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8902904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3828.X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号:

CN104877689B

公开日:

2018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K17/40,C09K101/00

主分类号:

C09K17/40,C09K101/00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康绍忠,王晓娟,纪莎莎,丁日升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优先权:

CN20141007382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文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黄腐酸20‑30%、有机物料28‑43%、氮8‑18%、磷6‑18%、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防粘剂2‑3%,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物料、氮、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2)混合造粒;3)先用黄腐酸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防粘剂二次包膜。本发明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砂质、壤质和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能够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利于降低作物蒸腾,提高光合作用、作物水肥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增产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黄腐酸20-30%、有机物料28-43%、氮8-18%、磷6-18%、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防粘剂2-3%;其中,防粘剂为滑石粉或粉煤灰。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物料、氮、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2)混合造粒;3)先用黄腐酸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防粘剂二次包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喷洒适当水分。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砂质、壤质或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物为大豆或玉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在探讨利用干旱、半干旱、盐碱地的方法时产生。由于持续不断的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及不合理的利用土地,使耕地退化,迫使人们必须对土地进行修复、维持和改良。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只限于天然改良剂。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其对土壤改良效果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用量大、成本高而无法大面积推广。随着变废为宝理念的普及,人们把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利用融入到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中,使土壤改良剂成本大大降低。20世纪70—80年代,土壤改良剂研发和应用进入高潮,欧美较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比利时、利比亚、科威特、法国等在这方面应用较多。其中,比利时在土壤改良剂研发和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很多单位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按其材料来源可分为4种类型,即高分子类、有机类、矿物类和其他类型。其中,高分子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天然的多糖类衍生物、木质素衍生物、腐植酸物质以及人工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氨基聚合物、聚乙烯醇类物质等;有机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秸秆类、壳质粗粉、绿肥、饼肥、堆肥、粪肥等:矿物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沸石、珍珠岩、海泡石、石膏、蛭石、膨润土等;此外,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的还有城市污泥、碱渣、高炉渣、脱硫灰等。

如何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制成不同土壤改良剂,创造性地减少灌水,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和品质,增加作物产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黄腐酸20-30%、有机物料28-43%、氮8-18%、磷6-18%、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防粘剂2-3%。

优选的,防粘剂为滑石粉或粉煤灰。

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物料、氮、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

2)混合造粒;

3)先用黄腐酸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聚合物、防粘剂二次包膜。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喷洒适当水分。

上述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砂质、壤质或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优选的种植作物为大豆或玉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产品有利于降低土壤蒸发,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强干旱区土壤保水、作物抗旱能力,减少灌水;

2、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

3、可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容重,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4、有利于降低作物蒸腾,提高光合作用、作物水肥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增产增收,种植大豆和玉米分别增产46.8%~52.3%和26.3%~29.6%,分别增收18.0%~30.9%和4.8%~12.2%;

5、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施用方法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盆栽大豆灌水量对比图;

图2盆栽大豆产量对比图;

图3盆栽大豆经济效益对比图;

图4盆栽玉米灌水量对比图;

图5盆栽玉米产量对比图;

图6盆栽玉米经济效益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有机物料28%、氮10%、磷15%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5%、防粘剂2%二次包膜,用于砂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40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砂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20.0%(参见图1),增产47.4%(参见图2),增收18.0%(参见图3)。

实施例2

将有机物料35%、氮8%、磷15%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0%、防粘剂2%二次包膜,用于壤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60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壤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11.8%(参见图1),增产52.3%(参见图2),增收29.6%(参见图3)。

实施例3

将有机物料41%、氮10%、磷18%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2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防粘剂3%二次包膜,用于粘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40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粘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12.5%(参见图1),增产46.8%(参见图2),增收30.9%(参见图3)。

实施例4

将有机物料30%、氮15%、磷8%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5%、防粘剂2%二次包膜,用于砂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35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砂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16.7%(参见图4),增产27.8%(参见图5),增收4.8%(参见图6)。

实施例5

将有机物料37%、氮15%、磷6%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0%、防粘剂2%二次包膜,用于壤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50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壤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10.0%(参见图4),增产29.6%(参见图5),增收9.2%(参见图6)。

实施例6

将有机物料43%、氮18%、磷8%混合得混合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20%包膜,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防粘剂3%二次包膜,用于粘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施用量为40kg/hm2,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粘质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和品质,节水15.8%(参见图4),增产26.3%(参见图5),增收12.2%(参见图6)。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073828.X (22)申请日 2014.02.2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8776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9.02 (73)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72)发明人 康绍忠王晓娟纪莎莎丁日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51)Int.Cl. C09K 17/40(2006.01) C09K 101/00(2006.。

2、01) (56)对比文件 CN 101215207 A,2008.07.09, CN 101235292 A,2008.08.06, CN 102372892 A,2012.03.14, CN 102911670 A,2013.02.06, 审查员 晁文彪 (54)发明名称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 提供了一种 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 土壤改良剂, 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黄腐酸 20-30%、 有机物料28-43%、 氮8-18%、 磷6-18%、 聚 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 防粘剂2- 3%, 该制备方法。

3、,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有机物料、 氮、 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 2) 混合造粒; 3) 先用黄 腐酸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 物、 防粘剂二次包膜。 本发明应用于干旱、 半干旱 地区的砂质、 壤质和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 能够 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 有利于降低作物蒸腾, 提 高光合作用、 作物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和品质, 增 产增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4877689 B 2018.03.09 CN 104877689 B 1.一种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黄腐酸20-30、 有机物料 28-43、 氮8-18、 磷6-。

