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91890.9 (22)申请日 2018.05.21 (71)申请人 陈聃烨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73弄7 号1602室 (72)发明人 陈聃烨高迎华严懿嘉廖平永 (51)Int.Cl. C07D 487/22(2006.01) A61K 41/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27/02(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17/12(2006.01) A61P 31/20。
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I): 其中R1、 R2处于 苯环的邻位(o-)或间位(m-)或对位(p-); R1-H 或-OMe; R2-OCH2COOH或-OCH2CH2CH2COOH。 本发 明涉及光敏药物(也称光敏剂或光动力药物)与 光动力疗法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类二苯基四氢卟 吩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本 发明制备的二苯基四氢卟吩光敏剂化学性质稳 定, 且具有很强的光动力活性, 可作为光动力诊 治肿瘤、 视网膜黄斑变性、 。
3、光化性角化病、 鲜红斑 痣、 尖锐湿疣等疾病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8864118 A 2018.11.23 CN 108864118 A 1.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 其特征是具有下述结构(I): 其中R1、 R2处于苯环的邻位(o-)或间位(m-)或对位(p-); R1-H或-OMe; R2-OCH2COOH或-OCH2CH2CH2CO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包括如下 步骤: 将化合物II和碱加到吡啶中, 搅拌, 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然后滴加对甲苯磺酰肼的 吡啶溶液。 反应结束后,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4、 加入乙酸乙酯和蒸馏水, 加热回流。 冷却, 用 酸溶液进行中和, 静置分层。 将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滤。 将所得滤 液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II)。 将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II)溶于有机溶剂, 加入碱溶液,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搅 拌。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除溶剂。 残留物加水, 用酸溶液调节调节pH至3-4。 抽滤, 对 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 其中R1、 R2、 R3处于苯环的邻位(o-)或间位(m-)或对位(p-); R1-H或-OMe; R2-OCH2COOH或-OC。
5、H2CH2CH2COOH; R3-OCH2COOEt或-OCH2CH2CH2COOE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所用的碱是二异丙基乙基胺、 三乙胺、 吡啶、 钠氢、 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钠、 磷酸氢钾、 磷酸氢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甲酸钠、 乙酸钠、 甲醇钠、 甲醇钾、 乙醇钠、 乙醇钾、 正丙醇钠、 正丙醇钾、 异丙醇钠、 异丙醇钾、 叔丁醇 钾、 叔丁醇钠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搅拌反应的时间为5-20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
6、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所用的酸是盐酸、 硫酸、 磷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正丁酸、 三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8864118 A 2 氟乙酸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柱层析分离所用的填充剂为硅胶, 洗脱液为石油醚 二氯 甲烷的混合溶液(1 1-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I)制。
7、备式(I)时所用的有机溶剂是甲醇、 乙醇、 乙二醇、 乙酸乙酯、 丙酮、 二 氯甲烷、 乙腈、 四氢呋喃、 乙醚、 乙二醇二甲醚、 甲基叔丁基醚、 乙二醇二乙醚、 乙二醇二正丁 醚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I)制备式(I)时所用的碱是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钠、 磷酸氢 钾、 磷酸氢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磷酸钾、 磷酸钠、 甲酸钠、 乙酸钠、 甲醇钠、 甲 醇钾、 乙醇钠、 乙醇钾、 正丙醇钠、 正丙醇钾、 异丙醇钠、 异丙醇钾、 叔丁醇钾、 叔。
