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倍半硅氧烷树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光性倍半硅氧烷树脂.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83298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04 CN 1832982 B *CN1832982B* (21)申请号 200480015054.X (22)申请日 2004.06.30 60/484,695 2003.07.03 US 60/491,073 2003.07.30 US C08G 77/24(2006.01) G03F 7/075(2006.01) (73)专利权人 道康宁公司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72)发明人 胡三林 艾瑞克史考特穆耶 王盛 戴维李怀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王允方 。
2、刘国伟 EP 0812870 A,1997.12.17, 全文 . US 2002081520 A,2002.06.27,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感光性倍半硅氧烷树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作为光阻剂的倍半硅氧 烷树脂, 其具有改良的微影特性 ( 例如抗蚀刻性、 透明性、 分辨率、 感光度、 焦距范围、 线边缘粗糙度 和粘附力 ) ; 涉及一种用于将氟化或非氟化官能 团结合于倍半硅氧烷主链上的方法。本发明的倍 半硅氧烷树脂具有通式结构 (HSiO3/2)a(RSiO3/2)b, 其中 : R是酸可解离基团, a值为0.2至0.9且b值 为 0.1 至 0.8 并且 0.9 。
3、a+b 1.0。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5.11.3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04/020888 2004.06.3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5/007747 EN 2005.01.27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皋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9 页 CN 1832982 B1/5 页 2 1. 一种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包括 HSiO3/2单元和 RSiO3/2单元, 其中 R 为具有下式的酸可 解离基 : 其中每个 R3独立地为连。
4、接基 ; R4为第二连接基 ; L 选自由下列组成的群组 : 具有 1 至 10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具有 2 至 20 个 碳原子的氟代亚烷基、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芳基、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环烷基和经取 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烷芳基 ; R5是氢、 直链或支链烷基或氟代烷基 ; R6是烷基或氟代烷基 ; Z 是酸可裂解基 ; 且 g 值可为 0 或 1 且 h 值可为所述的 0 或 1 ; 且 k 值可为所述的 0 或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倍半硅氧烷树脂具有式 (HSiO3/2) a(RSiO3/2)b, 其中R是酸可解离基, a值为0.2至。
5、0.9, b值为0.1至0.8, 且0.9a+b1.0。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6 至 0.8 且 b 值为 0.2 至 0.6。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倍半硅氧烷树脂具有式 (HSiO3/2) a(RSiO3/2)b(HSi(OR 1)O 2/2)c,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a 值 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c 值为 0.01 至 0.4, 且 0.9 a+b+c 1.0。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6、 a 值为 0.4 至 0.8, b 值为 0.2 至 0.6 且 c 值为 0.05 至 0.1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Si(OR 1) xO(4-x)/2)d,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d 值为 0.05 至 0.45, 0.9 a+b+d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4 至 0.8, b 值为 0.2 。
7、至 0.6 且 d 值为 0.1 至 0.25。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HSi(OR 1)O 2/2)c(Si(OR 1) xO(4-x)/2)d,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c 值为 0.01 至 0.4, d 值为 0.05 至 0.45, 0.9 a+b+c+d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4 至 0.8, b。
