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894032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3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71364.1

申请日:

20151202

公开号:

CN105349675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主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申请人:

集美大学

发明人:

肖世俊,王志勇,陈俊蔚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优先权:

CN20151087136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头序列设计;2)基因组DNA酶切;3)接头序列连接;4)样品混合与PCR扩增;5)高通量测序;6)测序数据分析挖掘SNP位点;本发明是结合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利用EcoRII和NlaIII双酶切组合的方法,对全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酶切,获取特定长度的DNA片段进行建库测序和SNP分子标记挖掘,进而获得全基因组均匀分布的SNP位点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全基因组标记分析的工作量和成本,同样也适合于其他的物种全基因组标记分析;利用本发明挖掘的SNP标记可用于动植物品种鉴定、品种遗传系谱分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EcoRI和NlaIII组合对基因组进行双酶切,达到简化基因组建库和测序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头序列设计:接头序列的设计与EcoRI和NlaIII的双酶末端和后续的IlluminaHiseq测序平台要求的引物序列一致,接头序列由测序平台接头序列和样本标签序列二部分组成;样本标签设计按照以下原则:a.每个样本标签序列间最少有二个差异碱基;b.样本标签序列不含有连续的二个相同的碱基;c.样本标签不包含且不与接头序列形成酶切位点特异序列;2)基因组DNA酶切:200ng的基因组DNA在20ul的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二个酶切反应;3)接头序列连接:接头序列连接在基因组DNA酶切同一个试管中进行,将设计的接头序列通过连接酶连接到DNA片段的酶切末端上;4)样品混合与PCR扩增建库:将不同样本个体连接接头序列的DNA片段进行等量混合,保证各个样本DNA片段数目的均衡性,加入PCR引物序列和DNA合成酶进行PCR反应,扩增连接产物;5)高通量测序:将步骤4中的扩增产物利用IlluminaHiseq2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6)测序数据分析挖掘SNP位点:测序原始数据首先通过样本特异标签序列进行分选,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读段序列,将每个样本的读段序列利用短序列比对软件BWA比对到大黄鱼的参考基因组上,并使用GATK进行SNP挖掘。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二种DNA内切酶EcoRI和NlaIII组合,对所有个体基因组进行酶切,获取合适长度的DNA片段,进行建库测序。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二种DNA内切酶EcoRI和NlaIII的酶切末端和测序平台的要求,设计接头序列和样本标签序列。 4.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EcoRI和NlaIII的基因组酶切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建库和测序,并进行全基因组SNP挖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标记指能反映生物个体间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或则碱基,它直接反映基因组DNA间的差异,因而,分子标记是基因水平上的标记,是生物遗传分子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包括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SSR(SimpleSequenceRepeat)、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和InDel(smallInsertandDeletion)等;目前,随着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除SSR、SNP和InDel标记在广泛使用外,其他类型的标记已用得越来越少,虽然SSR具有检测方便,多态性高等特点,但是在高通量测序和分析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SNP和InDel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分子标记,其相对于SSR而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布广泛:SNP和InDel分布于基因组广泛的区域,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第二,位点特异:SNP和InDel标记可以明确指出产生多态性的原因,但是SSR的多态性还需要进一步测序验证;第三,高通量:SNP和InDel标记可以利用大规模测序的方法进行高通量的开发,一般开发的分子标记的数目可以到几万到几千万个;随着高通量测序方法的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快速下降,SNP和InDel标记现在已经成为了分子标记和基因型鉴定的主要标记类型,目前,SNP和InDel标记已经成功并广泛的应用于重要经济物种的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大黄鱼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亚的重要的鱼类,是我国产量和育苗量最大的海洋经济鱼类,大黄鱼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比如生长速度等,需要大量的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现有技术中,大黄鱼的SNP和InDel分子标记的开发主要依赖全基因组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转录组虽然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基因表达区的SNP和InDel位点,但是表达区仅仅占全基因组的2%左右,无法获得全基因的标记;全基因组测序虽然能在全基因水平进行SNP和InDel开发,但是由于其高成本,高数据分析强度限制了其在大黄鱼SNP和InDel标记的广泛应用;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大黄鱼分子标记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的转录组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大黄鱼分子标记标记挖掘上分布不均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高通量的SNP标记挖掘基于EcoRI和NlaIII的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头序列设计;