8、丁醇钠等中 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搅拌反应的时间为5-20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步骤中, 式(III)制备式(I)时所用的酸是酸是盐酸、 硫酸、 磷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正丁 酸、 三氟乙酸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可作为光动力诊治肿瘤、 视网 膜黄斑变性、 光化性角化病、 鲜红斑痣、 尖锐湿疣等疾病的药物。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864118 A 3 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
9、及光敏药物与光动力疗法领域, 具体的说涉及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等相比, 光动力疗法(PDT)以其选择 性好、 毒副作用小、 可重复性好、 安全、 微创性、 可协同性和相对低成本等优点, 越来越受医 生和患者的青睐; 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光动力疗法的原理是光敏剂进入机 体后, 随血液循环选择性地聚集于靶组织中, 然后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直接照射到肿瘤组 织上, 光敏剂吸收光子能量后由基态变成不稳定的激发态, 处于激发态的光敏剂与周围分 子发生反应, 产生高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如单线态氧), 作用。
10、于靶细胞,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杀伤靶细胞。 光敏剂的创新一直是光动力疗法发展的核心和难点。 尽管PDT已经发展了100 多年, 但是仅有少数光敏药物能够上市。 卟吩姆钠(光敏素I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光敏药 物(光敏剂),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组成成分复杂、 有较强 皮肤光毒作用以及在红光区的吸收较弱。 已上市的替莫泊吩含有四个酚羟基, 易被氧化、 稳 定性差、 在水中溶解度较弱(Chem.Soc.Rev., 1995, 24(1): 19-33)。 维替泊芬于2000年被美 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和视网膜黄斑变性等疾病, 其合成过程复杂, 有多个异构体,。
11、 分离纯化困难, 总收率低。 0003 四氢卟吩类化合物拥有两个被还原的吡咯环, 这样的碳骨架结构存在于自然界的 光合细菌(Rhodospirillales and Rhizobiales)中。 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中, 两个被还原 的吡咯环对于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长波长区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氢卟吩 光敏剂具有优秀的紫外吸收峰(740-780nm), 因此该类光敏剂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 (J.Med.Chem.2014, 57, 223-237)。 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四氢卟吩类光敏剂有帕利泊芬 (Padeliporfin), 由于制备该化合物的原料主要通过培养细菌获取, 产率低, 。
12、成本高。 因此, 开发新结构的四氢卟吩类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004 0005 马金石等开发了一系列的苯环上单取代的四氢卟吩光敏剂(专利CN 1382493A), 说明书 1/7 页 4 CN 108864118 A 4 其一般结构如式(A)所示,其中R-H, -OH, -OCnH2n+1, -CnH2n+1, -COCnH2n+1, -COOH, -COOCnH2n+1, N(CnH2n+1)2等, n1-7。 但是该类化合物水溶性较差, 难以被肿瘤组织吸 收与分布, 药剂配制也较困难。 发明内容 0006 为克服现有光敏药物中存在的组成复杂、 有一定皮肤光毒作用、 制备较困难。
13、、 在红 光区吸收较弱等缺陷, 本发明将卟吩化合物进行了还原, 制备了四氢卟吩化合物, 使化合物 在红光区吸收增强; 在化合物的周边引入了极性基团, 改善了水溶性, 增加了光敏剂在肿瘤 组织中吸收与分布, 减少了皮肤光毒副作用; 新化合物结构稳定; 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在付 出大量创造性劳动后合成了新的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 完成了本发明。 0007 本发明涉及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8 本发明概述如下: 0009 一类二苯基四氢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I): 0010 0011 其中R1、 R2处于苯环的邻位(o-)或间位(m-)或对位(p-); 0012 R1-H或。
14、-OMe; R2-OCH2COOH或-OCH2CH2CH2COOH。 0013 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4 将化合物II和碱加到吡啶中, 搅拌, 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然后滴加对甲苯磺酰 肼的吡啶溶液。 反应结束后,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加入乙酸乙酯和蒸馏水, 加热回流。 冷 却, 用酸溶液进行中和, 静置分层。 将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滤。 将 所得滤液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 (III)。 0015 将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II)溶于有机溶剂, 加入碱溶液, 氮气保护下加热。