8、 值为 0.2 至 0.6, c 值为 0.05 至 0.15 且 d 值为 0.1 至 0.25。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832982 B2/5 页 3 b(R 2SiO 3/2)e,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 R 2 是改性官能团,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e 值为 0.01 至 0.25, 且 0.9 a+b+e 1.0。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4 至 0.8, b 值为 0.2 至。
9、 0.6, 且 e 值为 0.05 至 0.15。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HSi(OR 1)O 2/2)c(R 2SiO 3/2)e, 其中R是酸可解离基 ; R 1 选自H或直链或支链C1至C6烷基 ; R2是 改性官能团 ;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c 值为 0.01 至 0.4, e 值为 0.01 至 0.25, 且 0.9 a+b+c+e 1.0。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4 至 0.8, b 值为 0.2。
10、 至 0.6, c 值为 0.05 至 0.15 且 e 值为 0.05 至 0.15。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Si(OR 1) xO(4-x)/2)d(R 2SiO 3/2)e,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R2是改性官能团,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d 值为 0.05 至 0.45, e 值为 0.01 至 0.25, 0.9 a+b+d+e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倍半。
11、硅氧烷树脂, 其中a值为0.4至0.8, b值为0.2至0.6 且 d 值为 0.1 至 0.25 且 e 值为 0.05 至 0.15。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HSi(OR 1)O 2/2)c(Si(OR 1) xO(4-x)/2)d(R 2SiO 3/2)e,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R2是改性官能团, a 值为 0.2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8, c 值为 0.01 至 0.4, d 值为 0.05 至 0.45, e 值为 。
12、0.01 至 0.25, 0.9 a+b+c+d+e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a 值为 0.4 至 0.8, b 值为 0.2 至 0.6, c 值为 0.05 至 0.15 且 d 值为 0.1 至 0.25 且 e 值为 0.05 至 0.15。 1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Z 选自 -OH、 -COOH、 具有式 -COOR7的 酯、 具有式 -OCOOR8的碳酸酯、 具有式 -OR9的醚, 其中选择 R7、 R8和 R9使得 Z 酸可裂解。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13、, 其中 Z 为具有式 -COOR7的酯, 其中 R7为 叔烷基。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R选自降冰片烷的1, 1-二甲基乙基、 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和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酯。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为降冰片烷的叔丁基酯。 2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 其中 R 选自降冰片烷的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酯且 a 值为 0.4 至 0.9, b 值为 0.1 至 0.。
14、6 且 0.9 a+b 1.0。 2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R 1OSiO 3/2)c(SiO4/2)d, 其中 R 选自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 2- 羟基 -3- 蒎基或叔 丁基双环 2, 2, 1 庚烷 -2- 羧酸酯 ; R1为 H ; a 值为 0.5 至 0.7, b 值为 0.2 至 0.45, c 值为 0.05 至 0.2, d 值为 0.01 至 0, 且 0.9 a+b+c+d 1.0。 2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
15、/2) a(RSiO3/2)b(HSi(OR 1)O 2/2)c(Si(OR 1) xO(4-x)/2)d(R 2SiO 3/2)e, 其中 R 选自异丙基、 2- 甲基金刚 烷基、 环己基、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双环 2, 2, 1 庚烷 -2- 羧酸酯 ; R1为 H ; R2选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832982 B3/5 页 4 双环 2, 2, 1 庚 -5- 烯 -2-(1, 1, 1- 三氟 -2- 三氟甲基丙 -2- 醇、 2- 三氟甲基双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3, 3, 3- 三 氟 丙 -2- 醇、 2- 三 氟 甲 基 -3。
