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90238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3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804893.0

申请日:

1998.04.23

公开号:

CN1255058A

公开日:

2000.05.3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4.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4; A61K31/085; A61K31/35; C07D307/79; C07D493/10

主分类号:

A61K31/34; A61K31/085; A61K31/35; C07D307/79; C07D493/10

申请人: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发明人:

进士修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7.05.08 JP 154260/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隗永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通式(1)所示化合物、其可能的光学异构体、或其医药上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酰基,R2表示低级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R4、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或者,R2和R4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5和R6可一起形成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烷基取代的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

权利要求书

1: 含有通式(1)所示化合物、其可能的光学异构体、以及医药上允 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 式中R 1 表示氢原子、酰基或芳基烷氧基羰基,R 2 表示低级烷基,R 3 表 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R 4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 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可具 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烷基;或者,R 2 和R 4 可以和 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环烷基、或 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烷基取代的 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但是,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 环时R 6 不存在。
2: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 氢原子、碳数1~10的酰基或芳基烷氧基的碳数为7~11的芳基烷氧 基羰基,R 2 表示碳数1~6的烷基,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R 4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20 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20的烯基或炔基、可具有取代基的 碳数6~2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20的芳基烷基;或者, R 2 和R 4 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 成碳数3~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 子、硫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取代的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
3: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动脉硬化症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氢 原子,R 2 表示碳数1~6的烷基,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 R 4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 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6~ 1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或者,R 2 和R 4 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碳数 5~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取代 的杂环基团。
4: 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动脉硬化症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氢 原子,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3 表示氢原子 或碳数1~6的烷基,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 的碳数1~1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 代基的碳数6~1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 或者,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碳数5~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 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取代的杂环基团。
5: 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动脉硬化症预防、治疗剂,R 1 表示氢原子, 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二氢呋喃环,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 基,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 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6~ 1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或者,R 5 和R 6 一起形成碳数5~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 被氧原子取代的杂环基团。
6: 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其中的动脉硬 化症是冠状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阻塞性动脉 硬化症、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症和老年性动脉硬化症。
7: 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含有从下列化 合物组中选出的化合物或其医药上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4,6-二叔丁基-2,2-二正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己烷、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庚烷、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辛烷、 4,6-二叔丁基-2,2-二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4,6-二叔丁基-2,2-二正己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2,2-二异戊基-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其有效成分为4, 6-二叔丁基-2,2-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或其医 药上允许的盐。
9: 含有通式(1)所示化合物、其可能的光学异构体、以及医药上允 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 式中R 1 表示氢原子、酰基或芳基烷氧基羰基,R 2 表示低级烷基,R 3 表 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R 4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 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可具 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烷基;或者,R 2 和R 4 可以和 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环烷基、或 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烷基取代的 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但是,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 环时R 6 不存在。
10: 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氢原 子,碳数1~10的酰基或芳基烷氧基的碳数为7~11的芳基烷氧基羰 基,R 2 表示碳数1~6的烷基,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 4 、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20的烷 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20的烯基或炔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 6~2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20的芳基烷基;或者,R 2 和R 4 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 碳数3~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 子、硫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取代的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
11: 根据权利要求10记载的黄瘤病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氢原 子,R 2 表示碳数1~6的烷基,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R 4 、 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的烷 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6~10 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或者,R 2 和R 4 可 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碳数5~ 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取代的 杂环基团。
12: 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黄瘤病预防、治疗剂,其中R 1 表示氢原 子,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 3 表示氢原子或 碳数1~6的烷基,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 的碳数1~1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 代基的碳数6~1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 或者,R 5 和R 6 可一起形成碳数5~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 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取代的杂环基团。
13: 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黄瘤病预防、治疗剂,R 1 表示氢原子,R 2 和R 4 与氧原子一起形成二氢呋喃环,R 3 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6的烷 基,R 5 、和R 6 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1~10 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2~10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6~ 10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数7~11的芳基烷基;或者,R 5 和R 6 一起形成碳数5~8的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 被氧原子取代的杂环基团。
14: 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其中的黄瘤病并 发神经症状或白内障。
15: 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含有从如下化合 物组中选出的化合物或其医药上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4,6-二叔丁基-2,2-二正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己烷、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庚烷、 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 -环辛烷、 4,6-二叔丁基-2,2-二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4,6-二叔丁基-2,2-二正己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2,2-二异戊基-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 喃。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其有效成分为4,6 -二叔丁基-2,2-二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或其医 药上允许的盐。

说明书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

    技术范围

    本发明涉及动脉硬化症或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更详细地说就是涉及以2,6-二叔丁基苯酚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动脉硬化症或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

