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油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872143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04874.X

申请日:

20101225

公开号:

CN102558957A

公开日:

201207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1/10

主分类号:

C09D11/10

申请人:

李霞

发明人:

李霞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八达路金晖花园4栋504

优先权:

CN201010604874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世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油墨,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丙烯酸树脂25-45%,碳黑9-11%,滑石粉10-15%,氧化均聚物3-7%,附着力促进剂1.5-2.5%,全氯乙烯20-25%。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良型油墨可有效地将油墨吸附在承印物上,极大地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力,可广泛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型油墨,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丙烯酸树脂25-45%,碳黑9-11%,滑石粉10-15%,氧化均聚物3-7%,附着力促进剂1.5-2.5%,全氯乙烯20-2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油墨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型油墨。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等组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承印物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油墨已经不能将油墨有效地吸附在承印物上,不能满足人们对油墨的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全新的配方的设计,提供一种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附着力的改良型油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油墨,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 

丙烯酸树脂25-45%,碳黑9-11%,滑石粉10-15%,氧化均聚物3-7%,附着力促进剂1.5-2.5%,全氯乙烯20-25%。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1、将丙烯酸树脂25-45%,碳黑9-11%,滑石粉10-15%,氧化均聚物3-7%,全氯乙烯20-25%混合后充分搅拌3-5h;

2、将附着力促进剂1.5-2.5%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1-2小时,即可得到最终产物。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良型油墨可有效地将油墨吸附在承印物上,极大地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力,可广泛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改良型油墨,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丙烯酸树脂45%,碳黑11%,滑石粉15%,氧化均聚物7%,附着力促进剂2%,全氯乙烯20%。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1、将丙烯酸树脂45%,碳黑11%,滑石粉15%,氧化均聚物7%,全氯乙烯20%混合后充分搅拌3.5h;

2、将附着力促进剂2%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1小时,即可得到最终产物。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改良型油墨,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丙烯酸树脂44%,碳黑10%,滑石粉14%,氧化均聚物6.5%,附着力促进剂2.5%,全氯乙烯23%。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1、将丙烯酸树脂44%,碳黑10%,滑石粉14%,氧化均聚物6.5%,全氯乙烯23%混合后充分搅拌4.5h;

2、将附着力促进剂2.5%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2小时,即可得到最终产物。

如上述实施例的配方或方法,采用与该实施例相同或相似配方或方法所获得的其他改良型油墨,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改良型油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良型油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良型油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良型油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型油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589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 CN 102558957 A *CN102558957A* (21)申请号 201010604874.X (22)申请日 2010.12.25 C09D 11/10(2006.01) (71)申请人 李霞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八达路金晖花园 4 栋 504 (72)发明人 李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4 代理人 吴世民 (54) 发明名称 改良型油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油墨, 其组分及其 分数配比为 : 丙烯酸树脂 25-45%, 碳。

2、黑 9-11%, 滑石粉 10-15%, 氧化均聚物 3-7%, 附着力促进剂 1.5-2.5%, 全氯乙烯 20-25%。与传统技术相比, 本 发明的改良型油墨可有效地将油墨吸附在承印物 上, 极大地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力, 可广泛 用于书刊、 包装装潢、 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 具有 广泛的市场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改良型油墨, 其特征在于 : 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 : 丙烯酸树脂 25-45%, 碳黑 9-11%, 滑石。

3、粉 10-15%, 氧化均聚物 3-7%, 附着力促进剂 1.5-2.5%, 全氯乙烯 20-2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8957 A 2 1/2 页 3 改良型油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计油墨制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改良型油墨。 背景技术 0002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 它通过印刷将图案、 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 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 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 由颜料、 连结料和助剂等组成。 0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各种承印物提出越来越高的 要求, 传统的油墨已经不能将油墨有效地吸附在。

4、承印物上, 不能满足人们对油墨的品质越 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全新的配方的设计, 提供一种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附着力的改良型油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改良型油墨, 其组分及其分数 配比为 : 丙烯酸树脂 25-45%, 碳黑 9-11%, 滑石粉 10-15%, 氧化均聚物 3-7%, 附着力促进剂 1.5-2.5%, 全氯乙烯 20-25%。 0006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 1、 将丙烯酸树脂 25-45%, 碳黑 9-11%, 滑石粉 10-15%, 氧化均聚物。

5、 3-7%, 全氯乙烯 20-25% 混合后充分搅拌 3-5h ; 2、 将附着力促进剂1.5-2.5%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1-2小时, 即可得 到最终产物。 0007 与传统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改良型油墨可有效地将油墨吸附在承印物上, 极大地 提高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力, 可广泛用于书刊、 包装装潢、 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 具有广 泛的市场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 实施例 1 : 本发明一种改良型油墨, 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 : 丙烯酸树脂 45%, 碳黑 11%, 滑石粉 15%, 氧化均聚物 7%, 附着力促进剂 2%, 。

6、全氯乙烯 20%。 0009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 1、 将丙烯酸树脂 45%, 碳黑 11%, 滑石粉 15%, 氧化均聚物 7%, 全氯乙烯 20% 混合后充分 搅拌 3.5h ; 2、 将附着力促进剂2%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1小时, 即可得到最终产 说 明 书 CN 102558957 A 3 2/2 页 4 物。 0010 实施例 2 : 本发明一种改良型油墨, 其组分及其分数配比为 : 丙烯酸树脂 44%, 碳黑 10%, 滑石粉 14%, 氧化均聚物 6.5%, 附着力促进剂 2.5%, 全氯乙烯 23%。 0011 上述改良型油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步骤为 : 1、 将丙烯酸树脂 44%, 碳黑 10%, 滑石粉 14%, 氧化均聚物 6.5%, 全氯乙烯 23% 混合后充 分搅拌 4.5h ; 2、 将附着力促进剂2.5%放入上一步所得的溶剂中再次充分搅拌2小时, 即可得到最终 产物。 0012 如上述实施例的配方或方法, 采用与该实施例相同或相似配方或方法所获得的其 他改良型油墨, 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55895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