16、, 3- 二 氟 - 双 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 a 值为 0.4 至 0.6, b 值为 0.2 至 0.45, c 值为 0.05 至 0.20, d 值为 0.01 至 0.15, e 值为 0.01 至 0.25 且 0.9 a+b+c+d+e 1.0。 2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所述树脂具有式 (HSiO3/2)a(RSiO3/2) b(HSi(OR 1)O 2/2)c(Si(OR 1) xO(4-x)/2)d(R 2SiO 3/2)e(SiO4/2)f, 其中 R 是酸可解离基, R 1 选自 H 或直 链或支链C1至C6烷基。
17、, R2是改性官能团, a值为0.2至0.9, b值为0.1至0.8, c值为0.01至 0.4, d 值为 0.05 至 0.45, e 值为 0.01 至 0.25, 0.0 f 0.20, 0.9 a+b+c+d+e+f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2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a值为0.4至0.8, b值为0.2至0.6, c 值为 0.05 至 0.15 且 d 值为 0.1 至 0.25, e 值为 0.05 至 0.15。 27. 一种制备倍半硅氧烷树脂的方法, 其包含使 (I) 具有式 (HSiO3/2)m(HSi(OR1)O2/2)n(Si(OR1)。
18、xO(4-x)/2)p的氢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1 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 m 值为 0.7 至 1.0, n 值为 0 至 0.4, p 值为 0 至 0.45, 0.9 m+n+p 1.0 且 x 值为 0 至 3 ; 与 (II) 酸可解离基前驱物反应以产生 (III)具有通式(HSiO3/2)m1(RSiO3/2)m2(HSi(OR1)O2/2)n(Si(OR1)xO(4-x)/2)p的倍半硅氧烷树 脂, 其中 R 为酸可解离基 ; m2 值为 0.1 至 0.8, 且 m1+m2 m。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是通过(I)和(II)的催。
19、化氢化硅烷化 进行。 29.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酸可解离基前驱物是选自降冰片烯的叔丁 基酯、 2-三氟甲基丙烯酸叔丁基酯、 羧酸双环2, 2, 1庚-5-烯-2-叔丁基酯和顺-5-降冰 片烯 -2, 3- 二羧酸酐。 30.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在溶剂存在下进行。 31. 根据权利要求 30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醇类、 芳香烃类、 烷类、 酮类、 酯 类 ; 二醇醚类 ; 硅氧烷类、 2- 乙氧基乙醇、 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 (PGMEA)、 环己酮和 1, 2- 二 乙氧基乙烷。 32.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方法, 其中首先将所。
20、述氢倍半硅氧烷树脂与官能团前驱物 反应。 33. 根据权利要求 3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是通过催化氢化硅烷化所述 (I) 和所 述官能团前驱物进行。 34. 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所述倍半硅氧烷树脂 (III) 与官能团前驱物 进一步反应。 35. 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是通过催化氢化硅烷化所述 (III) 和 所述官能团前驱物进行。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 其中将(I)与包含(II)和官能团前驱物的混合物反 应。 37.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权 利 。
21、要 求 书 CN 1832982 B4/5 页 5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产酸剂是选自鎓盐类、 含卤 素化合物类、 重氮甲酮化合物类、 砜化合物类、 磺酸盐化合物类。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产酸剂是磺酸盐化合物。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树脂是以以固体计高达99.5 重量的量存在, 且所述产酸剂是以以固体计 0.5 至 10 重量的量存在。 41. 根据权利要求 37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另外存在至少一种选自酸扩散控 制剂、 表面活性剂、 溶解抑制剂、 交联剂、 感光剂、 。
22、光晕抑制剂、 增粘剂、 存储稳定剂、 消泡剂、 涂布助剂和增塑剂的添加剂。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添加剂是以以固体计小于20 重量的量存在。 43. 根据权利要求 37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组合物在溶剂中提供。 44. 根据权利要求 43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溶剂选自含醚、 含酯、 含羟基 和含酮的化合物。 45. 根据权利要求 44 所述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溶剂是以以总光致抗蚀剂组 合物的重量计 50 至 99.5 重量的量存在。 46.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