2)基因组DNA酶切;

3)接头序列连接;

4)样品混合与PCR扩增;

5)高通量测序;

6)测序数据分析挖掘SNP位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头序列设计:接头序列的设计与EcoRI和NlaIII的双酶末端和后续的IlluminaHiseq测序平台要求的引物序列一致,接头序列由测序平台接头序列和样本标签序列二部分组成;样本标签设计按照以下原则:

a.每个样本标签序列间必须最少有二个差异碱基;

b.样本标签序列不能含有连续的二个相同的碱基;

c.样本标签不能包含且不能与接头序列形成酶切位点特异序列;

2)基因组DNA酶切:200ng的基因组DNA在20ul的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二个酶切反应;

3)接头序列连接:接头序列连接在基因组DNA酶切同一个试管中进行,将设计的接头序列通过连接酶连接到DNA片段的酶切末端上;

4)样品混合与PCR扩增建库:将不同样本个体连接接头序列的DNA片段进行等量混合,保证各个样本DNA片段数目的均衡性,加入PCR引物序列和DNA合成酶进行PCR反应,扩增连接产物;

5)高通量测序:将步骤4中的扩增产物利用IlluminaHiseq2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

6)测序数据分析挖掘SNP位点:测序原始数据首先通过样本特异标签序列进行分选,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读段序列,将每个样本的读段序列利用短序列比对软件BWA比对到大黄鱼的参考基因组上,并使用GATK进行SNP挖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在大黄鱼全基因组水平进行SNP标记挖掘,包含了基因编码和非编码区域;并且由于使用酶切和特定DNA片段回收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序列进行测序的范围,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标记开发成本;本发明采用了EcoRI和NlaIII酶切组合的方法,能特异的扩增大黄鱼全基因组内含有二种酶切位点的DNA片段,从而达到简化基因组建库和测序的目的;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大黄鱼全基因组SNP挖掘中高通量建库,测序和SNP开发的复杂度和工作量,缩短了利用全基因组范围SNP进行的品种鉴定、品种遗传系谱分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的工作周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大黄鱼全基因组上进行SNP挖掘,为大黄鱼品种鉴定、品种遗传系谱分析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子标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中进行双酶切建库的片段长度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中利用挖掘的全基因组SNP标记进行群体聚类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实验材料

本实验取同一时期1年龄养殖大黄鱼随机群体96尾,体重范围及体长范围相似;所有大黄鱼个体记录基本的性状指标后,留鳍条,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保存,放入-20°C下保存备用。

2)大黄鱼基因组DNA提取与保存

a.将冷冻的鱼鳍在液氮中用研钵研磨成粉末,取规格为1.5ml的离心管,加入1ml消化缓冲液,缓缓地将粉末加入1ml消化缓冲液中,使粉末在消化缓冲液的表面均匀浸湿,然后摇动使样品浸没,并在37℃下消化5h,每半小时振摇一下;

b.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分装成两管,每管吸取0.5ml平衡苯酚轻轻混合,直到形成乳状,在3000-5000×g条件下离心10min,用大孔吸管移出水相;

c.用0.5ml(相同体积)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再次提取两次,将水相转移到洁净的管中,加入NaCl至浓度0.3M(3MNaCl加50ul),轻轻沿管壁注入2.5倍体积的乙醇,轻轻摇动管子,直至溶液完全混合,可以很清楚的看见DNA快速沉淀下来,3000×g条件下离心10min后,用适量70%乙醇漂洗两次,离心,弃上清液,晾干;

d.样本在0.5mlTE中再悬浮,加入NaCl至终浓度100mM(3MNaCl加16.7ul),加入(DNAsefree)RNAseA至浓度100ug/ml(10mg/mlRNAseA加5ul),在37℃下保持3h后,加入SDS至最终浓度0.2%(10%SDS加10ul),并用相同体积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提取两次,将水相转移到洁净的管中,加入NaCl至浓度0.3M(3MNaCl加50ul),轻轻沿管壁注入2.5倍体积的乙醇,轻轻摇动管子,直至溶液完全混合,可以很清楚的看见DNA快速沉淀下来,将DNA放在0.5ml10mMTE中再悬浮,最后样本在260nm下测定OD值用以确定浓度,提取的DNA样本置于-20°C下保存备用。

