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89034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1270.1

申请日:

1998.04.10

公开号:

CN1197763A

公开日:

1998.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11.4|||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52; B01D53/14

主分类号:

C01B3/52; B01D53/14

申请人:

刘金成;

发明人:

刘金成; 金锡祥; 张立军; 聂锡田; 张立国; 宋增瑞

地址:

052160河北省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良村)创业路精工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刘金成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合成氨或制氢过程中的CO2脱除工艺,即在物理吸收塔的基础上配置物理—化学吸收塔和再生塔,原料气分两路分别进入两吸收塔的下部进行气液接触脱碳,物理吸收塔的脱碳气体从塔顶送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中部,与该塔内的气体汇合并再行脱除残余CO2,净化的气体从塔顶送出。物理—化学吸收塔所用之吸收液由再生塔再生,脱除之CO2气体从再生塔顶部送出。本工艺可达到化学吸收法的净化度要求,且有低能耗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CO 2 脱除工艺,其特征在于: a.需脱除CO 2 的工艺气体A1进入物理吸收塔(1),工艺气体A 2 进入物理— 化学吸收塔(2)的下部,经物理法吸收脱碳后的工艺气体A1从物理吸收塔(1) 的顶部被引到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中部,与经物理—化学法吸收脱碳后 的工艺气体汇合,再与来自吸收塔(2)上部的贫液C 1 反应脱碳,净化后的气 体E从吸收塔(2)的顶部送出, b.由物理—化学吸收塔(2)下部引出的富液D经减压被送到再生塔(6)的 上部,经上塔气体气提后,从再生塔(6)中部送出并分成两路,一路作为半 贫液C 2 被送到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中部,另一路C 3 经换热器(7)换热后, 再送回再生塔(6)的中部,经下塔气体气提后,吸收液C 4 引出塔外送到再沸 器(8),经再沸器(8)加热成高温气体送回再生塔(6)的下部,再生塔(6)下部 的吸收液经高温气体气提后,成为贫液C 1 ,从塔底引出,经换热器(7)和冷 却器(5)被送到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上部,经再生塔(6)分离出的CO 2 气体 通过再生塔(6)的顶部被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物理—化学吸收塔(2)顶 部送出的净化气体E是先经冷却器(4)冷却,再经分离器(3)分离水份后送去 后工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再生塔(6)顶部送出的CO 2 气体是先经冷却器(9)冷却,再经分离器(10)分离水份后送出本工艺系统。

说明书


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氨或制氢过程中的CO2脱除工艺。

    在化肥生产过程中,CO2脱除方法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大类。物理吸收法是利用不同CO2分压下,CO2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采用加压吸收、减压或气提解吸再生等方式,将CO2从原料气中除去。本法再生不需加热,因而能耗较底,但CO2的脱净度较底,增加了后续工段的困难。化学吸收法是利用CO2和吸收液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为牢固的化合物而除去CO2。其特点是吸收能力强,气体净化度高,但再生不仅需要减压或气提,还需要依靠加热,因而热量消耗较大,运行成本提高。物理—化学吸收法在溶液中既有物理溶解、又有化学反应,再生时既有减压解吸,又有加热分解,因此该法可有较高的CO2脱净度,但消耗的再生热量也相对较多。

    我国目前的化肥生产厂家,在合成氨或制氢过程中,对于CO2脱除多采用物理吸收法,即建有一个物理吸收塔,工艺气体从塔的下部进入,与自塔上部进入的贫液进行加压吸收,气提解吸再生等,进而脱除CO2。由于CO2地脱净度低,因此多与后工段其他方法如氨洗法配合进一步脱除CO2。由于合成氨等新工艺的不断采用,生产能力成倍提高,但受制约的一个因素就是合成氨或制氢原料气中的CO2脱除能力明显不配套。为增加处理能力,可拆掉旧吸收塔,再扩建新塔,但这样做不仅资金需要量巨大,建设周期长,而且CO2的脱除效果也不会有明显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的CO2脱除新工艺,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备,并与日益增长的化肥生产能力相配套,同时还要提高CO2的脱净度,以减少后续工段的困难。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保留现有的物理吸收塔,并且串并一套物理—化学吸收塔和再生塔。需脱除CO2的工艺气体,一部分进入物理吸收塔,另一部分进入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下部。经物理法吸收脱碳后的工艺气体从物理吸收塔的顶部被引到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中部,与经物理—化学法吸收脱碳后的工艺气体汇合,再与来自吸收塔上部的贫液反应脱碳。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塔的顶部送出。由物理—化学吸收塔下部引出的富液经减压被送到再生塔的上部,经上塔气体气提后,从再生塔中部送出并成两路,一路作为半贫液被送到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中部,参予该吸收塔下塔的脱碳反应;另一路经换热器换热后,再送回再生塔的中部,经下塔气体气提后,部分吸收液被引出塔外送到再沸器,经再沸器加热成高温气体,送回再生塔的下部。再生塔下部的吸收液经该高温气体气提后,成为贫液,从塔底引出,经换热器和冷却器被送到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上部。经再生塔分离出的CO2气体通过再生塔的顶部被送出本工艺系统。