23、(B) 一产酸剂。 47.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48.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49.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50.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51.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52.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
24、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53. 一种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其包含 (A)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B) 一产酸剂。 54. 一种用于在基板上产生抗蚀影像的方法, 其包含 (a) 用包含根据权利要求 37 所述 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薄膜涂布一基板 ; (b) 将所述薄膜成影像暴露于辐射下以产生暴露 薄膜 ; 和 (c) 将暴露薄膜显影以产生影像。 55.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旋涂将薄膜涂布于所述基板上。 56.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薄膜具有 0.01 至 5 微米的厚度。。
25、 57.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辐射选自 UV、 X- 射线、 电子束和 EUV。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辐射具有157nm至365nm范围之内的波长。 59.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辐射具有 157nm 或 193nm 的波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832982 B5/5 页 6 60.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暴露薄膜在显影之前是在 30至 200的 温度下加热。 61. 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所述暴露薄膜与碱水溶液接触而将所述暴 露薄膜显影。 62. 一种用于在基板上产生抗蚀影像的。
26、方法, 其包含 (a) 用包含根据权利要求 43 所述 的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薄膜涂布一基板 ; (b)将所述薄膜成影像暴露于辐射下 ; 和(c)将所 述暴露薄膜显影以产生影像。 63. 根据权利要求 6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薄膜是在暴露于所述辐射之前干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832982 B1/9 页 7 感光性倍半硅氧烷树脂 技术领域 0001 无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后193nm时代而言, 使用157nm F2激光器的微影术作为一种可行的技术迅速 出现。事实上, 其可成为用于 100 至 70nm 节点的技术选择。然而, 现今使用的大多数现有 光阻剂在 157nm 波长处。
27、具有强烈的吸收。某些碳氟化合物聚合物和包括倍半硅氧烷的含硅 聚合物已经显示出在 157nm 处的高透明性。 0003 用于 IC 制造的一种关键化学品是光阻剂 (PR), 其为一种感光性聚合物, 当适当地 暴露和显影时, 其会遮盖部分基板并以高度完整性将 IC 图案转移。建造更快和更小的处理 器需要能满足更严格要求的抗蚀剂, 这些要求为 : 高透明性 ; 更薄的薄膜 ; 更佳的粘附力 ; 更高的抗蚀刻性和热稳定性 ; 更快的光诱发的敏感性。 然而, 由于大多数已知的光阻剂、 水、 氧气和简单烃在光谱范围内都强烈吸收, 因此所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0004 由于氢倍半硅氧烷 (H。
28、SQ) 的独特结构和 Si-H 键的高含量, 其在 193nm 和 157nm 处 均为显著透明的。 HSQ(通过Dow Corning商品化, 商品名为FOX)已被广泛的用作旋涂式 低 k 介电材料, 其已经拥有某些作为良好的光阻剂所需的特征, 例如薄膜质量、 热和机械特 性。人们也相信, 在碱水溶液中 ( 如普遍使用的显影剂中的氢氧化四甲基铵 (TMAH), Si-H 键迅速转变为碱溶性的 Si-OH 半族。然而, 如有可能, 直接将任何酸不稳定官能团合并于 HSQ 主链上以使得 HSQ 可用作光阻剂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 Si 含量和改良特性 ( 例如高。
