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889107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8690.X

申请日:

20120731

公开号:

CN102757877A

公开日:

201210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G3/02

主分类号:

C12G3/02

申请人: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中明,刘小刚,涂飞勇,吴晓燕,陈永利,任剑波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9号泸州老窖广场

优先权:

CN201210268690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梁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窖池密封性的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该方法是窖池内装满糟醅后,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被封窖泥填充。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提高窖池的密封效果,并且减少了封窖泥的使用量,同时操作简单,适于在酿酒领域推广运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窖池内装满糟醅后,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的厚度为8~1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其特征在于: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18~2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其特征在于: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其特征在于: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7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其特征在于: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背景技术

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采用泥封窖方式密闭窖池。通常,在糟醅填满窖池后,将 地面以上的部分堆砌成棱台,并将封窖泥覆盖糟醅堆上从而形成棱台封窖泥层,从而实现窖 池的严密密封,促进窖池内糟醅的微生物厌氧发酵。然而,随着窖池内糟醅的发酵,糟醅体 积逐渐缩小,即“跌头”现象,尤其是在窖池垂直方向的糟醅堆塌陷深度较大。糟醅体积的 缩小,导致封窖泥层出现断裂、塌陷等现象,容易导致窖池漏气和杂菌污染,影响酒的产质 量。并且,由于白酒固态发酵时间较长,通常在60天以上,封窖泥变干,尤其是在封窖泥与 地面的接触面因时间长而表现出裂缝,致使空气沿着缝隙进入窖池四壁,导致窖池被杂菌污 染。目前,为避免窖池跌头时封窖泥出现裂缝,通常采用人为方式每天清理封窖泥面,拍打 泥面,消除裂缝。但此工作所耗人力较多,技术水平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窖池密封性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 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窖池内 装满糟醅后,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覆盖 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 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其中,上述方法中,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的厚度为8~10厘米。

其中,上述方法中,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18~22厘米。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

其中,上述方法中,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70度。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本发明方法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施: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窖池内装满 糟醅后,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覆盖在糟 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的延 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其中,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的厚度为8~10厘米;窖池口到 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6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发明人发现“跌头”现象产生时,窖池壁向上延伸与封窖 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相交处会断裂,窖池壁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会整体塌陷,与下部的封 窖泥层产生错位,形成环形的裂缝,该裂缝会破坏窖池的密封环境,糟醅会受到杂菌的污染, 此时,一般采用人为方式每天清理封窖泥,拍打泥面,消除裂缝,但该方式繁琐、消耗人力, 不利于酿酒企业的管理;本发明将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 形成的空间用封窖泥填充,使得窖池壁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整体塌陷时,能与下部的封 窖泥充分的接触从而自动缝合,避免因错位形成大的缝隙,保护了窖池的密封环境,提高了 窖池的密封性;另外,本发明将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 成的空间用封窖泥填充,增大了封窖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封窖泥在长时间变干时、 仍能保持封窖泥与地面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本发明方法封窖后窖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本发明方法封窖后糟醅发酵后期窖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封窖泥1、糟醅2、窖池壁3、窖池口4、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窖池内装满糟醅2后,将封窖泥1覆盖在糟醅2上, 使糟醅2密封在封窖泥1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覆盖在糟醅2上的封窖泥1外观呈棱台 形状,并且用封窖泥1填充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3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 成的空间。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避免因窖池壁3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1整体塌陷时引 起的封窖泥1层错位,从而避免了大缝隙的产生,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能,同时,采用本发 明方法也增大了封窖泥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能。

现有技术中,可以用增加封窖泥1层的厚度的方法来提高窖池的密封性能,但这也会大 量的增加封窖泥1的使用量,不利于酿酒企业的长期发展,由于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窖 池的密封性能,因此,可以减少封窖泥1的使用量,优选的,上述方法中,覆盖在糟醅2上 的封窖泥1的厚度为8~10厘米。

如果窖池口4到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底边5之间的距离太大,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封窖泥 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但同时也会增加封窖泥1的使用量,如果窖池口4到封窖泥1形成的 棱台底边5之间的距离太小,不利于提高窖池的密封性能,因此,本发明方法中,在保证窖 池的密封性能基础上,优选窖池口4到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底边5之间的距离为18~22厘米。 更优选的,本发明方法中,窖池口4到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底边5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