4、18、 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 防粘剂2-3; 其中, 防粘剂为滑石粉或粉煤灰。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将有机物料、 氮、 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 2)混合造粒; 3)先用黄腐酸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 防粘剂二次包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2)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喷洒 适当水分。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 砂质、 壤质或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作物为大豆或玉米。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877689 B 2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 在探讨利用干旱、 半干旱、 盐碱地的方法时产 生。 由于持续不断的施用化肥、 农药、 杀虫剂及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使耕地退化, 迫使人们必 须对土地进行修复、 维持和改良。 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只限于天然改良 剂。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其对土壤改良效果有了非常 明显的。

6、提高, 但由于用量大、 成本高而无法大面积推广。 随着变废为宝理念的普及, 人们把 工业垃圾、 生活垃圾的利用融入到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中, 使土壤改良剂成本大大降低。 20世 纪7080年代, 土壤改良剂研发和应用进入高潮, 欧美较发达国家, 如美国、 前苏联、 比利 时、 利比亚、 科威特、 法国等在这方面应用较多。 其中, 比利时在土壤改良剂研发和利用方面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内很多单位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2000年 以后, 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土壤改良剂。 0003 土壤改良剂按其材料来源可分为4种类型, 即高分子类、 有机类、 矿物类和其他类 型。

7、。 其中, 高分子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天然的多糖类衍生物、 木质素衍生物、 腐植酸物质以 及人工合成的聚丙烯酰胺、 氨基聚合物、 聚乙烯醇类物质等; 有机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秸秆 类、 壳质粗粉、 绿肥、 饼肥、 堆肥、 粪肥等: 矿物类土壤改良剂主要有沸石、 珍珠岩、 海泡石、 石 膏、 蛭石、 膨润土等; 此外, 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的还有城市污泥、 碱渣、 高炉渣、 脱硫灰等。 0004 如何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制成不同土壤改良剂, 创造性地减少灌水, 降低土壤重金 属污染, 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和品质, 增加作物产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8、一种节水络合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 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黄腐酸 20-30%、 有机物料28-43%、 氮8-18%、 磷6-18%、 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15%、 防粘 剂2-3%。 0007 优选的, 防粘剂为滑石粉或粉煤灰。 0008 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 将有机物料、 氮、 磷混合制得混合物料; 0010 2) 混合造粒; 0011 3) 先用黄腐酸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盐聚合物、 防粘剂二次包膜。 0012 优选的, 在所述步骤2) 之前先将混合物料喷洒适当水分。 。

9、0013 上述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砂质、 壤质或粘质土壤上种植作物。 优 选的种植作物为大豆或玉米。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4877689 B 3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 产品有利于降低土壤蒸发, 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 增强干旱区土壤保水、 作物抗 旱能力, 减少灌水; 0016 2、 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 0017 3、 可提高土壤肥力, 降低容重, 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0018 4、 有利于降低作物蒸腾, 提高光合作用、 作物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和品质, 增产增 收, 种植大豆和玉米分别增产46.8。

10、%52.3%和26.3%29.6%, 分别增收18.0%30.9%和 4.8%12.2%; 0019 5、 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施用方法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0020 图1盆栽大豆灌水量对比图; 0021 图2盆栽大豆产量对比图; 0022 图3盆栽大豆经济效益对比图; 0023 图4盆栽玉米灌水量对比图; 0024 图5盆栽玉米产量对比图; 0025 图6盆栽玉米经济效益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将有机物料28%、 氮10%、 磷15%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

11、黄腐酸3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5%、 防粘剂2%二次 包膜, 用于砂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40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砂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 量和品质, 节水20.0% (参见图1) , 增产47.4% (参见图2) , 增收18.0% (参见图3) 。 0029 实施例2 0030 将有机物料35%、 氮8%、 磷15%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0%、 防粘剂2%二次 包膜, 用于壤。

12、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60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壤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 量和品质, 节水11.8% (参见图1) , 增产52.3% (参见图2) , 增收29.6% (参见图3) 。 0031 实施例3 0032 将有机物料41%、 氮10%、 磷18%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2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 防粘剂3%二次包 膜, 用于粘质土壤上种植的大豆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40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粘质土 壤重金属。

13、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 和品质, 节水12.5% (参见图1) , 增产46.8% (参见图2) , 增收30.9% (参见图3) 。 0033 实施例4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4877689 B 4 0034 将有机物料30%、 氮15%、 磷8%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5%、 防粘剂2%二次 包膜, 用于砂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35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砂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

14、构, 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 量和品质, 节水16.7% (参见图4) , 增产27.8% (参见图5) , 增收4.8% (参见图6) 。 0035 实施例5 0036 将有机物料37%、 氮15%、 磷6%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3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10%、 防粘剂2%二次 包膜, 用于壤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50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壤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 量和品质, 节水10.0% (参见图4) , 增产。

15、29.6% (参见图5) , 增收9.2% (参见图6) 。 0037 实施例6 0038 将有机物料43%、 氮18%、 磷8%混合得混合物料, 放入挤压造粒机中喷洒适当水分, 混合造粒后先用黄腐酸20%包膜, 再用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盐聚合物8%、 防粘剂3%二次包 膜, 用于粘质土壤上种植的玉米作底肥施用, 施用量为40kg/hm2, 施用后可明显降低粘质土 壤重金属污染, 保持土壤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和水肥利用效率以及产量 和品质, 节水15.8% (参见图4) , 增产26.3% (参见图5) , 增收12.2% (参见图6) 。 0039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 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 述, 但在本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 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4877689 B 5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104877689 B 6 图4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104877689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