29、抗蚀刻性和高透明性 ) 的功 能化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适合作为光阻剂而用于在 193nm 和 157nm 和其他波长下的微平板 印刷应用 ; 涉及一种用于将氟化或非氟化官能团合并于倍半硅氧烷主链上的方法。本发明 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具有 (HSiO3/2)a(RSiO3/2)b的通用结构, 其中 : R 是酸可解离基, a 值为 0.2 至 0.9 且 b 值为 0.1 至 0.8 并且 0.9 a+b 1.0。或者 a 值为 0.4 至 0.8 且 b 值为 0.2 至 0.6。我们相信, 由于树脂中 SiH 的高含量, 此抗蚀剂在 193nm 和 157nm 更透明 ( 低 OD) 且具有更高。
30、的光敏感性, 并且由于树脂中 Si 的高含量 ( 高达 40 重量 ) 及主链中的 Si-O 键, 因此包含本发明的倍半硅氧烷树脂的抗蚀剂具有优良的抗蚀刻性和低 ( 或无 ) 除气作 用。 0006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式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 中 R、 a 和 b 如上所述且 R1选自 H 或直链或支链 C1至 C6烷基且 c 值为 0.01 至 0.4, 或者为 0.05 至 0.15 且 0.9 a+b+c 1.0。我们相信当使用树脂作为抗蚀剂时, HSi(OR1)O2/2单 元的存在会改良树脂与基板的粘附力。 000。
31、7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式 (HSiO3/2)a(RSiO3/2)b(Si(OR1)xO(4-x)/2)d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R1、 a 和 b 如上所述, d 值为 0.05 至 0.45, 或者为 0.1 至 0.25, 0.9 a+b+d 1.0, 说 明 书 CN 1832982 B2/9 页 8 且 x 值为 0 至 3。我们相信 Si(OR1)xO(4-x)/2单元的存在会增强树脂的热稳定性并提供更高 的 Tg, 并因此改良抗蚀剂的分辨率、 对比度、 线边缘粗糙度 (LER) 等。 0008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用结构 (HSiO3/2)a(RSiO3/2)b(R2SiO3。
32、/2)e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a 和 b 如前所述, R2是改性官能团, e 值为 0.01 至 0.25, 或者为 0.05 至 0.15 且 0.9 a+b+e 1.0。R2基用于改变例如粘附力或 Tg 之特性。 0009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用结构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R2SiO3/2)e的倍半 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R1、 R2、 a、 b、 c 和 e 如上所述且 0.9 a+b+c+e 1.0。 0010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用结构 (HSiO3/2)a(RSiO3/2)b(Si(OR1)xO(4-x)/2)d(R2Si。
33、O3/2)e的倍 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R1、 R2、 a、 b、 d 和 e 如上所述且 0.9 a+b+d+e 1.0。 0011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用结构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Si(OR1)xO(4-x)/2)d 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R、 R1、 a、 b、 c、 d 和 x 如上所述且 0.9 a+b+c+d 1.0。 0012 本 发 明 也 涉 及 具 有 通 用 结 构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Si(OR1) xO(4-x)/2)d(R 2SiO 3/2)e的倍半硅氧烷。
34、树脂, 其中 R、 R 1、 R2、 a、 b、 c、 d、 e 和 x 如上所述且 0.9 a+b+c+d+e 1.0。 0013 本发明也涉及具有通用结构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Si(OR1)xO(4-x)/2) d(R 2SiO 3/2)e(SiO4/2)f的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0.0 f 0.20 ; R、 R 1、 a、 b、 c、 d、 e 和 x 如上 所述且 0.9 a+b+c+d+e+f 1.0。 0014 本发明的倍半硅氧烷树脂不但在低波长下高度透明, 而且满足对于正性抗蚀剂的 众多其他要求, 例如优越的抗蚀刻性、 与不。
35、同基板的粘附力、 对宽窗口方法的热稳定性、 化 学可扩大性、 经光去保护后的碱水溶解性等。 0015 本发明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含有 HSiO3/2单元和 RSiO3/2单元, 其中 R 为酸可解离基。 “酸可解离基” 指可用酸, 尤其是光生酸 (PAG) 裂解的分子半族。酸可解离基在此项技术中 已知并在例如欧洲专利申请案第 1142928 号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第 2002/0090572 号中 有所描述, 由于其对酸可解离基的教示, 故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明确地说, 此酸可解 离基 (R) 可通过下式描述 : 0016 0017 其中每个 R3独立地为连接基 ; 0018 R4为第二连接基。
