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七月 文档编号:8902547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51960.7

申请日:

20180727

公开号:

CN109135505A

公开日:

2019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63/00,C09D5/08,C09D7/20

主分类号:

C09D163/00,C09D5/08,C09D7/20

申请人:

杭州和山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文项,郑跃洪,孟杰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富泰路25号

优先权:

CN20181085196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锦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空调铜管用油漆技术领域,由重量份数比为8.5‑11:1‑2: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组成;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磷酸锌、硫酸钡、甲苯、二甲苯、成膜剂、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氧化锆、方英石组成;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密度为1.336‑1.500g/cm3;稀释剂由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二甲苯、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甲苯组成。本发明中的保护漆在高湿、高盐、高温差的环境下依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功效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比为8.5-11:1-2: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组成;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磷酸锌、硫酸钡、甲苯、二甲苯、成膜剂、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氧化锆、方英石组成;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密度为1.336-1.500g/cm;所述稀释剂由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二甲苯、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甲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10-20%;磷酸锌5-10%;硫酸钡5-10%;甲苯0.1-0.3%;二甲苯8-18%;1-甲氧基-2-丙醇3-5%;异丁醇3-5%;氧化锆0.1-0.3%;方英石22-32%;成膜剂1-2%;余量为环氧树脂;所述成膜剂包括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3.5-4.3:2.2-2.8:1:2.6-3.3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异丁醇47.9-55.8%;1-乙氧基-2-丙醇20-30%;二甲苯10-20%;轻芳烃溶剂石脑油5-10%;甲苯0.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55%-60%;乙酸丁酯15%-20%;二甲苯5%-10%;3-乙氧基丙酸乙酯10%-15%;乙苯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混合,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化锆和方英石,充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S2,将二甲苯、甲苯、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相互混合,再加入磷酸锌、硫酸钡,充分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S3,将成膜剂熔融,加入至步骤S1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石,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乙酸丁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再加入二甲苯、乙苯,充分混合,获得固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形成第三混合物;步骤2,将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充分混合,获得稀释剂。 10.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充分混合,形成第四混合物;步骤二,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充分混合,获得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铜管用油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空调、电子设备专用空调等特殊空调,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能直排冷凝水。此类空调大多采用冷凝器淋水蒸发的原理将冷凝水淋在冷凝器表面。

通过冷凝器的散热原理,将冷凝水蒸发并通过风扇排至外部空间。在此过程中,冷凝器的铜管与冷凝水产生接触,然而,在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凝水的盐分含量升高,且铜管表面与所接触的冷凝水直接具有较大的温差,长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排放冷凝水,则易造成铜管发生较严重的化学腐蚀,最终导致铜管寿命缩短。

因此,一种适用于高湿、高盐、高温差的保护漆对空调铜管的保护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在高湿、高盐、高温差的环境下依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功效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由重量份数比为8.5-11∶1-2∶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磷酸锌、硫酸钡、甲苯、二甲苯、成膜剂、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氧化锆、方英石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密度为1.336-1.500g/cm3;

所述稀释剂由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二甲苯、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甲苯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稀释剂中的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二甲苯、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甲苯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有助于使本申请中获得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较好的稀释和分散作用,从而使加入的组分之间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此外,与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磷酸锌、硫酸钡、甲苯、二甲苯、成膜剂、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氧化锆、方英石组成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形成较好的复配作用,从而使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在干燥后可达到较好的致密效果,将铜管的表面充分覆盖,从而使铜管不易受到高湿、高盐、高温差的环境的影响。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比范围进行配合使用,有助于使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较好的分散、防腐蚀的效果。

此外,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密度适中,不仅不易造成成团现象,还有利于将其应用于铜管的涂抹或喷涂,从而使其均匀附着于铜管的表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2∶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在该重量份数比值下时,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耐高温差、耐高湿、耐高盐的效果更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

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10-20%;

磷酸锌5-10%;

硫酸钡5-10%;

甲苯0.1-0.3%;

二甲苯8-18%;

甲氧基-2-丙醇3-5%;

异丁醇3-5%;

氧化锆0.1-0.3%;

方英石22-32%;

成膜剂1-2%;

余量为环氧树脂;

