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1014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9 CN 202610146 U *CN202610146U* (21)申请号 201220114946.7 (22)申请日 2012.03.26 C08F 10/02(2006.01) C08F 8/22(2006.01) B01J 19/18(2006.01) (73)专利权人 威海金泓高分子有限公司 地址 264211 山东省威海市工业新区草庙子 驻地 (72)发明人 徐东国 程福志 丛兵日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宋文学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生产氯化聚乙烯用。
2、合金氯化反应釜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 氯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 合金反应釜筒体中下 部和底部封头均采用 Zr702/TA1/Q345R 金属复合 材料, 上部筒体采用 Ta1/TA1/Q345R 金属复合材 料, 顶部封头采用 TA9/Q345R 金属复合材料, 三层 搅拌器组合而成的带角度大桨叶的搅拌桨采用金 属材料制成, 其中占搅拌桨整体长度约六分之一 的靠近釜体顶部封头的部分搅拌桨表面包覆有钽 合金, 位于筒体两侧的温度计采用耐腐蚀金属材 料制成并且分别分布于靠近搅拌桨上层和中层桨 叶附近的位置。其能有效消除氯化聚乙烯合成过 程中反应温度滞后现象, 。
3、生产周期短, 效率高, 劳 动强度小, 能耗低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反应釜和反应釜内用于测量实时反应温度 的温度计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加工而成, 其特征在于 : 合金反应釜筒体 (21) 中下部和底部封 头 (22) 均采用 Zr702/TA1/Q345R 三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Zr702、 TA1 为耐腐。
4、蚀层, 强 度由 Q345R 钢板承担 ; 上部筒体采用 Ta1/TA1/Q345R 三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Ta1、 TA1 为耐腐蚀层 ; 顶部封头 (23) 采用 TA9/Q345R 双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TA9 为耐腐蚀层 ; 三层搅拌器组合而成的带角度大桨叶的搅拌桨 (20) 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其中占搅拌桨整体 长度约六分之一的靠近釜体顶部封头的部分搅拌桨表面包覆有钽合金, 位于筒体两侧的温 度计 (16) 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分别分布于靠近搅拌桨上层和中层桨叶附近的位 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 反应 。
5、釜容积为 27m3, 生产过程中采用 DCS 自动化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其特征在于 : 反应 釜顶部封头 (23) 下部设置有夹套 (24) , 夹套上有进水口 (3) 和出水口 (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10146 U 2 1/3 页 3 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聚乙烯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通过氯化反应合成氯化聚乙烯的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氯化聚乙烯生产厂家在氯化聚乙烯的生产过程中, 氯化反应装置均采 用 5m、 6.3m 或 12.5m 搪玻璃反应釜, 此类反应。
6、釜容积较小, 生产产品批量小, 性能不稳 定 ; 搪玻璃反应釜采用侧边插入反应釜内的搪瓷折流板作为测温点, 并且搪玻璃隔热效果 好, 反应温度滞后严重, 在升温过程中, 温度能滞后 2 -5, 从而导致温度控制不稳定, 产 品质量波动较大 ; 同时搪玻璃反应釜通常采用单层三叶桨式搅拌, 搅拌桨叶较小, 物料在反 应釜内做圆周旋转, 无上下运动, 搅拌强度弱, 导致反应时间延长, 生产效率较低 ; 受到反应 釜容积的限制, 实现自动化控制成本太高, 而采用手动控制人为因素较大, 会影响产品的质 量。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消除氯化聚乙烯合成过程中反应 温。
