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87380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2627.6

申请日:

1999.03.18

公开号:

CN1267748A

公开日:

2000.09.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25D11/00

主分类号:

C25D1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

发明人:

郑辅养; 马廷椿; 温国谋

地址:

361012福建省厦门市东渡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朝熙;徐开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简称:NCEC5),属电化学领域。采用该工艺可在致密、均匀、光亮的铜层上获得橙红、紫红、金黄、紫罗兰、墨绿等多种艳丽的色彩。其着色液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10~40克/升,柠檬酸40~180克/升,氢氧化钾50~200克/升。其操作规范为:着色液温度15~40℃,pH12~14,阴极电流密度5~50毫安/平方分米。本发明的着色液无毒,与同类着色液相比成分较少,长期使用后沉渣较少,性能较稳定,着色艳丽。着色层耐光照,金黄色层罩透明漆后在室内存放十年不变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简称:NCEC5),包括着色 液的配方、着色液的配制和着色工艺的操作规范等,其特征在于:着色液 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10~40克/升,柠檬酸40~180克/升,氢氧化钾50~200 克/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着色液的配制方法是,(1)用1/2体积的水将柠檬酸溶解,加入 KOH将PH值调至3~4左右;(2)将碱式碳酸铜用水调成糊状,并在不 断搅拌下慢慢倒入槽内;(3)在搅拌下加入KOH,使PH值粗调至所 需值,稀释槽液至所需体积;(4)用柠檬酸或氢氧化钾浓溶液调节PH 值至所需值后即可试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着色工艺的操作规范是,PH12~14,着色液温度15~40℃,阴极 电流密度5~50毫安/平方分米。

说明书


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亮铜层上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简称:NCEC5)。

    铜表面着色可以改善外观,获得仿金色及其它悦目的颜色。用着色方法可在铜表面产生色膜或干扰膜,该膜很薄(仅数十毫微米),有时干扰膜自身几乎没有颜色,而当铜表面与膜表面发生光反射时,光波在相外相互抵消,形成各种不同色彩,当膜的厚度逐渐增长时,色调随之变化,一般依次出现红、黄、蓝、绿等一系列颜色,若膜的厚度不均匀时,将产生彩虹色或花斑杂色。对于铜的着色,有关书籍多记载化学法(《表面处理工艺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用该法获得的色彩较单调,溶液的浓度较难控制。近年来,有资料报导了阴极电解法,可在铜表面产生多种颜色(汪泉发,“铜的电解着色”,《电镀与环保》,1988,10(5)10)其配方中采用硫酸铜、乳酸、柠檬酸钠、氢氧化钠等,其溶液长期使用后沉渣较多,性能较不稳定,操作范围较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溶液组分更少,性能更稳定,操作范围更宽,获得的颜色种类更丰富、更艳丽的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的新工艺(简称NCEC5)。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着色液的配方、配制和操作规范及着色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着色液的配方:碱式碳酸铜10~40克/升,柠檬酸40~180克/升,氢氧化钾50~200克/升。

    2.着色液的配制方法:

    (1)用1/2体积的水将柠檬酸溶解,加入KOH将PH值调至3~4左右;

    (2)将碱式碳酸铜用水调成糊状,并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槽内。此时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析出,严防溢出;

    (3)在搅拌下加入KOH,使PH值粗调至所需值,稀释槽液至所需体积;

    (4)用柠檬酸或氢氧化钾浓溶液调节PH值至所需值后即可试用。

    3.操作规范:PH 12~14,着色液温度15~40℃,阴极电流密度5~50毫安/平方分米。

    4.着色效果:在操作工艺范围内,随时间的变化铜表面上可先后出现橙红、砖红、紫红、淡黄、金黄、紫罗兰、墨绿等多种颜色。PH低时,利于紫罗兰、墨绿等暗色的出现;PH高时,利于红、黄等亮色的出现。着色液温度较高、阴极电流密度和着色液的浓度较大时,着色速度较快,反之则较慢。只要电接触良好,铜表面致密、均匀、光亮、未钝化,即可获得均匀、艳丽的颜色。

    为了使本发明的工艺更易于控制,应用稳定的直流电源,电流指示采用毫安表。电流密度分布应均匀、稳定,着色液地温度要求均匀一致,以保证工件着色均匀。当液温较高时,电流密度宜低些;当液温较低时,电流密度宜高些,使着色速度易于控制。

    本发明的着色液无毒,与同类着色液相比成分较少,长期使用后沉渣较少,性能较稳定,着色艳丽。着色层耐光照,例如金黄色层罩透明漆后在室内存放十年不变色。

    实施例1  着色液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15克/升,柠檬酸80克/升,氢氧化钾86克/升;着色液的温度为18℃,PH为12左右,阴极电流密度为50毫安/平方分米,着色时间1分钟时,铜表面为橙红色;2分钟时,为紫红色;3分钟时,为金黄色;4分钟时,为墨绿色。

    实施例2着色液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20克/升,柠檬酸94克/升,氢氧化钾100克/升;着色液的温度为15℃,PH为13左右,阴极电流密度为20毫安/平方分米,着色时间1分钟时,铜表面为橙红色;2分钟时,为砖红色;3分钟时,为紫红色;4至5分钟时,为铜红色;6分钟时,为浅金黄色;7分钟时,为金黄色;8分钟时,为深金黄色。

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铜表面阴极电解着色新工艺(简称:NCEC5),属电化学领域。采用该工艺可在致密、均匀、光亮的铜层上获得橙红、紫红、金黄、紫罗兰、墨绿等多种艳丽的色彩。其着色液的配方为:碱式碳酸铜1040克/升,柠檬酸40180克/升,氢氧化钾50200克/升。其操作规范为:着色液温度1540,pH1214,阴极电流密度550毫安/平方分米。本发明的着色液无毒,与同类着色液相比成分较少,长期使用后沉渣较少,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