3)接头序列设计与合成

请参阅附图2,本实施例设计并合成了附图2的接头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建库。

4)基因组DNA酶切

大黄鱼基因组DNA(约200ng)加入到20ul的反应体系中进行酶切,该反应体系包括NEB4号缓冲液(NEBBuffer4),8U的PstI内切酶和8U的MspI内切酶,整个酶切过程在37°C下持续2h,之后反应体系置于65°C下20min变性PstI和MspI的活性,抑制酶切反应。

5)基因组DNA酶切产物与接头序列连接

接头序列连接反应在基因组DNA酶切反应同一个试管中进行,同样先加入NEB4号缓冲液(NEBBuffer4)和ATP,试管中加入0.1pmol的相应顺向接头和15pmol的逆向Y型接头序列;之后,向各个样本的反应体系中加入NEB4号缓冲液、ATP和200U的T4连接酶,整个反应体系保持在22°C下持续2h,之后反应体系置于65°C下20min。

6)混样与文库扩增

连接产物通过Qbit准确定量后,样本间等量混合到一个PCR试管中,混合样本通过18轮的PCR扩增反应(95°C、30s;62°C、30s;68°C、30s),对混合样本进行等量扩增,得到待测序文库。

7)高通量测序与全基因组SNP开发

步骤6中的扩增产物按照Illumina建库和测序流程使用H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采用双端2X100bp模式,平均每个个体测序500M,共得到测序数据约50G。

得到的原始测序读段根据样本特异标签的序列进行分类,分别得到96个个体的原始读段数据;对每个读段序列删除其样本特异标签以后,使用BWA比对到大黄鱼参考基因组序列上,得到序列比对bam文件;使用GATK对所得的bam文件进行分析,对每个碱基水平的多态性进行判断,得到大黄鱼全基因组的SNP标记。

本实施例按照上述流程共得到30194个SNP多态性标记,其中12983个为128条大黄鱼个体所共有;为了获取这128个个体的遗传系谱信息,利用上述获得的全基因SNP标记基因型,对这128条鱼进行了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中一些个体之间有明显的聚类,显示这些个体可能是同一个家系的后代,如附图3所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SNP和InDel分子标记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71364.1 (22)申请日 2015.12.02 C12Q 1/68(2006.01) C12N 15/11(2006.01) (71)申请人 集美大学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 185 号 (72)发明人 肖世俊 王志勇 陈俊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 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

2、标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接头序列设计 ; 2) 基因组 DNA 酶切 ; 3) 接头序 列连接 ; 4) 样品混合与 PCR 扩增 ; 5) 高通量测序 ; 6) 测序数据分析挖掘 SNP 位点 ; 本发明是结合了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 通过 利用 EcoRII 和 NlaIII 双酶切组合的方法, 对全 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酶切, 获取特定长度的DNA 片段进行建库测序和 SNP 分子标记挖掘, 进而获 得全基因组均匀分布的 SNP 位点信息 ; 本发明的 方法大大降低了全基因组标记分析的工作量和成 本, 同样也适合于其他的物种全基因组标记分析 ; 利用本发明。

3、挖掘的 SNP 标记可用于动植物品种鉴 定、 品种遗传系谱分析、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和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5349675 A 2016.02.24 CN 105349675 A 1/1 页 2 1.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利用 EcoRI 和 NlaIII 组合对基因组进行双酶切, 达到简化基因组建库和测序的目的, 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接头序列设计 : 接头序列的设计与 EcoR。

4、I 和 NlaIII 的双酶末端和后续的 Illumina Hiseq 测序平台要求的引物序列一致, 接头序列由测序平台接头序列和样本标签序列二部 分组成 ; 样本标签设计按照以下原则 : a. 每个样本标签序列间最少有二个差异碱基 ; b. 样本标签序列不含有连续的二个相同的碱基 ; c. 样本标签不包含且不与接头序列形成酶切位点特异序列 ; 2) 基因组 DNA 酶切 : 200ng 的基因组 DNA 在 20 ul 的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二个酶切反 应 ; 3) 接头序列连接 : 接头序列连接在基因组 DNA 酶切同一个试管中进行, 将设计的接头 序列通过连接酶连接到 DNA 片段的酶切末。