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越大,“跌头”现象产生时形成的断面的面积 就越大,窖池壁3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1整体塌陷时、与下部的封窖泥1接触的面积也 就越大,越有利于窖池的密封,但是,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太大也就 不利于现场操作,会费时费工,因此,为了使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又能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 果,本发明方法中,优选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70度。进一步优 选的,本发明方法中,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保护范围 限制在实施之中。

实施例一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窖池内装满糟醅2后,将封窖泥1覆盖在糟醅2上, 使糟醅2密封在封窖泥1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覆盖在糟醅2上的封窖泥1外观呈棱台 形状,并且用封窖泥1填充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窖池壁3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 成的空间;其中,覆盖在糟醅2上的封窖泥1的厚度为8~10厘米;窖池口4到封窖泥1形 成的棱台底边5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封窖泥1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密封窖池,可以充分提高窖池的密封效果,并且减少了封窖泥的使用量, 同时操作简单,适于在酿酒领域推广运用。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5787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31 CN 102757877 A *CN102757877A* (21)申请号 201210268690.X (22)申请日 2012.07.31 C12G 3/02(2006.01) (71)申请人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南光路 9 号泸州老窖广场 (72)发明人 卢中明 刘小刚 涂飞勇 吴晓燕 陈永利 任剑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代理人 梁鑫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

2、窖池密封性的固态 酿造封窖方法, 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该方法是窖池 内装满糟醅后, 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 使糟醅密 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覆盖在糟 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 封窖泥形成的棱 台侧面、 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 空间被封窖泥填充。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提高窖 池的密封效果, 并且减少了封窖泥的使用量, 同时 操作简单, 适于在酿酒领域推广运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

3、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窖池内装满糟醅后, 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 使糟 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 : 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 台形状, 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 的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覆盖在糟醅上的 封窖泥的厚度为 8 10 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窖池口到封窖泥 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 18 22 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窖池口到。

4、封窖泥 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 20 厘米。 5. 根据权利要求 1、 2、 3 或 4 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封窖泥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70 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封窖泥形成的棱 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60 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57877 A 2 1/3 页 3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 主要采用泥封窖方式密闭窖池。通常, 在。

5、糟醅填满窖池 后, 将地面以上的部分堆砌成棱台, 并将封窖泥覆盖糟醅堆上从而形成棱台封窖泥层, 从而 实现窖池的严密密封, 促进窖池内糟醅的微生物厌氧发酵。然而, 随着窖池内糟醅的发酵, 糟醅体积逐渐缩小, 即 “跌头” 现象, 尤其是在窖池垂直方向的糟醅堆塌陷深度较大。糟醅 体积的缩小, 导致封窖泥层出现断裂、 塌陷等现象, 容易导致窖池漏气和杂菌污染, 影响酒 的产质量。并且, 由于白酒固态发酵时间较长, 通常在 60 天以上, 封窖泥变干, 尤其是在封 窖泥与地面的接触面因时间长而表现出裂缝, 致使空气沿着缝隙进入窖池四壁, 导致窖池 被杂菌污染。 目前, 为避免窖池跌头时封窖泥出现裂缝。

6、, 通常采用人为方式每天清理封窖泥 面, 拍打泥面, 消除裂缝。但此工作所耗人力较多, 技术水平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窖池密封性的用封窖泥固态酿造 封窖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窖池内装满糟醅后, 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 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 内, 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 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 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0005 其中, 上述方法中, 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的厚度为 8 10 厘米。 0006 其中, 。

7、上述方法中, 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 18 22 厘米。 0007 进一步的, 上述方法中, 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 20 厘米。 0008 其中, 上述方法中, 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70 度。 0009 进一步的, 上述方法中, 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60 度。 0010 本发明方法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施 :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窖池 内装满糟醅后, 将封窖泥覆盖在糟醅上, 使糟醅密封在封窖泥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覆 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外观呈棱台形状, 并且用封窖泥填充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

