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902932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117394.9

申请日:

20171113

公开号:

CN107815155A

公开日:

2018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4/06,C09D4/02,C09D5/16,C09D7/63,C09D7/61

主分类号:

C09D4/06,C09D4/02,C09D5/16,C09D7/63,C09D7/61

申请人:

吴花

发明人:

吴花

地址:

246100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猫山居委会胜利组023号

优先权:

CN20171111739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40份、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苯乙烯10‑60份、苯乙烯醇10‑40份、丙烯酸10‑40份、聚酰胺树脂10‑20份、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5‑10份、二氧化硅3‑6份、乳化剂5‑10份、偶联剂1‑3份、引发剂1‑3份、水余量,本发明生产的涂层应用在遮阳布上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以及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而且不容易开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40份、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苯乙烯10-60份、苯乙烯醇10-40份、丙烯酸10-40份、聚酰胺树脂10-20份、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5-10份、二氧化硅3-6份、乳化剂5-10份、偶联剂1-3份、引发剂1-3份、水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木质素磺酸钙20份、苯乙烯30份、苯乙烯醇30份、丙烯酸20份、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酸乙酯3份、聚异戊二烯6份、二氧化硅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水余量。 5.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2):然后将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步骤(3):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得到组分A;步骤(4):将木质素磺酸钙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步骤(5):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骤(6):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合物中得到组分B;步骤(7):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步骤(8):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步骤(9):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步骤(10):将组分E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即得到薄膜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搅拌的条件为:在温度为35度-38度条件下进行搅拌。 7.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于遮阳布、包装袋、防水涂层、防污涂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涂层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例如:遮阳布、防水雨布的涂层等,目前的涂层容易开裂、而且硬度较大、强度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涂层容易开裂、而且硬度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生产的涂层应用在遮阳布上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以及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而且不容易开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40份、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苯乙烯10-60份、苯乙烯醇10-40份、丙烯酸10-40份、聚酰胺树脂10-20份、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5-10份、二氧化硅3-6份、乳化剂5-10份、偶联剂1-3份、引发剂1-3份、水余量。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其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其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木质素磺酸钙20份、苯乙烯30份、苯乙烯醇30份、丙烯酸20份、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酸乙酯3份、聚异戊二烯6份、二氧化硅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水余量。

同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2):然后将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3):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得到组分A;

步骤(4):将木质素磺酸钙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骤(5):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

步骤(6):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合物中得到组分B;

步骤(7):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

步骤(8):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

步骤(9):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

步骤(10):将组分E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即得到薄膜材料。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9)中搅拌的条件为:在温度为35度-38度条件下进行搅拌。本发明的薄膜材料涂层可以应用于遮阳布、包装袋、防水涂层、防污涂层,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材料的成本较低;2、制成的薄膜在拉伸强度、柔软度方面具有明显

的优势,而且不容易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40份、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苯乙烯10-60份、苯乙烯醇10-40份、丙烯酸10-40份、聚酰胺树脂10-20份、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5-10份、二氧化硅3-6份、乳化剂5-10份、偶联剂1-3份、引发剂1-3份、水余量。

在本发明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1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木质素磺酸钙20份、苯乙烯30份、苯乙烯醇30份、丙烯酸20份、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酸乙酯3份、聚异戊二烯6份、二氧化硅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水余量。

本发明中使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山东誉恒纤维素有限公司,生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木质素磺酸钙为济南奇云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质素磺酸钙;苯乙烯为东莞市龙浩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钛酸酯偶联剂为广州亿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钛酸脂偶联剂NDZ101,硅烷偶联剂为KH-560,二氧化硅为1250目粒径,其他材料均为市购。

对比实施例1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和木质素磺酸钙20份换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2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和木质素磺酸钙20份换成木质素磺酸钙45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3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添加苯乙烯,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添加苯乙烯醇,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5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添加丙烯酸,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6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添加聚酰胺树脂,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7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部换成聚酰胺树脂33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8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部换成柠檬酸三丁酯33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9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部换成乙酸乙酯33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0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不添加聚异戊二烯,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1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换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2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换成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4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3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换成钛酸酯偶联剂3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换成硅烷偶联剂3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5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换成过氧化二叔丁基2.5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6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换成叔丁基过氧化氢2.5份,其他材料不变。

对比实施例17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二氧化硅换成碳酸镁,其他材料不变。

实施例2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2):然后将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3):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得到组分A;

步骤(4):将木质素磺酸钙20份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骤(5):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苯乙烯醇15份、丙烯酸10份、聚酰胺树脂7.5份、柠檬酸三丁酯7.5份、乙酸乙酯1.5份、聚异戊二烯3份、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