5、端上 ; 4) 样品混合与PCR扩增建库 : 将不同样本个体连接接头序列的DNA片段进行等量混合, 保证各个样本 DNA 片段数目的均衡性, 加入 PCR 引物序列和 DNA 合成酶进行 PCR 反应, 扩增 连接产物 ; 5) 高通量测序 : 将步骤 4 中的扩增产物利用 Illumina Hiseq2000 测序平台进行测序 ; 6) 测序数据分析挖掘 SNP 位点 : 测序原始数据首先通过样本特异标签序列进行分选, 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读段序列, 将每个样本的读段序列利用短序列比对软件 BWA 比对到大 黄鱼的参考基因组上, 并使用 GATK 进行 SNP 挖掘。 2.根据权利 1 所述的。

6、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利用二种 DNA 内切酶 EcoRI 和 NlaIII 组合, 对所有个体基因组进行酶切, 获取合适 长度的 DNA 片段, 进行建库测序。 3.根据权利 1 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针对二种 DNA 内切酶 EcoRI 和 NlaIII 的酶切末端和测序平台的要求, 设计接头序 列和样本标签序列。 4.根据权利 1 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使用 EcoRI 和 NlaIII 的基。

7、因组酶切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建库和测序, 并进行全基 因组 SNP 挖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9675 A 2 1/4 页 3 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和 InDel分子标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 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分子标记指能反映生物个体间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 DNA 片段或则 碱基, 它直接反映基因组 DNA 间的差异, 因而, 分子标记是基因水平上的标记, 是生 物遗传 分子的一种重要工具 ; 主要包括 RFLP (Res。

8、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和InDel (small Insert and Deletion)等 ; 目前, 随着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 除SSR、 SNP和InDel标 记在广泛使用外, 其他类型的标记已用得越来越少, 虽然 SSR 具。

9、有检测方便, 多态性高等特 点, 但是在高通量测序和分析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 SNP 和 InDel 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分子 标记, 其相对于SSR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 分布广泛 : SNP和InDel分布于基因组广泛的 区域, 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 第二, 位点特异 : SNP和InDel标记可以明确指出产生多态性 的原因, 但是SSR的多态性还需要进一步测序验证 ; 第三, 高通量 : SNP和InDel标记可以利 用大规模测序的方法进行高通量的开发, 一般开发的分子标记的数目可以到几万到几千万 个 ; 随着高通量测序方法的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快速下降, SNP 和 InDel 。

10、标记现在已经成为 了分子标记和基因型鉴定的主要标记类型, 目前, SNP 和 InDel 标记已经成功并广泛的应用 于重要经济物种的遗传图谱构建, 重要性状 QTL 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 ; 大黄鱼是一 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亚的重要的鱼类, 是我国产量和育苗量最大的海洋经济鱼类, 大黄 鱼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 比如生长速度等, 需要大量的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 ; 现 有技术中, 大黄鱼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的开发主要依赖全基因组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的方法 ; 转录组虽然可以快速获得大量基因表达区的SNP和InDel位点, 但是表达区仅仅占 全基因组的 2。

11、% 左右, 无法获得全基因的标记 ; 全基因组测序虽然能在全基因水平进行 SNP 和 InDel 开发, 但是由于其高成本, 高数据分析强度限制了其在大黄鱼 SNP 和 InDel 标记的 广泛应用 ; 基于上述原因, 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大黄鱼分子标记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 现有的转录组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大黄 鱼分子标记标记挖掘上分布不均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 行高通量的 SNP 标记挖掘基于 EcoRI 和 NlaIII 的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2、。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5349675 A 3 2/4 页 4 1) 接头序列设计 ; 2) 基因组 DNA 酶切 ; 3) 接头序列连接 ; 4) 样品混合与 PCR 扩增 ; 5) 高通量测序 ; 6) 测序数据分析挖掘 SNP 位点。 000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 所述的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 子标记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1) 接头序列设计 : 接头序列的设计与 EcoRI 和 NlaIII 的。