15、回流 搅拌。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除溶剂。 残留物加水, 用酸溶液调节调节pH至3-4。 抽滤, 对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 说明书 2/7 页 5 CN 108864118 A 5 0016 0017 其中R1、 R2、 R3处于苯环的邻位(o-)或间位(m-)或对位(p-); 0018 R1-H或-OMe; R2-OCH2COOH或-OCH2CH2CH2COOH; R3-OCH2COOEt或 - OCH2CH2CH2COOEt。 0019 所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所用的碱是二异丙基乙基胺、 三乙胺、 吡啶、 钠 氢、 碳酸钾、 碳酸钠、。
16、 碳酸氢钾、 碳酸氢钠、 磷酸氢钾、 磷酸氢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 锂、 甲酸钠、 乙酸钠、 甲醇钠、 甲醇钾、 乙醇钠、 乙醇钾、 正丙醇钠、 正丙醇钾、 异丙醇钠、 异丙 醇钾、 叔丁醇钾、 叔丁醇钠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搅拌反应的时间为1-10h。 0020 所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所用的酸是盐酸、 硫酸、 磷酸、 甲酸、 乙酸、 丙 酸、 正丁酸、 三氟乙酸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0021 所述步骤中, 式(II)制备式(III)时柱层析分离所用的填充剂为硅胶, 洗脱液为石 油醚 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1 1-1.00)。 002。
17、2 所述步骤中, 式(III)制备式(I)时所用的有机溶剂是甲醇、 乙醇、 乙二醇、 乙酸乙 酯、 丙酮、 二氯甲烷、 乙腈、 四氢呋喃、 乙醚、 乙二醇二甲醚、 甲基叔丁基醚、 乙二醇二乙醚、 乙 二醇二正丁醚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0023 所述步骤中, 式(III)制备式(I)时所用的碱是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钾、 碳酸氢 钠、 磷酸氢钾、 磷酸氢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锂、 磷酸钾、 磷酸钠、 甲酸钠、 乙酸钠、 甲醇钠、 甲醇钾、 乙醇钠、 乙醇钾、 正丙醇钠、 正丙醇钾、 异丙醇钠、 异丙醇钾、 叔丁醇钾、 叔丁 醇钠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
18、搅拌反应的时间为5-20h。 0024 所述步骤中, 式(III)制备式(I)时所用的酸是酸是盐酸、 硫酸、 磷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正丁酸、 三氟乙酸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0025 本发明所述的一类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I)可作为光动力诊疗肿瘤、 视网膜黄 斑变性、 光化性角化病、 鲜红斑痣、 尖锐湿疣等疾病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
19、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说明书 3/7 页 6 CN 108864118 A 6 0028 5, 15-二(3-羧甲氧基)苯基四氢卟吩(1)的合成的制备方法 0029 0030 将化合物2(333mg, 0.5mmol)和碳酸钾(828mg, 6mmol)加到吡啶(23mL)中, 搅拌, 氮 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滴加对甲苯磺酰肼的吡啶溶液(0.5mol/L), 薄层层析(TLC) 监测至 反应完全。 待反应液冷却, 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蒸馏水(50mL), 加热回流1h。 冷却, 用盐 酸溶液(2mol/L)中和, 静置分层。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3)。
20、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 滤, 将滤液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3 (95.2mg, 28.4)。 0031 化合物3(335mg, 0.5mmol)溶解于100mL THF/MeOH(VTHF/VMeoH1/1), 加入25mL KOH溶液(2mol/L),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搅拌12h。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除溶剂, 残 留物加水(30mL), 用盐酸溶液(2mol/L)调节pH至3-4。 抽滤, 对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 墨绿色固体化合物1(299.7mg, 97.6)。 1H NMR(400MHz, DMSO-d6): ppm 1。
