开号:

CN1262274A

公开日:

2000.08.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2.3|||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87/08; //(C07D487/08,223:00,235:00)

主分类号:

C07D487/08; //

申请人:

山东新华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祖荣; 胥治田; 王其太; 高鸿斌; 王效梅; 韩永胜

地址:

255005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华街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耿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用已内酰胺、丙烯腈为原料,经加成、加氢、环合反应,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主要特点是采用有机碱(DBU)和无机碱(KOH)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中分次投加。优点是原料转化率由原90%提高到96%,中间体氰乙基已内酰胺的收率由81%提高到90%,DBU的总收率由56%提高到74%;催化剂催化能力提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三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己内酰胺丙烯腈为原料,经加成反应、加氢反应、环合反应,制备1,
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有机碱和无机碱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KOH和DBU的混合物作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KOH和DBU的重量配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己内酰胺与催化剂的重量份数为:己内
酰胺200份、KOH0.3份、DBU0.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分两次投加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特征在于:在向己内酰胺开始加丙烯腈时第一次加
入70%量的催化剂,在丙烯腈加到80%时,将余下的催化剂加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加氢反应中用甲醇作溶媒。

说明书

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化学合成工艺,特别涉及制备一种催化剂1,8-二氮双环
[5,4,0]十一烯(以下简称DBU)的方法,即:

用己内烯胺、丙烯腈为原料,经加成反应、加氢反应、环合反应制得。

DBU用于聚氨基甲酸乙酯及其他化学制品生产的催化剂,如氨和二氯乙烷在它的存
在下反应生成哌嗪;它还是一种优良的脱羧剂、环氧树脂的硬化剂、防锈剂,还可配制
高级缓蚀剂、广泛用于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的生产。

DBU现有合成工艺分三步:

第一步:己内酰胺加适量溶剂,以KOH为催化剂,在70~90℃温度下,滴加丙烯
腈,加成反应后,经蒸馏、提纯,得氰乙基己内酰胺。己内酰胺的转化率为90%,本步
收率为81%。

第二步:氰乙基己内酰胺以乙醇为溶煤,加氢反应,得氨丙基己内酰胺。

第三步:氨丙基己内酰胺经环合后精制得DBU,总收率56%。

现有工艺存在以下不足:

(1)加成反应的收率低,只有81%,而占原料成本最大的己内酰胺未能充分利用,
转化率只有90%,从而导致原料成本偏高;(2)各步反应产物的杂质较多,精制操作
难度大,影响产品质量;(3)加氢反应中乙醇量大,回收利用难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能降低原料成本,提高质量,简化操
作,减少污染的制备DBU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己内酰胺丙烯腈为原料,经加成反应、加氢反应、环合反应,制备DBU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有机碱和无机碱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

本发明用有机碱和无机碱的混合物,作为加成反应的催化剂,最好是KOH

和DBU的混合物。在使用时,最好分两次投加催化剂,在向己内酰胺开始加丙烯
腈时第一次加入70%量的催化剂,在丙烯腈加到80%时,将余下的催化剂加入。

KOH和DBU的重量配比为1∶2。己内酰胺与催化剂的重量份数为:己内酰胺200
份、KOH0.3份、DBU0.6份。

本方法,加氢反应中用甲醇作溶媒。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转化率提高,由原90%提高到96%,中间体氰乙基己内酰胺的收率由81%
提高到90%,DBU的总收率由56%提高到74%以上,大大地降低了原料成本;(2)
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3)缩
短了生产周期,由原工艺的155~160小时,减少到130小时左右;(4)减少了“三废
”,更加适于工业化生产。

以下结合对比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现工艺:

在500ml的四口瓶中,加入200g己内酰胺,75g甲苯,升温至55~60℃时,在搅
拌条件下以0.3gKOH和0.6gDBU混合液作催化剂,先将催化剂的70%加入至四口瓶
中,同时开始滴加96kg丙烯腈,在丙烯腈滴加到80%时,再将余下的催化剂的30%加到
四口瓶中,反应结束后,经蒸甲苯、降温得中间体的粗品,己内酰胺的转化率为96%,
再经提纯得优质氰乙基己内酰胺,其收率为91.5%(以己内酰胺为基准);以中间体氰乙基
己内酰胺在以甲醇为溶剂,活性镍为催化剂的条件下,通氢气,反应温度控制在93~118℃,
经除甲醇后得另一步中间体氨丙基己内酰胺,收率为90.5%;再以此氨丙基己内酰胺360g,
以对甲苯磺酸3.4g为催化剂,在150~160℃温度下反应35~40小时,经精制得成品DBU,
总收率为74.61%。

原工艺:

用0.8gKOH一次投加在四口瓶中,催化200g己内酰胺,滴加丙烯腈;加氢反应用
乙醇作溶媒,其它条件不变,同上述工艺,制得成品DBU,己内酰胺转化率为90%;
DBU总收率为55.97%。

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用已内酰胺、丙烯腈为原料,经加成、加氢、环合反应,制备1,8二氮双环5,4,0十一烯的方法,主要特点是采用有机碱(DBU)和无机碱(KOH)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中分次投加。优点是原料转化率由原90%提高到96%,中间体氰乙基已内酰胺的收率由81%提高到90%,DBU的总收率由56%提高到74%;催化剂催化能力提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