步骤(6):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合物中得到组分B;

步骤(7):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

步骤(8):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

步骤(9):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

步骤(10):将组分E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即得到薄膜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15度下烘干10分钟成型,即得到薄膜材料。

对比实施例21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木质素磺酸钙20份、苯乙烯30份、苯乙烯醇30份、丙烯酸20份、聚酰胺树脂15份、柠檬酸三丁酯15份、乙酸乙酯3份、聚异戊二烯6份、二氧化硅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硅烷偶联剂2份、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和水90份进行混合,然后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并在温度为115度下烘干10分钟成型,即得到薄膜材料。其中聚酯纤维网布为市售的常规聚酯纤维网布。

将实施例1的配比分别通过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21来制备薄膜材料,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为样品1、采用对比实施例21制备的为样品2,对照样为市面上常规的遮阳布(对照样),样品1、样品2以及常规的遮阳布的厚度均为1mm,长度为5cm、宽度为2cm,每组40个样本,然后取平均值,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配方,再通过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薄膜材料,在拉伸性能、断裂强度,以及老化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还具有优益的撕裂性能。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1,以及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7的配比,然后通过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不用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直接制备胶模,制备的胶模厚度为1mm,长度为5cm、宽度为2cm,每组40个样本,然后取平均值,胶模性能如表2所示,在表2中,实施例1代表通过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的胶模样品(厚度为1mm,长度为5cm、宽度为2cm)。在表2中老化1强度为7天70度老化后的拉伸强度(Mpa),老化2强度为3个月50度老化后的拉伸强度(Mpa);拉伸强度(Mpa)、撕裂强度(KN/m)、断裂伸长率均为初始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KN/m)和断裂伸长率。

表2

从表2所示,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的胶模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的对比实施例的配方制备的胶模性能,具体为通过该配比可以使胶模内部的交联更加紧密,从而具有良好的撕裂性能,不容易开裂,以及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从而更加的柔软,以及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而且经过老化之后,性能下降的幅度较小。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17394.9 (22)申请日 2017.11.13 (71)申请人 吴花 地址 246100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 猫山居委会胜利组023号 (72)发明人 吴花 (51)Int.Cl. C09D 4/06(2006.01) C09D 4/02(2006.01) C09D 5/16(2006.01) C09D 7/63(2018.01) C09D 7/61(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

2、膜材料涂层, 包括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40份、 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 苯乙烯10-60份、 苯乙烯 醇10-40份、 丙烯酸10-40份、 聚酰胺树脂10-20 份、 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 戊二烯5-10份、 二氧化硅3-6份、 乳化剂5-10份、 偶联剂1-3份、 引发剂1-3份、 水余量, 本发明生产 的涂层应用在遮阳布上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 以 及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而且不容易开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7815155 A 2018.03.20 CN 107815155 A 1.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其特征。

3、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0-40份、 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 苯乙烯10-60份、 苯乙烯醇10-40份、 丙烯酸10-40份、 聚酰 胺树脂10-20份、 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5-10份、 二氧化硅3-6 份、 乳化剂5-10份、 偶联剂1-3份、 引发剂1-3份、 水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 基、 异丙苯过氧化氢、 叔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

4、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 内酯、 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 木质素磺酸钙20份、 苯乙烯30份、 苯乙烯醇30份、 丙烯酸20 份、 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份、 乙酸乙酯3份、 聚异戊二烯6份、 二氧化硅4份、 脂肪 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剂2 份、 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 水余量。 5.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5、 步骤(1):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硫酸钠1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2): 然后将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脂7.5份、 柠檬酸三 丁酯7.5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3): 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合物 中得到组分A; 步骤(4): 将木质素磺酸钙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 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

6、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匀, 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骤(5): 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脂7.5份、 柠 檬酸三丁酯7.5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 合物; 步骤(6): 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合物 中得到组分B; 步骤(7): 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 步骤(8):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 步骤(9): 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 步骤(10): 将组分E涂覆。

7、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 即得 到薄膜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9)中搅 拌的条件为: 在温度为35度-38度条件下进行搅拌。 7.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可以应用于遮阳布、 包装袋、 防水涂层、 防污 涂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815155 A 2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薄膜材料涂层及制备方法、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涂层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例如: 遮阳布、 。

8、防水雨布的 涂层等, 目前的涂层容易开裂、 而且硬度较大、 强度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目前的涂层容易开裂、 而且硬度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 料涂层及制备方法、 应用, 本发明生产的涂层应用在遮阳布上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 以及具 有较好的柔韧性, 而且不容易开裂。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10-40份、 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 苯乙烯10-60份、 苯乙烯醇10-40份、 丙烯酸10-40份、 聚 酰胺树脂10-20份、 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5-10份、 二氧化硅3。