8、池壁 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 其中, 覆盖在糟醅上的封窖泥的厚度为810厘米 ; 窖池口到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之间的距离为 20 厘米 ; 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 间的夹角为 60 度。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首先, 发明人发现 “跌头” 现象产生时, 窖池壁向上延伸与封 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相交处会断裂, 窖池壁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会整体塌陷, 与下部 的封窖泥层产生错位, 形成环形的裂缝, 该裂缝会破坏窖池的密封环境, 糟醅会受到杂菌的 污染, 此时, 一般采用人为方式每天清理封窖泥, 拍打泥面, 消除裂缝, 但该方式繁琐、 消耗 说 明 书 CN 1027。

9、57877 A 3 2/3 页 4 人力, 不利于酿酒企业的管理 ; 本发明将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地 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用封窖泥填充, 使得窖池壁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整体塌陷时, 能与 下部的封窖泥充分的接触从而自动缝合, 避免因错位形成大的缝隙, 保护了窖池的密封环 境, 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 ; 另外, 本发明将封窖泥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池壁向上的延伸面与 地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用封窖泥填充, 增大了封窖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封窖泥在长 时间变干时、 仍能保持封窖泥与地面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用本发明方法封窖后窖池。

10、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用本发明方法封窖后糟醅发酵后期窖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中标记为 : 封窖泥 1、 糟醅 2、 窖池壁 3、 窖池口 4、 封窖泥形成的棱台底边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窖池内装满糟醅 2 后, 将封窖泥 1 覆盖在糟醅 2 上, 使糟醅 2 密封在封窖泥 1 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覆盖在糟醅 2 上的封窖泥 1 外观呈 棱台形状, 并且用封窖泥 1 填充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池壁 3 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 间形成的空间。采用本发明方法, 能。

11、够避免因窖池壁 3 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窖泥 1 整体塌 陷时引起的封窖泥 1 层错位, 从而避免了大缝隙的产生, 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能, 同时, 采 用本发明方法也增大了封窖泥 1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提高了窖池的密封性能。 0017 现有技术中, 可以用增加封窖泥 1 层的厚度的方法来提高窖池的密封性能, 但这 也会大量的增加封窖泥 1 的使用量, 不利于酿酒企业的长期发展, 由于采用本发明方法能 够提高窖池的密封性能, 因此, 可以减少封窖泥 1 的使用量, 优选的, 上述方法中, 覆盖在糟 醅 2 上的封窖泥 1 的厚度为 8 10 厘米。 0018 如果窖池口 4 到封窖泥 1。

12、 形成的棱台底边 5 之间的距离太大, 可以进一步的增加 封窖泥 1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但同时也会增加封窖泥 1 的使用量, 如果窖池口 4 到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底边 5 之间的距离太小, 不利于提高窖池的密封性能, 因此, 本发明方法中, 在保证窖池的密封性能基础上, 优选窖池口 4 到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底边 5 之间的距离为 18 22 厘米。更优选的, 本发明方法中, 窖池口 4 到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底边 5 之间的距 离为 20 厘米。 0019 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越大,“跌头” 现象产生时形成的断面 的面积就越大, 窖池壁 3 向上延伸所包围的封。

13、窖泥 1 整体塌陷时、 与下部的封窖泥 1 接触的 面积也就越大, 越有利于窖池的密封, 但是, 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太 大也就不利于现场操作, 会费时费工, 因此, 为了使操作更加简单, 同时又能进一步的提高 密封效果, 本发明方法中, 优选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45 70 度。 进一步优选的, 本发明方法中, 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60 度。 002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保 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之中。 0021 实施例一 说 明 书 CN 102757877 A 4 3/3。

14、 页 5 0022 一种用封窖泥固态酿造封窖方法, 窖池内装满糟醅 2 后, 将封窖泥 1 覆盖在糟醅 2 上, 使糟醅 2 密封在封窖泥 1 与窖池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覆盖在糟醅 2 上的封窖泥 1 外观呈 棱台形状, 并且用封窖泥 1 填充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 窖池壁 3 向上的延伸面与地面之 间形成的空间 ; 其中, 覆盖在糟醅2上的封窖泥1的厚度为810厘米 ; 窖池口4到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底边 5 之间的距离为 20 厘米 ; 封窖泥 1 形成的棱台侧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60度。 采用实施例一的方法密封窖池, 可以充分提高窖池的密封效果, 并且减少了封窖泥的 使用量, 同时操作简单, 适于在酿酒领域推广运用。 说 明 书 CN 102757877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5787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