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141011.7 (22)申请日 2013.04.23 C09D 163/02(2006.01) C09D 133/26(2006.01) C09D 151/08(2006.01) C09D 7/12(2006.01) C09D 5/03(2006.01) (73)专利权人 安徽圣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蚌官路西 定安村 (72)发明人 田益坤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JP 特開 2005-263939 A,2005.09.29, 。
2、CN 101457011 A,2009.06.17, CN 102816500 A,2012.12.12, CN 102911632 A,2013.02.06,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 制备方法, 其组成原料为 : 环氧树脂 E-51、 双酚 S 型环氧树脂、 乌洛托品、 邻苯二甲酸酐、 银粉、 纳 米碳酸钙、 聚乙烯蜡粉、 氮化铝粉、 4,4- 亚甲基双 (2,6- 二叔丁基苯酚 )、 乙撑基双硬酯酰胺、 聚丙 烯酰铵和成膜树脂 ; 本发明粉末涂料为绿色环保 型涂料, 无毒, 耐高温, 不含溶剂, 无 VOC。
3、 排放, 而 且本发明采用环氧树脂 E-51 为主要原料, 同时添 加了成膜树脂, 增强粉末涂料的成膜性, 改进了粉 末涂料的表面流平, 具有高保光性, 涂料的耐冲击 厚度大, 提高了粉末涂料的装饰性 ; 制备得到的 成品合格率高, 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召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3289522 B 2016.08.03 CN 103289522 B 1.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 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制成: 环氧树脂E-5137-43、 双酚 S型环氧树脂11-13、 乌。
4、洛托品1-2、 邻苯二甲酸酐1.5-2.5、 银粉3-5、 纳米碳酸钙35-45、 聚乙 烯蜡粉2-3、 氮化铝粉1-3、 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0.8-1.2、 乙撑基双硬酯酰 胺1.2-1.4、 聚丙烯酰铵1-2和成膜树脂2-4; 所述的耐冲击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成膜树脂的制备: 按组成配方尿素3-5、 氯化石蜡5-7、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3-5、 聚 乙二醇4-6、 银粉0.2-0.3、 松香0.3-0.5、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3-5、 苯乙烯2-3、 2、 4-二氯过氧 化苯甲酰0.2-0.3和氧化锌0.3-0.5; 制成方法如下: a: 。
5、将氯化石蜡、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聚乙二醇、 松香、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 苯乙烯加入 不锈钢反应釜, 升温至1105, 开动搅拌加入尿素、 2、 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氧化锌、 银 粉; b: 然后以50-60/小时速率升温到180-195; 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得到; (2)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然后配料并放入混合机内混合将混合好的混合 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挤出机的一区温度控制在: 705; 二区温度控制在: 955; 挤出后的片状料冷却后, 投入到粉碎机内粉碎、 研磨成200-220目的粉末, 包装入库, 粉末固 化条件为: 固化温度150-180, 保温18-22。
6、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的粉末涂料, 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制成: 环氧树脂 E-5140、 双酚S型环氧树脂12、 乌洛托品1.5、 邻苯二甲酸酐2、 银粉4、 纳米碳酸钙40、 聚乙烯 蜡粉2.5、 氮化铝粉2、 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1、 乙撑基双硬酯酰胺1.3、 聚丙 烯酰铵1.5和成膜树脂3。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3289522 B 2 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7、金属构件的粉末涂 装业务也不断增加, 尤其是家用电器、 仪器仪表、 交通设施、 铝型材、 各种车辆以及日用五金 等行业, 粉末涂层能给金属提供优良的防腐保护及装饰性能, 但由于用于上述领域的现有 涂料的抗污染性能不理想, 涂层上经常附着各类灰尘、 污垢甚至是油污; 抗粘贴能力也不理 想, 且现有粉末涂料形成的涂层在户外长期暴晒、 雨淋等自然条件影响下易出现起泡、 开 裂、 剥离等现象, 因此, 涂层的机械性能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耐冲击的粉末涂料 及其制备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耐冲。
