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接线座绝缘防潮表面处理技术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的表面防潮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用有机硅油溶液对玻璃进行表面防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冰箱、空调压缩机的接线座进行防潮表面处理的技术。
众所周知,特别对于连接冰箱、空调压缩机用接线座金属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而言,抗潮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其电绝缘性能的保持稳定,从而影响接线座在空气中,特别是在高湿度环境下的长期使用。目前,提高玻璃抗潮性能的方法主要有调整玻璃的组成和在玻璃的表面涂层两种方法,玻璃的组成受玻璃的其它性能如热膨胀系数、绝缘性能等的限制,而表面涂层的方法具有灵活性、简洁性、无污染和低成本的优点。因此,已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较为典型的有:
(1)中国专利(申请号85102801)中提到用甲基含氢硅油乳液,或将甲基含氢硅油乳液与羟基二甲基硅油乳液混合,配成拒水剂,以醋酸锌为催化剂,通过喷雾的方法,把拒水剂乳液喷洒到毛皮上,经压轧干燥,热处理后整理。该技术主要用于制备拒水性毛皮;
(2)中国专利(申请号85102034)中提到用甲基硅油和酒精的混合溶液对镜面表面涂层,清洁防雾;
(3)日本专利(JP5301742A)中提到用氨基化硅油,乙醇或乙二醇,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乳化液对窗玻璃表面涂层,形成防雾层并且不影响透光性;
(4)日本专利(JP3245478A)和(JP4067586A)中报导了用一种自行合成乳化硅油的水稀释溶液(2~5重量%)来对气密接线柱上的钠钡玻璃表面涂层,形成抗水层,以省略清洗后地去湿干燥过程,简化制备气密接线柱的工艺过程,并且不影响绝缘性能和抗击穿电压。这两个专利中所用的乳化硅油来源较为困难,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硅油溶液对冰箱、空调压缩机用接线座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绝缘防潮表面处理技术,以确保其在空气中,特别是在高湿度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本专利的构思如下:
有机硅除具有耐高低温性能、表面张力小,抗剪抗震力强外,还具有好的电绝缘性能和憎水性能。此外还具有愈合玻璃表面微裂纹的作用,并提高气密性,延长接线座的使用寿命。当有机硅带有活性基团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交联聚合形成弹性憎水膜,在玻璃表面形成良好的防潮绝缘层。
有机硅油,尤其是含氢硅油的硅氢键具有较大的活性,能与玻璃表面的羟基反应,使弹性憎水膜与玻璃结合得更为牢固,赋予玻璃良好的防潮绝缘性;对金属不产生附着,不影响其导电性能。因此,用甲基硅油或含氢硅油溶液对冰箱、空调压缩机用接线座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可以确保接线座金属壳面和柱脚间的抗潮电绝缘性和金属壳面的导电性。
根据以上构思,本发明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说的处理技术主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样品表面的清洗。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样品的表面往往会被油污和尘埃所污染,有时在金属表面局部有氧化层,因此,必须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也可以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其清洗效果,再在乙醇溶液中超声清洗;清洗后的样品在80~100℃烘烤干燥1~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备用;
②样品用硅油溶液浸涂。清洗后冷却至室温的样品置于硅油溶液中浸涂10~30分钟,除去样品表面多余的硅油,通常可以采用离心方法除去样品表面多余的硅油;
所说的有机硅油溶液是以含氢硅油或甲基硅油为溶质,甲苯或二甲苯为溶剂,体积百分比为10%~50%的溶液;
所说的含氢硅油外观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氢量应大于1.4%,折射率(25℃)为1.39~1.41,运动粘度为10~50mm/s;
所说的甲基硅油的聚合度为10~100,折射率(25℃)为1.39~1.41,运动粘度为10~100mm/s。
含氢硅油或甲基硅油可以直接在上海树脂厂购买,牌号分别为202或201;
③样品的热处理。将浸涂硅油后的样品在80~31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1~8小时,使硅油完全固化,并在封接玻璃表面形成优质防潮膜,同时填埋玻璃表面的裂纹,提高其强度、气密性和耐磨性,然后冷却,即获得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样品。
步骤③最好分为两步进行,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浸涂硅油后的样品在80~10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1~3小时,使溶剂挥发,而硅油均布在封接玻璃的表面,然后冷却;
再将上述冷却后的样品在150℃~31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1~5小时,使硅油和存在羟基的玻璃表面形成化学键,聚合硅油涂层与玻璃表面牢固结合,然后冷却,即获得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样品。
上述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用于一般的接线座金属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的防潮表面处理,尤其可以用于连接冰箱、空调压缩机用接线座金属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防潮表面处理。
对所得到的接线座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耐击穿电压大于3800kV,在3MPa下保持其气密性,外观无改变,在100%湿度,30℃环境下放置60天后金属壳面和柱脚间仍能保持电绝缘性即电阻为∝而金属壳面保持其导电性即电阻为0,完全符合接线座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成本低,工艺简单,效果明显,实用性很强且无污染,为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接线座金属壳面和柱脚间封接玻璃的防潮表面处理技术。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的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其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数百个随机抽取的冰箱、空调压缩机用接线座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为2%的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再在乙醇溶液中超声清洗;清洗后的样品在80℃下烘烤干燥3小时后冷却,用20%的含氢硅油甲苯溶液浸涂10分钟,用离心机除去样品表面多余的硅油,在31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1小时,冷却,即获得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样品。
得到的样品的耐击穿电压大于3800kV,在3MPa下保持其气密性,外观无改变,在100%湿度,30℃环境下放置20天后金属壳面和柱脚间仍能保持电绝缘性即电阻为∝而金属壳面保持其导电性即电阻为0。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但采用30%的含氢硅油甲苯溶液浸涂,然后将浸涂硅油后的样品在10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3小时,然后冷却;
再将上述冷却后的样品在150℃的条件下烘烤干燥5小时,冷却,即获得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样品。
得到的样品的耐击穿电压大于3800kV,在3MPa下保持其气密性,外观无改变,在100%湿度,30℃环境下放置45天后金属壳面和柱脚间仍能保持电绝缘性即电阻为∝而金属壳面保持其导电性即电阻为0。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但采用50%的含氢硅油甲苯溶液浸涂,得到的样品的耐击穿电压大于3800kV,在3MPa下保持其气密性,外观无改变,在100%湿度,30℃环境下放置60天后金属壳面和柱脚间仍能保持电绝缘性即电阻为∝而金属壳面保持其导电性即电阻为0。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但采用30%的甲基硅油二甲苯溶液浸涂,得到的样品的耐击穿电压大于3800kV,在3MPa下保持其气密性,外观无改变,在100%湿度,30℃环境下放置60天后金属壳面和柱脚间仍能保持电绝缘性即电阻为∝而金属壳面保持其导电性即电阻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