21、3.08(s, 2H), 8.91(s, 2H), 8.74(d, J4.5Hz, 2H), 8.10(d, J4.5Hz, 2H), 7.64(t, J7.8Hz, 2H), 7.52- 7.40(m, 4H), 7.24(d, J8.4Hz, 2H), 4.85(s, 4H), 4.45(t, J8.4Hz, 4H), 4.12(qt, J 16.9, 8.0Hz, 4H), -1.65(s, 2H). 13C NMR(100MHz, DMSO-d6): ppm 170.81, 162.65, 162.15, 157.83, 143.29, 136.39, 135.12, 129.45, 。
22、125.35, 122.96, 121.81, 118.46, 114.38, 113.70, 100.03, 65.21, 34.97, 34.75.HRMS(MALDI): m/z calcd for C36H30N4O6M+, 614.2160; found, 614.2163。 0032 实施例2 0033 5, 15-二(3-羧丙氧基)苯基四氢卟吩(4)的制备方法 0034 0035 将化合物5(361mg, 0.5mmol)和碳酸钾(828mg, 6mmol)加到吡啶(23mL)中, 搅拌, 氮 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滴加对甲苯磺酰肼的吡啶溶液(0.5mol/L), TLC监测原料。
23、反应完全。 说明书 4/7 页 7 CN 108864118 A 7 将反应液冷却, 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蒸馏水(50mL)加热回流1h。 冷却, 用盐酸溶液 (2mol/L)中和, 静置分层。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3)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滤, 将 滤液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6 (125.3mg, 34.5)。 0036 将化合物6(363mg, 0.5mmol)溶解于100mL THF/MeOH(VTHF/VMeOH1/1), 加入25 mL KOH溶液(2mol/L),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搅拌反应12h。 待反应液冷却至。
24、室温, 减压蒸除溶 剂, 残留物加入水(30mL), 用盐酸溶液(2mol/L)调节pH至3-4。 抽滤, 对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 燥得到墨绿色固体4化合物(297mg, 88.6)。 1H NMR(400MHz, DMSO-d6): ppm 12.16(s, 2H), 8.90(s, 2H), 8.73.(d, J4.5Hz, 2H), 8.10(d, J4.5Hz, 2H), 7.62(t, J7.8 Hz, 2H), 7.42(d, J9.2Hz, 4H), 7.30-7.21(m, 2H), 4.44(t, J8.4Hz, 4H), 4.24-4.02(m, 8H), 2.44 (t, 。
25、J7.3Hz, 4H), 2.02(p, J6.9Hz, 4H), -1.66(s, 2H). 13C NMR(100MHz, DMSO-d6): ppm 174.64, 162.62, 162.14, 158.56, 143.41, 136.42, 135.11, 129.48, 124.90, 122.92, 121.83, 118.50, 114.25, 113.81, 99.99, 67.26, 34.96, 34.77, 30.69, 24.85.HRMS(MALDI): m/z calcd for C40H38N4O6M+, 670.2786; found, 670.2780。 0。
26、037 实施例3 0038 5, 15-二(3-羧甲氧基-4-甲氧基)苯基四氢卟吩(7)的制备方法 0039 0040 将化合物8(363mg, 0.5mmol)和碳酸钾(828mg, 6mmol)加到吡啶(23mL)中, 搅拌, 氮 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滴加对甲苯磺酰肼的吡啶溶液(0.5mol/L), 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 将反应液冷却, 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蒸馏水(50mL), 加热回流1h。 冷却, 用HCl溶液 (2mol/L)中和, 静置分层。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3)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滤, 将 滤液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
27、四氢卟吩化合物9(96.8mg, 26.5)。 0041 化合物9(365mg, 0.5mmol)溶解于100mL, THF/MeOH(VTHF/VMeOH1/1), 加入25mL KOH溶液(2mol/L),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搅拌反应18h。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除溶 剂, 残留物加入水(30mL), 用盐酸溶液(2mol/L)调节pH至3-4。 抽滤, 对所得固体进行真空干 燥得到墨绿色固体化合物7(312mg, 92.6)。 1H NMR(400MHz, DMSO-d6): ppm 10.61(s, 2H), 9.64(d, J3.9Hz, 4H), 9.13(d, J3.7H。