9、- 6份、 乳化剂5-10份、 偶联剂1-3份、 引发剂1-3份、 水余量。 0005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 其中,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 异丙苯过氧化氢、 叔 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0006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 其中, 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 种; 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烷基磺酸盐中的至 少一种。 0007 上述的薄膜材料涂层, 其中,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 份、 木质素磺酸钙20份、 苯乙烯30份、 苯乙烯醇30份、 丙烯酸20份、 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 三丁酯15份、 乙酸。

10、乙酯3份、 聚异戊二烯6份、 二氧化硅4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 十 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剂2份、 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 基过氧化氢1.5份、 水余量。 0008 同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0009 步骤(1):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1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 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0010 步骤(2): 然后将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

11、脂7.5份、 柠檬 酸三丁酯7.5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 物; 0011 步骤(3): 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 合物中得到组分A; 0012 步骤(4): 将木质素磺酸钙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 说明书 1/7 页 3 CN 107815155 A 3 钠1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匀, 得到第三混合物; 0013 步骤(5): 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脂7.5 份、 柠檬酸三丁酯7.5份、 乙。

12、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 第四混合物; 0014 步骤(6): 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 合物中得到组分B; 0015 步骤(7): 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 0016 步骤(8):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 0017 步骤(9): 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 0018 步骤(10): 将组分E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 即得到薄膜材料。 0019 上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步骤(9)中搅拌的条件为:。

13、 在温度为35度-38度条件下进行 搅拌。 本发明的薄膜材料涂层可以应用于遮阳布、 包装袋、 防水涂层、 防污涂层, 具有很好的 市场应用前景。 002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1 1、 材料的成本较低; 2、 制成的薄膜在拉伸强度、 柔软度方面具有明显 0022 的优势, 而且不容易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下文的描述中, 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 然 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 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 实施。 在其他的例子中, 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 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 行描述。 0024 为了彻底。

14、理解本发明, 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 以便 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 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 本 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10-40份、 木质素磺酸钙10-40份、 苯乙烯10-60份、 苯乙烯醇10-40份、 丙烯酸10-40份、 聚 酰胺树脂10-20份、 柠檬酸三丁酯10-20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5-10份、 二氧化硅3- 6份、 乳化剂5-10份、 偶联剂1-3份、 引发剂1-3份、 水余量。 0026 在本发明一优选但。

15、非限制的实施例中,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 异丙苯过 氧化氢、 叔丁基过氧化氢中至少一种。 0027 在本发明一优选但非限制的实施例中, 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 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 烷基磺 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0028 实施例1 0029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 木质素 磺酸钙20份、 苯乙烯30份、 苯乙烯醇30份、 丙烯酸20份、 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 份、 乙酸乙酯3份、 聚异戊二烯6份、 二氧化硅4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 十二烷。

16、基二 说明书 2/7 页 4 CN 107815155 A 4 甲基胺乙内酯2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剂2份、 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 氢1.5份、 水余量。 0030 本发明中使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山东誉恒纤维素有限公司, 生产的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 木质素磺酸钙为济南奇云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木质素磺酸钙; 苯乙烯为东莞 市龙浩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的, 钛酸酯偶联剂为广州亿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钛酸 脂偶联剂NDZ101, 硅烷偶联剂为KH-560, 二氧化硅为1250目粒径, 其他材料均为市购。 0031 对比实施例1 0032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羟丙基甲。

17、基纤维素25份和木质素磺酸钙20份换成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45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33 对比实施例2 003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和木质素磺酸钙20份换成木质 素磺酸钙45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35 对比实施例3 0036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不添加苯乙烯, 其他材料不变。 0037 对比实施例4 0038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不添加苯乙烯醇, 其他材料不变。 0039 对比实施例5 0040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不添加丙烯酸, 其他材料不变。 0041 对比实施例6 0042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不添加聚酰胺树脂, 其他材料不变。 004。

18、3 对比实施例7 004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 部换成聚酰胺树脂33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45 对比实施例8 0046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 部换成柠檬酸三丁酯33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47 对比实施例9 0048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份和乙酸乙酯3份全 部换成乙酸乙酯33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49 对比实施例10 0050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不添加聚异戊二烯, 其他材料不变。 0051 对比实施例11 0052 。