所述成膜剂包括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均具有较好的成膜效果,且较易形成来良好的复配作用,作为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本申请中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成膜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固化后的致密性。

方英石是二氧化硅的矿物多形体,具有比表面大,孔隙率高,耐候性好,抗沉淀性好,抗热震性好等优点,与氧化锆、磷酸锌、硫酸钡一同形成相互配合,从而有助于跟环氧树脂等组分形成充分的接触并形成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3.5-4.3∶2.2-2.8∶1∶2.6-3.3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质量百分数之比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的成膜剂具有更好的成膜效果,从而使形成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更为优质,最终使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达到更好的致密、保护铜管表面的作用,使其更加耐高温差、耐高湿和耐高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稀释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异丁醇47.9-55.8%;

乙氧基-2-丙醇20-30%;

二甲苯10-20%;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5-10%;

甲苯0.1-0.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芳烃溶剂石脑油即为石脑油,与异丁醇、乙氧基-2-丙醇、二甲苯、甲苯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并且可以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互溶效果,形成的稀释剂可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形成较好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化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55%-60%;

乙酸丁酯15%-20%;

二甲苯5%-10%;

3-乙氧基丙酸乙酯10%-15%;

乙苯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乙酸丁酯、二甲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苯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固化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混合,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化锆和方英石,充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S2,将二甲苯、甲苯、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相互混合,再加入磷酸锌、硫酸钡,充分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S3,将成膜剂熔融,加入至步骤S1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石,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乙酸丁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再加入二甲苯、乙苯,充分混合,获得固化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将固化剂中的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形成第三混合物;步骤2,将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充分混合,获得稀释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尽可能多地保留醇类物质,并且能使各组分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充分混合,形成第四混合物;

步骤二,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充分混合,获得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向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加入混合形成的稀释剂,从而减小形成的第四混合物的整体的阻力,便于步骤二中加入混合形成的固化剂,有利于提高最终形成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发混合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粘度适中、质地细腻且均匀的功能,且涂抹后的保护漆可均匀覆盖于铜管的表面;

2.喷涂后,可快速干燥、成膜,均匀且牢固地粘附在铜管的表面;

3.通过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用,在高湿、高盐、高温差的环境下,可保持优异的防腐蚀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由重量份数比为10∶2∶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组成。其中,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1所示;稀释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2所示。

其中,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环氧树脂混合,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化锆和方英石,充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S2,将二甲苯、甲苯、1-甲氧基-2-丙醇、异丁醇相互混合,再加入磷酸锌、硫酸钡,充分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S3,将成膜剂熔融,加入至步骤S1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石,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乙酸丁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再加入二甲苯、乙苯,充分混合,获得固化剂。

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形成第三混合物;步骤2,将异丁醇、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充分混合,获得稀释剂。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步骤一,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充分混合,形成第四混合物;

步骤二,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充分混合,获得密度为1.336-1.500g/cm3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中,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3.5∶2.2∶1∶2.6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实施例2-5: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1所示;稀释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2所示;固化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3所示。

表1实施例1-5中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

表2实施例1-5中稀释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

表3实施例1-5中固化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

实施例6: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8.5∶2∶1。

实施例7: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固化剂、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1∶1.5∶1。

实施例8: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4.3∶2.8∶1∶3.3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实施例9: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4∶2.5∶1∶3的聚苯乙烯、阿拉伯胶、石蜡、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对比例1: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全部采用环氧树脂代替。

对比例2: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只使用相同重量份数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不使用固化剂和稀释剂,且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不包含成膜剂。

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9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作为试验样1-9,采用对比例1-2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作为对照样1-2。

试验方法:

1、分别检测试验样1-9的密度,分别记录;

2、准备工作:用洁净干燥的抹布对铜管表面进行擦拭,使铜管表面平整清洁无污物。分别采用型号为1寸的毛刷对铜管表面进行刷涂作业(一根铜管对应涂刷一种试验样品),在铜管表面均匀覆盖上一层样品,静置,使其自然干燥3小时,观察涂有不同试验样品的铜管表面的漆层情况,记录并分析;