    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在现有物理吸收法的基础上串并一套规模适合并与之配套的物理—化学吸收(如N-甲基二乙醇胺法)装置,一方面将原物理吸收法残余的CO2利用化学吸收能力吸收完全,达到较高的脱净度;另一方面,利用已经吸收少量CO2的物理—化学吸收溶液的物理吸收能力,来吸收与物理吸收气体并联分流的工艺气体中的大部分CO2,从而达到即可提高CO2脱净度,又可提高整个系统生产能力的目的。同时由于本部分中物理—化学吸收溶剂的循环量比单独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吸收法要少得多,这样就可以达到在增加较少投资和能耗的情况下,彻底解决原物理吸收法CO2脱净度低的问题,并相应增加了脱碳处理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其中1为物理吸收塔,2为物理—化学吸收塔,3、10为分离器,4、5、9为冷却器,6为再生塔,7为换热器,8为再沸器。

    需脱除CO2的工艺气体(如合成氨或制氢的原料气)分成A1和A2两部分,其中A1为物理吸收塔处理的气量,A2为物理—化学吸收塔下塔处理的气量。分流气体的比例可以根据生产要求来确定。两部分气体分别进入物理吸收塔1和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下部,该两部分气体在两塔内分别与物理吸收法的贫液B1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之半贫液C2进行气液接触,吸收掉气体A1和A2中的大部分CO2。脱除大部分CO2的气体A1从物理吸收塔1的顶部被引到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中部,与已由半贫液吸收掉大部分CO2的气体A2汇合,继续上升,与经再生的物理—化学吸收液之贫液C1接触而除去全部气体中残余CO2,净化合格的气体E从吸收塔2的顶部送出。为进一步减少后工段的困难,净化气体E是先经冷却器4冷却,再经分离器3分离冷凝的水份后,送去后工段。分离器3分离出的冷凝水被送回吸收塔2的上部。

    在本工艺中,物理吸收塔1上接入的贫液B1为物理吸收液,从吸收塔1下部引出的溶液B2是采用常规流程去再生。而物理—化学吸收塔2中的吸收液则是通过再生塔6实现再生的。具体是从吸收塔2下部引出的富液D经减压后被送到再生塔6的上部,在上塔中被下部上升之气体气提后,从再生塔6的中部送出并分为两路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半贫液C1送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中部;另一部分C3在换热器7中与贫液换热(吸热)后,送回再生塔6的中部,在下塔中被下部上升之气体气提后,部分吸收液C4引出塔外,送再沸器8。经再沸器8加热成高温气体送回再生塔6的下部。再生塔6下部的吸收液经该高温气体气提后,成为贫液C1,从塔底引出,经换热器7回收热量再经冷却器5冷却后送到物理—化学吸收塔2的上部。

    经再生塔再生过物理—化学吸收液后,所分离出的CO2气体F通过塔顶被送出。依据同样道理,所送出之CO2气体是先经冷却器9冷却,再经分离器10分离冷凝的水份后,送出本工艺系统。分离器10分离出的冷凝水被送回再生塔6的上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需扩大生产能力时,可在继续使用原物理吸收设备和吸收剂的情况下,串并联一套物理—化学吸收装置,使全部气体均可达到化学吸收法的净化度要求,同时又保持了原物理吸收法低能耗的优点。本发明与全部采用物理—化学法比较,可节省再生部分的蒸汽消耗(每吨氨可节约400公斤蒸汽),对年产4万吨合成氨厂,每年可节约80万元。本发明与物理法相比,可减少溶液循环量,免除了用氨水法的二次净化,节省了氨耗及后处理费用。此外,还可节省一次性投资或改造费用40%左右。

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或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脱除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合成氨或制氢过程中的CO2脱除工艺,即在物理吸收塔的基础上配置物理化学吸收塔和再生塔,原料气分两路分别进入两吸收塔的下部进行气液接触脱碳,物理吸收塔的脱碳气体从塔顶送物理化学吸收塔的中部,与该塔内的气体汇合并再行脱除残余CO2,净化的气体从塔顶送出。物理化学吸收塔所用之吸收液由再生塔再生,脱除之CO2气体从再生塔顶部送出。本工艺可达到化学吸收法的净化度要求,且有低能耗的优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