19、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 酯2份换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53 对比实施例12 005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 酯2份换成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4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55 对比实施例13 0056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剂2份换成钛酸酯偶联剂3 说明书 3/7 页 5 CN 107815155 A 5 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57 对比实施例14 0058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剂2份换成硅烷。

20、偶联剂3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59 对比实施例15 0060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换成过氧化 二叔丁基2.5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61 对比实施例16 0062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换成叔丁基 过氧化氢2.5份, 其他材料不变。 0063 对比实施例17 0064 相比实施例1区别在于, 将二氧化硅换成碳酸镁, 其他材料不变。 0065 实施例2 0066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67 步骤(1):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与水5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

21、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1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 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0068 步骤(2): 然后将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脂7.5份、 柠檬 酸三丁酯7.5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 物; 0069 步骤(3): 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二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一混 合物中得到组分A; 0070 步骤(4): 将木质素磺酸钙20份与水40份进行混合均匀后, 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硫酸钠1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1份和硅烷偶联剂1份, 搅拌均。

22、匀, 得到第三混合物; 0071 步骤(5): 然后将剩余的苯乙烯15份、 苯乙烯醇15份、 丙烯酸10份、 聚酰胺树脂7.5 份、 柠檬酸三丁酯7.5份、 乙酸乙酯1.5份、 聚异戊二烯3份、 二氧化硅2份进行混合均匀得到 第四混合物; 0072 步骤(6): 将第三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第四混合物在滴加的条件下加入到第三混 合物中得到组分B; 0073 步骤(7): 将组分A和组分B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C; 0074 步骤(8):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进行混合得到组分D; 0075 步骤(9): 将组分C在搅拌的条件下滴加组分D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E; 0076 步骤(。

23、10): 将组分E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然后在温度为115-125度下烘干成型, 即得到薄膜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15度下烘干10分钟成型, 即得到薄膜材料。 0077 对比实施例21 0078 一种薄膜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79 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份、 木质素磺酸钙20份、 苯乙烯30份、 苯乙烯醇30份、 丙烯 酸20份、 聚酰胺树脂15份、 柠檬酸三丁酯15份、 乙酸乙酯3份、 聚异戊二烯6份、 二氧化硅4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2份、 钛酸酯偶联剂1份、 硅烷偶联 说明书 4/7 页 6 CN 107815155 A 6 剂2。

24、份、 过氧化二叔丁基1份、 叔丁基过氧化氢1.5份和水90份进行混合, 然后涂覆在聚酯纤 维网布上并在温度为115度下烘干10分钟成型, 即得到薄膜材料。 其中聚酯纤维网布为市售 的常规聚酯纤维网布。 0080 将实施例1的配比分别通过实施例2、 对比实施例21来制备薄膜材料, 采用实施例2 制备的为样品1、 采用对比实施例21制备的为样品2, 对照样为市面上常规的遮阳布(对照 样), 样品1、 样品2以及常规的遮阳布的厚度均为1mm, 长度为5cm、 宽度为2cm, 每组40个样 本, 然后取平均值, 性能如表1所示。 0081 表1 0082 0083 0084 从表1可以看到, 通过使用。

25、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配方, 再通过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 制备的薄膜材料, 在拉伸性能、 断裂强度, 以及老化性能, 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还具有优益 的撕裂性能。 0085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1, 以及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7的配比, 然后通过实 施例2的制备方法, 不用涂覆在聚酯纤维网布上, 直接制备胶模, 制备的胶模厚度为1mm, 长 度为5cm、 宽度为2cm, 每组40个样本, 然后取平均值, 胶模性能如表2所示, 在表2中, 实施例1 代表通过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的胶模样品(厚度为1mm, 长度为5cm、 宽度为2cm)。 在表2中老 化1强度为7天70度老化后的拉伸强度(Mpa。

26、), 老化2强度为3个月50度老化后的拉伸强度 (Mpa); 拉伸强度(Mpa)、 撕裂强度(KN/m)、 断裂伸长率均为初始的拉伸强度、 撕裂强度(KN/ m)和断裂伸长率。 0086 表2 说明书 5/7 页 7 CN 107815155 A 7 0087 0088 0089 从表2所示, 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的胶模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的对比实施例的配方制 备的胶模性能, 具体为通过该配比可以使胶模内部的交联更加紧密, 从而具有良好的撕裂 性能, 不容易开裂, 以及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 从而更加的柔软, 以及具有良好的拉伸强 度, 而且经过老化之后, 性能下降的幅度较小。 0090 以上对本发。

27、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 施;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 都可利用上述揭示 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 说明书 6/7 页 8 CN 107815155 A 8 效实施例, 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及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 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说明书 7/7 页 9 CN 107815155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