13、双酶末端和后续的 Illumina Hiseq 测序平台要求的引物序列一致, 接头序列由测序平台接头序列和样本标签序列二部 分组成 ; 样本标签设计按照以下原则 : a. 每个样本标签序列间必须最少有二个差异碱基 ; b. 样本标签序列不能含有连续的二个相同的碱基 ; c. 样本标签不能包含且不能与接头序列形成酶切位点特异序列 ; 2) 基因组 DNA 酶切 : 200ng 的基因组 DNA 在 20 ul 的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二个酶切反 应 ; 3) 接头序列连接 : 接头序列连接在基因组 DNA 酶切同一个试管中进行, 将设计的接头 序列通过连接酶连接到 DNA 片段的酶切末端上 ; 4)。

14、 样品混合与PCR扩增建库 : 将不同样本个体连接接头序列的DNA片段进行等量混合, 保证各个样本 DNA 片段数目的均衡性, 加入 PCR 引物序列和 DNA 合成酶进行 PCR 反应, 扩增 连接产物 ; 5) 高通量测序 : 将步骤 4 中的扩增产物利用 Illumina Hiseq2000 测序平台进行测序 ; 6) 测序数据分析挖掘 SNP 位点 : 测序原始数据首先通过样本特异标签序列进行分选, 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读段序列, 将每个样本的读段序列利用短序列比对软件 BWA 比对到大 黄鱼的参考基因组上, 并使用 GATK 进行 SNP 挖掘。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

15、益效果是 : 本发明采用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 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可以在大黄鱼全基因组水平进行 SNP 标记挖掘, 包含了基因 编码和非编码区域 ; 并且由于使用酶切和特定 DNA 片段回收的方法, 大大降低了序列进行 测序的范围,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标记开发成本 ; 本发明采用了 EcoRI 和 NlaIII 酶切组合的 方法, 能特异的扩增大黄鱼全基因组内含有二种酶切位点的 DNA 片段, 从而达到简化基因 组建库和测序的目的 ; 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挖掘中高通量建库, 测序和 SNP 开发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缩短了利用全基因组范围 SNP 进。

16、行的品种鉴定、 品种遗传系谱 分析、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的工作周期, 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 大黄鱼全基因组上进行 SNP 挖掘, 为大黄鱼品种鉴定、 品种遗传系谱分析和种质资源遗传 多样性分析, 遗传育种等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发明的分子标记流程图。 0008 图 2 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中进行双酶切建库的片段长度分布图。 说 明 书 CN 105349675 A 4 3/4 页 5 0009 图 3 为本发明应用实例中利用挖掘的全基因组 SNP 标记进行群体聚类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

17、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1 实施例 1 请参阅图 1-3, 一种基于双酶切的大黄鱼全基因组 SNP 和 InDel 分子标记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 1) 选取实验材料 本实验取同一时期 1 年龄养殖大黄鱼随机群体 96 尾, 体重范围及体长范围相似 ; 所有 大黄鱼个体记录基本的性状指标后, 留鳍条, 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保存, 放入-20C下 保存备用。 0012 2) 大黄鱼基因组 DNA 提取与保存 a.将冷冻的鱼鳍在液氮中用研钵研磨成粉末, 取规格为1.5ml的离心管, 加入1ml消化 缓冲液, 缓缓地将粉末加入 1ml 消化缓冲液中, 使粉末在消化缓冲液的表面均匀浸湿, 。

18、然后 摇动使样品浸没, 并在 37下消化 5h, 每半小时振摇一下 ; b.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 分装成两管, 每管吸取 0.5ml 平衡苯酚轻轻混合, 直到形成乳 状, 在 3000-5000g 条件下离心 10min, 用大孔吸管移出水相 ; c. 用 0.5ml(相同体积) 苯酚 : 氯仿 : 异戊醇 (25 : 24 : 1) 再次提取两次, 将水相转移到 洁净的管中, 加入 NaCl 至浓度 0.3M(3M NaCl 加 50ul) , 轻轻沿管壁注入 2.5 倍体积的乙 醇, 轻轻摇动管子, 直至溶液完全混合, 可以很清楚的看见 DNA 快速沉淀下来, 3000g 条件 下离心 1。