3、试验阶段:待每根铜管表面的漆层彻底干燥后,再将分别涂刷有不同试验样品的铜管所在的空调开启,且采用保温板隔热,使每根铜管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先使温度上升到54℃,湿度保持在75%RH,保持一小时,再停机并持续用冷盐水(浓度为12%)降温1小时,至铜管的温度保在23℃;再使铜管的温度上升至54℃,如此反复进行操作,持续7天,观察所有铜管表面的情况,记录并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试验样1-9的密度如表4所示;涂刷有试验样1-9、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的漆层情况如表5所示;涂刷有试验样1-9、对照样1-2的铜管经过高湿、高盐、高温差后的情况如表5所示。

表4试验样1-9的密度

试验样品 密度(g/m3) 试验样品 密度(g/m3) 试验样1 1.440 试验样7 1.475 试验样2 1.452 试验样8 1.455 试验样3 1.336 试验样9 1.491 试验样4 1.500 对照样1 1.473 试验样5 1.392 对照样2 1.481 试验样6 1.446 / /

表5涂刷有试验样1-9、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的变化情况

铜管表面情况 涂刷试验样品3h后 经过高湿、高盐、高温差后 涂刷有试验样1的铜管 表面非常光滑、细腻 表面非常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2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3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4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5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6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7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8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9的铜管 表面光滑、细腻 表面光滑、细腻,未被腐蚀 涂刷有对照样1的铜管 表面有成团现象,还未干透 黑色锈迹明显 涂刷有对照样2的铜管 表面有成团现象,还未干透 黑色锈迹明显

由表4可知,试验样1-9的密度适中,便于进行涂刷使用。由表5可知,涂刷有试验样1-9的铜管表面,可保持光滑、细腻的外观,且经过7天反复的高温差、高盐、高湿的环境考验,依旧可使漆层表面保持光滑、细腻的外观,且未被腐蚀,因此,说明试验样1-9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功效,对铜管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而涂有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有成团现象,且经过3h,漆层还未干透,说明固化剂、稀释剂对对照样1-2的分散均匀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且经过7天的高温差、高盐、高湿的环境考验,涂有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出现了黑色锈迹,且现象较为明显,这说明:仅仅采用环氧树脂无法对在高温差、高盐、高湿环境下的铜管进行保护,也说明不使用成膜剂后,易导致成膜效果变差,从而造成漆层不够致密,难以阻挡高温差、高盐、高湿环境下的考验,最终导致铜管在一定程度上被腐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51960.7 (22)申请日 2018.07.27 (71)申请人 杭州和山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 道富泰路25号 (72)发明人 樊文项郑跃洪孟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戴锦跃 (51)Int.Cl. C09D 163/00(2006.01) C09D 5/08(2006.01) C09D 7/20(2018.01) (54)发明名称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

2、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 制备方法, 属于空调铜管用油漆技术领域, 由重 量份数比为8.5-11:1-2: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组成;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 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 磷酸锌、 硫酸 钡、 甲苯、 二甲苯、 成膜剂、 1-甲氧基-2-丙醇、 异 丁醇、 氧化锆、 方英石组成;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 密度为1.336-1.500g/cm3; 稀释剂由异丁醇、 1- 乙氧基-2-丙醇、 二甲苯、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 甲 苯组成。 本发明中的保护漆在高湿、 高盐、 高温差 的环境下依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功效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

3、N 109135505 A 2019.01.04 CN 109135505 A 1.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由重量份数比为8.5-11:1-2:1的耐腐蚀保护 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 磷酸锌、 硫酸钡、 甲 苯、 二甲苯、 成膜剂、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 氧化锆、 方英石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密度为1.336-1.500g/cm3; 所述稀释剂由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 二甲苯、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 甲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

4、脂、 固化剂、 稀释 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如 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 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10-20%; 磷酸锌5-10%; 硫酸钡5-10%; 甲苯0.1-0.3%; 二甲苯8-18%; 1-甲氧基-2-丙醇3-5%; 异丁醇3-5%; 氧化锆0.1-0.3%; 方英石22-32%; 成膜剂1-2%; 余量为环氧树脂; 所述成膜剂包括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 比为3.5-4.。