    背景技术

    对于动脉硬化症和黄瘤病的发病、进展,已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变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Steinberg,D.,Parthasarathy,S.,Carew,T.E.,Khoo,J.C.和Witztum,J.L.超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修饰促进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320;915-924,1989)。但是,作为抗氧化剂的丙丁酚(probucol)在临床试验中对动脉硬化没有显示出治疗效果(Walldius,G.,Erikson,U.,Olsson,A.,Bergstrand,L.,Hadell,K.,Johansson,J.,Kaijser,L.,Lassvik,C.,Molgaard,J.,Nilsson,S.,Elinder,L.S.,Stenport,G.和Holme,I.丙丁酚对股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the Probucol QuantitativeRegression Swedish Trial(PQRST).Am.J.Cardiol,84,875-883,1994)。

    迄今为止,关于动脉硬化症的治疗,已有报道作为高血脂症治疗剂的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动脉硬化症的发展(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 Group RandomisedTrial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in 4444 patients with coronaryheart disease:the 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Study(4S).柳叶刀(Lancet)344,1383-1389,1994.)。但是,用高血脂症治疗剂的治疗仅限于高血脂症患者,而且对家族性高血脂症的动脉硬化无效。高血脂症治疗剂减少LDL,从而减少氧化变性的LDL的量,结果显示出抗动脉硬化作用。

    另一方面,人们期待能够直接防止LDL氧化的抗氧化物质作为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但目前含有上述丙丁酚的在临床上具有充分疗效的药物还尚未发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临床上具有充分疗效的新型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

    发明地公开

    本发明者们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对家兔动脉硬化模型和小鼠动脉硬化模型具有很强的动脉硬化抑制作用,而且对小鼠黄瘤病模型具有强大的黄瘤病抑制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式中R1表示氢原子、酰基或芳基烷氧基羰基,R2表示低级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R4、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烷基;或者,R2和R4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5和R6可一起形成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烷基取代的氮原子所取代而形成杂环基团。但是,R2和R4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时R6不存在。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如特开平6-206842号公报中记载的,作为动脉硬化症和心肌梗塞等的治疗剂很有用,是对动脉硬化症引起的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缺血性器官障碍有效的抗氧化剂,且公开了其涉及抗氧化作用的数据,但并没有动物模型的实验例。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关于通式(1)所示化合物的R1的定义,作为酰基优选碳数1~10的酰基,具体地说例如有乙酰基、甲酰基、丙酰基和苯甲酰基。此外,作为芳基烷氧基羰基,优选芳基烷氧基的碳数为7~11的芳基烷氧基羰基,具体地说有苄氧基羰基。

    R1优选氢原子或酰基,更优选氢原子。R1为酰基时,优选乙酰基。

    R2和R3中的低级烷基表示碳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

    R3优选氢原子。

    作为R4、R5和R6的烷基,优选碳数1~20、更优选碳数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和癸基。烯基优选碳数2~20、更优选碳数2~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例如有乙酰基、烯丙基、丁酰基、戊烯基、牦牛儿基和法尼基。炔基优选碳数2~20、更优选碳数2~10的直链或支链炔基,例如有乙炔基、丙炔基和丁炔基。作为芳基,优选碳数6~20、更优选碳数6~10的基团,例如有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和菲基。芳基烷基是指烷基上被芳香烃取代的一价取代基,优选碳数7~20、更优选碳数7~11的芳基烷基,例如有苄基和苯乙基。

    这里的烷基、烯基、炔基、芳基和芳基烷基,可以被卤素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碳数6~10的芳氧基、羟基、氨基、硝基和三氟甲基等一种以上的基团所取代。作为具体的卤素原子,例如有氯、溴、碘和氟;作为低级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作为烷氧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和叔丁氧基;作为芳氧基,例如有苯氧基、3,5-二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氧基和萘氧基。

    优选R2和R4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分别和通式(1)的苯环一起形成苯并呋喃环和二氢苯并呋喃环等。特别优选R2和R4与氧原子一起形成二氢苯并呋喃环,R2和R4与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时R6不存在。

    作为R5和R6形成的环烷基,优选碳数3~8的环烷基,例如有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和环辛基等。作为环戊基的环上的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碳数1~6的烷基取代氮原子所取代的杂环基,例如有四氢噻喃基、N-甲基哌啶基和四氢吡喃基等。优选氧原子取代的杂环,特别优选四氢吡喃基。

