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8902536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5154.7

申请日:

20090519

公开号:

CN101891637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229/08,C07C227/14,C07C227/40

主分类号:

C07C229/08,C07C227/14,C07C227/40

申请人:

李其奎

发明人:

李其奎,于桂英,李炜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碧圆6号楼3单元201

优先权:

CN20091001515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以部分或全部的盐酸甘氨酸代替部分或全部的甘氨酸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尤其是在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中加入甘氨酸,以束缚母液中的氯化氢产生了盐酸甘氨酸并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生产过程。用甘氨酸做母液中氯化氢的缚酸剂,节约了氯化氢和碱,省去了母液回收甘氨酸和酸醇过程,省去了中和过程与氯化钠回收工序,简化了工艺过程;在中性状态下回收醇,减轻设备腐蚀;生产过程通过除去其中的生成水可提高产品的含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用甘氨酸、醇、酯化剂为起始原料制备甘氨酸酯盐酸盐,其中使用了部分或全部的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替代了部分或全部的甘氨酸,其特征是: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是在将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与甘氨酸相混合且经过分离部分或全部的醇或水或醇与水混合物的情况下得到的,也可以是将甘氨酸与盐酸溶液混合经过浓缩或分离后得到的。 2.按照条件1所述的方法,母液与甘氨酸混合后,可采用蒸馏浓缩方式回收得到醇、以及得到固体盐酸甘氨酸或含盐酸甘氨酸的固体混合物或含盐酸甘氨酸的浓缩液,也可经脱水处理后得到含盐酸甘氨酸的混合物,得到的含盐酸甘氨酸的浓缩液可直接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生产,或分离出固体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生产;母液与甘氨酸混合后,也可在酯化过程中进行脱水处理。 3.按照条件1~2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母液可以是与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相应的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的母液,所述的醇可以是非必须无水的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酯化剂至少可以是氯化氢、盐酸醇溶液、光气、氯化亚砜、固体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中的不限于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传统工艺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方法是采用甘氨酸、无水醇、盐酸醇溶液或无水氯化氢为原料的工艺,经过反应分离得到甘氨酸酯盐酸盐和母液;母液的处理方法是对离心得到的母液先要蒸馏浓缩得到含水和氯化氢的酸醇和浓缩液,浓缩液经降温分离得到的回收甘氨酸再返回酯化工序参与反应,回收得到含水和氯化氢的酸乙醇首先要用碱中和至PH≥7,再经过一次精馏得到94~95%含量的乙醇,最后再做成无水乙醇回收套用。存在以下问题:

(1)需对母液进行两次蒸馏,第一次得含水和氯化氢的酸醇,第二次才能得含水醇;

(2)用碱中和回收醇中的氯化氢造成了氯化氢和碱的浪费,使无水氯化氢及盐酸乙醇制的消耗高;

(3)母液回收过程酸乙醇对设备腐蚀严重;

(4)回收的酸醇中和后还要分离氯化钠,造成操作烦琐和醇的损耗,并产生盐坭;

(5)产品含量低,通常仅有95%。

为了提高甘甘酸酯盐酸盐的含量,专利CN1202481A采取了重结晶的方式,专利CN1733705A采用氯化亚砜代替氯化氢的方式。迄今为止没有专利或文献记载有关将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产生的母液与甘氨酸混合产生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并用于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母液中的氯化氢在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工艺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改变靠酸碱中和的母液处理方法,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操作过程,减轻设备腐蚀,降低污染,并使甘氨酸酯盐酸盐含量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甘氨酸、醇、酯化剂为起始原料制备甘氨酸酯盐酸盐,其中使用了部分或全部的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替代了部分或全部的甘氨酸。

如上所述的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是在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中加入甘氨酸的情况下得到的,也可以是将甘氨酸与盐酸溶液混合经过浓缩或分离后得到的。