28、z, 4H), 7.86-7.75(m, 4H), 7.46(d, J6.4 Hz, 2H), 4.92(s, 4H), 4.09(s, 6H), -3.21(s, 2H). 13C NMR(100MHz, DMSO-d6): ppm 170.98, 149.42, 147.24, 146.34, 145.09, 132.97, 131.36, 128.95, 120.89, 120.64, 118.99, 111.65, 106.13, 说明书 5/7 页 8 CN 108864118 A 8 65.61, 56.34.HRMS(MALDI): m/z calcd for C38H34N4O。
29、8M+, 674.2371; found, 674.2370。 0042 实施例4 0043 5, 15-二(3-羧丙氧基)苯基四氢卟吩(10)的制备方法 0044 0045 将化合物11(391mg, 0.5mmol)和碳酸钾(828mg, 6mmol)加到吡啶(23mL)中, 搅拌, 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 滴加对甲苯磺酰肼的吡啶溶液(0.5mol/L), TLC监测原料反应完 全。 将反应液冷却, 加入乙酸乙酯(100mL)和蒸馏水(50mL)加热回流1h。 冷却, 用盐酸溶液 (2mol/L)中和, 静置分层。 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3)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抽滤, 将 滤液。
30、减压蒸除溶剂。 对所得残留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二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12 (72.5mg, 18.4)。 0046 将化合物12(392mg, 0.5mmol)溶解于100mL THF/MeOH(VTHF/VMeOH1/1), 加入 25mL KOH溶液(2mol/L),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搅拌反应18h。 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 除溶剂, 残留物加入水(30mL), 用盐酸溶液(2mol/L)调节pH至3-4。 抽滤, 对所得固体进行真 空干燥得到墨绿色固体化合物10(327.2mg, 89.6)。 1H NMR(400MHz, DMSO-d6): ppm 12.08(s, 2H), 。
31、8.89(s, 2H), 8.72(d, J4.6Hz, 2H), 8.13(d, J4.6Hz, 2H), 7.48(s, 2H), 7.37(d, J7.7Hz, 2H), 7.29(d, J8.2Hz, 2H), 4.44(t, J8.4Hz, 4H), 4.22-4.05 (m, 8H), 3.99(s, 6H), 2.42(t, J7.4Hz, 4H), 2.00(q, J7.0Hz, 4H), -1.65(s, 2H) .13C NMR (100MHz, DMSO-d6): ppm 180.36, 163.88, 162.37, 161.41, 154.61, 152.35, 14。
32、8.29, 146.69, 142.75, 134.50, 133.53, 132.04, 128.38, 125.75, 124.35, 116.02, 113.69, 112.77, 102.92, 67.91, 55.91, 33.45, 32.90, 30.93, 24.87.HRMS(MALDI): m/z calcd for C42H42N4O8M+, 730.2997; found, 730.2996。 0047 实施例5 0048 光敏剂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光动力抗增殖实验 0049 受试细胞: 人食管癌细胞Eca-109 0050 受试药物: 5, 15-二(3-羧。
33、甲氧基)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1)(以下简称光敏剂1); 5, 15-二 (3-羧丙氧基)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4)(以下简称光敏剂2); 5, 15-二(3-羧甲 氧基-4- 甲氧基)苯基四氢卟吩(化合物7)(以下简称光敏剂3); 5, 15-二(3-羧丙氧基)苯 基四氢卟吩(化合物10)(以下简称光敏剂4); 对照化合物5, 15-二(4-羧基苯基)四氢卟吩 (简称光敏剂5, 该化合物为马金石等人的专利中所述的化合物, 购自上海先辉医药科技有 限公司); 对照药物海姆泊芬(上海先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以下简称光敏剂6); 说明书 6/7 页 9 CN 108864118 A 9 0051 。
34、光源: XD-730AB型激光器; SD2490型激光功率测量仪。 0052 光动力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实验: 0053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后, 完全培养基重悬成细胞悬液, 随之将其 接种于 96孔板, 每孔100 L, 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 24h后加入光敏剂; 12h换成新鲜 培养基, 然后进行光照(功率18mW/cm2, 波长730nm, 光剂量4J/cm2); 72h时进行MTT检测。 培养 终止前4h加入20 L 5mg/mL的MTT, 吸弃培养液后加150 L DMSO终止反应, 酶标仪570nm检测 OD值。 实验重复三次。 实验结果见表1, 结果发现光敏剂1、 光敏剂2、 光敏剂3、 光敏剂4对人食 管癌细胞有抗增殖作用, 活性优于对照化合物5和对照药光敏剂6。 0054 表1新化合物对Eca-109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0055 0056 *P0.001与对照药光敏剂6 0057 p0.001与空白对照。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0886411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