36、 ; 0019 L 是选自由下列各基团组成的群组 : 具有 1 至 10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具有 2 至 20 个碳原子的氟代亚烷基、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芳基、 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 环烷基和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烷芳基 ; 0020 R5是氢、 直链或支链烷基或氟代烷基 ; 0021 R6是烷基或氟代烷基 ; 0022 Z 是酸可裂解基 ; 0023 g 值可为 0 或 1 ; 说 明 书 CN 1832982 B3/9 页 9 0024 h 值可为所述的 0 或 1 ; 且 0025 k 值可为所述的 0 或 1。 0026 每个 R3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亚烷基, 例。
37、如亚甲基和亚乙基。 0027 R4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例如降冰片基或亚环己基的亚环 烷基、 氟代亚烷基和芳基。 0028 L 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经取代 ( 例如氟化 ) 和未经取代亚甲基、 亚乙基、 降冰 片烯、 亚环烷基和亚烷芳基半族。 0029 R5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氢、 例如甲基和乙基的 C1至 C6烷基和例如三氟甲基、 2, 2, 2- 三氟乙基和 3, 3, 3- 三氟甲基的 C1至 C6氟代烷基。 0030 R6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例如甲基和乙基的 C1至 C6烷基和例如三氟甲基、 2, 2, 2- 三氟乙基和 3, 。
38、3, 3- 三氟甲基的 C1至 C6氟代烷基。 0031 Z 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OH、 -COOH、 具有式 -COOR7的酯、 具有式 -OCOOR8的碳酸 酯、 具有式 -OR9的醚, 其中选择 R7、 R8和 R9而使得官能团酸可裂解。 0032 在酸可解离基 -COOR7中, R7可为例如叔丁基的叔烷基, 具有第三连接点的环状或 脂环族取代基 ( 一般 C7-C12), 例如金刚烷基、 降冰片基、 异冰片基、 2- 甲基 -2- 金刚烷基、 2-甲基-2-异冰片基、 2-丁基-2-金刚烷基、 2-丙基-2-异冰片基、 2-甲基-2-四环十二碳 烯基、 2- 甲基 -2- 二。
39、氢二环戊二烯基 - 环 - 己基、 1- 甲基环戊基或 1- 甲基环己基, 或 2- 三 烷基硅烷基乙基, 例如 2- 三甲基硅烷基乙基或 2- 三乙基硅烷基乙基。 0033 具有式 -OCOOR8的碳酸酯酸可解离基的实例可为 -O- 叔丁氧基羰基 ( 即 R8为叔丁 基 )。具有式 -OR9的醚酸可解离基的实例可为四氢吡喃基醚 ( 即 R9为四氢吡喃基 ) 和三 烷基硅烷基醚 ( 即 R9为三烷基硅烷基, 例如三甲基硅烷基 )。 0034 典型的 Z 基为有机酯基, 其在光生酸的存在下经历裂解反应以产生羧酸基。 0035 酸可解离基R的实例可为(但不限于)降冰片烷的1, 1-二甲基乙基、 异。
40、丙基、 2-甲 基金刚烷基、 2- 乙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酯和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酯和其他。 0036 除 (HSiO3/2) 和 (RSiO3/2) 单元之外, 所述倍半硅氧烷树脂可另外含有 HSi(OR1)O2/2 单元, 或 Si(OR1)xO(4-x)/2单元, 或 (R2SiO3/2) 或 (SiO4/2) 单元或这些单元的组合, 用于增强此 倍半硅氧烷树脂的性能。在这些单元中, 每个 R1独立选自 H 或 C1至 C6烷基。R1的实例可 为 ( 但不限于 ) 甲基、 乙基、 丙基、 丁基、 叔丁基和其他。R1通常为 H 或甲基。R2选自由具 有以下结构 -R21R22。
41、的半族组成的群组, 其中 R22通常为 -OH 或 -COOH, 或碱溶性半族, 且 R21 为经取代和 / 或未经取代 C1至 C12( 直链、 支链或环状 ) 烷基半族。R2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 于 ) 双环 2, 2, 1 庚 -5- 烯 -2-(1, 1, 1- 三氟 -2- 三氟甲基丙 -2- 醇 ; 2- 三氟甲基双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3, 3, 3- 三氟丙 -2- 醇 ; 和 2- 三氟甲基 -3, 3- 二氟 - 双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0037 以此倍半硅氧烷树脂中的所有单元计, 此倍半硅氧烷树脂一般含有5至40摩。
42、尔 的 HSi(OR1)O2/2单元且更一般为 5 至 15 摩尔。另外, 以此倍半硅氧烷树脂中的所有单元 计, 此倍半硅氧烷树脂可含有 5 至 45 摩尔的 Si(OR1)xO(4-x)/2单元且更一般为 10 至 25 摩 尔。 另外, 以此倍半硅氧烷树脂中的所有单元计, 此倍半硅氧烷树脂可含有0至25摩尔 的 (R2SiO3/2) 单元且更一般为 5 至 15 摩尔。 0038 此倍半硅氧烷树脂的实例可为 ( 但不限于 ) : 说 明 书 CN 1832982 B4/9 页 10 0039 (HSiO3/2)a(RSiO3/2)b, 其中 R 为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和 。
