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单质碘作为催化剂的绿色催化合成方法。该方法以芳香基二硫醚和脂肪基二硫醚作为底物,以各种胺类作为作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下,反应均能获得较高产率的硫代酰胺化合物。
【背景技术】
硫代酰胺是指一类含有碳硫双键的酰胺类化合物。硫代酰胺官能团的三个原子中,碳硫双键用于改善目标分子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硫代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不仅用于生产催化剂,稳定剂,农药,染色助剂,选矿剂等,还可用于聚合物的硫化剂,交联剂,医药原料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当硫代酰胺上连有不同官能团时,在取代基团位阻、电子效应、立体结构的影响下,赋予了硫代酰胺类化合物C=S键特有的反应性能。
近年来,寻找新的具有生理作用的药物及开发新药物,是普遍关注的发展方向。含有硫代酰胺类基团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还是一些药物的重要组成单元,已经发现许多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抗菌、酶抑制性和生物活性。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金属催化加成、碳氢活化等可制备一系列的产物。官能团化的硫代酰胺通常显示广泛的抗菌、生物活性及酶抑制活性。对于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制备一直是有机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领域,因而,便利,高效地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方法备受人们的瞩目。
目前,合成的硫代酰胺类化合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硫化剂使用最多的是P2S5,然而该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P2S5,并且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反应很长的时间。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有毒气体。Willgerodt-Kindler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硫代酰胺的方法。Willgerodt-Kindler反应通过连续的氧化以及重排,得到相应的硫代酰胺,但是该反应中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并且没有新的化合键形成。在合成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中,Lawesson试剂也比较常见。Nguyen等报告了用硫原子作为氧化剂,在端炔和胺类作为反应剂的情况下生成硫代酰胺的反应。Guntreddi等报道了用硫原子作为氧化剂,在羧酸类化合物和胺类的作用下,生成硫代酰胺的反应。Nguyen和Guntreddi报道的三组分反应,均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且产生许多副产物的问题。这些方法中存在的这些缺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硫代酰胺工业化发展。针对目前合成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二组分反应,此方法无需特殊的设备要求,产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国家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碘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公开文献和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方法。该方法以单质碘为催化剂,以硫醚作为底物,各种胺类作为反应物,无需氮气氛围,反应在极性溶剂下进行,均能取得较好的反应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上述合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以二硫醚II作为反应底物与胺类III在有机溶剂中有效反应,能得到高产率的硫代酰胺;得到的硫代酰胺的结构式I、二硫醚的结构式II和胺基原料的结构式III如下:
其中:R、R1和R2为C6-C10的芳基、C1-C6的烷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吗啉基、N-甲基哌嗪基、N-乙基哌嗪基、四氢吡咯基、H;其中C6-C10的芳基为对氯苯基、对甲苯基、对氟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乙基苯基、对丙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甲醛基苯基、对乙酰基苯基、对腈基苯基、间氯苯基、间甲苯基、间氟苯基、间三氟甲基苯基、间乙基苯基、间丙基苯基、间叔丁基苯基、间甲醛基苯基、间乙酰基苯基、间腈基苯基、邻氯苯基、邻甲苯基、邻氟苯基、邻三氟甲基苯基、邻乙基苯基、邻丙基苯基、邻叔丁基苯基、邻甲醛基苯基、邻乙酰基苯基、邻腈基苯基;其中C1-C6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或者环己基。
上述合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单质碘,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苯,丙酮,四氢呋喃,1,4-环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单质碘的用量为0.1-1.0当量。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以二硫醚作为底物,制备硫代酰胺的反应温度为20-140℃。
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以二硫醚作为底物,制备硫代酰胺的反应时间为5-20h。
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方法,为硫代酰胺的制备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绿色”途径,其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泛,反应选择性和产率较高,实验操作简便,无有害副产物生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硫代酰胺化合物的路线图。
图1中R、R1和R2为C6-C10的芳基、C1-C6的烷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吗啉基、N-甲基 哌嗪基、N-乙基哌嗪基、四氢吡咯基、H;
其中C6-C10的芳基为对氯苯基、对甲苯基、对氟苯基、对三氟甲基苯基、对乙基苯基、对丙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对甲醛基苯基、对乙酰基苯基、对腈基苯基、间氯苯基、间甲苯基、间氟苯基、间三氟甲基苯基、间乙基苯基、间丙基苯基、间叔丁基苯基、间甲醛基苯基、间乙酰基苯基、间腈基苯基、邻氯苯基、邻甲苯基、邻氟苯基、邻三氟甲基苯基、邻乙基苯基、邻丙基苯基、邻叔丁基苯基、邻甲醛基苯基、邻乙酰基苯基、邻腈基苯基;
其中C1-C6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或者环己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单质碘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合成路线,请参见图1:将原料加入反应容器内,加入0.1-1.0当量的催化剂,加入溶剂,不需N2保护,在20-140℃的环境下反应5-20h,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下面结合具体的制备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制备例 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环己烷),加入胺类III(R1=吡啶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2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97%。
制备例 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正己烷),加入胺类III(R1=嘧啶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4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94%。
制备例 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新戊基),加入胺类III(R1=呋喃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二甲亚砜1mL,反应在10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97%。
制备例 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异戊基),加入胺类III(R1=吗啉基,R2=H)(1eq(1eq),单质碘(0.2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10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97%。
制备例 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正戊基),加入胺类III(R1=N-甲基哌嗪基基,R2=H)(1eq),单 质碘(0.6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7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4%。
制备例 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叔丁基),加入胺类III(R1=N-乙基哌嗪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DMF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9%。
制备例 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异丁基),加入胺类III(R1=四氢吡咯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12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76%。
制备例 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正丁基),加入胺类III(R1=对氯苯基,R2=H)(1eq),单质碘(0.6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50℃下进行9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64%。
