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902481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19379.7

申请日:

20180724

公开号:

CN109135371A

公开日:

2019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4/02,C09D4/06,C09D7/61

主分类号:

C09D4/02,C09D4/06,C09D7/61

申请人:

张家港市五湖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靖,徐再,陆磊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范港村张家港市五湖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810819379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马丽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70~100份,乙酸乙酯20~30份,甲苯5~15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增稠剂0.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乙酸乙酯25~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以及防紫外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70~100份,乙酸乙酯20~30份,甲苯5~15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增稠剂0.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乙酸乙酯25~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80~100份,乙酸乙酯22~30份,甲苯8~15份,纳米二氧化硅4~10份,分散剂1.5~3份,消泡剂0.25~0.5份,流平剂0.2~0.5份,增稠剂1.2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乙酸乙酯28~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90~100份,乙酸乙酯26~30份,甲苯11~15份,纳米二氧化硅7.5~10份,分散剂2.25~3份,消泡剂0.4~0.5份,流平剂0.35~0.5份,增稠剂1.7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5~40份,乙酸乙酯32~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类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有机改性膨润土、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紫外线的能量可引发皮肤老化、甚至容易导致皮肤癌,也可导致各种窗户帘及地板、塑料和印刷品的褪色。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防紫外线照射的危害,特别是汽车前风挡玻璃和居室、办公室等门窗玻璃对人们的生活直接造成危害。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防紫外线剂或涂料有以下问题,TiO2在UY-B具有有效的吸收范围,在UV-A波段效果不好,特别是添加到各种树脂中防紫外效果更不理想,也容易团聚,氧化锌UV-A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是由于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ZnO粉体,团聚较严重,透明性和防紫外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不能直接使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和居家办公室等建筑玻璃上。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70~100份,乙酸乙酯20~30份,甲苯5~15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增稠剂0.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乙酸乙酯25~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80~100份,乙酸乙酯22~30份,甲苯8~15份,纳米二氧化硅4~10份,分散剂1.5~3份,消泡剂0.25~0.5份,流平剂0.2~0.5份,增稠剂1.2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乙酸乙酯28~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90~100份,乙酸乙酯26~30份,甲苯11~15份,纳米二氧化硅7.5~10份,分散剂2.25~3份,消泡剂0.4~0.5份,流平剂0.35~0.5份,增稠剂1.7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5~40份,乙酸乙酯32~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类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有机改性膨润土、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以及防紫外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70~100份,乙酸乙酯20~30份,甲苯5~15份,纳米二氧化硅1~1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1~0.5份,流平剂0.1~0.5份,增稠剂0.5~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乙酸乙酯25~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有机硅类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有机改性膨润土、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

下述以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70份,乙酸乙酯20份,甲苯5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分散剂1份,消泡剂0.1份,流平剂0.1份,增稠剂0.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乙酸乙酯2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1进行混合。

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80份,乙酸乙酯22份,甲苯8份,纳米二氧化硅4份,分散剂1.5份,消泡剂0.25份,流平剂0.2份,增稠剂1.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0份,乙酸乙酯28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实施例3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90份,乙酸乙酯26份,甲苯11份,纳米二氧化硅7.5份,分散剂2.25份,消泡剂0.4份,流平剂0.35份,增稠剂1.7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乙酸乙酯32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实施例4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A组成:丙烯酸树脂100份,乙酸乙酯30份,甲苯15份,纳米二氧化硅10份,分散剂3份,消泡剂0.5份,流平剂0.5份,增稠剂2.5份;B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40份,乙酸乙酯35份;其中,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4:1进行混合。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1~4中的防紫外涂料的防污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配方得到的防紫外涂料综合性能良好,其中涂层硬度达到了3H标准,附着力达到了0级,紫外屏蔽率达到了96.5%以上,可见光透过率达到了82.6%以上,具有优良的涂层性能以及紫外线屏蔽率,同时达到了高的可见光透过率。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19379.7 (22)申请日 2018.07.24 (71)申请人 张家港市五湖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 镇范港村张家港市五湖新材料技术开 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靖徐再陆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304 代理人 马丽丽 (51)Int.Cl. C09D 4/02(2006.01) C09D 4/06(2006.01) C09D 7/61(2018.01) (54)发明。

2、名称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按照 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70100份, 乙 酸乙酯2030份, 甲苯515份, 纳米二氧化硅1 10份, 分散剂13份, 消泡剂0.10.5份, 流平 剂0.10.5份, 增稠剂0.52.5份; B组成: 甲基 丙烯酸甲酯2040份, 乙酸乙酯25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 进行混合。 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具有良好的附 着性能以及防紫外性能, 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 透过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9135371 A 2019.01.04 CN 10。