43、2- 羟基 -3- 蒎 基或降冰片烷的叔丁基酯且 a 值为 0.2 至 0.9 且 b 值为 0.1 至 0.8 ; 0040 (HSiO3/2)a(RSiO3/2)b(R1OSiO3/2)c(SiO4/2)f, 其中 R 为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 基、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双环 2, 2, 1 庚烷 -2- 羧酸酯 ; R1为 H ; a 值为 0.3 至 0.7, b 值为 0.2 至 0.50, c 值为 0.05 至 0.2 且 f 值为 0.01 至 0.1。 0041 (HSiO3/2)a(RSiO3/2)b(HSi(OR1)O2/2)c(Si(OR1)x。
44、O(4-x)/2)d(R2SiO3/2)e, 其中 R 为异丙基、 2- 甲基金刚烷基、 环己基和 2- 羟基 -3- 蒎基或叔丁基双环 2, 2, 1 庚烷 -2- 羧酸酯 ; R1为 H ; R2选自双环 2, 2, 1 庚 -5- 烯 -2-(1, 1, 1- 三氟 -2- 三氟甲基丙 -2- 醇、 2- 三氟甲基双 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3, 3, 3- 三氟丙 -2- 醇、 2- 三氟甲基 -3, 3- 二氟 - 双环 2, 2, 1 庚 -5- 烯 -2- 醇 ; a 值为 0.4 至 0.6, b 值为 0.2 至 0.45, c 值为 0.05 至 。
45、0.20, d 值为 0.01 至 0.15 且 e 值为 0.01 至 0.25。 0042 本发明的倍半硅氧烷树脂可通过将 0043 (A) 具有式 (HSiO3/2)m(HSi(OR1)O2/2)n(Si(OR1)xO(4-x)/2)p的氢倍半硅氧烷树脂, 其中 m 值为 0.7 至 1.0, 一般为 0.8 至 0.9 且 n 值为 0 至 0.4, 一般为 0.05 至 0.3, p 值为 0 至 0.45 且 0.9 m+n+p 1.0, 一般为 m+n+p 1.0 与 0044 (B) 酸可解离基前驱物反应以产生 0045 (C)具有通式(HSiO3/2)m1(RSiO3/2)m。
46、2(HSi(OR1)O2/2)n(Si(OR1)xO(4-x)/2)p的倍半硅氧烷 树脂, 其中 R1、 n、 p 和 x 如前所述, R 为酸可解离基 ; m2 值为 0.1 至 0.6, 一般为 0.2 至 0.4 ; 且 m1+m2 m。 0046 用于制备氢倍半硅氧烷树脂 (A) 的方法在此项技术中已知。一种方法包括水解三 卤代硅烷 ( 例如三氯硅烷 ) 或三烷氧基硅烷 ( 例如三乙氧基硅烷 )。用于制备氢倍半硅氧 烷树脂的方法可参见但不限于授予 Collins 等人的美国专利第 3,615,272 号、 授予 Bank 等 人的美国专利第5,010,159号、 授予Frye等人的美国。
47、专利第4,999,397号、 授予Carpenter 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353,074号、 2002年1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10/060558号 和日本专利公开案第 59-178749 号、 第 60-86017 号和第 63-107122 号中所述的那些方法。 0047 使氢倍半硅氧烷树脂与 (B) 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反应。一种使氢倍半硅氧烷树脂 和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反应的方法包括催化氢化硅烷化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和氢倍半硅 氧烷树脂。 0048 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的实例为 ( 但不限于 ) 降冰片烯的叔丁基酯、 2- 三氟甲基丙 烯酸叔丁基酯、 甲基丙烯酸叔丁基酯、 羧酸双环2,。
48、 2, 1庚-5-烯-2-叔丁基酯、 顺-5-降冰 片烯 -2, 3- 二羧酸酐和其他。一般而言, 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的添加量应可在倍半硅氧烷 树脂中提供占倍半硅氧烷树脂中所有单元的 5 至 60 摩尔或者 15 至 40 摩尔的 RSiO3/2 单元。 0049 氢化硅烷化催化剂在此项技术中已为我们所熟知且其实例为(但不限干)含铂或 含镍或含铑的化合物。含铂化合物的实例包括 H2PtCl6、 二 -.- 羰基二 -.- 环戊二烯 基二镍、 铂 - 羰基络合物、 铂 - 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 铂环乙烯基甲基硅氧烷络 合物和乙酰基丙酮酸铂 (acac)。含铑化合物的 - 实例为 Rh(。
49、acac)2(CO)2且含镍化合物的 一实例为 Ni(acac)2。所使用的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量以反应物 ( 即氢倍半硅氧烷树脂和 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 ) 的量计一般为 10 至 10,000ppm 或者 100 至 1,000ppm。 说 明 书 CN 1832982 B5/9 页 11 0050 尽管可使用加热或压力以利于反应, 但氢倍半硅氧烷树脂和酸可解离基团前驱物 之间的反应一般在室温和室压下进行。 0051 氢倍半硅氧烷树脂与酸可解离基前驱物之间的反应一般在溶剂存在下进行。此 溶剂的实例为 ( 但不限于 ) 醇类, 例如乙醇或异丙醇 ; 芳烃类, 例如苯或甲苯 ; 烷类, 例如正 庚烷、 十二烷或壬烷 ; 酮类, 例如甲基异丁基酮 ; 酯类 ; 二醇醚类 ; 硅氧烷类, 例如环状二甲 基聚硅氧烷和直链二甲基聚硅氧烷 ( 例如六甲基二硅氧烷、 八甲基三硅氧烷和其混合物 ) ; 2- 乙氧基乙醇、 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 (PGMEA)、 环己酮和 1, 2- 二乙氧基乙烷和其他。一般 使用甲基异丁基酮。此溶剂可与用于产生氢倍半硅氧烷树脂的溶剂相同。 0052 氢倍半硅氧烷树脂和酸可解离基前驱物之间的反应一般在足以使大体上所有酸 可解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