7、度滞后现象、 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劳动强度小、 能耗低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的生产氯化 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0004 为完成上述任务,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 金氯化反应釜, 反应釜和反应釜内用于测量实时反应温度的温度计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加工 而成, 其特征在于, 合金反应釜筒体中下部和底部封头均采用 Zr702/TA1/Q345R 三层的耐 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Zr702、 TA1 为耐腐蚀层, 强度由 Q345R 钢板承担 ; 上部筒体采用 Ta1/ TA1/Q345R 三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Ta1、 TA1 为耐腐蚀层 ; 顶部封头采用 TA9。
8、/Q345R 双 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TA9 为耐腐蚀层 ; 三层搅拌器组合而成的带角度大桨叶的搅拌 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其中占搅拌桨整体长度约六分之一的靠近釜体顶部封头的部分搅拌 桨表面包覆有钽合金, 位于筒体两侧的温度计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分别分布于靠 近搅拌桨上层和中层桨叶附近的位置。 0005 反应釜容积为 27m3, 生产过程中采用 DCS 自动化控制。 0006 反应釜顶部封头下部设置有夹套, 夹套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7 在生产过程中, 反应釜的操作步骤为 : 0008 a、 检查外部水及气体供应是否正常, 检查氯化釜釜底的进料口是否处于关闭状 态 ; 000。
9、9 b、 开启氯化釜釜底的进料口, 同时, 启动电动机直至搅拌桨达到所设定的转速, 接 受外部物料进入氯化釜 ; 0010 c、 受料完毕后, 将工艺水进口设置为开启状态, 通入水温在 65 -75范围内的 热水, 当水量达到预设值 (大约 4.5m3) 时, 关闭工艺水进口 ; 说 明 书 CN 202610146 U 3 2/3 页 4 0011 d、 通过外部热量调节装置使反应釜体内温度升高, 同时开启釜盖夹套降温水进水 口和出水口对釜盖内部进行降温 ; 0012 e、 釜温在 60时, 将引发剂加入到氯化釜中, 然后盖釜盖 ; 0013 f、 当氯化釜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通氯温度要求时, 。
10、从氯化釜釜底的液氯进口开始通 氯, 同时开启尾气出口, 将氯化釜中的空气赶出 ; 然后关闭尾气出口, 缓慢将液氯流量上调, 接下来由 DCS 控制系统按照所设定的工艺自动调节液氯流量和温度 ; 0014 g、 当通氯完毕时, 关闭液氯进口, 同时开启夹套冷却水进水口和出水口, 对反应釜 进行降温 ; 0015 h、 当温度降到 110时, 开启尾气出口处的调节装置, 将氯化釜中的多余的氯气缓 慢放出, 同时开启工艺空气进口通入压缩风进行赶气, 并保持压力在 0.1MPa 左右, 当温度 降到 100时, 关闭工艺空气进口, 赶气完毕 ; 0016 i、 当温度降到 60 -80时, 开启氯化釜。
11、釜底的出料口, 然后开启工艺空气进口 通入压缩风, 将物料压入外部后处理装置, 同时保持釜内压力不要超过 0.2MPa, 压料完毕后 加少量水冲洗氯化釜, 进行二次压料 ; 0017 j、 压料完毕, 关闭工艺空气进口, 开启尾气出口, 关闭出料口, 当氯化釜压力回复 正常时, 打开氯化釜釜盖, 关闭尾气出口 ; 0018 k、 将氯化釜清理干净。 0019 本发明为 27m 的钽锆钛合金金属反应釜, 容积大, 生产产品批量大 ; 金属釜采用 耐腐蚀金属温度计直接插入反应釜中测量温度, 并且采用上下对称排布两点测温, 温度测 量及时准确, 釜体导热效果好, 温度控制稳定, 产品质量及性能稳定 。