制备例 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异丙基基),加入胺类III(R1=对甲苯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二甲亚砜1mL,反应在6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74%。
制备例 1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丙基),加入胺类III(R1=对氟苯基,R2=H)(1eq),单质碘(0.1eq),滴加DMF1mL,反应在7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1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苯基),加入胺类III(R1=对三氟甲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60℃下进行1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8%。
制备例 1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乙基),加入胺类III(R1=对乙基苯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溶剂DMSO1mL,反应在70℃下进行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 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1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甲基),加入胺类III(R1=对丙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10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7%。
制备例 1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苯基),加入胺类III(R1=对叔丁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8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9%。
制备例 1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氯苯基),加入胺类III(R1=对甲醛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7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1%。
制备例 1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甲苯基),加入胺类III(R1=对乙酰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74%。
制备例 1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氟苯基),加入胺类III(R1=对腈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63%。
制备例 1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三氟甲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氯苯基,R2=H)(1eq),单质碘(0.9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52%。
制备例 1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甲苯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72%。
制备例 2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氟苯基,R2=H)(1eq),单质碘(0.6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100℃下进行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61%。
制备例 2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叔丁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三氟甲基苯基,R2=H)(1.0eq),单质碘(1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9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76%。
制备例 2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甲醛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乙基苯基,R2=H)(1.0eq),单质碘(1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70℃下进行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71%。
制备例 2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乙酰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丙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5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6%。
制备例 2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腈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叔丁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10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2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氯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甲醛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10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52%。
制备例 2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甲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乙酰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8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47%。
制备例 2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氟苯基),加入胺类III(R1=间腈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7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54%。
制备例 2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三氟甲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氯苯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29%。
制备例 2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甲苯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9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27%。
制备例 ,3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氟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DMF1mL,反应在110℃下进行9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18%。
制备例 3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叔丁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三氟甲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6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70℃下进行5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75%。
制备例 3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甲醛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乙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DMF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89%。
制备例 3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乙酰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丙基苯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12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79%。
制备例 3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腈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叔丁基苯基,R2=H)(1eq), 单质碘(0.6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50℃下进行9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85%。
制备例 3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氯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甲醛基苯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二甲亚砜1mL,反应在6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78%。
