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贴生产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面胶贴生产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71723.4 (22)申请日 2016.05.20 (73)专利权人 宁波三恩高功能泡绵材料有限公 司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 沈家村 (72)发明人 叶玉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黄勇 (51)Int.Cl. C09J 7/04(2006.01) B32B 33/00(2006.01) B32B 7/06(2006.01) B32B 37/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
2、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双面胶贴生产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胶贴的生产设 备, 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各种类型、 各种形状 的双面胶贴产品, 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其 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多个传输辊和模具结构配 合, 实现多道工序流水线生产, 达到了降低人力 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5687860 U 2016.11.16 CN 205687860 U 1.一种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 其特征是: 包括机架(4), 用以输送第一胶带(11)的第一 送料辊(51), 用以将原料胶带盖于第一胶带(11)上并进行输送的第。
3、二送料辊(52), 用以将 第一基层盖于原料胶带上的第三送料辊(53), 将第一胶带(11)、 原料胶带、 第一基层进行压 合的第一压辊(61), 具有型腔用以将第一基层切割成防护部形状并将原料胶带切割成具有 把手部形状的模具机构(8), 用以回收第一基层余料(131)的第一回收辊(71), 将第二胶带 (15)贴合在防护部形状的第一基层和原料胶带上的第四送料辊(54), 将原料胶带的废料和 余料进行分离输送的第二压辊(62), 将第二胶带(15)和原料胶带的废料进行回收的第二回 收辊(72), 将第二基层(16)盖于原料胶带的余料上的第五送料辊(55), 将第一胶带(11)、 原 料胶带余料。
4、(121)、 第二基层(16)进行压合形成双面胶贴的第三压辊(63), 将双面胶贴进行 切片的切断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 其特征是: 所述机架(4)上还设有多个 调节辊(10), 所述调节辊(10)设置的高度在第二送料辊(52)和第一压辊(6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 其特征是: 所述模具机构(8)包括定模 (81)、 动模(82)、 用以驱动动模(82)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 其特征是: 所述模具机构(8)还包括上 安装架(83)和下安装架(84), 所述动模(82)滑移设置于上安装。
5、架(83)上, 所述定模(81)滑 移设置于下安装架(84)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687860 U 2 双面胶贴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胶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双面胶贴在生产过程中, 有时候需要人手工进行加工, 现有的双面胶贴使用过程 中容易粘在手指上, 从而使得双面胶贴的黏性表面容易沾染异物, 影响粘合的牢固性, 而且 使用过程不容易启撕, 手指甲进行抠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双面胶贴变形, 从而不能很好的粘 合在部件上, 对于企业生产来说, 如果依靠人力手工加工, 势必影响效率, 所以需要设计可 以自动生产的双面胶贴生产设备。 实。
6、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加工效率高, 自动化的双面 胶贴生产设备。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面胶贴的生 产设备, 包括机架, 用以输送第一胶带的第一送料辊, 用以将原料胶带盖于第一胶带上并进 行输送的第二送料辊, 用以将第一基层盖于原料胶带上的第三送料辊, 将第一胶带、 原料胶 带、 第一基层进行压合的第一压辊, 具有型腔用以将第一基层切割成防护部形状并将原料 胶带切割成具有把手部形状的模具机构, 用以回收第一基层余料的第一回收辊, 将第二胶 带贴合在防护部形状的第一基层和原料胶带上的第四送料辊, 将。