    在具有如上取代基的通式(1)的化合物中,作为其特别优选的化合物,例如有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乙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正丙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正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辛基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辛基-2,3-二氢苯并呋喃、2,4,6-三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异丙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苯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苄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氯甲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环戊烷、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环己烷、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环庚烷、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1’-环辛烷、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螺环-4’-四氢吡喃、5-羟基-4,6-二叔丁基-2,2-二甲基-7-丙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甲基苯并呋喃、2,4,6-三叔丁基-5-羟基苯并呋喃、2,6-二叔丁基-3-甲基-4-丙氧基苯酚、4-烯丙氧基-2,6-二叔丁基-3-甲基苯酚、1,3-二(3,5-二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氧基)丙烷、4,6-二叔丁基-2,2-二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正辛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正庚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2,2-二正己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2,2-二异戊基-4,6-二叔丁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3(E)、7(E)、11-三烯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2,3-二氢苯并呋喃、4,6-二叔丁基-5-羟基-2-(5-羟基-4-甲基-3(E)-戊烯基)-2-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等。

    本发明所用的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按特开平6-206842号公报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

    本发明的动脉硬化症或黄瘤病的预防、治疗剂是将作为有效成分的通式(1)的化合物配合生理上无害的固体或液体的制剂载体,以各种医药组合物进行使用。此医药组合物可根据给药方法制成各种剂型使用。作为剂型,例如有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水剂、糖浆剂、悬浊剂、乳浊剂或注射剂等。作为制剂载体,可以使用常用的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包衣剂、助溶剂、乳化剂、悬浊化剂、稳定剂或溶剂等。

    本发明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上述医药组合物可以进行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等的非口服给药、用缓释制剂的缓释给药或用局部给药导管等的局部给药。

    此外,根据本发明,动脉硬化症或黄瘤病的预防或治疗所必需的通式(1)所示化合物的实际给药量因患者年龄、症状的程度、给药途径等不同而不同,对成人来说一般允许的有效一日用量例如为1~1000毫克,优选100~300毫克。此用量对于需要预防或治疗的患者优选在一天内分1~3次给予。

    实施例

    下面就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4,6-二叔丁基-2,2-二正戊基-5-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

    标题化合物按特开平6-206842号公报记载的方法进行合成。实验例1:对体内动脉硬化模型的作用(1)

    为了评价对体内动脉硬化模型的作用,就Watanabe HeitableHyperlipidemic(WHHL)家兔研究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动脉硬化抑制效果。

    具体地说,每组5只WHHL家兔(Kb1:雄、2~3月龄),共4组,经过1周驯化后,其中3组在6个月内以每天一次的限制给食(40克/千克)分别给予含有1%的丙丁酚、0.2%和0.5%的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通常饲料。剩下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的通常饲料,作为对照组。

    动脉硬化病变的测定,在给予化合物6个月后进行,对采取的大动脉样品的切开内面进行拍照,将大动脉分成连续的3个部分(弓部、胸部、腹部),对各个部位作为动脉硬化病变的白色脂肪沉积面积和总面积进行图像解析,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就弓部和大动脉全部,以脂肪沉积面积对总面积的比例进行评价。评价所用的个体数各组为4或5只。

    发生动脉硬化病变的胸部的结果和大动脉全部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WHHL家兔大动脉的动脉硬化病变的抑制作用给药量对照组丙丁酚1%          实施例化合物10.5%0.2%例数4555弓部病变(%)全体病变(%)76.7±2.673.1±4.653.9±5.6*25.2±2.6**52.6±7.4*37.4±5.7**65.7±3.744.3±6.8**均值±标准差  *;P<0.05    **;P<0.0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化合物显示出对WHHL家兔动脉硬化的较强抑制作用。此外,其动脉硬化抑制作用在用量为丙丁酚的1/2时和丙丁酚相等。实验例2:对体内动脉硬化模型的作用(2)

    为评价对体内动脉硬化模型的作用,研究实施例1的化合物对LDL受体缺陷小鼠的动脉硬化抑制作用。

    具体地说,每组5~10只LDL受体缺陷小鼠(CSK:雄、雌,6周龄),共4组,经过1周驯化后,其中的2组分别用含有0.5%的丙丁酚和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胆固醇含量1.25%)自由摄取13周。其余2组中的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既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也不含有高脂肪的正常食物。

    动脉硬化病变的测定在给予化合物13周后进行,将采取的大动脉弓部样品的横切片进行苏丹IV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图像解析,测定动脉硬化病变部位的面积。对于染色的弓部大动脉切片,算出各个个体动脉硬化病变部位的面积的平均值。评价所用的个体数,雌性正常食物组为5只,其它组为7~9只。

