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8902042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23002.8

申请日:

20101218

公开号:

CN102532276A

公开日:

2012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K7/64,C07K1/20,C07K1/16,A61K38/12,A61P31/04

主分类号:

C07K7/64,C07K1/20,C07K1/16,A61K38/12,A61P31/04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

发明人:

姬志勤,吴文君,魏少鹏

地址:

712100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61号信箱

优先权:

CN20101062300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环六肽抗菌化合物yanglingmycin d,属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氨基酸组成包括缬氨酸,2-甲氨基丙酸、哌嗪-3-羧酸以及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各氨基酸的构型为l-型或d-型。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的环六肽抗菌化合物yanglingmycin D,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yanglingmycin D由一分子缬氨酸、2-甲氨基丙酸、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和三分子哌嗪-3-羧酸共计四种氨基酸组成,各氨基酸的构型为L-型或D-型。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制得。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自从青霉素出现以来,抗生素已经挽救了数以 亿计的人类生命,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人们也日渐认识到其负面作用,耐药性细菌 的出现即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克服细菌的抗药性,必须开发结构更为新颖的新抗生素。

申请人在发明专利“环六肽抗菌化合物”(申请号:200910127994.2)中公开了一类新型 环六肽抗菌化合物,主要包括yanglingmycin A,B和C三个组分,其氨基酸组成包括缬氨酸 和其它非常见氨基酸,如2-甲氨基丙酸、哌嗪-3-羧酸以及6-氯-3α-羟基-1,2,3,3α,8,8α- 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等。Yanglingmycins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杆 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又从同一生物资源(Streptomyces alboflavus发酵液)中获得了一 个新化合物,命名为Yanglingmycin D。上文述及的yanglingmycin A,B和C,以及与此结 构类似的抗生素(如himastatin和chloptosin)其结构中均含有一个相同的氨基酸,即:6-氯 -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Yanglingmycin D为该类抗生素 中首个结构中不含卤素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环六肽抗菌化合物yanglingmycin D,它具有新颖的分子结 构,而且对多种病原细菌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该抗菌化合物的方法。

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了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结 构式如下所示。

Yanglingmycin D由一分子缬氨酸、2-甲氨基丙酸、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 咯[2,3-并]吲哚-2-羧酸和三分子哌嗪-3-羧酸共计四种氨基酸组成,各氨基酸的构型为L-型或 D-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Yanglingmycin D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杆菌 (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 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重要的抗性菌,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一

Yanglingmycin D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Streptomyces alboflavus发酵液(100L)经200目筛网过滤后,用草酸调pH 3.5,静置、 过滤,加NaOH调滤液至中性,用2kg HPD-400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过夜。将吸附好的大 孔吸附树脂装入层析柱中,先用去离子水洗脱5000mL,洗脱液弃去。再用水∶甲醇=7∶3, 6∶4,5∶5,4∶6(V/V)及纯甲醇五种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每种洗脱液洗脱5000mL,收 集水∶甲醇=5∶5(V/V)洗脱的馏分,减压浓缩至50mL。浓缩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 制备液相色谱纯化,得到yanglingmycin D 1.8g。

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yanglingmycin D的化学结构,其主要物理常数 如下:

Yanglingmycin D,无色微晶,熔点:192~193℃,(c1.0,-85°,MeOH),UVλmax:218nm, IR:3428,1636,1530,1442,1406,1072,660cm-1。HR-ESI-MS:m/z 723.3875[M+H]+, (C35H51N10O7,计算值723.3872),结合1H NMR和13C NMR数据,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35H50N10O7。Yanglingmycin D的核磁波谱数据见表2。