12、; 金属反应釜采用三层 带角度大桨叶的金属搅拌桨, 物料在反应釜中既有圆周运动, 又有上下运动, 搅拌强度大, 反应速度快, 反应时间可缩短 25%, 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 同时反应釜体积较大, 自动化控 制成本较低, 采用 DCS 自动化控制后, 人为因素影响较少, 产品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本发明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2 是图 1 的 A-A 面剖视图。 0022 图中, 1- 液氯进口, 2- 工艺水进口, 3- 夹套进水口, 4- 进料口, 5- 电动机, 6- 夹套 出水口, 7-尾气出口, 8、 9、 10-夹套进水口, 11-夹套出水口, 1。
13、2-工艺空气进口, 13-出料口, 14-视镜, 15-人孔, 16-温度计, 17-排净口, 18-排气口, 19-压力计, 20-搅拌桨, 21-反应釜 筒体, 22- 底部封头, 23- 顶部封头, 24, 25- 夹套 ,26- 减速机, 27- 机架, 28- 联轴器, 29- 机 械密封 ,30- 挡板, 31- 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实施例 1, 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用合金氯化反应釜, 参照图 1、 图 2 所示, 反应釜和 反应釜内用于测量实时反应温度的温度计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加工而成, 其特征在于, 合金 反应釜。
14、筒体 21 中下部和底部封头 22 均采用 Zr702/TA1/Q345R 三层的耐腐蚀金属复合材 料, Zr702、 TA1 为耐腐蚀层, 强度由 Q345R 钢板承担 ; 上部筒体采用 Ta1/TA1/Q345R 三层的 说 明 书 CN 202610146 U 4 3/3 页 5 耐腐蚀金属复合材料, Ta1、 TA1 为耐腐蚀层 ; 顶部封头 23 采用 TA9/Q345R 双层的耐腐蚀金 属复合材料, TA9 为耐腐蚀层 ; 三层搅拌器组合而成的带角度大桨叶的搅拌桨 20 采用金属 材料制成, 其中占搅拌桨整体长度约六分之一的靠近釜体顶部封头的部分搅拌桨表面包覆 有钽合金, 位于筒体。
15、两侧的温度计 16 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分别分布于靠近搅拌 桨上层和中层桨叶附近的位置。 0025 反应釜容积为 27m3, 生产过程中采用 DCS 自动化控制。 0026 反应釜顶部封头 23 下部设置有夹套 24, 夹套上有进水口 3 和出水口 6。 0027 反应釜操作步骤为 : 0028 a、 检查外部水及气体供应是否正常, 检查氯化釜釜底的进料口 4 是否处于关闭状 态 ; 0029 b、 开启氯化釜釜底的进料口 4, 同时, 启动电动机 5 直至搅拌桨达到所设定的转 速, 接受外部物料进入氯化釜 ; 0030 c、 受料完毕后, 将工艺水进口2设置为开启状态, 通入水温在65。
16、-75范围内的 热水, 当水量达到预设值 (大约 4.5m3) 时, 关闭工艺水进口 2 ; 0031 d、 通过外部热量调节装置使反应釜体内温度升高, 同时开启釜盖夹套降温水进水 口 3 和出水口 6 对釜盖内部进行降温 ; 0032 e、 釜温在 60时, 将引发剂加入到氯化釜中, 然后盖釜盖 ; 0033 f、 当氯化釜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通氯温度要求时, 从氯化釜釜底的液氯进口 1 开始 通氯, 同时开启尾气出口 7, 将氯化釜中的空气赶出 ; 然后关闭尾气出口 7, 缓慢将液氯流量 上调, 接下来由 DCS 控制系统按照所设定的工艺自动调节液氯流量和温度 ; 0034 g、 当通氯完毕时。
17、, 关闭液氯进口 1, 同时开启夹套冷却水进水口 8-10 和出水口 11, 对反应釜进行降温 ; 0035 h、 当温度降到 110时, 开启尾气出口 7 处的调节装置, 将氯化釜中的多余的氯气 缓慢放出, 同时开启工艺空气进口 12 通入压缩风进行赶气, 并保持压力在 0.1MPa 左右, 当 温度降到 100时, 关闭工艺空气进口 12, 赶气完毕 ; 0036 i、 当温度降到 60 -80时, 开启氯化釜釜底的出料口 13, 然后开启工艺空气进 口 12 通入压缩风, 将物料压入外部后处理装置, 同时保持釜内压力不要超过 0.2MPa, 压料 完毕后加少量水冲洗氯化釜, 进行二次压料 ; 0037 j、 压料完毕, 关闭工艺空气进口 12, 开启尾气出口 7, 关闭出料口 13, 当氯化釜压 力回复正常时, 打开氯化釜釜盖, 关闭尾气出口 7 ; 0038 k、 将氯化釜清理干净。 说 明 书 CN 202610146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10146 U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1014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