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877800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90400.4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号:

CN102732419A

公开日:

201210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M1/28,C12M1/22

主分类号:

C12M1/28,C12M1/22

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刘红,孙伊,张厚凯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优先权:

CN20121019040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该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1,组合体外壁2,培养皿盖体3,组合体外壁凸起4,圆台底座1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2组成培养皿皿体,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3,防止培养皿盖体3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上述组合连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简化了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的步骤,并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在采样过程中不易感染杂菌,提高了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效率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1,组合体外壁2,培养皿盖体3,组合体外壁凸起4,圆台底座1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2组成培养皿皿体,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3,防止培养皿盖体3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上述组合连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皿采用透明且有一定硬度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有机复合高分子材料,圆台底座1的下内径为3-10cm,上内径为4-11cm,高度为1-2cm,组合体外壁2的上内径为5-12cm,组合体外壁2的整体高度为1-5cm,组合体外壁2的圆台高度要大于或等于圆台底座1的高度,保证组合体外壁2的下内径与圆台底座1的上外径在拉伸时无缝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的厚度为0.1-0.2cm,培养皿盖体3的内径大于组合体外壁2的边缘外径0.1-0.2cm,培养皿盖体3的高度为1-2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此培养皿能够对物体表面微生物进行直接取样,取样后立即开始培养,省略了微生物样品的转移过程,提高了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效率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样涉及医疗、食品卫生、制药工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而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对于物体表面的微生物采样,主要是用消毒拭子擦拭待测物体表面,再将采样后拭子转移至缓冲液中洗脱,然后将洗脱液转移至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而,效果最好的消毒拭子对微生物的释放率也仅有90%,难免会造成微生物样品的损失,且该操作过程繁琐,时间缓慢,极易染菌,这些缺点都会对待测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计数造成较大误差。因此,如何简化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过程就成为了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该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1,组合体外壁2,培养皿盖体3,组合体外壁凸起4,圆台底座1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2组成培养皿皿体,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3,防止培养皿盖体3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上述组合连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该培养皿采用透明且有一定硬度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有机复合高分子材料,圆台底座1的下内径为3-10cm,上内径为4-11cm,高度为1-2cm,组合体外壁2的上内径为5-12cm,组合体外壁2的整体高度为1-5cm,组合体外壁2的圆台高度要大于或等于圆台底座1的高度,保证组合体外壁2的下内径与圆台底座1的上外径在拉伸时无缝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的厚度为0.1-0.2cm,培养皿盖体3的内径大于组合体外壁2的边缘外径0.1-0.2cm,培养皿盖体3的高度为1-2cm。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简化了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的步骤,并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在采样过程中不易感染杂菌,提高了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效率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拉伸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收缩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是圆台底座,2是组合体外壁,3是培养皿盖体,4是组合体外壁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1,组合体外壁2,培养皿盖体3,组合体外壁凸起4,圆台底座1与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2组成培养皿皿体,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组合体外壁凸起4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3,防止培养皿盖体3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上述组合连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灭菌消毒后的该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中打开盖体,并将该培养皿组合体外壁2伸出,如图1,将已高压灭菌的培养基注入该培养皿,至组合体外壁2圆筒高度的一半,盖上培养皿盖体3,等待培养基凝固。 

待培养基冷凝后进行取样,取样时将组合体外壁2缩回,如图2,此时形成一个凸起培养基表面,用此凸起培养基表面轻轻压在待测物体表面,直接取样。取样后立即将组合体外壁2伸出,如图1,盖上培养基盖体3,放入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324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7 CN 102732419 A *CN102732419A* (21)申请号 201210190400.4 (22)申请日 2012.06.08 C12M 1/28(2006.01) C12M 1/22(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7 号 (72)发明人 刘红 孙伊 张厚凯 (54) 发明名称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 皿, 该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 1, 组合体外壁 2, 培养 皿盖体。

2、3, 组合体外壁凸起4, 圆台底座1和与之活 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 2 组成培养皿皿体, 利用材 料本身的摩擦力, 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 现皿体的紧固连接,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用来支撑 培养皿盖体3, 防止培养皿盖体3的上底接触到培 养基, 上述组合连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 性和无菌性。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快捷, 简 化了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的步骤, 并保证了 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在采样过程中不易感 染杂菌, 提高了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效率 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其特征在于 : 该培养皿包括圆台底座 1, 组合体外 壁 2, 培养皿盖体 3,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圆台底座 1 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 2 组成培 养皿皿体, 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 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 组合 体外壁凸起 4 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 3, 防止培养皿盖体 3 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 上述组合连 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其特征在于 : 该培养。