7、原料胶带的废料和余料进 行分离输送的第二压辊, 将第二胶带和原料胶带的废料进行回收的第二回收辊, 将第二基 层盖于原料胶带的余料上的第五送料辊, 将第一胶带、 原料胶带余料、 第二基层进行压合形 成双面胶贴的第三压辊, 将双面胶贴进行切片的切断机构。 0005 通过上述方案, 第一胶带起到携带物料的作用, 使得原料胶带可以检测长距离传 输, 另外第一基层盖在原料胶带上, 通过模具机构进行切割分离, 原料胶带的黏性面的防护 部形状通过第一基层余料进行保护, 将第二胶带盖于原料胶带上之后, 原料胶带上对于的 黏性面的胶体与第二胶带粘合, 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 通过第二回收辊将第二胶带和原料 胶带废。
8、料回收了, 从而在第一胶带上剩下了具有把手部的原料胶带余料和具有防护部形状 的黏性面, 从而去除了原料胶带上把手部上的黏性面, 然后在原料胶带的余料上盖上第二 基层, 从而完成保护了原料胶带余料的黏性面, 并且通过却断机构将胶带进行剪切, 从而形 成双面胶贴。 0006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为: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多个调节辊, 所述调节辊设置 的高度在第二送料辊和第一压辊之间。 0007 通过上述方案, 调节辊的设置可以起到对传动的带状原料进行调节, 可以使得传 输过程中的张力较为合适, 不致于脱落或褶皱, 进而防止了传输过程中原料胶带的黏性面 被破坏。 0008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为。
9、: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定模、 动模、 用以驱动动模上下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5687860 U 3 运动的驱动气缸。 0009 通过上述方案, 定模安装在机架上保持不动, 原料胶带是穿过定模和动模之间的, 通过驱动气缸使得动模上下压合的过程中, 将原料胶带进行切割分离。 0010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为: 所述模具机构还包括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 所述 动模滑移设置于上安装架上, 所述定模滑移设置于下安装架上。 0011 通过上述方案, 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的设置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去更换定模和动 模, 从而可以加工过不同形状要求的双面胶贴。 001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
10、益效果: 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于手工操作, 可以 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生产速度, 并且减轻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5 图3为其中一种双面胶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生产工艺的步骤1的产品状态图; 0018 图6为生产工艺的步骤2的产品状态图; 0019 图7为生产工艺的步骤3的产品状态图; 0020 图8为生产工艺的步骤4的产品状态图; 0021 图9为生产工艺的步骤5的产品状态图; 0022 图10为生产工艺的步骤6、 7的产品状态图; 0023 图11为双面胶贴的。
11、剖面结构图。 0024 图中1、 基层; 2、 双面胶体层; 3、 防护层; 31、 防护部; 32、 把手部; 4、 机架; 51、 第一送 料辊; 52、 第二送料辊; 53、 第三送料辊; 54、 第四送料辊; 55、 第五送料辊; 61、 第一压辊; 62、 第二压辊; 63、 第三压辊; 71、 第一回收辊; 72、 第二回收辊; 8、 模具机构; 81、 定模; 82、 动模; 83、 上安装架; 84、 下安装架; 9、 切断机构; 10、 调节辊; 11、 第一胶带; 12、 原料胶带; 121、 原料 胶带余料; 122、 原料胶带废料; 13、 第一基层; 131、 第一基。
12、层余料; 132、 第一基层废料; 14、 第 一毛坯; 15、 第二胶带; 16、 第二毛坯; 16、 第二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如图1、 2所示, 一种双面胶贴的生产设备, 包括机架4, 用以输送第一胶带11的第一 送料辊51, 用以将原料胶带盖于第一胶带11上并进行输送的第二送料辊52, 机架4上还设有 多个调节辊10, 调节辊10设置的高度在第二送料辊52和第一压辊61之间, 用以将第一基层 13盖于原料胶带12上的第三送料辊53, 将第一胶带11、 原料胶带12、 第一基层13进行压合的 第一压辊61, 具有型腔用以将第。