5、3:2.2-2.8:1: 2.6-3.3的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剂由如下质量百分 含量的组分组成: 异丁醇47.9-55.8%; 1-乙氧基-2-丙醇20-30%; 二甲苯10-20%;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5-10%; 甲苯0.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由如下质量百分 含量的组分组成: 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55%-60%; 乙酸丁酯15%-20%; 二甲苯5%-10%; 3-乙氧基丙酸乙酯10%-15%; 乙苯1%-3%。 7.根。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135505 A 2 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混合, 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 化锆和方英石, 充分混合, 形成第一混合物; S2, 将二甲苯、 甲苯、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相互混合, 再加入磷酸锌、 硫酸钡, 充分 混合, 形成第二混合物; S3, 将成膜剂熔融, 加入至步骤S1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 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 石, 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 充分混合, 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8.根据权利要。

7、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将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 乙酸丁酯、 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 再加入二 甲苯、 乙苯, 充分混合, 获得固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1, 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 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 形成第三混 合物; 步骤2, 将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 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 充分 混合, 获得稀释剂。 10.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8、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 充分混合, 形成 第四混合物; 步骤二, 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 充分混 合, 获得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135505 A 3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铜管用油漆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 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电梯空调、 电子设备专用空调等特殊空调, 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能直排冷 凝水。 此类空调大多采用冷凝器淋水蒸发的原理将冷凝水淋在冷凝器表面。

9、。 0003 通过冷凝器的散热原理, 将冷凝水蒸发并通过风扇排至外部空间。 在此过程中, 冷 凝器的铜管与冷凝水产生接触, 然而, 在空调运行一段时间后, 冷凝水的盐分含量升高, 且 铜管表面与所接触的冷凝水直接具有较大的温差, 长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排放冷凝水, 则 易造成铜管发生较严重的化学腐蚀, 最终导致铜管寿命缩短。 0004 因此, 一种适用于高湿、 高盐、 高温差的保护漆对空调铜管的保护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在 高湿、 高盐、 高温差的环境下依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功效的优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

10、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由重量份数比为8.5-11 1-2 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 磷酸锌、 硫酸钡、 甲 苯、 二甲苯、 成膜剂、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 氧化锆、 方英石组成;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密度为1.336-1.500g/cm3; 所述稀释剂由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 二甲苯、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 甲苯组成。 000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稀释剂中的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 二甲苯、 轻芳烃溶剂石 脑油、 甲苯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有助于使。

11、本申请中获得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较好的稀 释和分散作用, 从而使加入的组分之间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 此外, 与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 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 磷酸锌、 硫酸钡、 甲苯、 二甲苯、 成膜剂、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 氧化锆、 方英石组成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形成较好的复配作用, 从而使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在干燥后可达到较好的致密效果, 将铜管的表面充分覆盖, 从而使铜管不易受到高湿、 高 盐、 高温差的环境的影响。 0008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比范围进行配合使用, 有助 于使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较好的分散、 防腐蚀的效果。 0009。

12、 此外, 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密度适中, 不仅不易造成成团现象, 还有利 于将其应用于铜管的涂抹或喷涂, 从而使其均匀附着于铜管的表面。 0010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环氧树脂、 固化剂、 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0 2 1。 00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环氧树脂、 固化剂、 稀释剂在该重量份数比值下时, 铜管耐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9135505 A 4 腐蚀保护漆的耐高温差、 耐高湿、 耐高盐的效果更佳。 0012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 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10-20; 磷酸锌5-10; 硫酸钡5-10; 甲苯0.1。

13、-0.3; 二甲苯8-18; 甲氧基-2-丙醇3-5; 异丁醇3-5; 氧化锆0.1-0.3; 方英石22-32; 成膜剂1-2; 余量为环氧树脂; 所述成膜剂包括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00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均具有较好的成 膜效果, 且较易形成来良好的复配作用, 作为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的一部分, 有助于提高本 申请中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成膜效果, 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固化后的致密性。 0014 方英石是二氧化硅的矿物多形体, 具有比表面大, 孔隙率高, 耐候性好, 抗沉淀性 好, 抗热震性好等优点, 与氧。

14、化锆、 磷酸锌、 硫酸钡一同形成相互配合, 从而有助于跟环氧树 脂等组分形成充分的接触并形成连接。 0015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3.5-4.3 2.2-2.8 1 2.6-3.3的 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上述质量百分数之比的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 酸纤维素组成的成膜剂具有更好的成膜效果, 从而使形成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更为优质, 最终使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达到更好的致密、 保护铜管表面的作用, 使其更加耐 高温差、 耐高湿和耐高盐。 0017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稀释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