制备例 3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甲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乙酰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1eq),滴加DMF1mL,反应在70℃下进行1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74%。
制备例 3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氟苯基),加入胺类III(R1=邻腈基苯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乙腈1mL,反应在60℃下进行1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68%。
制备例 3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三氟甲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甲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溶剂DMSO1mL,反应在70℃下进行13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3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乙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100℃下进行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91%。
制备例 4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丙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丙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8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77%。
制备例 4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叔丁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异丙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3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 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69%。
制备例 4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甲醛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正丁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88%。
制备例 4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乙酰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异丁基,R2=H)(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78%。
制备例 4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腈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叔丁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74%。
制备例 4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吡啶基),加入胺类III(R1=正戊基,R2=H)(1eq),单质碘(0.9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1%。
制备例 4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嘧啶基),加入胺类III(R1=异戊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4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呋喃基),加入胺类III(R1=新戊基,R2=H)(1eq),单质碘(0.6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100℃下进行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94%。
制备例 4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吗啉基),加入胺类III(R1=正己基,R2=H)(1eq),单质碘(1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2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液体,产率为69%。
制备例 4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N-甲基哌嗪基),加入胺类III(R1=环己基,R2=H)(1eq),单质碘(0.2eq),滴加四氢呋喃1mL,反应在100℃下进行7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88%。
制备例 5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I(R=N-乙基哌嗪基),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H)(1eq),单质碘(0.8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8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72%。
制备例 5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四氢吡咯基),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H)(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81%。
制备例 5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苯基),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乙基)(1eq),单质碘(0.4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65%。
制备例 5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苯基),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环己基)(1eq),单质碘(0.6eq),滴加DMF1mL,反应在130℃下进行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黄色固体,产率为83%。
制备例 5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氟苯基),加入胺类III(R1=苯基,R2=吡啶)(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8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固体,产率为64%。
制备例 55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间叔丁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苯基,R2=对甲苯基)(1eq),单质碘(0.9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6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48%。
制备例 56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对甲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嘧啶,R2=对氯苯基)(1eq),单质碘(0.5eq),滴加DMF1mL,反应在90℃下进行13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43%。
制备例 57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嘧啶),加入胺类III(R1=苯基,R2=间甲苯酚)(1eq),单质碘(1.0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100℃下进行4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34%。
制备例 58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吡啶),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间氟苯酚)(1eq),单质碘(1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19%。
制备例 59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邻乙酰基苯基),加入胺类III(R1=苯基,R2=邻溴苯基)(1eq),单质碘(1.0eq),滴加丙酮1mL,反应在100℃下进行7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44%。
制备例 60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硫醚II(R=环己基),加入胺类III(R1=苄基,R2=邻甲醛基苯基)(1eq),单质碘(1eq),滴加甲苯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19%。
比较例 1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苄基二硫醚,加入四氢吡咯(1eq)和单质碘(1.0eq),滴加DMSO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97%。
比较例 2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苄基二硫醚,加入四氢吡咯(1eq)和TBD(1,5,7-三杂氮双环化物1.0eq),CuCl(0.2eq),滴加DMSO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46%。
比较例 3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苄基二硫醚,加入四氢吡咯(1eq),滴加DMSO1mL,反应在100℃下进行 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34%。
比较例 4
在10mL反应管中加入二苄基二硫醚,加入四氢吡咯(1eq),加入DBU(1,8-二杂氮双环化物1eq)和CuBr(0.2eq)滴加DMSO1mL,反应在100℃下进行10h。反应结束后,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得到白色液体,产率为2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