实施例二

Yanglingmycin D的抑菌活性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yanglingmycin D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杆菌 (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绿脓杆 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六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南 京医科大学提供,其余菌种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以接种环自培养平皿上挑取4~5个相同形态的供试菌菌落,接入Mueller-Hinton肉汤中, 35℃培养至轻度混浊后(约3~5h)转入0.9%生理盐水中,调整到麦氏浊度为0.5(使其在650nm 波长下吸光度为0.020,此时相当于1.5×108CFU·mL-1),再用Mueller-Hinton肉汤稀释200 倍,其接种量则相当于7.5×105CFU·mL-1。将稀释好的接种液转入96孔板中,每孔加液量 100μL,再分别加入无菌水配制的不同浓度待测药液100μL,每板另设不加任何药剂的空白对 照和加药不接菌对照,实验中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氨苄青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剂。将处理好 的96孔板置培养箱中,35℃培养20h,650nm测定透光率,记录不同药剂对供试细菌的MIC 值。以透光率大于85%为抑制生长的标准,MIC为抑制生长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见表1。

Yanglingmycin D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氨苄青霉素,但对革兰氏阴性菌 无明显活性。

表1Yanglingmycin D对六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

表2Yanglingmycin D的核磁波谱数据(CD3OD,500MHz)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322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04 CN 102532276 A *CN102532276A* (21)申请号 201010623002.8 (22)申请日 2010.12.18 C07K 7/64(2006.01) C07K 1/20(2006.01) C07K 1/16(2006.01) A61K 38/12(2006.01) A61P 31/04(2006.01) (71)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 地址 712100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 西农校区 )61 号信箱 (72)发明人 姬志勤 吴文君 魏少鹏 。

2、(54) 发明名称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环六肽抗菌化合物 yanglingmycin D, 属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涉 及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氨基酸组成 包括缬氨酸, 2- 甲氨基丙酸、 哌嗪 -3- 羧酸以 及 3- 羟基 -1, 2, 3, 3, 8, 8- 六氢吡咯 2, 3- 并 吲哚 -2- 羧酸, 各氨基酸的构型为 L- 型或 D- 型。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对蜡状芽孢杆菌, 枯 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抑 制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新的环六肽抗菌化合物 yanglingmycin D, 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 yanglingmycin D 由一分子缬氨酸、 2- 甲氨基丙酸、 3- 羟 基 -1, 2, 3, 3, 8, 8- 六氢吡咯 2, 3- 并 吲哚 -2- 羧酸和三分子哌嗪 -3- 羧酸共计四种 氨基酸组成, 各氨基酸的构型为 L- 型或 D- 型。 3. 如权利要求 1, 2 所述的化合物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制得。 4. 如。

4、权利要求 1, 2 所述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32276 A 2 1/4 页 3 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环六肽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 自从青霉素出现以来, 抗生素已经挽救 了数以亿计的人类生命,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 人们也日渐认识到其负面作用, 耐药 性细菌的出现即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克服细菌的抗药性, 必须开发结构更为新颖的 新抗生素。 000。

5、3 申请人在发明专利 “环六肽抗菌化合物” ( 申请号 : 200910127994.2) 中公开了一 类新型环六肽抗菌化合物, 主要包括 yanglingmycin A, B 和 C 三个组分, 其氨基酸组成包 括缬氨酸和其它非常见氨基酸, 如 2- 甲氨基丙酸、 哌嗪 -3- 羧酸以及 6- 氯 -3- 羟基 -1, 2, 3, 3, 8, 8- 六氢吡咯 2, 3- 并 吲哚 -2- 羧酸等。Yanglingmycins 对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枯草杆菌 (B.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以及耐甲氧西。

6、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等 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0004 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 又从同一生物资源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发酵液 ) 中获得了一个新化合物, 命名为 Yanglingmycin D。上文述及的 yanglingmycin A, B 和 C, 以及与此结构类似的抗生素 ( 如 himastatin 和 chloptosin) 其结构中均含有一个相同 的氨基酸, 即 : 6- 氯 -3- 羟基 -1, 2, 3, 3, 8, 8- 六氢吡咯 2, 3- 。