15、量的组分组成: 异丁醇47.9-55.8; 乙氧基-2-丙醇20-30; 二甲苯10-20;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5-10; 甲苯0.1-0.3。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轻芳烃溶剂石脑油即为石脑油, 与异丁醇、 乙氧基-2-丙醇、 二 甲苯、 甲苯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并且可以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互溶效果, 形成的稀释剂可 与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形成较好的混合效果。 0019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固化剂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1, 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55-60; 乙酸丁酯15-20; 二甲苯5-10;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9135505 A 5 3-乙氧基丙酸乙酯。

16、10-15; 乙苯1-3。 00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 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 乙酸丁酯、 二甲苯、 3-乙氧 基丙酸乙酯、 乙苯相互配合, 有助于提高固化效果。 0021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混合, 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 化锆和方英石, 充分混合, 形成第一混合物; S2, 将二甲苯、 甲苯、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相互混合, 再加入磷酸锌、 硫酸钡, 充分 混合, 形成第二混合物; S3, 将成膜剂熔融, 加入至步骤S1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 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 。

17、石, 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 充分混合, 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0022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 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 乙酸丁酯、 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 再加入二 甲苯、 乙苯, 充分混合, 获得固化剂。 002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有利于将固化剂中的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 0024 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 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 形成第三混 合物; 步骤2, 将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 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 充 分混合, 获。

18、得稀释剂。 00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有利于尽可能多地保留醇类物质, 并且能使各组分达到较好 的混合效果。 0026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 0027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耐腐蚀保护漆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 充分混合, 形成 第四混合物; 步骤二, 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 充分混 合, 获得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002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步骤一中, 向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加入混合形成的稀释剂, 从 而减小形成。

19、的第四混合物的整体的阻力, 便于步骤二中加入混合形成的固化剂, 有利于提 高最终形成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发混合均匀性。 0029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具有粘度适中、 质地细腻且均匀的功能, 且涂抹后的 保护漆可均匀覆盖于铜管的表面; 2.喷涂后, 可快速干燥、 成膜, 均匀且牢固地粘附在铜管的表面; 3.通过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相互配合, 形成协同作用, 在高湿、 高盐、 高 温差的环境下, 可保持优异的防腐蚀功效。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9135505 A 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

20、描述。 0031 实施例1: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由重量份数比为10 2 1的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 剂、 稀释剂组成。 其中,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1所示; 稀释 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2所示。 0032 其中,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 环氧树脂混合, 再分别加入一半质量百分数的氧 化锆和方英石, 充分混合, 形成第一混合物; S2, 将二甲苯、 甲苯、 1-甲氧基-2-丙醇、 异丁醇相互混合, 再加入磷酸锌、 硫酸钡, 充分 混合, 形成第二混合物; S3, 将成膜剂熔融, 加入至步骤S1中。

21、获得的第一混合物中, 再加入剩余的氧化锆和方英 石, 以及步骤S2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 充分混合, 获得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0033 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 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的均聚物、 乙酸丁酯、 3-乙氧基丙酸乙酯充分混合, 再加入二 甲苯、 乙苯, 充分混合, 获得固化剂。 0034 稀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将甲苯加入至轻芳烃溶剂石脑油中混合, 再加入二甲苯进行混合, 形成第三混 合物; 步骤2, 将异丁醇、 1-乙氧基-2-丙醇相互混合, 将步骤1中获得的第三混合物加入, 充 分混合, 获得稀释剂。 0035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

22、步骤一, 将稀释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 充分混合, 形成 第四混合物; 步骤二, 将固化剂中的组分充分混合后, 加入至步骤一中获得的第四混合物中, 充分混 合, 获得密度为1.336-1.500g/cm3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0036 其中, 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3.5 2.2 1 2.6的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 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0037 实施例2-5: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 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1所示; 稀释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2所示; 固化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3所。