4、皿 采用透明且有一定硬度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有机复合高分子材料, 圆台底座 1 的下内径为 3-10cm, 上内径为4-11cm, 高度为1-2cm, 组合体外壁2的上内径为5-12cm, 组合体外壁2的 整体高度为 1-5cm, 组合体外壁 2 的圆台高度要大于或等于圆台底座 1 的高度, 保证组合体 外壁 2 的下内径与圆台底座 1 的上外径在拉伸时无缝紧固连接,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的厚度 为 0.1-0.2cm, 培养皿盖体 3 的内径大于组合体外壁 2 的边缘外径 0.1-0.2cm, 培养皿盖体 3 的高度为 1-2c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32419 A 2 1/2 。

5、页 3 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此培养皿能够对物体表面微生物进 行直接取样, 取样后立即开始培养, 省略了微生物样品的转移过程, 提高了物体表面微生物 检测的采样效率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背景技术 0002 微生物采样涉及医疗、 食品卫生、 制药工业、 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 而物体表面微 生物采样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 对于物体表面的微生物采样, 主要是用消毒 拭子擦拭待测物体表面, 再将采样后拭子转移至缓冲液中洗脱, 然后将洗脱液转移至固体 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而, 效果最好的消毒拭子对微生物的释放率也仅有 9。

6、0%, 难免会造成 微生物样品的损失, 且该操作过程繁琐, 时间缓慢, 极易染菌, 这些缺点都会对待测物体表 面的微生物计数造成较大误差。因此, 如何简化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过程就成为了关键。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缺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该培养皿包括圆 台底座 1, 组合体外壁 2, 培养皿盖体 3,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圆台底座 1 和与之活动连接的组 合体外壁 2 组成培养皿皿体, 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 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 体的紧固连接,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 3, 防止培养皿盖体 3 的上底接触到 培养基, 上述组合连接。

7、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0004 该培养皿采用透明且有一定硬度的耐高温耐腐蚀的有机复合高分子材料, 圆台底 座1的下内径为3-10cm, 上内径为4-11cm, 高度为1-2cm, 组合体外壁2的上内径为5-12cm, 组合体外壁2的整体高度为1-5cm, 组合体外壁2的圆台高度要大于或等于圆台底座1的高 度, 保证组合体外壁2的下内径与圆台底座1的上外径在拉伸时无缝紧固连接, 组合体外壁 凸起4的厚度为0.1-0.2cm, 培养皿盖体3的内径大于组合体外壁2的边缘外径0.1-0.2cm, 培养皿盖体 3 的高度为 1-2cm。 0005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结构简单, 使用。

8、方便快捷, 简化了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 养的步骤, 并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在采样过程中不易感染杂菌, 提高了物体表 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效率和样品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为本发明装置拉伸时的主视图。 0007 图 2 为本发明装置收缩时的主视图。 0008 图 3 为本发明装置的俯视图。 0009 图中 : 1 是圆台底座, 2 是组合体外壁, 3 是培养皿盖体, 4 是组合体外壁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732419 A 3 2/2 页 4 0010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 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

9、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 0011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的一种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 包括圆台底座 1, 组合体外 壁 2, 培养皿盖体 3, 组合体外壁凸起 4, 圆台底座 1 与与之活动连接的组合体外壁 2 组成培 养皿皿体, 利用材料本身的摩擦力, 并利用过盈配合和几何自锁实现皿体的紧固连接, 组合 体外壁凸起 4 用来支撑培养皿盖体 3, 防止培养皿盖体 3 的上底接触到培养基, 上述组合连 接方式均保证了培养皿的密闭性和无菌性。 0012 灭菌消毒后的该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中打开盖体, 并将该培 养皿组合体外壁2伸出, 如图1, 将已高压灭菌的培养基注入该培养皿, 至组合体外壁2圆筒 高度的一半, 盖上培养皿盖体 3, 等待培养基凝固。 0013 待培养基冷凝后进行取样, 取样时将组合体外壁 2 缩回, 如图 2, 此时形成一个凸 起培养基表面, 用此凸起培养基表面轻轻压在待测物体表面, 直接取样。 取样后立即将组合 体外壁 2 伸出, 如图 1, 盖上培养基盖体 3, 放入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说 明 书 CN 102732419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3241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