3、9135371 A 1.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70 100份, 乙酸乙酯2030份, 甲苯515份, 纳米二氧化硅110份, 分散剂13份, 消泡剂0.1 0.5份, 流平剂0.10.5份, 增稠剂0.5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 乙酸乙 酯25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80100份, 乙酸乙酯2230份, 甲苯815份, 纳米二氧化硅410份, 分散剂 1.53份, 消泡。

4、剂0.250.5份, 流平剂0.20.5份, 增稠剂1.25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 酸甲酯3040份, 乙酸乙酯28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 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90100份, 乙酸乙酯2630份, 甲苯1115份, 纳米二氧化硅7.510份, 分散 剂2.253份, 消泡剂0.40.5份, 流平剂0.350.5份, 增稠剂1.752.5份; B组成: 甲基丙 烯酸甲酯3540份, 乙酸乙酯32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 4:1进。

5、行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成与所 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 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硅类消泡剂为聚二 甲基硅氧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 有机改性膨润土、 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135371 A 2 一种防紫外。

6、涂料的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紫外线的能量可引发皮肤老化、 甚至容易导致皮肤癌, 也可导致各种窗户帘及地 板、 塑料和印刷品的褪色。 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防紫外线照射的危害, 特别是汽车前风挡玻 璃和居室、 办公室等门窗玻璃对人们的生活直接造成危害。 0003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防紫外线剂或涂料有以下问题, TiO2在UY-B具有有效的吸收 范围, 在UV-A波段效果不好, 特别是添加到各种树脂中防紫外效果更不理想, 也容易团聚, 氧化锌UV-A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 但是由于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ZnO粉体, 团聚。

7、较严 重, 透明性和防紫外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也不能直接使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和居家办公室等 建筑玻璃上。 0004 为此, 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70100份, 乙酸乙 酯2030份, 甲苯515份, 纳米二氧化硅110份, 分散剂13份, 消泡剂0.10.5份, 流平 剂0.10.5份, 增稠剂0.52.5份; B组成。

8、: 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 乙酸乙酯25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0008 优选的,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80100份, 乙酸乙酯2230份, 甲 苯815份, 纳米二氧化硅410份, 分散剂1.53份, 消泡剂0.250.5份, 流平剂0.20.5 份, 增稠剂1.25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3040份, 乙酸乙酯2835份; 其中, 所述A 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0009 优选的,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90100份, 乙酸乙酯2630份, 甲 苯1115份, 。

9、纳米二氧化硅7.510份, 分散剂2.253份, 消泡剂0.40.5份, 流平剂0.35 0.5份, 增稠剂1.75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3540份, 乙酸乙酯32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0010 优选的,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0011 优选的,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0012 优选的,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0013 优选的, 所述有机硅类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4 优选的, 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 有机改性膨润土、 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

10、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性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9135371 A 3 能以及防紫外性能, 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 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 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17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70100 份, 乙酸乙酯2030份, 甲苯515份, 纳米二氧化硅110份, 分散剂13份, 消泡剂。

11、0.1 0.5份, 流平剂0.10.5份, 增稠剂0.5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2040份, 乙酸乙酯 25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4:1进行混合。 0018 优选的,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所述有机硅类 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增稠剂选自聚酰胺蜡、 有机改性膨润土、 氢化蓖麻油中的一 种。 0020 下述以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中的防紫外涂料的配方。 0021 实施例1 0022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70份, 乙。

12、酸乙酯20份, 甲苯5份, 纳米二氧化 硅1份, 分散剂1份, 消泡剂0.1份, 流平剂0.1份, 增稠剂0.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 乙酸乙酯2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2:1进行混合。 0023 实施例2 0024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80份, 乙酸乙酯22份, 甲苯8份, 纳米二氧化 硅4份, 分散剂1.5份, 消泡剂0.25份, 流平剂0.2份, 增稠剂1.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30份, 乙酸乙酯28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0025 实施例3 0026 按照重量份组成。

13、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90份, 乙酸乙酯26份, 甲苯11份, 纳米二氧 化硅7.5份, 分散剂2.25份, 消泡剂0.4份, 流平剂0.35份, 增稠剂1.7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 甲酯35份, 乙酸乙酯32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3:1进行混合。 0027 实施例4 0028 按照重量份组成为: A组成: 丙烯酸树脂100份, 乙酸乙酯30份, 甲苯15份, 纳米二氧 化硅10份, 分散剂3份, 消泡剂0.5份, 流平剂0.5份, 增稠剂2.5份; B组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40 份, 乙酸乙酯35份; 其中, 所述A组成与所述B组成按照重量之比为4:1进。

14、行混合。 0029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14中的防紫外涂料的防污性能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根据上 述各实施例中的配方得到的防紫外涂料综合性能良好, 其中涂层硬度达到了3H标准, 附着 力达到了0级, 紫外屏蔽率达到了96.5以上, 可见光透过率达到了82.6以上, 具有优良 的涂层性能以及紫外线屏蔽率, 同时达到了高的可见光透过率。 0030 最后,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 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 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 要素。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9135371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