23、示。 表1实施例1-5中腐蚀保护漆主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9135505 A 7 表2实施例1-5中稀释剂中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 表3实施例1-5中固化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表 0038 实施例6: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8.5 2 1。 0039 实施例7: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 固化剂、 稀释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1 1.5 1。 0040 实施例8: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 4。

24、.3 2.8 1 3.3的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9135505 A 8 0041 实施例9: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成膜剂由质量百分数之比为 4 2.5 1 3的聚苯乙烯、 阿拉伯胶、 石蜡、 乙酸丁酸纤维素组成。 0042 对比例1: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耐腐蚀保护漆主剂全部采用 环氧树脂代替。 0043 对比例2: 铜管耐腐蚀保护漆,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只使用相同重量份数的耐腐 蚀保护漆主剂, 不使用固化剂和稀释剂, 且耐腐蚀保护漆主剂中不包含成膜剂。 0044 试验样品:。

25、 采用实施例1-9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作为试验样1-9, 采用对比例1-2 中的铜管耐腐蚀保护漆作为对照样1-2。 0045 试验方法: 1、 分别检测试验样1-9的密度, 分别记录; 2、 准备工作: 用洁净干燥的抹布对铜管表面进行擦拭, 使铜管表面平整清洁无污物。 分 别采用型号为1寸的毛刷对铜管表面进行刷涂作业(一根铜管对应涂刷一种试验样品), 在 铜管表面均匀覆盖上一层样品, 静置, 使其自然干燥3小时, 观察涂有不同试验样品的铜管 表面的漆层情况, 记录并分析; 3、 试验阶段: 待每根铜管表面的漆层彻底干燥后, 再将分别涂刷有不同试验样品的铜 管所在的空调开启, 且采用保温板隔热,。

26、 使每根铜管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先使温度上升 到54, 湿度保持在75RH, 保持一小时, 再停机并持续用冷盐水(浓度为12)降温1小时, 至铜管的温度保在23; 再使铜管的温度上升至54, 如此反复进行操作, 持续7天, 观察所 有铜管表面的情况, 记录并进行分析。 0046 试验结果: 试验样1-9的密度如表4所示; 涂刷有试验样1-9、 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 的漆层情况如表5所示; 涂刷有试验样1-9、 对照样1-2的铜管经过高湿、 高盐、 高温差后的情 况如表5所示。 表4试验样1-9的密度 试验样品密度(g/m3)试验样品密度(g/m3) 试验样11.440试验样71.475 。

27、试验样21.452试验样81.455 试验样31.336试验样91.491 试验样41.500对照样11.473 试验样51.392对照样21.481 试验样61.446/ 表5涂刷有试验样1-9、 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的变化情况 铜管表面情况涂刷试验样品3h后经过高湿、 高盐、 高温差后 涂刷有试验样1的铜管表面非常光滑、 细腻表面非常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2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3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4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5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

28、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6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7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9135505 A 9 涂刷有试验样8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试验样9的铜管表面光滑、 细腻表面光滑、 细腻, 未被腐蚀 涂刷有对照样1的铜管表面有成团现象, 还未干透黑色锈迹明显 涂刷有对照样2的铜管表面有成团现象, 还未干透黑色锈迹明显 0047 由表4可知, 试验样1-9的密度适中, 便于进行涂刷使用。 由表5可知, 涂刷有试验样 1-9的铜管表面, 可保持光。

29、滑、 细腻的外观, 且经过7天反复的高温差、 高盐、 高湿的环境考 验, 依旧可使漆层表面保持光滑、 细腻的外观, 且未被腐蚀, 因此, 说明试验样1-9具有较好 的耐腐蚀功效, 对铜管可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48 而涂有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有成团现象, 且经过3h, 漆层还未干透, 说明固化剂、 稀释剂对对照样1-2的分散均匀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且经过7天的高温差、 高盐、 高湿的环 境考验, 涂有对照样1-2的铜管表面出现了黑色锈迹, 且现象较为明显, 这说明: 仅仅采用环 氧树脂无法对在高温差、 高盐、 高湿环境下的铜管进行保护, 也说明不使用成膜剂后, 易导 致成膜效果变差, 从而造成漆层不够致密, 难以阻挡高温差、 高盐、 高湿环境下的考验, 最终 导致铜管在一定程度上被腐蚀。 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9135505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