19、0min 后, 用适量 70乙醇漂洗两次, 离心, 弃上清液, 晾干 ; d. 样本在 0.5ml TE 中再悬浮, 加入 NaCl 至终浓度 100mM(3M NaCl 加 16.7ul) , 加入 (DNAse free)RNAse A 至浓度 100ug/ml (10mg/ml RNAse A 加 5ul) , 在 37下保持 3h 后, 加入 SDS 至最终浓度 0.2(10%SDS 加 10ul) , 并用相同体积苯酚 : 氯仿 : 异戊醇 (25 : 24 : 1) 提取两次, 将水相转移到洁净的管中, 加入 NaCl 至浓度 0.3M(3M NaCl 加 50ul) , 轻轻 沿。

20、管壁注入 2.5 倍体积的乙醇 , 轻轻摇动管子, 直至溶液完全混合, 可以很清楚的看见 DNA 快速沉淀下来, 将 DNA 放在 0.5ml 10mM TE 中再悬浮, 最后样本在 260nm 下测定 OD 值用以 确定浓度, 提取的 DNA 样本置于 -20 C 下保存备用。 0013 3) 接头序列设计与合成 请参阅附图 2, 本实施例设计并合成了附图 2 的接头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建库。 0014 4) 基因组 DNA 酶切 大黄鱼基因组 DNA(约 200ng) 加入到 20 ul 的反应体系中进行酶切, 该反应体系包括 NEB4 号缓冲液 (NEB Buffer 4) , 8U 的 。

21、PstI 内切酶和 8U 的 MspI 内切酶, 整个酶切过程在 37 C 下持续 2h, 之后反应体系置于 65 C 下 20min 变性 PstI 和 MspI 的活性, 抑制酶切 反应。 0015 5) 基因组 DNA 酶切产物与接头序列连接 接头序列连接反应在基因组DNA酶切反应同一个试管中进行, 同样先加入NEB4号缓冲 液 (NEB Buffer 4) 和 ATP, 试管中加入 0.1 pmol 的相应顺向接头和 15 pmol 的逆向 Y 型 接头序列 ; 之后, 向各个样本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NEB4 号缓冲液、 ATP 和 200U 的 T4 连接酶, 说 明 书 CN 105。

22、349675 A 5 4/4 页 6 整个反应体系保持在 22 C 下持续 2h, 之后反应体系置于 65 C 下 20min。 0016 6) 混样与文库扩增 连接产物通过 Qbit 准确定量后, 样本间等量混合到一个 PCR 试管中, 混合样本通过 18 轮的 PCR 扩增反应 (95 C、 30s ; 62 C、 30s ; 68 C、 30s) , 对混合样本进行等量扩增, 得到 待测序文库。 0017 7) 高通量测序与全基因组 SNP 开发 步骤 6 中的扩增产物按照 Illumina 建库和测序流程使用 Hiseq 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 测序采用双端 2X100bp 模式, 平均。

23、每个个体测序 500M, 共得到测序数据约 50G。 0018 得到的原始测序读段根据样本特异标签的序列进行分类, 分别得到 96 个个体的 原始读段数据 ; 对每个读段序列删除其样本特异标签以后, 使用 BWA 比对到大黄鱼参考基 因组序列上, 得到序列比对bam文件 ; 使用GATK对所得的bam文件进行分析, 对每个碱基水 平的多态性进行判断, 得到大黄鱼全基因组的 SNP 标记。 0019 本实施例按照上述流程共得到 30194 个 SNP 多态性标记, 其中 12983 个为 128 条 大黄鱼个体所共有 ; 为了获取这128个个体的遗传系谱信息, 利用上述获得的全基因SNP标 记基因型, 对这 128 条鱼进行了遗传距离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其中一些个体之间有明显的 聚类, 显示这些个体可能是同一个家系的后代, 如附图 3 所示。 002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CN 105349675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49675 A 7 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49675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