13、一基层13切割成防护部形状并将原料胶带12切割成具有把 手部形状的模具机构8, 用以回收第一基层余料131的第一回收辊71, 将第二胶带15贴合在 防护部形状的第一基层13和原料胶带12上的第四送料辊54, 将原料胶带12的废料和余料进 行分离输送的第二压辊62, 将第二胶带15和原料胶带12的废料进行回收的第二回收辊72,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5687860 U 4 将第二基层16盖于原料胶带12的余料上的第五送料辊55, 将第一胶带11、 原料胶带余料 121、 第二基层16进行压合形成双面胶贴的第三压辊63, 将双面胶贴进行切片的切断机构9。 0027 模具机构8包括定模8。
14、1、 动模82、 用以驱动动模82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 驱动气缸 设置在机架4内部, 图中未示意。 模具机构8还包括上安装架83和下安装架84, 动模82滑移设 置于上安装架83上, 定模81滑移设置于下安装架84上。 0028 如图3、 4所示, 一种双面胶贴, 包括基层1、 若干整齐排列于基层1上的双面胶体层 2、 个数与双面胶体层2相等且盖于双面胶体层2上的防护层3, 基层1为离心纸, 双面胶体层2 为无机胶体,防护层3的型号为3M467胶带制作的。 如图2所示, 双面胶体层2具有适应于粘合 部位的形状, 本实施例双面胶体层2的形状选用圆形, 圆形在使用的时候, 校准比较容易。 并 且防。
15、护层3包括与双面胶体层2大小一致的防护部31、 一体连接于防护部31边缘的把手部 32, 把手部32为长腰形, 长腰形的把手部32便于用手指进行翘起, 从而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基层1与双面胶体层2之间的粘力小于双面胶体层2与防护层3之间的粘力。 0029 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定模81和动模82分别安装到安装架上, 然后开启开关工作过程 和步骤如下: 0030 步骤1: 第一送料辊51、 第二送料辊52、 第三送料辊53同时进行送料并在机架4上进 行传输, 将第一胶带11、 原料胶带12、 第一基层13三者由下至上依次进行叠加贴合形成第一 毛坯14并进行输送, 此时半成品如图5所示, 其中第一胶带1。
16、1和原料胶带12都具有一面是黏 性的且各自黏性的一面均朝上, 原料胶带12上的黏性面就是产品中的双面胶体层。 0031 步骤2: 由步骤1中输出的半成品需要经过模具结构, 半成本穿过定模81与动模82 之间, 定模81和动模82间歇性的进行压合运动, 将第一毛坯14的表面通过模具进行压合进 行切割分离, 第一基层13切割分离形成防护部形状的第一基层余料131和与第一基层余料 131互补的第一基层废料132, 以图1的产品为例, 则防护部形状为圆形, 把手部的形状为半 个长腰形, 因此通过模具进行切割, 将原料胶带12切割成带有把手部形状的原料胶带余料 121和与原料胶带余料121互补的原料胶带。
17、废料122, 如图6所示, 通过模具的压合, 形成了一 个个单体。 0032 步骤3: 如图4所示, 通过第一回收辊71将第一基层废料132进行回收, 如图7所示, 通过第一回收辊71回收之后, 具有防护部形状的第一基层余料131留在原料胶带12上, 并传 输到下一道工序中进行加工。 0033 步骤4: 在步骤3的半成本的基础上添加第二胶带15, 将第二胶带15贴合在步骤3的 原料胶带12上使得第二胶带15上的胶体和原料胶带12上与防护部形状互补的胶体相互粘 合, 如图8所示, 由于第一基层余料131对第二胶带15的一个黏性面具有阻隔的作用, 并且第 二胶带15的黏性面是朝下的, 并且第二胶带。
18、15的黏性面与原料胶带12把手部的黏性面相互 贴合, 从而在将第二胶带15与原料胶带余料121进行分离, 即进行步骤5。 0034 步骤5: 通过第二回收辊72回收原料胶带废料122、 第一基层余料131和第二胶带 15, 如图9所示, 分离出具有防护部形状的黏性面并具有把手部形状的原料胶带余料121, 此 原料胶带余料121通过第一胶带11进行携带。 0035 步骤6: 将第二基层16覆盖于步骤5的原料胶带余料121上通过第三压辊63进行压 合形成第二毛坯16。 0036 步骤7: 如图10所示, 将第二毛坯16进行切断处理后形成双面胶贴。 将切断处理后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5。
19、687860 U 5 的双面胶贴上的第一胶带11撕掉。 形成的产品如图11所示。 003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5687860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05687860 U 7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05687860 U 8 图6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05687860 U 9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05687860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