7、并 吲哚 -2- 羧酸, Yanglingmycin D 为该类抗生素中首个结构中不含卤素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环六肽抗菌化合物 yanglingmycin D, 它具有新颖 的分子结构, 而且对多种病原细菌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该抗菌化合物的方法。 0007 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 确定了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的化学结 构, 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8 说 明 书 CN 102532276 A 3 2/4 页 4 0009 Yanglingmycin D 由一分子缬氨酸、 2- 甲氨基丙酸、 3- 羟基。

8、 -1, 2, 3, 3, 8, 8- 六氢吡咯 2, 3- 并 吲哚 -2- 羧酸和三分子哌嗪 -3- 羧酸共计四种氨基酸组成, 各氨 基酸的构型为 L- 型或 D- 型。 0010 本发明的优点是 : Yanglingmycin D 对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枯草杆 菌 (B.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 强烈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对重要的抗性菌, 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具。

9、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通过下述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0012 实施例一 0013 Yanglingmycin D 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0014 Streptomyces alboflavus发酵液(100L)经200目筛网过滤后, 用草酸调pH 3.5, 静置、 过滤, 加 NaOH 调滤液至中性, 用 2kg HPD-400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过夜。将吸附 好的大孔吸附树脂装入层析柱中, 先用去离子水洗脱 5000mL, 洗脱液弃去。再用水甲醇 7 3, 6 4, 5 5, 4 6(V/V) 及纯甲醇五种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 每种洗脱液洗脱。

10、 5000mL, 收集水甲醇 5 5(V/V) 洗脱的馏分, 减压浓缩至 50mL。浓缩液经 0.45m 滤 膜过滤后用制备液相色谱纯化, 得到 yanglingmycin D 1.8g。 0015 采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 yanglingmycin D 的化学结构, 其主要 物理常数如下 : 0016 Yanglingmycin D, 无 色 微 晶, 熔 点 : 192 193 ,(c1.0, -85 , MeOH), UVmax: 218nm,IR : 3428, 1636, 1530, 1442, 1406, 1072, 660cm-1。HR-ESI-MS : m/z 7。

11、23.3875M+H+, (C35H51N10O7, 计算值 723.3872), 结合 1H NMR 和13C NMR 数据, 确定化合物的 分子式为 C35H50N10O7。Yanglingmycin D 的核磁波谱数据见表 2。 0017 实施例二 0018 Yanglingmycin D 的抑菌活性 0019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yanglingmycin D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枯草 杆菌 (B.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il), 绿脓杆菌 (Pseudo。

12、monas aeruginosa) 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 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等六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南京医科大学提供, 其余菌种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0020 以 接 种 环 自 培 养 平 皿 上 挑 取 4 5 个 相 同 形 态 的 供 试 菌 菌 落, 接 入 Mueller-Hinton 肉汤中, 35培养至轻度混浊后 ( 约 3 5h) 转入 0.9生理盐水中, 调整 到麦氏浊度为 0.5( 使其在 650nm 波长下吸光度为 0.020, 此。

13、时相当于 1.5108CFUmL-1), 再用 Mueller-Hinton 肉汤稀释 200 倍, 其接种量则相当于 7.5105CFUmL-1。将稀释好 的接种液转入 96 孔板中, 每孔加液量 100L, 再分别加入无菌水配制的不同浓度待测药液 100L, 每板另设不加任何药剂的空白对照和加药不接菌对照, 实验中每个处理设三次重 复。氨苄青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剂。将处理好的 96 孔板置培养箱中, 35培养 20h, 650nm 测 定透光率, 记录不同药剂对供试细菌的 MIC 值。以透光率大于 85为抑制生长的标准, MIC 说 明 书 CN 102532276 A 4 3/4 页 5 为抑制生长的最低浓度。实验结果见表 1。 0021 Yanglingmycin D 对蜡状芽孢杆菌、 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其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氨苄青霉素, 但对革兰 氏阴性菌无明显活性。 0022 表 1Yanglingmycin D 对六种供试细菌的抑菌活性 0023 0024 表 2Yanglingmycin D 的核磁波谱数据 (CD3OD, 500MHz) 0025 说 明 书 CN 102532276 A 5 4/4 页 6 说 明 书 CN 102532276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