    动脉硬化病变面积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对LDL受体缺陷小鼠的动脉硬化病变的抑制作用  对照组   丙丁酚     实施例   化合物1   正常食物组  例数  (雄)  (雌)  8  9   8   7   7   8   8   5  动脉硬化  病变(平方毫米)  雄  雌  0.306±0.033  0.270±0.042   0.376±0.045   0.245±0.024   0.185±0.027*   0.192±0.031   0.004±0.002**   0.001±0.001**

    均值±标准差  *;P<0.05  **;P<0.01

    如表2所示,实施例1的化合物显示出对LDL受体缺陷小鼠动脉硬化的强大抑制作用。此外,抗氧化剂丙丁酚对此模型未见动脉硬化抑制作用。实验例3:对体内动脉硬化的作用(3)

    为评价对体内动脉硬化的作用,研究实施例1的化合物对LDL受体·阿朴脂蛋白E(载脂蛋白E)双重缺陷(LDL受体ApoE双重缺陷)小鼠的动脉硬化抑制作用。

    具体地说,每组5~10只LDL受体ApoE双重缺陷小鼠(CSK:雌,6周龄),共4组,经过1周驯化后,其中的2组分别用含有0.5%的丙丁酚和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胆固醇含量1.25%)自由摄取6个月。其余2组的其中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既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也不含有高脂肪的正常食物。

    动脉硬化病变的测定在给予化合物6个月后进行,将采取的大动脉弓部样品的横切片进行苏丹IV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图像解析,测定动脉硬化病变部位的面积。对于染色的弓部大动脉切片,算出各个个体动脉硬化病变部位的面积的平均值。评价所用的个体数,正常食物组为2只,其它组为5~6只。

    动脉硬化病变面积的结果如表3所示。表3对LDL受体ApoE双重缺陷小鼠动脉硬化病变的抑制作用  对照组  丙丁酚  实施例化合物1  正常食物组  例数  5  6   5  2  动脉硬化病变  (平方毫米)  0.464±0.082  0.451±0.052   0.150±0.017**  0.000±0.000**

    均值±标准差  **;P<0.01

    如表3所示,实施例1的化合物对LDL受体ApoE双重缺陷小鼠的动脉硬化显示出强大的抑制作用。此外,抗氧化剂丙丁酚对此模型未见动脉硬化抑制作用。实验例4:对体内黄瘤病模型的作用

    为评价对体内黄瘤病模型的作用,研究实施例1的化合物对LDL受体缺陷小鼠的黄瘤病抑制作用。

    具体地说,每组5~10只LDL受体缺陷小鼠(CSK:雌、雄,6周龄),共4组,经过1周驯化后,其中的2组分别用含有0.5%的丙丁酚和实施例1的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胆固醇含量1.25%)自由摄取13周。其余2组的其中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的高脂肪食物,作为对照组,其它一组按相同方法给予既不含有丙丁酚和实施例1化合物也不含有高脂肪的正常食物。

    黄瘤病的测定在给予化合物13周后进行,对外观进行评分。对于黄瘤病的分数,对两前肢的黄瘤病和眼皮的黄瘤病进行评分,算出合计的分数。评价所用的个体数,雌性正常食物组为5只,其它组为7~9只。

    黄瘤病评分的结果如表4所示。表4对LDL受体缺陷小鼠黄瘤病的抑制作用   对照组   丙丁酚  实施例化合物1  正常食物组  例数  (雄)  (雌)   8   9   8   7   7   8   8   5  黄瘤病  分数  雄  雌   1.13±0.24   2.44±0.24   3.13±0.30**   3.43±0.30*   0.29±0.20**   1.25±0.25**   0.0±0.0**   0.0±0.0**均值±标准差  *;P<0.05    **;P<0.01

    如表4所示,实施例1的化合物显示出对LDL受体缺陷小鼠的黄瘤病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抗氧化剂丙丁酚对此模型未见黄瘤病抑制作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以本发明的2,6-二叔丁基苯酚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动脉硬化症、黄瘤病、黄瘤病并发的神经症状和白内障的预防、治疗剂对WHHL家兔、LDL受体缺陷小鼠、LDL受体ApoE双重缺陷小鼠的动脉硬化显示出强大的动脉硬化抑制作用,对LDL受体小鼠显示出强大的黄瘤病抑制作用,因此对于动脉硬化症、黄瘤病、黄瘤病并发的神经症状和白内障的预防或治疗很有用。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通式(1)所示化合物、其可能的光学异构体、或其医药上允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动脉硬化症的预防、治疗剂,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酰基,R2表示低级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R4、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或者,R2和R4可以和氧原子一起形成呋喃环或二氢呋喃环,R5和R6可一起形成环烷基、或环烷基的环上一个以上的任意亚甲基被氧原子、硫原子或烷基取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