在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中加入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原料甘氨酸,以束缚母液中的氯化氢并经过回收操作得到了盐酸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在母液中加入甘氨酸后,可先采用蒸馏浓缩方式回收得到醇、盐酸甘氨酸或含盐酸甘氨酸的混合物,或经脱水处理后得到含盐酸甘氨酸的混合物,得到的含盐酸甘氨酸的混合物可直接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酯化过程,或分离出固体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酯化过程;按照本方案,还可以直接将母液、甘氨酸或盐酸甘氨酸、相应的醇与酯化剂合并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生产过程,并在该过程进行脱水处理。

按照上述的方法,各物料可一次或分次投入、可进行连续或间歇反应。

按照上述的方法,脱水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共沸脱水、树脂吸附脱水、无机物吸附脱水、复合吸水材料脱水方式。

按照上述的方法,所述的母液可以是与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相应的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的母液。

按照上述所述的方法,所述的醇可以是非必须无水的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

按照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酯化剂至少可以是氯化氢、盐酸醇溶液、光气、固体光气、氯化亚砜或氯甲酸三氯甲酯中的不限于一种。

如上所述的方法,可以对反应液和母液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剂可以选用但不限于使用活性炭。

本发明的优点:

①甘氨酸做母液中氯化氢的缚酸计,可在中性状态下回收醇,经一次蒸馏即可得含水醇,减轻设备腐蚀。

②节约了氯化氢和碱,省去了母液回收甘氨酸和回收含水和氯化氢的酸醇过程。

③省去了中和工序和氯化钠回收工序,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污染。

④生产过程通过采用除去其中的生成水等方式可提高产品的含量。

实施例:下面用实例对本方案做非限制说明:

实施例1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装置的三口瓶内加入130ml无水乙醇、甘氨酸30g,控制在20~30℃通入HCl气体28g,逐渐提升温度,并在60~70℃保温5小时,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49.2g,含量96.2%。

实施例2

在旋转蒸发器内加入实施例1的母液,甘氨酸30g,加热回收乙醇直至固体剩余物干燥,回收乙醇含量93.4%、PH中性,固体物加130ml无水乙醇,控制在20~30℃通入HCl气体15g,并在60~70℃保温5小时,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6.2g,含量95.7%。

实施例3

在蒸馏瓶内加入实施例2的母液,甘氨酸30g,加热回收乙醇,回收乙醇含量94.1%、PH中性,浓缩液降温至20℃,分离得含盐酸甘氨酸的固体,与130ml无水乙醇混合,控制在20~30℃加入氯化亚砜20g,并在回流保温3小时,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1.3g,含量98.4%。

实施例4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装置的三口瓶内加入实施例3的母液,无水乙醇50ml,甘氨酸30g,环己烷30ml,控制在20~30℃通入HCl气体15g,加热回流至出水停止,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6.3g,含量98.2%。

实施例5

在旋转蒸发器内加入40g37%浓盐酸、甘氨酸30g,加热蒸除水份得含盐酸甘氨酸的固体,加入130ml无水乙醇,通入15gHCl气体并在70~75℃保温5小时,过滤,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1.2g,含量95.3%。

实施例6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装置的三口瓶内加入甘氨酸30g、实施例5的母液和30ml回收环己烷,加热回流至出水基本停止,补加50ml无水乙醇,20~30℃通入HCl气体20g,逐渐提升温度,并在60~70℃保温5小时,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4.7g,含量95.7%。

实施例7

在旋转蒸发器内40g37%浓盐酸、甘氨酸30g,加热蒸除水份得盐酸甘氨酸,加入130ml无水乙醇,加入20g氯化亚砜,并在回流保温3小时,降温到10℃,分离结晶,固体用20ml冷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54.2g,含量98.7%。

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甘氨酸酯盐酸盐的合成及其母液的处理方法,以部分或全部的盐酸甘氨酸代替部分或全部的甘氨酸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尤其是在生产甘氨酸酯盐酸盐的母液中加入甘氨酸,以束缚母液中的氯化氢产生了盐酸甘氨酸并用于甘氨酸酯盐酸盐的生产过程。用甘氨酸做母液中氯化氢的缚酸剂,节约了氯化氢和碱,省去了母液回收甘氨酸和酸醇过程,省去了中和过程与氯化钠回收工序,简化了工艺过程;在中性状态下回收醇,减轻设备腐蚀;生产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