8、击的粉末涂料,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环氧树脂E-5137-43、 双酚S型环氧 树脂11-13、 乌洛托品1-2、 邻苯二甲酸酐1.5-2.5、 银粉3-5、 纳米碳酸钙35-45、 聚乙烯蜡粉 2-3、 氮化铝粉1-3、 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0.8-1.2、 乙撑基双硬酯酰胺1.2- 1.4、 聚丙烯酰铵1-2和成膜树脂2-4。 0006 耐冲击的粉末涂料,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环氧树脂E-5140、 双酚S型环氧树脂 12、 乌洛托品1.5、 邻苯二甲酸酐2、 银粉4、 纳米碳酸钙40、 聚乙烯蜡粉2.5、 氮化铝粉2、 4,4- 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
9、酚)1、 乙撑基双硬酯酰胺1.3、 聚丙烯酰铵1.5和成膜树脂3。 0007 耐冲击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 成膜树脂的制备: 按组成配方尿素3-5、 氯化石蜡5-7、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3- 5、 聚乙二醇4-6、 银粉0.2-0.3、 松香0.3-0.5、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3-5、 苯乙烯2-3、 2、 4-二氯 过氧化苯甲酰0.2-0.3和氧化锌0.3-0.5; 制成方法如下: 0009 a: 将氯化石蜡、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聚乙二醇、 松香、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 苯乙烯 加入不锈钢反应釜, 升温至1105, 开动搅拌加入尿素、 2、 4-二氯过氧化苯。
10、甲酰、 氧化锌、 银粉; 0010 b: 然后以50-60/小时速率升温到180-195; 反应1-2小时停止加热得到; 0011 (2)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然后配料并放入混合机内混合将混合好的 混合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挤出机的一区温度控制在: 705; 二区温度控制在: 95 5; 挤出后的片状料冷却后, 投入到粉碎机内粉碎、 研磨成200-220目的粉末, 包装入库, 粉 末固化条件为: 固化温度150-180, 保温18-22分钟。 0012 本发明的优点: 0013 本发明粉末涂料为绿色环保型涂料, 无毒, 耐高温, 不含溶剂, 无VOC排放, 而且本 说明书 1/。
11、2 页 3 CN 103289522 B 3 发明采用环氧树脂E-51为主要原料, 同时添加了成膜树脂, 增强粉末涂料的成膜性, 改进了 粉末涂料的表面流平, 具有高保光性, 涂料的耐冲击厚度大, 提高了粉末涂料的装饰性; 制 备得到的成品合格率高, 可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耐冲击的粉末涂料, 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 (kg) 为: 环氧树脂E-5140、 双 酚S型环氧树脂12、 乌洛托品1.5、 邻苯二甲酸酐2、 银粉4、 纳米碳酸钙40、 聚乙烯蜡粉2.5、 氮 化铝粉2、 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1、 乙撑基双硬酯酰胺1.3、 聚丙烯酰铵。
12、1.5 和成膜树脂3。 0015 耐冲击的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 成膜树脂的制备: 按组成配方 (kg) 尿素4、 氯化石蜡6、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4、 聚乙二醇5、 银粉0.25、 松香0.4、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4、 苯乙烯2.5、 2、 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0.25和氧化锌0.4; 制成方法如下: 0017 a: 将氯化石蜡、 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聚乙二醇、 松香、 己二酸丙二醇聚酯、 苯乙烯 加入不锈钢反应釜, 升温至1105, 开动搅拌加入尿素、 2、 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氧化锌、 银粉; 0018 b: 然后以55/小时速率升温到188; 反应。
13、1-2小时停止加热得到; 0019 (2) 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然后配料并放入混合机内混合, 将混合好的 混合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 挤出机的一区温度控制在: 705; 二区温度控制在: 95 5; 挤出后的片状料冷却后, 投入到粉碎机内粉碎、 研磨成200目的粉末, 包装入库, 粉末固 化条件为: 固化温度150-180, 保温20分钟。 0020 将该粉末涂料采用静电喷涂施工方法作用于经喷涂处理的排风扇外壳表面上, 经 200的充分固化, 自然冷却至室温, 放置24h后, 测定涂层性能, 其涂层冲击强度 95cm, 耐盐雾时间 350h, 人工加速老化时间 3180h, 耐热性能 560, 天然曝晒12个月不起 泡、 不生锈、 不开裂、 不剥离。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3289522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